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调查及发展前景

试验检测行业调查

作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评定的基础,试验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水平不断提高、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个行业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如市场竞争如何进一步规范?队伍素质如何进一步提高?

“试验检测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交通大建设给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5 月27 日召开的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试验检测工作委员会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副站长张晓冰给予试验检测行业这样的“定位”。

此次会议,与会领导和会员纷纷为试验检测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尤其是对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文件和规范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很多有益意见和建议。

机制瓶颈仍未突破

2010 年3 月,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发布了《关于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情况的通报》,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为期三年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情况进行了通报。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治理活动中,有2 家试验检测机构被确定为典型示范试验检测机构,受到通报表扬的有42 家试验检测机构、22 个工地实验室,9 家试验检测机构和13 个工地实验室被通报批评。

三年专项治理活动,对试验检测行业发展可谓是大有裨益:试验检测公信力明显提高、试验检测市场日趋规范、试验检测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成绩勿庸置疑,但问题也亟待解决。 试验检测管理方式虽有创新,但运行机制这一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尚未完全突破。按照现行的公路水运工程管理模式,工地试验室隶属于施工、监理单位,处于从属地位,人员和经费受到比较大的制约,其既是母体的授权机构,同时又作为项目经理部或监理的组成部门,接受双重管理,客观上受到的外部干扰较多,有可能造成其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导致试验检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数据的真实性受到项目进度和效益影响。虽然各地在保证工地试验室独立性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但独立公正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虚假数据依然存在

随着试验检测队伍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诚信意识的不断增强,试验检测结论更加科学严谨。但在大建设模式下,检测的业务量急剧增加,这就导致市场需求扩大和检测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有的试验检测机构业务膨胀,其设置的工地试验室数量过多,造成了

管理的不利,影响数据真实性的因素依然存在。

根据部质监总站的历年检查结果来看,试验检测数据虚假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经过三年的整治活动,涉及结构安全的数据造假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2009年部质监总站的专项检查中仍发现数据造假及违规现象。一是一些委托单位对试验检测工作重要性认识仍不到位,忽略了试验检测对控制工程质量和指导施工的重要作用,将建立工地试验室视为履约、应付检查和为工序交验提供“合格”数据的工具。试验检测工作独立性不足,受外部干扰大,编造或修改调整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偏低的检测费用和要求较高的检测频率之间的矛盾,加重了个别不诚信检测机构为降低成本而少做甚至不做试验就出具报告的现象。

为什么假数据依然存在?重庆市交委质监站站长陈伯奎认为,假数据的出现一方面固然与试验检测人员职业素养不高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现在的抽检频率是否合理也值得思考。我们对一个项目进行客观评价究竟需要多少数据来支撑,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可以参照的标准。陈伯奎说,很多工地实验室,不要说实际做的试验有多少,仅仅去做“资料”这一项,就是一份强度很大的工作,为了满足数据的“数量”,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真正的试验,数据的质量也只能是句空话。这样得来的“试验检测数据”

怎么可能会对工程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当下要思考和解决的就是,数据的“量”需要多少?“面”应该有多广?

关键数据和非关键数据的数量如何平衡?只有将数据的数量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保证数据的质量。

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随着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试验检测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机构和人员数量也有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全国具有综合甲级及专项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有80 余家,具有乙、丙级资质的有千余家,从业人员达数十万之多。

从2010 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名情况来看,试验检测考试热度不减,总共报名超过10 万人、20 万科。

试验检测队伍正在持续不断壮大,持证人员也将持续比例大幅提高,总体能力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但与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交通大建设时期,交通人才普遍紧缺,试验检测持证人员短缺加剧,专业领军人物、业务精湛的把关人物等高素质专业人才更是稀缺。

试验检测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仍然未与其应起到的作用相对应,现场试验检测枯燥、繁重、工作环境差、人员待遇低等问题,造成“有证的不在岗,在岗的没有证”和持证人员“挂证”现象突出,个别省持证人员的上岗率不足10%。工地试验室人员结构不稳定,流动频繁,致

使群体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强,短期行为明显。

广西某试验检测机构试验检测工程师称,试验检测工作得不到重视,在人员上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职业生涯发展前景“黯淡”,如职称评定,相对于设计、施工和监理从业人员,试验检测从业人员在职称申报时较为困难,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在有些评委看来甚至“不算什么经历”。同时,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学习机会较少,大多数人员除了“考证”时的“强化培训”,其他学习机会几乎没有,平时只能靠个人自学,但由于待遇较低,职业稳定性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试验人员手中的试验规程都是旧规范,就连购买新规范都常常要自掏腰包。

另一方面,试验检测人员常常沦为“重体力劳动者”。

试验检测工作技术性强,但目前许多试验室的试验工人配备不足,导致试验检测人员劳动强度过大,工地试验室则更是如此,试验员的工作甚至比民工还要辛苦,所以一般技术人员不愿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人财两旺”才能发展

记者同与会代表的交流中了解到,关于如何规范和促进试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大家除了希望加强试验检测活动动态监管、建立并完善试验检测标准规范、推进资质就位与等级评定、逐步推行试验检测招投标制之外,普遍更加关注的还是两个问题——人和财。

目前试验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试验检测人员队伍,如何培育一支专业化的试验检测队伍?由于试验检测行业投入比较大,利润普遍很低,建议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多做工作。比如可以鼓励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设计单位、监理咨询企业及大型施工单位走联合之路,发挥各自的人才、设备、资金和管理优势,取长补短,共赢发展。

人才队伍的培养终究还是需要“财”来支撑,这就涉及到试验检测收费问题。但目前在试验检测收费工作的宏观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试验检测收费标准偏低且各地区各自为政,从上到下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参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应尽快将验收检测和施工控制检测费用列入到概预算编制办法,明确列入统一收费标准的检测项目和参数。同时,为扶持检测水平较高的大型检测机构的快速发展,应按照检测单位的资质等级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或增加不同比例的技术服务费,适当提高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的仪器设备的检测收费标准。可以制定一套类似于监理服务收费一样的最低收费标准,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上下浮动,并确定最高限和最低限,一方面确保试验检测机构的利润,进而可以提高专业化试验检测队伍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也不可盲目提高收费标准,使试验检测演变成“高消费”项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试验检测机构的“器”,仪器设备也是试验检测机构“财”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各试验检测单位应加强检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仪器设备必须配套,精度与量程符合有关试验规程要求。各类仪器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做好计量检定、标定工作,要落实措施做好非标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完好、适用。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等一系列对环境温度、湿度有具体要求的试验项目,其试验室应装备温控、湿控装置,确保试件养护、试验条件符合试验规程的规定。

信用评价是把利剑

在此次会议上,围绕行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张晓冰谈了部质监总站今后的一些具体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积极开展对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评价工作,这是目前政府引导行业走入健康发展轨道和规范行业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部质监总站副站长黄勇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宣传贯彻会上就曾指出,信用评价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信用评价这个手段,让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更了解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的导向;其次,要全面理解评价标准,以便做好信用评价工作,同时明确试验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目前试验检测市场逐步开放,很多试验检测机构都在外省承接了项目,作为以部文形式发布的全国性信用评价办法,各地在执行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和原则,杜绝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

我们注意到,信用评价办法中没有提及评价结果如何使用的问题,即“只评价、不规定使用范围,只公布评价结果,不干预市场选择”。只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市场自然会跟根据结果来作出最合适的选择。据记者了解,虽然2009 年的信用评价结果尚未公布,但是有些省份和项目的招标文件中已经明确了对各等级信用评价结果的加分、减分规定。 “这充分体现了试验检测行业对信用评价的期待和信任。”张晓冰说,“因此保证评价数据的真实性、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至关重要。”

对于信用评价工作,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项目业主也参与对试验检测机构的评价,那么必须出台一些对业主的限制规定,以确保项目业主的评价是公正、客观。二是老生常谈的抽检频率问题,如果抽检频率过高,试验检测机构没有能力做到,而为了应付检查,为了应付信用评价,势必会造成数据造假。三是对于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目前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价格不低、性能优劣不等、售后服务千差万别,有的设备厂家在出售设备时候态度热情,但售后服务却大打折扣,这也让很多试验检测机构很

苦恼。建议建立仪器设备供应商的数据库,通过比对试验等措施和做法,对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行对比和评价,同时对设备生产厂家的诚信、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有效约束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厂家的行为,促进仪器设备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可采取针对性的差别化管理

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第三方检测可以说是交通建设试验检测发展的未来趋势。

据了解,作为国内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最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先后在润扬大桥、苏通大桥、连云港疏港航道及在建的泰州大桥项目引进第三方检测,通过招标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设立工地中心试验室,在招标时明确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人员和设备要求。工地中心试验室组织机构齐全,设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检测室主任等,按照试验室质量体系和程序文件进行分工和管理,岗位合理、责任到人,运行费用由业主承担。 “作为业主直接领导下的工地中心试验室,要履行业主对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监管职能、代表业主对原材料和工程实体检测,同时还要完成监理抽检的室内试验、工程实体抽检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委托试验(监理方不设工地试验室)。由于工地中心试验室和施工单位无直接利益关系,试验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可靠性提高。由于工程建设特点不同,工地较分散,完全依靠质量监督机构对工地试验室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将影响其监管的有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即工地中心试验室在履行监管职责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钱国超这样评价第三方试验检测。

钱国超表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的日常检测和交竣工验收工作也是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符合要求并通过计量认证的独立法人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费用在质监站质量监督费用中支付。通过市场竞争,检测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得以提高,工程质量有了保障,检测数据的公正准确提升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信。

江苏省的实践表明,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有利于试验仪器设备、人员等资源的整合。尤其在需要设立数量较多的工地试验室时,可减少重复投资,避免了工程建设高峰期购买大量检测设备,低潮期仪器设备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有利于检测的专业化发展和检测、管理水平的提高, 进而培养专业、高素质的试验检测队伍;

保障了监理抽检20%、业主抽检5% 的检测频率;有利于弥补建设单位在试验检测管理方面专业力量不足的缺陷,按照现行工地试验室备案制管理,尤其需要专业队伍对工地实验室进行监督管理,有利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开展,专业化管理可有效防止假数据的发生,为提供

客观、公正准确数据提供保障。

关于推行第三方检测制度的初衷,张晓冰解释说,一方面,在目前的试验检测运行机制下,试验检测机构的工作不是很独立,处于从属地位,试验室也是施工或者监理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检测相当于属于“自测”,得出的数据很难来客观评价工程的质量状况。若能让独立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来参与试验检测,则其检测结果作为权威的数据就会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指导。

另一方面,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是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试验检测体系,从而使将来的检测机构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二是为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保证顺利施工的试验室。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我们对试验检测行业完全可以采取差别化管理。”张晓冰说,“这不仅是试验检测检测体制的创新,也是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的变革。”

张晓冰表示,根据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担当这样的重任呢?而且随着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试行,一些新的问题势必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去完善这项新的制度。

“会诊”第三方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针对第三方试验检测以及《关于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意见(讨论稿)》(下简称“《意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具体推行过程中,难免会跟现行的规定、办法会出现矛盾或不协调的地方,如第三方检测机构与监理工地试验室之间的协调问题,双方的职责范围如何划分和界定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其次,如何避免无序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采用招投标方式引进第三方检测后,不少检测机构为了争夺业务,势必会不惜低于成本价竞标,导致等级高的检测机构竞争不过等级低的检测机构。但这些检测机构中标后主要检测人员不能到位、检测人员资历降低,难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建立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并在招投标设置合理的最低价,限制商务标分值过高,并对信用等级和资质等级高的检测机构给予加分,这样可有效防止第三方试验检测招投标中出现恶意竞争、低价中标,确保检测机构有规范的市场、合理的利润,这样才能减少检测数据的造假,保障检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要实行好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还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有的试验检测机构负责人表示,虽然本身实力较强,但在外省参与试验检测项目时会被各种门槛限制而很难进入当地市场,这种现象不利于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推进,也不利于整个试验检测行业的良性发展,

必须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出台规定打破区域壁垒,营造健康、良好的竞争氛围。

建筑论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外先进的检测机构必将大量进入国内,对于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测单位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该行业的现状,找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行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程质量 检测 行业发展

1. 前言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特别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上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也是处在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首先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1]。

随着我国加入WTO ,对于整个建筑业的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在WTO 协议中建设事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

议的范畴。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我国加入WTO ,必须按照WTO 有关协议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成长发展。

2.行业概述

2.1行业背景

2.1.1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

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

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

2.1.2检测行业特点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

3.行业困境

3.1 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3.1.1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3.1.2入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25来管理实验室[2],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25的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3.2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3.2.1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3.2.2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3.2.3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4.行业对策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社会一方面对检测的要求会更迫切。同时会更高要求。因此作为检测行业的出路必须将检测变成产业化,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机构。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作到:

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全面引入导则25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国内的检测机构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导则25的各项要求,而导则25的核心就是全面的质量管理。我国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比如引进ERP 来控制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利用CRM 软件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利用“5S”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借助品牌推广手段来提高检测机构的

信誉度等等。一旦检测行业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行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树立人才观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小结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应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前和转变中的探索中,作为整个行业来讲面对的不仅仅是也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在入世后的转变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大,但是检测行业应该积极应对,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我国的检测行业才能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试验检测行业调查

作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评定的基础,试验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水平不断提高、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个行业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如市场竞争如何进一步规范?队伍素质如何进一步提高?

“试验检测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交通大建设给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5 月27 日召开的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试验检测工作委员会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副站长张晓冰给予试验检测行业这样的“定位”。

此次会议,与会领导和会员纷纷为试验检测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尤其是对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文件和规范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很多有益意见和建议。

机制瓶颈仍未突破

2010 年3 月,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发布了《关于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情况的通报》,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为期三年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情况进行了通报。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治理活动中,有2 家试验检测机构被确定为典型示范试验检测机构,受到通报表扬的有42 家试验检测机构、22 个工地实验室,9 家试验检测机构和13 个工地实验室被通报批评。

三年专项治理活动,对试验检测行业发展可谓是大有裨益:试验检测公信力明显提高、试验检测市场日趋规范、试验检测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成绩勿庸置疑,但问题也亟待解决。 试验检测管理方式虽有创新,但运行机制这一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尚未完全突破。按照现行的公路水运工程管理模式,工地试验室隶属于施工、监理单位,处于从属地位,人员和经费受到比较大的制约,其既是母体的授权机构,同时又作为项目经理部或监理的组成部门,接受双重管理,客观上受到的外部干扰较多,有可能造成其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导致试验检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数据的真实性受到项目进度和效益影响。虽然各地在保证工地试验室独立性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但独立公正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虚假数据依然存在

随着试验检测队伍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诚信意识的不断增强,试验检测结论更加科学严谨。但在大建设模式下,检测的业务量急剧增加,这就导致市场需求扩大和检测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有的试验检测机构业务膨胀,其设置的工地试验室数量过多,造成了

管理的不利,影响数据真实性的因素依然存在。

根据部质监总站的历年检查结果来看,试验检测数据虚假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经过三年的整治活动,涉及结构安全的数据造假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2009年部质监总站的专项检查中仍发现数据造假及违规现象。一是一些委托单位对试验检测工作重要性认识仍不到位,忽略了试验检测对控制工程质量和指导施工的重要作用,将建立工地试验室视为履约、应付检查和为工序交验提供“合格”数据的工具。试验检测工作独立性不足,受外部干扰大,编造或修改调整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偏低的检测费用和要求较高的检测频率之间的矛盾,加重了个别不诚信检测机构为降低成本而少做甚至不做试验就出具报告的现象。

为什么假数据依然存在?重庆市交委质监站站长陈伯奎认为,假数据的出现一方面固然与试验检测人员职业素养不高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现在的抽检频率是否合理也值得思考。我们对一个项目进行客观评价究竟需要多少数据来支撑,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可以参照的标准。陈伯奎说,很多工地实验室,不要说实际做的试验有多少,仅仅去做“资料”这一项,就是一份强度很大的工作,为了满足数据的“数量”,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真正的试验,数据的质量也只能是句空话。这样得来的“试验检测数据”

怎么可能会对工程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当下要思考和解决的就是,数据的“量”需要多少?“面”应该有多广?

关键数据和非关键数据的数量如何平衡?只有将数据的数量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保证数据的质量。

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随着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试验检测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机构和人员数量也有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全国具有综合甲级及专项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有80 余家,具有乙、丙级资质的有千余家,从业人员达数十万之多。

从2010 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名情况来看,试验检测考试热度不减,总共报名超过10 万人、20 万科。

试验检测队伍正在持续不断壮大,持证人员也将持续比例大幅提高,总体能力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但与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交通大建设时期,交通人才普遍紧缺,试验检测持证人员短缺加剧,专业领军人物、业务精湛的把关人物等高素质专业人才更是稀缺。

试验检测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仍然未与其应起到的作用相对应,现场试验检测枯燥、繁重、工作环境差、人员待遇低等问题,造成“有证的不在岗,在岗的没有证”和持证人员“挂证”现象突出,个别省持证人员的上岗率不足10%。工地试验室人员结构不稳定,流动频繁,致

使群体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强,短期行为明显。

广西某试验检测机构试验检测工程师称,试验检测工作得不到重视,在人员上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职业生涯发展前景“黯淡”,如职称评定,相对于设计、施工和监理从业人员,试验检测从业人员在职称申报时较为困难,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在有些评委看来甚至“不算什么经历”。同时,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学习机会较少,大多数人员除了“考证”时的“强化培训”,其他学习机会几乎没有,平时只能靠个人自学,但由于待遇较低,职业稳定性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试验人员手中的试验规程都是旧规范,就连购买新规范都常常要自掏腰包。

另一方面,试验检测人员常常沦为“重体力劳动者”。

试验检测工作技术性强,但目前许多试验室的试验工人配备不足,导致试验检测人员劳动强度过大,工地试验室则更是如此,试验员的工作甚至比民工还要辛苦,所以一般技术人员不愿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人财两旺”才能发展

记者同与会代表的交流中了解到,关于如何规范和促进试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大家除了希望加强试验检测活动动态监管、建立并完善试验检测标准规范、推进资质就位与等级评定、逐步推行试验检测招投标制之外,普遍更加关注的还是两个问题——人和财。

目前试验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试验检测人员队伍,如何培育一支专业化的试验检测队伍?由于试验检测行业投入比较大,利润普遍很低,建议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多做工作。比如可以鼓励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设计单位、监理咨询企业及大型施工单位走联合之路,发挥各自的人才、设备、资金和管理优势,取长补短,共赢发展。

人才队伍的培养终究还是需要“财”来支撑,这就涉及到试验检测收费问题。但目前在试验检测收费工作的宏观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试验检测收费标准偏低且各地区各自为政,从上到下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参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应尽快将验收检测和施工控制检测费用列入到概预算编制办法,明确列入统一收费标准的检测项目和参数。同时,为扶持检测水平较高的大型检测机构的快速发展,应按照检测单位的资质等级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或增加不同比例的技术服务费,适当提高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的仪器设备的检测收费标准。可以制定一套类似于监理服务收费一样的最低收费标准,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上下浮动,并确定最高限和最低限,一方面确保试验检测机构的利润,进而可以提高专业化试验检测队伍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也不可盲目提高收费标准,使试验检测演变成“高消费”项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试验检测机构的“器”,仪器设备也是试验检测机构“财”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各试验检测单位应加强检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仪器设备必须配套,精度与量程符合有关试验规程要求。各类仪器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做好计量检定、标定工作,要落实措施做好非标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完好、适用。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等一系列对环境温度、湿度有具体要求的试验项目,其试验室应装备温控、湿控装置,确保试件养护、试验条件符合试验规程的规定。

信用评价是把利剑

在此次会议上,围绕行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张晓冰谈了部质监总站今后的一些具体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积极开展对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评价工作,这是目前政府引导行业走入健康发展轨道和规范行业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部质监总站副站长黄勇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宣传贯彻会上就曾指出,信用评价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信用评价这个手段,让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更了解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的导向;其次,要全面理解评价标准,以便做好信用评价工作,同时明确试验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目前试验检测市场逐步开放,很多试验检测机构都在外省承接了项目,作为以部文形式发布的全国性信用评价办法,各地在执行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和原则,杜绝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

我们注意到,信用评价办法中没有提及评价结果如何使用的问题,即“只评价、不规定使用范围,只公布评价结果,不干预市场选择”。只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市场自然会跟根据结果来作出最合适的选择。据记者了解,虽然2009 年的信用评价结果尚未公布,但是有些省份和项目的招标文件中已经明确了对各等级信用评价结果的加分、减分规定。 “这充分体现了试验检测行业对信用评价的期待和信任。”张晓冰说,“因此保证评价数据的真实性、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至关重要。”

对于信用评价工作,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项目业主也参与对试验检测机构的评价,那么必须出台一些对业主的限制规定,以确保项目业主的评价是公正、客观。二是老生常谈的抽检频率问题,如果抽检频率过高,试验检测机构没有能力做到,而为了应付检查,为了应付信用评价,势必会造成数据造假。三是对于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目前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价格不低、性能优劣不等、售后服务千差万别,有的设备厂家在出售设备时候态度热情,但售后服务却大打折扣,这也让很多试验检测机构很

苦恼。建议建立仪器设备供应商的数据库,通过比对试验等措施和做法,对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行对比和评价,同时对设备生产厂家的诚信、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有效约束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厂家的行为,促进仪器设备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可采取针对性的差别化管理

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第三方检测可以说是交通建设试验检测发展的未来趋势。

据了解,作为国内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最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先后在润扬大桥、苏通大桥、连云港疏港航道及在建的泰州大桥项目引进第三方检测,通过招标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设立工地中心试验室,在招标时明确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人员和设备要求。工地中心试验室组织机构齐全,设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检测室主任等,按照试验室质量体系和程序文件进行分工和管理,岗位合理、责任到人,运行费用由业主承担。 “作为业主直接领导下的工地中心试验室,要履行业主对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监管职能、代表业主对原材料和工程实体检测,同时还要完成监理抽检的室内试验、工程实体抽检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委托试验(监理方不设工地试验室)。由于工地中心试验室和施工单位无直接利益关系,试验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可靠性提高。由于工程建设特点不同,工地较分散,完全依靠质量监督机构对工地试验室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将影响其监管的有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即工地中心试验室在履行监管职责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钱国超这样评价第三方试验检测。

钱国超表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的日常检测和交竣工验收工作也是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符合要求并通过计量认证的独立法人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费用在质监站质量监督费用中支付。通过市场竞争,检测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得以提高,工程质量有了保障,检测数据的公正准确提升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信。

江苏省的实践表明,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有利于试验仪器设备、人员等资源的整合。尤其在需要设立数量较多的工地试验室时,可减少重复投资,避免了工程建设高峰期购买大量检测设备,低潮期仪器设备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有利于检测的专业化发展和检测、管理水平的提高, 进而培养专业、高素质的试验检测队伍;

保障了监理抽检20%、业主抽检5% 的检测频率;有利于弥补建设单位在试验检测管理方面专业力量不足的缺陷,按照现行工地试验室备案制管理,尤其需要专业队伍对工地实验室进行监督管理,有利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开展,专业化管理可有效防止假数据的发生,为提供

客观、公正准确数据提供保障。

关于推行第三方检测制度的初衷,张晓冰解释说,一方面,在目前的试验检测运行机制下,试验检测机构的工作不是很独立,处于从属地位,试验室也是施工或者监理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检测相当于属于“自测”,得出的数据很难来客观评价工程的质量状况。若能让独立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来参与试验检测,则其检测结果作为权威的数据就会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指导。

另一方面,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是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试验检测体系,从而使将来的检测机构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二是为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保证顺利施工的试验室。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我们对试验检测行业完全可以采取差别化管理。”张晓冰说,“这不仅是试验检测检测体制的创新,也是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的变革。”

张晓冰表示,根据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担当这样的重任呢?而且随着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试行,一些新的问题势必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去完善这项新的制度。

“会诊”第三方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针对第三方试验检测以及《关于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意见(讨论稿)》(下简称“《意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具体推行过程中,难免会跟现行的规定、办法会出现矛盾或不协调的地方,如第三方检测机构与监理工地试验室之间的协调问题,双方的职责范围如何划分和界定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其次,如何避免无序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采用招投标方式引进第三方检测后,不少检测机构为了争夺业务,势必会不惜低于成本价竞标,导致等级高的检测机构竞争不过等级低的检测机构。但这些检测机构中标后主要检测人员不能到位、检测人员资历降低,难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建立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并在招投标设置合理的最低价,限制商务标分值过高,并对信用等级和资质等级高的检测机构给予加分,这样可有效防止第三方试验检测招投标中出现恶意竞争、低价中标,确保检测机构有规范的市场、合理的利润,这样才能减少检测数据的造假,保障检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要实行好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还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有的试验检测机构负责人表示,虽然本身实力较强,但在外省参与试验检测项目时会被各种门槛限制而很难进入当地市场,这种现象不利于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的推进,也不利于整个试验检测行业的良性发展,

必须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出台规定打破区域壁垒,营造健康、良好的竞争氛围。

建筑论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外先进的检测机构必将大量进入国内,对于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测单位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该行业的现状,找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行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程质量 检测 行业发展

1. 前言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特别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上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也是处在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首先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1]。

随着我国加入WTO ,对于整个建筑业的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在WTO 协议中建设事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

议的范畴。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我国加入WTO ,必须按照WTO 有关协议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成长发展。

2.行业概述

2.1行业背景

2.1.1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

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

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

2.1.2检测行业特点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

3.行业困境

3.1 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3.1.1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3.1.2入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25来管理实验室[2],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25的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3.2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3.2.1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3.2.2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3.2.3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4.行业对策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社会一方面对检测的要求会更迫切。同时会更高要求。因此作为检测行业的出路必须将检测变成产业化,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机构。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作到:

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全面引入导则25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国内的检测机构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导则25的各项要求,而导则25的核心就是全面的质量管理。我国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比如引进ERP 来控制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利用CRM 软件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利用“5S”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借助品牌推广手段来提高检测机构的

信誉度等等。一旦检测行业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行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树立人才观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小结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应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前和转变中的探索中,作为整个行业来讲面对的不仅仅是也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在入世后的转变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大,但是检测行业应该积极应对,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我国的检测行业才能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内容

  • 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产业经济 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常兴仁贵州财经大学 摘要:自80年末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调查行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市场调查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调查行业还存在经营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等诸多问题.本文从中 ...

  • 中国桥梁工程建设行业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 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一. 中国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中国的软件测试技术研究主要是随着软件工程的研究而逐步发 展起来的,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故仍处于 起步阶段.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软件质量的重视 ...

  • 关于软件测试行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 | | | |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调 研 报 告 实验名称课程名称 软件测试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成 绩: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一. 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中国的软件测试技术研究主要是随着软件工程的研究而逐步发展起 ...

  • 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2015-2020年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市场 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 ...

  •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研究报告
  • 土壤修复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背景说明: 2014年公布的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结果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物为主,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 ...

  • 建筑业年度工作总结2篇
  • xx年,我县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能够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关于建设项目招投标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管理,以投标人的资质能力、技术、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等条件公平竞争。凡是达到国家、自治区法律法规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一律进场进行交易;凡属国家规定必须进行公开招 ...

  • 石料广告词
  • 中国产业洞察网 第一: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 第二: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 第三: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对石料行业有价值? 第四:石料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结构 第五:石料市场调查报告常见问题有哪些? 第六:石料市场调查报告特点 第七: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的五要素是什么 中国产业洞察 ...

  •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附录B ZB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作业指导书 编制:中国地质调查局质监处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二OO九年一月八日 目 次 手持GPS接收机内部校准规程(ZB-3-7.6-2008)中国地质调查局质监处编制 化探作业指导书(ZB-3-7.5-2008)中国地质调查局质监处编制 现行地质调查技术标准.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