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提高执行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提高执行力

当前,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动员下,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在衷心欢迎和拥护的同时,更十分关心这场活动的实效。如何使全国党员干部将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中央的战略思想上来,尽快完成从领会先进理念到付诸工作实践的转变,值得研究和探索。从基层的实际情况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增强自觉性,提高执行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求突破。

一、妨碍科学发展的认识误区要找准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适时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让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入人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根据唯物辩证法,凡事不破则不立。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找准认识上的误区,从根本上清除传统发展观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思路的正确性。但也毋庸讳言,在不断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民生问题凸显,等等。在扭曲的发展观误导下,有的领导干部不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片面追求高

增长的发展速度,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忽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忽略经济结构的优化, 导致经济过热,经济结构失调,股市、房市一度有如疯牛、病牛,出现很不正常的现象;有的不顾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忽视群众的基本利益,忽视百姓的生存权益,忽视社会保障,忽视公益事业,忽视安全生产,导致如三鹿奶粉、山西泥石流灾难等恶性事件频发不断;有的不顾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忽略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不惜寅吃卯粮,甚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如松花江水质污染、太湖蓝藻等事件发生;有的不顾一盘棋的工作大局,一味强调局部利益,忽视城乡统筹,忽视区域协调,忽视经济社会平衡发展,造成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发展不平衡,埋下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问题,都到了再也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步。

上述问题的发生,从主观上分析,皆源于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其一,片面的发展观。盲目追求经济规模的大幅扩张,一味追求经济速度的快速增长,一切以gdp 和财政收入为考核标准。在社会分工上,热衷于投身经济建设的一线领域,直接参与经济竞争,拼命促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直接充当了房地产等领域发烧过热的强力推手,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不免越俎代庖之嫌。在工作布局上,忽略了社会文化建设,淡漠了人民群众利益,轻视了

资源环境保护。

其二,狭隘的政绩观。上任伊始,大张旗鼓,大兴土木,广场要宽过天安门,马路要超过华盛顿,门楼要高过凯旋门,甚至连贫困县政府大楼的气派,也要比一比白宫。每任换个新规划,每人喊个高口号,不顾当地实际,不惜透支资源,不怕留下隐患,甚至不管群众死活,一心搞形象工程,拼命上政绩工程。表面上搞的是政绩工程,骨子里图的是个人升迁。

其三,自私的利益观。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看问题,作决策,时刻以局部利益为核心,一切以本位得失为标准,有权就争,有利就上,有名就要,有位就抢,不顾大局,不顾他人。有的借招商引资设臵巨额奖励,从中渔利;有的在房地产等领域与投资商结成利益黑链,坐地分赃;有的凭部门权力索率拿卡要,乘机勒索,破坏了社会公平的秩序,损害了经济发展的环境。

其四,歪曲的政策观。对中央和上级的宏观调控等政策,采取虚伪的态度,搞实用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用的执行,不利的舍弃;合意的落实,不合意的搁臵;明处不反对,暗里不执行;对上说一套,对下搞一套。甚至借改革的旗号,乘开放的时机,打漂亮的幌子,售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货色,在土地使用、房地产管理等问题上千方百计搞对付,致使一些政策执行不力,难于到位。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清除存在于各级干部头脑中的认识误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各种疑虑和犹豫,在执行

时体现出充分的自觉和果敢。要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克服某些同志在历次学习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习惯和惰性,就要防止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具体地说,要防止以下不良表现。

一是换汤不换药。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改头换面,装模作样,把科学发展观当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看上去是科学发展观的提法,实际上仍是传统发展观的实质。

二是改口不改心。基于目前形势,迫于上级要求,口头上跟得上,改得快,心里头想不通,转不过。有的简单地把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搞科学发展就会抑制增长,放慢速度;有的把科学发展与同步发展等同起来,认为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会千篇一律,制约区位优势的发挥和地域特色的形成,就会抑制先富,延缓共富;有的把科学发展与现实情况割裂开来,认为对中西部地区来说,还是要以速度为重,以经济为主,以一定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牺牲为代价,至于科学发展,那是东部发达地区的责任,社会、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那是经济上去以后的事情,现在讲科学发展,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有的把科学发展与个人得失联系起来,认为目前讲科学发展并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实施起来四平八稳不显眼,三年两载难见效,不如促GDP 来得快,抓财政收入来得实。

三是务虚不务实。把科学发展写在文件上,停留在口头上,部署在会议上,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把科学发展体现在无关紧要的工作上,体现在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一旦涉及大局,触及实质,依

然故我,一成不变。

四是对上不对下。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对上汇报,振振有词,头头是道,表起态来,信誓旦旦;面对下级,故伎重演,强调的还是速度,注重的还是政绩,考核的还是gdp 。对上说保护耕地,对下要求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对上说协调发展,对下鼓动四面八方扩张园区开发;对上说保护环境,对下要求大开绿灯乱上项目。

五是过场不过硬。有的同志安于做活动的“老油子”,惯于穿新鞋走老路,象对待历次活动一样应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只触摸表皮,不触及实质,更不触动灵魂。查究要害不到位,查摆问题不具体,查找根源不彻底。只图形式过得去,只图程序过得了,不求思想过得关,不求作风过得硬。

二、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要树立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一种新思想、新理念,又是解决老矛盾、老问题的一种好思路、好战略。如何使广大干部在深入学习领会,打牢思想基础之后,迅速把思想化为思路,将理念付诸实践,从战略悟出战术,由被动转为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根本点,落脚点。而建立与之相应的导向机制,就是抓“指挥棒”,就是牵“牛鼻子”,就是收立竿见影之效的关键。

“盂方则方,盂圆则圆”。有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要使广大干部从传统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确立新的导向机制。

一是调整角色导向,深层次转化政府职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建立,客观上要求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以与之相应。经历多轮改革,各级政府机构不断优化。但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赋予的职责,对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多的弊端,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要解决好多年来地方政府热衷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要通过“大部制”、“省管县”等新一轮机构改革,推动各级政府退出经济一线的竞争性领域,使政府由粗放型经济的推手,转变为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高手,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强手,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的能手。

二是调整政绩导向,高起点优化考核机制。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政绩考核对于干部工作影响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高考指挥棒对于教师学生的重要性。如果一方面大力号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继续沿用旧的考核办法,则无异于缘木求鱼,不免南辕北辙。如果简单地废除传统的政绩考核机制,广大干部将无所适从。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尽快探索、制定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并符合各地实际,考之有据而又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体系,必将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之效。

三是调整利益导向,强力度淡化利益驱动。“利欲驱人万火牛”。强烈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本位利益意识,巨大的个人利益、灰色利益、黑色利益诱惑,导致了发展观的扭曲。除了基本的行政开支和正常的社会公益事业支出外,由于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员严

重超负荷,导致党政机关运转成本逐年猛增,居高不下。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22倍,而行政开支增长了87倍。全国党政机关能源消耗占全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几乎相当于全国8亿农村人口生活用电水平。巨额的行政开支迫使政府和部门积极参与逐利型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近年来查处的大量案件证明,确实有一些贪官污吏为个人利益、灰色利益、黑色利益所驱使,与社会上各种不法分子相勾结,形成了一些“斩不断,理还乱”的利益黑链,往往借项目工程、招商引资等经济活动,从中渔利。交通建设、房地产等领域因此成为腐败分子频频落马的雷区。为此,必须加大财政改革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端正对各级政府、部门和干部的利益导向,铺好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

四是调整用人导向,多角度强化群众认同。不可否认,在用人问题上,在干部考核考察上,一整套机制和办法,都还是与传统发展观相应的,存在封闭性过强,开放度不够;神秘化过多,透明度不够;组织认可为主,群众认同不够;唯上的较多,唯实的不够;等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是不是落实了科学发展,群众的看法最准,群众的评价最真,群众的感受最深。因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就是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把判别是否落实科学发展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呢?不但要征得群群众认可,而且要多角度获取群众评价。比如一届班子,一名主要领导,既要看其政绩,也要分析其所投入的资源;既要看其对环境保护所作的努力,又要衡量其对群众利益的影响;既要听

干部、知识分子的看法,又要听打工农民、拆迁户、上访户的意见。

五是调整舆论导向,全方位开化社会监督。责任的履行,权力的使用,最需要的都是监督。要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走过场不走样,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是基本保障。第一是舆论监督要先行。随着互联网等新兴舆论工具的兴起和民主空气的浓厚,舆论监督日益成为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威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上,既要发挥舆论的重要宣传作用,更要体现舆论的强势监督作用。要扫描重点领域,跟踪关键部位,抓住重大典型,剖析特色案例,激浊扬清,惩恶劝善。第二是人大、政协要碰硬。人大、政协对政府工作负有法定的监督职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具有特定的监督优势,落实科学发展的情况,理应成为其监督的重点。第三是专家、学者要把关。事关科学发展的重大事项,应发挥专家、学者的知识、智能优势,使之帮助决好策,把好关,防范可能发生的失误。第四是群众监督最重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效如何,群众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广泛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是科学发展落实的根本基础,始终不可忽视。

三、落实科学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明确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深入实施科学发展观,可谓任重道远。要尽快见到实效,必须把责任真正落实到各级党政及其领导干部身上。在建立全面的责任体系的同时,要突出明确责任主体。

一是重点地区的责任。比如死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保证十几

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就必须明晰产粮大省的主要责任,有关省份应将责任分解到各地县直至乡村,定期查核,随机抽检。比如保护大江大湖,就必须明确沿岸省份的责任,逐一分解到各地段。

二是关键部门的责任。比如对宏观决策负有重要职能的部门,对资源能源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国计民生起着紧要作用的部门,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制定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问责措施。

三是敏感部位的责任。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生命安危的行业、领域、环节,要进一步规定责任,不可有丝毫忽略。

四是主要领导的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人利益、灰色利益、黑色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实施科学发展,较之传统发展,理念变了,模式变了,衡量的内容变了,标准变了,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要求也应随之而变。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身负重任,在导向、决策、把关、处理重大问题上,无不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他们赋予的责任要更重,要求要更高,考核要更准,问责要更严。要进一步严格任期责任制。鉴于部分地方、有的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职务更换过于频繁,应明确较长时期内的问责溯及力,以消除其侥幸之心,促使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防止会来会去、议来议去、批来批去、拖来拖去等不作为、不落实的现象出现。

四、保证科学发展的约束措施要严格

实践科学发展观,不容含糊,必须开门见山,旗臶鲜明,让广

大干部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什么能做,导向已经比较鲜明;对于什么不能做,应有更加严格的约束。特别是对于妨碍、违背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要严防死守。

一是要建立约束机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比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就十分惊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被征用开发的土地多达4500多万亩,6200多万农民拆迁。其原因主要是各地把卖土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竞相大办开发区,大上房产项目,甚至大建楼堂馆所。因为一度缺乏严格的约束,这些现象屡禁不止。根据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必须在几大关键问题上划定底线,布臵“雷区”,多念“紧箍咒”,多安“报警器”,实行一抓到底,“一票否决”。其一,设臵土地保护的“高压线”。把全国死守耕地18亿亩红线等指标分解到各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许越雷池一步。其二,设臵环境保护的“警戒线”。进一步规范城镇建设,防止城市漫无边际地扩张,防止各类项目一哄而上,坚决禁止乱挖山、乱填湖、乱毁林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其三,设臵节能减排的临界线。把节能减排的任务指标分解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实行精细化管理,对能源资源消耗实施严的评估制度。其四,设臵民生领域的生命线。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部门、行业及领域,设定相关底线;对各种困难人群,设定维持基本生存和正常生活的底线;对社会各类人群,定期进行忧患排查和生存状态、幸福指数检测,

以及时排民患,解民忧。

二是要设立预警机制。“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对关键问题、重大隐患的防范,务必立足于防,立足于早。对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等工作,有必要从新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基层、覆盖全国的预警机制,做到“金风未动蝉先觉”,一动即知,未动先知,露头即打,令行禁止。

三是要健全惩戒机制。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干部的问责力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施,与之配套的问责制度有必要更加健全,更加科学化。比如对行政官员的问责比较普遍、到位,对企业及其它单位的问责相对差劲。比如中央的问责相对规范、严格、快速、主动,而地方的问责有的欠规范、欠严格,比较被动、迟缓,甚至避重就轻,麻木不仁,达不到应有的问责效果。在问责的轻重、尺寸、程序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科学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建立科学的惩戒机制,方能达到杀一儆百、惩前毖后的效果。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综合解决各类矛盾问题的济世良方和灵丹妙药。提高执行力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关键。只要清除了认识误区,端正了发展导向,明确了责任主体,严格了约束机制,又何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开花结果,药到病除?

一是对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和推进这一活动的认识、体会。 火神 15:47:39

二是写作为宣传部门,在做好宣传、营造良好学习实践氛围的同时,从本身工作上怎么落实科学发展观

火神 15:48:34

认识方面,事实上也是谈谈自己对活动重要性的理解

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提高执行力

当前,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动员下,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在衷心欢迎和拥护的同时,更十分关心这场活动的实效。如何使全国党员干部将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中央的战略思想上来,尽快完成从领会先进理念到付诸工作实践的转变,值得研究和探索。从基层的实际情况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增强自觉性,提高执行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求突破。

一、妨碍科学发展的认识误区要找准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适时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让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入人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根据唯物辩证法,凡事不破则不立。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找准认识上的误区,从根本上清除传统发展观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思路的正确性。但也毋庸讳言,在不断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民生问题凸显,等等。在扭曲的发展观误导下,有的领导干部不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片面追求高

增长的发展速度,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忽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忽略经济结构的优化, 导致经济过热,经济结构失调,股市、房市一度有如疯牛、病牛,出现很不正常的现象;有的不顾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忽视群众的基本利益,忽视百姓的生存权益,忽视社会保障,忽视公益事业,忽视安全生产,导致如三鹿奶粉、山西泥石流灾难等恶性事件频发不断;有的不顾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忽略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不惜寅吃卯粮,甚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如松花江水质污染、太湖蓝藻等事件发生;有的不顾一盘棋的工作大局,一味强调局部利益,忽视城乡统筹,忽视区域协调,忽视经济社会平衡发展,造成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发展不平衡,埋下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问题,都到了再也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步。

上述问题的发生,从主观上分析,皆源于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其一,片面的发展观。盲目追求经济规模的大幅扩张,一味追求经济速度的快速增长,一切以gdp 和财政收入为考核标准。在社会分工上,热衷于投身经济建设的一线领域,直接参与经济竞争,拼命促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直接充当了房地产等领域发烧过热的强力推手,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不免越俎代庖之嫌。在工作布局上,忽略了社会文化建设,淡漠了人民群众利益,轻视了

资源环境保护。

其二,狭隘的政绩观。上任伊始,大张旗鼓,大兴土木,广场要宽过天安门,马路要超过华盛顿,门楼要高过凯旋门,甚至连贫困县政府大楼的气派,也要比一比白宫。每任换个新规划,每人喊个高口号,不顾当地实际,不惜透支资源,不怕留下隐患,甚至不管群众死活,一心搞形象工程,拼命上政绩工程。表面上搞的是政绩工程,骨子里图的是个人升迁。

其三,自私的利益观。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看问题,作决策,时刻以局部利益为核心,一切以本位得失为标准,有权就争,有利就上,有名就要,有位就抢,不顾大局,不顾他人。有的借招商引资设臵巨额奖励,从中渔利;有的在房地产等领域与投资商结成利益黑链,坐地分赃;有的凭部门权力索率拿卡要,乘机勒索,破坏了社会公平的秩序,损害了经济发展的环境。

其四,歪曲的政策观。对中央和上级的宏观调控等政策,采取虚伪的态度,搞实用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用的执行,不利的舍弃;合意的落实,不合意的搁臵;明处不反对,暗里不执行;对上说一套,对下搞一套。甚至借改革的旗号,乘开放的时机,打漂亮的幌子,售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货色,在土地使用、房地产管理等问题上千方百计搞对付,致使一些政策执行不力,难于到位。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清除存在于各级干部头脑中的认识误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各种疑虑和犹豫,在执行

时体现出充分的自觉和果敢。要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克服某些同志在历次学习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习惯和惰性,就要防止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具体地说,要防止以下不良表现。

一是换汤不换药。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改头换面,装模作样,把科学发展观当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看上去是科学发展观的提法,实际上仍是传统发展观的实质。

二是改口不改心。基于目前形势,迫于上级要求,口头上跟得上,改得快,心里头想不通,转不过。有的简单地把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搞科学发展就会抑制增长,放慢速度;有的把科学发展与同步发展等同起来,认为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会千篇一律,制约区位优势的发挥和地域特色的形成,就会抑制先富,延缓共富;有的把科学发展与现实情况割裂开来,认为对中西部地区来说,还是要以速度为重,以经济为主,以一定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牺牲为代价,至于科学发展,那是东部发达地区的责任,社会、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那是经济上去以后的事情,现在讲科学发展,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有的把科学发展与个人得失联系起来,认为目前讲科学发展并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实施起来四平八稳不显眼,三年两载难见效,不如促GDP 来得快,抓财政收入来得实。

三是务虚不务实。把科学发展写在文件上,停留在口头上,部署在会议上,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把科学发展体现在无关紧要的工作上,体现在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一旦涉及大局,触及实质,依

然故我,一成不变。

四是对上不对下。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对上汇报,振振有词,头头是道,表起态来,信誓旦旦;面对下级,故伎重演,强调的还是速度,注重的还是政绩,考核的还是gdp 。对上说保护耕地,对下要求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对上说协调发展,对下鼓动四面八方扩张园区开发;对上说保护环境,对下要求大开绿灯乱上项目。

五是过场不过硬。有的同志安于做活动的“老油子”,惯于穿新鞋走老路,象对待历次活动一样应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只触摸表皮,不触及实质,更不触动灵魂。查究要害不到位,查摆问题不具体,查找根源不彻底。只图形式过得去,只图程序过得了,不求思想过得关,不求作风过得硬。

二、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要树立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一种新思想、新理念,又是解决老矛盾、老问题的一种好思路、好战略。如何使广大干部在深入学习领会,打牢思想基础之后,迅速把思想化为思路,将理念付诸实践,从战略悟出战术,由被动转为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根本点,落脚点。而建立与之相应的导向机制,就是抓“指挥棒”,就是牵“牛鼻子”,就是收立竿见影之效的关键。

“盂方则方,盂圆则圆”。有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要使广大干部从传统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确立新的导向机制。

一是调整角色导向,深层次转化政府职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建立,客观上要求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以与之相应。经历多轮改革,各级政府机构不断优化。但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赋予的职责,对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多的弊端,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要解决好多年来地方政府热衷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要通过“大部制”、“省管县”等新一轮机构改革,推动各级政府退出经济一线的竞争性领域,使政府由粗放型经济的推手,转变为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高手,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强手,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的能手。

二是调整政绩导向,高起点优化考核机制。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政绩考核对于干部工作影响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高考指挥棒对于教师学生的重要性。如果一方面大力号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继续沿用旧的考核办法,则无异于缘木求鱼,不免南辕北辙。如果简单地废除传统的政绩考核机制,广大干部将无所适从。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尽快探索、制定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并符合各地实际,考之有据而又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体系,必将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之效。

三是调整利益导向,强力度淡化利益驱动。“利欲驱人万火牛”。强烈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本位利益意识,巨大的个人利益、灰色利益、黑色利益诱惑,导致了发展观的扭曲。除了基本的行政开支和正常的社会公益事业支出外,由于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员严

重超负荷,导致党政机关运转成本逐年猛增,居高不下。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22倍,而行政开支增长了87倍。全国党政机关能源消耗占全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几乎相当于全国8亿农村人口生活用电水平。巨额的行政开支迫使政府和部门积极参与逐利型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近年来查处的大量案件证明,确实有一些贪官污吏为个人利益、灰色利益、黑色利益所驱使,与社会上各种不法分子相勾结,形成了一些“斩不断,理还乱”的利益黑链,往往借项目工程、招商引资等经济活动,从中渔利。交通建设、房地产等领域因此成为腐败分子频频落马的雷区。为此,必须加大财政改革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端正对各级政府、部门和干部的利益导向,铺好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

四是调整用人导向,多角度强化群众认同。不可否认,在用人问题上,在干部考核考察上,一整套机制和办法,都还是与传统发展观相应的,存在封闭性过强,开放度不够;神秘化过多,透明度不够;组织认可为主,群众认同不够;唯上的较多,唯实的不够;等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是不是落实了科学发展,群众的看法最准,群众的评价最真,群众的感受最深。因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就是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把判别是否落实科学发展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呢?不但要征得群群众认可,而且要多角度获取群众评价。比如一届班子,一名主要领导,既要看其政绩,也要分析其所投入的资源;既要看其对环境保护所作的努力,又要衡量其对群众利益的影响;既要听

干部、知识分子的看法,又要听打工农民、拆迁户、上访户的意见。

五是调整舆论导向,全方位开化社会监督。责任的履行,权力的使用,最需要的都是监督。要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走过场不走样,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是基本保障。第一是舆论监督要先行。随着互联网等新兴舆论工具的兴起和民主空气的浓厚,舆论监督日益成为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威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上,既要发挥舆论的重要宣传作用,更要体现舆论的强势监督作用。要扫描重点领域,跟踪关键部位,抓住重大典型,剖析特色案例,激浊扬清,惩恶劝善。第二是人大、政协要碰硬。人大、政协对政府工作负有法定的监督职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具有特定的监督优势,落实科学发展的情况,理应成为其监督的重点。第三是专家、学者要把关。事关科学发展的重大事项,应发挥专家、学者的知识、智能优势,使之帮助决好策,把好关,防范可能发生的失误。第四是群众监督最重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效如何,群众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广泛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是科学发展落实的根本基础,始终不可忽视。

三、落实科学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明确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深入实施科学发展观,可谓任重道远。要尽快见到实效,必须把责任真正落实到各级党政及其领导干部身上。在建立全面的责任体系的同时,要突出明确责任主体。

一是重点地区的责任。比如死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保证十几

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就必须明晰产粮大省的主要责任,有关省份应将责任分解到各地县直至乡村,定期查核,随机抽检。比如保护大江大湖,就必须明确沿岸省份的责任,逐一分解到各地段。

二是关键部门的责任。比如对宏观决策负有重要职能的部门,对资源能源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国计民生起着紧要作用的部门,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制定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问责措施。

三是敏感部位的责任。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生命安危的行业、领域、环节,要进一步规定责任,不可有丝毫忽略。

四是主要领导的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人利益、灰色利益、黑色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实施科学发展,较之传统发展,理念变了,模式变了,衡量的内容变了,标准变了,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要求也应随之而变。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身负重任,在导向、决策、把关、处理重大问题上,无不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他们赋予的责任要更重,要求要更高,考核要更准,问责要更严。要进一步严格任期责任制。鉴于部分地方、有的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职务更换过于频繁,应明确较长时期内的问责溯及力,以消除其侥幸之心,促使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防止会来会去、议来议去、批来批去、拖来拖去等不作为、不落实的现象出现。

四、保证科学发展的约束措施要严格

实践科学发展观,不容含糊,必须开门见山,旗臶鲜明,让广

大干部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什么能做,导向已经比较鲜明;对于什么不能做,应有更加严格的约束。特别是对于妨碍、违背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要严防死守。

一是要建立约束机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比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就十分惊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被征用开发的土地多达4500多万亩,6200多万农民拆迁。其原因主要是各地把卖土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竞相大办开发区,大上房产项目,甚至大建楼堂馆所。因为一度缺乏严格的约束,这些现象屡禁不止。根据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必须在几大关键问题上划定底线,布臵“雷区”,多念“紧箍咒”,多安“报警器”,实行一抓到底,“一票否决”。其一,设臵土地保护的“高压线”。把全国死守耕地18亿亩红线等指标分解到各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许越雷池一步。其二,设臵环境保护的“警戒线”。进一步规范城镇建设,防止城市漫无边际地扩张,防止各类项目一哄而上,坚决禁止乱挖山、乱填湖、乱毁林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其三,设臵节能减排的临界线。把节能减排的任务指标分解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实行精细化管理,对能源资源消耗实施严的评估制度。其四,设臵民生领域的生命线。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部门、行业及领域,设定相关底线;对各种困难人群,设定维持基本生存和正常生活的底线;对社会各类人群,定期进行忧患排查和生存状态、幸福指数检测,

以及时排民患,解民忧。

二是要设立预警机制。“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对关键问题、重大隐患的防范,务必立足于防,立足于早。对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等工作,有必要从新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基层、覆盖全国的预警机制,做到“金风未动蝉先觉”,一动即知,未动先知,露头即打,令行禁止。

三是要健全惩戒机制。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干部的问责力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施,与之配套的问责制度有必要更加健全,更加科学化。比如对行政官员的问责比较普遍、到位,对企业及其它单位的问责相对差劲。比如中央的问责相对规范、严格、快速、主动,而地方的问责有的欠规范、欠严格,比较被动、迟缓,甚至避重就轻,麻木不仁,达不到应有的问责效果。在问责的轻重、尺寸、程序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科学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建立科学的惩戒机制,方能达到杀一儆百、惩前毖后的效果。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综合解决各类矛盾问题的济世良方和灵丹妙药。提高执行力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关键。只要清除了认识误区,端正了发展导向,明确了责任主体,严格了约束机制,又何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开花结果,药到病除?

一是对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和推进这一活动的认识、体会。 火神 15:47:39

二是写作为宣传部门,在做好宣传、营造良好学习实践氛围的同时,从本身工作上怎么落实科学发展观

火神 15:48:34

认识方面,事实上也是谈谈自己对活动重要性的理解


相关内容

  • 党员发展对象答辩题目答案
  • 党员发展对象答辩题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 ...

  • 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举行
  • 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党内监督 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的决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谋划做 ...

  • 县长述廉报告
  • 县委: 按照组织上的要求,现在,我把到今年以来廉洁自律和政府班子及全县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紧密团结县政府领导班子一班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学习,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同时,自己坚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 ...

  • 学校2016年秋季规范收费自查报告
  • 学校2016年秋季规范收费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规范收费政策,切实加强我校收费工作,根据上级文件,对我校收费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自查,现将有关收费情况汇报如下: 一.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规范收费领导. 规范教育收费是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办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校把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同&qu ...

  • 党建目标考核责任自查报告
  • 今年上半年,园区党工委紧紧围绕年初与区委签订的《xxx区2010年永葆先进性·“云岭先锋”工程目标考核责任书》和区委组织部《关于印发〈xxxx2010年永葆先进性·“云岭先锋”工程目标考核细则〉的通知》(西组发〔2010〕35号)要求,园区党工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和开展“查 ...

  • 党性分析材料范文
  • 在新时期,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势必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要对自身的党性予以客观、公正、正确的分析,通过对自己进行“四对照、四剖析”,即对照《党章》对党员的要求,剖析履行责任义务的情况;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剖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情况;对 ...

  • 通用版的党性分析材料
  • 在新时期,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势必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对自身的党性予以客观.公正.正确的分析,对自己进行"四对照.四剖析",即对照<党章>对党员的要求,剖析履行责任义务的情况: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剖析世界观. ...

  • 秋季开学工作总结范文
  •   一、开学情况   郭庙中心校2011年秋季开学各项工作以务实的态度做到“四早”,“四严”,“一督查”,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四早”,即早安排布置。中心校为切实做好开学工作,根据以往开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并以务实 的态度制定方案。在2011年7月26日召开各校负责人会议,针对开学工作进行了周 ...

  • 秋季开学工作总结
  • 开学工作繁琐而复杂,所以,做好开学工作总结相当重要。开学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下面,我们以秋季开学工作总结为例,给大家提供一篇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各位参考。   一、开学情况   郭庙中心校2011年秋季开学各项工作以务实的态度做到“四早”,“四严”,“一督查”,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四早”,即早安排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