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矩形的性质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 三 数 学(1.3矩形的性质 第2课)

时间:8月28日

教学目标:1.能证明矩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能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计算与证明.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教学难点:分析、综合思考的方法. 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所以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结合下图说说矩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并请你证明. A

DA

O B

(1)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C

BC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 求证:证明:

(2)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 求证:证明:

二、自主合作

如图, 矩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O,图中全等三角形有哪些?

将目光锁定在Rt△ABC中,你能看到并想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 结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你能证明此结论吗?

三、自主展示

例:如图: 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C=2AB,求证:△AOB为等边三角形.

A

D

O

B

C

1.思考;例题若将“AC=2AB”改为“∠BOC=120°”,你能获得有关这个矩形的哪些结论? 2.见课本P16 1、2

四、自主拓展

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和6,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BE⊥AC于E,CF⊥BD于F. 求证:BE=CF. A

D

B

C

4.已知,如图.△ABC中,BD⊥AC于D,CE⊥AB于E,点M、N分别是BC、DE的中点.

求证:MN⊥DE.

A

E

D

BMC

五、自主评价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 . 2.矩形的对角线 .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

教学反思: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 三 数 学(1.3矩形的性质 第2课)

时间:8月28日

教学目标:1.能证明矩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能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计算与证明.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教学难点:分析、综合思考的方法. 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所以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结合下图说说矩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并请你证明. A

DA

O B

(1)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C

BC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 求证:证明:

(2)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 求证:证明:

二、自主合作

如图, 矩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O,图中全等三角形有哪些?

将目光锁定在Rt△ABC中,你能看到并想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 结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你能证明此结论吗?

三、自主展示

例:如图: 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C=2AB,求证:△AOB为等边三角形.

A

D

O

B

C

1.思考;例题若将“AC=2AB”改为“∠BOC=120°”,你能获得有关这个矩形的哪些结论? 2.见课本P16 1、2

四、自主拓展

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和6,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BE⊥AC于E,CF⊥BD于F. 求证:BE=CF. A

D

B

C

4.已知,如图.△ABC中,BD⊥AC于D,CE⊥AB于E,点M、N分别是BC、DE的中点.

求证:MN⊥DE.

A

E

D

BMC

五、自主评价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 . 2.矩形的对角线 .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教案矩形的性质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课本内容并收集生活中矩形的的图片或实例.并用小棍自制一个可以活动的平行四 ...

  •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条件. 2.提高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 ...

  • 1.2.1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 1.2.1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的定义,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 (3)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矩形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 "直角三角 ...

  • 20.2矩形的判定教案
  • 20.2矩形的判定 预习导航学案 激活思维 1.请你画一个矩形,并画出它们的对角线.观察图形,你能说出它有哪些性质吗?试一试. 2.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矩形. 3.矩形的对边________:四个角都是___________:对角线___________. 4._________ ...

  • 八年级数学正方形教案1
  • 19·2·3 正方形(一)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会运用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 通过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分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 在探究正方形性质的过程中,发现正方形的结构美和应用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 ...

  • 矩形的判定_教案
  • 矩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1)经历图形性质的探讨,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能对矩形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情感目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矩形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 ...

  • 正方形教案
  • 18.2.3 正方形(第1课时) 大窝学校 陈秋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 3.能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 ...

  • 矩形中的折叠问题教案
  • 课题: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114中学 张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轴对称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解决矩形中 的折叠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三类基本折叠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方程思想.转化思想 解决折叠问题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折叠问题,体会知识间的 ...

  • 八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
  • 东乡县实验中学初二数学公开课 东乡县实验中学初二数学公开课 授课人:艾平凡 时间:2011.9.15 第3周 授课班级:八年级 东乡县实验中学初二数学公开课 授课人:黄树华 时间:2011.9.22 第4周 授课班级:八年级 课题:4.4矩形.正方形(1)矩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