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中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板中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如果是简支板,板下部受拉,板中的受力钢筋在下,分布钢筋在上;如果是悬挑板,板上部受拉,板中的受力钢筋在上,分布钢筋在下。

分布钢筋 

在单向板和梁的翼缘板和顶板中,垂直于板或梁的受力方向上设置的构造钢筋。其作用是将作用于板或梁上的荷载更均匀的传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施工中可通过绑扎或点焊固定主钢筋的位置,并用来抵抗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

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 、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

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 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如图2-21示。

图2-21连续板的分离式配筋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

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

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三、构造钢筋

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2)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见图2-21。

2、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o的1/4,见图2-22。

图2-22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构造钢筋

说明:1—主梁 2—次梁 3—板的收力箍筋

3、挑檐转角处应配置放射性构造钢筋,如图2-23。钢筋间距(按L/2处计算)不宜大于200mm;钢筋埋人长度不应小于挑檐宽度,即a≥L。构造钢筋的直径与边跨支座的负弯矩筋相同。

图2-23挑檐转角处板的构造钢筋

四、板上开洞

1、圆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边长小于300mm时,可将板的受力钢筋绕过洞口,不必加固。

2、当300≤D(B)≤1000mm时,应沿洞边每侧配置加强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2A10,见图2-24。

图2-24板上开洞处的构造钢筋

3、当D(B)>300mm且孔洞周边有集中荷载时或D(B)>1000mm时,应在孔洞边加设边梁。

板中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如果是简支板,板下部受拉,板中的受力钢筋在下,分布钢筋在上;如果是悬挑板,板上部受拉,板中的受力钢筋在上,分布钢筋在下。

分布钢筋 

在单向板和梁的翼缘板和顶板中,垂直于板或梁的受力方向上设置的构造钢筋。其作用是将作用于板或梁上的荷载更均匀的传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施工中可通过绑扎或点焊固定主钢筋的位置,并用来抵抗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

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 、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

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 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如图2-21示。

图2-21连续板的分离式配筋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

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

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三、构造钢筋

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2)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见图2-21。

2、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o的1/4,见图2-22。

图2-22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构造钢筋

说明:1—主梁 2—次梁 3—板的收力箍筋

3、挑檐转角处应配置放射性构造钢筋,如图2-23。钢筋间距(按L/2处计算)不宜大于200mm;钢筋埋人长度不应小于挑檐宽度,即a≥L。构造钢筋的直径与边跨支座的负弯矩筋相同。

图2-23挑檐转角处板的构造钢筋

四、板上开洞

1、圆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边长小于300mm时,可将板的受力钢筋绕过洞口,不必加固。

2、当300≤D(B)≤1000mm时,应沿洞边每侧配置加强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2A10,见图2-24。

图2-24板上开洞处的构造钢筋

3、当D(B)>300mm且孔洞周边有集中荷载时或D(B)>1000mm时,应在孔洞边加设边梁。


相关内容

  • 分布筋知识
  • 分布筋 大部分都是出现在楼板上的,只要有板筋就有分布筋, 分布筋是出在上层筋上面的, 成 90 度和上层筋或负弯矩筋联结在一起的.并起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 ...

  • 各种钢筋的概念及作用
  • 各种钢筋的概念及作用 1.各种钢筋的作用和含义.(如扣筋,负筋,受力筋,架力筋,分布筋等) 扣筋是板的负筋,两头弯是扣在模板上的俗称扣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 ...

  • 楼梯钢筋计算原理
  • 按照平法图集11 G101-2 的说法,  把楼梯分为 AT -HT 等多种情况,  常见的楼梯有 AT .BT .CT .DT 四种情况,  我们这份图纸涉及AT 和 DT 两种情况,  虽然 AT 和BT 在 <算量就这么简单> 框架系列已经讲过,  但是11 G101-2 有所变化 ...

  • [钢筋识图算量教程]
  • <钢筋识图算量教程>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

  • 钢筋的名称
  • [转] 钢筋的区分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 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 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 ...

  • (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 次梁 → 主梁 → 柱 → 基础 → 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 求 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

  • 板平法钢筋下料计算
  • 钢筋――板 1.板传统标注 2.板平法(04G101-4) 1)B --板底部钢筋(底筋): T --板顶部钢筋(面筋): B&T--双层钢筋. 2)X --贯通横向钢筋: Y --贯通纵向钢筋: X&Y--双向钢筋. 3)原位标注中负筋线长度尺寸 为伸至支座中心线尺寸. 3.板受力 ...

  • 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1 钢筋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FJEJ/QBSJ020102-2004) 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房建工程钢筋安装工程. 1.2 编制参考依据 1.2.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 ...

  •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reinforced with welded steel fabric JGJ 114━200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3 年 9 月 1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