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率市场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生存难度更大,提高了企业资源的利用率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03-02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市场的不稳定性逐步增加,银行、债券、股市等的风险增大。因此,为了降低我国经济中的风险,我国政府需要完善货币政策,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从长远发展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我国经济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更好地利用我国的资源等,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利率市场化体系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短时间内不利于银行的盈利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发展,短时间内银行的存款与货款的利息差会减小,银行的盈利从而会减小。当利率市场化时,银行短期无法将存款、货币、理财等等方面的市场开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降低。如果任由利率完全放开,银行的存款利率会有较大的上升幅度,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上升,利率会逐渐地接近平衡线。长期发展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会再平衡水平的范围内上下浮动,并且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我国银行的存款利率发展时间较长,发展较为成熟,发展程度较高,目前的利率已经接近平衡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模式难以发生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较为固定,我国贷款的利率不能够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不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存款利率增长较快,贷款利率较为稳定,银行的经济收益受到影响,不利于银行的盈利。[1]    (二)银行的经营风险变大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短时间内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银行为了保持自己的收益会扩大贷款的范围和规模,涉足高收益的贷款项目,但是这些信贷通常会造成银行经营的高风险。这种弥补方式难以缓解银行的困境,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总体贷款的速度。    利率放开之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会更加困难,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变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当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会逐渐上升,贷款利率提高之后,企业的道德难以保证,银行的经营风险会增大。同时,商业银行的波动性增强,商业银行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存款更加不稳定,流动性强导致难以管理,银行的经营风险逐渐变大。    (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能力受到影响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为了银行的盈利,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包括银行的盈利、与客户的供求以及市场的竞争状况等。当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的存款需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脚步,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那么银行的存款吸收能力受到了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经营风险更大。[2]    (四)银行的业务转型任务加重    利率放开之后,银行需要更加注重改变自身的业务。传统的银行业务主要是存款和贷款,当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业务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进行适当的转型,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降低了信贷的发展速度,银行开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转变了过去批发业务的模式。银行的转型任务逐渐加重,更加注重银行的利息收入,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其他市场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股市造成更大的冲击    股市与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市场利率化造成股市短时间内不稳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长期发展,股市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当我国经济发生变动时,股票的价格迅速发生变化,大大提升了我国经济资本的利用率。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股市资金会被分流,资金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对股市造成较大的冲击,2015年以业的股市动荡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利率市场化促进了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短时间内增加了市场的风险,但是同时为货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利率放开之后,货币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完善市场的交易机制。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帮助货币市场更好地发展。[3]    (三)利率市场化促进了债券市场的长期发展    短时间内,利率市场化对债券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增加了债券市场的风险。但是,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之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变化,资金的供求,使得经济收益和市场风险更加透明,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经济的趋势。因此,利率市场化之后,债券市场可以长久、健康地发展。    (四)利率市场化对外币造成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造成了我国市场的不稳定增大,风险增大,因此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当利率市场化之后,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增加,运行的风险更大,但是同时为外汇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完善了自身的运行。利率市场化对外汇市场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是容易引发国际性的危机,破坏性更大。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利率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地提升。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企业的融资难度在一定周期内提升,但是长期发展之后,不同产业的融资环境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地提升。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有利于调整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但是,利率市场化之后确实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风险,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善。[4]    (一)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完善改革措施    为了保证我国利率市场化能够健康发展,中央银行需要提高监管水平,严格按照金融市场化的运行规律。为了加强对金融的监管,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进行监管法律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国家层面要建立完善的改革措施,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平稳地度过改革期,降低银行经营的风险。[5]    (二)完善货币政策,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利率市场化之后,大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会相应地降低,不利于银行进行自身结构调整,不利于银行缓解自身风险。当市场利率化之后,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提升,大型企业的融资利率增长幅度受到限制,短时间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造成的冲击,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货币的定向调整作用,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和保护。为了降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冲击,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完善存款制度,保证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体系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三)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稳定市场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央行限制了我国贷款市场的规模,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发展。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央行的监管作用逐步降低,贷款规模限制的作用逐渐减小。通常,我国大型企业能够较容易地得到贷款资金,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相对较大,这种贷款模式是长期的产业机构和政府机制形成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大型企业对银行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央行对我国贷款市场的限制,以及对贷款配给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市场利率化的作用,限制了资金的配置作用。[6]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银行应该放开对贷款数量和规模的限制,保证利率能够逐渐地向平衡线发展,使得我国的贷款价格能够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运行。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提升对资金的有效配置,调整银行的借贷结构,充分支持发展前景较好的高科技产业,稳定市场的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发展。    (四)建立稳定的利率市场化的体系,提升银行的定价能力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自身的信用体系稳定发展,积极地开发定价系统,加强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定价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市场需要建立标准的市场利率,建立完善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市场利率体系。我国的市场利率定价依靠贷款利率和发布机制。同时,我国的常备接待机制能够提高我国资金的流动性,提高对市场利率的控制能力。但是,这种方式发展时间较短,在我国的影响力较小,发挥的作用较低。因此,不断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改善操作模式,完善利率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五)商业银行要积极调整思路,做好战略转型    银行应该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改变发展战略,不能够过度地依赖大型企业的作用,将信贷转向小型企业。同时商业银行应该简化贷款的手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开发中小企业的定向融资产品,针对缺乏担保、缺乏资产抵押的小型企业,商业银行应该提升自身的风险、全无容忍度,在发展客户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   严宝玉,李宏瑾,孙 丹.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应对[J].上海金融,2014(12):3-10.   [2]   李素芬.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商业文化,2014(20):130-132.   [3]   纪彦彬,吴 琼.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工商银行财务报表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197-198.   [4]   谢问兰,刘葆金.利率市场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12(4):107-111.   [5]   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41-45.   [6]   巴曙松,严 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27-37.   [责任编辑:王 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率市场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生存难度更大,提高了企业资源的利用率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03-02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市场的不稳定性逐步增加,银行、债券、股市等的风险增大。因此,为了降低我国经济中的风险,我国政府需要完善货币政策,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从长远发展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我国经济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更好地利用我国的资源等,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利率市场化体系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短时间内不利于银行的盈利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发展,短时间内银行的存款与货款的利息差会减小,银行的盈利从而会减小。当利率市场化时,银行短期无法将存款、货币、理财等等方面的市场开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降低。如果任由利率完全放开,银行的存款利率会有较大的上升幅度,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上升,利率会逐渐地接近平衡线。长期发展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会再平衡水平的范围内上下浮动,并且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我国银行的存款利率发展时间较长,发展较为成熟,发展程度较高,目前的利率已经接近平衡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模式难以发生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较为固定,我国贷款的利率不能够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不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存款利率增长较快,贷款利率较为稳定,银行的经济收益受到影响,不利于银行的盈利。[1]    (二)银行的经营风险变大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短时间内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银行为了保持自己的收益会扩大贷款的范围和规模,涉足高收益的贷款项目,但是这些信贷通常会造成银行经营的高风险。这种弥补方式难以缓解银行的困境,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总体贷款的速度。    利率放开之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会更加困难,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变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当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会逐渐上升,贷款利率提高之后,企业的道德难以保证,银行的经营风险会增大。同时,商业银行的波动性增强,商业银行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存款更加不稳定,流动性强导致难以管理,银行的经营风险逐渐变大。    (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能力受到影响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为了银行的盈利,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包括银行的盈利、与客户的供求以及市场的竞争状况等。当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的存款需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脚步,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那么银行的存款吸收能力受到了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经营风险更大。[2]    (四)银行的业务转型任务加重    利率放开之后,银行需要更加注重改变自身的业务。传统的银行业务主要是存款和贷款,当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业务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进行适当的转型,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降低了信贷的发展速度,银行开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转变了过去批发业务的模式。银行的转型任务逐渐加重,更加注重银行的利息收入,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其他市场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股市造成更大的冲击    股市与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市场利率化造成股市短时间内不稳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长期发展,股市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当我国经济发生变动时,股票的价格迅速发生变化,大大提升了我国经济资本的利用率。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股市资金会被分流,资金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对股市造成较大的冲击,2015年以业的股市动荡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利率市场化促进了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短时间内增加了市场的风险,但是同时为货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利率放开之后,货币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完善市场的交易机制。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帮助货币市场更好地发展。[3]    (三)利率市场化促进了债券市场的长期发展    短时间内,利率市场化对债券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增加了债券市场的风险。但是,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之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变化,资金的供求,使得经济收益和市场风险更加透明,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经济的趋势。因此,利率市场化之后,债券市场可以长久、健康地发展。    (四)利率市场化对外币造成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造成了我国市场的不稳定增大,风险增大,因此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当利率市场化之后,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增加,运行的风险更大,但是同时为外汇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完善了自身的运行。利率市场化对外汇市场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是容易引发国际性的危机,破坏性更大。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利率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地提升。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企业的融资难度在一定周期内提升,但是长期发展之后,不同产业的融资环境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地提升。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有利于调整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但是,利率市场化之后确实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风险,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善。[4]    (一)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完善改革措施    为了保证我国利率市场化能够健康发展,中央银行需要提高监管水平,严格按照金融市场化的运行规律。为了加强对金融的监管,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进行监管法律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国家层面要建立完善的改革措施,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平稳地度过改革期,降低银行经营的风险。[5]    (二)完善货币政策,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利率市场化之后,大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会相应地降低,不利于银行进行自身结构调整,不利于银行缓解自身风险。当市场利率化之后,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提升,大型企业的融资利率增长幅度受到限制,短时间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造成的冲击,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货币的定向调整作用,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和保护。为了降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冲击,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完善存款制度,保证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体系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三)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稳定市场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央行限制了我国贷款市场的规模,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发展。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央行的监管作用逐步降低,贷款规模限制的作用逐渐减小。通常,我国大型企业能够较容易地得到贷款资金,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相对较大,这种贷款模式是长期的产业机构和政府机制形成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大型企业对银行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央行对我国贷款市场的限制,以及对贷款配给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市场利率化的作用,限制了资金的配置作用。[6]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银行应该放开对贷款数量和规模的限制,保证利率能够逐渐地向平衡线发展,使得我国的贷款价格能够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运行。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提升对资金的有效配置,调整银行的借贷结构,充分支持发展前景较好的高科技产业,稳定市场的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发展。    (四)建立稳定的利率市场化的体系,提升银行的定价能力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自身的信用体系稳定发展,积极地开发定价系统,加强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定价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市场需要建立标准的市场利率,建立完善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市场利率体系。我国的市场利率定价依靠贷款利率和发布机制。同时,我国的常备接待机制能够提高我国资金的流动性,提高对市场利率的控制能力。但是,这种方式发展时间较短,在我国的影响力较小,发挥的作用较低。因此,不断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改善操作模式,完善利率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五)商业银行要积极调整思路,做好战略转型    银行应该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改变发展战略,不能够过度地依赖大型企业的作用,将信贷转向小型企业。同时商业银行应该简化贷款的手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开发中小企业的定向融资产品,针对缺乏担保、缺乏资产抵押的小型企业,商业银行应该提升自身的风险、全无容忍度,在发展客户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   严宝玉,李宏瑾,孙 丹.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应对[J].上海金融,2014(12):3-10.   [2]   李素芬.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商业文化,2014(20):130-132.   [3]   纪彦彬,吴 琼.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工商银行财务报表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197-198.   [4]   谢问兰,刘葆金.利率市场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12(4):107-111.   [5]   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41-45.   [6]   巴曙松,严 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27-37.   [责任编辑:王 帅]


相关内容

  • 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利率政策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学 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 ...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影响2
  •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中央银行用计划手段确定的受管制的利率变为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状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节.自行控制的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 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一是利率市场化可以协调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充分发挥我国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 ...

  •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
  • 内容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在中国人民银行倡导下,中国自2007年1月4日起正式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但是,市场对其产生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认识,且尚存疑虑.本文主要从相关性这一基本属性出发,考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在实证 ...

  • 财政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完善对策 辛丹丹 内容提要: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十六大报告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这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视和决心.最新的党 ...

  • 本科毕业论文: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实际利率的变动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我们应如何利用这一有效手段调节与控制经济发展的态势与方向,也成为了人们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实际利率与经济增 ...

  •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13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课号:012E02Y05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改卷教师: 学号: 姓 名: 得 分: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要:自1996年我国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并向市场利率化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起,市场利率化就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加快 ...

  • 利率市场化
  • 论文题目:利率市场化 姓 名:武翔宇 班 学 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财富日益增多,投资理财观念也愈加增强,促进了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了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利率. 利率(Interest Rates)或称利息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 ...

  •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全文
  •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4日 14:10 中国金融杂志 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日趋成熟 ■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

  •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旨在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 提升防控能力,实现稳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