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逝去阶层的悲悯 --分析电影[钢的琴]

对逝去阶层的悲悯

——分析电影《钢的琴》

摘要:张猛导演的《钢的琴》在2011年上映时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确实在口碑上赢得了电影界的一致好评。它以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下岗工人为了给女儿制造一架钢的琴的故事。故事中参杂无助,落魄,无奈,更多的是对逝去的工人阶级的一种缅怀。在此,会结合“新自由主义”、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的琴 国企改革 新自由主义 超现实主义

2011年暑期档,一部投资仅500万的小成本电影《钢的琴》,在欧美大片《变形金刚》和《哈利波特7(下)》的夹击下,仅仅分到小小一杯羹,650万票房。但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界的口碑却是出奇的好,大量的影迷包括我在内也只有通过网络资源下载才观赏到了这部电影,毕竟,大多数人不会凌晨12点跑到影院去看电影。

我的观赏过程全程无尿点,90年代废旧工厂衰落的印记,工人脸上的落坡与迷惘,一架钢的琴的奢侈父爱,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它心灵震颤完全不亚于精美宏大的好莱坞制作,它所诉说的是中国人90年代的集体回忆,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去体会,这一个属于一个曾经辉煌现已衰落的阶层的温情追忆。

导演张猛是一名出生在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的年轻导演,他同贾樟柯,王全安等人一起被纳入第六代导演的队伍。第六代导演,包括姜文,贾樟柯,带着他们的作品以革命性的姿态带着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大众的电影市场。

早期的张猛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喜剧作品,例如,他所创作的《功夫》和《说事儿》获得春节晚会小品类节目的一等奖,他也是赵本山春晚小品的御用编剧。在《钢的琴》当中,张猛也难掩他擅长的喜剧幽默色彩,从而也有了张猛被称为“契诃夫式”的电影风格。其中最有冲突感的一点就是,他擅长用炙热,强烈的镜头来讲述破败,残酷,绝望,在这部电影当中恰好就是国企改革后工人阶级的落魄,却用电影语言来描绘了不可言说的悲哀。

全片呈冷色调却一点也不吝啬使用鲜红色,女主角淑娴的亮色服装,婚礼的红色新娘装等等,包括在音乐的使用上,明明是黑色,绝望,令人窒息的葬礼,却奏起了步步高。也许导演张猛试图告诉我们,即使环境再绝望,也可以绝地逢生,生活中还是有希望存在的。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巨变的中国,特别是国企改革彻底导致了一个群体命运的颠覆性改变,在美其名曰的经济改革下,进行的是一场上百外工人的集体下岗。陈桂林一伙人便是这群工人当中的几

个。工人阶级的衰落,曾经的“社会主人翁”地位不复存在,被打入“弱势群”的行列。电影《钢的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阶级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我们这里指的工人阶级,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前国企当中的工人阶层这一群体,他们主要来自于建国后一大批从农村来到国企工厂的农民,还有少数的城镇工人;不同于改革开放后的工人阶层,改革开放后的工人阶层有的来自学生,称为“学生工”,有的来自农村,称为“农民工”;有的来自城镇,称为“城镇工”。但通过90年代的国企改革,工人的地位已经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工人阶级从之前的“社会主义的主人翁”转变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

而电影《钢的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工人。故事在苏联音乐《三套车》当中拉开帷幕,带我们进入到记忆中的90年代,铸造厂的两根巨大的烟囱,残破的厂区,污染的水潭中的死鱼,成群的自行车,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苏联歌曲~~出生于90年初的我,儿时的记忆里,所居住的小城市也总会有那么一两根烟囱在湛蓝的天空下吐出黑烟,不过在小孩子眼中只是觉得神奇罢了,也不知是多久后那两根大烟囱便没有了。

也就像张猛自己提到,“这是一部旨在缅怀逝去那个时代的东北的电影,这也是以当时历史为依托的电影”。

90年代,在毫无新意的70年代,80年代后显得特别不寻常。90年代,“是以社会主义自我改革的形式展开的革命世纪的尾声,它的灵感源泉主要来自于它所批判的时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规律与商品经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等等被视为典型的80年代论题,其实没有一个不是来自50,60和70年代的社会主义历史)” 。在此,我个人理解为后文化大革命时代,继续着一个被玩坏的世代的伤痕,在清扫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鲁莽与激进,90年代改革的呼声高涨,90年代应运而生召唤着新时代的破壳和新生。

在许多学者眼中,90年代和1990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把90年代理解为从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开始的一系列改革至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改变,它一直在继续,持续到现在,从未停止。而1990年只是一个时间点而已,和90年代没有重叠。

90年代的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想登上历史舞台。苏联和东欧解体,开始了新自由主义的话语体系领导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纲领,而且还经常以一种反政治的形式出现的政治纲领,它的话语形式包裹在’经济’的范畴——如自由市场,自由贸易,解除金融管制,效率优先,利润最大化,反对国家干预,私有化,以及WTO,IMF 等新经济秩序的中介组织的功能”,这种对社会结构深层次影响的思潮看似不着痕迹,却也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到平常百姓家。

工厂,作为工人阶级在新中国的安乐窝,它给工人阶级提供见坚强的壁垒和温暖的襁褓。有很多工人们回忆国企改革之前工人阶级的待遇“没结婚的企业提供免费宿舍。结婚的提供免费住房,一般三级技工以上就能分到两居一厅。工程师和厂领导住房稍好点,也不超过三室一厅,绝对没有现在那种资本家住的豪宅“。那个时候的工人阶级地位也很高,工厂有图书馆,文艺宣传队,工人们带薪排练节目,工厂也有免费的幼儿园,免费的医院看病等等。工人们在工厂里工作,在工厂宿舍生活,组建家庭,孕育抚养下一代,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打算就这样过一辈子。他们都是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工人,他们勤奋,善良,从小刻苦从师学技,在那个年代,“咱们工人有力量”、“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他们是让人羡慕的一个群体。但90年的国企改革,一些

工厂在改革中被淘汰,这就意味着工人们失去了一切,在改革大潮中被国家无情地遗弃,遗弃出了原本的社会母体,他们失落,绝望,无助,却又不能不去适应。 就像电影中的一帮工人,陈桂林凭借自己拉手风琴的一门技艺,和女友淑娴一个建个小乐队,勉强维生;陈桂林的姐姐开起了小理发店;王抗美在学校看大门;快手开起了配钥匙的小铺;胖头捞起了偏门。他们当中的每一个曾经都是工厂的工人,他们脱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体,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艰难求生,但是不能放弃。

钢琴是西方的产物,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是由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发明的 。在明朝由意大利人利玛窦传入中国,做为贡品献给汉献帝,这便是钢琴初到中国的情况。钢琴产生之初便以制作工艺复杂,价钱昂贵著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中国经济水平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有了提高,钢琴便开始深入到平常百姓家,像9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钢琴家比如朗朗,李云迪也就是在那个世代学习的钢琴。电影中的陈桂林就是这样的一个家长,他买不起钢琴便省钱让孩子去钢琴老师那里练琴,半夜去有钢琴的学校偷练琴,最后走投无路还偷琴未遂。为了和小菊争抢女儿小元,走投无路的陈桂林萌发了自己制作钢琴的想法,这便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坚韧和魄力,他们拥有纯熟的炼钢工艺,只是脱离了工厂之后便再无用武之地,陈桂林被现实所逼迫,为了争抢女儿必须给女儿造一架钢琴,但最终,小元还是跟了自己的妈妈走。工人们最后的挣扎也宣告失败。

电影中的很多人物关系和故事主线都在照应大时代的主题,在改革的浪潮中,工人们一切的努力不过是苟延残喘,陈桂林最终还是放弃了。前期小菊跟了经商卖假药的跑了,女儿小元也跟着有钱的妈妈走了。钢做的琴费尽心力做出来了可以小元还是跟前妻走了,钢代表这工人阶级,琴代表这受西方影响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旧体制被新体制所取代,旧阶级被世代所抛弃。工厂的大烟囱最终还是被炸掉了,工人阶级继续迷茫着,挣扎着。

在汪晖眼中,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思潮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在改革大潮中存在很多细节并不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阶级现状相匹配。“在原先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革命后的社会改造,工人阶级的地位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把这个阶层重新打入’弱势群体’来营造所谓的’市民社会’或’中产阶级’的方式,等同于在这个阶级实行专政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造,其残酷程度是令人深思的“。 纵观中国整个电影发展史,从电影内容来说,70,80年代年代的 导演作品例如《红高粱》,《黄土地等》主要还是遵循着中国主旋律的话语体系,以农村和历史战争为题材。例如《秋菊打官司》来自农村题材。

电影名字为“钢的琴”,硬生生地在钢琴儿子中间加入了一个“的”字,这就是从工人阶级本人立场取得一个名字,着他们眼里,他们制造的这个西洋玩意儿,就是一架钢的琴,不是钢琴,也不是其他的什么名字,是底层,本土的一个叫法,也暗含有一种戏谑幽默的味道。

“超现实主义,名词,阳性。是指纯心理的无意识状态,通过它,人们可以用口头、书面或其他任何方式来表达思维的真是活动。它是对思想的记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也不考虑来自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任何约束。”[5]钢的琴当中运用的超现实手法也十分精妙。

比如,影片当中,跟随陈桂林已久的自行车在无外力作用下的突然倒塌无疑是对他父亲的死亡离去的暗喻,女儿已随前妻离去,女友淑娴和自己吵架,心内的最后一堵城墙,亲情的屏障也轰然倒塌,陈桂林还剩下什么,内心的悲哀在

自行车倒下那一刻到达顶峰。就像厂区的那两根大烟囱,最后也倒下了,工业时代远去,工人阶级开始没落。

片尾用小乐队演奏斗牛士之歌、淑娴领衔西班牙舞蹈的超现实镜头,把铸琴行动变成了一个盛大的庆典,影片走向最高潮。终于,在初冬时节,钢琴造好了,安装起来,虽然粗糙、笨重,但它被淑娴从吊车上缓缓运到小元面前的时候,在阳光照射下,满身熠熠发光。这架钢的琴,作为一个时代的证明、一个阶级的象征,并且作为一件可以奏响的礼物送给了后代.

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在片中的运用,无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情达意,用一种趋于陌生的手法试管中了解其中深层次的意味,在中国,包括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当中,贾樟柯在《三峡好人》当中,都再不断使用一些超现实主义手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导演一旦用力过猛或者稍有差池,变会让观众陷入不知所云的状态,超现实主义首发的运用最不好不要影响到影片本身的叙事线索和叙事结构。

注释:

[1]张猛,皇甫宜川,蒲剑,石川,《钢的琴》四人谈 [J ]当代电影,2011(06)

[2]汪晖著:《去政治化的政治》序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3]何增科编写:《法国学者布尔迪厄谈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理论动态》,1999年第四》,《国外期

[4]汪晖著:《去政治化的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14页

[5]乔治·塞巴格著,杨玉平译,《超现实主义》,P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年 9 月。

对逝去阶层的悲悯

——分析电影《钢的琴》

摘要:张猛导演的《钢的琴》在2011年上映时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确实在口碑上赢得了电影界的一致好评。它以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下岗工人为了给女儿制造一架钢的琴的故事。故事中参杂无助,落魄,无奈,更多的是对逝去的工人阶级的一种缅怀。在此,会结合“新自由主义”、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的琴 国企改革 新自由主义 超现实主义

2011年暑期档,一部投资仅500万的小成本电影《钢的琴》,在欧美大片《变形金刚》和《哈利波特7(下)》的夹击下,仅仅分到小小一杯羹,650万票房。但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界的口碑却是出奇的好,大量的影迷包括我在内也只有通过网络资源下载才观赏到了这部电影,毕竟,大多数人不会凌晨12点跑到影院去看电影。

我的观赏过程全程无尿点,90年代废旧工厂衰落的印记,工人脸上的落坡与迷惘,一架钢的琴的奢侈父爱,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它心灵震颤完全不亚于精美宏大的好莱坞制作,它所诉说的是中国人90年代的集体回忆,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去体会,这一个属于一个曾经辉煌现已衰落的阶层的温情追忆。

导演张猛是一名出生在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的年轻导演,他同贾樟柯,王全安等人一起被纳入第六代导演的队伍。第六代导演,包括姜文,贾樟柯,带着他们的作品以革命性的姿态带着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大众的电影市场。

早期的张猛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喜剧作品,例如,他所创作的《功夫》和《说事儿》获得春节晚会小品类节目的一等奖,他也是赵本山春晚小品的御用编剧。在《钢的琴》当中,张猛也难掩他擅长的喜剧幽默色彩,从而也有了张猛被称为“契诃夫式”的电影风格。其中最有冲突感的一点就是,他擅长用炙热,强烈的镜头来讲述破败,残酷,绝望,在这部电影当中恰好就是国企改革后工人阶级的落魄,却用电影语言来描绘了不可言说的悲哀。

全片呈冷色调却一点也不吝啬使用鲜红色,女主角淑娴的亮色服装,婚礼的红色新娘装等等,包括在音乐的使用上,明明是黑色,绝望,令人窒息的葬礼,却奏起了步步高。也许导演张猛试图告诉我们,即使环境再绝望,也可以绝地逢生,生活中还是有希望存在的。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巨变的中国,特别是国企改革彻底导致了一个群体命运的颠覆性改变,在美其名曰的经济改革下,进行的是一场上百外工人的集体下岗。陈桂林一伙人便是这群工人当中的几

个。工人阶级的衰落,曾经的“社会主人翁”地位不复存在,被打入“弱势群”的行列。电影《钢的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阶级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我们这里指的工人阶级,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前国企当中的工人阶层这一群体,他们主要来自于建国后一大批从农村来到国企工厂的农民,还有少数的城镇工人;不同于改革开放后的工人阶层,改革开放后的工人阶层有的来自学生,称为“学生工”,有的来自农村,称为“农民工”;有的来自城镇,称为“城镇工”。但通过90年代的国企改革,工人的地位已经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工人阶级从之前的“社会主义的主人翁”转变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

而电影《钢的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工人。故事在苏联音乐《三套车》当中拉开帷幕,带我们进入到记忆中的90年代,铸造厂的两根巨大的烟囱,残破的厂区,污染的水潭中的死鱼,成群的自行车,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苏联歌曲~~出生于90年初的我,儿时的记忆里,所居住的小城市也总会有那么一两根烟囱在湛蓝的天空下吐出黑烟,不过在小孩子眼中只是觉得神奇罢了,也不知是多久后那两根大烟囱便没有了。

也就像张猛自己提到,“这是一部旨在缅怀逝去那个时代的东北的电影,这也是以当时历史为依托的电影”。

90年代,在毫无新意的70年代,80年代后显得特别不寻常。90年代,“是以社会主义自我改革的形式展开的革命世纪的尾声,它的灵感源泉主要来自于它所批判的时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规律与商品经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等等被视为典型的80年代论题,其实没有一个不是来自50,60和70年代的社会主义历史)” 。在此,我个人理解为后文化大革命时代,继续着一个被玩坏的世代的伤痕,在清扫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鲁莽与激进,90年代改革的呼声高涨,90年代应运而生召唤着新时代的破壳和新生。

在许多学者眼中,90年代和1990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把90年代理解为从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开始的一系列改革至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改变,它一直在继续,持续到现在,从未停止。而1990年只是一个时间点而已,和90年代没有重叠。

90年代的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想登上历史舞台。苏联和东欧解体,开始了新自由主义的话语体系领导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纲领,而且还经常以一种反政治的形式出现的政治纲领,它的话语形式包裹在’经济’的范畴——如自由市场,自由贸易,解除金融管制,效率优先,利润最大化,反对国家干预,私有化,以及WTO,IMF 等新经济秩序的中介组织的功能”,这种对社会结构深层次影响的思潮看似不着痕迹,却也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到平常百姓家。

工厂,作为工人阶级在新中国的安乐窝,它给工人阶级提供见坚强的壁垒和温暖的襁褓。有很多工人们回忆国企改革之前工人阶级的待遇“没结婚的企业提供免费宿舍。结婚的提供免费住房,一般三级技工以上就能分到两居一厅。工程师和厂领导住房稍好点,也不超过三室一厅,绝对没有现在那种资本家住的豪宅“。那个时候的工人阶级地位也很高,工厂有图书馆,文艺宣传队,工人们带薪排练节目,工厂也有免费的幼儿园,免费的医院看病等等。工人们在工厂里工作,在工厂宿舍生活,组建家庭,孕育抚养下一代,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打算就这样过一辈子。他们都是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工人,他们勤奋,善良,从小刻苦从师学技,在那个年代,“咱们工人有力量”、“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他们是让人羡慕的一个群体。但90年的国企改革,一些

工厂在改革中被淘汰,这就意味着工人们失去了一切,在改革大潮中被国家无情地遗弃,遗弃出了原本的社会母体,他们失落,绝望,无助,却又不能不去适应。 就像电影中的一帮工人,陈桂林凭借自己拉手风琴的一门技艺,和女友淑娴一个建个小乐队,勉强维生;陈桂林的姐姐开起了小理发店;王抗美在学校看大门;快手开起了配钥匙的小铺;胖头捞起了偏门。他们当中的每一个曾经都是工厂的工人,他们脱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体,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艰难求生,但是不能放弃。

钢琴是西方的产物,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是由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发明的 。在明朝由意大利人利玛窦传入中国,做为贡品献给汉献帝,这便是钢琴初到中国的情况。钢琴产生之初便以制作工艺复杂,价钱昂贵著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中国经济水平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有了提高,钢琴便开始深入到平常百姓家,像9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钢琴家比如朗朗,李云迪也就是在那个世代学习的钢琴。电影中的陈桂林就是这样的一个家长,他买不起钢琴便省钱让孩子去钢琴老师那里练琴,半夜去有钢琴的学校偷练琴,最后走投无路还偷琴未遂。为了和小菊争抢女儿小元,走投无路的陈桂林萌发了自己制作钢琴的想法,这便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坚韧和魄力,他们拥有纯熟的炼钢工艺,只是脱离了工厂之后便再无用武之地,陈桂林被现实所逼迫,为了争抢女儿必须给女儿造一架钢琴,但最终,小元还是跟了自己的妈妈走。工人们最后的挣扎也宣告失败。

电影中的很多人物关系和故事主线都在照应大时代的主题,在改革的浪潮中,工人们一切的努力不过是苟延残喘,陈桂林最终还是放弃了。前期小菊跟了经商卖假药的跑了,女儿小元也跟着有钱的妈妈走了。钢做的琴费尽心力做出来了可以小元还是跟前妻走了,钢代表这工人阶级,琴代表这受西方影响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旧体制被新体制所取代,旧阶级被世代所抛弃。工厂的大烟囱最终还是被炸掉了,工人阶级继续迷茫着,挣扎着。

在汪晖眼中,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思潮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在改革大潮中存在很多细节并不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阶级现状相匹配。“在原先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革命后的社会改造,工人阶级的地位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把这个阶层重新打入’弱势群体’来营造所谓的’市民社会’或’中产阶级’的方式,等同于在这个阶级实行专政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造,其残酷程度是令人深思的“。 纵观中国整个电影发展史,从电影内容来说,70,80年代年代的 导演作品例如《红高粱》,《黄土地等》主要还是遵循着中国主旋律的话语体系,以农村和历史战争为题材。例如《秋菊打官司》来自农村题材。

电影名字为“钢的琴”,硬生生地在钢琴儿子中间加入了一个“的”字,这就是从工人阶级本人立场取得一个名字,着他们眼里,他们制造的这个西洋玩意儿,就是一架钢的琴,不是钢琴,也不是其他的什么名字,是底层,本土的一个叫法,也暗含有一种戏谑幽默的味道。

“超现实主义,名词,阳性。是指纯心理的无意识状态,通过它,人们可以用口头、书面或其他任何方式来表达思维的真是活动。它是对思想的记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也不考虑来自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任何约束。”[5]钢的琴当中运用的超现实手法也十分精妙。

比如,影片当中,跟随陈桂林已久的自行车在无外力作用下的突然倒塌无疑是对他父亲的死亡离去的暗喻,女儿已随前妻离去,女友淑娴和自己吵架,心内的最后一堵城墙,亲情的屏障也轰然倒塌,陈桂林还剩下什么,内心的悲哀在

自行车倒下那一刻到达顶峰。就像厂区的那两根大烟囱,最后也倒下了,工业时代远去,工人阶级开始没落。

片尾用小乐队演奏斗牛士之歌、淑娴领衔西班牙舞蹈的超现实镜头,把铸琴行动变成了一个盛大的庆典,影片走向最高潮。终于,在初冬时节,钢琴造好了,安装起来,虽然粗糙、笨重,但它被淑娴从吊车上缓缓运到小元面前的时候,在阳光照射下,满身熠熠发光。这架钢的琴,作为一个时代的证明、一个阶级的象征,并且作为一件可以奏响的礼物送给了后代.

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在片中的运用,无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情达意,用一种趋于陌生的手法试管中了解其中深层次的意味,在中国,包括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当中,贾樟柯在《三峡好人》当中,都再不断使用一些超现实主义手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导演一旦用力过猛或者稍有差池,变会让观众陷入不知所云的状态,超现实主义首发的运用最不好不要影响到影片本身的叙事线索和叙事结构。

注释:

[1]张猛,皇甫宜川,蒲剑,石川,《钢的琴》四人谈 [J ]当代电影,2011(06)

[2]汪晖著:《去政治化的政治》序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3]何增科编写:《法国学者布尔迪厄谈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理论动态》,1999年第四》,《国外期

[4]汪晖著:《去政治化的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14页

[5]乔治·塞巴格著,杨玉平译,《超现实主义》,P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年 9 月。


相关内容

  • 高一语文晨练附答案
  • (2)奇文共欣赏, ▲ . (陶渊明<移居>) 1.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 .谂(sh ěn )知 船坞(w ū) 更(g âng )相为命 莫之夭阏(â) B .浸渍(z ì) 逶迤(y í) 夙遭闵(m ǐn )凶 鄙陋没(m î)世 C .嗜(sh ì)好 ...

  • 缥缈萧红影
  • 缥缈萧红影 --观电影<萧红>感想 艰苦的岁月造就着不平凡的人.电影<萧红>中记录了萧红的一生,让我们在起起伏伏的困苦中去感受真实的萧红.她孤独而强硬,她向往美好,她追求自由. 唯能给予她温暖,支持她读书的祖父在她在异乡求学时不幸去世了.萧红悲痛地在白雪中奔跑到祖父的灵前,当 ...

  • 宿命化与社会学概念的矛盾体
  • <踏雪寻梅>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除了在201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斩获众多奖项以外,更多的是因为它是近年来少见的涉及陆港题材的严肃电影作品.影片基本保留了原始案件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在2008年轰动本港的这桩杀人分尸案中,一名24岁男青年将一名17岁援交少女残忍杀害并分尸丢弃,该案件 ...

  • [雷雨]WebQuest扩展阅读课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 第一次看到上海惟存的柳栋老师关于webquest的帖子时,就想到要为高中阅读教学设计一个课例.当时很强烈的感觉是,用webquest形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清晰地设置一个学习流程,有目的地集中网络资源,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于是选定高二戏剧单元的相关作品<雷雨>,进行了一次课外扩展阅读教学尝 ...

  • 怀念那些年的青春豪壮
  • (2015-11-09 11:20:23)[编辑][删除] 转载▼ 标签: 记者周书养 记者张念贻 怀念那些年的青春豪壮 分类: 王忠勤书法 有幸看到记者张念贻与2015年11月8日发表于报端的这篇评论文章,文笔优美,点评独到,主要吸引我的还是文中的主人公周书养先生,周先生没有跟我有过多的接触和交情 ...

  • 化蛹为蝶的疼痛与美丽
  • 摘 要: 本文通过<草房子>简要分析曹文轩成长小说的主题,即运用诗情画意的笔触去回忆少年的成长过程,传达深厚的悲悯情怀,在一群孩子的成长背后捕捉更具深层意义的世界本质,以忧伤纯净的语言和对现代人多重精神维度的刻画实现古典诗情与现代生命的真实结合. 关键词: <草房子> 悲悯情 ...

  • 十二怒汉 (十二怒汉 影评 美版及俄版)
  • 如果说大众传媒有什么意见的话,这意见也常常从一极蹦到另一极.比如达赖喇嘛,当初大部分媒体都是用张庆黎的口气对待他,现在变了,有一些甚至将其圣雄化.而在网络媒体上,杜克大学王千源,一开始很多人骂她汉奸,后来民意渐渐转化,越来越多的人把她当成了"独立思想"和"言论自由&qu ...

  • 细细的红线观后感
  • 战争与生命的感悟 -----观<细细的红线>有感 如诗似画的热带岛屿宛如一幅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谁会想过不久将经历炮火洗礼下的满目疮夷.自然是脆弱的,自然的万生万物在炮火下亦如嗷嗷待乳的婴儿般不堪一击.战争下的生命是一条细细的红线,细如游丝,随风飘荡,缓缓逝去„„„ < 细细的红线 ...

  • 悲悯情怀与写作
  • 悲悯情怀与写作 记得去年九月份刚开学传来台风的消息又放假.同学们返校后我布置了一篇话题为台风的随笔,本意是想让同学们写出台风过后我们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种种,即使没有亲眼目睹,新闻的滚动播出肯定让我们耳濡目染,感触颇深.没想到好多同学都觉得没啥好谈的,草草写几句就交了,有同学在随笔中写道:台风来了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