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本科试题题库

作业>>多选题

1:6.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

1.静力平衡条件

2.强度条件

3.变形协调条件

4.极限平衡条件

答案为:1 3

2:21.单桩水平承载力与( )因素有关。

1.桩的配筋率

2.桩长和截面大小

3.桩侧土质条件

4.桩端以下的软弱下卧层

答案为:1 2 3

3:12.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35

2.C25

3.C20

4.C15

答案为:3

4:9.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

1.堆载预压法

2.强夯法

3.振冲法

4.换填法

答案为:4

5:13.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kPa。

1.142.6

2.156.58

3.162.74

4.175.71

答案为:1

6:16.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

1.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2.适当设置沉降缝;

3.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4.设置圈梁

答案为:1 2 3

7:8.如遇下列情况( )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答案为:1 2 3 4

8:17.部分挤土桩中包括( )。

1.混凝土预制桩

2.钢管桩

3.沉管灌注桩

4.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

答案为:2 4

9: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

1.静压式预制桩

2.打入式预制桩

3.钻孔灌注桩

4.挖孔灌注桩

答案为:1 3

10: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

1.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2.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3.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4.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答案为:2

11:4.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2.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3.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4.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5.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答案为:1 4 5

12:19.对桩的布置方案有影响的因素是( )。

1.桩的中心距

2.上部结构布置

3.荷载分布

4.承台标高和其材料性能

答案为:1 2 3

13:18.摩擦型桩包括( )。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摩擦端承桩

4.端承桩

答案为:1 2

14:5.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15

2.C20

3.C25

4.C30

答案为:2

15:22.在极限承载力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的桩称为( )。

1.摩擦端承桩

2.端承桩

3.摩擦桩

4.端承摩擦桩

答案为:3 4

16:15.对于基底压力分布下列说法中( )正确。

1.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

3.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基底保持水平;

4.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

答案为:2 3 4

17:关于沉降变形控制的叙述,哪些句是正确的?( )。

1.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一般由局部倾斜控制

2.对于框架结构,一般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3.对于高层建筑一般由倾斜值控制

4.沉降量愈大,沉降差愈大,二者成正比

答案为:1 2 3

18:14.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 )m。

1.1.2

2.1.15

3.1.25

4.1.9

答案为:2

19:7.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

1.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3.地基变形设计

4.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答案为:1 2 3 4

20:11.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 )类桩进行设计?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端承桩

4.摩擦端承桩

答案为:1

21:20.以下桩的名称中表明桩的功能的是( )。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2.承压桩

3.抗拔桩

4.横向受荷桩

答案为:2 3 4

22:10.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

1. C35

2. C25

3.C20

4.C15

答案为:4

重新抽题!!

1:19.对桩的布置方案有影响的因素是( )。

1.桩的中心距

2.上部结构布置

3.荷载分布

4.承台标高和其材料性能

答案为:1 2 3

2: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

1.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2.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哪

3.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4.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答案为:2

3:13.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kPa。

1.142.6

2.156.58

3.162.74

4.175.71

答案为:1

4:22.在极限承载力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的桩称为( )。

1.摩擦端承桩

2.端承桩

3.摩擦桩

4.端承摩擦桩

答案为:3 4

5:10.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

1. C35

2. C25

3.C20

4.C15

答案为:4

6:6.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

1.静力平衡条件

2.强度条件

3.变形协调条件

4.极限平衡条件

答案为:1 3

7:16.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

1.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2.适当设置沉降缝;

3.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4.设置圈梁

答案为:1 2 3

8:14.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 )m。

1.1.2

2.1.15

3.1.25

4.1.9

答案为:2

9:5.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15

2.C20

3.C25

4.C30

答案为:2

10:21.单桩水平承载力与( )因素有关。

1.桩的配筋率

2.桩长和截面大小

3.桩侧土质条件

4.桩端以下的软弱下卧层

答案为:1 2 3

11:4.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2.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3.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4.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5.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答案为:1 4 5

1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

1.静压式预制桩

2.打入式预制桩

3.钻孔灌注桩

4.挖孔灌注桩

答案为:1 3

13:9.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

1.堆载预压法

2.强夯法

3.振冲法

4.换填法

答案为:4

14:20.以下桩的名称中表明桩的功能的是( )。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3.抗拔桩

4.横向受荷桩

答案为:2 3 4

15:18.摩擦型桩包括( )。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摩擦端承桩

4.端承桩

答案为:1 2

16:7.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

1.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3.地基变形设计

4.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答案为:1 2 3 4

17:15.对于基底压力分布下列说法中( )正确。

1.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

3.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基底保持水平;

4.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

答案为:2 3 4

18:12.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35

2.C25

3.C20

4.C15

答案为:3

19:11.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 ) 哪类桩进行设计?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端承桩

4.摩擦端承桩

答案为:1

20:17.部分挤土桩中包括( )。

1.混凝土预制桩

3.沉管灌注桩

4.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

答案为:2 4

21:关于沉降变形控制的叙述,哪些句是正确的?( )。

1.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一般由局部倾斜控制

2.对于框架结构,一般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3.对于高层建筑一般由倾斜值控制

4.沉降量愈大,沉降差愈大,二者成正比

答案为:1 2 3

22:8.如遇下列情况( )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答案为:1 2 3 4

作业>>判断题

1:1.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布。( 正)

正确 错误

2:11.基础埋深应从建筑物的用途及荷载、土层分布、地下水和冻胀情况综合确定。(正 ) 正确 错误

3:8.在扩展基础的冲切计算时需要使用基底净反力。( 正)

正确 错误

4:12.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沉降中部大,边缘小。( 正)

正确 错误

5:6.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 正) 正确 错误

6:22.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错 )

正确 错误

7:9.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正 )

正确 错误

8:21.进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时,应该考虑基础台阶宽高比的限制。(错 )

正确 错误

9:2.复合基桩是指群桩中的一根桩。(正 )

正确 错误

10:13.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正 )

正确 错误

11:20.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正 )

正确 错误

12:18. .当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时,在地表附近,桩与土的相对位移值最大,因此负摩阻力最大。(错 )

正确 错误

13:15.设计等级为甲、乙、丙级的建筑物,均应做变形验算。( 错)

正确 错误

14:10.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正 ) 正确 错误

15:19.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变形由局部倾斜控制。(正 )

正确 错误

16:7.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正 )

正确 错误

17:14.在中性点处,桩所受的下拉荷载为零。(错 )

正确 错误

18:16.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若置于软弱地基上且存在偏心荷载时应作变形验算。(正 ) 正确 错误

19:4.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 正)

正确 错误

20:17.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正 )

正确 错误

21:3.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错 )

正确 错误

22:5.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以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正 )

正确 错误

作业>>判断题

1:4.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正 )

正确 错误

2:19.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变形由局部倾斜控制。(正 )

正确 错误

3:17.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正 )

正确 错误

4:8.在扩展基础的冲切计算时需要使用基底净反力。(正 )

正确 错误

5:22.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错 )

正确 错误

6:20.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正 )

正确 错误

7:15.设计等级为甲、乙、丙级的建筑物,均应做变形验算。(错 )

正确 错误

8:14.在中性点处,桩所受的下拉荷载为零。(错 )

正确 错误

9:6.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正 ) 正确 错误

10:16.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若置于软弱地基上且存在偏心荷载时应作变形验算。(正 ) 正确 错误

11:7.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正 )

正确 错误

12:5.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以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正 )

正确 错误

13:10.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正 ) 正确 错误

14:2.复合基桩是指群桩中的一根桩。(正 )

正确 错误

15:18. .当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时,在地表附近,桩与土的相对位移值最大,因此负摩阻力最大。(错 )

正确 错误

16:13.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 正)

正确 错误

17:12.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沉降中部大,边缘小。(正 )

正确 错误

18:9.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正 ) 正确 错误

19:11.基础埋深应从建筑物的用途及荷载、土层分布、地下水和冻胀情况综合确定。(正 ) 正确 错误

20:3.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错 )

正确 错误

21:1.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布。(正 )

正确 错误

22:21.进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时,应该考虑基础台阶宽高比的限制。(错 ) 正确 错误

1:19.对桩的布置方案有影响的因素是( )。

1.桩的中心距

2.上部结构布置

3.荷载分布

4.承台标高和其材料性能

答案为:1 2 3

2: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

1.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2.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3.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4.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答案为:2

3:13.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kPa。

1.142.6

2.156.58

3.162.74

4.175.71

答案为:1

4:22.在极限承载力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的桩称为( )。

1.摩擦端承桩

2.端承桩

3.摩擦桩

4.端承摩擦桩

答案为:3 4

5:10.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

1. C35

2. C25

3.C20

4.C15

答案为:4

6:6.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

1.静力平衡条件

2.强度条件

3.变形协调条件

4.极限平衡条件

答案为:1 3

7:16.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

1.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2.适当设置沉降缝;

3.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4.设置圈梁

答案为:1 2 3

8:14.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 )

m。

1.1.2

2.1.15

3.1.25

4.1.9

答案为:2

9:5.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15

2.C20

3.C25

4.C30

答案为:2

10:21.单桩水平承载力与( )因素有关。

1.桩的配筋率

2.桩长和截面大小

3.桩侧土质条件

4.桩端以下的软弱下卧层

答案为:1 2 3

11:4.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2.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3.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4.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5.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答案为:1 4 5

1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

1.静压式预制桩

2.打入式预制桩

3.钻孔灌注桩

4.挖孔灌注桩

答案为:1 3

13:9.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

1.堆载预压法

2.强夯法

3.振冲法

4.换填法

答案为:4

14:20.以下桩的名称中表明桩的功能的是( )。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2.承压桩

3.抗拔桩

4.横向受荷桩

答案为:2 3 4

15:18.摩擦型桩包括( )。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摩擦端承桩

4.端承桩

答案为:1 2

16:7.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

1.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3.地基变形设计

4.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答案为:1 2 3 4

17:15.对于基底压力分布下列说法中( )正确。

1.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

3.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基底保持水平;

4.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

答案为:2 3 4

18:12.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35

2.C25

3.C20

4.C15

答案为:3

19:11.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 ) 哪类桩进行设计?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端承桩

4.摩擦端承桩

答案为:1

20:17.部分挤土桩中包括( )。

1.混凝土预制桩

2.钢管桩

3.沉管灌注桩

4.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

答案为:2 4

21:关于沉降变形控制的叙述,哪些句是正确的?( )。

1.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一般由局部倾斜控制

2.对于框架结构,一般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3.对于高层建筑一般由倾斜值控制

4.沉降量愈大,沉降差愈大,二者成正比

答案为:1 2 3

22:8.如遇下列情况( )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答案为:1 2 3 4

作业>>多选题

1:6.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

1.静力平衡条件

2.强度条件

3.变形协调条件

4.极限平衡条件

答案为:1 3

2:21.单桩水平承载力与( )因素有关。

1.桩的配筋率

2.桩长和截面大小

3.桩侧土质条件

4.桩端以下的软弱下卧层

答案为:1 2 3

3:12.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35

2.C25

3.C20

4.C15

答案为:3

4:9.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

1.堆载预压法

2.强夯法

3.振冲法

4.换填法

答案为:4

5:13.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kPa。

1.142.6

2.156.58

3.162.74

4.175.71

答案为:1

6:16.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

1.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2.适当设置沉降缝;

3.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4.设置圈梁

答案为:1 2 3

7:8.如遇下列情况( )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答案为:1 2 3 4

8:17.部分挤土桩中包括( )。

1.混凝土预制桩

2.钢管桩

3.沉管灌注桩

4.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

答案为:2 4

9: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

1.静压式预制桩

2.打入式预制桩

3.钻孔灌注桩

4.挖孔灌注桩

答案为:1 3

10: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

1.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2.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3.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4.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答案为:2

11:4.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2.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3.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4.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5.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答案为:1 4 5

12:19.对桩的布置方案有影响的因素是( )。

1.桩的中心距

2.上部结构布置

3.荷载分布

4.承台标高和其材料性能

答案为:1 2 3

13:18.摩擦型桩包括( )。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摩擦端承桩

4.端承桩

答案为:1 2

14:5.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15

2.C20

3.C25

4.C30

答案为:2

15:22.在极限承载力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的桩称为( )。

1.摩擦端承桩

2.端承桩

3.摩擦桩

4.端承摩擦桩

答案为:3 4

16:15.对于基底压力分布下列说法中( )正确。

1.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

3.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基底保持水平;

4.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

答案为:2 3 4

17:关于沉降变形控制的叙述,哪些句是正确的?( )。

1.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一般由局部倾斜控制

2.对于框架结构,一般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3.对于高层建筑一般由倾斜值控制

4.沉降量愈大,沉降差愈大,二者成正比

答案为:1 2 3

18:14.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 )m。

1.1.2

2.1.15

3.1.25

4.1.9

答案为:2

19:7.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

1.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3.地基变形设计

4.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答案为:1 2 3 4

20:11.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 )类桩进行设计?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端承桩

4.摩擦端承桩

答案为:1

21:20.以下桩的名称中表明桩的功能的是( )。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2.承压桩

3.抗拔桩

4.横向受荷桩

答案为:2 3 4

22:10.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

1. C35

2. C25

3.C20

4.C15

答案为:4

重新抽题!!

1:19.对桩的布置方案有影响的因素是( )。

1.桩的中心距

2.上部结构布置

3.荷载分布

4.承台标高和其材料性能

答案为:1 2 3

2: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

1.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2.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哪

3.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4.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答案为:2

3:13.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kPa。

1.142.6

2.156.58

3.162.74

4.175.71

答案为:1

4:22.在极限承载力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的桩称为( )。

1.摩擦端承桩

2.端承桩

3.摩擦桩

4.端承摩擦桩

答案为:3 4

5:10.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

1. C35

2. C25

3.C20

4.C15

答案为:4

6:6.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

1.静力平衡条件

2.强度条件

3.变形协调条件

4.极限平衡条件

答案为:1 3

7:16.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

1.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2.适当设置沉降缝;

3.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4.设置圈梁

答案为:1 2 3

8:14.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 )m。

1.1.2

2.1.15

3.1.25

4.1.9

答案为:2

9:5.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15

2.C20

3.C25

4.C30

答案为:2

10:21.单桩水平承载力与( )因素有关。

1.桩的配筋率

2.桩长和截面大小

3.桩侧土质条件

4.桩端以下的软弱下卧层

答案为:1 2 3

11:4.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2.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3.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4.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5.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答案为:1 4 5

1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

1.静压式预制桩

2.打入式预制桩

3.钻孔灌注桩

4.挖孔灌注桩

答案为:1 3

13:9.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

1.堆载预压法

2.强夯法

3.振冲法

4.换填法

答案为:4

14:20.以下桩的名称中表明桩的功能的是( )。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3.抗拔桩

4.横向受荷桩

答案为:2 3 4

15:18.摩擦型桩包括( )。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摩擦端承桩

4.端承桩

答案为:1 2

16:7.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

1.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3.地基变形设计

4.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答案为:1 2 3 4

17:15.对于基底压力分布下列说法中( )正确。

1.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

3.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基底保持水平;

4.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

答案为:2 3 4

18:12.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35

2.C25

3.C20

4.C15

答案为:3

19:11.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 ) 哪类桩进行设计?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端承桩

4.摩擦端承桩

答案为:1

20:17.部分挤土桩中包括( )。

1.混凝土预制桩

3.沉管灌注桩

4.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

答案为:2 4

21:关于沉降变形控制的叙述,哪些句是正确的?( )。

1.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一般由局部倾斜控制

2.对于框架结构,一般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3.对于高层建筑一般由倾斜值控制

4.沉降量愈大,沉降差愈大,二者成正比

答案为:1 2 3

22:8.如遇下列情况( )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答案为:1 2 3 4

作业>>判断题

1:1.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布。( 正)

正确 错误

2:11.基础埋深应从建筑物的用途及荷载、土层分布、地下水和冻胀情况综合确定。(正 ) 正确 错误

3:8.在扩展基础的冲切计算时需要使用基底净反力。( 正)

正确 错误

4:12.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沉降中部大,边缘小。( 正)

正确 错误

5:6.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 正) 正确 错误

6:22.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错 )

正确 错误

7:9.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正 )

正确 错误

8:21.进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时,应该考虑基础台阶宽高比的限制。(错 )

正确 错误

9:2.复合基桩是指群桩中的一根桩。(正 )

正确 错误

10:13.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正 )

正确 错误

11:20.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正 )

正确 错误

12:18. .当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时,在地表附近,桩与土的相对位移值最大,因此负摩阻力最大。(错 )

正确 错误

13:15.设计等级为甲、乙、丙级的建筑物,均应做变形验算。( 错)

正确 错误

14:10.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正 ) 正确 错误

15:19.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变形由局部倾斜控制。(正 )

正确 错误

16:7.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正 )

正确 错误

17:14.在中性点处,桩所受的下拉荷载为零。(错 )

正确 错误

18:16.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若置于软弱地基上且存在偏心荷载时应作变形验算。(正 ) 正确 错误

19:4.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 正)

正确 错误

20:17.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正 )

正确 错误

21:3.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错 )

正确 错误

22:5.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以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正 )

正确 错误

作业>>判断题

1:4.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正 )

正确 错误

2:19.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变形由局部倾斜控制。(正 )

正确 错误

3:17.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正 )

正确 错误

4:8.在扩展基础的冲切计算时需要使用基底净反力。(正 )

正确 错误

5:22.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错 )

正确 错误

6:20.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正 )

正确 错误

7:15.设计等级为甲、乙、丙级的建筑物,均应做变形验算。(错 )

正确 错误

8:14.在中性点处,桩所受的下拉荷载为零。(错 )

正确 错误

9:6.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正 ) 正确 错误

10:16.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若置于软弱地基上且存在偏心荷载时应作变形验算。(正 ) 正确 错误

11:7.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正 )

正确 错误

12:5.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以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正 )

正确 错误

13:10.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正 ) 正确 错误

14:2.复合基桩是指群桩中的一根桩。(正 )

正确 错误

15:18. .当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时,在地表附近,桩与土的相对位移值最大,因此负摩阻力最大。(错 )

正确 错误

16:13.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1。 ( 正)

正确 错误

17:12.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沉降中部大,边缘小。(正 )

正确 错误

18:9.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正 ) 正确 错误

19:11.基础埋深应从建筑物的用途及荷载、土层分布、地下水和冻胀情况综合确定。(正 ) 正确 错误

20:3.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错 )

正确 错误

21:1.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布。(正 )

正确 错误

22:21.进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时,应该考虑基础台阶宽高比的限制。(错 ) 正确 错误

1:19.对桩的布置方案有影响的因素是( )。

1.桩的中心距

2.上部结构布置

3.荷载分布

4.承台标高和其材料性能

答案为:1 2 3

2: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

1.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2.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3.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4.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答案为:2

3:13.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kPa。

1.142.6

2.156.58

3.162.74

4.175.71

答案为:1

4:22.在极限承载力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的桩称为( )。

1.摩擦端承桩

2.端承桩

3.摩擦桩

4.端承摩擦桩

答案为:3 4

5:10.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

1. C35

2. C25

3.C20

4.C15

答案为:4

6:6.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

1.静力平衡条件

2.强度条件

3.变形协调条件

4.极限平衡条件

答案为:1 3

7:16.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

1.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2.适当设置沉降缝;

3.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4.设置圈梁

答案为:1 2 3

8:14.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 )

m。

1.1.2

2.1.15

3.1.25

4.1.9

答案为:2

9:5.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15

2.C20

3.C25

4.C30

答案为:2

10:21.单桩水平承载力与( )因素有关。

1.桩的配筋率

2.桩长和截面大小

3.桩侧土质条件

4.桩端以下的软弱下卧层

答案为:1 2 3

11:4.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2.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3.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4.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5.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答案为:1 4 5

1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

1.静压式预制桩

2.打入式预制桩

3.钻孔灌注桩

4.挖孔灌注桩

答案为:1 3

13:9.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

1.堆载预压法

2.强夯法

3.振冲法

4.换填法

答案为:4

14:20.以下桩的名称中表明桩的功能的是( )。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2.承压桩

3.抗拔桩

4.横向受荷桩

答案为:2 3 4

15:18.摩擦型桩包括( )。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摩擦端承桩

4.端承桩

答案为:1 2

16:7.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

1.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3.地基变形设计

4.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答案为:1 2 3 4

17:15.对于基底压力分布下列说法中( )正确。

1.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

3.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基底保持水平;

4.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

答案为:2 3 4

18:12.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C35

2.C25

3.C20

4.C15

答案为:3

19:11.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 ) 哪类桩进行设计?

1.摩擦桩

2.端承摩擦桩

3.端承桩

4.摩擦端承桩

答案为:1

20:17.部分挤土桩中包括( )。

1.混凝土预制桩

2.钢管桩

3.沉管灌注桩

4.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

答案为:2 4

21:关于沉降变形控制的叙述,哪些句是正确的?( )。

1.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一般由局部倾斜控制

2.对于框架结构,一般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3.对于高层建筑一般由倾斜值控制

4.沉降量愈大,沉降差愈大,二者成正比

答案为:1 2 3

22:8.如遇下列情况( )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答案为:1 2 3 4


相关内容

  • 甘肃农业大学
  • 甘肃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全套考研资料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1-1本套资料没有真题注:若考前收集到最新考研真题,我们将免费邮件发送给购买资料的考生,若考生自己购买到的话,本店以市场价格报销购买真题的费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 2-12014年考研复习规划指导:包含专业课复习计划和 ...

  •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
  • 附件1: 项目所属科类 申报类别代码 法学 2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学分制下法学本科考试的实践与改革 申 请 人 王玫黎 学校名称 西南政法大学 通讯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 邮政编码 401120 联系电话 [1**********] 申请日期 2010 ...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共428种 英语类考试 大学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               1.[圣才视频]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解析班(网授)[免费下载] 8.[3D题库]201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

  • 2.4.5试题库建设规划
  • 试题库建设规划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命题的好坏又是每一次考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编制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抽题制卷是进行客观.标准.规范化考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当前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步骤与措施.为进一步做好试题库建设工作,提高试题库建 ...

  • 高电压技术试题库(多选)50
  • [题型]:多选题 超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采用( )措施限制内部过电压. A.断路器加分.合闸电阻 B.装并联电抗器 C.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器,破坏谐振条件 D.线路中增设开关站,将线路长度减短 E.改变系统运行接线 答案:A|B|C|D|E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 ...

  • 主讲教师情况
  •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姓名 最终学历 学位 2(1)-1 基本 信息 所在院系 通信地址(邮编)研究方向 郭凤 硕士研究生 硕士 性别 职称 职务 女 教授 教师 出生年月 1962.7 电话 [1**********] 传真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

  • [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库(共9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 一.填空题 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 ...

  • 实变函数试题库(5)及参考答案
  • 实变函数试题库及参考答案(5) 本科 一.填空题 1.设A , B 为集合,则A B ___(B \A ) A 2.设E ⊂R ,如果E 满足E =E (其中E 表示E 的内部),则E 是 n ) 必为G 3.设G 为直线上的开集,若开区间(a , b ) 满足(a , b ) ⊆G 且a ∉G , ...

  • 耕作学试题库1
  • 第一章 耕作制度引论 一.名词解释 1.耕作学:2.耕作制度:3.种植制度:4.养地制度: 二.填空 1.耕作制度包括与两大部分. 3.麦棉套种图例,幅宽.带宽.行距.行数比的表示. 4.间混套作.复种的表示方法. 三.简答题 1.简述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 2. ...

  • 大学语文自考复习及应试的一些看法
  • 大学语文自考复习及应试的一些看法 从2001年开始,全国统考课程<大学语文(专.本科)>的试题结构和内容作了部分调整.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对考生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测试.<大学语文(专.本科)>作文试题由过去的40分改为30分.部分解析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取自指定教材以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