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大纲图

地理知识结构图,帮你系统条理掌握地理知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海陆面积比例

海陆分布状况

陆 和 海

和 概念:大陆、岛屿、大洲、海、海峡、大洋 大洋 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洲、大洋的名称、分布相对位置

重要的洲界线

沧海桑田

发现过程 海陆变迁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解释

海的变化

山脉的形成 火山地震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天气预报 日变化

年变化 气温 分布规律

降水量柱状图

(11种) 纬度、海陆、地形等

人类活动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增长

人口

分布 人口 密度 人口问题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

影响 自然、社会等

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居和 聚

人种

三大人种的划分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主要分布地区

聚落

聚落与环境

环境对聚落建筑风格的影响

聚落增长的表现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差异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概念:国家、领土

国家的区别发与 合

面积大小 人口的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

划分依据

发达国家 和 主要分布地区发展种中国家

经济差异的表现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措施

半球位置

世界第一大洲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

地形

亚 洲

类型: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 人口最多的大洲人文环境

多样的地域文化 经济发展差异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地理位置

岛国

领土组成

多火山、地震

主要工业区(五大工业区)

日加工贸易为 本 主的经济

对外依赖严重

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地理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位置

“十字路口”(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 东

南 亚

山河分布大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特点

城市分布利?弊? 马来群岛 华人华侨集中分布区

相对位置(主要邻

多水旱灾害

地理 海陆位置

位置 世界第二

印 度

地形: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南部高原 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 工业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范围

粮食自给有余 主要粮食作物 及分布

带来的资源、 环境、经济 等问题

相对位置(主要邻国)

自然 环境

世界面积最 俄大的国家 斯

经济

主要气候类型及

气候的东西(南北)差

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

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

部门齐全

欧洲部分密集 原因

自然、

人文 亚洲部分稀疏 主要城市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三洲五海之地匮乏的 水资源

气候干旱

主要 产油国

主要输 油路线

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发达国家

集中的地区

欧西

经济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主要成员国及首都

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平原为主

繁荣的旅游业

草场广布中纬度 大陆西岸

海陆位置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气候多旱灾

地形: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出口初级产品

撒哈拉南的非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进口工业制成品

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处于不 利地位

努力发展 民族工业

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特有动物原因(大陆漂移说)

气候

地理位置

“骑在羊背上的国

四个农 农牧发达

牧业区

澳利

经济“坐在矿车上的国

服务业因地

矿产资源丰富

经济支

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气候

领土 组成

位置

地形区

河湖 特点:地区生产专门化

带分布

自然 社会

民族 国家

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

三大工业区 主要工业中心

地理

位置

热带国家

巴 西地形:平原、高原

优质资源:铁矿、水能

资源解决措施 缺乏能源矿产

拉丁文化

主要工业部门

人文

工业

发展中的 重工业集中

原因

资源、交通等因素

分布地区

主要农作物

农作物集

有利条件 地形、气候、 中分布区 劳动力等

原因?措施?! 城市化问题

带来影响

解决措施

气温、降水、风速远不及南极严酷

南极 酷寒干燥烈 风

第一章 从世界

位置 优越

辽阔 的 疆域

国土 辽阔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

名称 简称 分布

主要海域 邻国 最东端 最西端

四至点最南端

最北端

东西晨昏差异 南北气候差异

从 世 界 看 中 国

34个省 级行政区众多 的 人口

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

人口数量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人口分布

特点 成因

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大杂居,小聚居”

多民族 的 大家庭

56个民族=汉族+55个少数民民族

汉族主要分布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

东 地势:

阶梯界线

河流(流向、落差) 气候 东西交通

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 利?弊?

纬度、地形等

夏季普遍高温 因素 (除青藏高原外)

生产生活 五个温度带影响

年降水量分布趋势海陆位置、地形 东西干湿的差异四类干湿地区 生产生活 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不利?)

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复杂多样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河流

地形、气候

气候

冬季南北温差大

中 国 的 自 然 环 境

气候 多样 季风 显著

湖泊河流 和 湖泊内流湖(咸水湖)

黄河

上游 的 原因

治理 中游

下游

长江的基本概况

外流湖(淡水湖)

黄河的基本概况

上游

中游

下游

长江

水能宝库 的

开发重点开发巨大的水运价值

黄金水道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措施

第一节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利用 不当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第二节 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中国 土地 我国土地

的 资源 构成比例不合理

耕地、林地、草地等的分布 分布不均资源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有限

第三节

兴修水库

水资源 水资源时空保护水资源 跨流域调水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先行官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网五纵

三横 公路线 航线 航空线

东北“T”型 交通枢纽

中国 的 经济 发展

基础

选择合适

交通运输 路线 主要农业部门

四大牧区

农业地区

种植业:南北方的差异

东部地区林业:三大林区 渔业

社会、经济条件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沿交通线

主导 工业空间分布大势工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沿河 沿海 合理布局 定义及特点 分布特点 地区发展差异

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

气候

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

中国

的 地理 地形

北方地区 和 植被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人文差异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畜。

河流:多为内流河 业代表牲畜 西北地区 和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高寒

大江大河发源地

高寒牧场(代表牲畜)

河谷农业(两个农业区)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地形 重要的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河流

城市职能

纬度位置

地理位置

自然 环境

优点

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判断依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

北京城址变迁及与水源的关系

历史悠久的古城

名胜古迹 注意的问题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发展方向

特 别 行 政 区

位置 范围

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地缘、血缘、历史文化渊源)

的领土

美丽富饶

台湾

的宝岛 主要物产 及分布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山地、西部平原

出口导向 型经济

工业分布

原因(地形、交通、人口、历史等)

特点(主要工业城市)

位置

地形

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特色产品 及生产条件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富有特色的 绿洲农业

农业发展 的条件 引水工程 (坎儿井)

主要的能源及占的百分比

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西气东输工程

好处“双赢”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基本概况(起止点等)

对东部地区 对西部地区

的前沿

珠 江 三 角 洲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前店后厂的”模式、意义 外向型经济的作用

发展中注意的问题

发展的原因

城镇化突出的表现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丰富的旅 游资源

边境旅游、出境旅游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多样的民族风情

西双 版纳

蓬勃发展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旅游业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生态建设

黄土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河网密布,河湖众多,水运便利

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

不同的利用方式

上下游地区的差异

东西的纽带作用

长江沿 江地带沿江地带的纽

带和辐射作用 南北的辐射作用

“H”型格局

城市形成和发展与河流的关系

沿江地带的城市

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的差异

四大城市群

上海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条件及表现

四大工业基地

两大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的工业

上游:水土流严重

中下游:洪涝灾害

沿江地带:环境污染 (水污染、酸雨)

原因——治理保护

世界:5世纪早期,希波战争.(波斯帝国与希腊)希腊胜.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5世纪中期,延续了1000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

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在欧洲盛行. 17世纪中后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17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独立. 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后建立共和国.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8世纪末至19世纪,亚非拉美爆发独立战争. 1836-1848,英国爆发宪章运动.

1870,法国建立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领导)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废除农奴制.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经济危机后出现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德国,意大利,日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5年,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西欧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二战后,苏美冷战.

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达到高潮. 20世纪中后期,亚非拉国家大部分独立.

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美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封建王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社会开始.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公元220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316年,西晋灭亡. 317年,东晋建立. 420年,东晋灭亡.

4世纪,东北鲜卑族建立北魏.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后传位李世民(唐太宗),"贞观之治".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127年,辽灭宋,赵构建立南宋.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 1276年,南宋灭亡.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该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序幕,结果失败。 1905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中共一大

1927年,南昌起义,同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 1940年,百团大战,大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共产党皆胜。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土地改革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55年,万隆会议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世纪末,改革开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地理知识结构图,帮你系统条理掌握地理知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海陆面积比例

海陆分布状况

陆 和 海

和 概念:大陆、岛屿、大洲、海、海峡、大洋 大洋 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洲、大洋的名称、分布相对位置

重要的洲界线

沧海桑田

发现过程 海陆变迁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解释

海的变化

山脉的形成 火山地震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天气预报 日变化

年变化 气温 分布规律

降水量柱状图

(11种) 纬度、海陆、地形等

人类活动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增长

人口

分布 人口 密度 人口问题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

影响 自然、社会等

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居和 聚

人种

三大人种的划分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主要分布地区

聚落

聚落与环境

环境对聚落建筑风格的影响

聚落增长的表现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差异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概念:国家、领土

国家的区别发与 合

面积大小 人口的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

划分依据

发达国家 和 主要分布地区发展种中国家

经济差异的表现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措施

半球位置

世界第一大洲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

地形

亚 洲

类型: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 人口最多的大洲人文环境

多样的地域文化 经济发展差异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地理位置

岛国

领土组成

多火山、地震

主要工业区(五大工业区)

日加工贸易为 本 主的经济

对外依赖严重

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地理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位置

“十字路口”(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 东

南 亚

山河分布大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特点

城市分布利?弊? 马来群岛 华人华侨集中分布区

相对位置(主要邻

多水旱灾害

地理 海陆位置

位置 世界第二

印 度

地形: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南部高原 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 工业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范围

粮食自给有余 主要粮食作物 及分布

带来的资源、 环境、经济 等问题

相对位置(主要邻国)

自然 环境

世界面积最 俄大的国家 斯

经济

主要气候类型及

气候的东西(南北)差

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

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

部门齐全

欧洲部分密集 原因

自然、

人文 亚洲部分稀疏 主要城市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三洲五海之地匮乏的 水资源

气候干旱

主要 产油国

主要输 油路线

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发达国家

集中的地区

欧西

经济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主要成员国及首都

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平原为主

繁荣的旅游业

草场广布中纬度 大陆西岸

海陆位置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气候多旱灾

地形: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出口初级产品

撒哈拉南的非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进口工业制成品

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处于不 利地位

努力发展 民族工业

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特有动物原因(大陆漂移说)

气候

地理位置

“骑在羊背上的国

四个农 农牧发达

牧业区

澳利

经济“坐在矿车上的国

服务业因地

矿产资源丰富

经济支

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气候

领土 组成

位置

地形区

河湖 特点:地区生产专门化

带分布

自然 社会

民族 国家

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

三大工业区 主要工业中心

地理

位置

热带国家

巴 西地形:平原、高原

优质资源:铁矿、水能

资源解决措施 缺乏能源矿产

拉丁文化

主要工业部门

人文

工业

发展中的 重工业集中

原因

资源、交通等因素

分布地区

主要农作物

农作物集

有利条件 地形、气候、 中分布区 劳动力等

原因?措施?! 城市化问题

带来影响

解决措施

气温、降水、风速远不及南极严酷

南极 酷寒干燥烈 风

第一章 从世界

位置 优越

辽阔 的 疆域

国土 辽阔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

名称 简称 分布

主要海域 邻国 最东端 最西端

四至点最南端

最北端

东西晨昏差异 南北气候差异

从 世 界 看 中 国

34个省 级行政区众多 的 人口

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

人口数量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人口分布

特点 成因

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大杂居,小聚居”

多民族 的 大家庭

56个民族=汉族+55个少数民民族

汉族主要分布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

东 地势:

阶梯界线

河流(流向、落差) 气候 东西交通

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 利?弊?

纬度、地形等

夏季普遍高温 因素 (除青藏高原外)

生产生活 五个温度带影响

年降水量分布趋势海陆位置、地形 东西干湿的差异四类干湿地区 生产生活 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不利?)

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复杂多样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河流

地形、气候

气候

冬季南北温差大

中 国 的 自 然 环 境

气候 多样 季风 显著

湖泊河流 和 湖泊内流湖(咸水湖)

黄河

上游 的 原因

治理 中游

下游

长江的基本概况

外流湖(淡水湖)

黄河的基本概况

上游

中游

下游

长江

水能宝库 的

开发重点开发巨大的水运价值

黄金水道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措施

第一节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利用 不当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第二节 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中国 土地 我国土地

的 资源 构成比例不合理

耕地、林地、草地等的分布 分布不均资源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有限

第三节

兴修水库

水资源 水资源时空保护水资源 跨流域调水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先行官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网五纵

三横 公路线 航线 航空线

东北“T”型 交通枢纽

中国 的 经济 发展

基础

选择合适

交通运输 路线 主要农业部门

四大牧区

农业地区

种植业:南北方的差异

东部地区林业:三大林区 渔业

社会、经济条件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沿交通线

主导 工业空间分布大势工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沿河 沿海 合理布局 定义及特点 分布特点 地区发展差异

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

气候

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

中国

的 地理 地形

北方地区 和 植被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人文差异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畜。

河流:多为内流河 业代表牲畜 西北地区 和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高寒

大江大河发源地

高寒牧场(代表牲畜)

河谷农业(两个农业区)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地形 重要的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河流

城市职能

纬度位置

地理位置

自然 环境

优点

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判断依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

北京城址变迁及与水源的关系

历史悠久的古城

名胜古迹 注意的问题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发展方向

特 别 行 政 区

位置 范围

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地缘、血缘、历史文化渊源)

的领土

美丽富饶

台湾

的宝岛 主要物产 及分布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山地、西部平原

出口导向 型经济

工业分布

原因(地形、交通、人口、历史等)

特点(主要工业城市)

位置

地形

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特色产品 及生产条件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富有特色的 绿洲农业

农业发展 的条件 引水工程 (坎儿井)

主要的能源及占的百分比

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西气东输工程

好处“双赢”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基本概况(起止点等)

对东部地区 对西部地区

的前沿

珠 江 三 角 洲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前店后厂的”模式、意义 外向型经济的作用

发展中注意的问题

发展的原因

城镇化突出的表现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丰富的旅 游资源

边境旅游、出境旅游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多样的民族风情

西双 版纳

蓬勃发展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旅游业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生态建设

黄土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河网密布,河湖众多,水运便利

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

不同的利用方式

上下游地区的差异

东西的纽带作用

长江沿 江地带沿江地带的纽

带和辐射作用 南北的辐射作用

“H”型格局

城市形成和发展与河流的关系

沿江地带的城市

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的差异

四大城市群

上海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条件及表现

四大工业基地

两大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的工业

上游:水土流严重

中下游:洪涝灾害

沿江地带:环境污染 (水污染、酸雨)

原因——治理保护

世界:5世纪早期,希波战争.(波斯帝国与希腊)希腊胜.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5世纪中期,延续了1000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

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在欧洲盛行. 17世纪中后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17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独立. 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后建立共和国.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8世纪末至19世纪,亚非拉美爆发独立战争. 1836-1848,英国爆发宪章运动.

1870,法国建立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领导)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废除农奴制.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经济危机后出现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德国,意大利,日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5年,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西欧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二战后,苏美冷战.

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达到高潮. 20世纪中后期,亚非拉国家大部分独立.

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美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封建王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社会开始.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公元220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316年,西晋灭亡. 317年,东晋建立. 420年,东晋灭亡.

4世纪,东北鲜卑族建立北魏.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后传位李世民(唐太宗),"贞观之治".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127年,辽灭宋,赵构建立南宋.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 1276年,南宋灭亡.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该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序幕,结果失败。 1905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中共一大

1927年,南昌起义,同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 1940年,百团大战,大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共产党皆胜。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土地改革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55年,万隆会议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世纪末,改革开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制订新教学大纲
  • 作者:庄文中 语言文字应用 1995年06期 一 立足现实,面向21世纪社会 1978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制订新教学大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全国实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

  • 初中生物课堂设计与教学大纲
  • 初中生物课堂设计与教学大纲 一,生物课堂设计 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任务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或杰出生物人才,而是在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学会观察.实验.思考以及解答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知 ...

  •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
  •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 (2011-11-29 20:32:51) 标签: 分类: 小课题资料 杂谈 摘要:初高中化学差异较大,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为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就应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本文从教材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初高 ...

  •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英语教材
  • 作者:刘道义 英语教师 2009年02期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小学英语教材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88年,1988年至2001年,2001年至今.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材不断改革创新.现在,分别介绍三个历史阶段的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制情况及其特点. 一.以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理论 ...

  •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转) 2008-6-1 21:24:00 一.分析教材对教学的意义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 ...

  • 2014年湖南中考数学大纲
  • 2014年湖南中考数学大纲 一.考试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 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利于数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

  • 世界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探讨
  • 作者:谭东胡中波 中学历史教学 2002年11期 2001年3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共中央国 ...

  • 2015福建中考英语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
  • 2015福建中考英语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 一.考试性质 初中英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 ...

  •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_试用修订版_介绍
  • 2001年 第4期 学科教育(JournalofSubjectEducation) No.4 2001・教学大纲修订介绍・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介绍 王 民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5)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修订;介绍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修 ...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姜有志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初中物理课标就是初中物理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物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