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一些规则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一些规则 2011年12月12日13:00

我先集中讲,后面我们再共同探讨,幼儿园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安全和谐的保证。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一是幼儿园普遍要遵守的常规,二是基于老师个人教学方法(能力)而定的规则。

我们只有一个孩子,还没有总结出理论体系。这里我讲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大家交流。

例1:吃饭坐不住

老师反映我们的孩子,吃饭的时候总会跪倒凳子上,老师见到就说,可一会儿就跪上了,吃饭的习惯绝对是从家带到幼儿园的,那时我们才开始学习蔡老师,家里没有给孩子准备专门的宝宝椅,一来觉得不想让孩子觉得和大家不一样,二来误以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坐好吃饭,家里坐的高他自然就要跪着了,纠正方法:制造环境,我们给他专门做了小板凳放在椅子上“增高”,有了条件再来要求孩子,首先告诉孩子吃饭要想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坐好,一手扶住碗,一手拿好勺子,刚开始孩子是不停的需要强调,描述性引导。于是我们饭量上做文章,一次只给他很少的饭,在他能坐住的时间吃完的量。吃完这些后,立即表扬:你今天把屁股放在板凳上、扶好碗,拿好勺子,一口接一口的吃饭,这是太认真了,我们好高兴呀,下一次你能持这样吃更多的饭吧。10天左右就建立好这个习惯了。

例2:不爱排队

老师还反映孩子在洗手或做游戏时爱挤、不排队,从家里的环境来分析——一般家里没有排队干一件事的习惯。另外学校老师的指令孩子可能不明白。公开课上老师给孩子的指令是“大家排好队。。。。”,于是我们回家翻译、演练排队,吃饭前要洗手,妈妈说大家去洗手了,排好队,请爸爸站在前最前面,宝宝站在爸爸后面,妈妈站在宝宝后面,站好了吗?孩子说站好了,妈妈重复:恩,对,排好了,排得很整齐,然后就去洗手,洗手排队比较好建立,玩玩具这个有点难度。都想先玩,于是我们引入多个角色,家里的毛绒玩具扮演小朋友和他一起排队等着和爸爸或妈妈一起玩,演几次后孩子就习惯等待和排队了。

例3:打人

老师说某次把一个小朋友按在地上踩人家的头,我们孩子本身不属于暴力攻击型,一定是有原因的,分析问题之前先向他了解情况,原来是别人抢了他的“玩具”,他出于反击,“防卫过当”,这个阶段的孩子打人是正常的,但不是正确的,因为他不知道处理问题的方式,就采取了原始的方式,我们处理方式是这样: “小朋友抢了你的玩具你很不高兴吧?”他说是, “那如果你抢东西,被别人打了,你会不会很疼、很伤心呀?” 孩子点头,“如果我们想要回自己的玩具,我们可以用几种办法呢?” 这时带孩子一起想各种途径,并一一演练,看哪种好,那种在什么情况下用,当然这个不是这么谈一次话、演练一次孩子就记住了,平时和孩子玩的时候还要强化,有时我们三个一起玩,我会故意抢妈妈的玩具,妈妈就会开始演练了。

例 4 :上课不专心

这个问题很多父母都遇到,我们孩子的表现比较特殊,比如做操,大家站好队,他可能还在绕圈圈欢乐的跑步,有时上课时会自己想到高兴的事情咯咯地笑起来,带得小朋友们都笑起来,课程就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啦。这个引导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规则背后的意义,一是平时要多强化孩子的集体身份。有时就夸他:“啊,小二班的孩子真是厉害 ....." 二是平时灌输一个原则“我们的自由以不影响他人为限”。和孩子谈话“如果说话会不会影响老师呀,你都那么爱老师呢!”有一次老师说他上课,自己突然笑爬到地上。借他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都没说话(平时都是有说有笑的)孩子敏感的狠,马上就问我们怎么了。我们就说你上课的时候很开心,就高兴的事就想笑是吧。可是这样影响了老师,我们有点难过,这会儿高兴不起来。孩子马上抱住我们说我以后不这样,我们再说:小二班的孩子都是坐的很好的上课,你一定也能做到是吧?这样经过 3 次后,老师再也没有反应过类似的问题。孩子的任何问题不是一日就造成的,改造当然也不可能一天就好。

还剩一些时间讲两个引导孩子认知基于老师个人教学方法(能力)制定的规则,这里我们讲的是“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们举的几个例子可能是负面影响比较大的“规则”,面对这类规则我们引导的原则是——不贬损老师的威信。

例 1 :谁要不听话就把他送到小四班去

通过前面几个例子大家一定可以推断出我家孩子一定尝过被老师威胁,为此孩子曾经有好几天不愿去幼儿园,甚至一到教室门口就哭,回来和他谈谈“早上送你去幼儿园,你哭的好伤心呀,我们很难过。你为什么哭呀?” 孩子:“恩——因为,我怕 A 老师批评我。” “哦, A 老师要批评我们呀,他批评了你,你是不是有些难过呢 , 她为什么要批评我们呢?” 孩子:“因为我不听话” “啊,什么是不听话?” 孩子:“就是,我吃饭的时候我不坐板凳”(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他会把他做的一些事情都描述出来)。“是不是老师批评人的时候有点凶你就害怕?” 孩子:“恩,就是的” “其实老师是很爱你的,他批评你是因为你这样做给大家带来影响了是不是?” 孩子:“就是的。” “ 你很爱喜欢小二班吧?“(孩子点头),”但是小二班的小朋友上课会坐好、还会(故意放慢让孩子说)” 孩子:“还会洗手排队” “是呀,而且还会——”孩子:“听老师的话。” “ 是呀,我们小二班的孩子很厉害的,而且你也一定能做到呢。不过老师要是把上课不坐好、洗手不排队的小朋友送去小四班了,小二班就没有小朋友了,你要是去了小四班小二班就没有很棒的果果了。” 这样的引导我们觉得既消除了孩子的焦虑,又没有把老师的负面影响带给孩子。当然这样的引导一定要看孩子的年龄,二还要有平时的灌输,平时要常常让他以小二班为荣。中大班还这样说,孩子可能说“中四班好,我就是想去”, 就把自己埋到坑里了。

例 2 :谁今天表现不好爸爸妈妈就不能来接你了

这个我们实在无语的很,确切的说更多的是为老师担心,因为每次老师的这句话都没有兑现,长此以往老师的威信就没有啦。不过这一招对幼儿园第一学期的孩子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老师这样说我们很能理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老师面对的是一群。但对孩子带来的影响我们不能接受。

第一还是消除。明确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来接你”,不过这样说了孩子一是不太理解“一定会来”的意思。于是演给孩子看——一天我们去接孩子就演绎了一下。对孩子说“假装今天我们来接你,结果找不到你了,但我们一定要把你接回去。”于是我们就把幼儿园每个教室转了一遍,告诉孩子“我们就会这样,在幼儿园每个地方找你,因为幼儿园门口有保安叔叔,他不会让小朋友一个人出去所以你一定是在这里面”。孩子开心极了。

今天我准备的例子讲完了,再来提炼一下,上面的几个例子中主要用到蔡老师育儿法的:同理心、情景模拟、假设性提问、情感交流。 十六招中只用四招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当然在此说明一下,育儿是以爱为基础的。单纯的运用招式,就像金庸小说中没有内力的人一样。

Q1 :家圯爸爸,我有困惑呀,比如我要如何修炼我自己,对老人的教育方式不满,有时候情绪会弄到孩子身上。

A :在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前,掌控自己的情绪。你笑着面对每一件事,孩子也会不怕困难;你对啥都不满,孩子也只会抱怨。

Q2 :如果孩子不想去听老师讲课,在幼儿园里,我们也要让孩子坐在那里听吗? A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规则。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一些规则 2011年12月12日13:00

我先集中讲,后面我们再共同探讨,幼儿园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安全和谐的保证。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一是幼儿园普遍要遵守的常规,二是基于老师个人教学方法(能力)而定的规则。

我们只有一个孩子,还没有总结出理论体系。这里我讲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大家交流。

例1:吃饭坐不住

老师反映我们的孩子,吃饭的时候总会跪倒凳子上,老师见到就说,可一会儿就跪上了,吃饭的习惯绝对是从家带到幼儿园的,那时我们才开始学习蔡老师,家里没有给孩子准备专门的宝宝椅,一来觉得不想让孩子觉得和大家不一样,二来误以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坐好吃饭,家里坐的高他自然就要跪着了,纠正方法:制造环境,我们给他专门做了小板凳放在椅子上“增高”,有了条件再来要求孩子,首先告诉孩子吃饭要想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坐好,一手扶住碗,一手拿好勺子,刚开始孩子是不停的需要强调,描述性引导。于是我们饭量上做文章,一次只给他很少的饭,在他能坐住的时间吃完的量。吃完这些后,立即表扬:你今天把屁股放在板凳上、扶好碗,拿好勺子,一口接一口的吃饭,这是太认真了,我们好高兴呀,下一次你能持这样吃更多的饭吧。10天左右就建立好这个习惯了。

例2:不爱排队

老师还反映孩子在洗手或做游戏时爱挤、不排队,从家里的环境来分析——一般家里没有排队干一件事的习惯。另外学校老师的指令孩子可能不明白。公开课上老师给孩子的指令是“大家排好队。。。。”,于是我们回家翻译、演练排队,吃饭前要洗手,妈妈说大家去洗手了,排好队,请爸爸站在前最前面,宝宝站在爸爸后面,妈妈站在宝宝后面,站好了吗?孩子说站好了,妈妈重复:恩,对,排好了,排得很整齐,然后就去洗手,洗手排队比较好建立,玩玩具这个有点难度。都想先玩,于是我们引入多个角色,家里的毛绒玩具扮演小朋友和他一起排队等着和爸爸或妈妈一起玩,演几次后孩子就习惯等待和排队了。

例3:打人

老师说某次把一个小朋友按在地上踩人家的头,我们孩子本身不属于暴力攻击型,一定是有原因的,分析问题之前先向他了解情况,原来是别人抢了他的“玩具”,他出于反击,“防卫过当”,这个阶段的孩子打人是正常的,但不是正确的,因为他不知道处理问题的方式,就采取了原始的方式,我们处理方式是这样: “小朋友抢了你的玩具你很不高兴吧?”他说是, “那如果你抢东西,被别人打了,你会不会很疼、很伤心呀?” 孩子点头,“如果我们想要回自己的玩具,我们可以用几种办法呢?” 这时带孩子一起想各种途径,并一一演练,看哪种好,那种在什么情况下用,当然这个不是这么谈一次话、演练一次孩子就记住了,平时和孩子玩的时候还要强化,有时我们三个一起玩,我会故意抢妈妈的玩具,妈妈就会开始演练了。

例 4 :上课不专心

这个问题很多父母都遇到,我们孩子的表现比较特殊,比如做操,大家站好队,他可能还在绕圈圈欢乐的跑步,有时上课时会自己想到高兴的事情咯咯地笑起来,带得小朋友们都笑起来,课程就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啦。这个引导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规则背后的意义,一是平时要多强化孩子的集体身份。有时就夸他:“啊,小二班的孩子真是厉害 ....." 二是平时灌输一个原则“我们的自由以不影响他人为限”。和孩子谈话“如果说话会不会影响老师呀,你都那么爱老师呢!”有一次老师说他上课,自己突然笑爬到地上。借他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都没说话(平时都是有说有笑的)孩子敏感的狠,马上就问我们怎么了。我们就说你上课的时候很开心,就高兴的事就想笑是吧。可是这样影响了老师,我们有点难过,这会儿高兴不起来。孩子马上抱住我们说我以后不这样,我们再说:小二班的孩子都是坐的很好的上课,你一定也能做到是吧?这样经过 3 次后,老师再也没有反应过类似的问题。孩子的任何问题不是一日就造成的,改造当然也不可能一天就好。

还剩一些时间讲两个引导孩子认知基于老师个人教学方法(能力)制定的规则,这里我们讲的是“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们举的几个例子可能是负面影响比较大的“规则”,面对这类规则我们引导的原则是——不贬损老师的威信。

例 1 :谁要不听话就把他送到小四班去

通过前面几个例子大家一定可以推断出我家孩子一定尝过被老师威胁,为此孩子曾经有好几天不愿去幼儿园,甚至一到教室门口就哭,回来和他谈谈“早上送你去幼儿园,你哭的好伤心呀,我们很难过。你为什么哭呀?” 孩子:“恩——因为,我怕 A 老师批评我。” “哦, A 老师要批评我们呀,他批评了你,你是不是有些难过呢 , 她为什么要批评我们呢?” 孩子:“因为我不听话” “啊,什么是不听话?” 孩子:“就是,我吃饭的时候我不坐板凳”(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他会把他做的一些事情都描述出来)。“是不是老师批评人的时候有点凶你就害怕?” 孩子:“恩,就是的” “其实老师是很爱你的,他批评你是因为你这样做给大家带来影响了是不是?” 孩子:“就是的。” “ 你很爱喜欢小二班吧?“(孩子点头),”但是小二班的小朋友上课会坐好、还会(故意放慢让孩子说)” 孩子:“还会洗手排队” “是呀,而且还会——”孩子:“听老师的话。” “ 是呀,我们小二班的孩子很厉害的,而且你也一定能做到呢。不过老师要是把上课不坐好、洗手不排队的小朋友送去小四班了,小二班就没有小朋友了,你要是去了小四班小二班就没有很棒的果果了。” 这样的引导我们觉得既消除了孩子的焦虑,又没有把老师的负面影响带给孩子。当然这样的引导一定要看孩子的年龄,二还要有平时的灌输,平时要常常让他以小二班为荣。中大班还这样说,孩子可能说“中四班好,我就是想去”, 就把自己埋到坑里了。

例 2 :谁今天表现不好爸爸妈妈就不能来接你了

这个我们实在无语的很,确切的说更多的是为老师担心,因为每次老师的这句话都没有兑现,长此以往老师的威信就没有啦。不过这一招对幼儿园第一学期的孩子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老师这样说我们很能理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老师面对的是一群。但对孩子带来的影响我们不能接受。

第一还是消除。明确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来接你”,不过这样说了孩子一是不太理解“一定会来”的意思。于是演给孩子看——一天我们去接孩子就演绎了一下。对孩子说“假装今天我们来接你,结果找不到你了,但我们一定要把你接回去。”于是我们就把幼儿园每个教室转了一遍,告诉孩子“我们就会这样,在幼儿园每个地方找你,因为幼儿园门口有保安叔叔,他不会让小朋友一个人出去所以你一定是在这里面”。孩子开心极了。

今天我准备的例子讲完了,再来提炼一下,上面的几个例子中主要用到蔡老师育儿法的:同理心、情景模拟、假设性提问、情感交流。 十六招中只用四招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当然在此说明一下,育儿是以爱为基础的。单纯的运用招式,就像金庸小说中没有内力的人一样。

Q1 :家圯爸爸,我有困惑呀,比如我要如何修炼我自己,对老人的教育方式不满,有时候情绪会弄到孩子身上。

A :在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前,掌控自己的情绪。你笑着面对每一件事,孩子也会不怕困难;你对啥都不满,孩子也只会抱怨。

Q2 :如果孩子不想去听老师讲课,在幼儿园里,我们也要让孩子坐在那里听吗? A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规则。


相关内容

  • 2012-2013年上学期大二班家长会计划
  • 一. 致欢迎词. 各位家长,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能准时参加本次家长会.再过一年,你们的孩子就要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为了让家长能更全面的了解班级新学期的工作以及幼小衔接的工作,所以这次的家长会也尤为的重要. 二. 班级情况分析 ...

  • 幼小衔接家长要做些啥
  • 幼小衔接家长要做些啥 作者: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幼小衔接"."小升初"."初升高".如果把学习的每个阶段比作一个台阶,每年的暑假期间,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要面临"上台阶"的任务.如何顺利完成不同学习阶段的过渡?孩子们有哪些 ...

  •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幼儿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成长的过程.成为社会人的一个标志,就是学会自觉遵守全社会一致认同和遵守的生活规则.什么是规则?简言之,规则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社会角色为履行义务所必须遵守的规范.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应该共同承担起培养幼 ...

  •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 试析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1 前言 可以说,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是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迈入小学校门,可以说是实现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对于孩子们来说,既要从心理上适应自己从幼儿到小学生地角色转变,又要从生理上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还要努力适应 ...

  • 2014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2014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单元作业辅导(1) (第一至二章)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 尊重儿童生活 的 ...

  • 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
  • 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 ...

  •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摘要 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中的情况,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个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它的独立性.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高水平教师的匮乏.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严重的影响着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通 ...

  •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大家都知道在幼儿园教育纲要当中,健康领域是五大领域之首,由此也可以看出,健康领域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今天的讲座,我想从六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一,谈一谈< ...

  •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
  • 听了邵玲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帮助许多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作为家长,我没都还成绩在孩子在小学时的表现如何如何好.成绩如何好的心态里,见了孩子的中学老师还是说孩子在小学里的表现. 从小学升入中学,随着科目增多,知识膨胀,孩子不能适应,还依赖在小学授课的氛围里,等着老师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孩子不能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