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2000米内海拔对大气压强的影响

实验名称:

探究2000米内海拔对大气压强的影响

项目来源:当看到同学手机内置一个指南针测量仪时,看到可以测量海拔与气压,于是我产生了探究海拔与气压的关系这个实验。并且回想起高中得知海拔与气压有关系。

学号:65120605

姓名:邹文强

设计日期:20131202

目录

1. 实验简介: .................................................................................... 3

(1) 简介 ....................................................................................... 3

(2) 实验可行性: . ....................................................................... 3

(3) 实验可能遇见问题: ............................................................ 3

2. 实验方案及数据: . ........................................................................ 4

(1) 试验方法: . ........................................................................... 4

(2) 实验条件 ............................................................................... 4

(3) 实验具体过程 . ....................................................................... 4

(4) 实验数据与处理 . ................................................................... 6

(5) 数据分析 ............................................................................... 7

3. 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反思 . ............................................................... 7

(1)实验结果分析 ............................................................................ 7

(2)实验反思 .................................................................................... 7

1. 实验简介:

(1) 简介

通过测量不同高度的海拔于气压,通过作图与列图表的形

式,计算出2000米以内的气压和海拔的线性函数表达式的斜率。

(2) 实验可行性:

本实验为一个探究性实验,实验简单方便,并且无成本,还可以锻炼对数据的处理训练,并且实验结果有依据。

(3) 实验可能遇见问题:

a 、实验中可能因为设备而产生误差,因此我们需要多次测量,并且选择相同设备在不同地点测量。

b 、在实验中,东北室外海拔高的地方比较难找,因此我寻求朋友帮助,在贵州省遵义市测量了一组数据。

c 、实验中,室外高度不好找,并且在室外没有高度差大的地方,因此我选择在室内不同楼层测量,保持测量环境不变。

2. 实验方案及数据:

(1) 试验方法:

通过使用小米手机的气压与压强测试仪,测量李四光教学楼和北苑一公寓不同楼层海拔于气压的值,但是由于楼层太低,因此还测试了遵义市某地区的数据,来验证实验正确性。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2000米内气压与海拔关系式。

(2) 实验条件

2部小米手机(2S ) ; 室内温度为常温;测试地点:李四光教学楼,北苑一公寓,遵义市某地区。

(3) 实验具体过程

在李四光楼、遵义地区、北苑一公寓的不同位置,通过海拔与气压测试仪,测试室内不同楼层的气压,测试结果如图所示,经过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并且通过图表画出函数图。

.

上图 遵义地区测试结果(朋友测试结果)

上图 李四光教学楼和北苑一公寓测试数据

(4) 实验数据与处理

遵义地区气压与海拔关系图表

李四光教学楼和北苑一公寓数据关系图表

(5) 数据分析

通过对折线图的观测,可以知道: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气压随之成线性比关系减少。最后通过求其斜率得到为 -11.64帕/米,最后得到结果为每升高12米,气压降低139.73帕。

3. 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反思

(1)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为每升高12米,大气压降低139.73帕。通过查询资料知道: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没有比例关系,海拔越高,降低得越慢,但是在2000米范围内,大气压几乎呈线性降低每升高12M ,大气压减小1mmHg, 大约133Pa!

因此,本次实验的误差为:5%。

(2)实验反思

但是对于本次实验带来的误差,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一、小米手机内置的海拔与气压测量仪的不准确性;

二、在室内有暖气的影响,并且可能产生人为晃动,导致产生误差;

三、对于数据的处理量不够,应该大量测量,并求取每个楼层的气压,海拔平均值。

实验名称:

探究2000米内海拔对大气压强的影响

项目来源:当看到同学手机内置一个指南针测量仪时,看到可以测量海拔与气压,于是我产生了探究海拔与气压的关系这个实验。并且回想起高中得知海拔与气压有关系。

学号:65120605

姓名:邹文强

设计日期:20131202

目录

1. 实验简介: .................................................................................... 3

(1) 简介 ....................................................................................... 3

(2) 实验可行性: . ....................................................................... 3

(3) 实验可能遇见问题: ............................................................ 3

2. 实验方案及数据: . ........................................................................ 4

(1) 试验方法: . ........................................................................... 4

(2) 实验条件 ............................................................................... 4

(3) 实验具体过程 . ....................................................................... 4

(4) 实验数据与处理 . ................................................................... 6

(5) 数据分析 ............................................................................... 7

3. 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反思 . ............................................................... 7

(1)实验结果分析 ............................................................................ 7

(2)实验反思 .................................................................................... 7

1. 实验简介:

(1) 简介

通过测量不同高度的海拔于气压,通过作图与列图表的形

式,计算出2000米以内的气压和海拔的线性函数表达式的斜率。

(2) 实验可行性:

本实验为一个探究性实验,实验简单方便,并且无成本,还可以锻炼对数据的处理训练,并且实验结果有依据。

(3) 实验可能遇见问题:

a 、实验中可能因为设备而产生误差,因此我们需要多次测量,并且选择相同设备在不同地点测量。

b 、在实验中,东北室外海拔高的地方比较难找,因此我寻求朋友帮助,在贵州省遵义市测量了一组数据。

c 、实验中,室外高度不好找,并且在室外没有高度差大的地方,因此我选择在室内不同楼层测量,保持测量环境不变。

2. 实验方案及数据:

(1) 试验方法:

通过使用小米手机的气压与压强测试仪,测量李四光教学楼和北苑一公寓不同楼层海拔于气压的值,但是由于楼层太低,因此还测试了遵义市某地区的数据,来验证实验正确性。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2000米内气压与海拔关系式。

(2) 实验条件

2部小米手机(2S ) ; 室内温度为常温;测试地点:李四光教学楼,北苑一公寓,遵义市某地区。

(3) 实验具体过程

在李四光楼、遵义地区、北苑一公寓的不同位置,通过海拔与气压测试仪,测试室内不同楼层的气压,测试结果如图所示,经过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并且通过图表画出函数图。

.

上图 遵义地区测试结果(朋友测试结果)

上图 李四光教学楼和北苑一公寓测试数据

(4) 实验数据与处理

遵义地区气压与海拔关系图表

李四光教学楼和北苑一公寓数据关系图表

(5) 数据分析

通过对折线图的观测,可以知道: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气压随之成线性比关系减少。最后通过求其斜率得到为 -11.64帕/米,最后得到结果为每升高12米,气压降低139.73帕。

3. 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反思

(1)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为每升高12米,大气压降低139.73帕。通过查询资料知道: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没有比例关系,海拔越高,降低得越慢,但是在2000米范围内,大气压几乎呈线性降低每升高12M ,大气压减小1mmHg, 大约133Pa!

因此,本次实验的误差为:5%。

(2)实验反思

但是对于本次实验带来的误差,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一、小米手机内置的海拔与气压测量仪的不准确性;

二、在室内有暖气的影响,并且可能产生人为晃动,导致产生误差;

三、对于数据的处理量不够,应该大量测量,并求取每个楼层的气压,海拔平均值。


相关内容

  •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①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 ②用吸管吸汽水:③墨水被吸到钢笔里„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 ...

  • 初中力学知识点
  •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

  • 大气压强练习题1-3
  • 麻城博达学校八年级大气压强练习题 (1) ( 命题人:谌受柏 ) 一.填空题 1.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30多厘米的空心半铜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16匹马拼命地拉 ,这是由于 造成的,该实验叫做 实验. 2.做托 ...

  • 中考物理[压强]
  • 一.选择题 6.(2015•赤峰) 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而液体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B .三峡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 .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 .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水的沸点升高 10.(3分)(2015•攀枝 ...

  • 生活中的大气压
  •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大气的压强及与人类生活 本讲内容主要为大气的压强以及大气压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考点清单 1. 知道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 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3. 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流速越 ...

  • 七下地理期末复习题
  • 七下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4节 日历上的科学 1.公历1平年= 天,1润年 天,多出来的一天是 的一种. 节气为月 日. 2.在日历上的公历属于 3.每月有 ,农历属于 个节气, 节气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和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分, 节气表示春季开始, 节气昼夜平 节气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

  • 大气压强1
  • 年级:八年级 科目:物理 执笔者:熊小祥 审核: 内容:大气压强1 课型:新授 时间: 学习目标: 班级: 姓名: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产生的原因,2.知道大气压的值和托里拆利实验. 一.学前准备--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增大受力 ...

  •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的变化
  • 二.大气压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那什么叫大气压强呢?他的产生原因是什么?什么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多少帕斯卡?怎么算出来的?(p=pgh,大气压约为760毫米高水银柱) 二. 引入新课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重力作用产生的,如果大气变稀薄了,密 ...

  • 9.3大气压强--课时2: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应用
  • 9.3大气压强 课时2: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应用 课前预习归纳 1.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强受高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气压越__________. 课堂基础落实 1.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