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仲华:贾玲"恶搞"一下花木兰,有何不可? [猫眼看人]

肖仲华:祛魅花木兰才有真传承

2015年7月12日

我在上篇文章(见篇后)中指出,花木兰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木兰辞》中的故事情节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是战乱时期的民间文人杜撰的文学作品。许多人不同意,他们说花木兰虽然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也未必真实,但是,她已经作为一个爱国主义的英雄典范被传颂千年,其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光辉。也有人说,《木兰辞》入选教科书多年,其光辉形象已影响了几代人,如果对花木兰不敬,就是对教育孩子不负责任。

要这么说,花木兰俨然已成为了传统文化、民族情感、爱国主义和良心教育的符号?果真如此,我就不得不继续论道一番了。

一、我们要传承什么样的文化

如果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来欣赏《木兰辞》,它无疑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堪称文学艺术的瑰宝。但是,如果我们因《木兰辞》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把这个作品中所虚构的人物及其故事情节当作真实的历史,这是文化传承吗?

因为有了《西游记》,孙悟空就必须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代表了传统文化、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因为小孩自小就看《西游记》,我们就不能告诉孩子那是不真实的神话故事?

文化是制度与历史的积淀,历史当然包括科技史和人文史。人文之中,有历史也有文学艺术。文学可以想象和虚构,历史也可以?

就文化的本质而言,真实的制度与历史才是根基,而文学艺术不过是文化的装饰与点缀。如果以文学之优美取代严肃的历史史实,这绝不是传承文化,而是伪造虚假的文化。

二、我们要传承什么样的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也是情感,是情感就必须真情实感,不能虚情假意。真情实感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真人真事。

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虽然也能激发一时的情感冲动,但真相一旦还原,或者因长大成熟而经不起理性思考,这一时冲动的情感也会随之消失,或者转变为虚情假意。

手撕鬼子的故事,手枪打飞机的故事,够激动人心吧?可是稍一动脑子,立马发现这尼玛扯蛋的玩意,不仅没了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心生厌恶之情。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情感的主弦律,尤其不能造假,造假的爱国势必损害真正的爱国情怀。那么多的历史英雄人物你不讲,偏要讲一个虚构的花木兰,正如那么多正面战场英勇抗战的故事你不讲,偏要讲虚构的王二小、潘冬子、小兵张嘎和李向阳。这不是传承民族情感,而是用爱国主义乱情来破坏民族情感。

三、我们应该用什么教育孩子

要给孩子传授传统文化,传递民族情感,培养爱国情操没错,怎么传,怎么培和养?

虚假培养虚假,严肃培养严肃,真实培养真实。

人人都在哀叹社会沦陷,道德沦丧,可人人又都在用一个谎言解释另一个谎言。没人有良心和勇气直面历史与现实,连一个虚构的花木兰都不容质疑与戏谑,奉为伪道统的圣女贞德。还装模作样地搞什么“花木兰研究学会”,还装逼是为了教育孩子!

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真相,还应该教育孩子学会质疑与批判。唯其如此,我们的孩子才可能拥有真相,才可能不至如我辈满嘴道德又满口谎言。

?肖仲华:把“恶搞”当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2015年7月12日

贾玲“恶搞”花木兰,被新华社等官媒点名批判,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中国人把一个没有任何正史记载,由一个连作者是谁都搞不清楚的民歌《木兰辞》演绎出来的花木兰当民族英雄,本就是对历史的“恶搞”,如今贾玲再“恶搞”一下,又有何不可?

经过本人对有关花木兰其人其事的研究,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花木兰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是纷乱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人们为挖苦和讽刺残酷的战乱和残酷的兵役制度,编造的歌谣,属于一种“恶搞”,并无真实的史实。

其一,在封建时代,女性冒充男性从军是死罪。

其二,作为一个被封将军的军人,在历史上不可能没有任何相关人物和战事的记载。

其三,即便是传说,花木兰作为北魏时期的抗战英雄,居然没有当时的任何正史记载,连花木兰到底姓什么,叫什么,籍贯何地,均没有谁说得清楚。今天,关于其姓氏和籍贯都有无数个版本。

其四,今武汉黄陂区的所谓木兰山附近的花木兰家乡,因有木兰山地名以及纪念花木兰的建筑物,被多数人认为是花木兰家乡。但是,在花木兰替父从军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此地根本不属于北魏的地盘,她怎么可能参加北魏的军队抗击柔然入侵?

不要把对历史的“恶搞”当历史,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悲剧与悲情,太过YY其实有伤自尊,该改改了。拿一个“恶搞”出来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去批判今天的文艺青年的“恶搞”,这岂不是用“恶搞”批判“恶搞”?

因有急事要去办,就先写这些。

肖仲华:祛魅花木兰才有真传承

2015年7月12日

我在上篇文章(见篇后)中指出,花木兰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木兰辞》中的故事情节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是战乱时期的民间文人杜撰的文学作品。许多人不同意,他们说花木兰虽然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也未必真实,但是,她已经作为一个爱国主义的英雄典范被传颂千年,其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光辉。也有人说,《木兰辞》入选教科书多年,其光辉形象已影响了几代人,如果对花木兰不敬,就是对教育孩子不负责任。

要这么说,花木兰俨然已成为了传统文化、民族情感、爱国主义和良心教育的符号?果真如此,我就不得不继续论道一番了。

一、我们要传承什么样的文化

如果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来欣赏《木兰辞》,它无疑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堪称文学艺术的瑰宝。但是,如果我们因《木兰辞》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把这个作品中所虚构的人物及其故事情节当作真实的历史,这是文化传承吗?

因为有了《西游记》,孙悟空就必须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代表了传统文化、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因为小孩自小就看《西游记》,我们就不能告诉孩子那是不真实的神话故事?

文化是制度与历史的积淀,历史当然包括科技史和人文史。人文之中,有历史也有文学艺术。文学可以想象和虚构,历史也可以?

就文化的本质而言,真实的制度与历史才是根基,而文学艺术不过是文化的装饰与点缀。如果以文学之优美取代严肃的历史史实,这绝不是传承文化,而是伪造虚假的文化。

二、我们要传承什么样的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也是情感,是情感就必须真情实感,不能虚情假意。真情实感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真人真事。

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虽然也能激发一时的情感冲动,但真相一旦还原,或者因长大成熟而经不起理性思考,这一时冲动的情感也会随之消失,或者转变为虚情假意。

手撕鬼子的故事,手枪打飞机的故事,够激动人心吧?可是稍一动脑子,立马发现这尼玛扯蛋的玩意,不仅没了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心生厌恶之情。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情感的主弦律,尤其不能造假,造假的爱国势必损害真正的爱国情怀。那么多的历史英雄人物你不讲,偏要讲一个虚构的花木兰,正如那么多正面战场英勇抗战的故事你不讲,偏要讲虚构的王二小、潘冬子、小兵张嘎和李向阳。这不是传承民族情感,而是用爱国主义乱情来破坏民族情感。

三、我们应该用什么教育孩子

要给孩子传授传统文化,传递民族情感,培养爱国情操没错,怎么传,怎么培和养?

虚假培养虚假,严肃培养严肃,真实培养真实。

人人都在哀叹社会沦陷,道德沦丧,可人人又都在用一个谎言解释另一个谎言。没人有良心和勇气直面历史与现实,连一个虚构的花木兰都不容质疑与戏谑,奉为伪道统的圣女贞德。还装模作样地搞什么“花木兰研究学会”,还装逼是为了教育孩子!

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真相,还应该教育孩子学会质疑与批判。唯其如此,我们的孩子才可能拥有真相,才可能不至如我辈满嘴道德又满口谎言。

?肖仲华:把“恶搞”当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2015年7月12日

贾玲“恶搞”花木兰,被新华社等官媒点名批判,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中国人把一个没有任何正史记载,由一个连作者是谁都搞不清楚的民歌《木兰辞》演绎出来的花木兰当民族英雄,本就是对历史的“恶搞”,如今贾玲再“恶搞”一下,又有何不可?

经过本人对有关花木兰其人其事的研究,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花木兰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是纷乱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人们为挖苦和讽刺残酷的战乱和残酷的兵役制度,编造的歌谣,属于一种“恶搞”,并无真实的史实。

其一,在封建时代,女性冒充男性从军是死罪。

其二,作为一个被封将军的军人,在历史上不可能没有任何相关人物和战事的记载。

其三,即便是传说,花木兰作为北魏时期的抗战英雄,居然没有当时的任何正史记载,连花木兰到底姓什么,叫什么,籍贯何地,均没有谁说得清楚。今天,关于其姓氏和籍贯都有无数个版本。

其四,今武汉黄陂区的所谓木兰山附近的花木兰家乡,因有木兰山地名以及纪念花木兰的建筑物,被多数人认为是花木兰家乡。但是,在花木兰替父从军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此地根本不属于北魏的地盘,她怎么可能参加北魏的军队抗击柔然入侵?

不要把对历史的“恶搞”当历史,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悲剧与悲情,太过YY其实有伤自尊,该改改了。拿一个“恶搞”出来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去批判今天的文艺青年的“恶搞”,这岂不是用“恶搞”批判“恶搞”?

因有急事要去办,就先写这些。


相关内容

  • 童眼看汉字随文来识字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同时,它对低年级的识字任务又有明确的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那么,教师如何把这一艰巨的任务变成轻松而又愉快的学 ...

  • 一辩稿 林黛玉和花木兰哪个更适合做老婆
  •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性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 ...

  • 人生因经历而蜕变一位郑州女孩的"长征路"
  • 70年前红军走过的长征之路,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有些地方已经成为公路,有些地方已经有人居住.就连雪山也没有当年那么厚的雪了,草地也成了耕地.尽管如此,要徒步走一趟也不是闲庭信步,尤其对一个城里的独生姑娘来说.一个23岁的姑娘,跟随央视"我的长征",历时250天,行程61 ...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解读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解读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诗人常建与王昌龄同榜高中,进士及第.这位儒家学子修齐治平的理想近在咫尺,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的骄矜.大历中,曾任盱眙尉.但而后长期仕宦不得意,消磨了这位儒家学子高 ...

  • 生活处处有语文
  • 浅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学校:阜南县地城镇中心学校 姓名:孙晴 浅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摘要:根据多年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经验,学生易忽略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为了有效提高高效课堂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语文相关思想展开,浅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关键词:语文 生活 作者简介:孙晴 阜南县地城镇中心学校语文教师 沐 ...

  • 鲁迅经典名言
  • 鲁迅经典名言 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 ...

  • 最懂中国的人是鲁迅
  • 最懂中国的人是鲁迅 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 ...

  • 白居易九江花木咏
  • 文人爱花木,常以花木之天性比喻君子之美德.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徜徉于九江的丛花绿树之野,情闲志逸,随性吟咏,留下了大量以九江植物为题材的诗文.直接入主题的九江花木有松.柏.杉.桂.竹.槿.柳.莲.桃花.樱桃.蔷薇.紫薇.石榴.石楠.枇杷.紫藤等共16种,诗文共20余篇,九江亦成为白居易吟咏花木品类 ...

  •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花木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21个生字,会写其中12个. 2.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第六自然段,感悟花木兰为国家担忧,为家人着想的爱国爱家情怀以及在告别父母.奔赴前线.战场拼杀.凯旋归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