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π的计算及简单应用

圆周率π的计算及简单应用

一、的来历

即圆周率,定义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英国人琼斯在1706年首次创用π代表圆周率。但是,他的符号并未立刻被采用,后来,欧拉予以提倡,才渐渐被推广开来。此后π才成为圆周率的专用符号。的历史是饶有趣味的。对的研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和时代的数学水平,。 实际上,在古代长期使用=3这个数值,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都是如此。直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里已有周三径一的记载。后来东汉的数学家又将π值改为约为3.16。然而直正使圆周率的计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应归功于阿基米德。他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圆周率与圆直径之比小于22/7而大于223/71,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圆的度量》,同时这也是第一次在科学中创用上、下界来确定近似值。但是第一次用正确方法计算π值的,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刘徽,在公元263年,他首创了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逼近圆面积的方法即穷竭法,算得π值约为3.14。在我国称这种方法为割圆术。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后人为纪念刘徽的贡献,也将圆周率称为徽率。

公元460年,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把值算到小点后第七位即3.1415926,这个具有七位小数的圆周率在当时是世界首次。同时,祖冲之还找到了两个分数,分别是22/7和355/113。用

分数来代替π,极大地简化了计算,这种思想比西方也早一千多年。 由中国南朝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保持了一千多年的世界记录。直到在1596年,才由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打破了。他把值推到小数点后第15位小数,后来又推到了第35位。人们在他1610年去世后,为了纪念他的这项成就,为此在他的墓碑上刻上:

3.[***********][**************]88这个数,从此也把它称为

之后,随着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微积分的发现,西方数学家计算的工作,有了飞速的进展。1948年1月,费格森与雷思奇合作,算出了808位小数的值。的人工计算时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而宣告结束。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借助计算机算得了10万位小数的,在70年代又突破这个记录,算到了150万位。到90年代初,用新的计算方法,算到的值已到4.8亿位。至2010年最新记录是2000万亿。的计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标志着算法和技术的革新。

二、π的定义

圆周率(Pi)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因此,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里,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实数x。

而圆内接正2n边形是由n个这样的相邻三角形组OAC,OCB拼成的,因此由(6)就得到(2)。

从(2)和(3)就可得到(7)S2npnR/2。

当n无限增加时,S2n趋向于A,pn趋向于C,所以(7)的两边就分别趋向于A和CR/2,而CR/2DR/2R2,这就得到(1)。

这样就从另外一个角度——用圆面积来定义了。

三、π的性质

的性质怎样?这是人们研究了几千年的的问题。

关圆周率的性质及人们对它进行研究的历史,不同的数学家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在美国数学史家达维德.尤金.史密斯的著作《数论尺规作图及周率》一书中,将的历史分为以下三个时代:

(1)自古时至17世纪中期,这个时代大都是求一个正方形等于一个已知圆等的努力,或用目前的初等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那种纯粹几何方法,来求的近似值。

(2)自微积分起,到德国数学家兰伯特证明是无理数为止,即约17世纪60年代至18世纪60年代的100年,这一时代的特色,是解析方法替代了古代的几何方法;并认为其著名的研究者为牛顿、莱布尼兹、詹姆斯.伯努利和约翰.伯努利、欧拉等。这个时代求值的方法,不再用古代的“穷竭法”,而是用无穷级数及无穷乘积等。

(3)从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其特色是探求的性质,即是否为有理数、代数数、超越数等。

下面要说的是的性质,指的是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例如,它是整数还是分数?是常数还是变量?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等等。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一书中,就提到了是常数。中国公元前的古书《墨子》中也有“小圆之圆与大圆之圆同”的记载;《周髀算经》中也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也认为是一个常数。 虽然古人一直笃信是一个常数,而且知道它的近似值,但其准确值却无人知晓。多数国家的古人最早都认为是整数3.在中国,出上述《周髀算经》等书籍之外,大约在1世纪的《九章算术》中也是这样认为。在古希腊、巴比伦、埃及、印度、日本中关于数学的史料中也是同样的记载。例如,希伯来人的《两个编年史》中就有3的记载。

这种3的认识,大致持续到刘徽之前,即约3世纪。不过古希腊是一个例外--因为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00多年就科学地求得实用而较准确的值3.14.

无理数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西帕索斯发现。他计算出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2。但是2不能用任何两个数的比来表示即不是有理数,也就是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当时叫“没有比”或“不能表示”,后来称之为“不可通约量”。14世纪。数学家布拉德瓦丁最早采用“无理”一词后,至十六七世纪,欧洲人逐渐将无理数纳入运算。荷兰科学家西蒙.斯蒂文、两位英国数学家沃利斯和哈利奥特、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等都承认无理数。

无理数的本质特征是“无限不循环”,由于在各种形式的的级

数展开式中,始终没有找到一个递减的几何级数,也一直没有找到的“莱布尼兹级数和”的公式,对值的“马拉松”式的计算竞赛中也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循环现象。于是,认为可能是有理数的希望逐渐消失。事实上,早在十五六世纪,印度数学家尼拉斯塔.萨玛亚吉就确信是无理数了。此后在超越数时期,人们又猜测是超越数,在1822年,林德曼在连续函数的意义下,用欧拉公式ei10,终于证明了是超越数。下面分别给出是无理数好超越数的证明。

是无理数的证明

苏格兰数学家詹姆斯.格雷戈里是第一个企图证明是无理数的人。不过,他的巧妙的证明不很严格,因而不太令人满意。

此外,法国数学家托马斯.范特.德.拉尼也在17世纪末对的物理性做出过推断,这一推断在半个世纪后,有兰伯特证明。

1737年,欧拉给出了用无限连分数计算平方根的一般方法,并将自然对数的底展开成三种无限连分数。

1761年,兰伯特向柏林科学院提交论文,初步证明了也是无理数。他用欧拉的方法,并从欧拉发现的 e11111... 2161014

和数学家布隆克子爵发现的

123252

1... 2224

入手,先得到后来以他姓氏命名的两个连分式:

ex1111111...,tanx...。 xe12/x6/x10/x1/x3/x5/x

兰伯特研究了两个式子的性质之后,得到以下两个定理。 定理1 如果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tanx必然是无理数;反之,如果tan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x必然是无理数。

定理2 如果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ex必然是无理数;反之,如果ex为1以外的有理数,则x必然为无理数。

最后,他假设x/4,则tanx1;因为1是有理数,所以由定理1知道,/4必然是无理数,因而π也必然是无理数。

不过,兰伯特的上述证明并不十分严格。下面给出π是无理数的两种证明方法。

证法一:

首先给出一个定义。

定义 2min0,cos0,即是使cos0的最小正数的两倍。 按这个定义,利用定积分容易得到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为2r,因此这样的定义是合理的。下面证明是无理数。

利用反证法。设是有理数,则2也是有理数,于是存在正整数p ,

pnppn

1。q ,使得。由于0(n),因此存在正整数N使得 qn!n!2

设f是如下定义的2N次多项式

xN(1X)N

f(x), N!

则f满足

f(x)f(1x),f(k)(x)(1)kf(k)(1x)(k1,2,...)

展开f的表达式得

12N

f(x)Cnxn。 N!nN

对其求导k次(0k2N)得

f(k)1(x)NnmaxN,kn(n1)...(nk1)Cxn2Nnk。

若0kN,显然f(k)(0)Z,因此由f(k)(x)(1)kf(k)(1x),知f(k)(1)Z; 若Nk2N,显然f(k)(0)

Nk!CkZ,因此显然f(k)(1)Z。 N!令F(x)(1)jpNjqjf(2j)(x),则利用fk(0)Z,f(k)(1)Z得到

j0

F(0)Z,F(1)Z。进一步计算得

F(n)(x)F(x)(1)p2j

j0

j1NNjqfj(2j2)(x)2(1)j0NjpNjqjf(2j)(x)(1)

j0N1pNjqj1f(2j)(x)(1)jpNj1qj1f(2j)(x)j0N

(1)NqNf(2N2)(x)pN1q1f(x)pN2f(x),

其中利用了f是2N次多项式,因此f(2N2)(x)0。

再令g(x)F'(x)sinxF(x)cosx,则

g'(x)[F''(x)2F(x)]sinxpN2f(x)sinx。 且F(1)F(0)[g(1)g(0)]。利用Lagrange中值定理得,存在(0,1),1

使得 F(1)F(0)

由f的定义可知0f()1g'()pNf()sin。 11,于是0f()sin,因此 N!N!

NpN1。 0F(1)F(0)pf()sinN!

但已知F(0)Z,F(1)Z,因此F(1)F(0)Z,与上式矛盾。这就证明了

是无理数。

证法二:

xn(abx)n

,则有 定理 设a,b,n,为正整数,令f(x)n!

(1)f(x)f(x);

(2)当x0,x时,f(k)(x)(0k2n)取值为整数;

(3)假设是有理数,即,a,b为即约正整数,则0f(x)sinxdx

为整数,由此可知不可能是有理数。

证明 (1)直接验算可得

aa1nn(x)n[ab(x)]n(abx)(bx)na(abx)nxnf(x)f(x); bn!n!n!ababab

(2)可由(1)得

aaf(k)(x)f(k)(x).(1)k,k1,2,...2n;f(k)(0)f(k)()(1)k,k1,2...,2n;显bb

a然f()f(0)0, b

ak1,2,...n1;由于x0是f(x)的n阶零点,于是f(k)(0)f(k)()0,b

1i1ni(b)i(ni)!an1 ,..,n时,f(n1)(0)Cn利用f(x)Cn(b)ixn1an1,当i0.1n!n!i0

为正整数,所以f(k)(0)和f(k)()均为整数(k0,1,...,2n),f(2n1)(x)0;

(3)假设是有理数,即,其中a,b为即约正整数。 用分部积分法并由(2)的结果,即知0f(x)sinxdx为整数,事

实上,由于f(k)(0),f(k)(),sin(k)(0),sin(k)()(k1,2,...,2n)均为整数,且f(2n1)(x)0, abab

经过分部积分得:



0f(x)sinxdxf(x)(1)n(sinx)(2n)dx0

n(2n1)(1)[f(x)(sinx)

(1)[f(x)(sinx)n0f'(x)(sinx)(2n1)dx]0(2n1)

0f(x)(sinx)'(2n1)

0f''(x)(sinx)(2n1)dx]0

(1)n[f(x)(sinx)(2n1)

0f'(x)(sinx)(2n1)

0..f(2n)(x)sinxdx]0

(1)n[f(x)(sinx)(2n1)f'(x)(sinx)(2n2)...(f(2n1)(x)sinx)(f2n(x)cosx)]

,由此可知0f(x)sinxdx为整数;

另一方面,当0x时,有

1nna1na1na2

n1a2

nnnf(x)xb(x)b[x(x)]b(2)(), n!bn!bn!4bn!4b

1a2

na2即0f(x)(),于是00f(x)sinxdx()0(n),这就表n!4bn!4bnab

明0f(x)sinxdx不是整数,这个矛盾说明了不是有理数,因此是无

理数。

认识了是无理数,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求精确值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人们尽管可以求得它准确到任意有限位小数的值,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得到准确值--有无限多位。

是超越数的证明 

虽然在1822年,林德曼给出了是超越数的证明,但其证明相当冗长。后来很多数学家对这个证明进行了简化并且给出了初等证明。下面用反证法来说明。

定理 是超越数

证明:若是代数数,则i也是代数数,以1,2,...n表示

的极小多项式的全部零点,记mden(),由e1,则有

(1e1)(1e2)...(1en)0 (1)(1)式也可以写成2n个e之和,其中 11...nn, i为0或1.

假设这些有l个不为零,记1,...,l,那么(1)式写为 qe...e0,q2nl。

1

l

设p为充分大的素数,含多项式f(x)为 f(x)mlpxp1(x1)p...(xl)p 和

JI(k)0e

k1

k1

l

l

k

k

u

f(u)du

四、π的计算

值是多少和它是怎样被计算出来的?国内外关于值计算方面的论著颇丰,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割圆术、分析法、椭圆积分法、概率模型法。下面就分别以这四种方法来计算值。

割圆术

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是割圆术的鼻祖,因此介绍阿基米德的割圆方法,其他割圆方法都可以从此出得来。

阿基米德割圆术的数学思想是:圆周长介于这个圆的内接多边形和外切多边形之间,当这些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圆周长和它们的周长差相差越小;因此,通过计算这些多边形的周长来接近圆的周长--

只要多边形的边数增多到某种程度,就能得到符合精确度的圆周长进而得到一定精度的值。

线。显然,此时有

如图所示,o为圆心,AB为⊙O的外 切正6边形一边的一半,OA为半径, ∠AOB=`30o,O是角∠AOB的角平分

OBOA265

2,。把这两个式子相加,就得到ABAB153

OAAB571OAOBOAOBCBOAOBACCB

,。又或。该式子AB153ABACOAACOAAC

OAAB571OA571

与前面的比较,就得到。 AB153AC153

从这个不等式出发,立即可以推出圆外切正6边形、正12边形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的上界。同样,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可以确定比值的下界。利用比例关系和勾股定理重复上述过程,一直算到96边形,最后得到

外切96边形周长 [1**********]336内接正96边形周长

。 

11直径直径71742

由此可得出223/7122/7。事实上采用较简单的22/7,而不取

223/71。

阿基米德首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223/7122/7。取两位实用值为3.14或22/7。从理论上指出了一种可以求得任意准确度的值的计算方法——-割圆术即“古典方法”。且第一次在科学中提出误差估计及其准确度和如何确定的问题,即用上下界确定近似值;这与其后的祖冲之确定值的计算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分析法

随着微积分的发现,数学家们对值的计算方法的改进也在不断进行,人们开始摆脱由阿基米德开创的“割圆术”--几何方法,而采用分析法来计算值。下面先来介绍分析法计算值的简要历史,然后提出一种易于理解的计算方式。

1650年,英国数学家沃利斯利用类比、归纳和极限的方法,从计算圆的面积入手,得出

4

24466...

,载于他的著作《无穷算

13355...

述》中。这是分析法计算值正式诞生前的“前奏曲”。1671年,詹姆斯.格雷戈里公开他发现的公式:

x3x5x7x9

arctanxx...(1x1)。

3579

但其没有认识到发现的上述公式已经为计算值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设式子中的x1,就可以得到

1111

1...。 43579

由于是莱布尼兹发现这个式子,后人把它称之为“莱布尼兹公式”或“莱布尼兹级数和”。但是,用莱布尼兹公式算,则收敛太慢,工作量太大。例如,要求出3.14要算628项。而要求出值的第六位小数,就不多不少正好取2106项。由于工作繁杂,所以很少有人实际用这种方法去计算值。

1676年,微积分的发明者牛顿,发现了一个反正弦函数的展开式:

x23x535x7arcsinxx...。

232452467

他设式子中的x1/2,就得到

6

11335..., 3572232245224672

并用他计算出的14位小数。

由于用上述式子计算值效率并不高,所以牛顿的这个值还不如早于他的古典方法。虽然牛顿计算的位数不多,但此时由他和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正开始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他的计算是用分析法算值的第一次小试牛刀。

1699年英国数学家阿伯拉罕.夏普假设格雷戈里公式公式里的

x/3,就得到夏普公式:

6

/3(1

1111

234...)。 33353739

他用这个公式将算到小数点后72位,其中71位正确。在夏普之前分析法在提高值位数上并无辉煌战果。69年后的夏普用分析法把值增加到72位,才开始了分析法大规模计算值的实战历程。其后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算值的分析法如雨后春笋。这一漫长历程一

直持续了近300年--知道20世纪50年代之后。 1789年威加利用欧拉发现的公式:

45arctan

1311

2arctan2arctanarctan。 77937

将值计算到143位。

1844年德国汉堡的数学家约翰.马丁.扎卡赖亚斯.达什用许尔茨.冯.斯特拉斯尼茨基教授发现的公式:

4

4arctan

111

arctanarctan 57099

将值计算到后205位。

1948年弗格森利用高斯发现的公式:

43arctan

111arctanarctan。 4201985

将值计算到后809位。

1949年6月,美国数学家列维.史密斯和雷恩奇,算出了1121位值,创造了人工算值的最高纪录。

随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人工”算的时代宣告结束,电子计算机在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方面比人工计算快乐许多。在1973年,法国数学家让.吉劳德和同事马丁.玻叶等,用CDC-7600型机花去23小时18分钟,将值算到小数点后1001250位,登上100万高峰。直到2010年利用“云计算”利用23天已经达到2000万亿位。

下面从分析法中具体举例如下: 例一:利用沃利斯公式

Wallis公式几种表达式如下:

(1)

(2)

(3)

下面证明这个公式: 令

(4)

利用分部积分法

于是有关系式

(5)

从上式可知I0=1,I1=π/4.根据这两个初值条件有

(6)

或者

(7)

其中m=0,1,2,...而由(7)式也可知

(8)

将(9)式代入(8)式

(9)

其中

由式(9)可知Wm>0且有上限,而

说明Wm随着m的增大递增,所以如下极限存在,且由夹逼定理得其值

Wallis公式得证。

例二 显然Wallis公式比割圆术要易于计算得多,且简单易懂,但是Wallis公式在形势上仍显复杂,且全部乘除算法也难以提高计算机计算效率。在计算机上计算最好是只有乘除项之和,如:

在(4)式中,实际上令xcos,则有dxsind.式(4)变为

如果令xsin,则只变换形式不影响结果。可以据此设想利用其它的三角函数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令

(10)

注意这里的积分上限改成了/4,因为/2/4的时候

tan1,将导致积分发散。

对(10)式做变换

于是有关系式

(11)

而初值T0/4,观察规律有

... 总结规律得

(12)

其中m1,2,3...而从式(10)中可知

结合(12)式,得到

(13)

或者

(14)

显然利用这种方法在形式上要比利用Wallis简单得多,计算机执行运算的时候也能更加快速。

例三 椭圆积分法

椭圆积分法建立在椭圆积分变换的理论上,始作俑者是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他在1914年“模方程和的逼近”一文中,给出了14个计算的公式。其中之一,是关于椭圆积分变换理论和的快速逼近之间,联系紧密的“拉马努金公式”(“LM”)

22(4n)!110326390n

[]()。 44n9801n0(n!)3961

用“LM”每计算一项就可以得到8位的十进制精度,“LM”的一个有趣的“变种”是

1

22

(1/4)n(1/2)n(3/4)n110326390n

(), 34n2

(n!)99n0

这里(cn)是递增阶乘,即(cn)c(c1)(c2)...(cn1)。

不过,拉马努金没有给出公式的哦证明,仅仅给出了一些不充分的解释。直到1987年,才有加拿大的波尔稳兄弟给出证明。

只取“LM”的前两项就有

1

22(40)!110326390022(41)!1103263901

[]()[](), 9801(0!)4396409801(1!)439641

由此可以算出3.1415935...3.14159...-得到了六位准确值。由此可见,“LM”是一个收敛很快的公式。 例三 概率法

首先用概率法计算值的是法国数学家蒲丰,该实验也被称之为蒲丰实验,而此类问题也被称为蒲丰问题。

我们先给蒲丰实验做一个通俗的说明。

假设下图中平行线距离为4厘米,针长2厘米。将任意掷向向平

行线时,可能相交--有一端碰到平行线也算相交,也可能不相交。问题是,大量多次投

掷时,投掷总次数n与相交次数k的比值即n/k?

根据“公平竞争”原则,显然每一毫米长的针与直线相交的次数为k/20,没2毫米则为2k/20,等等--针与直线可能相交的次数与针的长度成正比。当然,这个结论对上图所表示的任意形状的、总长位2厘米的针也适用。不过,弯针可能有几处和直线相交,就必须把每个交点都算进去。

现在,改用用直径4厘米,周长4厘米长的圆形针,任然将它投向上述平行线。显然,每次投掷的必然结果是,和两条直线都相交(相切也视为相交)。如果哦投掷n次,则相交次数必为2n次。

对比以上实验,并用上述可能相交次数与长度成正比的结论,就有2/(4)k/2n,也就是n/k。

1777年,蒲丰在1760年写成的《或然算术试验》出版,书中给出了掷针问题的一般情况的解答。如果向画有等距离且距离为a的一组平行线投掷长为l(la)的直针,那么,直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为

p2l/(a)。以下证明这一结论。

如左图所示,设AD与平行线中的任意一条MN相交,显然针不可能和两条线相交,只有当且仅当sBC(lsin)/2的时候,针和MN才相交。

又建立一个s随变化的坐标系,同时画一个长为、宽为a/2的矩形。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表示什么呢?不管线与针相不相交,都有sBCa/2和。所以,矩

形面积表示相交和不相交次数的总和即总投掷次数。

再在上图所示的位置画正弦曲线s(lsin)/2的半周。显然,阴影部分内的点就表示线与针相交,而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相交的次数。这就得到概率pk/n阴影面积 / 矩形米面积

0

ldsina2l

() 22a

,就是pk/n2l/(a)。这也证明了前述p2l/(a),并且得到投针法求的一般公式2nl/(ak)。此时,如果向前面那样假设2la就得到

n/k。

蒲丰实验引出过很多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成果。例如,著名的蒙特卡罗方法即统计方法,他的滥觞就是蒲丰实验。再如,投针问题用频率代替概率,还提供了一种概率模型,计算这种模型的概率叫几何概率。此外,蒲丰实验还启发一门重要的数学分支--积分几何的诞生。因此蒲实验的理论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 五、的应用

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数学公式、定理...中几乎无处不在,而随着数学的发展,它也会继续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大海里继续漫游。下面举例说明在数学及其他学科当中的应用。 例一 与曲线图形面积

有关圆或其中一部分的问题要涉及

,这已不足为奇,但求非圆

或圆弧围成的图形面积时,也会出现。例如求心形线

ra(1cos)(a0) 所围平面图形的面积A,有

A22

12rd2

1

.a(1cos)2d 2

3a22

出现的原因,还是求面积过程中积分运算的结果。

再看一个一个名例:求正弦交流电iImsint的平均值IPJ。这就相当于求正弦曲线所围成的曲线图形面积。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的正

负半周对称,所以,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的“平均值”为0,这种含义的“平

均值”没有任何意义。而前述IPJ则是先分别取正负半周的绝对值再“平均”,这是有意义的;这种IPJ又叫均绝值。因此,要求它的IPJ,就要先求得正半周的平均值。可以算得电流i的IPJ是

IPJ2Imsintdt/(T/2)

2Im

即平均值是最大值Im的2/0.637倍;对电动势和电压也存在这倍数关系。在这里,又一次出现在计算结果中。 例二 与旋转体体积

如图所示,任意曲线yf(x),他在区间

[a,b]上绕轴旋转,并与垂直于X轴的两个

平面(这两X个平面由xa和xb绕X

旋转而成)的一部分构成一个旋转体。其体积微元即阴影部分的体积就是ydx,所以他的体积Vaf2(x)dx,

2

b

结果中必然含有。

具体来说,计算如图所示星形线x2/3y2/3a2/3围成的星形绕X轴

所产生的旋转体的体积V。由原星形线方程可得y2(a2/3x2/3)3,所以

V(a

01

2/3

x

2/33

32a2

)dx。

105

可见,星形线旋转体的体积公式也含有。 例四 与伯努利难题

雅各布.伯努利对无穷级数很有研究,也求过一些无穷级数的和,但在求1

111

22...——“伯努利级数”时却一筹莫展。在伯努利2

234

死后两年,欧拉用奇妙、大胆的类比求得这个和为2/6。以下是欧拉的求法:

假设有一个2n次代数方程

b0b1x2b2x4...(1)nbnx2n0。 (1) 式(1)有2n个不同的根1,2,...,n。如果两个代数方程有相同的根,而且常数项相等,那么这两个方程其他项的系数也应该分别相等,那么有

b0b1xb2x...(1)bnxb0(1

2

4

n

2n

x2

2

1

)(1

x2

22

)...(1

x2

2

n

)。

比较上式两边x2的系数。就得到

b1b0(

1

21

1

22

...

1

2n

)。 (2)

考虑三角形方程sinx0,他有无穷个根:0,,2,...。将sinx展开为级数后,把方程两边除以x,就得到

1x2/3!x4/5!x6/7!...0。 (3)

显然(3)式的根是:,2,...。

本来(3)式的左方有无穷多项,与代数式(1)的左方明显不同。但欧拉硬拿(1)与(3)类比,并对(3)运用(2),就得到

11112...。 3!(2)2(3)2

这就是著名的

2

6

1

111

22...。这就解决了伯努利难题。 2

234

欧拉采用的类比方法虽然巧妙、大胆,然而有失严密。因为,虽然“一元n次方程有n个根”成立,但既无“一元无限次方程有无限个根”的定理,也不知道一元无限次方程与系数的关系。欧拉个人也认识到自己证明的不足,因而采用其他方法继续研究,最终找到求该级数和的严格方法,并发表在他的《无穷分析引论》中。

例五 与伯努利多项式

a0

三角级数f(x)(ancosnxbnsinnx)中的傅里叶系数an和bn

2n1

可以用

an

1

f(x)cosnxdx (n0,1,2,...)

bn

1

f(x)sinnxdx (n1,2,...)

来表示。

对每个自然数n,我们把 n次伯努利多项式n(x)定义为

nn6nn1nn2nn4

n(x)xxB1xB2xB3x...。 2462

n

利用n(x)的主要性质,可以直接确定n(x)的各个傅里叶系数,并进而得到

2k(x)2(1)(2k)!

k1

cos2nx

; 2k

n1(2n)

设上式中的x0,可以得到欧拉求得的关于s是偶数时的尼曼函数

(s)的公式

11122k1

(2k)12k2k...2k...Bk2k。

23n(2k)!

22k1

事实上,利用上述的(2k)Bk2k及伯努利数,就可以求得:

(2k)!22111212

。 (21)

(21)!66

几何中凡是有有关圆、球、旋转体的体积等有关公式中必有。 傅里叶在1811年将偏微分方程的解表示为傅里叶积分形式,其中有。

1781年,欧拉给出欧拉第二积分,其中伽玛函数里也有。例如,

1

()。 2

以下两个和式中也奇怪地出现了:

(nln

n2

n1

2)32ln2ln,n1

132

[nln(1)1]lnn2n2

2

通过概率积分exdx,和e被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在概率论中,有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公式

f(x)(2)e

1

1

x22

(xR),以及和他本质相同的高斯正态分布曲线公式

2f(x)(2)1e

(xa)2

(xR;a是平均值,是标准误差,他们都是常

数,且0),其中都有。 在动态系统、遍历理论中,有lim

n

1n2

。 xi

ni1

总而言之,早已深入到数学的各分支、各领域中:函数变换、奇异积分、椭圆函数、概率论、非欧几何...正如陈省身所说:“这个数浸透了整个数学。” 六、总结及展望

不仅早已深入数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在物理学中也是如此。例如,在电学中,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公式里有;在你热学中,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里、分子的算术平均速率公式里也有;在相对论中,相对论的场方程里、计算行星近日点的进动公式里也有;在量子理论中最基本的方程。有海森堡(基于矩阵理论)和薛定谔(基于波动理论)的两种不同但等价的表达式中都有;.....

数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在数学史和自然科学上最精妙的发明和发现之一。它是一个常数,又不是普通的常数。同时,它不仅是无理数,而且它还是

超越数。数的发现和计算表现了人类无限的发明创造才能和高超的智慧,数是人类的杰作。现在它依然在推动着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休止地发挥着它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加深,对的探究值得数学家去深究。

圆周率π的计算及简单应用

一、的来历

即圆周率,定义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英国人琼斯在1706年首次创用π代表圆周率。但是,他的符号并未立刻被采用,后来,欧拉予以提倡,才渐渐被推广开来。此后π才成为圆周率的专用符号。的历史是饶有趣味的。对的研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和时代的数学水平,。 实际上,在古代长期使用=3这个数值,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都是如此。直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里已有周三径一的记载。后来东汉的数学家又将π值改为约为3.16。然而直正使圆周率的计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应归功于阿基米德。他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圆周率与圆直径之比小于22/7而大于223/71,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圆的度量》,同时这也是第一次在科学中创用上、下界来确定近似值。但是第一次用正确方法计算π值的,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刘徽,在公元263年,他首创了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逼近圆面积的方法即穷竭法,算得π值约为3.14。在我国称这种方法为割圆术。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后人为纪念刘徽的贡献,也将圆周率称为徽率。

公元460年,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把值算到小点后第七位即3.1415926,这个具有七位小数的圆周率在当时是世界首次。同时,祖冲之还找到了两个分数,分别是22/7和355/113。用

分数来代替π,极大地简化了计算,这种思想比西方也早一千多年。 由中国南朝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保持了一千多年的世界记录。直到在1596年,才由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打破了。他把值推到小数点后第15位小数,后来又推到了第35位。人们在他1610年去世后,为了纪念他的这项成就,为此在他的墓碑上刻上:

3.[***********][**************]88这个数,从此也把它称为

之后,随着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微积分的发现,西方数学家计算的工作,有了飞速的进展。1948年1月,费格森与雷思奇合作,算出了808位小数的值。的人工计算时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而宣告结束。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借助计算机算得了10万位小数的,在70年代又突破这个记录,算到了150万位。到90年代初,用新的计算方法,算到的值已到4.8亿位。至2010年最新记录是2000万亿。的计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标志着算法和技术的革新。

二、π的定义

圆周率(Pi)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因此,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里,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实数x。

而圆内接正2n边形是由n个这样的相邻三角形组OAC,OCB拼成的,因此由(6)就得到(2)。

从(2)和(3)就可得到(7)S2npnR/2。

当n无限增加时,S2n趋向于A,pn趋向于C,所以(7)的两边就分别趋向于A和CR/2,而CR/2DR/2R2,这就得到(1)。

这样就从另外一个角度——用圆面积来定义了。

三、π的性质

的性质怎样?这是人们研究了几千年的的问题。

关圆周率的性质及人们对它进行研究的历史,不同的数学家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在美国数学史家达维德.尤金.史密斯的著作《数论尺规作图及周率》一书中,将的历史分为以下三个时代:

(1)自古时至17世纪中期,这个时代大都是求一个正方形等于一个已知圆等的努力,或用目前的初等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那种纯粹几何方法,来求的近似值。

(2)自微积分起,到德国数学家兰伯特证明是无理数为止,即约17世纪60年代至18世纪60年代的100年,这一时代的特色,是解析方法替代了古代的几何方法;并认为其著名的研究者为牛顿、莱布尼兹、詹姆斯.伯努利和约翰.伯努利、欧拉等。这个时代求值的方法,不再用古代的“穷竭法”,而是用无穷级数及无穷乘积等。

(3)从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其特色是探求的性质,即是否为有理数、代数数、超越数等。

下面要说的是的性质,指的是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例如,它是整数还是分数?是常数还是变量?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等等。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一书中,就提到了是常数。中国公元前的古书《墨子》中也有“小圆之圆与大圆之圆同”的记载;《周髀算经》中也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也认为是一个常数。 虽然古人一直笃信是一个常数,而且知道它的近似值,但其准确值却无人知晓。多数国家的古人最早都认为是整数3.在中国,出上述《周髀算经》等书籍之外,大约在1世纪的《九章算术》中也是这样认为。在古希腊、巴比伦、埃及、印度、日本中关于数学的史料中也是同样的记载。例如,希伯来人的《两个编年史》中就有3的记载。

这种3的认识,大致持续到刘徽之前,即约3世纪。不过古希腊是一个例外--因为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00多年就科学地求得实用而较准确的值3.14.

无理数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西帕索斯发现。他计算出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2。但是2不能用任何两个数的比来表示即不是有理数,也就是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当时叫“没有比”或“不能表示”,后来称之为“不可通约量”。14世纪。数学家布拉德瓦丁最早采用“无理”一词后,至十六七世纪,欧洲人逐渐将无理数纳入运算。荷兰科学家西蒙.斯蒂文、两位英国数学家沃利斯和哈利奥特、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等都承认无理数。

无理数的本质特征是“无限不循环”,由于在各种形式的的级

数展开式中,始终没有找到一个递减的几何级数,也一直没有找到的“莱布尼兹级数和”的公式,对值的“马拉松”式的计算竞赛中也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循环现象。于是,认为可能是有理数的希望逐渐消失。事实上,早在十五六世纪,印度数学家尼拉斯塔.萨玛亚吉就确信是无理数了。此后在超越数时期,人们又猜测是超越数,在1822年,林德曼在连续函数的意义下,用欧拉公式ei10,终于证明了是超越数。下面分别给出是无理数好超越数的证明。

是无理数的证明

苏格兰数学家詹姆斯.格雷戈里是第一个企图证明是无理数的人。不过,他的巧妙的证明不很严格,因而不太令人满意。

此外,法国数学家托马斯.范特.德.拉尼也在17世纪末对的物理性做出过推断,这一推断在半个世纪后,有兰伯特证明。

1737年,欧拉给出了用无限连分数计算平方根的一般方法,并将自然对数的底展开成三种无限连分数。

1761年,兰伯特向柏林科学院提交论文,初步证明了也是无理数。他用欧拉的方法,并从欧拉发现的 e11111... 2161014

和数学家布隆克子爵发现的

123252

1... 2224

入手,先得到后来以他姓氏命名的两个连分式:

ex1111111...,tanx...。 xe12/x6/x10/x1/x3/x5/x

兰伯特研究了两个式子的性质之后,得到以下两个定理。 定理1 如果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tanx必然是无理数;反之,如果tan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x必然是无理数。

定理2 如果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ex必然是无理数;反之,如果ex为1以外的有理数,则x必然为无理数。

最后,他假设x/4,则tanx1;因为1是有理数,所以由定理1知道,/4必然是无理数,因而π也必然是无理数。

不过,兰伯特的上述证明并不十分严格。下面给出π是无理数的两种证明方法。

证法一:

首先给出一个定义。

定义 2min0,cos0,即是使cos0的最小正数的两倍。 按这个定义,利用定积分容易得到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为2r,因此这样的定义是合理的。下面证明是无理数。

利用反证法。设是有理数,则2也是有理数,于是存在正整数p ,

pnppn

1。q ,使得。由于0(n),因此存在正整数N使得 qn!n!2

设f是如下定义的2N次多项式

xN(1X)N

f(x), N!

则f满足

f(x)f(1x),f(k)(x)(1)kf(k)(1x)(k1,2,...)

展开f的表达式得

12N

f(x)Cnxn。 N!nN

对其求导k次(0k2N)得

f(k)1(x)NnmaxN,kn(n1)...(nk1)Cxn2Nnk。

若0kN,显然f(k)(0)Z,因此由f(k)(x)(1)kf(k)(1x),知f(k)(1)Z; 若Nk2N,显然f(k)(0)

Nk!CkZ,因此显然f(k)(1)Z。 N!令F(x)(1)jpNjqjf(2j)(x),则利用fk(0)Z,f(k)(1)Z得到

j0

F(0)Z,F(1)Z。进一步计算得

F(n)(x)F(x)(1)p2j

j0

j1NNjqfj(2j2)(x)2(1)j0NjpNjqjf(2j)(x)(1)

j0N1pNjqj1f(2j)(x)(1)jpNj1qj1f(2j)(x)j0N

(1)NqNf(2N2)(x)pN1q1f(x)pN2f(x),

其中利用了f是2N次多项式,因此f(2N2)(x)0。

再令g(x)F'(x)sinxF(x)cosx,则

g'(x)[F''(x)2F(x)]sinxpN2f(x)sinx。 且F(1)F(0)[g(1)g(0)]。利用Lagrange中值定理得,存在(0,1),1

使得 F(1)F(0)

由f的定义可知0f()1g'()pNf()sin。 11,于是0f()sin,因此 N!N!

NpN1。 0F(1)F(0)pf()sinN!

但已知F(0)Z,F(1)Z,因此F(1)F(0)Z,与上式矛盾。这就证明了

是无理数。

证法二:

xn(abx)n

,则有 定理 设a,b,n,为正整数,令f(x)n!

(1)f(x)f(x);

(2)当x0,x时,f(k)(x)(0k2n)取值为整数;

(3)假设是有理数,即,a,b为即约正整数,则0f(x)sinxdx

为整数,由此可知不可能是有理数。

证明 (1)直接验算可得

aa1nn(x)n[ab(x)]n(abx)(bx)na(abx)nxnf(x)f(x); bn!n!n!ababab

(2)可由(1)得

aaf(k)(x)f(k)(x).(1)k,k1,2,...2n;f(k)(0)f(k)()(1)k,k1,2...,2n;显bb

a然f()f(0)0, b

ak1,2,...n1;由于x0是f(x)的n阶零点,于是f(k)(0)f(k)()0,b

1i1ni(b)i(ni)!an1 ,..,n时,f(n1)(0)Cn利用f(x)Cn(b)ixn1an1,当i0.1n!n!i0

为正整数,所以f(k)(0)和f(k)()均为整数(k0,1,...,2n),f(2n1)(x)0;

(3)假设是有理数,即,其中a,b为即约正整数。 用分部积分法并由(2)的结果,即知0f(x)sinxdx为整数,事

实上,由于f(k)(0),f(k)(),sin(k)(0),sin(k)()(k1,2,...,2n)均为整数,且f(2n1)(x)0, abab

经过分部积分得:



0f(x)sinxdxf(x)(1)n(sinx)(2n)dx0

n(2n1)(1)[f(x)(sinx)

(1)[f(x)(sinx)n0f'(x)(sinx)(2n1)dx]0(2n1)

0f(x)(sinx)'(2n1)

0f''(x)(sinx)(2n1)dx]0

(1)n[f(x)(sinx)(2n1)

0f'(x)(sinx)(2n1)

0..f(2n)(x)sinxdx]0

(1)n[f(x)(sinx)(2n1)f'(x)(sinx)(2n2)...(f(2n1)(x)sinx)(f2n(x)cosx)]

,由此可知0f(x)sinxdx为整数;

另一方面,当0x时,有

1nna1na1na2

n1a2

nnnf(x)xb(x)b[x(x)]b(2)(), n!bn!bn!4bn!4b

1a2

na2即0f(x)(),于是00f(x)sinxdx()0(n),这就表n!4bn!4bnab

明0f(x)sinxdx不是整数,这个矛盾说明了不是有理数,因此是无

理数。

认识了是无理数,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求精确值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人们尽管可以求得它准确到任意有限位小数的值,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得到准确值--有无限多位。

是超越数的证明 

虽然在1822年,林德曼给出了是超越数的证明,但其证明相当冗长。后来很多数学家对这个证明进行了简化并且给出了初等证明。下面用反证法来说明。

定理 是超越数

证明:若是代数数,则i也是代数数,以1,2,...n表示

的极小多项式的全部零点,记mden(),由e1,则有

(1e1)(1e2)...(1en)0 (1)(1)式也可以写成2n个e之和,其中 11...nn, i为0或1.

假设这些有l个不为零,记1,...,l,那么(1)式写为 qe...e0,q2nl。

1

l

设p为充分大的素数,含多项式f(x)为 f(x)mlpxp1(x1)p...(xl)p 和

JI(k)0e

k1

k1

l

l

k

k

u

f(u)du

四、π的计算

值是多少和它是怎样被计算出来的?国内外关于值计算方面的论著颇丰,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割圆术、分析法、椭圆积分法、概率模型法。下面就分别以这四种方法来计算值。

割圆术

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是割圆术的鼻祖,因此介绍阿基米德的割圆方法,其他割圆方法都可以从此出得来。

阿基米德割圆术的数学思想是:圆周长介于这个圆的内接多边形和外切多边形之间,当这些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圆周长和它们的周长差相差越小;因此,通过计算这些多边形的周长来接近圆的周长--

只要多边形的边数增多到某种程度,就能得到符合精确度的圆周长进而得到一定精度的值。

线。显然,此时有

如图所示,o为圆心,AB为⊙O的外 切正6边形一边的一半,OA为半径, ∠AOB=`30o,O是角∠AOB的角平分

OBOA265

2,。把这两个式子相加,就得到ABAB153

OAAB571OAOBOAOBCBOAOBACCB

,。又或。该式子AB153ABACOAACOAAC

OAAB571OA571

与前面的比较,就得到。 AB153AC153

从这个不等式出发,立即可以推出圆外切正6边形、正12边形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的上界。同样,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可以确定比值的下界。利用比例关系和勾股定理重复上述过程,一直算到96边形,最后得到

外切96边形周长 [1**********]336内接正96边形周长

。 

11直径直径71742

由此可得出223/7122/7。事实上采用较简单的22/7,而不取

223/71。

阿基米德首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223/7122/7。取两位实用值为3.14或22/7。从理论上指出了一种可以求得任意准确度的值的计算方法——-割圆术即“古典方法”。且第一次在科学中提出误差估计及其准确度和如何确定的问题,即用上下界确定近似值;这与其后的祖冲之确定值的计算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分析法

随着微积分的发现,数学家们对值的计算方法的改进也在不断进行,人们开始摆脱由阿基米德开创的“割圆术”--几何方法,而采用分析法来计算值。下面先来介绍分析法计算值的简要历史,然后提出一种易于理解的计算方式。

1650年,英国数学家沃利斯利用类比、归纳和极限的方法,从计算圆的面积入手,得出

4

24466...

,载于他的著作《无穷算

13355...

述》中。这是分析法计算值正式诞生前的“前奏曲”。1671年,詹姆斯.格雷戈里公开他发现的公式:

x3x5x7x9

arctanxx...(1x1)。

3579

但其没有认识到发现的上述公式已经为计算值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设式子中的x1,就可以得到

1111

1...。 43579

由于是莱布尼兹发现这个式子,后人把它称之为“莱布尼兹公式”或“莱布尼兹级数和”。但是,用莱布尼兹公式算,则收敛太慢,工作量太大。例如,要求出3.14要算628项。而要求出值的第六位小数,就不多不少正好取2106项。由于工作繁杂,所以很少有人实际用这种方法去计算值。

1676年,微积分的发明者牛顿,发现了一个反正弦函数的展开式:

x23x535x7arcsinxx...。

232452467

他设式子中的x1/2,就得到

6

11335..., 3572232245224672

并用他计算出的14位小数。

由于用上述式子计算值效率并不高,所以牛顿的这个值还不如早于他的古典方法。虽然牛顿计算的位数不多,但此时由他和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正开始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他的计算是用分析法算值的第一次小试牛刀。

1699年英国数学家阿伯拉罕.夏普假设格雷戈里公式公式里的

x/3,就得到夏普公式:

6

/3(1

1111

234...)。 33353739

他用这个公式将算到小数点后72位,其中71位正确。在夏普之前分析法在提高值位数上并无辉煌战果。69年后的夏普用分析法把值增加到72位,才开始了分析法大规模计算值的实战历程。其后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算值的分析法如雨后春笋。这一漫长历程一

直持续了近300年--知道20世纪50年代之后。 1789年威加利用欧拉发现的公式:

45arctan

1311

2arctan2arctanarctan。 77937

将值计算到143位。

1844年德国汉堡的数学家约翰.马丁.扎卡赖亚斯.达什用许尔茨.冯.斯特拉斯尼茨基教授发现的公式:

4

4arctan

111

arctanarctan 57099

将值计算到后205位。

1948年弗格森利用高斯发现的公式:

43arctan

111arctanarctan。 4201985

将值计算到后809位。

1949年6月,美国数学家列维.史密斯和雷恩奇,算出了1121位值,创造了人工算值的最高纪录。

随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人工”算的时代宣告结束,电子计算机在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方面比人工计算快乐许多。在1973年,法国数学家让.吉劳德和同事马丁.玻叶等,用CDC-7600型机花去23小时18分钟,将值算到小数点后1001250位,登上100万高峰。直到2010年利用“云计算”利用23天已经达到2000万亿位。

下面从分析法中具体举例如下: 例一:利用沃利斯公式

Wallis公式几种表达式如下:

(1)

(2)

(3)

下面证明这个公式: 令

(4)

利用分部积分法

于是有关系式

(5)

从上式可知I0=1,I1=π/4.根据这两个初值条件有

(6)

或者

(7)

其中m=0,1,2,...而由(7)式也可知

(8)

将(9)式代入(8)式

(9)

其中

由式(9)可知Wm>0且有上限,而

说明Wm随着m的增大递增,所以如下极限存在,且由夹逼定理得其值

Wallis公式得证。

例二 显然Wallis公式比割圆术要易于计算得多,且简单易懂,但是Wallis公式在形势上仍显复杂,且全部乘除算法也难以提高计算机计算效率。在计算机上计算最好是只有乘除项之和,如:

在(4)式中,实际上令xcos,则有dxsind.式(4)变为

如果令xsin,则只变换形式不影响结果。可以据此设想利用其它的三角函数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令

(10)

注意这里的积分上限改成了/4,因为/2/4的时候

tan1,将导致积分发散。

对(10)式做变换

于是有关系式

(11)

而初值T0/4,观察规律有

... 总结规律得

(12)

其中m1,2,3...而从式(10)中可知

结合(12)式,得到

(13)

或者

(14)

显然利用这种方法在形式上要比利用Wallis简单得多,计算机执行运算的时候也能更加快速。

例三 椭圆积分法

椭圆积分法建立在椭圆积分变换的理论上,始作俑者是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他在1914年“模方程和的逼近”一文中,给出了14个计算的公式。其中之一,是关于椭圆积分变换理论和的快速逼近之间,联系紧密的“拉马努金公式”(“LM”)

22(4n)!110326390n

[]()。 44n9801n0(n!)3961

用“LM”每计算一项就可以得到8位的十进制精度,“LM”的一个有趣的“变种”是

1

22

(1/4)n(1/2)n(3/4)n110326390n

(), 34n2

(n!)99n0

这里(cn)是递增阶乘,即(cn)c(c1)(c2)...(cn1)。

不过,拉马努金没有给出公式的哦证明,仅仅给出了一些不充分的解释。直到1987年,才有加拿大的波尔稳兄弟给出证明。

只取“LM”的前两项就有

1

22(40)!110326390022(41)!1103263901

[]()[](), 9801(0!)4396409801(1!)439641

由此可以算出3.1415935...3.14159...-得到了六位准确值。由此可见,“LM”是一个收敛很快的公式。 例三 概率法

首先用概率法计算值的是法国数学家蒲丰,该实验也被称之为蒲丰实验,而此类问题也被称为蒲丰问题。

我们先给蒲丰实验做一个通俗的说明。

假设下图中平行线距离为4厘米,针长2厘米。将任意掷向向平

行线时,可能相交--有一端碰到平行线也算相交,也可能不相交。问题是,大量多次投

掷时,投掷总次数n与相交次数k的比值即n/k?

根据“公平竞争”原则,显然每一毫米长的针与直线相交的次数为k/20,没2毫米则为2k/20,等等--针与直线可能相交的次数与针的长度成正比。当然,这个结论对上图所表示的任意形状的、总长位2厘米的针也适用。不过,弯针可能有几处和直线相交,就必须把每个交点都算进去。

现在,改用用直径4厘米,周长4厘米长的圆形针,任然将它投向上述平行线。显然,每次投掷的必然结果是,和两条直线都相交(相切也视为相交)。如果哦投掷n次,则相交次数必为2n次。

对比以上实验,并用上述可能相交次数与长度成正比的结论,就有2/(4)k/2n,也就是n/k。

1777年,蒲丰在1760年写成的《或然算术试验》出版,书中给出了掷针问题的一般情况的解答。如果向画有等距离且距离为a的一组平行线投掷长为l(la)的直针,那么,直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为

p2l/(a)。以下证明这一结论。

如左图所示,设AD与平行线中的任意一条MN相交,显然针不可能和两条线相交,只有当且仅当sBC(lsin)/2的时候,针和MN才相交。

又建立一个s随变化的坐标系,同时画一个长为、宽为a/2的矩形。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表示什么呢?不管线与针相不相交,都有sBCa/2和。所以,矩

形面积表示相交和不相交次数的总和即总投掷次数。

再在上图所示的位置画正弦曲线s(lsin)/2的半周。显然,阴影部分内的点就表示线与针相交,而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相交的次数。这就得到概率pk/n阴影面积 / 矩形米面积

0

ldsina2l

() 22a

,就是pk/n2l/(a)。这也证明了前述p2l/(a),并且得到投针法求的一般公式2nl/(ak)。此时,如果向前面那样假设2la就得到

n/k。

蒲丰实验引出过很多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成果。例如,著名的蒙特卡罗方法即统计方法,他的滥觞就是蒲丰实验。再如,投针问题用频率代替概率,还提供了一种概率模型,计算这种模型的概率叫几何概率。此外,蒲丰实验还启发一门重要的数学分支--积分几何的诞生。因此蒲实验的理论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 五、的应用

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数学公式、定理...中几乎无处不在,而随着数学的发展,它也会继续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大海里继续漫游。下面举例说明在数学及其他学科当中的应用。 例一 与曲线图形面积

有关圆或其中一部分的问题要涉及

,这已不足为奇,但求非圆

或圆弧围成的图形面积时,也会出现。例如求心形线

ra(1cos)(a0) 所围平面图形的面积A,有

A22

12rd2

1

.a(1cos)2d 2

3a22

出现的原因,还是求面积过程中积分运算的结果。

再看一个一个名例:求正弦交流电iImsint的平均值IPJ。这就相当于求正弦曲线所围成的曲线图形面积。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的正

负半周对称,所以,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的“平均值”为0,这种含义的“平

均值”没有任何意义。而前述IPJ则是先分别取正负半周的绝对值再“平均”,这是有意义的;这种IPJ又叫均绝值。因此,要求它的IPJ,就要先求得正半周的平均值。可以算得电流i的IPJ是

IPJ2Imsintdt/(T/2)

2Im

即平均值是最大值Im的2/0.637倍;对电动势和电压也存在这倍数关系。在这里,又一次出现在计算结果中。 例二 与旋转体体积

如图所示,任意曲线yf(x),他在区间

[a,b]上绕轴旋转,并与垂直于X轴的两个

平面(这两X个平面由xa和xb绕X

旋转而成)的一部分构成一个旋转体。其体积微元即阴影部分的体积就是ydx,所以他的体积Vaf2(x)dx,

2

b

结果中必然含有。

具体来说,计算如图所示星形线x2/3y2/3a2/3围成的星形绕X轴

所产生的旋转体的体积V。由原星形线方程可得y2(a2/3x2/3)3,所以

V(a

01

2/3

x

2/33

32a2

)dx。

105

可见,星形线旋转体的体积公式也含有。 例四 与伯努利难题

雅各布.伯努利对无穷级数很有研究,也求过一些无穷级数的和,但在求1

111

22...——“伯努利级数”时却一筹莫展。在伯努利2

234

死后两年,欧拉用奇妙、大胆的类比求得这个和为2/6。以下是欧拉的求法:

假设有一个2n次代数方程

b0b1x2b2x4...(1)nbnx2n0。 (1) 式(1)有2n个不同的根1,2,...,n。如果两个代数方程有相同的根,而且常数项相等,那么这两个方程其他项的系数也应该分别相等,那么有

b0b1xb2x...(1)bnxb0(1

2

4

n

2n

x2

2

1

)(1

x2

22

)...(1

x2

2

n

)。

比较上式两边x2的系数。就得到

b1b0(

1

21

1

22

...

1

2n

)。 (2)

考虑三角形方程sinx0,他有无穷个根:0,,2,...。将sinx展开为级数后,把方程两边除以x,就得到

1x2/3!x4/5!x6/7!...0。 (3)

显然(3)式的根是:,2,...。

本来(3)式的左方有无穷多项,与代数式(1)的左方明显不同。但欧拉硬拿(1)与(3)类比,并对(3)运用(2),就得到

11112...。 3!(2)2(3)2

这就是著名的

2

6

1

111

22...。这就解决了伯努利难题。 2

234

欧拉采用的类比方法虽然巧妙、大胆,然而有失严密。因为,虽然“一元n次方程有n个根”成立,但既无“一元无限次方程有无限个根”的定理,也不知道一元无限次方程与系数的关系。欧拉个人也认识到自己证明的不足,因而采用其他方法继续研究,最终找到求该级数和的严格方法,并发表在他的《无穷分析引论》中。

例五 与伯努利多项式

a0

三角级数f(x)(ancosnxbnsinnx)中的傅里叶系数an和bn

2n1

可以用

an

1

f(x)cosnxdx (n0,1,2,...)

bn

1

f(x)sinnxdx (n1,2,...)

来表示。

对每个自然数n,我们把 n次伯努利多项式n(x)定义为

nn6nn1nn2nn4

n(x)xxB1xB2xB3x...。 2462

n

利用n(x)的主要性质,可以直接确定n(x)的各个傅里叶系数,并进而得到

2k(x)2(1)(2k)!

k1

cos2nx

; 2k

n1(2n)

设上式中的x0,可以得到欧拉求得的关于s是偶数时的尼曼函数

(s)的公式

11122k1

(2k)12k2k...2k...Bk2k。

23n(2k)!

22k1

事实上,利用上述的(2k)Bk2k及伯努利数,就可以求得:

(2k)!22111212

。 (21)

(21)!66

几何中凡是有有关圆、球、旋转体的体积等有关公式中必有。 傅里叶在1811年将偏微分方程的解表示为傅里叶积分形式,其中有。

1781年,欧拉给出欧拉第二积分,其中伽玛函数里也有。例如,

1

()。 2

以下两个和式中也奇怪地出现了:

(nln

n2

n1

2)32ln2ln,n1

132

[nln(1)1]lnn2n2

2

通过概率积分exdx,和e被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在概率论中,有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公式

f(x)(2)e

1

1

x22

(xR),以及和他本质相同的高斯正态分布曲线公式

2f(x)(2)1e

(xa)2

(xR;a是平均值,是标准误差,他们都是常

数,且0),其中都有。 在动态系统、遍历理论中,有lim

n

1n2

。 xi

ni1

总而言之,早已深入到数学的各分支、各领域中:函数变换、奇异积分、椭圆函数、概率论、非欧几何...正如陈省身所说:“这个数浸透了整个数学。” 六、总结及展望

不仅早已深入数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在物理学中也是如此。例如,在电学中,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公式里有;在你热学中,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里、分子的算术平均速率公式里也有;在相对论中,相对论的场方程里、计算行星近日点的进动公式里也有;在量子理论中最基本的方程。有海森堡(基于矩阵理论)和薛定谔(基于波动理论)的两种不同但等价的表达式中都有;.....

数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在数学史和自然科学上最精妙的发明和发现之一。它是一个常数,又不是普通的常数。同时,它不仅是无理数,而且它还是

超越数。数的发现和计算表现了人类无限的发明创造才能和高超的智慧,数是人类的杰作。现在它依然在推动着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休止地发挥着它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加深,对的探究值得数学家去深究。


相关内容

  • 圆主题学习概述
  • 主题学习概述 圆主题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面积公式,并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本单元在教学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化曲为直.等积变形这些方法与手段,进一 ...

  • [圆的周长]无生教学实录
  • <圆的周长>说课设计 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 杨小龙 我说的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圆的周长",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学生从研究直线图形到研究曲线图形,不论从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

  • 2010-2011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一、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34人,其中女生16人,男15人,还有个韩国孩子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用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分 ...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 第一单元: 位置 一. 教材分析:位置这一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二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阶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

  • π的计算历史
  • 科普文章 圆周率π的计算历程 圆周率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这个数就引进了外行人和学者们的兴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仅凭这一点,求出它的尽量准确的近似值,就是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了.事实也是如此,几千年来作为数学家们的奋斗目标,古今中外一代 ...

  • 关于自然对数底e和圆周率π的出处探索及应用
  • [摘要] 通过本文,可了解数e.π的来龙去脉和在数学等自然科学中的运用.此文充分阐述了两个重要的数学常数在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历程.使读者能更广泛和深层次地了解两个重要数学常数.常数e在编制自然对数表.微积分中的应用十分微妙有趣.精彩而广泛.而微积分对近代力学.天文学以及物理和其他科学 ...

  • 小学数学大纲
  • 六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 年 级 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 ...

  • 第四单元圆·教材分析
  • 第四单元圆·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 二 ...

  • 蒙特·卡罗方法
  • 蒙特·卡罗方法 百科名片 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也称统计模拟方法,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而被提出的一种以概率统计理论为指导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指使用随机数(或更常见的伪随机数)来解决很多计算问题的方法.与它对应的是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