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力的合成

授课章节

§实验 力的合成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教学资源

实验手册

学习目标: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定则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使学生学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点: 如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难点: 如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什么? 什么是合力? 什么是分力?

复习提问及 新课导入

授课过程及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定则

实验原理:结点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 F1、F2 之合力必与橡皮条 拉力平衡,改用一个拉力 F0 使结点回到 O 点,则 F0 必与 F1、F2 的合力等效。 以 F1F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 F, 比较 F 与 F0 的大小和方向, 以验证互 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只) 、橡皮条、细绳套(两个) 、三角板、 刻度尺、图钉、细芯铅笔

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 2. 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 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 O 点(如图) 〖点拨〗经验得知两个分力 F1、F2 间夹角 θ 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 力 F 的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 θ 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于 90° 为最佳。 橡皮条、细绳、测力计应在同一平面内,测力计的挂钩应避免与纸面磨擦。 3.用铅笔记下 O 点的位置,画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 〖点拨〗 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每条细线方向的方法是使视线通过细线垂 直于纸面, 在细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 要尽量远些。 4.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 F1、F2 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点拨〗作图要用尖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方法作出平行 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5.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 点,记下测 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按同样的比例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 比较 F′与用平行 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比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 F1 和 F2 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课小结 写实验报告 布置作业 对于本次课,学生做实验的步骤还可以,但对于原理和实际计算 还是不行,还得再进一步讲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后记

授课章节

§实验 力的合成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教学资源

实验手册

学习目标: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定则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使学生学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点: 如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难点: 如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什么? 什么是合力? 什么是分力?

复习提问及 新课导入

授课过程及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定则

实验原理:结点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 F1、F2 之合力必与橡皮条 拉力平衡,改用一个拉力 F0 使结点回到 O 点,则 F0 必与 F1、F2 的合力等效。 以 F1F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 F, 比较 F 与 F0 的大小和方向, 以验证互 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只) 、橡皮条、细绳套(两个) 、三角板、 刻度尺、图钉、细芯铅笔

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 2. 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 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 O 点(如图) 〖点拨〗经验得知两个分力 F1、F2 间夹角 θ 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 力 F 的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 θ 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于 90° 为最佳。 橡皮条、细绳、测力计应在同一平面内,测力计的挂钩应避免与纸面磨擦。 3.用铅笔记下 O 点的位置,画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 〖点拨〗 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每条细线方向的方法是使视线通过细线垂 直于纸面, 在细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 要尽量远些。 4.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 F1、F2 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点拨〗作图要用尖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方法作出平行 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5.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 点,记下测 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按同样的比例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 比较 F′与用平行 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比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 F1 和 F2 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课小结 写实验报告 布置作业 对于本次课,学生做实验的步骤还可以,但对于原理和实际计算 还是不行,还得再进一步讲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后记


相关内容

  • 矩形脉冲信号的和成实验报告
  •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13级电信班 学号: [1**********] 姓名: 李 重 阳 实验七 矩形脉冲信号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了解波形分解与合成原理: 2. 进一步掌握用傅里叶级数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 3. 观察矩形脉冲信号分解出的各谐波分量可 ...

  •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技术及现状
  • 第48卷第2期 2008年2月 国钇技岔 TelecommunicationEngineering V01.48No.2 Feb.2008 文章编号:1001-893X(2008)02-0001-05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技术及现状搴 陈文英,陈玲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210013) 摘要:介绍了 ...

  • 氯苯那敏合成研究
  • 1. 氯苯那敏相关物合成的研究 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主要作用与苯海拉明相同,但一般镇静作用较弱,副作用较苯海拉明小.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还可以与其它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 马来酸氯苯那敏大概的合成工艺如下 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四种杂质: 其中杂质A 是第一步反应未进行直接 ...

  • DIS通用实验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 实验四 力的合成与分解 实验目的 验证共点力的合成定则. 实验原理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符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 .计算机.DISLab 力的合成分解实验器.钩码(5.76N ).小细绳等(见图4-1). 图4-1 DISLab 力的合成分解实验器 实验装置图 见图4-2. ...

  • 实验教学大纲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使用)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训练并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验 ...

  • 药物中间体对胺基苯甲酸的合成及表征实验报告
  • 药物中间体对胺基苯甲酸的合成及表征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 学院:生化学院 2016年6月5日 摘要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以多步骤的综合性学生实验合成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并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同时也促进学生对重结晶,抽滤,熔点测试,分液等基本操作的掌握.苯佐卡因是一种白色针状晶体,无 ...

  • 对氯苯肼合成工艺研究_贾新
  • 28 第40卷,第4期2014年8月安徽化工 Vol.40,No.4Aug.2014 对氯苯肼合成工艺研究 贾新,周海波,杨雯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研究了对氯苯胺与水合肼在催化下合成对氯苯肼的工艺条件,较佳工艺条件为:对氯苯胺0.5mol,溶剂9mL,对氯苯胺与 ...

  • 信号波形合成
  •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信号波形合成实验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 ...

  • 456本基础化学类电子书
  • 456本基础化学类电子书 目录: 有机化学类 1.磁性体手册_近角聪信.pdf 2.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rar 3.Schaums题解精萃 有机化学 英文.rar 4.茶多酚化学.pdf 5.茶多酚化学_11246278.rar 6.芳烃化学与芳烃生产.pdf 7.催化氢化在有机合成中 ...

  • 苯佐卡因实验报告
  • 姓名:X X X 学号:080301110XX 专业:生化制药 班级:0831班 指导教师:X X X 苯佐卡因 1.简介 苯佐卡因(Benzocainum ) 是一种非水溶性的局部麻醉药,有止痛.止痒作用, 主要用于创面.溃疡面.粘膜表面和痔疮麻醉止痛和痒症, 其软膏还可用作鼻咽导管.内突窥镜等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