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利己"所产生的人性悖论的讨论过程

“人的本性是利己”所产生的人性悖论的讨论过程 Post By:2007-6-14 10:02:00

人的本性是不是利己?

1人是以自身存在(生存)为前提,只有首先保证了自己生存之后,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其中,人的自身的价值和理想,包含了人类文明的因素(暂时到此)。

2而你的“人的本性是利己”。

任何人都可以对比出结果来,同样的事实,得出的结论,稍有不同,然而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

现在,在此谈论的人,都是没有涉及到危及生命时期的人。人远离了生存问题之后,人的行为会上升到围绕其理想与价值的状态,这是几乎所有正常人类的状态。

人的价值状态,1完全利己,可想而知是一种多么可怜的状态。就是吴先生本人也绝对不会去做这种人的。2看过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吗?那个被流放的人,可以说那个岛上的一切都是他的了,他又生活得怎样呢?现在,假设把大上海全城的人都赶光了,都给吴先生你自己。只有当一个人孤独地活着的时候,才会知道,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别人做了些什么。

人有高级的活法,而不去活,偏偏要选择完全利己的可怜的活法,是不符合“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原则的。既然是利己的,就应该选择更高级的和更好的作为自己的才对,可这个原则下的选择却是低级的和可怜的。吴先生你自己产生了悖论,你将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当一个人有能力有条件做到大事的时候,他才会发现,自己的事都是些小事,只有去做那些,尽量对更多的人有用的事情,才是最该做的事情。

“对别人有好的用处”就等于有利于别人。

试想,你要费很大的劲,投入也很大,要去发明一件专利产品。而你的出发点就放在了,对自己有用,不要考虑对别人有用,甚至对别人有用的一律不要。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一切的悖论都是命题本身自相矛盾造成的。

这将是解决悖论的定理。

一个命题有两个源头,矛盾就从中产生。

人的经历、作为和感受都是以自身为主体的,人不同于物就在于人有主观。主观与客观是相对而生的,人的行为总是一端联系着自己的主观,另一端联系着客观。这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有主观的感受就是自己,自己的感受又是客观对象在自己主观上的投影。只有客观对象的辉煌才能照亮主观世界辉煌的感受,其中,一种人只看到了自己主观感受的这一端,而没有认识,自己主观这一端决定于客观对象那一端;另一种人是看到了两端,并且知道客观对象那一

端决定自己主观感受这一端。

是随时随地都有哲学,都关系到哲学基本问题。

应该知道这样的道理,直接的利己是行不通的,只有先利于他,反过来才有利于己。

所谓的利己实则是别人有利于我,可这是半个道理,另一半却是,凡是别人有利于自己的都是首先自己有利于别人的。

有人把损人利己的事情看错了,同样认为利己必须损人。这是一般人眼所见到的,认为这就是事实。可是自然界是不存在好与坏的,该发生就是有道理的,要想他物作用于自己,同时也得自己作用于别人。

就拿打工拿工资来说,要想多挣钱就得多干活,反过来看就是多干活然后才是多挣钱。也就是你不利于别人,又谈何有利于自己呢?利己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是没有客观的科学理念的结果。

除此之外,那些看似不正当的,损人利己这个帐不是立刻就能算出来的。就象玩股票,今天挣,就认为是利己了,这只是一方面,一种算法。而另一种真正地道的算法是,你那天不玩了,算一下总帐,才是。这个世界上,以人为出发点,想象是自私的,可是实际实现的目标,最终结果都是在平衡点附近的,没有一味的偏向于谁。

Post By:2007-6-14 12:54:00

“人是利己的”是认识深度不够和缺乏人的社会性必要条件的结论。

高级活法是目的还是手段?

人在“投胎”之前,假如有两种选择,一是非人的动物,一是人。请问你选择哪一个?

自私是动物生存的本能,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不等同于动物。

同样在人类当中,存在更倾向于动物的人,也存在更人性化、人格化和社会化的更文明的人。前者为动物性的人,因此也就是非人性人格的人。后者为社会化程度更高,脱离动物本能的低级趣味,愿意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做奉献,做一个有利于人(包括自己与他人)的人,先利于人再利于己,才能够维持人类社会的延续。

举个例子,有8个人在一个桌子吃饭,其中一个人面前摆着的是8双筷子,另一个人面前摆着的是8个碗,其他的人面前也同样每个人面前各摆着一样8个餐具。假如每个人都在想,我首先得有人把其余的7样餐具递给我之后,我才递给他们我面前的餐具。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自己顾自己(社会将无法进步),要么谁都难以吃饭。假如做个小小的改变,都能够首先主动的把自己面前的餐具递给别人,这将是一件大家都愉快的事情,当然自己也乐在其中。

自私的错误就在于,用等价的付出,而自己没有获得最好的收益,这就是有悖于自私自利的初

衷了。这难道不是自私的悖论吗?

凡是出现逻辑悖论的命题或观念,都是

命题或观念本身的逻辑错误。

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个人的“意向”实施的途径差异,确切的说是“目标”问题。

我们可以从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来提出逻辑结构的各个方面的可能性的必然。如意向实施的可能途径是,1惟利是图的自私途径,这是一种短见的妄想。其短见在于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类的社会性,就象自然物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和支配一样。其妄想在于,什么目标都实现不了,这样是有悖与自私自利的初衷的。因此,这种人往往都是社会上的无知人群,也就是低级人群。2对人的社会性有所认识和知识,自己也有一定的较高境界的追求,知道社会化人的行为,应该是通过利他然后再利己的道理。如某人自己认为必须上大学,除了提高自己之外,还包含了学习到一技之长,这起码就是对别人有用,而自己所做的积极准备。按照绝对自私的逻辑,一个人将是一个无用的人,这样的自私首先伤害的自己,与自私的初衷是矛盾的。3完全利他,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个体所要做的一切,其基础是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存,甚至是自己更好的生存,才能够更好的为别人做事情。

总之,第二种情况,是人行为的唯一途径,其中也包括极端自私和利己的人在内。自私的人是没有去想,怎样才能够对于自己更好的途径,假如他有这种意识,他就会去认识这个问题,然后跟大家一样,只有规律才能够统一一致的认识,掌握了社会规律,才能更好利己。更好的利己,就是首先必须利他,然后反过来利己。同时人本身也是他人的环境,一个能够自己好起来的人,本身对别人就是亮丽的风景,与别人相互促进。

总结一下,我就会发现,仅仅是途径的不同而已。为什么不选择多赢,大家都兴旺向上,也包括自己呢?而选择大家都衰败,也同样包括自己呢?这就是社会动物的人,社会的规律。

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然后再问“你以为利已与利他矛盾吗?”才有正确的回答基础。但是,回答应该是把“利己”和“利他”颠倒一下,以表示谁在先的问题,也是把实质性的问题纠正过来了,就是实现利己的途径目标不是直接的指向自己,而是指向他人。因此回答是,利他与利己完全是不矛盾的,要想利己,必须首先利他才行。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仅仅是途径的不同,等量的做功或者付出,一个结果是有自己利益放大的行为,另一个结果是将导致自己的利益递减的行为。

我们中国人虽然走了多年的

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教育”也没少教育,可是,在这个小小的选择的问题上,没有弄明白。这不但毁了社会主义,

毁了自己的利益,更是毁于置自己于无知,而糊涂的毁了一个科学的初衷。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也是其理论的基础,中国人是没有深刻地理解人的社会性问题,而在走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不是盲人骑瞎马,马是不瞎的,而是人瞎,瞎指挥,瞎领导,瞎教育和自己瞎认识而已。

“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个人的“意向”实施的途径差异,确切的说是“目标”问题。”

简单的回答就是,“是意向、目标和实施途径的问题”。

“是意向、目标和实施途径的问题”。是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方法的问题,“目的”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手段”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但更确切的还是“意向、目标和实施途径的问题”。

应该说人的动物本性是利己的,而人的精神和社会属性是利他的。这关系到一个人,如何做人和做事的前提问题。

如果单纯的认识为是“目的”或“手段”的问题,已经是前提问题了。因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经带有了一种“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概念在里面了。

且不说“否定之否定”的内容问题,否定之否定实际上是过程关系的问题。而过程本身是存在的本身与关系的变化途径,所有制的问题是在于其本身之外的,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剥削与压迫,也是社会的自然属性,但是从意识形态上,是人们能否接受的问题。

事实上,资本家也并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的,因为他们知道,其商品应该是首先具有使用价值,然后才有交换的价值。就是他们的生存与利益,必须是建立在先利他,然后再利己的途径,才能够实现他们获得高额利润的途径。

否则他们为什么不去造假,而恰恰是投入更大的经费,去提高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

对于“共产主义的悖论”问题,既然知道“否定之否定”,为什么不是“悖论的悖论”有可能是正确的呢?那么这个悖论又是怎样的悖论呢?其基础还是在于所选定的立场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其平台和参照系就应该在社会这个层面上为基准的。而再向两个方向延伸,既个体的人和有组织的人的群体属性和规律。即人的动物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在人的群体生活中,都起着怎样的作用。

先就此说点题外的话,但也是本论题的好素材。你这样直接了当的把目标锁定在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和途径。你忽视了这个论题本身就是你的论题的基础,这里所讲的道理,是包括两

个方面的,一是人的动物性,一是人的社会性问题。假如你是建立在人的动物性基础之上的理论,就应该看它是摇摇欲坠的。这应该是对你有利的事情,讨论目的

是怎样才能够更正确,而不是战争的输赢。

这就是相关本论题的问题,途径的选择问题,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自己。

关于驾驶汽车遇到危险的时候,这既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例子。其实人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动物的本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人的社会性生活中,普遍的问题是如何从社会生活中,更好的利己问题,也是一个选择和权衡的问题,而不是私与公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该私的时候得私,该公的时候就得公,准则就是哪一种选择更好的问题。

任何问题都要明确是在什么范畴内,讨论的是什么目的和目标的问题。私与公的问题,可以在各种领域探讨,如在日常生活中,讨论的是具体的某个人,还要区分与自己是否有关系,还是泛论人的问题。而在科学理论的领域内,就要明确自己研究对象、目的、目标、立场、观点等问题。如我们俩的交叉问题,就是人的公与私,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的问题,以及怎样权衡的问题。

悖论问题是逻辑结论相对于前提条件,在条件缺损和不切实际的情况下,产生的逻辑问题。如本论题,如果只有人的动物性为基础因素和前提条件,而缺失人的社会性问题,其必然产生逻辑悖论。

在科学的层面上,是要排斥人的意向性的,研究什么对象是有目的性的,但是内容必须是忠于事实和实事求是的。正如回答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人比其他的动物更具有两重性,即动物本性和社会精神本性,关于人的问题是离不开这样两个方面的,因为人事实上就是如此。应该注意到马克思理论的基础,无论是哲学的,还是历史的,其理论的基础平台都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理论,需要填补的是自然基础的缺失,但是并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丢弃人的精神和社会性。

只有将哲学纳入科学体系,哲学才有唯一的哲学。 一句老化,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方式的问题,尽管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事实上是两种倾向,更重于哪一端的问题,一是重物质轻精神,这种倾向的问题属于精神问题,反过来导致物质方面也有问题。另一种是重精神轻物质,这种倾向由于一般发生在境界和认识层次较高级的人群中,尽管这里还包括既不富裕又无地位的人,是本质上的支持。因此后一种倾向,才是人应该追

求的境界,也是社会性所要求和引导的趋势。

低级就是做动物性的人,高级就是别浪费了人的资源——有精神。当一个终生都与动物为伍的时候,也许其本人感受并不身。但是,要是一个人前半生

与人为伍,后半生与动物为伍的话,感受又如何?蚂蚁尚能如此,何况人乎?假如一个,可以满足其所有愿望,只有一个条件,他的世界中,永远都只能是他一个人,连个人影、图象都不能有。将何如?

对待各种问题,要想求得更好的解释,需要全方位的立场和视角,然后,从中选择出来最佳得解释方案,重主舍次,才能够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其实,主要再求解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立场方位问题,往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犹如庖丁解牛,刀刃的位置和角度对应准确了,才是关键所在。

人性具有两重性,一是动物的本能本性,一是人类社会的社会性。忽视人的社会性,是这个问题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充分的重视了人的社会性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理论科学。任何忽视或者缺失人的社会性,这个基本的条件,都不足以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抗衡。还有人得精神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动物,如母性,再动物界就是如此相同。

何况我们人类还有唯一的一技之长——思维能力?有那么多的人干着为别人做好事的事情,自私自利的人就没有想一想,他们是什么道理?是否自己的观点有问题?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高可以就低,而低达不到高的兼容程度。大可以容小,小却不能容大。这样,自私自利的人,由于有别人填补“人间之空儿”,他们总是认为这样很好,没什么问题。假如所有的人都极端的自私自利,情况就会逆转,人类和动物都必将自行走向灭亡。

物之聚需要合,人之聚需要和。合和就是团结,团结才有力量,这样的集体其总和才大于个体地累加,个人获得的收益才能够在个人的力量贡献于群体之中,得以放大。这不光是目的和手段的问题,这样的认识实际还是参杂着私利的成分,因为目的和手段都是以主体自身为出发点的。

那么正确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彻底认识的基础上,改变一下方式和途径就可以了。先予以别人,然后别人也同样回报于你。

有许多人不相信会这样,其实这些人就没有想一想,正是也有一些别人也是这样,才如此的。虽然没有直接的受害于自己,但是最终还是受害于同类,这就是所谓的害人必然害自己。

低级就是做动物性的人,高级就是别浪费了人的资源——

有精神。我们不提物质决定精神这样的哲学话语,我们说现实决定精神,似乎更确切一些。

存在决定意识,就是事实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就是事物决定意识,也是事实决定意识。但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产生意识现象的主体决定

意识形态,是内因决定形式;另一种是意识所反映的对象决定意识的内容,是外因决定形式,其中也包含着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只有真实的认识清楚了事实,透过现象见到本质,才能够了解人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应该是怎样的。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内因是根据,也就是人首先必须以自身生存为存在和活动的前提,同时,人还要实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外因是条件,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够起作用。这是对人主体自身地立场为出发点,所得出的主观结论。

但是,反过来从客观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生存过程,其结论是客观结论。客观上就是把人置于社会中,在社会条件下的人,一定要适应社会规律和社会公约与秩序。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所在,就是在于对别人有什么功用。

人为什么要有一技之长?这样的一技之长就是为别人准备得,要么学会了吃喝玩乐不就行了吗?

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

你怎样才能够在自己不利于他人的情况下实现利己的?

牛顿力学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再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属性相同。

其实,利人和利己是相互的,此利犹如这个“力”一样,利人和利己只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选择问题。首先利于人,然后利己,人人兴旺,好的效应得以放大,相互增益。也就是只有互利才是成立的,利就是相互作用一样,利是互惠互利的。首先要求或者单方面追求利己,不想利于他人,就等于对他人不利,获得的就是对自己不利。

谈谈关于“理解和解释”的问题。

理解和解释,实际上都是主体用自己的经验和逻辑,对事实对象进行模拟和类比,进而取而代之的过程,因此,理解和解释必然都要带有自身状态与态度的成分和烙印。需要理解的是人的利己想法和行为,必须考虑合理与合适的实现方式才行,否则转变成极端自私,将是害人害己的。正确的实现途径是,首先利于他人,反过来他人才能够利于自己。颠倒这个次序,虽然差之毫厘,却是谬之千里。人的躯体和意识能力,已经从动物进化到了,极大超越动物的程度,我们怎么能够辜负先祖们的在磨折中,为我们积累起来的飞跃?人类精神怎么还能够返回到动物的水平

?我们今天的人类已经演化成了更精神形态的人了,精神状态的人才称其为人,不是吗?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经历-作为-感受,然后再更好的进行,经历-作为-感受。

私之有度有界论

私是有范围和界限的,这就是私之有界论。

私有一己之私,一家之私,一伙之

私,一群之私,一族之私,一域之私,一国之私,一类之私等等。一己之私是的最小单位,也是最低级的自私。因此,私之恰当有度,度满为公,私与公是两个极端状态,人都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状态。于是就有了先公后私,益公而后利于私,公而忘私,利公损私,无私奉献,大公无私,无私无谓等的境界状态。人的境界是随着私的范围扩大,就是走向公的趋势,人的境界也就正比例增大的。而损公肥私,私人利己,自私自利,极端自私的人,不但体验不到一个高境界的人所感受的自豪感和神圣感,并且还达不到自私自利的愿望,结果是损人不利己。所以公与私的问题,是人的情操境界选择的问题。

A站在1立场上,B站在2立场上,假如A与B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够换位思考的话,这样的争论是无意义的。古人曰“志不同,不与为谋。”其中志就是志同道合,也包括立场。立场不同,就象一个苹果与一个鸡蛋,在非数学范围内加和一样,既和不出来苹果,也和不出来鸡蛋。

变换立场,就是选择不同的方式,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方法。因此,研究的重要一项就是知道以不同的立场、角度和方式方法,来看待问题。怎样做到不瞎摸象,不就比瞎子摸象进化得多了吗?

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是兼容并蓄的。

当人们知道某个物种种群数量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人们知道基因存在并其什么作用的时候,人们终究会知道人的社会性的意义。

主体的条件,一事件的参与者,二事件的感受者和反映者。

那么,我就来谈谈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从心理学发展演化的历程来看,我们先祛除灵魂等不科学的过程,我所知道的心理学,从内感感受,揣摩判断,内省分析,再到行为主义,然后再发展到“读脑”的过程。由此来看,心理学的确可以从多角度,多立场、多方式方法的实现确认心理现象和过程的。

常言到想不到,是做不来的。思与行是连带的,既要有分别,有要有联系。

动机是什么?动机可以说是行为的趋向,动机与行为犹如箭杆与箭头,引导和驱动行为的趋向和取向。动机包含着目的,指向目标,这样的行为才能够是有规则有意义的,否则行为的内容就是一塌糊涂的,这样的

行为是不值得一谈的。

因此,我不是光是“混为一谈了”,前提是我还分得明确呢?

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

你怎样才能够在自己不利于他人的情况下实现利己的?

正如一句常言一样,“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实际上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是兼容并蓄的,当有人提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问

题的时候,这只是问题的一半而已。需要否定的是这样的“本性”是不健全的,需要补充的就是另一半——“利他性”。

是有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不健全的,其逻辑必然产生悖论。

实际上,利己和利他并不是如此的矛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它们恰恰是互相增益。

利人与利己是相互依存的,要阐述明白这个关系并不复杂,难的则在于,这二者的主次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来说,何者是主,何者是次?舍生取义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把这个问题这样定位是比较恰当的。

“利人与利己是相互依存的”的是肯定的,“这二者的主次关系如何”的确是核心焦点问题。

下面就彭哲也这些正确的观念,进一步的谈谈。

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摆放到真实而具体的人生过程当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既是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弄明白的道理,其本身也是人生意义的意义内容。本论题中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楼主本人也基本是这样的态度。

其实,当一个人走上社会,走向成熟之后,人人都面临着这样的权衡的问题,一是现实在迫使你不得不去认真的去想和对待。另一是人生之所必须,原因是人已经在精神上超越了动物,也就不同于动物了,尽管动物性的活着是首要的条件,但是总归不是人活着的最终目的和目标。即人只是活着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基础而已,人活得其所,活得有价值并能够得以体现价值和更有意思和意义,才是目的。

在自然界尽管没有好与坏的区分的,但是,人的能动性,已经相对的可以实现被动下的主动了,这个问题就具有了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意义了,因此,人生的意义问题,随着其精神世界的空前高于动物,大大的超越了动物之后,其意义问题就不能够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动物的发展已经打下了这个基础了,动物除了本能地无知的维护着其生存的意义之外,一些动物甚至也有了“舍生取义”舍己求救人的义举,如海豚和狗。那么我们人类具有这样的精神资源,假如浪费的话,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何况当我们问起苍茫大地的时候,为什么要产生我们人类?虽然天地无知,但是

自然规律所致,定有其道理存在。当我们再向宇宙反问的时候,宇宙存在又是为了什么?假如没有人类这样的生灵存在,没有“活气”的存在中,何尝还要蕴涵着生命和人类精神?

也许宇宙正是“寄予希望”于我们人类,其必然要产生意识,然后才有了宇宙自己存在的对立面的存在,宇宙才因为必然会有人类精神出现,才有了宇宙自己的意义。尽管我们有

些一厢情愿的这样认为,但是,我们怎么能够放弃可能连产生我们的宇宙都寄予希望于我们的自身,而无动于衷呢?

从权衡利弊的角度,则是人类对待人生这样的问题,最为实际的出发点了。假如利人必然损己的话,假如利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的话,这样双重的可能性,都能够从根本上和长久上,成立的话,这个答案就简单了。利己就会成立,就不要去想利人的事情了。全面衡量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实际情况恰恰是相反的,利己的想法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几乎就是寸步难行的,结果恰恰是导致事与愿违的。

恰当的态度和选择应该是,人既要活着,又要活得有意义,缺一不可。无意义或者无意思地活着,是每个正在活着的人所不愿意的。从人的社会性来看,个人的几乎一切的愿望,几乎都难于通过单纯的个人得以实现,只有通过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和每个人向社会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反过来个人的愿望才能够得以实现。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躯体的组成形式,把这个看是个人的问题,放到群体的和宏观的角度来看,就会明白的看到,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人体其实就是一个“细胞社会”,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个细胞必须与身体同呼吸共命运,才是自己存在的基础。因此人除了要依赖动物性的基础和要依赖社会性基础,这两者都是必要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人基本就是在趋利弊害的权衡和关系处理当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所做所为。而作为两种极端状态的完全利己和利人,则是人的情操境界的问题,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人的品德趋向问题。

人应该怎样处理好和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关系问题,和怎样选择价值取向问题,一般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和经验教训中,社会教育导向中和人的自我人格完善中,逐步的确立起来。

另外人处于极度危险和紧张的状态下,往往其潜意识就会起作用,就是人们常说的骨子里的东西。然而这种潜意识是可以在人的显意思强烈的反作用下,得以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的。

其实把“利人与利己”放到人

的目的和手段的范畴来谈,是有些作茧自缚的味道,是不大合适的。

其实把“利人与利己”放到人的目的和手段的范畴来谈,是有些作茧自缚的味道,是不大合适的。 常言道“权衡利弊”,虽然其中包含着目的和手段,但是,问题的主要矛盾还不在于此。这个问题本应该在“权衡利弊”的范畴内进行,才是比较恰当的。

利己和利他,从理论上有多种状态,有极端自私和舍己为人这样两个极

端状态,以及处于这两个极端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从实际事实的角度来看,可以从统计学正态分布的规律可以得出,处于中间状态的应该是占多数,也就是主流趋势和状态。

因此,当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指出的是从理论上有哪些状态,主流应该是什么,也就是这个问题的主要矛盾方面在哪里,就应该抓住这个主要方面来论证。从实际事实上同样如此,由此我们看到的是理论和实际都是集中在中间状态上。然后我再看到这种中间状态有两个发展趋势,就是趋向两个极端状态,但是很少有真正达到极端状态者。因此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权衡的问题了,而且权衡的意义还不仅如此。而是利益也与状态的正态分布一样,也在中间,也有最大值。这就是权衡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并且是理论切合实际的结论。

这里的两个极端状态,就应该把它们当成数学上的0和∞来看待。只是作为两种可能的趋势和极限来处理,而不是作为重点而抛弃主要矛盾方面,也就是集中目标论述中间最多的状态,这样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才具有双重的意义,并且才不会失之偏颇,把论题引向歧途。

这恐怕又是一个“极限悖论”生动的题材了。

假如事实是这样的,由于培养一个民航飞行员需要几百万到千万,因此航空公司为机组人员都配备了降落伞,并允许其遇到危险又难以挽回失事的时候可以弃机逃生。那么你乘坐这样的航班,你又何感受?这是法制,是必要的治人。

一个无治的社会,人就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是好,一是坏。一个有治有理的社会,是封堵和制裁向坏的方向行使者的,用道义、纪律和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然后再驱使和引导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社会才能够平安、发展和有约束下的自由和平等。否则没有对坏的限制,反而会使得大部分的人失去自由和平等,社会也难以发展。

道义、纪律和法律其中就包含和规定了责任和义务,这样有规矩的社会和组织,才是人民所期望的。

“极限悖论”与“物极必反”也许有必然联系。

完全的利己和利人这

样的两个极端,是任何人也达不到的,这两个极端只能是作为两个趋势来用,0和∞对于存在有,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中间状态,就成了两种趋势的抗衡和制衡的关系与过程。因此,这个问题就是利己与利人的关系问题。

只有谈利己和利人的关系问题,才是解释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人的本性是利己”所产生的人性悖论的讨论过程 Post By:2007-6-14 10:02:00

人的本性是不是利己?

1人是以自身存在(生存)为前提,只有首先保证了自己生存之后,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其中,人的自身的价值和理想,包含了人类文明的因素(暂时到此)。

2而你的“人的本性是利己”。

任何人都可以对比出结果来,同样的事实,得出的结论,稍有不同,然而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

现在,在此谈论的人,都是没有涉及到危及生命时期的人。人远离了生存问题之后,人的行为会上升到围绕其理想与价值的状态,这是几乎所有正常人类的状态。

人的价值状态,1完全利己,可想而知是一种多么可怜的状态。就是吴先生本人也绝对不会去做这种人的。2看过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吗?那个被流放的人,可以说那个岛上的一切都是他的了,他又生活得怎样呢?现在,假设把大上海全城的人都赶光了,都给吴先生你自己。只有当一个人孤独地活着的时候,才会知道,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别人做了些什么。

人有高级的活法,而不去活,偏偏要选择完全利己的可怜的活法,是不符合“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原则的。既然是利己的,就应该选择更高级的和更好的作为自己的才对,可这个原则下的选择却是低级的和可怜的。吴先生你自己产生了悖论,你将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当一个人有能力有条件做到大事的时候,他才会发现,自己的事都是些小事,只有去做那些,尽量对更多的人有用的事情,才是最该做的事情。

“对别人有好的用处”就等于有利于别人。

试想,你要费很大的劲,投入也很大,要去发明一件专利产品。而你的出发点就放在了,对自己有用,不要考虑对别人有用,甚至对别人有用的一律不要。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一切的悖论都是命题本身自相矛盾造成的。

这将是解决悖论的定理。

一个命题有两个源头,矛盾就从中产生。

人的经历、作为和感受都是以自身为主体的,人不同于物就在于人有主观。主观与客观是相对而生的,人的行为总是一端联系着自己的主观,另一端联系着客观。这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有主观的感受就是自己,自己的感受又是客观对象在自己主观上的投影。只有客观对象的辉煌才能照亮主观世界辉煌的感受,其中,一种人只看到了自己主观感受的这一端,而没有认识,自己主观这一端决定于客观对象那一端;另一种人是看到了两端,并且知道客观对象那一

端决定自己主观感受这一端。

是随时随地都有哲学,都关系到哲学基本问题。

应该知道这样的道理,直接的利己是行不通的,只有先利于他,反过来才有利于己。

所谓的利己实则是别人有利于我,可这是半个道理,另一半却是,凡是别人有利于自己的都是首先自己有利于别人的。

有人把损人利己的事情看错了,同样认为利己必须损人。这是一般人眼所见到的,认为这就是事实。可是自然界是不存在好与坏的,该发生就是有道理的,要想他物作用于自己,同时也得自己作用于别人。

就拿打工拿工资来说,要想多挣钱就得多干活,反过来看就是多干活然后才是多挣钱。也就是你不利于别人,又谈何有利于自己呢?利己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是没有客观的科学理念的结果。

除此之外,那些看似不正当的,损人利己这个帐不是立刻就能算出来的。就象玩股票,今天挣,就认为是利己了,这只是一方面,一种算法。而另一种真正地道的算法是,你那天不玩了,算一下总帐,才是。这个世界上,以人为出发点,想象是自私的,可是实际实现的目标,最终结果都是在平衡点附近的,没有一味的偏向于谁。

Post By:2007-6-14 12:54:00

“人是利己的”是认识深度不够和缺乏人的社会性必要条件的结论。

高级活法是目的还是手段?

人在“投胎”之前,假如有两种选择,一是非人的动物,一是人。请问你选择哪一个?

自私是动物生存的本能,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不等同于动物。

同样在人类当中,存在更倾向于动物的人,也存在更人性化、人格化和社会化的更文明的人。前者为动物性的人,因此也就是非人性人格的人。后者为社会化程度更高,脱离动物本能的低级趣味,愿意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做奉献,做一个有利于人(包括自己与他人)的人,先利于人再利于己,才能够维持人类社会的延续。

举个例子,有8个人在一个桌子吃饭,其中一个人面前摆着的是8双筷子,另一个人面前摆着的是8个碗,其他的人面前也同样每个人面前各摆着一样8个餐具。假如每个人都在想,我首先得有人把其余的7样餐具递给我之后,我才递给他们我面前的餐具。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自己顾自己(社会将无法进步),要么谁都难以吃饭。假如做个小小的改变,都能够首先主动的把自己面前的餐具递给别人,这将是一件大家都愉快的事情,当然自己也乐在其中。

自私的错误就在于,用等价的付出,而自己没有获得最好的收益,这就是有悖于自私自利的初

衷了。这难道不是自私的悖论吗?

凡是出现逻辑悖论的命题或观念,都是

命题或观念本身的逻辑错误。

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个人的“意向”实施的途径差异,确切的说是“目标”问题。

我们可以从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来提出逻辑结构的各个方面的可能性的必然。如意向实施的可能途径是,1惟利是图的自私途径,这是一种短见的妄想。其短见在于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类的社会性,就象自然物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和支配一样。其妄想在于,什么目标都实现不了,这样是有悖与自私自利的初衷的。因此,这种人往往都是社会上的无知人群,也就是低级人群。2对人的社会性有所认识和知识,自己也有一定的较高境界的追求,知道社会化人的行为,应该是通过利他然后再利己的道理。如某人自己认为必须上大学,除了提高自己之外,还包含了学习到一技之长,这起码就是对别人有用,而自己所做的积极准备。按照绝对自私的逻辑,一个人将是一个无用的人,这样的自私首先伤害的自己,与自私的初衷是矛盾的。3完全利他,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个体所要做的一切,其基础是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存,甚至是自己更好的生存,才能够更好的为别人做事情。

总之,第二种情况,是人行为的唯一途径,其中也包括极端自私和利己的人在内。自私的人是没有去想,怎样才能够对于自己更好的途径,假如他有这种意识,他就会去认识这个问题,然后跟大家一样,只有规律才能够统一一致的认识,掌握了社会规律,才能更好利己。更好的利己,就是首先必须利他,然后反过来利己。同时人本身也是他人的环境,一个能够自己好起来的人,本身对别人就是亮丽的风景,与别人相互促进。

总结一下,我就会发现,仅仅是途径的不同而已。为什么不选择多赢,大家都兴旺向上,也包括自己呢?而选择大家都衰败,也同样包括自己呢?这就是社会动物的人,社会的规律。

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然后再问“你以为利已与利他矛盾吗?”才有正确的回答基础。但是,回答应该是把“利己”和“利他”颠倒一下,以表示谁在先的问题,也是把实质性的问题纠正过来了,就是实现利己的途径目标不是直接的指向自己,而是指向他人。因此回答是,利他与利己完全是不矛盾的,要想利己,必须首先利他才行。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仅仅是途径的不同,等量的做功或者付出,一个结果是有自己利益放大的行为,另一个结果是将导致自己的利益递减的行为。

我们中国人虽然走了多年的

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教育”也没少教育,可是,在这个小小的选择的问题上,没有弄明白。这不但毁了社会主义,

毁了自己的利益,更是毁于置自己于无知,而糊涂的毁了一个科学的初衷。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也是其理论的基础,中国人是没有深刻地理解人的社会性问题,而在走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不是盲人骑瞎马,马是不瞎的,而是人瞎,瞎指挥,瞎领导,瞎教育和自己瞎认识而已。

“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个人的“意向”实施的途径差异,确切的说是“目标”问题。”

简单的回答就是,“是意向、目标和实施途径的问题”。

“是意向、目标和实施途径的问题”。是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方法的问题,“目的”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手段”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但更确切的还是“意向、目标和实施途径的问题”。

应该说人的动物本性是利己的,而人的精神和社会属性是利他的。这关系到一个人,如何做人和做事的前提问题。

如果单纯的认识为是“目的”或“手段”的问题,已经是前提问题了。因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经带有了一种“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概念在里面了。

且不说“否定之否定”的内容问题,否定之否定实际上是过程关系的问题。而过程本身是存在的本身与关系的变化途径,所有制的问题是在于其本身之外的,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剥削与压迫,也是社会的自然属性,但是从意识形态上,是人们能否接受的问题。

事实上,资本家也并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的,因为他们知道,其商品应该是首先具有使用价值,然后才有交换的价值。就是他们的生存与利益,必须是建立在先利他,然后再利己的途径,才能够实现他们获得高额利润的途径。

否则他们为什么不去造假,而恰恰是投入更大的经费,去提高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

对于“共产主义的悖论”问题,既然知道“否定之否定”,为什么不是“悖论的悖论”有可能是正确的呢?那么这个悖论又是怎样的悖论呢?其基础还是在于所选定的立场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其平台和参照系就应该在社会这个层面上为基准的。而再向两个方向延伸,既个体的人和有组织的人的群体属性和规律。即人的动物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在人的群体生活中,都起着怎样的作用。

先就此说点题外的话,但也是本论题的好素材。你这样直接了当的把目标锁定在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和途径。你忽视了这个论题本身就是你的论题的基础,这里所讲的道理,是包括两

个方面的,一是人的动物性,一是人的社会性问题。假如你是建立在人的动物性基础之上的理论,就应该看它是摇摇欲坠的。这应该是对你有利的事情,讨论目的

是怎样才能够更正确,而不是战争的输赢。

这就是相关本论题的问题,途径的选择问题,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自己。

关于驾驶汽车遇到危险的时候,这既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例子。其实人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动物的本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人的社会性生活中,普遍的问题是如何从社会生活中,更好的利己问题,也是一个选择和权衡的问题,而不是私与公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该私的时候得私,该公的时候就得公,准则就是哪一种选择更好的问题。

任何问题都要明确是在什么范畴内,讨论的是什么目的和目标的问题。私与公的问题,可以在各种领域探讨,如在日常生活中,讨论的是具体的某个人,还要区分与自己是否有关系,还是泛论人的问题。而在科学理论的领域内,就要明确自己研究对象、目的、目标、立场、观点等问题。如我们俩的交叉问题,就是人的公与私,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的问题,以及怎样权衡的问题。

悖论问题是逻辑结论相对于前提条件,在条件缺损和不切实际的情况下,产生的逻辑问题。如本论题,如果只有人的动物性为基础因素和前提条件,而缺失人的社会性问题,其必然产生逻辑悖论。

在科学的层面上,是要排斥人的意向性的,研究什么对象是有目的性的,但是内容必须是忠于事实和实事求是的。正如回答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人比其他的动物更具有两重性,即动物本性和社会精神本性,关于人的问题是离不开这样两个方面的,因为人事实上就是如此。应该注意到马克思理论的基础,无论是哲学的,还是历史的,其理论的基础平台都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理论,需要填补的是自然基础的缺失,但是并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丢弃人的精神和社会性。

只有将哲学纳入科学体系,哲学才有唯一的哲学。 一句老化,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方式的问题,尽管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事实上是两种倾向,更重于哪一端的问题,一是重物质轻精神,这种倾向的问题属于精神问题,反过来导致物质方面也有问题。另一种是重精神轻物质,这种倾向由于一般发生在境界和认识层次较高级的人群中,尽管这里还包括既不富裕又无地位的人,是本质上的支持。因此后一种倾向,才是人应该追

求的境界,也是社会性所要求和引导的趋势。

低级就是做动物性的人,高级就是别浪费了人的资源——有精神。当一个终生都与动物为伍的时候,也许其本人感受并不身。但是,要是一个人前半生

与人为伍,后半生与动物为伍的话,感受又如何?蚂蚁尚能如此,何况人乎?假如一个,可以满足其所有愿望,只有一个条件,他的世界中,永远都只能是他一个人,连个人影、图象都不能有。将何如?

对待各种问题,要想求得更好的解释,需要全方位的立场和视角,然后,从中选择出来最佳得解释方案,重主舍次,才能够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其实,主要再求解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立场方位问题,往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犹如庖丁解牛,刀刃的位置和角度对应准确了,才是关键所在。

人性具有两重性,一是动物的本能本性,一是人类社会的社会性。忽视人的社会性,是这个问题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充分的重视了人的社会性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理论科学。任何忽视或者缺失人的社会性,这个基本的条件,都不足以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抗衡。还有人得精神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动物,如母性,再动物界就是如此相同。

何况我们人类还有唯一的一技之长——思维能力?有那么多的人干着为别人做好事的事情,自私自利的人就没有想一想,他们是什么道理?是否自己的观点有问题?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高可以就低,而低达不到高的兼容程度。大可以容小,小却不能容大。这样,自私自利的人,由于有别人填补“人间之空儿”,他们总是认为这样很好,没什么问题。假如所有的人都极端的自私自利,情况就会逆转,人类和动物都必将自行走向灭亡。

物之聚需要合,人之聚需要和。合和就是团结,团结才有力量,这样的集体其总和才大于个体地累加,个人获得的收益才能够在个人的力量贡献于群体之中,得以放大。这不光是目的和手段的问题,这样的认识实际还是参杂着私利的成分,因为目的和手段都是以主体自身为出发点的。

那么正确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彻底认识的基础上,改变一下方式和途径就可以了。先予以别人,然后别人也同样回报于你。

有许多人不相信会这样,其实这些人就没有想一想,正是也有一些别人也是这样,才如此的。虽然没有直接的受害于自己,但是最终还是受害于同类,这就是所谓的害人必然害自己。

低级就是做动物性的人,高级就是别浪费了人的资源——

有精神。我们不提物质决定精神这样的哲学话语,我们说现实决定精神,似乎更确切一些。

存在决定意识,就是事实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就是事物决定意识,也是事实决定意识。但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产生意识现象的主体决定

意识形态,是内因决定形式;另一种是意识所反映的对象决定意识的内容,是外因决定形式,其中也包含着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只有真实的认识清楚了事实,透过现象见到本质,才能够了解人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应该是怎样的。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内因是根据,也就是人首先必须以自身生存为存在和活动的前提,同时,人还要实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外因是条件,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够起作用。这是对人主体自身地立场为出发点,所得出的主观结论。

但是,反过来从客观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生存过程,其结论是客观结论。客观上就是把人置于社会中,在社会条件下的人,一定要适应社会规律和社会公约与秩序。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所在,就是在于对别人有什么功用。

人为什么要有一技之长?这样的一技之长就是为别人准备得,要么学会了吃喝玩乐不就行了吗?

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

你怎样才能够在自己不利于他人的情况下实现利己的?

牛顿力学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再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属性相同。

其实,利人和利己是相互的,此利犹如这个“力”一样,利人和利己只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选择问题。首先利于人,然后利己,人人兴旺,好的效应得以放大,相互增益。也就是只有互利才是成立的,利就是相互作用一样,利是互惠互利的。首先要求或者单方面追求利己,不想利于他人,就等于对他人不利,获得的就是对自己不利。

谈谈关于“理解和解释”的问题。

理解和解释,实际上都是主体用自己的经验和逻辑,对事实对象进行模拟和类比,进而取而代之的过程,因此,理解和解释必然都要带有自身状态与态度的成分和烙印。需要理解的是人的利己想法和行为,必须考虑合理与合适的实现方式才行,否则转变成极端自私,将是害人害己的。正确的实现途径是,首先利于他人,反过来他人才能够利于自己。颠倒这个次序,虽然差之毫厘,却是谬之千里。人的躯体和意识能力,已经从动物进化到了,极大超越动物的程度,我们怎么能够辜负先祖们的在磨折中,为我们积累起来的飞跃?人类精神怎么还能够返回到动物的水平

?我们今天的人类已经演化成了更精神形态的人了,精神状态的人才称其为人,不是吗?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经历-作为-感受,然后再更好的进行,经历-作为-感受。

私之有度有界论

私是有范围和界限的,这就是私之有界论。

私有一己之私,一家之私,一伙之

私,一群之私,一族之私,一域之私,一国之私,一类之私等等。一己之私是的最小单位,也是最低级的自私。因此,私之恰当有度,度满为公,私与公是两个极端状态,人都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状态。于是就有了先公后私,益公而后利于私,公而忘私,利公损私,无私奉献,大公无私,无私无谓等的境界状态。人的境界是随着私的范围扩大,就是走向公的趋势,人的境界也就正比例增大的。而损公肥私,私人利己,自私自利,极端自私的人,不但体验不到一个高境界的人所感受的自豪感和神圣感,并且还达不到自私自利的愿望,结果是损人不利己。所以公与私的问题,是人的情操境界选择的问题。

A站在1立场上,B站在2立场上,假如A与B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够换位思考的话,这样的争论是无意义的。古人曰“志不同,不与为谋。”其中志就是志同道合,也包括立场。立场不同,就象一个苹果与一个鸡蛋,在非数学范围内加和一样,既和不出来苹果,也和不出来鸡蛋。

变换立场,就是选择不同的方式,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方法。因此,研究的重要一项就是知道以不同的立场、角度和方式方法,来看待问题。怎样做到不瞎摸象,不就比瞎子摸象进化得多了吗?

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是兼容并蓄的。

当人们知道某个物种种群数量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人们知道基因存在并其什么作用的时候,人们终究会知道人的社会性的意义。

主体的条件,一事件的参与者,二事件的感受者和反映者。

那么,我就来谈谈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从心理学发展演化的历程来看,我们先祛除灵魂等不科学的过程,我所知道的心理学,从内感感受,揣摩判断,内省分析,再到行为主义,然后再发展到“读脑”的过程。由此来看,心理学的确可以从多角度,多立场、多方式方法的实现确认心理现象和过程的。

常言到想不到,是做不来的。思与行是连带的,既要有分别,有要有联系。

动机是什么?动机可以说是行为的趋向,动机与行为犹如箭杆与箭头,引导和驱动行为的趋向和取向。动机包含着目的,指向目标,这样的行为才能够是有规则有意义的,否则行为的内容就是一塌糊涂的,这样的

行为是不值得一谈的。

因此,我不是光是“混为一谈了”,前提是我还分得明确呢?

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

你怎样才能够在自己不利于他人的情况下实现利己的?

正如一句常言一样,“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实际上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是兼容并蓄的,当有人提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问

题的时候,这只是问题的一半而已。需要否定的是这样的“本性”是不健全的,需要补充的就是另一半——“利他性”。

是有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不健全的,其逻辑必然产生悖论。

实际上,利己和利他并不是如此的矛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它们恰恰是互相增益。

利人与利己是相互依存的,要阐述明白这个关系并不复杂,难的则在于,这二者的主次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来说,何者是主,何者是次?舍生取义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把这个问题这样定位是比较恰当的。

“利人与利己是相互依存的”的是肯定的,“这二者的主次关系如何”的确是核心焦点问题。

下面就彭哲也这些正确的观念,进一步的谈谈。

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摆放到真实而具体的人生过程当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既是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弄明白的道理,其本身也是人生意义的意义内容。本论题中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楼主本人也基本是这样的态度。

其实,当一个人走上社会,走向成熟之后,人人都面临着这样的权衡的问题,一是现实在迫使你不得不去认真的去想和对待。另一是人生之所必须,原因是人已经在精神上超越了动物,也就不同于动物了,尽管动物性的活着是首要的条件,但是总归不是人活着的最终目的和目标。即人只是活着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基础而已,人活得其所,活得有价值并能够得以体现价值和更有意思和意义,才是目的。

在自然界尽管没有好与坏的区分的,但是,人的能动性,已经相对的可以实现被动下的主动了,这个问题就具有了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意义了,因此,人生的意义问题,随着其精神世界的空前高于动物,大大的超越了动物之后,其意义问题就不能够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动物的发展已经打下了这个基础了,动物除了本能地无知的维护着其生存的意义之外,一些动物甚至也有了“舍生取义”舍己求救人的义举,如海豚和狗。那么我们人类具有这样的精神资源,假如浪费的话,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何况当我们问起苍茫大地的时候,为什么要产生我们人类?虽然天地无知,但是

自然规律所致,定有其道理存在。当我们再向宇宙反问的时候,宇宙存在又是为了什么?假如没有人类这样的生灵存在,没有“活气”的存在中,何尝还要蕴涵着生命和人类精神?

也许宇宙正是“寄予希望”于我们人类,其必然要产生意识,然后才有了宇宙自己存在的对立面的存在,宇宙才因为必然会有人类精神出现,才有了宇宙自己的意义。尽管我们有

些一厢情愿的这样认为,但是,我们怎么能够放弃可能连产生我们的宇宙都寄予希望于我们的自身,而无动于衷呢?

从权衡利弊的角度,则是人类对待人生这样的问题,最为实际的出发点了。假如利人必然损己的话,假如利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的话,这样双重的可能性,都能够从根本上和长久上,成立的话,这个答案就简单了。利己就会成立,就不要去想利人的事情了。全面衡量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实际情况恰恰是相反的,利己的想法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几乎就是寸步难行的,结果恰恰是导致事与愿违的。

恰当的态度和选择应该是,人既要活着,又要活得有意义,缺一不可。无意义或者无意思地活着,是每个正在活着的人所不愿意的。从人的社会性来看,个人的几乎一切的愿望,几乎都难于通过单纯的个人得以实现,只有通过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和每个人向社会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反过来个人的愿望才能够得以实现。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躯体的组成形式,把这个看是个人的问题,放到群体的和宏观的角度来看,就会明白的看到,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人体其实就是一个“细胞社会”,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个细胞必须与身体同呼吸共命运,才是自己存在的基础。因此人除了要依赖动物性的基础和要依赖社会性基础,这两者都是必要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人基本就是在趋利弊害的权衡和关系处理当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所做所为。而作为两种极端状态的完全利己和利人,则是人的情操境界的问题,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人的品德趋向问题。

人应该怎样处理好和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关系问题,和怎样选择价值取向问题,一般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和经验教训中,社会教育导向中和人的自我人格完善中,逐步的确立起来。

另外人处于极度危险和紧张的状态下,往往其潜意识就会起作用,就是人们常说的骨子里的东西。然而这种潜意识是可以在人的显意思强烈的反作用下,得以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的。

其实把“利人与利己”放到人

的目的和手段的范畴来谈,是有些作茧自缚的味道,是不大合适的。

其实把“利人与利己”放到人的目的和手段的范畴来谈,是有些作茧自缚的味道,是不大合适的。 常言道“权衡利弊”,虽然其中包含着目的和手段,但是,问题的主要矛盾还不在于此。这个问题本应该在“权衡利弊”的范畴内进行,才是比较恰当的。

利己和利他,从理论上有多种状态,有极端自私和舍己为人这样两个极

端状态,以及处于这两个极端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从实际事实的角度来看,可以从统计学正态分布的规律可以得出,处于中间状态的应该是占多数,也就是主流趋势和状态。

因此,当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指出的是从理论上有哪些状态,主流应该是什么,也就是这个问题的主要矛盾方面在哪里,就应该抓住这个主要方面来论证。从实际事实上同样如此,由此我们看到的是理论和实际都是集中在中间状态上。然后我再看到这种中间状态有两个发展趋势,就是趋向两个极端状态,但是很少有真正达到极端状态者。因此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权衡的问题了,而且权衡的意义还不仅如此。而是利益也与状态的正态分布一样,也在中间,也有最大值。这就是权衡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并且是理论切合实际的结论。

这里的两个极端状态,就应该把它们当成数学上的0和∞来看待。只是作为两种可能的趋势和极限来处理,而不是作为重点而抛弃主要矛盾方面,也就是集中目标论述中间最多的状态,这样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才具有双重的意义,并且才不会失之偏颇,把论题引向歧途。

这恐怕又是一个“极限悖论”生动的题材了。

假如事实是这样的,由于培养一个民航飞行员需要几百万到千万,因此航空公司为机组人员都配备了降落伞,并允许其遇到危险又难以挽回失事的时候可以弃机逃生。那么你乘坐这样的航班,你又何感受?这是法制,是必要的治人。

一个无治的社会,人就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是好,一是坏。一个有治有理的社会,是封堵和制裁向坏的方向行使者的,用道义、纪律和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然后再驱使和引导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社会才能够平安、发展和有约束下的自由和平等。否则没有对坏的限制,反而会使得大部分的人失去自由和平等,社会也难以发展。

道义、纪律和法律其中就包含和规定了责任和义务,这样有规矩的社会和组织,才是人民所期望的。

“极限悖论”与“物极必反”也许有必然联系。

完全的利己和利人这

样的两个极端,是任何人也达不到的,这两个极端只能是作为两个趋势来用,0和∞对于存在有,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中间状态,就成了两种趋势的抗衡和制衡的关系与过程。因此,这个问题就是利己与利人的关系问题。

只有谈利己和利人的关系问题,才是解释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相关内容

  • 基于人性假设论下的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探索
  • [摘要]人性假设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从人性假设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党建工作制度可以提高制度的实效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是我党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把人性假设作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的出发点,旨在尝试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人性假设 党建工作 制度建设 党的制度建 ...

  • 叔本华的"同情说"
  • Y9011:53 单位代码lQ昼§§ 学号墨星鲍a勉! 西南虫謦 硕士学位论文 叔本华的"同情说" 论文作者:彭华刚 指导教师:潘佳铭彭自强教授 岳跃邹顺康剐教授 学科专业:伦理学 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 提交论文日期:2006年4月 论文答辩日期:2006年5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中 ...

  • 葛四友:论柯恩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动机悖论"反驳
  • 一.基本预设 柯恩于2008年出版的<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试图做两个拯救:一是将均等主义从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中拯救出来:二是将正义概念从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正义观中拯救出来.(cf.Cohen,P.2.下引仅标页码)本文主要关注柯恩的第一个拯救.笔者认为,柯恩在这里从运气均等主义的预设人手,对 ...

  • 荀子和孟子
  •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孟繁一 0位粉丝 1楼 作者:蔡锐基 孟子和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其中,孟子更是被后世之人尊称为"亚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硕儒,"孔孟"的思想足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而荀子亦是先秦孟子之后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创立 ...

  • 浅谈现代生物科学对伦理观的冲击
  • 浅谈现代生物科学对伦理观的冲击 摘要:现代生物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相对于物理学和化学已经对人类产生的冲击,其隐匿的巨大影响还未被广泛认知.本文从"试管婴儿"."精子捐赠"."替代母亲"等问题开始,讨论了现代生物科学发展 ...

  • 对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研究
  • 第30卷第1期 詹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月 V01.30No.1 Journal 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 Jan.2008 对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研究 文Ij玉娟 (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把自我实现作为他个性 ...

  • 国富论解读
  • 从亚当·斯密问题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在<国富论>中,斯密是从物质利益和个人私利出发,论述了利己主义的经济观.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 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

  • 如何准备一场辩论赛
  • 如何准备一场辩论赛.txt 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以下我们逐一介绍. 一. 审题 辩题及其相应的立场是辩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辩题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关系到制定的辩论方案质量.赛前准备应从审题做起. (一) 确定辩论的立场 近年来,国内许多辩论赛 ...

  • [党课]机关党员应该在提升党性修养上走在前做表率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性摆在了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