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101人评分) 7.3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下载

收藏

评分: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饮酒不需要劝杯,反而担心酒杯空了。分别相离也是可恨的事情,这次的分别是那么的匆忙。酒席上美女贵宾云集,花园外豪富高门坟冢,人世间谁能算是英雄?一笑出门而去,千里外的风吹得花落。孙权刘备这样的人物,才能指使我做事,而不是阁下。我发出种种的感慨,这些交心于你知道。只是感觉自己一生游遍湖海,除了喝醉▼

参考赏析

写赏析

鉴赏

根据词序,可知此词是为两件事而发。一是频繁的调任;二是朝廷内部的门户之争。而究其深致,词所要表现的,实是宦迹不定、人事掣肘使词人壮志难酬的牢骚不平之情。词的上片从眼前饯别之情切入,点出别恨匆匆的遗憾。但从其“正怕酒尊空”的心理活动来看,词人心中积郁的愁情,决不仅仅是离别僚友们的感情。这一起句,就有包▼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朱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春,辛弃疾三十九岁,在江西隆兴安抚使任上。辛弃疾在僚友们为词人饯别的宴席上,即席次韵写成的。据词序,稼轩淳熙四年冬由江陵知府改调隆兴(今江西南昌市)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仅三月,又诏命入京。▼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101人评分) 7.3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下载

收藏

评分: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饮酒不需要劝杯,反而担心酒杯空了。分别相离也是可恨的事情,这次的分别是那么的匆忙。酒席上美女贵宾云集,花园外豪富高门坟冢,人世间谁能算是英雄?一笑出门而去,千里外的风吹得花落。孙权刘备这样的人物,才能指使我做事,而不是阁下。我发出种种的感慨,这些交心于你知道。只是感觉自己一生游遍湖海,除了喝醉▼

参考赏析

写赏析

鉴赏

根据词序,可知此词是为两件事而发。一是频繁的调任;二是朝廷内部的门户之争。而究其深致,词所要表现的,实是宦迹不定、人事掣肘使词人壮志难酬的牢骚不平之情。词的上片从眼前饯别之情切入,点出别恨匆匆的遗憾。但从其“正怕酒尊空”的心理活动来看,词人心中积郁的愁情,决不仅仅是离别僚友们的感情。这一起句,就有包▼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朱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春,辛弃疾三十九岁,在江西隆兴安抚使任上。辛弃疾在僚友们为词人饯别的宴席上,即席次韵写成的。据词序,稼轩淳熙四年冬由江陵知府改调隆兴(今江西南昌市)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仅三月,又诏命入京。▼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相关内容

  • 姜夔最好的词,姜夔代表作宋词
  •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 ...

  •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
  •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谷风冀雨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处] 宋·苏轼<赠刘景文> [鉴赏] "最是橙黄橘绿时"是指秋天.这两句诗的语译是:你可要记住,一年当中最美好可爱的景色,正是那橙子已黄.橘子尚绿的时候.&quo ...

  • 卖痴呆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 卖痴呆词 (276人评分) 7.1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下载 ...

  • 第三单元(古诗)
  •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苏轼 我的思念是园的...............................艾青 一.&l ...

  • 大学语文重点111
  • 第一章: 1. 现代汉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 通话" 2. 明代开始有了"官话"一词.这个"官话"指的就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标准话 3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在共同语 ...

  •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原文.译文.赏析
  • 黄河九天上,人鬼①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②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③.不用燃犀下照④,未必佽飞强射⑤,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⑥,挝鼓过银山. 注释 ①人鬼 :三门津黄河河面有人门.鬼门.神门.仅人门 ...

  •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1
  • <小石潭记>练习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 ...

  • 初三语文周测(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3
  • 初 三 语 文 周 测(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朱卫峰 一.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富阳和桐庐现在属于 省 市.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他字 ,号 ,又号 , 他的文集叫做 . 3." ...

  • 诫子书(2)
  • <诫子书>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时期的 家. 家,与他相关 的故事1. 1. 2. ,俗语1. 2.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7 二.翻译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