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

体质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

一、概念题:

1. 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 布鲁门巴赫:德国人类学家,他创立了颅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体质人类学之父”。

3. 林耐:瑞典人类学家,他建立了生物的分类系统,把人与蝙蝠、狐猴、猿猴都归为一类,称之为灵长目;同时,他还在灵长目中划分出了智人属,而其中又再分为四个人种。

4. 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下肢伸直,两足并立。

5. 法兰克福平面/耳眼平面:是由左右侧耳门上点和左侧眶下点位于一个水平面所决定的。

6. 能人:今大约250万年前,人类进入了 “能人阶段”. 生活在大约160-250万年前的能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在埃塞俄比亚古纳(Gona )地点已发现250万年前的石器,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工具。到目前为止,可靠的化石证据显示能人之前的人类化石仅发现于非洲

7. 尼安德特人:距今大约20-3万年生活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已经能够制造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狩猎、丧葬等习俗。也有学者将尼安德特人归入古老型智人。

二、思考题:

1、体质人类学的定义?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体质人类学是兼跨自然和历史科学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形态学、生物进化论、灵长类学、古人类学、人种学。

2. 什么是人?

人与猿的界限,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界一般以能否制造工具作为划分人与古猿的界限;研究发现:制造工具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黑猩猩也会制造工具;古人类学界逐渐放弃以能否制

造工具来区分古猿与最早的人,改而采用另外的标志作为划分人与猿的界限:习惯性两腿直立行走。

3.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周围人群的体质特征。

提示:头发――发色、发形

眼睛――眼色、眼裂、蒙古褶、

鼻子――鼻根、鼻尖、鼻孔、两眼间距与鼻宽比

唇部――上下唇的厚薄比

耳垢――干、湿

面部形态――脸形、颧骨

4.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技术、形态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等三部分组成。

(1)测量技术。在测量技术中分为活体测量和骨骼测量两大类。人类学的测量必须使用国际上通用规格的人体测量仪器,采用此项方法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具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可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对比研究。

(2)形态观察。形态观察方法是采用肉眼观察并结合观察工具的方式对人体上的若干特征进行描述和记录。我们把这类特征统称为非测量性状,必须采用形态观察的手段来加以研究,形态观察的各项标准也具有国际上的统一性。

(3)统计学分析。体质人类学着眼于人类群体体质的研究,因此其考察的对象,除了那些稀少的化石材料之外,其余各类样本的例数一般都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首先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在研究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在各种人类学标本之间进行归类、对比和判别,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经常使用的方法为多元分析法。

(4)其它方法。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方法,例如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等方法。这些新方法的引入必将为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契机。

5. 体质人类学研究内容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看包括四个方面:

(1)现代人体质特征和类型的研究。研究在不同的群体中,现代

人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个体间以及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探讨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和规律,分析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劳动锻炼和体育运动等诸多因素对于人类体质结构所发生的影响;

(2)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体质人类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我们不仅要研究世界各地现在生存着人们的体质现状,而且还要探讨他们的历史发展过程;

(3)人类种族变异问题的研究。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空间上的差异,当今世界各色人种的分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现代各人种的历史渊源研究;

(4)应用(体质)人类学。除上述三个体质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之外,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应用人类学说脱颖而出,得到长足的进展,其中的诸多门类,如工程人类学,法医人类学、医药人类学、优生学、生态人类学和生理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6. 测量工具

常用的人体测量仪器包括直脚规、弯脚规、三脚平行规、人体测高仪、耳高针、卷尺、测齿规、摩里逊定颅器、附着式量角器、测腭器、测眶器、测下颌骨器、立方定颅器、水平定位针、马丁描骨器、托颅盘、平行定点仪、持骨器、测骨盘、简易描绘器、缩放仪、坐高椅、体重计和校准规等20余种。

7. 人种的定义

人种,也称为“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这些共同的遗传体质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在漫长的人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自然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8. 人种的划分

蒙古人种(Mongoloid )又称做黄色人种、亚美人种,在世界三大人种中,人口较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等地。

蒙古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包括:皮肤黄色。头发黑色,比较粗硬,绝大多数为直发,胡须少,体毛不发达。面部扁平度很大,颧骨明显突出,脸部宽大。眼裂多较狭窄,眼外角通常明显高于眼内角,内眦皱褶出现频率较高,眼色多呈褐色或黑色,鼻子的宽度中等,唇厚中等,多为凸唇型。颧骨比较高、宽,颧骨上颌骨下缘处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眶型普遍偏高。鼻根点凹陷比较浅,鼻骨一般比较低平,

在蒙古人各中,存在着较高的矢状嵴,下颌圆枕和铲形门齿的出现率。

欧罗巴人种(Europoid )又称做白色人种,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在欧洲殖民扩张以前,主要分布于欧洲、西亚、北非和南亚次大陆的北部等地。现在的分布很广,在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占很大比例。

欧罗巴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包括:肤色方面的变异很大,由极浅到很深。眼色中天蓝色、灰色和浅绿色等浅色调者占一定的比例,但也有黑褐色等深色调者。成年人中缺乏内眦皱褶。发色的变异范围也很大。胡须和体毛很发达。嘴唇较薄,口裂宽度较小。鼻根很高,鼻型狭窄,鼻部显著向前突出,鼻孔的纵径明显大于横径。眼眶略显凹陷。颧骨不突出,面部扁平度较小。在颅骨特征上,欧罗巴人种通常具有高而狭窄的梨状孔、鼻前棘多很发达。眉弓发育显著,犬齿窝多半较深。颧骨比较低、窄,颧骨上颌下缘缺乏明显的转折处。鼻根点凹陷常常很深。

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又称为黑色人或赤道人种,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南亚次大陆的南部,澳大利亚以及大洋洲和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岛屿。

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包括:肤色很深。黑色的波发或卷发。眼色多为黑褐色,眼裂很大。鼻型较为宽阔,鼻根低矮或中等,鼻孔的横径大于纵径。嘴唇很厚,往往向前突出并外翻,口裂的宽度较大。颅骨的特征上,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通常具有很大的鼻指数和低矮的眼眶。面部多比较狭窄而低矮并表现出明显的突颌性质。长颅型在该人种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9. 人类的演化阶段

研究人类起源并确定人类演化阶段的直接证据来自于化石本身。科学家通过对各种古猿化石和人类化石进行形态上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运用各种测定年代的方法测定化石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从而可以大致划分出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所代表的几个人类演化阶段和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的年代。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对目前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各种猿类和及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的研究,从它们之间的差别大小并结合变异速度可以计算出它们各自起源和分化的年代。根据这两方面的证据并结合其他的有关资料,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在距今 700 万年前,古猿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始祖。

但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的只有 400 多

万年,更早的人类化石还有待发现。从已发现的 400 多万年以来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生存年代在距今 440-150 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2)能人阶段:能人化石是 1960 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距今 240 万年前。能人在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能人的脑子比南方古猿明显扩大并能开始用石块制造工具(石器),以后演化成下一阶段的直立人。(3)直立人阶段: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 ,简称直立人,通俗名称是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 1891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所发现的这批化石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直到本世纪 20 年代在我国北京周口店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在距今 170 万年前到距今 20 余万年前。目前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

(4)智人阶段:智人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 20 万年前到 10 余万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从距今大约 10 万前开始,其解剖结构已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所以,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人类。本文将南方古猿的发现及其在人类演化上的意义做一简要介绍。

10. 现代人起源的两个主要学说

(1)非洲起源说:1987年美国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对人类线粒体DNA 的分析提出现代人的祖先起源于距今 20万年前的非洲,在大约13万年前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取代了这些地区的古老人类,成为世界各地现代人的祖先,这就是所谓的非洲起源说,又叫“夏娃学说”。

(2)多地区进化说:认为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是由当地早期智人,甚至是由直立人演化来的,同时强调在同一地区的古老人类向现代人类演化的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人类之间存在着交流。

11. 中国古人类演化

20 世纪30-40 年代,美国学者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化石时就指出有一系列特征表明北京猿人与现代华北人在形态上有连续性。如

颅骨矢状脊、印加骨、铲形门齿等。他认为这些特征早在北京猿人时期就已经出现,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一直延续到现代中国人。因而北京猿人与现代蒙古人种的起源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随后的数十年里,魏敦瑞的这一论点得到进一步的论证、解释和完善。1984 年吴新智院士在与国外学者就东亚和南太平洋地区古人类演化的研究中系统地完善充实了中国古人类演化规律,提出中国境内古人类演化的地区连续性现象,即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各演化阶段的中国古人类化石上存在一组共同的形态特征。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观点,强调中国古人类演化以连续进化为主,同时与周边地区的人类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表现在中国古人类化石上还出现有一些欧洲人的特征,如南京直立人鼻骨高耸及马坝人呈圆形眼眶等。这一现象被解释为与外界基因交流的证据。这些研究论点已成为现代人的多地区进化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这一观点,现代中国人祖先来自中国境内的古老人类,也不排除在现代中国人的形成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国内一些科研机构采用遗传学方法开展的研究支持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如上海复旦大学金力等人根据对人类Y 染色体DNA 的分析,提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起源于非洲,在距今大约 3 万年-8 万年进入中国。追踪现代中国人起源实际上是目前学术界进行的全球范围内的现代人起源研究乃至整个人类起源演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迄今的化石发现、研究积累和认识程度使得学术界对人类起源与演化过程只是构建了一个粗略的轮廓,对其中细节的理解在正在逐渐接近于真实的情况。即便如此,由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及认识的偏差,人类探索其自身起源与演化过程仍然是漫长的。

12. 学科关系民族学考古学

(1)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人种学与民族学之间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们分别从两个不同那个的角度着眼于对人类群体的研究。种族(人种)和民族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却具有内在的联系,他们都是人类共同体的具体划分形式。种族是以遗传学特征来划分的人群,而民族则主要是靠文化特征来区分的。任何一个特定的人群都必然同时具有种族和民族的双重属性。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常常有助于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和对族源问题的探索;

(2)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之间的关系。考古学可以为体质人类学提供研究资料,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还是新石器时代及以

后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学标本均要靠田野考古发掘来提供。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古人类化石可以做为旧石石器时代考古中判断地层年代的一种依据:对古代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有利于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性质、劳动分工等情况的探讨;对古代居民人种归属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为解决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渊源和族属等问题提出若干可资参考的佐证。

13. 现代人上下肢体质特征

(1)手小,利于自由灵活的活动,减轻上肢的重量

(2)人手的拇指很长,拇指的对掌肌强大,形成突出的大鱼际

(3)人类拇指可与其他四指的指尖相接触,有完善的抓握功能,利于活动

(4)行走的整个过程中,人体的重心变化较小,意味着运动能量的消耗控制在最低标准上

(5)猿类股骨干的长轴与垂直轴线是平行的,人类的股骨干与垂直轴线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6)人类在站立和行走时的体态是两膝彼此靠拢,而猿类则是向外侧分开

14. 直立人的主要特征

低的颅穹隆

颅最大宽位臵低

连续的眶上圆枕及圆枕上沟

明显的矢状脊

明显的角圆枕

枕骨区呈角状过渡并形成圆枕上沟

颅骨壁厚

颅容量在 725-1250 毫升

面最大宽位臵靠上

头后骨总体较现代人为粗壮

15. 中国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

师丹斯基、步达生、裴文中、魏敦瑞等

李济

吴定良

吴汝康、贾兰坡等

16.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

18世纪近代体质人类学雏形

林奈

布丰

布鲁门巴赫

17. 直立人和现代人的比较

头骨的脑颅低,前额扁塌,眶后缩狭明显,顶骨有角圆枕。头骨骨壁厚,大约为现代人的一倍。有加强的结构,如眉嵴(眶上圆枕),枕骨圆枕,矢状嵴,眉嵴和枕骨圆枕上方都有一条浅沟,枕平面与项平面之间的夹角较小,此处呈角状弯折而不圆钝,从头骨后面观察,脑颅由上向下逐渐变宽,整个轮廓像个馒头。与现代人比较,脑颅与面颅的比例较小。下颌骨没有颏隆突(下巴颏子),颏孔2-5个。

18. 早期智人的分布

最早的化石智人,通常指生活在中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非洲早期智人的出现时间在距今60万年前。欧洲的早期智人也被称为前尼人,有学者将这些化石归入海德堡人。在中国,一般将距今20-10年的古人类归入早期智人,如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等。

19. 身体比例

身体比例是指身体各部位尺寸比例,代表身体相对大小及比例关系。如体重与身体宽度的比例、身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四肢的相对长度、头与肢体之间的相对比例等。。

20. 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的分布

中国:周口店山顶洞、广西柳江、四川资阳、云南呈贡、内蒙河套地区等地

欧洲:法国的 Cro-Magnon 人

非洲:南非 Klasies、Border cave、埃塞俄比亚 Omo

近东:著名的有大约 10 万年前的 Skhul 和Qafzeh 的头骨 澳洲:Kow swamp, Lake Mungo,Keilor

其它:东南亚 Niah Cave, Tabon、日本港川

21. 长者智人发现的意义

虽然“非洲起源说”逐渐获得了日益则增多证据的支持,但在非洲发现的最早的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的年代在距今10万年左右。因此缺乏距今10万-20万年期间的化石证据已成为“非洲起源说”的一大缺陷。新发现的长者智人头骨化石使这一地区的人类化石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演化链,为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22. 人类遗骸常见古病理

牙齿:龋齿、牙周病、齿槽脓肿、牙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牙

结石、牙齿磨耗方式、牙齿文化现象

创伤:利刃器物、圆石或棍棒打击所致伤痕: 战争、偶然、凶杀 骨关节疾病: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骨结核、脊椎变异、骨髓炎

骨病:骨癌、骨瘤、梅毒、贫血

头骨变形 、埋藏环境

23. 头骨性别鉴定

一般来说,男性的颅较大,厚重而粗壮,眉弓发达,眶上缘圆钝,前额较倾斜,颧骨高而粗壮,颧弓较粗,乳突和枕外隆均较发达;女性的颅骨较小,光滑而细致,眉弓不发达,眶上缘锐薄,前额较陡直,颧骨低而纤细,颧弓较细弱,乳突和枕外隆突不发达。

24.206块骨头

颅骨:23块

脊柱骨:26块

胸廓:12块胸椎、12对肋骨、1块胸骨

上肢骨:64块

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27对

下肢骨:68块

骨盆:髋骨、坐骨、耻骨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25. 人类演化的主要阶段

三分法:猿人,古人,新人(原人,旧人,新人) 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四分法: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新化石不断发现:按时间顺序或生物分类划分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440-150 万年前

能人(Homo habilis) 250-160 万年前

直立人(Homo erectus) 180- 20 万年前

化石智人(Homo sapiens)

早期智人(archaic H. sapiens) 20- 10 万年前

晚期智人(late H. sapiens) 10- 1 万年前

26. 直立行走的主要形态特征

1、枕骨大孔位臵靠前

2、脊柱形成两个明显的弯曲:向后的胸曲和向前的腰曲

3、骨盆增宽、变短

4、下肢骨变长,占身高的比例较大

5、股骨角内倾,

6、拇趾增大,与其它趾骨更加平行;足弓形成

27. 一般将南方古猿分为两个大类型

纤巧(细)型南方古猿 (gracile Australopithecus):

湖泊种(A. anamensis)

阿法种(A . afarensis)

惊奇种(A. garhi)

羚羊河种,A bahrelghazali)

非洲种(A. africanus)

粗壮型南方古猿 (robust Australopithecus) :

埃塞俄比亚种(A aethiopicus)

鲍氏种(A. boisei)

粗壮种(A. robustus)

也有学者将粗壮型南方古猿归入旁人属(Paranthropopus

28. 近10年发现了那些时代早于500万年前的早的人类化石,这些化石的意义是什么?

地猿(Ardipithecus)

原初人图根种(Orrorin tugenensis)

撒海尔人乍得种(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

具有两足直立行走能力的人类出现时间比以往认为的时间要早。如果有关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将使得学术界对人猿分歧时间等理论问题重新认识

29. 列举两个重要的南方古猿代表性化石

南非发现的“汤恩颅骨”(南非)

鲍氏东非人颅骨(坦桑尼亚)

露西骨架(埃塞俄比亚)

30. 人体形态学

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个体间的变异,两性间的差异和年龄上的变化,以及分析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生活条件、劳动、体育运动等外界条件对人的体质形态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分人体学和测量学。

31. 发型

直发:硬直发、平直发、浅波发

波发:宽波发、窄波发、卷波发

卷发:稀卷发、松卷发、紧卷发

松螺旋卷发、紧螺旋卷发

32. 发色

黑色素的数量和性质

年龄、健康、阳光、气候

费雪氏发色表:

浅:灰金黄色、浅金黄色

中:金黄色、深金黄色

深:棕色

黑:黑褐色、黑色

红:火红色

地理分布

北欧浅色—中西欧中等—南欧深色—亚洲\非洲黑色

33. 肤色

肤色:黑色素/湿度、阳光、环境、年龄

鲁向氏色度表: 浅色:白色

中等:黄色

深色:黑色

地理分布

欧洲浅色—亚洲中等—非洲深色

体质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

一、概念题:

1. 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 布鲁门巴赫:德国人类学家,他创立了颅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体质人类学之父”。

3. 林耐:瑞典人类学家,他建立了生物的分类系统,把人与蝙蝠、狐猴、猿猴都归为一类,称之为灵长目;同时,他还在灵长目中划分出了智人属,而其中又再分为四个人种。

4. 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下肢伸直,两足并立。

5. 法兰克福平面/耳眼平面:是由左右侧耳门上点和左侧眶下点位于一个水平面所决定的。

6. 能人:今大约250万年前,人类进入了 “能人阶段”. 生活在大约160-250万年前的能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在埃塞俄比亚古纳(Gona )地点已发现250万年前的石器,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工具。到目前为止,可靠的化石证据显示能人之前的人类化石仅发现于非洲

7. 尼安德特人:距今大约20-3万年生活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已经能够制造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狩猎、丧葬等习俗。也有学者将尼安德特人归入古老型智人。

二、思考题:

1、体质人类学的定义?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体质人类学是兼跨自然和历史科学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形态学、生物进化论、灵长类学、古人类学、人种学。

2. 什么是人?

人与猿的界限,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界一般以能否制造工具作为划分人与古猿的界限;研究发现:制造工具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黑猩猩也会制造工具;古人类学界逐渐放弃以能否制

造工具来区分古猿与最早的人,改而采用另外的标志作为划分人与猿的界限:习惯性两腿直立行走。

3.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周围人群的体质特征。

提示:头发――发色、发形

眼睛――眼色、眼裂、蒙古褶、

鼻子――鼻根、鼻尖、鼻孔、两眼间距与鼻宽比

唇部――上下唇的厚薄比

耳垢――干、湿

面部形态――脸形、颧骨

4.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技术、形态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等三部分组成。

(1)测量技术。在测量技术中分为活体测量和骨骼测量两大类。人类学的测量必须使用国际上通用规格的人体测量仪器,采用此项方法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具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可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对比研究。

(2)形态观察。形态观察方法是采用肉眼观察并结合观察工具的方式对人体上的若干特征进行描述和记录。我们把这类特征统称为非测量性状,必须采用形态观察的手段来加以研究,形态观察的各项标准也具有国际上的统一性。

(3)统计学分析。体质人类学着眼于人类群体体质的研究,因此其考察的对象,除了那些稀少的化石材料之外,其余各类样本的例数一般都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首先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在研究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在各种人类学标本之间进行归类、对比和判别,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经常使用的方法为多元分析法。

(4)其它方法。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方法,例如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等方法。这些新方法的引入必将为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契机。

5. 体质人类学研究内容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看包括四个方面:

(1)现代人体质特征和类型的研究。研究在不同的群体中,现代

人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个体间以及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探讨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和规律,分析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劳动锻炼和体育运动等诸多因素对于人类体质结构所发生的影响;

(2)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体质人类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我们不仅要研究世界各地现在生存着人们的体质现状,而且还要探讨他们的历史发展过程;

(3)人类种族变异问题的研究。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空间上的差异,当今世界各色人种的分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现代各人种的历史渊源研究;

(4)应用(体质)人类学。除上述三个体质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之外,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应用人类学说脱颖而出,得到长足的进展,其中的诸多门类,如工程人类学,法医人类学、医药人类学、优生学、生态人类学和生理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6. 测量工具

常用的人体测量仪器包括直脚规、弯脚规、三脚平行规、人体测高仪、耳高针、卷尺、测齿规、摩里逊定颅器、附着式量角器、测腭器、测眶器、测下颌骨器、立方定颅器、水平定位针、马丁描骨器、托颅盘、平行定点仪、持骨器、测骨盘、简易描绘器、缩放仪、坐高椅、体重计和校准规等20余种。

7. 人种的定义

人种,也称为“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这些共同的遗传体质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在漫长的人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自然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8. 人种的划分

蒙古人种(Mongoloid )又称做黄色人种、亚美人种,在世界三大人种中,人口较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等地。

蒙古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包括:皮肤黄色。头发黑色,比较粗硬,绝大多数为直发,胡须少,体毛不发达。面部扁平度很大,颧骨明显突出,脸部宽大。眼裂多较狭窄,眼外角通常明显高于眼内角,内眦皱褶出现频率较高,眼色多呈褐色或黑色,鼻子的宽度中等,唇厚中等,多为凸唇型。颧骨比较高、宽,颧骨上颌骨下缘处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眶型普遍偏高。鼻根点凹陷比较浅,鼻骨一般比较低平,

在蒙古人各中,存在着较高的矢状嵴,下颌圆枕和铲形门齿的出现率。

欧罗巴人种(Europoid )又称做白色人种,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在欧洲殖民扩张以前,主要分布于欧洲、西亚、北非和南亚次大陆的北部等地。现在的分布很广,在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占很大比例。

欧罗巴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包括:肤色方面的变异很大,由极浅到很深。眼色中天蓝色、灰色和浅绿色等浅色调者占一定的比例,但也有黑褐色等深色调者。成年人中缺乏内眦皱褶。发色的变异范围也很大。胡须和体毛很发达。嘴唇较薄,口裂宽度较小。鼻根很高,鼻型狭窄,鼻部显著向前突出,鼻孔的纵径明显大于横径。眼眶略显凹陷。颧骨不突出,面部扁平度较小。在颅骨特征上,欧罗巴人种通常具有高而狭窄的梨状孔、鼻前棘多很发达。眉弓发育显著,犬齿窝多半较深。颧骨比较低、窄,颧骨上颌下缘缺乏明显的转折处。鼻根点凹陷常常很深。

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又称为黑色人或赤道人种,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南亚次大陆的南部,澳大利亚以及大洋洲和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岛屿。

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包括:肤色很深。黑色的波发或卷发。眼色多为黑褐色,眼裂很大。鼻型较为宽阔,鼻根低矮或中等,鼻孔的横径大于纵径。嘴唇很厚,往往向前突出并外翻,口裂的宽度较大。颅骨的特征上,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通常具有很大的鼻指数和低矮的眼眶。面部多比较狭窄而低矮并表现出明显的突颌性质。长颅型在该人种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9. 人类的演化阶段

研究人类起源并确定人类演化阶段的直接证据来自于化石本身。科学家通过对各种古猿化石和人类化石进行形态上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运用各种测定年代的方法测定化石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从而可以大致划分出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所代表的几个人类演化阶段和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的年代。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对目前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各种猿类和及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的研究,从它们之间的差别大小并结合变异速度可以计算出它们各自起源和分化的年代。根据这两方面的证据并结合其他的有关资料,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在距今 700 万年前,古猿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始祖。

但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的只有 400 多

万年,更早的人类化石还有待发现。从已发现的 400 多万年以来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生存年代在距今 440-150 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2)能人阶段:能人化石是 1960 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距今 240 万年前。能人在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能人的脑子比南方古猿明显扩大并能开始用石块制造工具(石器),以后演化成下一阶段的直立人。(3)直立人阶段: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 ,简称直立人,通俗名称是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 1891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所发现的这批化石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直到本世纪 20 年代在我国北京周口店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在距今 170 万年前到距今 20 余万年前。目前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

(4)智人阶段:智人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 20 万年前到 10 余万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从距今大约 10 万前开始,其解剖结构已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所以,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人类。本文将南方古猿的发现及其在人类演化上的意义做一简要介绍。

10. 现代人起源的两个主要学说

(1)非洲起源说:1987年美国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对人类线粒体DNA 的分析提出现代人的祖先起源于距今 20万年前的非洲,在大约13万年前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取代了这些地区的古老人类,成为世界各地现代人的祖先,这就是所谓的非洲起源说,又叫“夏娃学说”。

(2)多地区进化说:认为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是由当地早期智人,甚至是由直立人演化来的,同时强调在同一地区的古老人类向现代人类演化的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人类之间存在着交流。

11. 中国古人类演化

20 世纪30-40 年代,美国学者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化石时就指出有一系列特征表明北京猿人与现代华北人在形态上有连续性。如

颅骨矢状脊、印加骨、铲形门齿等。他认为这些特征早在北京猿人时期就已经出现,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一直延续到现代中国人。因而北京猿人与现代蒙古人种的起源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随后的数十年里,魏敦瑞的这一论点得到进一步的论证、解释和完善。1984 年吴新智院士在与国外学者就东亚和南太平洋地区古人类演化的研究中系统地完善充实了中国古人类演化规律,提出中国境内古人类演化的地区连续性现象,即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各演化阶段的中国古人类化石上存在一组共同的形态特征。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观点,强调中国古人类演化以连续进化为主,同时与周边地区的人类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表现在中国古人类化石上还出现有一些欧洲人的特征,如南京直立人鼻骨高耸及马坝人呈圆形眼眶等。这一现象被解释为与外界基因交流的证据。这些研究论点已成为现代人的多地区进化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这一观点,现代中国人祖先来自中国境内的古老人类,也不排除在现代中国人的形成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国内一些科研机构采用遗传学方法开展的研究支持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如上海复旦大学金力等人根据对人类Y 染色体DNA 的分析,提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起源于非洲,在距今大约 3 万年-8 万年进入中国。追踪现代中国人起源实际上是目前学术界进行的全球范围内的现代人起源研究乃至整个人类起源演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迄今的化石发现、研究积累和认识程度使得学术界对人类起源与演化过程只是构建了一个粗略的轮廓,对其中细节的理解在正在逐渐接近于真实的情况。即便如此,由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及认识的偏差,人类探索其自身起源与演化过程仍然是漫长的。

12. 学科关系民族学考古学

(1)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人种学与民族学之间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们分别从两个不同那个的角度着眼于对人类群体的研究。种族(人种)和民族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却具有内在的联系,他们都是人类共同体的具体划分形式。种族是以遗传学特征来划分的人群,而民族则主要是靠文化特征来区分的。任何一个特定的人群都必然同时具有种族和民族的双重属性。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常常有助于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和对族源问题的探索;

(2)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之间的关系。考古学可以为体质人类学提供研究资料,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还是新石器时代及以

后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学标本均要靠田野考古发掘来提供。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古人类化石可以做为旧石石器时代考古中判断地层年代的一种依据:对古代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有利于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性质、劳动分工等情况的探讨;对古代居民人种归属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为解决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渊源和族属等问题提出若干可资参考的佐证。

13. 现代人上下肢体质特征

(1)手小,利于自由灵活的活动,减轻上肢的重量

(2)人手的拇指很长,拇指的对掌肌强大,形成突出的大鱼际

(3)人类拇指可与其他四指的指尖相接触,有完善的抓握功能,利于活动

(4)行走的整个过程中,人体的重心变化较小,意味着运动能量的消耗控制在最低标准上

(5)猿类股骨干的长轴与垂直轴线是平行的,人类的股骨干与垂直轴线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6)人类在站立和行走时的体态是两膝彼此靠拢,而猿类则是向外侧分开

14. 直立人的主要特征

低的颅穹隆

颅最大宽位臵低

连续的眶上圆枕及圆枕上沟

明显的矢状脊

明显的角圆枕

枕骨区呈角状过渡并形成圆枕上沟

颅骨壁厚

颅容量在 725-1250 毫升

面最大宽位臵靠上

头后骨总体较现代人为粗壮

15. 中国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

师丹斯基、步达生、裴文中、魏敦瑞等

李济

吴定良

吴汝康、贾兰坡等

16.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

18世纪近代体质人类学雏形

林奈

布丰

布鲁门巴赫

17. 直立人和现代人的比较

头骨的脑颅低,前额扁塌,眶后缩狭明显,顶骨有角圆枕。头骨骨壁厚,大约为现代人的一倍。有加强的结构,如眉嵴(眶上圆枕),枕骨圆枕,矢状嵴,眉嵴和枕骨圆枕上方都有一条浅沟,枕平面与项平面之间的夹角较小,此处呈角状弯折而不圆钝,从头骨后面观察,脑颅由上向下逐渐变宽,整个轮廓像个馒头。与现代人比较,脑颅与面颅的比例较小。下颌骨没有颏隆突(下巴颏子),颏孔2-5个。

18. 早期智人的分布

最早的化石智人,通常指生活在中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非洲早期智人的出现时间在距今60万年前。欧洲的早期智人也被称为前尼人,有学者将这些化石归入海德堡人。在中国,一般将距今20-10年的古人类归入早期智人,如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等。

19. 身体比例

身体比例是指身体各部位尺寸比例,代表身体相对大小及比例关系。如体重与身体宽度的比例、身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四肢的相对长度、头与肢体之间的相对比例等。。

20. 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的分布

中国:周口店山顶洞、广西柳江、四川资阳、云南呈贡、内蒙河套地区等地

欧洲:法国的 Cro-Magnon 人

非洲:南非 Klasies、Border cave、埃塞俄比亚 Omo

近东:著名的有大约 10 万年前的 Skhul 和Qafzeh 的头骨 澳洲:Kow swamp, Lake Mungo,Keilor

其它:东南亚 Niah Cave, Tabon、日本港川

21. 长者智人发现的意义

虽然“非洲起源说”逐渐获得了日益则增多证据的支持,但在非洲发现的最早的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的年代在距今10万年左右。因此缺乏距今10万-20万年期间的化石证据已成为“非洲起源说”的一大缺陷。新发现的长者智人头骨化石使这一地区的人类化石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演化链,为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22. 人类遗骸常见古病理

牙齿:龋齿、牙周病、齿槽脓肿、牙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牙

结石、牙齿磨耗方式、牙齿文化现象

创伤:利刃器物、圆石或棍棒打击所致伤痕: 战争、偶然、凶杀 骨关节疾病: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骨结核、脊椎变异、骨髓炎

骨病:骨癌、骨瘤、梅毒、贫血

头骨变形 、埋藏环境

23. 头骨性别鉴定

一般来说,男性的颅较大,厚重而粗壮,眉弓发达,眶上缘圆钝,前额较倾斜,颧骨高而粗壮,颧弓较粗,乳突和枕外隆均较发达;女性的颅骨较小,光滑而细致,眉弓不发达,眶上缘锐薄,前额较陡直,颧骨低而纤细,颧弓较细弱,乳突和枕外隆突不发达。

24.206块骨头

颅骨:23块

脊柱骨:26块

胸廓:12块胸椎、12对肋骨、1块胸骨

上肢骨:64块

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27对

下肢骨:68块

骨盆:髋骨、坐骨、耻骨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25. 人类演化的主要阶段

三分法:猿人,古人,新人(原人,旧人,新人) 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四分法: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新化石不断发现:按时间顺序或生物分类划分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440-150 万年前

能人(Homo habilis) 250-160 万年前

直立人(Homo erectus) 180- 20 万年前

化石智人(Homo sapiens)

早期智人(archaic H. sapiens) 20- 10 万年前

晚期智人(late H. sapiens) 10- 1 万年前

26. 直立行走的主要形态特征

1、枕骨大孔位臵靠前

2、脊柱形成两个明显的弯曲:向后的胸曲和向前的腰曲

3、骨盆增宽、变短

4、下肢骨变长,占身高的比例较大

5、股骨角内倾,

6、拇趾增大,与其它趾骨更加平行;足弓形成

27. 一般将南方古猿分为两个大类型

纤巧(细)型南方古猿 (gracile Australopithecus):

湖泊种(A. anamensis)

阿法种(A . afarensis)

惊奇种(A. garhi)

羚羊河种,A bahrelghazali)

非洲种(A. africanus)

粗壮型南方古猿 (robust Australopithecus) :

埃塞俄比亚种(A aethiopicus)

鲍氏种(A. boisei)

粗壮种(A. robustus)

也有学者将粗壮型南方古猿归入旁人属(Paranthropopus

28. 近10年发现了那些时代早于500万年前的早的人类化石,这些化石的意义是什么?

地猿(Ardipithecus)

原初人图根种(Orrorin tugenensis)

撒海尔人乍得种(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

具有两足直立行走能力的人类出现时间比以往认为的时间要早。如果有关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将使得学术界对人猿分歧时间等理论问题重新认识

29. 列举两个重要的南方古猿代表性化石

南非发现的“汤恩颅骨”(南非)

鲍氏东非人颅骨(坦桑尼亚)

露西骨架(埃塞俄比亚)

30. 人体形态学

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个体间的变异,两性间的差异和年龄上的变化,以及分析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生活条件、劳动、体育运动等外界条件对人的体质形态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分人体学和测量学。

31. 发型

直发:硬直发、平直发、浅波发

波发:宽波发、窄波发、卷波发

卷发:稀卷发、松卷发、紧卷发

松螺旋卷发、紧螺旋卷发

32. 发色

黑色素的数量和性质

年龄、健康、阳光、气候

费雪氏发色表:

浅:灰金黄色、浅金黄色

中:金黄色、深金黄色

深:棕色

黑:黑褐色、黑色

红:火红色

地理分布

北欧浅色—中西欧中等—南欧深色—亚洲\非洲黑色

33. 肤色

肤色:黑色素/湿度、阳光、环境、年龄

鲁向氏色度表: 浅色:白色

中等:黄色

深色:黑色

地理分布

欧洲浅色—亚洲中等—非洲深色


相关内容

  • 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 复习提纲(精华版)
  • 生命科学导论 第一章 绪论 1.[填空题]生命的本质特征 ①新陈代谢 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②生长.发育和繁殖 生物经历了从小到大过程,表现细胞数量增加 ③遗传.变异与适应 ④应激性和适应性 3.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 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疾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 ...

  • 重庆医科大学 法医人类学期末资料
  • 1人类学:研究人类的科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化人类学,研究语言,民俗,历史,文化,传统,伦理,艺术等,二是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人类的近亲灵长类以及人类的体质与环境的关系等.2法医人类学:是以医学为基础,应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种族.性别.身高.年龄及相貌体 ...

  • 136支部12月思想动态
  • 思想动态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零一三级六支部 记得在3个月前的那个人生路口,我们幸运的遇见了眼睛里闪着和自己同样光芒的朋友,我们一起聆听被迫去听的讲座,一起参加运动会,一起不停抱怨却仍充满斗志的学习,一起感受着大学带给我们的新鲜感. 但光阴荏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渐渐脱去了"大 ...

  • 八上期末历史社会复习提纲
  •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 ...

  • 浅析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校园体育文化既有社会整体文化和其他亚文化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如客观性.继承性.民族性.整体性.阶级性等,又呈现出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等鲜明的特征.因此,在建设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中必须按照其规律规划和实施. 关键词: 高职校园 文化 同性特征 独特特点 一.高职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 ...

  • 职高语文职业模块教案
  • 第一课 我很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的反复诵读,把握文章运用的主要材料,从而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2.通过研究标题.抓住主旨句等方法,归纳文章中心,领略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一无二,从而认识生命的可贵,珍视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关注自己 ...

  • 人教版_历史与社会_七下_期末复习提纲[1]
  • 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 ※1.知识改变生活.1).印刷术的发展:①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印刷术.宋代毕升发明 了活字印刷,成为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的典范.②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印刷 机.③现在,王选教授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进入光与电的年代. 2).18 ...

  •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材料(叶蜚声 徐通锵编)-精华
  • 语言学概论 导言部分 我国传统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门分支学科.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 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 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思 ...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星球版)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 地球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