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和孟子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孟繁一 0位粉丝

1楼

作者:蔡锐基

孟子和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其中,孟子更是被后世之人尊称为“亚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硕儒,“孔孟”的思想足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而荀子亦是先秦孟子之后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创立了博大的儒学思想体系,也为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同是儒家大师,同出儒门,尊崇孔子,为中国儒家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两人在人性方面的观点却截然不同,总的来说,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却主张“性恶”。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见仁见智,不同人会有不同观点看法,我们也不能武断地对这两种观点妄然作出对或错的判断,但是通过对这两者进行一个比较、探讨却有可能得出一些于我们有益的结果。

一、孟子及其性善论

(一)孟子的生平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的生卒年月目前有各种不同观点,但学术界比较支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元代程复心的《孟子年谱》说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四岁;二是现代学者杨伯峻认为孟子生于公元前385年,卒于公元前304年。”[1][2-3]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很高寿。关于孟子的先世,今人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都认为孟子是鲁国公孟孙氏的后代。关于孟子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家庭的教育,特别是传说中孟母“断织”和“三迁”更是孟子家庭教育的典型,虽然,这些只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但从某一角度上看,可知孟子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二是孟子的师承问题,按照传统的儒家发展脉络,孟子师承子思,子思受业于曾子,但这只是古人为了维护孟学的正统性而撰写出的,并不可信。“据今人考据,孟子不是直接受业于子思,而是子思的再传弟子。”[2][18] 孟子和孔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周游列国,先后去过齐、魏、宋、滕、鲁等国到处宣传自己的学说,一度“后车数千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浩浩荡荡风光无限,道性善,传仁政,只是处于战国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他的学说并没有被各国君王所接受,所以年老的孟子和孔子一样,不再出游,而是修身养性,潜心治学。

(二)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学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假若没有性善论便构建不成孟学这一思想体系。“性善”是为讨论仁义礼智诸德的内在根据而设,为论证王道仁政的内在基础而论。要探讨孟子的性善学说,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性”。“性”是孟子性善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孟子》中“性”字主要指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趋向,可合称为“性向”。如“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山之性也哉”,就是指山的本来的属性和资质在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孟子对“人性”的界定,主要就是指人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人性所具有的趋向。人性总的分来有两种:一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性,二是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之性,按现在的说法便是: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特别是指道德良心方面的属性。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他提出了“性无善恶论”主要是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理方面的属性,而否定道德性,是不全面,也是不合理的。孟子则不同,他不否认人生理方面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种性,认为人有两种不同的性,但他论性善不是以前一种为据,只以后一种立论。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口之于味虽然是一种性,但君子不以此为性,只以此为命;仁之于父子虽然是命,君子不以此命,而是以此为性。孟子便是这样,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去构筑他的性善大厦。接下来就对孟子的性善大厦进行解读《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中,孟子回答弟子公都子的提问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有这么几个关键词: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人也以及人皆有之。 对于六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可以得出这么一句话: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是人。这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良心。这两段文字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在孟子的“性善论”立论的基点,极为重要。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孟子 公孙丑句上》第六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 告子章句上》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仁、义、礼、智被孟子简称为“四端”,这段论述是说: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在人则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之“端”。

回复

2楼

“端”字的本义是植物的初生、开始等,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也就是以“四心”作为“四德”的开始、端绪,也就是说“四心”是“善”的开始。由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固有之”的,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仁义礼智“四端”有如人生而具有的四肢一样,都不是外界所赋予的。既然每个人都拥有“四端”,那么,社会上应该个个行善,无争斗,然而,为什么现实中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行恶,相互斗争甚至残害呢?这便涉及到孟子性善论中的另一个问题:“修善”。“修善”是性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每个人都具有四端,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会向“善性”的方向发展,要真正拥有“善”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扩展。在后天的完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要以尧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行动准则。再者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如《孟子告子章句上》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具备有向善的条件:“四端”,但是由于“善端”是天生于人心的,所以人们往往不去探索它,就好比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一样,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大部分人从未关注过这些需要,就这样“四端”被遗失了,即孟子所说的“放心”,人们遗失了“善端”,便认为自己不具备从善的条件,不能从善,孟子认为这是自暴自弃,不尽其才。事实上。个人要经过不断地反思,将“放心”找回来,也就是“求放心”才能将善端保持下去。二是环境的影响,《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矢人岂不二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慎也。这句话孟子想要表达的是仁与不仁是后天职业不同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大厦。

二、荀子及其性恶论

(一)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字卿,世人也称孙卿,战国时赵人”。荀子的生卒年很难考据,但根据已有的史料记载,推知他的政治、学术活动约在公元前298到公元前238之间。根据史料推测,同孟子一样,荀子也十分高寿。关于荀子的师承问题,史料并无记载,因此很难考据。儒家学派主张“入世”,因此荀子和孔子、孟子等先贤一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思想等等。他一生中曾去过齐、楚、赵、秦等国。倡行汤、武王之道,推行仁义而不黩武力,当时七国争雄,竞争激烈,已经达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如不行武力则国之将亡,“王道”自然敌不过“霸道”。“学说不为各国君王所接受,周游列国之后,荀子留在兰陵,著书立著,之至去世。”[3][3] 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荀子和孟子合传,认为孟荀齐名,但到了宋代以后,荀子却遭到主流思想的贬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荀子的思想成不了主流,但他为后世留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其深远意义无法估计。下面就对荀子所提的与孟子“性善论”相对而言的“性恶论”进行探讨。

(二)性恶论在《性恶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在这里给“性”下了一个定义:就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不能学习亦不能效仿的那些东西才是“性”,荀子给“性”下了这么一个界定,那末,哪些东西才是不可学并且不可事的呢?接下来荀子便列举了例子来说明“性”的内涵,他说: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到了这里,我们便明白了荀子所指的“性”是哪些了,就如告子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生理属性一样,荀子也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前面在写孟子的时候,我们已经区分了人的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荀子和告子一样,他提出“性恶论”是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基础的,他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提出“性恶论”的。在荀子名篇《性恶论》的开头,荀子便提出了他的论点,他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为什么从人的自然属性这个角度出发,人性就是恶的?

2006-2-12 23:26 回复

孟繁一 0位粉丝

3楼

1、人本身的生理需要即人的日常生活决定了人是恶的,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人生来就有这么些特点,如果顺着这些要求发展下去必定会产生如战争、相互残害、淫乱等种种“恶”的行为,因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而造成暴乱。所以荀子认为假若顺着人的各种情欲发展下去,那么就会产生社会的动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事实上荀子的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每个人都有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就本身而言并无善恶之分。

2、从仁、义、礼、智等礼仪教化的起源看,人性是恶的。荀子说:古者圣王以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其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在荀子看来,木有曲性,金有钝性,因而人也有“恶”的本性,之所以会有礼仪、法度的产生,便是由于人性是恶的,由于木得矫正才能直,钝金得磨砺才能利,为了矫正世人的种种恶性,圣王便制定出礼仪、法度以正人心,荀子以礼仪、法度的起源再一次论证了“人性本恶”。

3、从“其善伪也”这个角度出发,人的本性是恶的。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也就是说能够模仿学习的东西就称为伪。因此,“其善伪也”就是说“善”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人们向圣王君子学习、仿效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如果“善”是人的本性,那为什么还要向圣人学习,这是没必要的。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只是圣人们所有,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是向圣人们学习,才有了善的可能,既然是后天学习所得,可学而能,可事而成,所以“善”不是人的本性。但是,既然善非人之本性,恶才是先天而成的,那末,人人为恶,圣王之善从何而来?为了解答这个疑问,荀子说:“然则圣人之于礼仪积伪也,亦犹陶诞而生之也”、“圣可积而至”,在这里荀子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圣人之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而来。荀子便是通过对“性善论”的反驳,从而反面论证了自己“性恶论”的观点,这里,荀子用到了反证法。荀子便是这样,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从上面三个方面一步步论证了“性恶论”,但是,这并不是荀子“性恶论”的全部,同孟子一样,荀子亦十分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天的学习和环境教育也是荀子“性恶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基本思想出发,进而提出了“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通过不断向圣王君子高尚道德的学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

另外,一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荀子认为人的生活环境不能由人随意选择,因此,人都要受环境的制约,这是无待而然,然而圣人能于环境中吸收有益的东西,排拒其无益的东西,以增进自身的修养,能改变自身的素质以成圣成贤。以自然之性作为立论基础,一步步对“性恶论”进行论证,以及后天的个人努力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构成了荀子“性恶论”的全部。

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异同

通过前面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一一解读,我们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观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便将这两种观点做一个比较,以得出二者的异同。

(一)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006-2-12 23:26 回复

4楼

2、实践的不同。

(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4][45]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束性,即他律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体现了荀子的辩证法精神。

3、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有不同看法,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有些相似,认为对人的教育要行法治,重刑罚,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而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礼仪教之,以助人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4、论证方法不同。

孟子提出“性善论”,他主要是以“类”的思想进行论证的,“类”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类”相似,圣人拥有仁义礼智等诸多美德,具有善性,同样是人,圣人所拥有的东西,其他人也同样拥有。二是人与动物不同,人不同于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既然不同,那末,人与动物共有的耳目口鼻之欲的自然属性便不能作为人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性才是人的本性。而荀子则是从人人生而有之这个角度论证,既然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最浅显的,每个人都知道的便是自然之性。

(二)相同之处:

1、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观点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扩而充之也好,化性起伪也好,两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之所以二人在这一点上会如此相近,主要是因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仁”学,以劝天下人为己任。

2、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孟子主张性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性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途之人可以为禹。虽然两种理论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但都肯定了无论是达官贵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成为尧舜禹,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每个学生无论资质、出生如何,都应该受到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平等对待,他们都有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3、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总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因此,不管是“扩而充之”还是“化性起伪”,在发展善性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向圣人学习以获得“善”。

四、“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现代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知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我们不能说二者谁更伟大,只能利用其合理性的一面,拿来为我所用。首先,我们以孟子“类”的思想来看,“‘类’的思想体现了人类对道德的追求,同时又以人与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同推导出精神的共同,这样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需要或不需要考虑到他人的需要或不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讲的道德自律。”[5][156]这种基于同类基础的道德自律更易内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依这种道德自律而进行的道德实践,更有生命力。其次,荀子在德性培养过程中首先肯定人们皆具备“智能”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同时强调从外部以制度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和社会秩序,以一种外在机制形成道德他律约束人们的行为,二者相结合,使得德性的培养建立在道德主体的自律意义上的道德他律,这对任何一个社会道德建设来说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如何对待义利关系,如何解决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问题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人们的道德自律性有所下滑,致使市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如何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以外在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道德自律和外部的道德规范相结合,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最后,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不管我们的教育者是支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必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在道德方面都是平等的,人人皆可为尧舜,我们不能仅仅从学生的智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绝对的判断,学习成绩与道德并不成正比,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就认为其道德也低下,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文章来源:韩山师范学院

首先,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基本思想出发,进而提出了“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通过不断向圣王君子高尚道德的学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

摘自3楼

谢谢

其他回答 共2条

恩恩 人的一生本来就有善恶 其实不用在乎那么多的 \就象孟子和荀子的争辩一样 延续了几千年 到现在也没说到底是谁错了 其实他们的学说都很经典 只是出发点各不一样 而最终目的是一样的 都是想让世人忘记自己丑陋的一面 可惜 哎 他们越是教导 世人越是违背 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孟子荀子把世间人的善恶讲明了 所以恶人门 没有了遮羞布 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做坏事 哎 真是人类的一大遗憾 如果我是春秋时期的人的话 我就不会去诉说我自己的思想理念 因为即使你的学说再好 也有瑕疵的一面 再者人的心理是与力学相连的 与自己的爱好相同的就吸引过来 要是违背了自己的理念就将他推远 所以说再不相同的人看同一本书时所领悟的都大不一样 举个例子来说 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 本是一本骂世的书 他骂世人被厚脸皮和黑心所左右 可不曾想到竟成为一些存有歹心的人们的奇书 哎 宗吾先生却受到文化界的谴责 哎```` 现实社会 就是这样 还有曹操本是个伟大的思想家 军事家 文学家 一生为汗世皇室 作出了N多的贡献 到头来却弄了个大奸雄 呵呵 写到这里我不知不觉的傻笑起来 呵呵 这就是人生 呵呵 只能用我们整天说的口头禅表示了 人生如梦 没法吊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知识,他们都是对人为什么作会为人的原因作了一个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的转变是在于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恶"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才转世为人来这个世界上受罪的,因为他认为,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担忧不已,每天都在为一些事情而忙碌,所以他认为的"性本恶"实际上就是指的人来这世上是为上一世而赎罪 ----------------------------- 附: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或者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的本性。看到有网友把人性定义为介于动物性和神性之间的性质,窃以为值得商榷,动物性的定义容易下,但是谁能说清什么是神性呢?所谓的神性本质上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源于人性假设的一种表现形式,显然不具有说服力。这位朋友还提到中国某著名哲人将人性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二是社会性,三是精神性,其实后二者只是同一种形态的不同层次,应该归纳于社会性。所以按照一般意义上人们把人性分解为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习惯做法,应该是比较科学的。除此以外,笔者以为,所谓本性,应该符合三个评判标准,一、本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在后天的学习、教导和熏陶中被培养出来的;二、所谓本性,可能会被其他环境因素所蒙蔽,但是在没有任何监督、约束和压制的情况下是应该会自然流露表现出来的;三、既然是本性,那么无论外在因素如何强烈作用,都不可能在根本上轻易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社会性虽然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属性,但是显然不能作为人的本性来讨论,毕竟动物性(或者说生物性)是社会性的基础,这在许多哲学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是承认并且赞同的。 接下来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何为善恶,这个定义是较人性难下千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佛教的《大乘义章》将善恶分成三类:一、以顺益为善,以违损为恶;二、以顺理为善,以违理为恶;三、以体顺为善,体违为恶。这种分法显然带有太强烈的因果轮回报应思想,并不是非常科学。在摒弃阶级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马克思主义对自私的定义来对善恶的底线做一个定义:所谓恶,就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公众的正当利益,或者说没有任何原因地损害其他正当利益的行为;所谓善,就是为了他人、社会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身利益,或者说得再宽泛些,如果没有涉及自身利益,就不会主动去损害其他群体或者个人的正当利益。请注意的是,这里仅仅是指善恶的底线,我们并没有规定上限,毕竟那样的要求就现阶段而言来说高了些,比如,见义勇为是善的,但是不见义勇为就一定是恶的吗?显然,这样的打击面太大了些。 定义了人的“本性”和“善恶”的标准之后,就可以讨论人类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四种不同观点了:即人性本善论、人性本恶论、人性无善无恶论和人性善恶兼存论。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流派是奉行“性善论”的,在西方也有相当一部分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马斯洛等认为人性本善。很多人以为佛教也是主张“性善论”的,我倒有些不同看法,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但事实上,佛教虽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是一样。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可见,事实上的佛教是善恶一体论的主张者。 再来看看另一个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道教,事实上道教并没有对善做任何严格的定义,更多的时候提倡的是“道法自然、清净无为”,追求的是一种真,讲究的是修心练性,返朴归真,回到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但是照西方弗罗伊德的说法,人在四岁前与动物无异,并不具有社会性,这种状态下的纯真,看来更多地接近于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性,至于动物性是善还是恶,在下文中会有论述。 事实上最极力提倡人性本善的是中国的儒教,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被引导以后的人性,还是不是人的本性?正如树木生长有自己的形状,人也可以把它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我们还能说这就是树木本来要长成的样子吗?引导为善即人性本善,那么引导为恶是不是就是人性本恶呢?如果不加引导又是不是人性本无善无恶了呢?很明显,儒家所说的人性要通过培养和引导才会形成,即指人的社会性,并不是人的真正本性。况且儒家的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所谓的“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上,不是最基本的善的定义,而是提高了的标准。再者,了解儒家历史的人都不难看出,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教实际上成了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统治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带有明显的阶级意识,自然不可能说出“人之初,性本恶,喜造反,爱起义”之类大逆不道的话来。退一步说,即使人性本善,对太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具体的不想一一列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故事已经很多了,如果人性本善,成长的环境又是善的,为什么还会有如梓涛朋友在红袖杂文论坛里所说的事情发生?其实这就又回到了十年前国际大专辩论赛上的一个正方未能回答的问题上:善花是怎么结出恶果的? 第二种观点比较中庸,人性本无善无恶论,祖师爷应该是荀子的徒弟告子。他主张人性本无善恶,只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环境中被培养成具有不同倾向的两种品德。但是这种观点也有缺陷,比如,人之初无善恶吗?一个还在吃乳的婴儿,当然不会有人教善恶。但是当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嚎啕大哭。看到妈妈,就眉开眼笑。为什么呢?这说明,婴儿在不懂人言,不晓世事险恶的时候,就已经自发地知道对生人的恐惧并通过哭来保护自己。这说明,婴儿已经有了善恶的观念。当然这种善恶不同于社会上的善恶观,但是根子已经出现了。再举一例,孩子的谦虚礼让总是在后天的学习教育中获得,但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抢夺、与人斗殴却永远不需要人去教他们,这能说人性无善无恶么?况且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毛泽东曾经指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人本性无善恶,那么外界的因素怎么能够起作用呢? 第三种观点是西汉扬雄的“性善恶混”说,即人性有善又有恶。他提出,“人之性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扬雄《法言——修身》)。这个意思是说,人性内的善和恶是一体的,混在一起,难以分离。如果向善的方面培养,那善就出现,恶就消失。如果向恶的方向去培养,那善的因素就不存在,成为恶人。与他持同一观点的还有佛教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所略有不同的是,天台宗有关善恶的论说中,善与恶是作为众生自然存在(所有)的本性,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能、作用;善与恶是同本性(心体)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即是“互具”的。正如智者所说:“由恶有善,离恶无善”(《法华玄义》卷五下,见《大正藏》卷三三)“即恶而善,即善而恶”(《法华玄义》卷八上,见《大正藏》卷三三)善与恶是一体两面。而在扬雄为代表的儒家人性善恶论中,善与恶更多的作为心性的两个性质和道德行为的两个可能倾向(所能)。在儒家看来,善恶的生成和存在更多地在性与情、义和利的伦理现实关系中,很少有佛门的本体论色彩。不能否认,善恶一体论是具有相当的科学性的,但是这里面又存在一个问题,无论是佛教还是儒家,都没有对人在最初状态下的善恶成分做一个定性的研究和分析,是各占50%?还是一个占一大半,一个占一小半?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善,又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恶,这种表现是不是能够被预测,或者说对善恶这二者究竟是数量控股还是质量控股完全没有谈到,因而无法解释善人的恶行与恶人的善行的存在与发生,他们所遇到的困惑,比性善论和性恶论都要多得多。 最后一种观点是人性本恶 ,这也是笔者比较欣赏的一种解释,当然,仅仅是个人观点。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在当时对传统儒家的性善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也是“性恶论”。西方社会占有主导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但是这种罪过从何而来,没有明确地表述,或者严格地说,没有对除了犹太人以外的民族的原罪来源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而且西方的性恶论有几个很奇怪的逻辑。第一,人有原罪。所以,任何人生下来就有了罪。第二,无论哪个人犯了多少错误,做了多少坏事,只要向主忏悔,就会获得原谅,死后就可以上天堂。第三任何人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不会上天堂。哪怕这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心向善,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这样的理论导致什么样的文化偏差呢?第一,世上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都是有罪的。这就容易导致普遍的怀疑观和厌世观。第二,既然可以速成地忏悔和获得上天堂的机会,那么在平时干多少坏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这就等于给了那些“恶”人以做恶的借口。第三,所有那些没有经过受洗的、不信基督的人都是异教徒,都没有机会上天堂。这就导致了种族歧视。所有这些,源于对人的本性认识的不科学。再看看中国传统的性恶论,代表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不“恶”的话,你就会吃亏,被人欺负。我被人家坑了,就应该也去坑别人,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平衡。甚至于一些教人如何“恶”的书也大受欢迎。应该说这种解释多少道出了人动物性的本质,但是这种迷信“性恶论”的文化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正是由于许多人对这种“性恶论”笼罩的文化气氛感到压抑,才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念旧情节,也让某些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道旗帜的歪门邪道乘机蛊惑人心。 我赞同性恶论,但是上面两汇总观点简单地把人的本性归于社会性,或许背离了本性的原义。正如我在文章开头讲到的,人的本性,应该是动物性,这种性质,从本质上来说,无疑是“恶”的,因为它是物种生存与进化当中自我保护、自我实现意识的一种外化,与生俱来,不可能被所谓的文明教化所彻底改变,在动物种群中,也有类似斑马群的个体牺牲行为,但是更多的,是种群内部的欺压与争斗,美军在伊拉克的虐俘行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非洲草原猎豹的虐杀行为,这同样是人无法给出全面科学解释的原因。没有一本教科书教会我们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打架、谩骂,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受到文明教育之前都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简单地说,坏的不用教,好的教了还不一定学的会,这难道不能说明人内因的善恶倾向么?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们破坏东西总比建造东西容易的多,由此看来,人的天性确实是不善于创造的。争斗与破坏,不仅仅存在于孩童,即使在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成人中,对那些具有破坏场面、打斗场面的大片的趋之若骛,也暗示了人性中破坏因素的根深蒂固。人的利己性可能在文明社会中被蒙蔽,但是一旦没有了文明的约束与监督,一旦到了涉及个人利益的生死关头,自我意识还是会高度膨胀的。 承认了人性本恶我想并不是坏事,只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我很同意荀子的观点,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要同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它,所以才要建立法制社会来约束人的行为,尽可能地避免使这种恶暴露出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我想牵强附会地把它用到这里,这或许是人们对善执着追求的一种原动力。人的本性是动物性,但这并不代表最适合人类的就是动物性,人之所以称之为人,还是我们的社会性在起作用,恶的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恶的曲解与胡乱运用,那很有可能真正把人的社会性也一同恶化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貌似我看过这样一个辩论赛 http://www.chinaisok.com/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9320&page=1

回答者: lab0781 | 二级 | 2006-7-17 07:07

因果通三世,

回答者: 晓风荷月 | 六级 | 2006-7-17 10:31

转发到:

8楼

面对汲汲于富国强兵、攻战杀伐的各国执政者,孟子作为政统的局外人、作为自由知识分子而采取了政治批判态度,着意维护学士的自主人格、文化理想以及社会源远流长的道义价值。作为儒者,荀子当然也有类似之举,但是荀子还有一个基本立场与之不尽相同,这就是,对于发展之中的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荀子是作为必须接受的前提和应促其完善的事物来看待的。

在对官僚政治的理解上,荀氏之学与法家颇多契合,故荀门高足有韩非、李斯。对于专制官僚政治,孟子每取超身其外的批评立场,荀子却多设身处地的具体规划。

对荀子之尊君,叶适有言:“世俗为之说曰尧舜礼让,荀卿明其不然,以为天子至尊,无所与让。......孟轲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虽偏,然犹有儆也;而荀卿谓天子如天帝、如天神。盖秦始皇自称曰朕,命曰制,令为诏,民曰黔首,意与此同,而荀卿不知,哀哉!”谭嗣同斥荀子“冒孔子之名以败孔之道”,“又喜言礼乐刑政之属,唯恐箝制束缚之具不繁也”。二论虽嫌过当但不为无据。《荀子·君道》:“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

孟子虽然也把“爵、齿、德”视为“三达尊”,但他明确表示,其所反对的是“有其一而慢其二”,其所致力的则是“申其二而制其一”了。相对而言,荀子则是三统并重.

在“义立而王”的申说中,荀子最终不背儒家之大旨。较之孟子,荀子当然有更多的尊君倾向,但如其“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一类话语,依然反映了其立场最终不离“民本”。法家虽然也说“法”因人情,但那不过是因人性好恶以为刑赏而已;虽然也说变法所以“利民”,但最终是把富国强兵、令行禁止,把一个巨大官僚机构的精密高效运作和全能统制作为至上目标的。这种化手段为目的的取向,最终是要背诵社会基本道义的。而荀子则着意维护道义对政治的指导,他相信蔑弃道义最终将使统治者丧失合法性而走向覆亡。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孟繁一 0位粉丝

1楼

作者:蔡锐基

孟子和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其中,孟子更是被后世之人尊称为“亚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硕儒,“孔孟”的思想足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而荀子亦是先秦孟子之后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创立了博大的儒学思想体系,也为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同是儒家大师,同出儒门,尊崇孔子,为中国儒家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两人在人性方面的观点却截然不同,总的来说,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却主张“性恶”。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见仁见智,不同人会有不同观点看法,我们也不能武断地对这两种观点妄然作出对或错的判断,但是通过对这两者进行一个比较、探讨却有可能得出一些于我们有益的结果。

一、孟子及其性善论

(一)孟子的生平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的生卒年月目前有各种不同观点,但学术界比较支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元代程复心的《孟子年谱》说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四岁;二是现代学者杨伯峻认为孟子生于公元前385年,卒于公元前304年。”[1][2-3]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很高寿。关于孟子的先世,今人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都认为孟子是鲁国公孟孙氏的后代。关于孟子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家庭的教育,特别是传说中孟母“断织”和“三迁”更是孟子家庭教育的典型,虽然,这些只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但从某一角度上看,可知孟子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二是孟子的师承问题,按照传统的儒家发展脉络,孟子师承子思,子思受业于曾子,但这只是古人为了维护孟学的正统性而撰写出的,并不可信。“据今人考据,孟子不是直接受业于子思,而是子思的再传弟子。”[2][18] 孟子和孔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周游列国,先后去过齐、魏、宋、滕、鲁等国到处宣传自己的学说,一度“后车数千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浩浩荡荡风光无限,道性善,传仁政,只是处于战国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他的学说并没有被各国君王所接受,所以年老的孟子和孔子一样,不再出游,而是修身养性,潜心治学。

(二)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学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假若没有性善论便构建不成孟学这一思想体系。“性善”是为讨论仁义礼智诸德的内在根据而设,为论证王道仁政的内在基础而论。要探讨孟子的性善学说,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性”。“性”是孟子性善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孟子》中“性”字主要指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趋向,可合称为“性向”。如“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山之性也哉”,就是指山的本来的属性和资质在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孟子对“人性”的界定,主要就是指人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人性所具有的趋向。人性总的分来有两种:一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性,二是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之性,按现在的说法便是: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特别是指道德良心方面的属性。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他提出了“性无善恶论”主要是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理方面的属性,而否定道德性,是不全面,也是不合理的。孟子则不同,他不否认人生理方面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种性,认为人有两种不同的性,但他论性善不是以前一种为据,只以后一种立论。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口之于味虽然是一种性,但君子不以此为性,只以此为命;仁之于父子虽然是命,君子不以此命,而是以此为性。孟子便是这样,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去构筑他的性善大厦。接下来就对孟子的性善大厦进行解读《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中,孟子回答弟子公都子的提问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有这么几个关键词: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人也以及人皆有之。 对于六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可以得出这么一句话: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是人。这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良心。这两段文字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在孟子的“性善论”立论的基点,极为重要。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孟子 公孙丑句上》第六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 告子章句上》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仁、义、礼、智被孟子简称为“四端”,这段论述是说: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在人则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之“端”。

回复

2楼

“端”字的本义是植物的初生、开始等,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也就是以“四心”作为“四德”的开始、端绪,也就是说“四心”是“善”的开始。由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固有之”的,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仁义礼智“四端”有如人生而具有的四肢一样,都不是外界所赋予的。既然每个人都拥有“四端”,那么,社会上应该个个行善,无争斗,然而,为什么现实中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行恶,相互斗争甚至残害呢?这便涉及到孟子性善论中的另一个问题:“修善”。“修善”是性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每个人都具有四端,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会向“善性”的方向发展,要真正拥有“善”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扩展。在后天的完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要以尧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行动准则。再者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如《孟子告子章句上》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具备有向善的条件:“四端”,但是由于“善端”是天生于人心的,所以人们往往不去探索它,就好比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一样,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大部分人从未关注过这些需要,就这样“四端”被遗失了,即孟子所说的“放心”,人们遗失了“善端”,便认为自己不具备从善的条件,不能从善,孟子认为这是自暴自弃,不尽其才。事实上。个人要经过不断地反思,将“放心”找回来,也就是“求放心”才能将善端保持下去。二是环境的影响,《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矢人岂不二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慎也。这句话孟子想要表达的是仁与不仁是后天职业不同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大厦。

二、荀子及其性恶论

(一)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字卿,世人也称孙卿,战国时赵人”。荀子的生卒年很难考据,但根据已有的史料记载,推知他的政治、学术活动约在公元前298到公元前238之间。根据史料推测,同孟子一样,荀子也十分高寿。关于荀子的师承问题,史料并无记载,因此很难考据。儒家学派主张“入世”,因此荀子和孔子、孟子等先贤一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思想等等。他一生中曾去过齐、楚、赵、秦等国。倡行汤、武王之道,推行仁义而不黩武力,当时七国争雄,竞争激烈,已经达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如不行武力则国之将亡,“王道”自然敌不过“霸道”。“学说不为各国君王所接受,周游列国之后,荀子留在兰陵,著书立著,之至去世。”[3][3] 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荀子和孟子合传,认为孟荀齐名,但到了宋代以后,荀子却遭到主流思想的贬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荀子的思想成不了主流,但他为后世留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其深远意义无法估计。下面就对荀子所提的与孟子“性善论”相对而言的“性恶论”进行探讨。

(二)性恶论在《性恶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在这里给“性”下了一个定义:就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不能学习亦不能效仿的那些东西才是“性”,荀子给“性”下了这么一个界定,那末,哪些东西才是不可学并且不可事的呢?接下来荀子便列举了例子来说明“性”的内涵,他说: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到了这里,我们便明白了荀子所指的“性”是哪些了,就如告子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生理属性一样,荀子也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前面在写孟子的时候,我们已经区分了人的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荀子和告子一样,他提出“性恶论”是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基础的,他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提出“性恶论”的。在荀子名篇《性恶论》的开头,荀子便提出了他的论点,他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为什么从人的自然属性这个角度出发,人性就是恶的?

2006-2-12 23:26 回复

孟繁一 0位粉丝

3楼

1、人本身的生理需要即人的日常生活决定了人是恶的,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人生来就有这么些特点,如果顺着这些要求发展下去必定会产生如战争、相互残害、淫乱等种种“恶”的行为,因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而造成暴乱。所以荀子认为假若顺着人的各种情欲发展下去,那么就会产生社会的动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事实上荀子的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每个人都有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就本身而言并无善恶之分。

2、从仁、义、礼、智等礼仪教化的起源看,人性是恶的。荀子说:古者圣王以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其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在荀子看来,木有曲性,金有钝性,因而人也有“恶”的本性,之所以会有礼仪、法度的产生,便是由于人性是恶的,由于木得矫正才能直,钝金得磨砺才能利,为了矫正世人的种种恶性,圣王便制定出礼仪、法度以正人心,荀子以礼仪、法度的起源再一次论证了“人性本恶”。

3、从“其善伪也”这个角度出发,人的本性是恶的。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也就是说能够模仿学习的东西就称为伪。因此,“其善伪也”就是说“善”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人们向圣王君子学习、仿效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如果“善”是人的本性,那为什么还要向圣人学习,这是没必要的。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只是圣人们所有,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是向圣人们学习,才有了善的可能,既然是后天学习所得,可学而能,可事而成,所以“善”不是人的本性。但是,既然善非人之本性,恶才是先天而成的,那末,人人为恶,圣王之善从何而来?为了解答这个疑问,荀子说:“然则圣人之于礼仪积伪也,亦犹陶诞而生之也”、“圣可积而至”,在这里荀子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圣人之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而来。荀子便是通过对“性善论”的反驳,从而反面论证了自己“性恶论”的观点,这里,荀子用到了反证法。荀子便是这样,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从上面三个方面一步步论证了“性恶论”,但是,这并不是荀子“性恶论”的全部,同孟子一样,荀子亦十分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天的学习和环境教育也是荀子“性恶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基本思想出发,进而提出了“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通过不断向圣王君子高尚道德的学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

另外,一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荀子认为人的生活环境不能由人随意选择,因此,人都要受环境的制约,这是无待而然,然而圣人能于环境中吸收有益的东西,排拒其无益的东西,以增进自身的修养,能改变自身的素质以成圣成贤。以自然之性作为立论基础,一步步对“性恶论”进行论证,以及后天的个人努力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构成了荀子“性恶论”的全部。

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异同

通过前面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一一解读,我们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观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便将这两种观点做一个比较,以得出二者的异同。

(一)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006-2-12 23:26 回复

4楼

2、实践的不同。

(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4][45]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束性,即他律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体现了荀子的辩证法精神。

3、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有不同看法,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有些相似,认为对人的教育要行法治,重刑罚,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而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礼仪教之,以助人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4、论证方法不同。

孟子提出“性善论”,他主要是以“类”的思想进行论证的,“类”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类”相似,圣人拥有仁义礼智等诸多美德,具有善性,同样是人,圣人所拥有的东西,其他人也同样拥有。二是人与动物不同,人不同于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既然不同,那末,人与动物共有的耳目口鼻之欲的自然属性便不能作为人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性才是人的本性。而荀子则是从人人生而有之这个角度论证,既然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最浅显的,每个人都知道的便是自然之性。

(二)相同之处:

1、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观点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扩而充之也好,化性起伪也好,两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之所以二人在这一点上会如此相近,主要是因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仁”学,以劝天下人为己任。

2、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孟子主张性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性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途之人可以为禹。虽然两种理论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但都肯定了无论是达官贵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成为尧舜禹,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每个学生无论资质、出生如何,都应该受到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平等对待,他们都有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3、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总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因此,不管是“扩而充之”还是“化性起伪”,在发展善性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向圣人学习以获得“善”。

四、“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现代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知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我们不能说二者谁更伟大,只能利用其合理性的一面,拿来为我所用。首先,我们以孟子“类”的思想来看,“‘类’的思想体现了人类对道德的追求,同时又以人与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同推导出精神的共同,这样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需要或不需要考虑到他人的需要或不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讲的道德自律。”[5][156]这种基于同类基础的道德自律更易内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依这种道德自律而进行的道德实践,更有生命力。其次,荀子在德性培养过程中首先肯定人们皆具备“智能”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同时强调从外部以制度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和社会秩序,以一种外在机制形成道德他律约束人们的行为,二者相结合,使得德性的培养建立在道德主体的自律意义上的道德他律,这对任何一个社会道德建设来说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如何对待义利关系,如何解决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问题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人们的道德自律性有所下滑,致使市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如何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以外在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道德自律和外部的道德规范相结合,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最后,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不管我们的教育者是支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必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在道德方面都是平等的,人人皆可为尧舜,我们不能仅仅从学生的智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绝对的判断,学习成绩与道德并不成正比,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就认为其道德也低下,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文章来源:韩山师范学院

首先,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基本思想出发,进而提出了“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通过不断向圣王君子高尚道德的学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

摘自3楼

谢谢

其他回答 共2条

恩恩 人的一生本来就有善恶 其实不用在乎那么多的 \就象孟子和荀子的争辩一样 延续了几千年 到现在也没说到底是谁错了 其实他们的学说都很经典 只是出发点各不一样 而最终目的是一样的 都是想让世人忘记自己丑陋的一面 可惜 哎 他们越是教导 世人越是违背 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孟子荀子把世间人的善恶讲明了 所以恶人门 没有了遮羞布 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做坏事 哎 真是人类的一大遗憾 如果我是春秋时期的人的话 我就不会去诉说我自己的思想理念 因为即使你的学说再好 也有瑕疵的一面 再者人的心理是与力学相连的 与自己的爱好相同的就吸引过来 要是违背了自己的理念就将他推远 所以说再不相同的人看同一本书时所领悟的都大不一样 举个例子来说 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 本是一本骂世的书 他骂世人被厚脸皮和黑心所左右 可不曾想到竟成为一些存有歹心的人们的奇书 哎 宗吾先生却受到文化界的谴责 哎```` 现实社会 就是这样 还有曹操本是个伟大的思想家 军事家 文学家 一生为汗世皇室 作出了N多的贡献 到头来却弄了个大奸雄 呵呵 写到这里我不知不觉的傻笑起来 呵呵 这就是人生 呵呵 只能用我们整天说的口头禅表示了 人生如梦 没法吊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知识,他们都是对人为什么作会为人的原因作了一个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的转变是在于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恶"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才转世为人来这个世界上受罪的,因为他认为,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担忧不已,每天都在为一些事情而忙碌,所以他认为的"性本恶"实际上就是指的人来这世上是为上一世而赎罪 ----------------------------- 附: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或者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的本性。看到有网友把人性定义为介于动物性和神性之间的性质,窃以为值得商榷,动物性的定义容易下,但是谁能说清什么是神性呢?所谓的神性本质上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源于人性假设的一种表现形式,显然不具有说服力。这位朋友还提到中国某著名哲人将人性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二是社会性,三是精神性,其实后二者只是同一种形态的不同层次,应该归纳于社会性。所以按照一般意义上人们把人性分解为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习惯做法,应该是比较科学的。除此以外,笔者以为,所谓本性,应该符合三个评判标准,一、本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在后天的学习、教导和熏陶中被培养出来的;二、所谓本性,可能会被其他环境因素所蒙蔽,但是在没有任何监督、约束和压制的情况下是应该会自然流露表现出来的;三、既然是本性,那么无论外在因素如何强烈作用,都不可能在根本上轻易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社会性虽然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属性,但是显然不能作为人的本性来讨论,毕竟动物性(或者说生物性)是社会性的基础,这在许多哲学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是承认并且赞同的。 接下来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何为善恶,这个定义是较人性难下千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佛教的《大乘义章》将善恶分成三类:一、以顺益为善,以违损为恶;二、以顺理为善,以违理为恶;三、以体顺为善,体违为恶。这种分法显然带有太强烈的因果轮回报应思想,并不是非常科学。在摒弃阶级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马克思主义对自私的定义来对善恶的底线做一个定义:所谓恶,就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公众的正当利益,或者说没有任何原因地损害其他正当利益的行为;所谓善,就是为了他人、社会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身利益,或者说得再宽泛些,如果没有涉及自身利益,就不会主动去损害其他群体或者个人的正当利益。请注意的是,这里仅仅是指善恶的底线,我们并没有规定上限,毕竟那样的要求就现阶段而言来说高了些,比如,见义勇为是善的,但是不见义勇为就一定是恶的吗?显然,这样的打击面太大了些。 定义了人的“本性”和“善恶”的标准之后,就可以讨论人类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四种不同观点了:即人性本善论、人性本恶论、人性无善无恶论和人性善恶兼存论。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流派是奉行“性善论”的,在西方也有相当一部分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马斯洛等认为人性本善。很多人以为佛教也是主张“性善论”的,我倒有些不同看法,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但事实上,佛教虽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是一样。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可见,事实上的佛教是善恶一体论的主张者。 再来看看另一个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道教,事实上道教并没有对善做任何严格的定义,更多的时候提倡的是“道法自然、清净无为”,追求的是一种真,讲究的是修心练性,返朴归真,回到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但是照西方弗罗伊德的说法,人在四岁前与动物无异,并不具有社会性,这种状态下的纯真,看来更多地接近于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性,至于动物性是善还是恶,在下文中会有论述。 事实上最极力提倡人性本善的是中国的儒教,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被引导以后的人性,还是不是人的本性?正如树木生长有自己的形状,人也可以把它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我们还能说这就是树木本来要长成的样子吗?引导为善即人性本善,那么引导为恶是不是就是人性本恶呢?如果不加引导又是不是人性本无善无恶了呢?很明显,儒家所说的人性要通过培养和引导才会形成,即指人的社会性,并不是人的真正本性。况且儒家的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所谓的“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上,不是最基本的善的定义,而是提高了的标准。再者,了解儒家历史的人都不难看出,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教实际上成了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统治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带有明显的阶级意识,自然不可能说出“人之初,性本恶,喜造反,爱起义”之类大逆不道的话来。退一步说,即使人性本善,对太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具体的不想一一列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故事已经很多了,如果人性本善,成长的环境又是善的,为什么还会有如梓涛朋友在红袖杂文论坛里所说的事情发生?其实这就又回到了十年前国际大专辩论赛上的一个正方未能回答的问题上:善花是怎么结出恶果的? 第二种观点比较中庸,人性本无善无恶论,祖师爷应该是荀子的徒弟告子。他主张人性本无善恶,只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环境中被培养成具有不同倾向的两种品德。但是这种观点也有缺陷,比如,人之初无善恶吗?一个还在吃乳的婴儿,当然不会有人教善恶。但是当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嚎啕大哭。看到妈妈,就眉开眼笑。为什么呢?这说明,婴儿在不懂人言,不晓世事险恶的时候,就已经自发地知道对生人的恐惧并通过哭来保护自己。这说明,婴儿已经有了善恶的观念。当然这种善恶不同于社会上的善恶观,但是根子已经出现了。再举一例,孩子的谦虚礼让总是在后天的学习教育中获得,但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抢夺、与人斗殴却永远不需要人去教他们,这能说人性无善无恶么?况且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毛泽东曾经指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人本性无善恶,那么外界的因素怎么能够起作用呢? 第三种观点是西汉扬雄的“性善恶混”说,即人性有善又有恶。他提出,“人之性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扬雄《法言——修身》)。这个意思是说,人性内的善和恶是一体的,混在一起,难以分离。如果向善的方面培养,那善就出现,恶就消失。如果向恶的方向去培养,那善的因素就不存在,成为恶人。与他持同一观点的还有佛教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所略有不同的是,天台宗有关善恶的论说中,善与恶是作为众生自然存在(所有)的本性,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能、作用;善与恶是同本性(心体)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即是“互具”的。正如智者所说:“由恶有善,离恶无善”(《法华玄义》卷五下,见《大正藏》卷三三)“即恶而善,即善而恶”(《法华玄义》卷八上,见《大正藏》卷三三)善与恶是一体两面。而在扬雄为代表的儒家人性善恶论中,善与恶更多的作为心性的两个性质和道德行为的两个可能倾向(所能)。在儒家看来,善恶的生成和存在更多地在性与情、义和利的伦理现实关系中,很少有佛门的本体论色彩。不能否认,善恶一体论是具有相当的科学性的,但是这里面又存在一个问题,无论是佛教还是儒家,都没有对人在最初状态下的善恶成分做一个定性的研究和分析,是各占50%?还是一个占一大半,一个占一小半?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善,又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恶,这种表现是不是能够被预测,或者说对善恶这二者究竟是数量控股还是质量控股完全没有谈到,因而无法解释善人的恶行与恶人的善行的存在与发生,他们所遇到的困惑,比性善论和性恶论都要多得多。 最后一种观点是人性本恶 ,这也是笔者比较欣赏的一种解释,当然,仅仅是个人观点。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在当时对传统儒家的性善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也是“性恶论”。西方社会占有主导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但是这种罪过从何而来,没有明确地表述,或者严格地说,没有对除了犹太人以外的民族的原罪来源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而且西方的性恶论有几个很奇怪的逻辑。第一,人有原罪。所以,任何人生下来就有了罪。第二,无论哪个人犯了多少错误,做了多少坏事,只要向主忏悔,就会获得原谅,死后就可以上天堂。第三任何人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不会上天堂。哪怕这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心向善,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这样的理论导致什么样的文化偏差呢?第一,世上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都是有罪的。这就容易导致普遍的怀疑观和厌世观。第二,既然可以速成地忏悔和获得上天堂的机会,那么在平时干多少坏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这就等于给了那些“恶”人以做恶的借口。第三,所有那些没有经过受洗的、不信基督的人都是异教徒,都没有机会上天堂。这就导致了种族歧视。所有这些,源于对人的本性认识的不科学。再看看中国传统的性恶论,代表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不“恶”的话,你就会吃亏,被人欺负。我被人家坑了,就应该也去坑别人,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平衡。甚至于一些教人如何“恶”的书也大受欢迎。应该说这种解释多少道出了人动物性的本质,但是这种迷信“性恶论”的文化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正是由于许多人对这种“性恶论”笼罩的文化气氛感到压抑,才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念旧情节,也让某些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道旗帜的歪门邪道乘机蛊惑人心。 我赞同性恶论,但是上面两汇总观点简单地把人的本性归于社会性,或许背离了本性的原义。正如我在文章开头讲到的,人的本性,应该是动物性,这种性质,从本质上来说,无疑是“恶”的,因为它是物种生存与进化当中自我保护、自我实现意识的一种外化,与生俱来,不可能被所谓的文明教化所彻底改变,在动物种群中,也有类似斑马群的个体牺牲行为,但是更多的,是种群内部的欺压与争斗,美军在伊拉克的虐俘行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非洲草原猎豹的虐杀行为,这同样是人无法给出全面科学解释的原因。没有一本教科书教会我们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打架、谩骂,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受到文明教育之前都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简单地说,坏的不用教,好的教了还不一定学的会,这难道不能说明人内因的善恶倾向么?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们破坏东西总比建造东西容易的多,由此看来,人的天性确实是不善于创造的。争斗与破坏,不仅仅存在于孩童,即使在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成人中,对那些具有破坏场面、打斗场面的大片的趋之若骛,也暗示了人性中破坏因素的根深蒂固。人的利己性可能在文明社会中被蒙蔽,但是一旦没有了文明的约束与监督,一旦到了涉及个人利益的生死关头,自我意识还是会高度膨胀的。 承认了人性本恶我想并不是坏事,只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我很同意荀子的观点,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要同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它,所以才要建立法制社会来约束人的行为,尽可能地避免使这种恶暴露出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我想牵强附会地把它用到这里,这或许是人们对善执着追求的一种原动力。人的本性是动物性,但这并不代表最适合人类的就是动物性,人之所以称之为人,还是我们的社会性在起作用,恶的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恶的曲解与胡乱运用,那很有可能真正把人的社会性也一同恶化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貌似我看过这样一个辩论赛 http://www.chinaisok.com/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9320&page=1

回答者: lab0781 | 二级 | 2006-7-17 07:07

因果通三世,

回答者: 晓风荷月 | 六级 | 2006-7-17 10:31

转发到:

8楼

面对汲汲于富国强兵、攻战杀伐的各国执政者,孟子作为政统的局外人、作为自由知识分子而采取了政治批判态度,着意维护学士的自主人格、文化理想以及社会源远流长的道义价值。作为儒者,荀子当然也有类似之举,但是荀子还有一个基本立场与之不尽相同,这就是,对于发展之中的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荀子是作为必须接受的前提和应促其完善的事物来看待的。

在对官僚政治的理解上,荀氏之学与法家颇多契合,故荀门高足有韩非、李斯。对于专制官僚政治,孟子每取超身其外的批评立场,荀子却多设身处地的具体规划。

对荀子之尊君,叶适有言:“世俗为之说曰尧舜礼让,荀卿明其不然,以为天子至尊,无所与让。......孟轲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虽偏,然犹有儆也;而荀卿谓天子如天帝、如天神。盖秦始皇自称曰朕,命曰制,令为诏,民曰黔首,意与此同,而荀卿不知,哀哉!”谭嗣同斥荀子“冒孔子之名以败孔之道”,“又喜言礼乐刑政之属,唯恐箝制束缚之具不繁也”。二论虽嫌过当但不为无据。《荀子·君道》:“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

孟子虽然也把“爵、齿、德”视为“三达尊”,但他明确表示,其所反对的是“有其一而慢其二”,其所致力的则是“申其二而制其一”了。相对而言,荀子则是三统并重.

在“义立而王”的申说中,荀子最终不背儒家之大旨。较之孟子,荀子当然有更多的尊君倾向,但如其“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一类话语,依然反映了其立场最终不离“民本”。法家虽然也说“法”因人情,但那不过是因人性好恶以为刑赏而已;虽然也说变法所以“利民”,但最终是把富国强兵、令行禁止,把一个巨大官僚机构的精密高效运作和全能统制作为至上目标的。这种化手段为目的的取向,最终是要背诵社会基本道义的。而荀子则着意维护道义对政治的指导,他相信蔑弃道义最终将使统治者丧失合法性而走向覆亡。


相关内容

  • 康有为关于孟子与荀子思想的比较及其意义_魏义霞
  • <理论探索>2015年第1期(总第211期) 康有为关于孟子与荀子 思想的比较及其意义 魏义霞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出于立孔教为国教的目的,康有为对作为孔子后学的孟子和荀子备加关注,并成为最早对学术源流.传承方式和思想内容孟子与荀子进行比较的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对 ...

  • 孟子荀子家庭伦理思想之比较_王林
  • 孟子荀子家庭伦理思想之比较 王 林1,张方玉2 (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江苏连云港222006:2.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34) 摘要:孟子与荀子沿袭并发展了早期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呈现出向外扩展的特性.孟子与荀子家庭伦理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家庭伦理的成熟性和系统性 ...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 摘 要:同为先秦儒家大师的孟子与荀子,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对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探究和比较,可知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实施路径虽然不同,但是其目的却一致指向教人从善.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本性回归:化性起伪 作者简介:崔淑忠,西藏民族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

  • 战国风云之诸子百家(十四)下:人性,到底是喜羊羊还是灰太狼?
  • 上一篇说到荀子生平,荀子和孟子一样,在战国绝对算高寿,更有甚者,还有人推测荀子活了一百二三十岁.那个时候若有现在这样全民追星的风气,估计儒家拥趸们会兴奋地打出标语:信儒家,得永生! 然而传说中活了一千多岁的鬼谷子表示,孟子.荀子他俩还太嫩. 说了半天,荀子他到底凭什么在齐国稷下学宫这个类似于智库的地 ...

  • 鲍鹏山之痛说荀子
  • 痛说荀子 --鲍鹏山 战国后期,道的沦丧拉开了序幕,士的沦丧也从此开始:当士放弃了思想,士就只能是工具性的存在."君子不器"的时代已过去,现在是器的时代,是官的时代,"士"由文化传承者和现实批判者蜕变为世俗政权的支撑者.王之幕僚.士--后来叫士大夫,与世俗皇权 ...

  • 2013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 的区别: (1)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 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 ...

  • 荀子的礼治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区别联系
  • 荀子的礼治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区别联系 闻志立 孟子和荀子都崇拜孔子,"仁"是他们所共同遵循的.孟子和荀子都希望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最终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 荀子政治思想为礼治思想,孟子则为仁政思想.前者出发点是性恶论, ...

  •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 ...

  • 诸子百家名言
  • 诸子百家名言 墨子名言选粹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