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题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

单选题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1( )

A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季父:叔父

B .乃能衔哀致诚 致:取得

C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具:备置

D .告汝十二郎之灵 告:告慰

2( )

A .中年兄殁南方 殁:死

B .从嫂归葬河阳 归葬:回老家安葬

C .皆不幸早世 早世:过早地去世

D .两世一身 一身:全身

3( )

A .吾往河阳省坟墓 省:探望

B .止一岁 止:只有

C .请归取其孥 孥:妻室子女的统称

D .汝不果来 果:事实与预期相合

4( )

A .将成家而致汝 致:使……来到,这里是接来的意思

B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遽:突然

C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旅食:居住吃饭

D .以求升斗之禄 升斗之禄:代指微薄的俸禄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的,恰当的一项是

5( )

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A .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兄嫂

B .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兄嫂是可以依照的

C .不知道探望谁,只有依靠兄嫂

D .不知道探望谁,只有兄嫂是可以依照的

6(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A .因此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B .随后又和你到江南乞讨,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C .因此又和你到江南乞讨,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D .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7( )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A .嫂嫂曾经安慰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B .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C .嫂嫂曾经安慰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我们了。”

D .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我们了。”

8( )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A .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就没来成

B .这一年,我在徐州参加了军队,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果断地没有来

C .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果断地没有来

D .这一年,我在徐州参加了军队,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就没来成

9( )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A .我的确知道会这样,虽然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B .如果确实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C .我的确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D .如果确实知道会这样,虽然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多选题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几项是

10( )

A .告汝十二郎之灵 之:的

B .乃能衔哀致诚 乃:才

C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其中的

D .汝从于东 于:到

E .而归视汝 而:而且

11( )

A .以求升斗之禄 以:因为

B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于:在

C .在子惟吾 惟:只有

D .请归取其孥 其:其中

E .东亦客也 亦:也

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几项是

12( )

A .选文的内容写出了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B .韩愈与十二郎曾经两别两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C .由于家世的原因,韩愈没有和十二郎一起长大。

D .选文写了韩愈为了谋生,曾经经历了很多事情,吃了很多苦。

E .韩愈先前知道侄子要死了,只是迫不得已,无法和侄子会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3题

卫飒字子产,河内脩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州宰。

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

先是,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

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太守归家,须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单选题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1( )

A .辟大司徒邓禹府 辟:征召

B .期年间,邦俗从化 期:周(年)

C .民居深山,滨溪谷 滨:水边

D .流民稍还 稍:逐渐

2( )

A .除侍御史,襄城令 除:任命,授职

B .会飒被疾 会:正好,恰巧

C .居二岁,载病诣阙 阙:朝廷

D .飒理恤民事 恤:担忧,忧虑

3( )

A .举能案剧 剧:复杂,繁难

B .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卒:死

C .王莽时,仕郡历州宰 仕:出仕,做官

D .习其风土 习:习惯

4( )

A .渐成聚邑 聚邑:村落城镇

B .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视事:视察工作

C .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 迁:升任

D .载病诣阙,自陈困笃 困笃:困扰深重

5( )

A .去郡远者,或且千里 且:将近

B .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 辄:立即,就

C .遂招来亡命 遂:于是

D .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于:在

6( )

A .飒乃上起铁官 乃:于是

B .去郡远者,或且千里 者:的地方

C .光武欲以为少府 以为:认为

D .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 之:代词,代“含洭、浈阳、曲江三县”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恰当的一项是

7( )

随师无粮,常俑以自给

A .跟从老师求学而无口粮,便常为人佣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B .听任老师没有口粮,便常为人佣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C .跟从老师求学而无口粮,便常雇佣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D .听任老师没有口粮,便常雇佣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8( )

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A .卫飒刚下车,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貌

B .卫飒一到任,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法

C .卫飒一到任,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貌

D .卫飒刚下车,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法

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

A .每一个官吏出行,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很苦恼

B .常常官吏出行一次,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以此为苦

C .每一个官吏出行,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以此为苦

D .常常官吏出行一次,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很苦恼

10( )

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

A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到此聚集开会,自己进行冶炼铸造

B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聚集到此,自己进行冶炼铸造

C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聚集到此,私下进行冶炼铸造

D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到此聚集开会,私下进行冶炼铸造

11( )

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

A .那所有的行政措施,不能不适合事物情理

B .那所有的行政措施,没有不适合事物情理的

C .他所采用的行政措施,没有不适合事物情理的

D .他所采用的行政措施,不能不适合事物情理

12( )

敕以桂阳太守归家,须后诏书

A .(光武帝)便嘱咐他因桂阳太守回家了,必须以后下诏书

B .(光武帝)便嘱咐他因桂阳太守回家了,要等待诏命

C .(光武帝)便敕令他以桂阳太守的身份归家养病,必须以后下诏书

D .(光武帝)便敕令他以桂阳太守的身份归家养病,等待诏命

多选题

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几项是

A .卫飒家境贫寒而颇爱学习,王莽新政期间曾出仕。

B .建武二年,卫飒任桂阳太守,破案迅速,整治地方教育,移风易俗。

C .在桂阳视事期间,卫飒凿山通道以解边民“传役”之苦,罢斥私铸增加了郡国收入。

D .建武二十五年,卫飒被征召还都。光武帝想让他担任少府之职,恰巧被别人妒忌,没能就职。

E .建武二十七年,卫飒因病免官归养,受钱十万,终老于家中。

附参考答案及译文:

一、

1.B 2.D 3.B 4.C 5.A 6.D

7.B 8.A 9.B 10.C E 11.A D 12.B C E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唉,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当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任职,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

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如果确实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二、

1.C 2.D 3.A 4.B 5.B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D

译文: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家贫爱好学问,从师求学而无口粮,便常为人佣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王莽新政时,曾出仕于郡州。

建武二年,被征辟邓禹府任大司徒职务。因破案迅速被举荐,授职侍御史,兼襄城令。又以政绩显著,升任桂阳太守。桂阳郡与交州接壤,颇受其风俗浸染,百姓不懂礼法。卫飒一到任,便整饬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嫁娶的礼法。一年之中,郡内风俗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含洭、浈阳、曲江三县,是越国旧地,武帝平定该地之后,隶属桂阳郡。那里的百姓居住深山,靠近溪谷边,习染当地风俗,不缴纳田租。离郡远的地方,有的近千里之遥。官吏往来办差,总要征发民役乘船而行,被称为“传役”。常是官吏出行一趟,便需数家百姓服役,故百姓以此为苦。卫飒于是命令开凿大山,打通道路五百余里,沿大道边设立客舍驿站,用车马传递往来公文讯息。于是省免了百姓的徭役和劳苦,杜绝了作恶的官吏从中作梗,流亡的百姓渐次归来,村落城镇慢慢形成,再让他们缴纳租赋,同普通居民一样。另外,耒阳县出产铁矿石,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聚集到此,私下进行冶炼铸造,于是招来许多亡命之徒和贼盗。卫飒便发动铁官,禁绝私人铸造,每年增加收入五百余万钱。卫飒依理抚恤百姓,为官治国,视民如子,他所采用的行政措施,没有不适合事物情理的。卫飒在桂阳任职十年,郡内政治清明。

建武二十五年,卫飒被征召还都。光武帝想委以少府之职,适逢卫飒害病,不能受任,光武帝便敕令他以桂阳太守的身分归家养病,等候诏命。过了两年,卫飒带病乘车到宫中来,自陈病体困扰深重,光武帝才收回印绶,赏赐给他十万钱。后来,卫飒终老于家中。

像流星一样

高二(7)罗致信

流星的光芒虽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能比它更灿烂、辉煌?

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不变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

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甚至比鲜艳的花还脆弱。

但它的生命虽短促,却芬芳。

献给数学史上最悲惨的天才

巴黎,1828年。

这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虽然十几年前由拿破仑掀起的那场大革命已经被镇压下去,虽然波旁王朝的复辟又使法国回到了封建专制的时代,但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已经从人们的心灵中被唤醒起来。在法国,产生了许多反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成员大多是共和制的拥护者。他们不满于现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与压迫。在社会上,随处可以看到反政府组织与政府警察的冲突,到处都是乱哄哄的。

虽然社会上不怎么安定,可我开的这个小咖啡馆的生意还是不错的。每天都有不少顾客上门来,而且大多是熟客。为他们冲好咖啡,端上来,顺便在桌边找个座坐下,一边看着他们喝,一边闲聊几句。没客人的时候,就自己冲一杯咖啡,一边慢慢喝,一边对着窗外的塞纳河发呆。我喜欢这种悠闲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群年轻人常常来这里喝咖啡。

他们是很典型的那种属于这个革命的时代的年轻人:热情高涨,意气风发,喜欢高谈阔论,尤其喜欢谈论时政。但他们有一点,是与其他年轻人不同的:他们很喜欢数学,常常一起讨论一些数学问题。在咖啡馆里,他们的谈话声总是最大的。于是他们也就成了整个咖啡馆里里的焦点。咖啡馆里常常只剩下他们旁若无人地高声谈论,别的说话的人都停了下来,看着他们;有的赞许

地微笑着,有的叹息地摇着头,脸上现出不满的神情。他们也不在乎被别人注视着。

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人最引人注目。他是这些人中最年轻的几个之一,很高,身形很瘦削,总是昂着头,常穿一件黑色的风衣。他是最喜欢与别人争论的,也最高傲。他们讨论数学问题时,他总是静静地听着;等到其他人争执不下的时候,他再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他说过以后,别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我在开咖啡馆之前,曾在大学里教过数学,所以他们讨论的问题,我有时也听一听,有时也能就某个问题说上两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于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也就跟他们混得比较熟了。我也知道了那个最引人注目的人,叫埃瓦里斯·伽罗华 (E. Galois) 。

1830年的某一天傍晚,那群年轻人又来了。今天,他们似乎都很高兴,特别是伽罗华。他们还特地要了瓶香槟酒,似乎是要庆祝什么事情。

“你们看起来心情不错呀!有什么好事吗?”我问其中的一个人。

“你知道吗,巴黎科学院设了一个数学大奖,向社会群众征集有创造性成就的数学论文。被评为优胜的论文作者可以免试进入科学院学习!”

“你们今天庆祝,就是因为你们中有的人已经获了奖吗?”

“获奖论文还没有宣布,不过伽罗华的论文一定能获奖!听说连这次的评审专家,法国现在最负盛名的数学家柯西都被他的论文震撼了!”

“是吗?他的论文是关于什么的?”

这时候,伽罗华忽然插话了。“关于数学中由我开创的一个新分支,群论。我没法在几句话里向你解释清楚群论是什么。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作为群论的一个应用,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

五次方程可解的充要条件。”他说着,脸庞因为激动而变成了红色,眼睛中闪动着自信的光芒。

“求解五次方程!” 我几乎震惊得叫出声来。自从十六世纪以来,数学家们就一直努力寻求五次及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虽然耗费了许多数学家的时间和精力,但一直持续了长达三个多世纪,都没有解决。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更是称这一问题是在“向人类的智慧挑战”。难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解开了这个难题?我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伽罗华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他自豪而又傲慢地说:“我提醒你:第一,不要因为我叫伽罗华,第二,不要因为我是大学生,而预先决定我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

我没说什么,只是拿了瓶他们要的香槟酒给他们,然后走开。那些年轻人们随后开始畅饮,大声说笑。那欢乐的气氛感染了咖啡店里的每一个人。他们一直玩到深夜才散。

那个晚上,我一直处于震惊的情绪之中。

几天后,那群年轻人又来了。他们一进门,咖啡馆里就立刻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看得出,他们都很气愤。伽罗华的神情中流露出一种由震惊、失望、愤恨混合而成的情绪,脸苍白得可怕。不过他看上去还很精神,也还是那么高傲。

“不可能,不可能!”一个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小声说着。“伽罗华不仅未能获奖,甚至连正式参赛的资格都被取消了!这怎么可能呢!科学院的那些评委,难道都老糊涂了?!”

“我看这件事是被科学院所操纵的。”伽罗华低沉地说。“他们知道我是共和主义者,就想尽方法打击我。先是说我的论文新概念太多,又过于简略,要求重写一份;第二份推导详尽的稿子交了上去,又说什么„因审稿人病逝而下落不明‟;我提交了第三份论文,又说什么„完全不能看懂‟,简直是胡扯,简直是胡扯!”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便默默地走开了。

他们也没再说什么,喝完了咖啡,便一个个离开了。

从那个夜晚之后,我一直再没见过伽罗华和他的朋友们。大约在过了两年之后的一个黄昏,我才看到他又出现在咖啡馆的门口。他看上去变了不少:头发变长了,看上去比以前乱多了;眼神里少了几分凌厉,多了些颓唐;还穿着那件黑色的风衣,不过比以前破多了。从前的那些朋友们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还陪他来喝咖啡。

我悄悄把这个朋友拉到一边,向他询问发生的事情。他告诉我,伽罗华在数学上的成就一直不被那些权威们所承认。伽罗华两次去报考综合工科学校这所全法国最有声望的学院,都因为他的思维太超常,考官不能理解,而失败了。对数学彻底失望的伽罗华转而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831年7月,被反动王朝视为危险分子的伽罗华在国庆节示威时被抓,直到l832年3月16日才获释。从此心灰意冷的伽罗华开始在酒吧里醉生梦死。几天前,伽罗华在一家酒吧里为了一个舞女,而和一个军官吵了起来。两个人都已经喝醉了酒,吵得越来越凶,最终到了非决斗不可解决的地步。决斗的日期,就定在明天。

我听着,先是为伽罗华曲折的遭遇而感到遗憾,接着又想到决斗的危险,连忙劝伽罗华:“决斗是真刀真枪的事,是要出人命的。你这么年轻,前途无限,何必呢?”

伽罗华冷笑一声,喝了一大口咖啡,悠悠地说:“前途?我有什么前途?无论是在数学上,还是在政治上,我都不属于这个时代。没人能读懂我的理论,连那些所谓的„专家‟、„权威‟都不能。生有何欢?死又有何苦?”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不过我得把我所创的理论都写下来,把我的那些定理都写下来。时间会最终证明我的价值的。我要让后世的人们看到,科学院里的那帮老顽固们没承认我的理论,这对于数学是多么大的损失。”

于是他要了一些纸,开始写。天地间似乎都安静下来了,只剩下鹅毛笔尖在纸上划动的声音。

夕阳金色的光芒从咖啡馆的窗户里射进来,撒在伽罗华的身上,把他的全身笼罩起来。他的那些高傲,那些张扬,似乎都融化在这金色的阳光里了,剩下的只有宁静与庄严。

夕阳渐渐沉下去了,我给他点起了灯。灯光里的伽罗华显得有些疲惫,但他仍不停的写着,似乎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他自己智慧的结晶留存下来,让自己的心血不白白费掉。桌上的稿纸渐渐堆得高起来了。我和那位朋友守在他旁边,想帮帮他,可又无法可想,只能看着他,在心中祈求着他能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完成这工作。

在朝阳升起来的时候,伽罗华终于完成了。他看上去很虚弱,但两眼中闪耀着幸福激动的光,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这份手稿会最终给自己带来荣耀。

他站起来,神情激昂,一点不像是刚熬过夜的人。他对守候在他身旁的朋友说:“在我的一生中,我常常敢于预言当时我还不十分有把握的一些命题。但是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一切已经清清楚楚地在我的脑海里一年多了,我不愿意使人怀疑我宣布了自己未完全证明的定理。舍瓦利耶,我请你公开请求雅可比或高斯就这些定理的重要性,而不是就定理的正确性,发表他们的看法。希望不久之后的一天,有人会发现将这一堆东西整理清楚会是很有益处的一件事。”

说完这些话以后,伽罗华走出了我的咖啡馆,走进薄薄的晨雾中。

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评语]:

本文的构思很精彩,“我”的叙述方式非常成功。本文也为同学们积累材料、分析材料、合理的使用材料作了一个示范。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题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

单选题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1( )

A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季父:叔父

B .乃能衔哀致诚 致:取得

C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具:备置

D .告汝十二郎之灵 告:告慰

2( )

A .中年兄殁南方 殁:死

B .从嫂归葬河阳 归葬:回老家安葬

C .皆不幸早世 早世:过早地去世

D .两世一身 一身:全身

3( )

A .吾往河阳省坟墓 省:探望

B .止一岁 止:只有

C .请归取其孥 孥:妻室子女的统称

D .汝不果来 果:事实与预期相合

4( )

A .将成家而致汝 致:使……来到,这里是接来的意思

B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遽:突然

C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旅食:居住吃饭

D .以求升斗之禄 升斗之禄:代指微薄的俸禄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的,恰当的一项是

5( )

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A .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兄嫂

B .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兄嫂是可以依照的

C .不知道探望谁,只有依靠兄嫂

D .不知道探望谁,只有兄嫂是可以依照的

6(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A .因此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B .随后又和你到江南乞讨,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C .因此又和你到江南乞讨,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D .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7( )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A .嫂嫂曾经安慰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B .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C .嫂嫂曾经安慰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我们了。”

D .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我们了。”

8( )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A .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就没来成

B .这一年,我在徐州参加了军队,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果断地没有来

C .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果断地没有来

D .这一年,我在徐州参加了军队,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就没来成

9( )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A .我的确知道会这样,虽然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B .如果确实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C .我的确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D .如果确实知道会这样,虽然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多选题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几项是

10( )

A .告汝十二郎之灵 之:的

B .乃能衔哀致诚 乃:才

C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其中的

D .汝从于东 于:到

E .而归视汝 而:而且

11( )

A .以求升斗之禄 以:因为

B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于:在

C .在子惟吾 惟:只有

D .请归取其孥 其:其中

E .东亦客也 亦:也

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几项是

12( )

A .选文的内容写出了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B .韩愈与十二郎曾经两别两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C .由于家世的原因,韩愈没有和十二郎一起长大。

D .选文写了韩愈为了谋生,曾经经历了很多事情,吃了很多苦。

E .韩愈先前知道侄子要死了,只是迫不得已,无法和侄子会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3题

卫飒字子产,河内脩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州宰。

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

先是,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

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太守归家,须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单选题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1( )

A .辟大司徒邓禹府 辟:征召

B .期年间,邦俗从化 期:周(年)

C .民居深山,滨溪谷 滨:水边

D .流民稍还 稍:逐渐

2( )

A .除侍御史,襄城令 除:任命,授职

B .会飒被疾 会:正好,恰巧

C .居二岁,载病诣阙 阙:朝廷

D .飒理恤民事 恤:担忧,忧虑

3( )

A .举能案剧 剧:复杂,繁难

B .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卒:死

C .王莽时,仕郡历州宰 仕:出仕,做官

D .习其风土 习:习惯

4( )

A .渐成聚邑 聚邑:村落城镇

B .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视事:视察工作

C .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 迁:升任

D .载病诣阙,自陈困笃 困笃:困扰深重

5( )

A .去郡远者,或且千里 且:将近

B .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 辄:立即,就

C .遂招来亡命 遂:于是

D .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于:在

6( )

A .飒乃上起铁官 乃:于是

B .去郡远者,或且千里 者:的地方

C .光武欲以为少府 以为:认为

D .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 之:代词,代“含洭、浈阳、曲江三县”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恰当的一项是

7( )

随师无粮,常俑以自给

A .跟从老师求学而无口粮,便常为人佣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B .听任老师没有口粮,便常为人佣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C .跟从老师求学而无口粮,便常雇佣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D .听任老师没有口粮,便常雇佣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8( )

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A .卫飒刚下车,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貌

B .卫飒一到任,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法

C .卫飒一到任,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貌

D .卫飒刚下车,便整顿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的礼法

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

A .每一个官吏出行,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很苦恼

B .常常官吏出行一次,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以此为苦

C .每一个官吏出行,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以此为苦

D .常常官吏出行一次,便需数家百姓服役,百姓很苦恼

10( )

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

A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到此聚集开会,自己进行冶炼铸造

B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聚集到此,自己进行冶炼铸造

C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聚集到此,私下进行冶炼铸造

D .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到此聚集开会,私下进行冶炼铸造

11( )

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

A .那所有的行政措施,不能不适合事物情理

B .那所有的行政措施,没有不适合事物情理的

C .他所采用的行政措施,没有不适合事物情理的

D .他所采用的行政措施,不能不适合事物情理

12( )

敕以桂阳太守归家,须后诏书

A .(光武帝)便嘱咐他因桂阳太守回家了,必须以后下诏书

B .(光武帝)便嘱咐他因桂阳太守回家了,要等待诏命

C .(光武帝)便敕令他以桂阳太守的身份归家养病,必须以后下诏书

D .(光武帝)便敕令他以桂阳太守的身份归家养病,等待诏命

多选题

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几项是

A .卫飒家境贫寒而颇爱学习,王莽新政期间曾出仕。

B .建武二年,卫飒任桂阳太守,破案迅速,整治地方教育,移风易俗。

C .在桂阳视事期间,卫飒凿山通道以解边民“传役”之苦,罢斥私铸增加了郡国收入。

D .建武二十五年,卫飒被征召还都。光武帝想让他担任少府之职,恰巧被别人妒忌,没能就职。

E .建武二十七年,卫飒因病免官归养,受钱十万,终老于家中。

附参考答案及译文:

一、

1.B 2.D 3.B 4.C 5.A 6.D

7.B 8.A 9.B 10.C E 11.A D 12.B C E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唉,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当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任职,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去职离开了徐州,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

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如果确实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二、

1.C 2.D 3.A 4.B 5.B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D

译文: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家贫爱好学问,从师求学而无口粮,便常为人佣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王莽新政时,曾出仕于郡州。

建武二年,被征辟邓禹府任大司徒职务。因破案迅速被举荐,授职侍御史,兼襄城令。又以政绩显著,升任桂阳太守。桂阳郡与交州接壤,颇受其风俗浸染,百姓不懂礼法。卫飒一到任,便整饬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嫁娶的礼法。一年之中,郡内风俗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含洭、浈阳、曲江三县,是越国旧地,武帝平定该地之后,隶属桂阳郡。那里的百姓居住深山,靠近溪谷边,习染当地风俗,不缴纳田租。离郡远的地方,有的近千里之遥。官吏往来办差,总要征发民役乘船而行,被称为“传役”。常是官吏出行一趟,便需数家百姓服役,故百姓以此为苦。卫飒于是命令开凿大山,打通道路五百余里,沿大道边设立客舍驿站,用车马传递往来公文讯息。于是省免了百姓的徭役和劳苦,杜绝了作恶的官吏从中作梗,流亡的百姓渐次归来,村落城镇慢慢形成,再让他们缴纳租赋,同普通居民一样。另外,耒阳县出产铁矿石,别的郡的民众常因这个缘故聚集到此,私下进行冶炼铸造,于是招来许多亡命之徒和贼盗。卫飒便发动铁官,禁绝私人铸造,每年增加收入五百余万钱。卫飒依理抚恤百姓,为官治国,视民如子,他所采用的行政措施,没有不适合事物情理的。卫飒在桂阳任职十年,郡内政治清明。

建武二十五年,卫飒被征召还都。光武帝想委以少府之职,适逢卫飒害病,不能受任,光武帝便敕令他以桂阳太守的身分归家养病,等候诏命。过了两年,卫飒带病乘车到宫中来,自陈病体困扰深重,光武帝才收回印绶,赏赐给他十万钱。后来,卫飒终老于家中。

像流星一样

高二(7)罗致信

流星的光芒虽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能比它更灿烂、辉煌?

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不变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

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甚至比鲜艳的花还脆弱。

但它的生命虽短促,却芬芳。

献给数学史上最悲惨的天才

巴黎,1828年。

这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虽然十几年前由拿破仑掀起的那场大革命已经被镇压下去,虽然波旁王朝的复辟又使法国回到了封建专制的时代,但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已经从人们的心灵中被唤醒起来。在法国,产生了许多反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成员大多是共和制的拥护者。他们不满于现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与压迫。在社会上,随处可以看到反政府组织与政府警察的冲突,到处都是乱哄哄的。

虽然社会上不怎么安定,可我开的这个小咖啡馆的生意还是不错的。每天都有不少顾客上门来,而且大多是熟客。为他们冲好咖啡,端上来,顺便在桌边找个座坐下,一边看着他们喝,一边闲聊几句。没客人的时候,就自己冲一杯咖啡,一边慢慢喝,一边对着窗外的塞纳河发呆。我喜欢这种悠闲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群年轻人常常来这里喝咖啡。

他们是很典型的那种属于这个革命的时代的年轻人:热情高涨,意气风发,喜欢高谈阔论,尤其喜欢谈论时政。但他们有一点,是与其他年轻人不同的:他们很喜欢数学,常常一起讨论一些数学问题。在咖啡馆里,他们的谈话声总是最大的。于是他们也就成了整个咖啡馆里里的焦点。咖啡馆里常常只剩下他们旁若无人地高声谈论,别的说话的人都停了下来,看着他们;有的赞许

地微笑着,有的叹息地摇着头,脸上现出不满的神情。他们也不在乎被别人注视着。

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人最引人注目。他是这些人中最年轻的几个之一,很高,身形很瘦削,总是昂着头,常穿一件黑色的风衣。他是最喜欢与别人争论的,也最高傲。他们讨论数学问题时,他总是静静地听着;等到其他人争执不下的时候,他再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他说过以后,别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我在开咖啡馆之前,曾在大学里教过数学,所以他们讨论的问题,我有时也听一听,有时也能就某个问题说上两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于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也就跟他们混得比较熟了。我也知道了那个最引人注目的人,叫埃瓦里斯·伽罗华 (E. Galois) 。

1830年的某一天傍晚,那群年轻人又来了。今天,他们似乎都很高兴,特别是伽罗华。他们还特地要了瓶香槟酒,似乎是要庆祝什么事情。

“你们看起来心情不错呀!有什么好事吗?”我问其中的一个人。

“你知道吗,巴黎科学院设了一个数学大奖,向社会群众征集有创造性成就的数学论文。被评为优胜的论文作者可以免试进入科学院学习!”

“你们今天庆祝,就是因为你们中有的人已经获了奖吗?”

“获奖论文还没有宣布,不过伽罗华的论文一定能获奖!听说连这次的评审专家,法国现在最负盛名的数学家柯西都被他的论文震撼了!”

“是吗?他的论文是关于什么的?”

这时候,伽罗华忽然插话了。“关于数学中由我开创的一个新分支,群论。我没法在几句话里向你解释清楚群论是什么。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作为群论的一个应用,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

五次方程可解的充要条件。”他说着,脸庞因为激动而变成了红色,眼睛中闪动着自信的光芒。

“求解五次方程!” 我几乎震惊得叫出声来。自从十六世纪以来,数学家们就一直努力寻求五次及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虽然耗费了许多数学家的时间和精力,但一直持续了长达三个多世纪,都没有解决。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更是称这一问题是在“向人类的智慧挑战”。难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解开了这个难题?我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伽罗华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他自豪而又傲慢地说:“我提醒你:第一,不要因为我叫伽罗华,第二,不要因为我是大学生,而预先决定我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

我没说什么,只是拿了瓶他们要的香槟酒给他们,然后走开。那些年轻人们随后开始畅饮,大声说笑。那欢乐的气氛感染了咖啡店里的每一个人。他们一直玩到深夜才散。

那个晚上,我一直处于震惊的情绪之中。

几天后,那群年轻人又来了。他们一进门,咖啡馆里就立刻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看得出,他们都很气愤。伽罗华的神情中流露出一种由震惊、失望、愤恨混合而成的情绪,脸苍白得可怕。不过他看上去还很精神,也还是那么高傲。

“不可能,不可能!”一个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小声说着。“伽罗华不仅未能获奖,甚至连正式参赛的资格都被取消了!这怎么可能呢!科学院的那些评委,难道都老糊涂了?!”

“我看这件事是被科学院所操纵的。”伽罗华低沉地说。“他们知道我是共和主义者,就想尽方法打击我。先是说我的论文新概念太多,又过于简略,要求重写一份;第二份推导详尽的稿子交了上去,又说什么„因审稿人病逝而下落不明‟;我提交了第三份论文,又说什么„完全不能看懂‟,简直是胡扯,简直是胡扯!”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便默默地走开了。

他们也没再说什么,喝完了咖啡,便一个个离开了。

从那个夜晚之后,我一直再没见过伽罗华和他的朋友们。大约在过了两年之后的一个黄昏,我才看到他又出现在咖啡馆的门口。他看上去变了不少:头发变长了,看上去比以前乱多了;眼神里少了几分凌厉,多了些颓唐;还穿着那件黑色的风衣,不过比以前破多了。从前的那些朋友们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还陪他来喝咖啡。

我悄悄把这个朋友拉到一边,向他询问发生的事情。他告诉我,伽罗华在数学上的成就一直不被那些权威们所承认。伽罗华两次去报考综合工科学校这所全法国最有声望的学院,都因为他的思维太超常,考官不能理解,而失败了。对数学彻底失望的伽罗华转而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831年7月,被反动王朝视为危险分子的伽罗华在国庆节示威时被抓,直到l832年3月16日才获释。从此心灰意冷的伽罗华开始在酒吧里醉生梦死。几天前,伽罗华在一家酒吧里为了一个舞女,而和一个军官吵了起来。两个人都已经喝醉了酒,吵得越来越凶,最终到了非决斗不可解决的地步。决斗的日期,就定在明天。

我听着,先是为伽罗华曲折的遭遇而感到遗憾,接着又想到决斗的危险,连忙劝伽罗华:“决斗是真刀真枪的事,是要出人命的。你这么年轻,前途无限,何必呢?”

伽罗华冷笑一声,喝了一大口咖啡,悠悠地说:“前途?我有什么前途?无论是在数学上,还是在政治上,我都不属于这个时代。没人能读懂我的理论,连那些所谓的„专家‟、„权威‟都不能。生有何欢?死又有何苦?”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不过我得把我所创的理论都写下来,把我的那些定理都写下来。时间会最终证明我的价值的。我要让后世的人们看到,科学院里的那帮老顽固们没承认我的理论,这对于数学是多么大的损失。”

于是他要了一些纸,开始写。天地间似乎都安静下来了,只剩下鹅毛笔尖在纸上划动的声音。

夕阳金色的光芒从咖啡馆的窗户里射进来,撒在伽罗华的身上,把他的全身笼罩起来。他的那些高傲,那些张扬,似乎都融化在这金色的阳光里了,剩下的只有宁静与庄严。

夕阳渐渐沉下去了,我给他点起了灯。灯光里的伽罗华显得有些疲惫,但他仍不停的写着,似乎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他自己智慧的结晶留存下来,让自己的心血不白白费掉。桌上的稿纸渐渐堆得高起来了。我和那位朋友守在他旁边,想帮帮他,可又无法可想,只能看着他,在心中祈求着他能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完成这工作。

在朝阳升起来的时候,伽罗华终于完成了。他看上去很虚弱,但两眼中闪耀着幸福激动的光,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这份手稿会最终给自己带来荣耀。

他站起来,神情激昂,一点不像是刚熬过夜的人。他对守候在他身旁的朋友说:“在我的一生中,我常常敢于预言当时我还不十分有把握的一些命题。但是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一切已经清清楚楚地在我的脑海里一年多了,我不愿意使人怀疑我宣布了自己未完全证明的定理。舍瓦利耶,我请你公开请求雅可比或高斯就这些定理的重要性,而不是就定理的正确性,发表他们的看法。希望不久之后的一天,有人会发现将这一堆东西整理清楚会是很有益处的一件事。”

说完这些话以后,伽罗华走出了我的咖啡馆,走进薄薄的晨雾中。

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评语]:

本文的构思很精彩,“我”的叙述方式非常成功。本文也为同学们积累材料、分析材料、合理的使用材料作了一个示范。


相关内容

  • 高二语文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 高二语文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及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 ...

  •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是名句默写,八选六,主要考查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高考考查篇目,考前备课组老师进行了专项训练复习,得分情况较好. 2.第二大题是课内现代文阅读,考查了字音,词语和句子.考前 ...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1-01-28 一.试卷评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语试卷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意体现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 ...

  •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总结
  •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质量分析及其思考 王海龙 这学期,我带高二(14.15)班语文,前半学期主要学习语文必修5,新教材给我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带来了新的尝试,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进行了中期考试,现将本次的考试质量分析及其思考总结如下: 中考分析 一.试卷的构成和特点 本次期 ...

  •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考试名称: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一.试卷与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 试卷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少于200字) 本次试卷题型依据高考题型(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背诵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作文) 其中文言文考察必修五<归去来兮辞>,诗歌鉴赏选 ...

  •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高二语文备课组老师认真贯彻"高效课堂"教学思想,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本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工作思路 : 1.学生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有效地学 ...

  • 高一培养方案
  • 高中一年级学生 天材教育成功培养手册 目 录 一. 高一年级各科目重难点分析 1. 数学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2. 物理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3. 英语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4. 化学.语文重难点分析 二. 高一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一. 二. 三. 三.高一年级各科目学习方法指导 1. 高一年级数 ...

  •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上) 一.学生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高二理科12班和文科8班的语文教学. 本人面临的这两个班属于普通班,学生由高一升入高二,刚刚经历分班,情绪欠稳定,人数超多,中等生少,后进生多,学习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学习习惯较差,课堂沉闷,思维不活跃,思考问题不积极. 二.工作重点 1 ...

  • 2012下学期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及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三 ...

  • 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宋聚妮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 教学内容:上半学期讲授<唐宋散文选读>和<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基本阅读课文:下半学期以练习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