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举能,铸造辉煌

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

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作 者: 胡易

学 号: [1**********]013

学 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行政管理

选贤举能,铸造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摘要:纵观九十年辉煌历程,回溯党史上的丰功伟绩,人才对建党、兴党、建国、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我们党的先辈们高度重视选贤举能,才有党史上的一个个丰碑和今日的盛世辉煌。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 、国家兴衰、党的荣辱,兹事体大,德才兼备尤为重要。九十年的“ 选贤举能”,造就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奇迹和辉煌。

关键词: 选贤举能 人才观 德才兼备 铸造辉煌

九十年奋斗,九十载辉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救万民于水火,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继而探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施改革开放,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此等盛世功勋,日月可表,星河黯淡。纵观九十年辉煌历程,回溯党史上的丰功伟绩,人才对建党、兴党、建国、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正是由于我们党的先辈们高度重视选贤举能,才有党史上的一个个丰碑和今日的盛世辉煌。

一、选贤举能的重要意义

历史上很多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昔日桓公九合诸侯、西秦一统六

邦、苏联战胜帝德、中华复兴东方,其奥妙在于领导者善于选贤举能。孟子曾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故“贤者在位,能者在职”1,其国必昌,能无敌于天下。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 、国家兴衰、党的荣辱,正是九十年的选贤举能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东方传奇。

(一)、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

项羽力能扛鼎,明能合变,可谓天下少有的英雄豪杰,却不能听采奇异,有

一范增而不用,使得陈平之徒皆不归附他。刘邦虽才疏德薄,但知人善任,韩信、萧何、张良等天下英才都愿意辅佐他,最终吞秦破楚,王霸天下。中国共产党深谙历史发展规律,深知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党内同志真切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贤明和才能,为了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毛泽东同志正确地出主意和用干部,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党和红军辗转陕北,战胜日寇,打败1参见《孟子•公孙丑》。

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历史成就了贤能之士,贤能之士领导中国革命事业走向成功。

(二)、选贤举能事关国家兴衰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堪称一代良相,他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国之有

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2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蜀国前期的强盛是因为先主广泛的选拔和任用贤能的人才,三顾茅庐请诸葛更是成为了千古佳话,故而先占荆州,再取益州,与曹操逐鹿于汉中遂败之,同孟获擒纵于泸水而安之,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先主逝去,由于后主无能、派系斗争、益州狭小等诸多原因,蜀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选贤举能。随着文武老臣相继辞世,蜀中人才凋敝,最后亡于魏。中国共产党熟知国家的治乱兴颓,深知选贤举能事关国家兴衰。小平同志“三起三落”是选贤举能的范例,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让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工作就是党和人民在选拔贤能领导国家。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了人才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事关国家未来大局这一重要结论。他告诉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3正是如此的推动重视改革发展的人才,才有今日中国的强盛和党的兴旺。

(三)、选贤举能事关党的荣辱

汉代就有举孝廉,古人在选拔官员时很重视道德品行,凡大孝大廉大智大勇的人都有机会援例授官,一则贤能之士有能力处理军民政务,独当一面,为上级分忧;二则贤能之士可以引领正确的社会风尚,树立高尚的榜样和标杆,有利于感染治下官民,维护政府荣誉和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承载着人民群众给予的巨大荣誉,也深知选贤举能事关党的荣辱。派焦裕禄赴任兰考县县委书记、任长霞出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等知人善任的举措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有利于维护党的荣誉,让党的光辉照耀神州四方。反之,如不加察查,任用一些庸官甚至贪官到领导岗位上,不仅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蒙受损2参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

2参见《领导科学》1985年第2期。

失,还会让党章蒙羞、党旗受辱,会损害党的声誉,玷污党的纯洁。

二、四代领导人选贤举能的人才观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代,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

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十分注重选贤举能,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它们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强调德才兼备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是贯穿其中的红线。

(一)、毛泽东人才观的主要特色: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人才工作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毛泽东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毛泽东同志培养人才的思想作了高度概括: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育人方针”。其中,“又红又专”是根本要求。所谓又红又专,就是既懂政治又懂业务,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有专业业务能力,这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原则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培养人才的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

毛泽东高同志度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潜能,他曾明确指出:“世间一切

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就要求,选拔人才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品格。这种精神贯彻于党的组织路线、体现于人才人事工作,就是要坚持任人唯贤。毛泽东提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所谓贤,就是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坚持任人唯贤,就必须坚持五湖四海、选贤任能,反对任人唯亲的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

(二)、邓小平人才观的主要特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小平同志总结了我们党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才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积极选贤举能,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邓小平人才

思想。

人才是能不能办好事业的关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人才问题

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承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要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和社会地位,为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发展开辟道路。邓小平人才思想,处处体现着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两个尊重”的精神,“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大胆培养选拔人才的思想基础”。

以科教培养人才,以“四有”作为基本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是

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是邓小平关于人才与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四位一体精神的高度概括。当代中国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就必须依靠数以亿计的人才,让亿兆神州尽英才,而培养人才必须从科教着手。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培养“四有新人”,是一个毫不动摇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

(三)、江泽民人才观的主要特色:科教兴国、创新为本

江泽民同志根据跨世纪的时代要求,积极选贤举能,提出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全面创新了党的人才思想,形成了江泽民科教兴国、创新为本的人才思想。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人才

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战略平台,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所有工作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依靠社会主义人才的开创性工作。人才的本质在于创新,因此要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为在市场中去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江泽

民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从而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人才作用观、人才资本观、人才效益观,以及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成长观和科学的人才评价观。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意义,要加强党和政府对人才的宏观调控,同时积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相协

调的动态机制和人才汇集机制。

(四)、胡锦涛人才观的主要特色:人才强国、效能为本

胡锦涛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

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的新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积极选贤举能,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面向21世纪以人为本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强国。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也是

开展人才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在开展人才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必须统筹和协调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优化人才结构,使我国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同时依靠人才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强盛,充分发挥人才的战略作用、关键作用和先导作用。

强调效能为重,坚持人才优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

人才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从科学发展执政兴国的高度,一贯强调人的能力发展和人力资源建设,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基本要求。胡锦涛还强调指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

结束语: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灭旷古的伟业。选贤举能兹事体大,德才兼备尤为重要。九十年的“ 选贤举能”,造就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奇迹和辉煌。当代共产党员,尤其是当代青年共产主义者应该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争做贤能之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地选贤举能,最好的方法是从制度和机制入手,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使干部队伍呈现人人思进、创先争优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

《邓小平选集》,第一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从古代贤人政治到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观》,易永卿,湖南师范大学。

《论毛泽东的青年人才观》,彭大成、聂晶,湖南师范大学。

《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和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付春生,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试论邓小平的重才、知才、用才思想》徐则平,贵州大学人事处。

《邓小人才平战略思想与公务员制度建设》,徐文珍、任中平,西华师范大学。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党管人才工作中的作用》,范灼华、孙红英,同济大学党校。

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

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作 者: 胡易

学 号: [1**********]013

学 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行政管理

选贤举能,铸造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摘要:纵观九十年辉煌历程,回溯党史上的丰功伟绩,人才对建党、兴党、建国、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我们党的先辈们高度重视选贤举能,才有党史上的一个个丰碑和今日的盛世辉煌。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 、国家兴衰、党的荣辱,兹事体大,德才兼备尤为重要。九十年的“ 选贤举能”,造就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奇迹和辉煌。

关键词: 选贤举能 人才观 德才兼备 铸造辉煌

九十年奋斗,九十载辉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救万民于水火,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继而探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施改革开放,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此等盛世功勋,日月可表,星河黯淡。纵观九十年辉煌历程,回溯党史上的丰功伟绩,人才对建党、兴党、建国、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正是由于我们党的先辈们高度重视选贤举能,才有党史上的一个个丰碑和今日的盛世辉煌。

一、选贤举能的重要意义

历史上很多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昔日桓公九合诸侯、西秦一统六

邦、苏联战胜帝德、中华复兴东方,其奥妙在于领导者善于选贤举能。孟子曾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故“贤者在位,能者在职”1,其国必昌,能无敌于天下。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 、国家兴衰、党的荣辱,正是九十年的选贤举能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东方传奇。

(一)、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

项羽力能扛鼎,明能合变,可谓天下少有的英雄豪杰,却不能听采奇异,有

一范增而不用,使得陈平之徒皆不归附他。刘邦虽才疏德薄,但知人善任,韩信、萧何、张良等天下英才都愿意辅佐他,最终吞秦破楚,王霸天下。中国共产党深谙历史发展规律,深知选贤举能事关事业成败。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党内同志真切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贤明和才能,为了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毛泽东同志正确地出主意和用干部,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党和红军辗转陕北,战胜日寇,打败1参见《孟子•公孙丑》。

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历史成就了贤能之士,贤能之士领导中国革命事业走向成功。

(二)、选贤举能事关国家兴衰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堪称一代良相,他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国之有

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2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蜀国前期的强盛是因为先主广泛的选拔和任用贤能的人才,三顾茅庐请诸葛更是成为了千古佳话,故而先占荆州,再取益州,与曹操逐鹿于汉中遂败之,同孟获擒纵于泸水而安之,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先主逝去,由于后主无能、派系斗争、益州狭小等诸多原因,蜀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选贤举能。随着文武老臣相继辞世,蜀中人才凋敝,最后亡于魏。中国共产党熟知国家的治乱兴颓,深知选贤举能事关国家兴衰。小平同志“三起三落”是选贤举能的范例,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让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工作就是党和人民在选拔贤能领导国家。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了人才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事关国家未来大局这一重要结论。他告诉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3正是如此的推动重视改革发展的人才,才有今日中国的强盛和党的兴旺。

(三)、选贤举能事关党的荣辱

汉代就有举孝廉,古人在选拔官员时很重视道德品行,凡大孝大廉大智大勇的人都有机会援例授官,一则贤能之士有能力处理军民政务,独当一面,为上级分忧;二则贤能之士可以引领正确的社会风尚,树立高尚的榜样和标杆,有利于感染治下官民,维护政府荣誉和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承载着人民群众给予的巨大荣誉,也深知选贤举能事关党的荣辱。派焦裕禄赴任兰考县县委书记、任长霞出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等知人善任的举措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有利于维护党的荣誉,让党的光辉照耀神州四方。反之,如不加察查,任用一些庸官甚至贪官到领导岗位上,不仅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蒙受损2参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

2参见《领导科学》1985年第2期。

失,还会让党章蒙羞、党旗受辱,会损害党的声誉,玷污党的纯洁。

二、四代领导人选贤举能的人才观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代,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

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十分注重选贤举能,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它们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强调德才兼备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是贯穿其中的红线。

(一)、毛泽东人才观的主要特色: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人才工作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毛泽东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毛泽东同志培养人才的思想作了高度概括: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育人方针”。其中,“又红又专”是根本要求。所谓又红又专,就是既懂政治又懂业务,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有专业业务能力,这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原则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培养人才的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

毛泽东高同志度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潜能,他曾明确指出:“世间一切

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就要求,选拔人才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品格。这种精神贯彻于党的组织路线、体现于人才人事工作,就是要坚持任人唯贤。毛泽东提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所谓贤,就是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坚持任人唯贤,就必须坚持五湖四海、选贤任能,反对任人唯亲的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

(二)、邓小平人才观的主要特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小平同志总结了我们党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才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积极选贤举能,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邓小平人才

思想。

人才是能不能办好事业的关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人才问题

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承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要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和社会地位,为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发展开辟道路。邓小平人才思想,处处体现着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两个尊重”的精神,“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大胆培养选拔人才的思想基础”。

以科教培养人才,以“四有”作为基本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是

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是邓小平关于人才与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四位一体精神的高度概括。当代中国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就必须依靠数以亿计的人才,让亿兆神州尽英才,而培养人才必须从科教着手。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培养“四有新人”,是一个毫不动摇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

(三)、江泽民人才观的主要特色:科教兴国、创新为本

江泽民同志根据跨世纪的时代要求,积极选贤举能,提出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全面创新了党的人才思想,形成了江泽民科教兴国、创新为本的人才思想。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人才

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战略平台,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所有工作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依靠社会主义人才的开创性工作。人才的本质在于创新,因此要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为在市场中去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江泽

民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从而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人才作用观、人才资本观、人才效益观,以及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成长观和科学的人才评价观。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意义,要加强党和政府对人才的宏观调控,同时积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相协

调的动态机制和人才汇集机制。

(四)、胡锦涛人才观的主要特色:人才强国、效能为本

胡锦涛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

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的新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积极选贤举能,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面向21世纪以人为本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强国。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也是

开展人才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在开展人才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必须统筹和协调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优化人才结构,使我国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同时依靠人才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强盛,充分发挥人才的战略作用、关键作用和先导作用。

强调效能为重,坚持人才优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

人才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从科学发展执政兴国的高度,一贯强调人的能力发展和人力资源建设,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基本要求。胡锦涛还强调指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

结束语: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灭旷古的伟业。选贤举能兹事体大,德才兼备尤为重要。九十年的“ 选贤举能”,造就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奇迹和辉煌。当代共产党员,尤其是当代青年共产主义者应该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争做贤能之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地选贤举能,最好的方法是从制度和机制入手,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使干部队伍呈现人人思进、创先争优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

《邓小平选集》,第一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从古代贤人政治到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观》,易永卿,湖南师范大学。

《论毛泽东的青年人才观》,彭大成、聂晶,湖南师范大学。

《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和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付春生,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试论邓小平的重才、知才、用才思想》徐则平,贵州大学人事处。

《邓小人才平战略思想与公务员制度建设》,徐文珍、任中平,西华师范大学。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党管人才工作中的作用》,范灼华、孙红英,同济大学党校。


相关内容

  •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题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 ...

  • 选贤与能及民主训练
  • 选贤与能及民主训练 --记分院班委选举制度改选试点 学期即将步入尾声,分院的每个班级都面临着下一学年由谁继续带领班级的问题.往年的班委换届选举都采用传统的自我推荐.立即公选的方式,而今年,在分院领导的指导下,辅导员陈彦军老师在所带09.10级各班试点推行了一种全新的选举方式--公推公选.三亚学院秉承 ...

  • 演讲稿 复兴与小康社会
  • 蓝色使命--我心中的"大同天下" 各位好,很高兴也很荣幸来为大家做今天的演讲,高兴的是四年过去了我仍然有幸留在 我的母校,荣幸的是,大家的目光还没有从我的身上转移走.(先做开头,吸引观众).说实话,小康社会与复兴之路这些字眼不知道在此刻的你心中是不是有些遥远?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中是 ...

  • 理想铸造辉煌
  • 理想铸就力量, 理想昭示辉煌 苦心习字者若无在书法上精益求精的强烈愿望,恐怕只能白白糟踏几方好纸,荒废几许光阴:跃墙求帽者若无追寻失物的强烈愿望,恐怕永远品尝不到"墙那边的草莓":古之治学者若无追寻"梦里伊人"的执著理想,恐怕永远不能成为学术上的大方之家:未来 ...

  • 祝福学校的祝福语
  • 祝福学校的祝福语 1.饮水思源,我们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在XX中学百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2.今日赶上母校十周年校庆,在此送上我真挚的祝福,望母校的办学质量更上一层楼,满园桃李越来越多,成功之士越来越强. 3.忆往 ...

  • 初三一班誓词百日冲刺誓师大会t
  • 百日冲刺誓师大会 一百天的梦想 诗朗诵 初三一班 (男) 同学们,时间匆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中考最为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为了使最后的一百天收获成功的果实,我们在这里举行中考百日誓师大会,让我们统一思想,振作精神,鼓足干劲,马上出发! (女) 命运的秒针滴答作响 庄严的时刻激动人心 背负父母的期盼 ...

  • 论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散文欣赏]
  • 清明过后又端午,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号.端午与春节.中秋并称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竟然成了纪念一位诗人的节日,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记得有人曾说,"中华民族这么多的节日,除了给神和鬼过的以外,给人过的其实就是端午节.&q ...

  • 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
  • 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 朱粤波 唐朝是一个充满传奇梦幻般的朝代,其功绩达到我国封建主义的顶峰时期.尤其在李世民统治下的贞观之治,实现天下大治,这离不开相关的政策法规,更应该归功于李世民他本人的人格魅力.那么李世民有什么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们通过一些历史事迹对其进行分析,并借鉴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 ...

  •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