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2、“火”的使用。

3、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人类最早并没有道德规范,而是有一些风俗后成习惯,以后发展成为族规民约,后来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才产生的初步的道德,以后不断逐步演变成为比较牢固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和道德感情,特别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道德便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统一的道德也分裂成为彼此相对立的阶级道德。因此,道德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

二、道德的本质

(一) 非马克思义的道德本质说

1、道德是由人的精神或理性决定的

2、物质生活水平决定道德

3、个人利益决定道德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道德观念,从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中考察道德现象,认为:道德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的或社会的利益的反映。

这种观点可以表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一种意识形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以往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在人类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又决定了不同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

2、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由于一切类型的道德始终受着经济关系的制约,因而,任何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个阶级的利益不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也就不同。

3、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

任何阶级社会,各个阶级的群体都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共同利益是各个阶级共有的。为了维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稳定社会公共秩序,防止威胁公共生活中共同利益的各种捣乱行为,因而各个阶级又存在着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行为准则,即“社会公德”。比如“勿偷盗”、不能打人、不破坏他人财物、不能抢劫,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等等,这些是不同阶级所共有的社会公共道德。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

一切社会道德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与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相联系的,当旧的经济关系被新的经济关系代替后,旧的道德体系或迟或早也要被新的道德体系所代替。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因而新的道德体系代替旧的道德体系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变化过程。

三、道德的特点

(一)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道德标准也就不同。

(二)阶级性或集团性。在阶级社会里,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但其他的阶级或集团往往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三)规范性。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所包含的和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其解决方式,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去指导规范人们以什么行为标准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四)渗透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都需要道德来调节。在纵向来看,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道德持续存在,它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横向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它比政治法律规范存在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并同时也向政治、法律规范中渗透。

(五)稳定性。道德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漫长岁月里,形成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和风尚,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某种道德一旦形成便会长期存在。

(六)自律性。道德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而不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劝诫、说服、示范方式起作用,不是靠国家力量来维持。

四、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道德与政治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在上层建筑中所处的核心位置,致使道德在受经济关系决定的同时,还必须要受政治因素强有力的制约。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把政治对道德的影响提高到一个适当的程度,否则新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形成,也是不可能的。

1、二者之区别

第一,二者所体现的关系不同。道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既体现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也体现整体的行为规范。而政治,自产生之始,所体现的就是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在两大对立的政治集团中,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的。

第二,二者起作用的方式不同。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来看,道德所依赖的是舆论,它虽然可对行为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但却没有丝毫的强制作用,而政治秩序与原则则是靠强大的国家机器来维系,强制性则是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第三,其行为原则的构筑不同。道德是靠教育和修养来孕育,并以此来影响他人,其行为的基础是“良心”与自身的自觉性。而政治靠的则是信念,具体体现为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激烈冲突,直致产生相互对立群体之间的生死之争。

第四,二者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程度和方式不同。政治比道德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而道德则往往通过政治的折射反映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根本问题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要依靠政治斗争来解决,而不能依靠道德说教。而道德则是通过思想教育,来巩固或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唤起和促进人们的责任心、义务感,从而起到维护或破坏某种经济基础的作用。

第五,二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道德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原始社会的道德就开始担负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职能。而政治则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一旦阶级社会消亡,社会中的阶级关系也随之消亡,作为反映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政治也就随之消亡了。

2、道德与政治的联系

二者均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第一,一定阶级的道德反映一定阶级的政治并为其服务。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一旦成为普遍的习惯和传统,就直接成为巩固现

有政治制度的强大力量。道德本身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如果服务于给千百万人指出目标和方向的政治决策,它就可能成为变革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从作用上看,政治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道德服务于政治赖以生存的经济关系,而道德在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要求政治不断地向文明的方向发展。

第三,从对利益的维护看,由于政治所处的核心位置,道德既处于政治准则的制约之下,同时也游离于不同的政治之外,从而,对更广泛的利益起维护作用。当新的道德标准在经济和政治的一体作用下确立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治取向就不能与道德的总体要求相背离。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1、二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同。

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所以说,道德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的,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而法律则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二者是共同存在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第二,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抽象、模糊,它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通过人们的言行才能表现出来。

第三,二者发生作用的范围和深度不尽相同。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集中表现,所以他们总是力图把自己的意志伸向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以便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社会生活错综复杂,面对以善恶、是非、荣辱等道德观念来评价的社会生活,法律是无能为力的。而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要更为广泛。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可以由道德来调整,而法律调整和处理不了的,道德则可以发挥其作用,即道德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谴责。另外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动,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 第四,道德与法律所依靠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统治阶级政治机构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没有政权中的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惩罚机构,法律的实行是难以保证的;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以及人的自律来维持。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二者的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认为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取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道德和法律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首先,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

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其次,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成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第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第四,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互相渗透。在调整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方面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是由共同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现象,具有共同的阶级本质,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其次,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相互渗透。法不仅体现统治阶级道德精神,而且往往直接赋予某种道德规范具有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规范。最后,在实践中,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难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

(三)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1、二者之区别

第一,宗教是一种虚幻的超人间的力量,而道德则是真实的人间力量。

第二,虽然道德与宗教都依靠信仰的力量发生作用,但宗教的信仰是非理性的,它表现为对现实的失望之后而转为对宗教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寄托。

第三,宗教与道德所追求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宗教着眼于未来,但只是一种虚无飘涉的所谓来世;而道德则追求的是现实世界。

2、道德与宗教的联系

道德与宗教有着十分奇特的联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道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第二,宗教与道德同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四)道德与文艺的关系

文艺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最高反映形式。文艺的范围很广,通常指的是文学、音乐、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电影等的总称。

1、道德与文艺无疑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第二,二者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不同。

第三,二者对人们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地讲,道德用“晓之以理”的理性方式,而文艺则以“动之以情”的诉诸感情的方式分别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第四,道德和文艺对人的活动和行为的评价方式不同。文艺以美的规范为依据,从美的观点出发,而道德以伦理规范为依据,从人们生活中善的观念出发。

2、道德与文艺的联系

尽管道德与文艺有如上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文艺作品的内容。

第二,文艺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使道德理论和道德理想的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一点是由文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五、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夸大和否定道德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看法:

1、道德万能论:它过高地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认为道德高于一切,人类的其他活动均从属于道德活动。

2、道德无用论:否定道德的社会作用,把道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有害的。

(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节器和精神支柱的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的职能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的程度。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等一起,作为一个方面的社会调节器发挥了一定的、然而又是不容忽视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基础起巩固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道德一经形成,就会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也就是说,一定的道德总是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当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取代了旧的经济形态时,它就从道义上为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作辩护,以其特有的善恶标准, 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并通过道德评价造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谴责各种危害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理论、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尽力维护这一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制度,促进它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政治制度的巩固。 2、对社会秩序起稳定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在发挥社会作用时表现为通过道德体系中的公共生活准则和一系列行为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善恶判断与评价,形成对善良行为的称赞、表扬,对不良行为的劝阻、批评的社会风气,使人们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范围内,并促使人们自觉选择道德行为,达到缓和或消除矛盾,促进团结,防止威胁公共生活的破坏捣乱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目的,保证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

3、对社会成员起教育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通过道德的宣传教育,教育本阶级成员并影响对立阶级的成员使他们按照本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达到自觉的程度。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2、“火”的使用。

3、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人类最早并没有道德规范,而是有一些风俗后成习惯,以后发展成为族规民约,后来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才产生的初步的道德,以后不断逐步演变成为比较牢固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和道德感情,特别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道德便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统一的道德也分裂成为彼此相对立的阶级道德。因此,道德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

二、道德的本质

(一) 非马克思义的道德本质说

1、道德是由人的精神或理性决定的

2、物质生活水平决定道德

3、个人利益决定道德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道德观念,从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中考察道德现象,认为:道德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的或社会的利益的反映。

这种观点可以表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一种意识形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以往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在人类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又决定了不同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

2、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由于一切类型的道德始终受着经济关系的制约,因而,任何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个阶级的利益不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也就不同。

3、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

任何阶级社会,各个阶级的群体都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共同利益是各个阶级共有的。为了维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稳定社会公共秩序,防止威胁公共生活中共同利益的各种捣乱行为,因而各个阶级又存在着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行为准则,即“社会公德”。比如“勿偷盗”、不能打人、不破坏他人财物、不能抢劫,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等等,这些是不同阶级所共有的社会公共道德。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

一切社会道德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与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相联系的,当旧的经济关系被新的经济关系代替后,旧的道德体系或迟或早也要被新的道德体系所代替。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因而新的道德体系代替旧的道德体系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变化过程。

三、道德的特点

(一)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道德标准也就不同。

(二)阶级性或集团性。在阶级社会里,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但其他的阶级或集团往往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三)规范性。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所包含的和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其解决方式,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去指导规范人们以什么行为标准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四)渗透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都需要道德来调节。在纵向来看,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道德持续存在,它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横向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它比政治法律规范存在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并同时也向政治、法律规范中渗透。

(五)稳定性。道德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漫长岁月里,形成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和风尚,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某种道德一旦形成便会长期存在。

(六)自律性。道德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而不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劝诫、说服、示范方式起作用,不是靠国家力量来维持。

四、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道德与政治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在上层建筑中所处的核心位置,致使道德在受经济关系决定的同时,还必须要受政治因素强有力的制约。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把政治对道德的影响提高到一个适当的程度,否则新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形成,也是不可能的。

1、二者之区别

第一,二者所体现的关系不同。道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既体现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也体现整体的行为规范。而政治,自产生之始,所体现的就是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在两大对立的政治集团中,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的。

第二,二者起作用的方式不同。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来看,道德所依赖的是舆论,它虽然可对行为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但却没有丝毫的强制作用,而政治秩序与原则则是靠强大的国家机器来维系,强制性则是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第三,其行为原则的构筑不同。道德是靠教育和修养来孕育,并以此来影响他人,其行为的基础是“良心”与自身的自觉性。而政治靠的则是信念,具体体现为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激烈冲突,直致产生相互对立群体之间的生死之争。

第四,二者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程度和方式不同。政治比道德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而道德则往往通过政治的折射反映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根本问题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要依靠政治斗争来解决,而不能依靠道德说教。而道德则是通过思想教育,来巩固或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唤起和促进人们的责任心、义务感,从而起到维护或破坏某种经济基础的作用。

第五,二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道德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原始社会的道德就开始担负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职能。而政治则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一旦阶级社会消亡,社会中的阶级关系也随之消亡,作为反映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政治也就随之消亡了。

2、道德与政治的联系

二者均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第一,一定阶级的道德反映一定阶级的政治并为其服务。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一旦成为普遍的习惯和传统,就直接成为巩固现

有政治制度的强大力量。道德本身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如果服务于给千百万人指出目标和方向的政治决策,它就可能成为变革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从作用上看,政治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道德服务于政治赖以生存的经济关系,而道德在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要求政治不断地向文明的方向发展。

第三,从对利益的维护看,由于政治所处的核心位置,道德既处于政治准则的制约之下,同时也游离于不同的政治之外,从而,对更广泛的利益起维护作用。当新的道德标准在经济和政治的一体作用下确立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治取向就不能与道德的总体要求相背离。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1、二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同。

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所以说,道德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的,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而法律则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二者是共同存在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第二,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抽象、模糊,它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通过人们的言行才能表现出来。

第三,二者发生作用的范围和深度不尽相同。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集中表现,所以他们总是力图把自己的意志伸向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以便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社会生活错综复杂,面对以善恶、是非、荣辱等道德观念来评价的社会生活,法律是无能为力的。而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要更为广泛。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可以由道德来调整,而法律调整和处理不了的,道德则可以发挥其作用,即道德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谴责。另外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动,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 第四,道德与法律所依靠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统治阶级政治机构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没有政权中的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惩罚机构,法律的实行是难以保证的;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以及人的自律来维持。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二者的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认为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取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道德和法律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首先,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

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其次,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成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第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第四,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互相渗透。在调整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方面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是由共同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现象,具有共同的阶级本质,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其次,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相互渗透。法不仅体现统治阶级道德精神,而且往往直接赋予某种道德规范具有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规范。最后,在实践中,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难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

(三)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1、二者之区别

第一,宗教是一种虚幻的超人间的力量,而道德则是真实的人间力量。

第二,虽然道德与宗教都依靠信仰的力量发生作用,但宗教的信仰是非理性的,它表现为对现实的失望之后而转为对宗教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寄托。

第三,宗教与道德所追求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宗教着眼于未来,但只是一种虚无飘涉的所谓来世;而道德则追求的是现实世界。

2、道德与宗教的联系

道德与宗教有着十分奇特的联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道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第二,宗教与道德同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四)道德与文艺的关系

文艺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最高反映形式。文艺的范围很广,通常指的是文学、音乐、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电影等的总称。

1、道德与文艺无疑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第二,二者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不同。

第三,二者对人们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地讲,道德用“晓之以理”的理性方式,而文艺则以“动之以情”的诉诸感情的方式分别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第四,道德和文艺对人的活动和行为的评价方式不同。文艺以美的规范为依据,从美的观点出发,而道德以伦理规范为依据,从人们生活中善的观念出发。

2、道德与文艺的联系

尽管道德与文艺有如上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文艺作品的内容。

第二,文艺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使道德理论和道德理想的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一点是由文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五、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夸大和否定道德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看法:

1、道德万能论:它过高地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认为道德高于一切,人类的其他活动均从属于道德活动。

2、道德无用论:否定道德的社会作用,把道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有害的。

(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节器和精神支柱的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的职能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的程度。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等一起,作为一个方面的社会调节器发挥了一定的、然而又是不容忽视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基础起巩固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道德一经形成,就会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也就是说,一定的道德总是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当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取代了旧的经济形态时,它就从道义上为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作辩护,以其特有的善恶标准, 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并通过道德评价造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谴责各种危害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理论、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尽力维护这一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制度,促进它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政治制度的巩固。 2、对社会秩序起稳定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在发挥社会作用时表现为通过道德体系中的公共生活准则和一系列行为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善恶判断与评价,形成对善良行为的称赞、表扬,对不良行为的劝阻、批评的社会风气,使人们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范围内,并促使人们自觉选择道德行为,达到缓和或消除矛盾,促进团结,防止威胁公共生活的破坏捣乱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目的,保证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

3、对社会成员起教育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通过道德的宣传教育,教育本阶级成员并影响对立阶级的成员使他们按照本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达到自觉的程度。


相关内容

  • 伦理学概论道德的起源演变与规律道德的本质结构与功能
  • 道德与伦理 道德与伦理之伦理学概说 关于伦理学的对象问题,伦理学史上有不同的看法,但都是围绕道德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那么何谓道德?德行与德性的规范也.何谓伦理?处理和调和不同辈分和类别的人际关系的应然之理和规则规范. 道德和伦理的差别则体现在道德往往有更多的主观性,主体性内涵,而伦理则更多地有客观 ...

  • 彭吉象[艺术概论]完整资料
  • 彭吉象<艺术概论>完整资料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本章内容概要 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第二种," ...

  • 思修论文--理性的人性,道德的起源
  • 道德的起源,理性的人性 杨老师,听了您关于"道德的本质与起源及作用"的讲课,我深受启发,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道德,它是怎样起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我想我想到了一些,下面是我的观点,还请老师指教! 什么是道德?正如书上说的,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 ...

  • 法理学大纲
  • 第一部分 法 理 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法 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的概念: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体系. 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法学产生的条件:法学的历史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 第二节 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含义 法理学的概念:法理学的研究对 ...

  • 儒道两家德育思想比较
  • 何瑞莉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性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产生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强烈冲击.因此,通过对儒道两家的道德思想的起源.观点.内容和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和对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德育的理论体系,为我国高 ...

  • 教育学基本框架
  •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试卷分析部分 教师:进行教育学知识的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清楚的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题型和分数情况,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考试中我们更应该这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教育学的试题 试题类型: 单选题,20道,共20分,每题1分 双选题,10道,共20分,每题2分 判 ...

  •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彭吉象
  •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史上的主要说法: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德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式最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 客观精神说 学探讨的学者.他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 ...

  • 浅谈对道德本质的认识
  • 浅谈对道德本质的认识 摘要:道德的本质,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始终是争论很大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学派和思想家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提出不同的见解.基于此,本文对道德的本质的理解做一个梳理,以及发表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道德本质:道德起源:道德功能 一. 道德的起源 培根认为,人性善有两种--" ...

  • 伦理学教案
  • 第一章 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第一节 伦理学的对象 一. 人类道德思考的发展与伦理学的产生 (一)西方:可以追塑到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其中最有成就的是"亚里士多德"以<伦理学>为标志.亚里士多德被西方誉为"伦理之父".其主要著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