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教科研发展规划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中心小学“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

(2011——2015)

在“以美辅德,以美促智,以美健体,和谐发展”指引下,我们立足本校实际,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秉承“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全面优化学校科研环境,不断规范学校科研工作,着力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学校教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多渠道,多途径,强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努力“为学生营造幸福成长的空间,为教师搭建成功发展的平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沃土”。

一、“十一五”期间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校教科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实践重点,以校本教研为实践平台,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施为切入点,以科研服务教学为实践方向,进一步增强课程意识,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为主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为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积极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工作有规划、有机会、有过程、有成果、有资料积累,教科研工作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1)加强教科研培训平台建设

①每学期推荐学习材料10篇,理论专著1~2本。②继续实施“读书工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③骨干辐射,突出重点:发挥学校教科研骨干的作用,教科研骨干轮流开设教科研专题讲座。④专家引领,传经送宝:聘请校外各界知名人士举办讲座,每学期开设有关教育科研和发展的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拓宽教师视野。⑤外送培训,开拓渠道:先后有近100人次参加了省市进修培训,3位教师参加过境外培训。与市内外兄弟学校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派人员学习、交流。

(2)加强教育研究平台建设

①结合“十一五”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十一五”期间,学校有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这些课题均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②开展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比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根据校青年教师多的实际,为青年教师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提供机遇。市名校长1名,市区级名师28名。学校被评为扬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扬州市教科研样本校。

学校制订相应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竞赛,并向各级教育期刊推荐他们的教学论文,争取每年都能发表1-2篇,使他们能脱颖而出,成为教科研骨干力量。

2.积极组织、认真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校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达100余篇,其中发表在《小学德育》、《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与管理》、《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参考》等期刊均有我校老师的文章。在江苏省“师陶杯”、“蓝天杯”及扬州市“运河杯”论文竞赛中,我校有近200篇论文获一、二、三等奖。

(二)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及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虽说“十一五”期间,学校教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部分教师身上还体现不出教科研的积极性,部分教师懒于进行课堂教学探索、课题研究及教科研论文的撰写,自我满足,自甘落后,特别是教科研骨干队伍出现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坚持在教科研一线的教师大多在40岁左右,而30岁以下左右的青年教师还没有几个能脱颖而出,独当一面。特别体现在论文竞赛,如市“运河杯”、省“教海探航”、省“师陶杯”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往往仅仅集中在少数教师的身上,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有待提升

学校在教育科研机制创新、研究水平、课题管理、考核评价、资料收集归档、电子档案建立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科研本身的活力尚未很好的激发出来。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意识不浓,开展的一些研究主题不明、系统性差,没有深度和广度。

二、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的总体构想与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扬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服务于学校教育、服务于教师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于创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提供决策服务、培育专家队伍、加快学校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我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与创新发展,努力探寻全校教育科学、高位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关注学生、服务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之理念,继续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总体目标,以课题为龙头,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核心,把教科研真正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努力做到科研管理科学化、科研组织网络化、科研资料信息化、课题管理规范化、课

题研究全员化、科研队伍层次化,使教科研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树立教学即研究的科研理念,积极推动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的一体化进程,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培养打造并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科研梯队;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建立教师个人教育科研电子档案,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管理水平;形成具有我校“真善 美”内涵的教育科研特色和较高水平的成果,实现教育科研对学校工作和学校发展的指导、服务和决策功能。

2.具体目标

(1)丰富“真善美”的办学特色内涵。坚持以“课程与教学”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智贤课程文化,探索“学与教”的和谐维度,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多个领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成长中的学生成为“学校最美丽的风景”。

(2)培养“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促进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相互渗透、圆融共生。以教改推动科研,以科研提升教改水平。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出发点,选择和确立研究内容,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将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提炼,提升理论水平。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统一,使之成为善于反思研究、乐于合作进取、勇于创造的“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

(3)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坚持德、才并重的评价机制,积极打造名师工程,深入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在“十二五”期间,力争扬州市特级教师1-2名,扬州市学科带头人2-4名及市区级其他名教师30-35名,市“十二五”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及先进个人2-4名,市教科研型校长1-2名。在名师工程中,尽量涵盖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即不但重视语数外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更要让艺体等其他学科老师不断发展、共同进步,让每门学科都能拥有市级及以上名师与学科带头人。

(4)积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和三大杯论文竞赛活动。利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教师独立申报或参与申报国家、省市级“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十二五”期间,力争立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含微型课题)10-15项;大力开展与推广校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使得人人有课题,个个善研究;加强各类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归纳总结阶段性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并取

得实效。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扬州市“运河杯”、省“教海探航”、省“师陶杯”论文竞赛活动,力争每年获奖人数和篇数较前一年有较大的提升。在教师论文发表方面亦力争每年每位教师发表1篇以上,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名师力争发表2篇以上。

(5)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在未来五年的工作中,一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形成由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和课题组构成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完善运作机制。二要逐步实现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师、专家、领导共同参与教育科研一体化;树立正确理念、提高研究能力、培养求索精神一体化,保证并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和办学的持续发展。

(6)培养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涌现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研究和教育科研方法与能力的强化培训,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同时通过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力争在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有成果获奖,在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有3-5项成果获一、二、三等奖,真正奠定学校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方面的地位。

三、未来五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策略

1.教育科研目标化、弹性化。明确目标,提出要求,让教师有一个正确、切实的方向。要求一线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年年出成果。不仅要干得出成绩,而且要能说会写,个人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还要能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总结教育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在给教师定目标,提要求的同时,又注重给教师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一个独立的人格空间,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我们要求人人有课题,但立什么题由教师自己选择;我们要求个个能研究,但研究可以分层次,可以是课题研究,也可以是专题总结;我们要求人人有成果,可以是课题研究课,报告,论文,也可以形成专著。

2.课题管理网络化、规范化。

(1)学校及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努力建立科学规范的纵、横课题网络。纵向课题即: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级课题。各级课题中有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专项课题。横向课题即:每位教师、学科组、课题组的研究课题或科研团队专题。

(2)建立和规范教师教学及教科研档案。教科室每年对教师的课题计划,研究资料,阶段总结,获奖情况等材料进行归档,分别建立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

(3)成立学校科研成果评审专家组。每年对教育科研成果及教育科研先进课题组和教科研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建立教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形成教科研管理规范化运行机制。

3.课题研究常态化、深入化。

(1)在每天的教材研究及教学预案设计中体现课题思想。选择适切的研究方法,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操作步骤。

(2)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落实课题研究。学校领导、名教师和教科研骨干要率先实践、示范引领,在教学开放日和平时的公开教学中切切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3)在每天的案例反思中提升经验理论。教学案例、学生个案等都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最好的原始资料和经验。教师要每天及时地记录这些案例,在案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特点特别是优缺点,使自己的经验、思想趋于系统化、理性化。

4.校本培训系统化、科学化。

(1)课题专题培训。学校教科室每年开学初向教师提出课题研究方向,强调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计划”“课题实施”“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等专题辅导。

(2)定期研讨、交流。每月一次课题组成员碰头会,交流研究中的体会与困惑;每学年举办一次教育科研交流成果展示会;每年编辑一本课题论文集。

四、具体措施

(一)转变观念,创新工作

“十一五”以来,我校的科研工作已经改变了“十五”期间“骨干科研” 、“割据式科研”的工作思路,实行课题操作组长负责制度,吸收大量一线老师参与,开展群众性的科研研究。“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这样的工作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科研领导力建设:提倡中层以上领导不仅要沉到教学当中去,更要沉到科研当中去,真正参与课题研究,成为“科研型领导”。

2.科研基石锻造:科研应以广大教师为基石,一线教师才是教科研的中坚力量。争取100%的一线专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强调一线教师每人须有课题,没有科研课题的须参加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充分发挥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科研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题研究的实际负责人,经过实践磨练,使这部分教师真正成长为引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骨干。

3.科研活动开展:要求各级课题研究的实施必须与学科和课堂教学密切结合,每学期须有一堂研究课,进行磨课、评议、主题研讨、网报等程序,并做好原始科研资料的积累工作。

(二)加强培训学习,强化科研意识

1.抓好外出学习:积极安排教师参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举办师资培训活动,包括江苏省“教海探航”“省师陶杯”等颁奖大会。

2.注重校内培训:邀请专家来校讲学,组织本校学科领导和教学骨干的讲座,深化教研组、课题组的理论学习。同时课题组每两月有一次集中学习,即围绕课题精选学习内容的专题性学习。

3.加强自我省思:个人自学教育科学书籍、报刊、杂志,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特别是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和教育叙事的撰写。着重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理论水平。

(二)开展课题研究,增强科研能力

1.立足课堂,深入实践。围绕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好三种课:

(1)常态实践课:教师平时的常态课堂教学。

(2)组内研讨课:指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或课题组内上的研究课。

(3)专家示范课: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汇报自己研究成果上的展示课。

2.注重反思,成果提炼。

(1)案例反思:教师平常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收集典型个案,加以分析研究,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2篇以上案例反思。

(2)课题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善于总结提炼,撰写课题论文,每年完成1-2篇高质量的论文。

(3)阶段总结:在完成一个阶段研究后,教师要撰写阶段研究总结,各课题组组长要在教师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收集、整理、提炼,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4)终结成果:在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将研究成果以论文、专著、结题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

3.论坛,互动交流。

(1)学术沙龙:面向教科研骨干,以教育热点或课题研究中心问题为主题,组织专题讨论,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教育论坛:面向课题组人员,在每一阶段研究结束后,以“教育论坛”的形式举行阶段研究成果的交流会,采用大会交流和书面交流的形式,吸收和借鉴其他课题组的经验做法,催熟科研成果。

(三)健全机制,提高科研实效

1.保障机制

一是制度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是教育科研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才能使教科研健康发展,良性运行。这五年期间,我校将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抓实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科研水平。 二是组织保障

①开展双轨协作管理。教导处与教科室、教研组与课题组侧重于教研和教科研,加强协作,实行双轨管理,避免“教研部门忽视理性思考”,“教科研

部门脱离教学实际”的现象。②完善工作职能。制订完善各个机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工作效能,保证教科研的正常运作。

三是经费保障

逐步加快对教科研经费的投入,力争每年的科研经费有所递增,教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做到三个确保:①确保教科研设备经费;②确保重点课题研究经费;③确保科研成果奖励经费。

2.评价、激励机制

一是评优:每年组织先进课题组、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的评比。

二是奖励:根据学校奖励制度切实做好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工作,并把科研实绩作为绩效工资、评比先进、任用干部、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三是服务:“十二五”期间,教科室将继续在学校支部、行政领导下开展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忠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细致地做好科研服务工作,使学校教科研更好地发挥“育学校办学特色,促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中心小学“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

(2011——2015)

在“以美辅德,以美促智,以美健体,和谐发展”指引下,我们立足本校实际,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秉承“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全面优化学校科研环境,不断规范学校科研工作,着力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学校教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多渠道,多途径,强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努力“为学生营造幸福成长的空间,为教师搭建成功发展的平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沃土”。

一、“十一五”期间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校教科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实践重点,以校本教研为实践平台,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施为切入点,以科研服务教学为实践方向,进一步增强课程意识,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为主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为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积极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工作有规划、有机会、有过程、有成果、有资料积累,教科研工作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1)加强教科研培训平台建设

①每学期推荐学习材料10篇,理论专著1~2本。②继续实施“读书工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③骨干辐射,突出重点:发挥学校教科研骨干的作用,教科研骨干轮流开设教科研专题讲座。④专家引领,传经送宝:聘请校外各界知名人士举办讲座,每学期开设有关教育科研和发展的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拓宽教师视野。⑤外送培训,开拓渠道:先后有近100人次参加了省市进修培训,3位教师参加过境外培训。与市内外兄弟学校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派人员学习、交流。

(2)加强教育研究平台建设

①结合“十一五”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十一五”期间,学校有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这些课题均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②开展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比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根据校青年教师多的实际,为青年教师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提供机遇。市名校长1名,市区级名师28名。学校被评为扬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扬州市教科研样本校。

学校制订相应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竞赛,并向各级教育期刊推荐他们的教学论文,争取每年都能发表1-2篇,使他们能脱颖而出,成为教科研骨干力量。

2.积极组织、认真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校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达100余篇,其中发表在《小学德育》、《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与管理》、《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参考》等期刊均有我校老师的文章。在江苏省“师陶杯”、“蓝天杯”及扬州市“运河杯”论文竞赛中,我校有近200篇论文获一、二、三等奖。

(二)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及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虽说“十一五”期间,学校教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部分教师身上还体现不出教科研的积极性,部分教师懒于进行课堂教学探索、课题研究及教科研论文的撰写,自我满足,自甘落后,特别是教科研骨干队伍出现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坚持在教科研一线的教师大多在40岁左右,而30岁以下左右的青年教师还没有几个能脱颖而出,独当一面。特别体现在论文竞赛,如市“运河杯”、省“教海探航”、省“师陶杯”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往往仅仅集中在少数教师的身上,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有待提升

学校在教育科研机制创新、研究水平、课题管理、考核评价、资料收集归档、电子档案建立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科研本身的活力尚未很好的激发出来。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意识不浓,开展的一些研究主题不明、系统性差,没有深度和广度。

二、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的总体构想与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扬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服务于学校教育、服务于教师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于创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提供决策服务、培育专家队伍、加快学校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我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与创新发展,努力探寻全校教育科学、高位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关注学生、服务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之理念,继续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总体目标,以课题为龙头,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核心,把教科研真正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努力做到科研管理科学化、科研组织网络化、科研资料信息化、课题管理规范化、课

题研究全员化、科研队伍层次化,使教科研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树立教学即研究的科研理念,积极推动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的一体化进程,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培养打造并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科研梯队;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建立教师个人教育科研电子档案,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管理水平;形成具有我校“真善 美”内涵的教育科研特色和较高水平的成果,实现教育科研对学校工作和学校发展的指导、服务和决策功能。

2.具体目标

(1)丰富“真善美”的办学特色内涵。坚持以“课程与教学”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智贤课程文化,探索“学与教”的和谐维度,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多个领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成长中的学生成为“学校最美丽的风景”。

(2)培养“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促进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相互渗透、圆融共生。以教改推动科研,以科研提升教改水平。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出发点,选择和确立研究内容,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将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提炼,提升理论水平。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统一,使之成为善于反思研究、乐于合作进取、勇于创造的“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

(3)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坚持德、才并重的评价机制,积极打造名师工程,深入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在“十二五”期间,力争扬州市特级教师1-2名,扬州市学科带头人2-4名及市区级其他名教师30-35名,市“十二五”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及先进个人2-4名,市教科研型校长1-2名。在名师工程中,尽量涵盖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即不但重视语数外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更要让艺体等其他学科老师不断发展、共同进步,让每门学科都能拥有市级及以上名师与学科带头人。

(4)积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和三大杯论文竞赛活动。利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教师独立申报或参与申报国家、省市级“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十二五”期间,力争立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含微型课题)10-15项;大力开展与推广校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使得人人有课题,个个善研究;加强各类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归纳总结阶段性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并取

得实效。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扬州市“运河杯”、省“教海探航”、省“师陶杯”论文竞赛活动,力争每年获奖人数和篇数较前一年有较大的提升。在教师论文发表方面亦力争每年每位教师发表1篇以上,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名师力争发表2篇以上。

(5)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在未来五年的工作中,一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形成由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和课题组构成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完善运作机制。二要逐步实现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师、专家、领导共同参与教育科研一体化;树立正确理念、提高研究能力、培养求索精神一体化,保证并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和办学的持续发展。

(6)培养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涌现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研究和教育科研方法与能力的强化培训,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同时通过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力争在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有成果获奖,在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有3-5项成果获一、二、三等奖,真正奠定学校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方面的地位。

三、未来五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策略

1.教育科研目标化、弹性化。明确目标,提出要求,让教师有一个正确、切实的方向。要求一线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年年出成果。不仅要干得出成绩,而且要能说会写,个人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还要能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总结教育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在给教师定目标,提要求的同时,又注重给教师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一个独立的人格空间,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我们要求人人有课题,但立什么题由教师自己选择;我们要求个个能研究,但研究可以分层次,可以是课题研究,也可以是专题总结;我们要求人人有成果,可以是课题研究课,报告,论文,也可以形成专著。

2.课题管理网络化、规范化。

(1)学校及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努力建立科学规范的纵、横课题网络。纵向课题即: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级课题。各级课题中有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专项课题。横向课题即:每位教师、学科组、课题组的研究课题或科研团队专题。

(2)建立和规范教师教学及教科研档案。教科室每年对教师的课题计划,研究资料,阶段总结,获奖情况等材料进行归档,分别建立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

(3)成立学校科研成果评审专家组。每年对教育科研成果及教育科研先进课题组和教科研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建立教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形成教科研管理规范化运行机制。

3.课题研究常态化、深入化。

(1)在每天的教材研究及教学预案设计中体现课题思想。选择适切的研究方法,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操作步骤。

(2)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落实课题研究。学校领导、名教师和教科研骨干要率先实践、示范引领,在教学开放日和平时的公开教学中切切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3)在每天的案例反思中提升经验理论。教学案例、学生个案等都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最好的原始资料和经验。教师要每天及时地记录这些案例,在案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特点特别是优缺点,使自己的经验、思想趋于系统化、理性化。

4.校本培训系统化、科学化。

(1)课题专题培训。学校教科室每年开学初向教师提出课题研究方向,强调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计划”“课题实施”“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等专题辅导。

(2)定期研讨、交流。每月一次课题组成员碰头会,交流研究中的体会与困惑;每学年举办一次教育科研交流成果展示会;每年编辑一本课题论文集。

四、具体措施

(一)转变观念,创新工作

“十一五”以来,我校的科研工作已经改变了“十五”期间“骨干科研” 、“割据式科研”的工作思路,实行课题操作组长负责制度,吸收大量一线老师参与,开展群众性的科研研究。“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这样的工作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科研领导力建设:提倡中层以上领导不仅要沉到教学当中去,更要沉到科研当中去,真正参与课题研究,成为“科研型领导”。

2.科研基石锻造:科研应以广大教师为基石,一线教师才是教科研的中坚力量。争取100%的一线专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强调一线教师每人须有课题,没有科研课题的须参加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充分发挥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科研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题研究的实际负责人,经过实践磨练,使这部分教师真正成长为引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骨干。

3.科研活动开展:要求各级课题研究的实施必须与学科和课堂教学密切结合,每学期须有一堂研究课,进行磨课、评议、主题研讨、网报等程序,并做好原始科研资料的积累工作。

(二)加强培训学习,强化科研意识

1.抓好外出学习:积极安排教师参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举办师资培训活动,包括江苏省“教海探航”“省师陶杯”等颁奖大会。

2.注重校内培训:邀请专家来校讲学,组织本校学科领导和教学骨干的讲座,深化教研组、课题组的理论学习。同时课题组每两月有一次集中学习,即围绕课题精选学习内容的专题性学习。

3.加强自我省思:个人自学教育科学书籍、报刊、杂志,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特别是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和教育叙事的撰写。着重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理论水平。

(二)开展课题研究,增强科研能力

1.立足课堂,深入实践。围绕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好三种课:

(1)常态实践课:教师平时的常态课堂教学。

(2)组内研讨课:指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或课题组内上的研究课。

(3)专家示范课: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汇报自己研究成果上的展示课。

2.注重反思,成果提炼。

(1)案例反思:教师平常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收集典型个案,加以分析研究,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2篇以上案例反思。

(2)课题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善于总结提炼,撰写课题论文,每年完成1-2篇高质量的论文。

(3)阶段总结:在完成一个阶段研究后,教师要撰写阶段研究总结,各课题组组长要在教师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收集、整理、提炼,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4)终结成果:在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将研究成果以论文、专著、结题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

3.论坛,互动交流。

(1)学术沙龙:面向教科研骨干,以教育热点或课题研究中心问题为主题,组织专题讨论,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教育论坛:面向课题组人员,在每一阶段研究结束后,以“教育论坛”的形式举行阶段研究成果的交流会,采用大会交流和书面交流的形式,吸收和借鉴其他课题组的经验做法,催熟科研成果。

(三)健全机制,提高科研实效

1.保障机制

一是制度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是教育科研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才能使教科研健康发展,良性运行。这五年期间,我校将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抓实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科研水平。 二是组织保障

①开展双轨协作管理。教导处与教科室、教研组与课题组侧重于教研和教科研,加强协作,实行双轨管理,避免“教研部门忽视理性思考”,“教科研

部门脱离教学实际”的现象。②完善工作职能。制订完善各个机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工作效能,保证教科研的正常运作。

三是经费保障

逐步加快对教科研经费的投入,力争每年的科研经费有所递增,教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做到三个确保:①确保教科研设备经费;②确保重点课题研究经费;③确保科研成果奖励经费。

2.评价、激励机制

一是评优:每年组织先进课题组、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的评比。

二是奖励:根据学校奖励制度切实做好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工作,并把科研实绩作为绩效工资、评比先进、任用干部、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三是服务:“十二五”期间,教科室将继续在学校支部、行政领导下开展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忠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细致地做好科研服务工作,使学校教科研更好地发挥“育学校办学特色,促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相关内容

  •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科研发展规划(20
  •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科研发展规划(2008-2012年) 科学研究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高校师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为了快速提升我院的科研能力,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我院由"外延"向"内涵" ...

  • 生态学视域下中学教育科研的探索与实践
  • 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教育系统进行解析.教育科研是教育系统良好运转的内动力,将生态学视域中的核心理念引入中学教育科研的实践中,结合新兴学校发展特点形成了符合全人发展规律的生态学校科研工作思路,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框架. 关键词:生态位:教育科研:服务对象 浑南新 ...

  • 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
  • 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 ...

  • 教师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 ...

  •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 ...

  • 非营利科研机构及其中国模式探讨
  • 第25卷 第4期2007年8月 文章编号:1003-2053(2007) 04-0660-07 科 学 学 研 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 25No . 4 Aug . 2007 非营利科研机构及其中国模式探讨 郭军灵 (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 ...

  • 长江大学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
  • 长江大学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快我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规范和加强我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研平台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是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包含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工程)中心.研究基地(院.所)等公共研究技术平台.学校 ...

  • 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的方法与策略
  • 摘 要: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而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构建科研团队.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等几方面,阐述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师 科研素质 提升策略 一.提高高 ...

  • 2016教科研工作总结
  • 2016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科研工作总结(一) 一.工作思路 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在工作中的地位与功能,运用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同时抓好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使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