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开合"技巧

一个高明的演讲者,演讲时不仅能紧扣主题,而且还善于运用一种“开合”技巧,来增强演讲的艺术魅力。所谓“开合”是针对演讲布局中主题与材料关系的远近而言的,“开”就是要放得开,“合”就是要收得拢。在演讲中巧妙地使用“开合”技巧,可以使演讲开合相生,收放自如,富有变化,产生波澜,演讲的结构和语势也就能呈现出跌宕多姿的美感。
  在演讲中运用“开合”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欲扬先抑,前开后合。为了使演讲的主题更鲜明突出,可以采用先荡开抑制,后收拢张扬的方式,使演讲产生波澜,从而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听众。
  例如,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开场白中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讲到这里白岩松荡开一笔,讲自己过去对这个故事蕴含的深义理解甚少,先进行了抑制。然后离开这个话题,讲述自己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冰心、季羡林等世纪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高尚无私的人格魅力。最后,才扣回开头的故事,进行升华扬厉:
  “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再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就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由于演讲者运用了欲扬先抑、前开后合的方式,使整个演讲既精炼警策,又波澜起伏,给听众留下了久久难忘的感动和意味深长的美感。
  二、即兴荡开,适时扣合。由于演讲采用漫谈式的语体风格,在内容上具有较大的伸缩性,这就需要运用“开合”技巧来对演讲的内容做艺术处理。演讲者在演讲中可以即兴荡开,看似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实则形断意连,一脉相承;在适当的时候,再扣回主题,给听众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感受。
  例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中这样说道:“我毕生都致力于在一切有可能的地方推动对话、和谈和谅解。无论是在萨达特总统身边还是在穆巴拉克总统身边,无论是在联合国还是在国际法语国家组织,我始终坚信,和谈与对话是通往和平之路的大门。现在,我比以往更加坚信这一点。
  尽管这条路很长,很崎岖。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东地区悲剧性的历史,还会发现这条路有时会让人失望,但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沿着这条路不懈地走下去。这种谅解,这种对话的精神,在你们南京大学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们体现在你们向世界开放的意愿中,体现在你们促进多语化发展的努力中。”
  加利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谈和对话是通往和平之路的大门”时,在“世界”、“中东”驰骋,话匣子大开,然而,他又适可而止,巧妙地回到身边的“南京大学”,扣住了演讲的主题,具有开合纵横、收放自如的艺术效果。
  三、穿插游离,一语挽合。在演讲中,为了调动听众的兴趣和调控现场气氛,演讲者也可以随机穿插一些新的内容,似乎游离开去,然后画龙点睛,一语挽回到演讲的主题上,使听众感到趣味盎然。
  例如,1924年夏,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大学演讲,主要阐述了三民主义的要义。然而,现场小,听众多,空气差,有些人已昏昏欲睡。这时孙中山先生便穿插了一个故事:香港一个搬运工人买了一张彩票,藏在竹杠里,得知中奖后,以为从此不需竹杠而生活了,便把竹杠抛入大海,谁知领奖必须凭票,他哪儿能找回藏票的竹杠呢?听众打起了精神后,他顺势导入正题: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意思是要反对帝国主义,必须握牢强有力的武器。听众领悟后哈哈大笑,窒闷的空气一扫而尽。
  四、一线贯穿,大开大合。演讲者在构思演讲时,可以抓住某具体事物,以此为线索贯穿整个演讲,演讲的内容围绕这一具体事物大开大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表达更形象化,更灵动活泼,而且在结构上还能给人一种首尾呼应、完整收束的美感。
  例如,云南省许晓蕾的演讲《最后一片叶子》,在开场白中,讲道:“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
  然后,演讲者抓住“最后一片叶子”,就当今我国以至全球的环境破坏问题慷慨陈词,用许多触目惊心的典型事例唤起听众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充分阐述环保的重要性。最后,演讲者再扣回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对演讲的主题进行升华:“聪明的作家欧·亨利是以其‘欧·亨利式的结尾’著称于世的,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我想,我们也会创造出另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迎来人类新生的。坐以待毙,从来就不是人类的选择,人类既已觉醒,就会在危机面前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历史机遇,化压力为动力,保卫绿色,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演讲者对演讲进行了巧妙的构思,采用了一线贯穿、大开大合的结构艺术,使演讲有一股内在的灵动血脉,开合相生,收放自如,演讲的主题也显得寓意深刻,警策动人。
  总之,演讲中的“开合”技巧,有点像我们手中的风筝,有一线相牵,可放可收,收放自如,只要不游离演讲的主题,风筝的彩翼就飘飘乎遨游于蓝天白云之间。演讲者巧妙地运用“开合”技巧,也必然能获得这一份潇洒。

&nbsp

一个高明的演讲者,演讲时不仅能紧扣主题,而且还善于运用一种“开合”技巧,来增强演讲的艺术魅力。所谓“开合”是针对演讲布局中主题与材料关系的远近而言的,“开”就是要放得开,“合”就是要收得拢。在演讲中巧妙地使用“开合”技巧,可以使演讲开合相生,收放自如,富有变化,产生波澜,演讲的结构和语势也就能呈现出跌宕多姿的美感。
  在演讲中运用“开合”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欲扬先抑,前开后合。为了使演讲的主题更鲜明突出,可以采用先荡开抑制,后收拢张扬的方式,使演讲产生波澜,从而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听众。
  例如,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开场白中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讲到这里白岩松荡开一笔,讲自己过去对这个故事蕴含的深义理解甚少,先进行了抑制。然后离开这个话题,讲述自己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冰心、季羡林等世纪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高尚无私的人格魅力。最后,才扣回开头的故事,进行升华扬厉:
  “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再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就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由于演讲者运用了欲扬先抑、前开后合的方式,使整个演讲既精炼警策,又波澜起伏,给听众留下了久久难忘的感动和意味深长的美感。
  二、即兴荡开,适时扣合。由于演讲采用漫谈式的语体风格,在内容上具有较大的伸缩性,这就需要运用“开合”技巧来对演讲的内容做艺术处理。演讲者在演讲中可以即兴荡开,看似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实则形断意连,一脉相承;在适当的时候,再扣回主题,给听众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感受。
  例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中这样说道:“我毕生都致力于在一切有可能的地方推动对话、和谈和谅解。无论是在萨达特总统身边还是在穆巴拉克总统身边,无论是在联合国还是在国际法语国家组织,我始终坚信,和谈与对话是通往和平之路的大门。现在,我比以往更加坚信这一点。
  尽管这条路很长,很崎岖。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东地区悲剧性的历史,还会发现这条路有时会让人失望,但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沿着这条路不懈地走下去。这种谅解,这种对话的精神,在你们南京大学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们体现在你们向世界开放的意愿中,体现在你们促进多语化发展的努力中。”
  加利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谈和对话是通往和平之路的大门”时,在“世界”、“中东”驰骋,话匣子大开,然而,他又适可而止,巧妙地回到身边的“南京大学”,扣住了演讲的主题,具有开合纵横、收放自如的艺术效果。
  三、穿插游离,一语挽合。在演讲中,为了调动听众的兴趣和调控现场气氛,演讲者也可以随机穿插一些新的内容,似乎游离开去,然后画龙点睛,一语挽回到演讲的主题上,使听众感到趣味盎然。
  例如,1924年夏,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大学演讲,主要阐述了三民主义的要义。然而,现场小,听众多,空气差,有些人已昏昏欲睡。这时孙中山先生便穿插了一个故事:香港一个搬运工人买了一张彩票,藏在竹杠里,得知中奖后,以为从此不需竹杠而生活了,便把竹杠抛入大海,谁知领奖必须凭票,他哪儿能找回藏票的竹杠呢?听众打起了精神后,他顺势导入正题: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意思是要反对帝国主义,必须握牢强有力的武器。听众领悟后哈哈大笑,窒闷的空气一扫而尽。
  四、一线贯穿,大开大合。演讲者在构思演讲时,可以抓住某具体事物,以此为线索贯穿整个演讲,演讲的内容围绕这一具体事物大开大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表达更形象化,更灵动活泼,而且在结构上还能给人一种首尾呼应、完整收束的美感。
  例如,云南省许晓蕾的演讲《最后一片叶子》,在开场白中,讲道:“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
  然后,演讲者抓住“最后一片叶子”,就当今我国以至全球的环境破坏问题慷慨陈词,用许多触目惊心的典型事例唤起听众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充分阐述环保的重要性。最后,演讲者再扣回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对演讲的主题进行升华:“聪明的作家欧·亨利是以其‘欧·亨利式的结尾’著称于世的,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我想,我们也会创造出另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迎来人类新生的。坐以待毙,从来就不是人类的选择,人类既已觉醒,就会在危机面前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历史机遇,化压力为动力,保卫绿色,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演讲者对演讲进行了巧妙的构思,采用了一线贯穿、大开大合的结构艺术,使演讲有一股内在的灵动血脉,开合相生,收放自如,演讲的主题也显得寓意深刻,警策动人。
  总之,演讲中的“开合”技巧,有点像我们手中的风筝,有一线相牵,可放可收,收放自如,只要不游离演讲的主题,风筝的彩翼就飘飘乎遨游于蓝天白云之间。演讲者巧妙地运用“开合”技巧,也必然能获得这一份潇洒。

&nbsp


相关内容

  • 演讲发音技巧--有灵魂的声音可以打动观众
  • 朗读的时候,声音到底该如何?这个是没有定论的.但是,如果一个好的朗读者,发音不够清晰.准确,语音语调不很恰当,甚至带有地方口音,朗读的效果势必会有影响,可大可小.更何况用嗓不科学,容易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都是对自己不好. 系统科学地提高发声能力(气息和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及正确用声)

  • 演讲口语表达技巧.训练艺术
  • 文章导读: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 ...

  • 演讲者的口语表达艺术
  •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 ...

  • 班级联谊演讲比赛策划书
  • 一.活动主题: 青春飞扬,我的未来不是梦 二.活动目的:1.使两班学生清楚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拼搏,坚信通过四年大学生活的努力会让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 2.加深两班的沟通交流,增强个人演讲能力. 二.活动对象: 三.活动时间: 四.开展方式:演讲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前宣传方式:由两班团支书通 ...

  • 发声训练技巧
  • 声音是一种能量,是控场的最有效的手段,有的人一上台,声音洪亮,具有穿透力,震憾力,罩住了整个气场.有的人声音很小,有气无力,没有一点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学会练声. 两个黄鹂教育小编与您分享: 系统科学地提高发声能力(气息和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及正确用声),是每个演讲者应该了解.最好能够掌握的. 第一.口 ...

  • 掌握口语表达技巧以及口语表达技巧的训练方法
  •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 ...

  • [口琴教学]由单音延伸的技巧①
  • 上期的口琴单音入门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也有很多朋友问我十孔口琴的一些入门知识.所以这次我特开一贴,来为大家简单说一下,一些由单音延伸的十孔技巧. ① 压音: 很多国外的教学里面并不会特别提到压音这个技巧,大多是一笔带过,这种技巧在十孔上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基础的一种技巧,前六孔为吸气压音,后四孔 ...

  • 如何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 ...

  • 怎样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 文章导读: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