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陆机的人格特征

  关键词:陆机 人格 特征   摘 要:审视陆机的人生,可以看到其人格极为复杂多重。一方面他是那样的高傲自负,慷慨任气,另一方面又是那样自卑畏怯,谨小慎微;一方面他是那样志向远大,欲匡世难,另一方面却渴望精神超越、自由适性;一方面他尊儒忠义、耿直清厉;另一方面又攀附权贵、通达机变;一方面他宽容儒雅、举贤授能,另一方面又气量狭小,矜夸逞才。   对于陆机的人格,人们往往因其参与贾谧的“二十四友”集团而有所非议,刘勰甚至说他是“文士之疵”①,颜之推指责他“犯顺履险”②。但是,如果循着他人生的步履,从当代认识的高度深入把握他思想的脉搏,我们就会发现,其人格虽然复杂多重,但却并不鄙下,而是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呈现出鲜明的双重人格特征:一方面他是那样的高傲自负,慷慨任气,另一方面又是那样自卑畏怯,谨小慎微;一方面他是那样志向远大,欲匡世难,另一方面却渴望精神超越、自由适性;一方面他尊儒忠义、耿直清厉;另一方面又攀附权贵、通达机变;一方面他宽容儒雅、举贤授能;另一方面又气量狭小,矜夸逞才。      一      出身于江东名门望族的陆机,从小就受到了家族文化的影响,祖父、父亲的赫赫威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他常常为自己有这样的身世骄傲而自豪,在其诗篇《吴趋行》中他曾自夸:“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这种对家世的自豪感、优越感,以及他个人的才华出众,使他自视很高,因而在他的人格中常常有一种高傲自负、慷慨任气的特征。唐太宗在《晋书・陆机传》中就这样评价陆机“自以智足安时,才堪佐命,庶保名位,无忝前基” ③。陆侃如在《中古文学系年》中说:泰始十年,陆机十四岁,“遭父丧,便领父兵作牙门将”④;太康元年,年二十岁吴灭,陆机退居旧里,作《辨亡论》,“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世说新语・赏誉》篇云:“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⑤与弟士龙相比,士衡性格躁急激烈,慷慨任气。由此可以看出陆机不凡的气势、宏大的气魄。太康末年陆机初入洛仕晋时,西晋王朝的中原仕群体极为瞧不起这些来自江东的“亡国之余”。《世说新语・方正》篇:“卢志于众坐间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⑥又《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彼酒瓮耳。’”⑦可见,陆机根本没有把那些中原仕人或士人放在眼里。这种高傲自负、慷慨任气正是陆机真正自我的人格特征。然而陆机也有自卑畏怯,谨小慎微的一面,是陆机迫于形势、在强大的压力下而出现的人格分裂导致的结果。   陆氏虽然在孙吴时极其兴盛,并有规模相当大的庄园,但吴亡后,陆氏家族急剧衰落。从二陆作品看,此时期陆氏人丁减少,庄宅残败。陆机作于吴亡后一、二年的《赠弟士龙诗十首之九》中云:“昔我斯逝,兄弟孔仁。今我来思,或凋或疚。昔我斯逝,族有余荣。今我来思,堂有哀声。我行其道,鞠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抚膺涕泣,血泪彷徨。”陆云《答兄平原》亦云:“昔我先公,邦国攸兴。今我家道,绵绵莫承。昔我昆弟,如莺如龙。今我友生,凋俊坠雄。家哲永徂,世业长终。华堂倾构,广宅颓墉。高门降衡,修庭树蓬。感物悲怀,怆矣其伤。”先前的陆氏曾何等辉煌繁荣,现在却是家道中衰、家境苍凉。而自己不得已还要远离家乡,身仕敌国,心里自然会感到沉重、势薄、孤单。再加之,仕途险恶。他在《秋胡行》中道:“道虽一致,途有万端。吉凶纷蔼,休咎之源。”而且还要面对中原士人的歧视、敌对、嫉恨。当时孙吴南人遭受中原仕人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原仕人常常以战胜者自居,对孙吴南人冷遇、奚落。在陆云的《与陆典书》中就记载了作为吴人在洛阳遭歧视的情况:“吴国初祚,雄俊尤盛。今日虽衰,未皆下华夏也。……愚以东国之士,进无所立,退无所守,日月裂苦,皆未如意……至于绍季礼之遐踪,结鬲肝于中夏,光东州之幽昧,流荣勋于朝野,所谓窥管以瞻天,缘木而求鱼也。”陆机同样也受到了这种奚落。《世说新语 ・言语篇》云:“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⑧又据《晋书・陆机传》记载:太安二年时,成都王颖任陆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时,陆机坚辞不受,以为:“羁旅人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故辞都督。”另《晋书・陆机传》曰:“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⑨长期在这种情况下生活,陆机岂能不变得自卑畏怯,谨小慎微?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一旦稍不小心,就会身家性命难保,所以陆机才会坚决不接受成都王颖的任命。而最后陆机迫不得已受命为河北大都督后,“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听婴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⑩可以看出陆机的谨慎。陆机曾经在他的《谢平原内史表》中写道:“臣本吴人,出自敌国,世无先臣宣力之效,才非丘园耿介之秀。皇泽广被,惠济无远,擢自群萃,累蒙荣进,入朝九载,历官有六,身登三阁,宦成两宫,服冕乘轩,仰齿贵游,振景拔迹,顾邈同列,施重山岳,义足灰没,遭国颠沛,无节可纪……”这些文字,不正是陆机自卑畏怯,谨小慎微真实写照吗?      二      陆机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很强的功名意识,更何况他祖父、父亲又是那样功盖当世的一代名将,所以“志向远大,欲匡世难”便成为了贯穿陆机一生的人格特征。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辞别了东吴老家,屈节仕敌来到了洛阳,《晋书・张华传》记载:“初,陆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⑾可以想见陆机当年是怀着何等的热情进入中原的,他渴望在这里能大展宏图,建立一番事业,重振陆氏家风。他在其《百年歌》中毫不掩饰地表现了自己的这种追求:      二十时,肤体彩泽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荣。被服冠带丽且清,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食如漏�气如熏,辞家观国综典文,高冠素带焕翩纷。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四十时,体力克壮志方刚,跨州越郡还帝乡,出入承明拥大�。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五十时,荷旄仗节镇邦家,鼓钟嘈�赵女歌。罗衣�卒粲金翠华,言笑雅舞相经过。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可见,在陆机心目中,求取功名,实现抱负,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为此,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任何阻碍的。他在《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中就写道:“秋风才起,追战虏于雷霆;春水方生,挥锸同于云雨。立功立事,名将名臣者乎。” 希望自己也能像周处“志匡世难”。然而,陆机实现抱负的道路并不顺畅,面对黑暗残酷的现实,他深切地感会到自己的势单力薄、仕途的艰险。他在《遂志赋》中说:      匪世禄之敢怀,伤兹堂之不构。理或睽而后合,道有夷而弗顺。傅栖岩而神交,伊荷鼎以自进。萧绸缪于丰沛,故攀龙而先跃。陈顿委于楚魏,亦凌霄以自濯。伍被刑而伏剑,魏和戎而拥乐。彼殊涂而并致,此同川而偏溺。祸无景而易逢,福有时而难学。惟万物之运动,虽纠纷而相袭,随性类以曲成,故圆行而方止。要信心而委命,援前修以自程。拟遗迹于成轨,咏新曲于故声。任穷达以逝止,亦进仕而退耕。庶斯言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

     从前人由贱而兴的事迹中,陆机认识到必须要有所凭借,抓住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咏新曲于故声”。于是,迫于无奈的陆机只好随着当时的士风放弃了自己的骄傲,选择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寻找实现自己志向的捷径:他跻身于政治与文学两重性质的“二十四友”集团之中,《晋书・陆机传》:“然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以进趣获讥。”贾谧死后,他又投靠赵伦、司马颖。虽然道路是那样的艰难,自己几乎生命难保,但陆机却坚决不放弃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晋书・陆机传》:“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⑿   然而,陆机骄傲的心灵却是极其痛苦的,宦海的沉浮、世人的鄙视、缕缕的乡思,特别是自我人格的一再被蹂躏,几乎使他的内心难以承受。他幻想着能冲出这种现实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这在他大量的诗赋中都有流露。如他在《驾言出北阙行》中写道:“人生何所促,忽如朝露凝。辛苦百年间,戚戚如履冰。仁知亦何补,迁化有明征。求仙鲜克仙,太虚不可凌。良会罄美服,对酒宴同声。”在《赠潘尼》中说:“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静犹幽谷,动若挥兰。”《招隐诗》中又道:“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富贵苟难图,脱驾从所欲”。 还有《幽人赋》:“弹云冕以辞世,披霄褐而延伫……超尘冥以绝绪,岂世网之能加” ,都表达出了想要隐逸的思想。而在《怀土赋》《思归赋》等作品中,陆机又毫不掩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惑?曲街委巷,罔不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 “惧兵革未息,宿愿有违,怀归之思,愤而成篇。”李�在《太平御览》中说:“陆士衡在洛,夏月忽思竹�饮,语刘实云:‘吾乡曲之思转深,今来东归,恐无复相见理。’言此已,复之生惑。” ⒀这些都充分地表明了陆机渴望脱离现实桎梏,过一种自由适性的生活。可是陆机至死都无法摆脱现世功名的诱惑而投入社会,又有感于社会的险恶、生命的脆弱而向往自由适性,这种矛盾始终困扰着他,最终也未能化解,临死前仍旧浩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三      “尊儒忠义、耿直清厉”也是陆机人格中非常鲜明的特征之一。西晋是一个玄风炽盛的时代,纵情任诞是当时士人普遍的风度。而陆机却是“服膺儒术,非礼不动”⒁。他与那些夸夸其谈、不婴世务的所谓玄学名士总是格格不入。《世说新语・简傲篇》中记载,二陆入洛后,在张华的指点下,先去拜见玄谈名士刘宝,“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它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 ⒂显然,他非常看重礼法制度,对那些玄学中人所表现出的狂放、无礼非常鄙视。东晋葛洪曾言:“陆君深疾文士放荡流遁,遂往不为虚诞之言,非不能也。” ⒃他处处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它作为行为规范。儒家重仁倡德,提倡积极进取,陆机尽量身体力行。他曾多次在诗歌中表达自己对“仁德”的依恋和追求:“变风兴教,非德伊何”(《赠顾令文为宜春令》);“旧污孔修,德以振人”(《赠武昌太守贾少明》)。在《赠顾交趾公贞诗》中他借颂扬顾公贞表达了自己“立德”、“立功”的人生理想,他说:“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发迹翼藩后,改授抚南裔。伐鼓五岭表,扬旌万里外。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高山安足凌,巨海犹萦带。惆怅瞻飞驾,引领望归旆。”而如果从陆机的一生行迹上看,他都是在儒家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道路上奔走,为了对家族尽责而不计种种艰难困苦出仕;为了求取功名、实现抱负他不顾危险。他从儒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认识出发,对晋王朝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大唱赞歌。如:“时文惟晋,世笃其圣。钦翼昊天,对扬成命。九区克咸,讴歌以咏。”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於皇圣世,时文惟晋。受命自天,奄有黎献。闾阖既辟,承华再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他知恩图报,重义忠信,为了报答司马颖救命之恩,陆机委身于他,为其效犬马之劳。可以说,陆机的行为都是基于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人格规范的,他对当时名士人物无礼的言行不仅不回避,还常常正色反讥。宋代诗人叶梦得曾经就卢志与陆机的矛盾冲突之事评论:“人斥其祖父名固非是,吾能少忍,未必为不孝。而亦从斥之,是一言之间,志在报复,而自忘其过,尚能置大恩怨乎?” 刘注引《文士传》曰:“机清厉有风格,为乡党所惮。” (17)这正是传统儒家“君子型”人格的表现。儒家君子型人格重视刚毅的精神气质,就像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而在陆机人格中理想的自我就应该是这种耿直清厉的“大丈夫”。他坚韧不拔,为追求儒家提倡的“三不朽”他一生都在不懈地努力,表现出“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18)   但是陆机毕竟是身在玄学盛行的西晋洛阳,道家思想不可能不影响到他,如:“希世无高符,营道无烈心”(《赴太子洗马时作诗》),“道之所混,孰后孰先。及子虽殊,同升太玄。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静犹幽谷,动若挥兰”(《赠潘尼》)。《豪士赋》也反复论述了功名之无常与处世之道理。可见,他对儒家行为规范的怀疑,但是他却无法从儒家传统的行为规范中彻底解放出来,更摆脱不掉功名的诱惑、家族的责任,所以陆机在实际行为与人生选择上,对“立功”的追求远远超过了“立德”。为了“立功”他不得不攀附权贵,通达机变,被迫卷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曾为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迁尚书中兵令,转殿中郎。赵王伦辅政后,他又被引为相国参军,并且因参与谋诛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进而为中书郎。赵王伦败亡,幸蒙成都王司马颖、吴王晏相救,陆机得免不死,就又效忠于他。对陆机来说,攀附权贵,通达机变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是他曲线“立功”的手段,当然陆机这样做可以说是有违其理想人格的,是对其人性的巨大摧残。因此也是相当痛苦的。“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易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猛虎行》)但是为了求取功名,他也只能这样委曲求全。      四      从儒家“入世”的思想出发,陆机积极进取、求取功名;从儒家“仁爱”的思想出发,陆机则宽容儒雅、举贤授能。元康四年,他赴假还洛,因辎重甚盛,遭到戴渊等掠劫。陆机见其“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便以良言相劝,又观其“辞厉非常”,所以更加看重他。后来,又提笔作书荐于赵王司马伦,戴渊因此被辟,仕至征西将军。(23)陆机的宽容不仅表现于此,对于西晋王朝他更是宽容有加,他不计西晋对他父兄的杀戮,对他家族的伤害,而以大局为重,尽心竭力效忠西晋。特别是作为南士之领袖,陆机在南人求仕过程中大力举荐乡里有才之士。惠帝元康之世,在晋室纲纪尚未大坏,朝野粗安的情况下,南人视“郎官”为“清途”,作为首选的目标。大量的记载表明,陆机举荐乡里可谓费尽心机。《陆机集》、《晋书》、《世说新语》刘注等资料,有不少他举荐乡里的表疏。《晋书・纪瞻传》载:瞻入洛,机亲加策问,予以引荐。⒇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当数陆氏兄弟举荐会稽贺循和荆州人郭讷,据《晋书・贺循传》,循乃孙吴名臣贺邵之后,然入晋后历任阳羡、武康二县令,多有政绩,“无援于朝,久不进序”,陆机就上书举荐,并要求晋廷“均分显路,惠及外州”(21),改变歧视南人的政策,从而为南人求仕提供便利。

  陆机为人庄重儒雅,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朋友、亲人,即使是对自己的劲敌,陆机也不失其庄重儒雅的一面。《裴子语林》记载:陆机在座,潘岳来,陆机便起去,潘曰:“清风至,尘飞扬。”陆则应声答:“众鸟集,凤凰翔。” (22)吐辞典丽雅致,彬彬有礼,却隐含机锋,锐利无比。陆机的这种人格使他在危患之中对吉凶纷霭的人事反复有更多理性的思考,且有更多哲思,也使他的诗歌中也贯穿着一种理性思辨意识,在对天道人道的迁逝阐释中呈现出庄重而阔大的气度,如《百年歌》《长歌行》便是对人生进行理性思索后的感悟。刘勰说:“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23),陆机个性的矜重使他在诗中表达内心丰富情感和布局的处理上都颇有讲究,或直抒,或曲现,尚用“雅”言,讲究布局工整巧妙,使得诗歌拥有深厚的内涵和庄重的气度。   然而我们也无可讳言,陆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景中,又表现出气量狭小,矜夸逞才的个性。他的气量狭小最典型的就是在维护祖先的声望名誉方面,他无法容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对自己父祖名誉的伤害。所以常常表现出一种过激行为。清华大学孙明君先生在其《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一文中评说:《晋书・吾彦传》曰:“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陆机兄弟)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在我们看来,吾彦对于陆机父辈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裴注引《机云别传》云:“初,抗之克步阐也,诛及婴孩。识道者尤之曰:‘后世必受其殃。’”陆抗杀害婴孩的残忍行为是无法掩盖的,而吾彦的评价还算比较客气,但即使是这样也依然激怒了陆机。而陆机气量的狭小在当时已经让“南人”们深感失望了(24)。当然,陆机的“气量狭小”是和当时他所处的环境、地位以及他个人的性格、骄傲是分不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其分裂性人格的又一体现。而且陆机为了表现自己出众的才华,以此干名取誉、获致官职,还常常是故意“矜夸逞才”。公元二八九年,陆氏兄弟初入洛阳,便造访当朝重臣司空张华,“以文录呈”,张华“篇篇称善”,遂深相器重,并为之延誉,荐之诸公,一时“誉流京华,声溢四表” (25)。另外,从他大量模拟诗中我们也能窥见一斑。如他刻意铺排文辞,繁密用典,精于骈俪讲求音声,很多人都以“繁缛”、“绮靡”来评价。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语言的素朴与华美,很大程度上与其写作目的有关。陶渊明的写作目的不过是“常著文章以自娱”,所以只要自知其意可以了,因此他的语言朴素,描写简略。而陆机所作,既要取悦于人,为人赏识乃至擢拔,就不得不在文辞华美、述说周详上下功夫。况且魏晋时代,朝廷为了抑制豪门世族的势力,常常要依“才”来提拔一批寒素文士,像傅玄、张华、左思等人都非常注重展现自己的才华,左思作《三都赋》就颇有刻意表现自己才华的味道。因为他们都没有显贵的门第可以依仗,没有现成的爵禄可以享受,要想进入仕途获取高官要职、荣华富贵,唯一的办法只有凭借自己卓越的文学才能。而陆机尽管是江东文士中的佼佼者,却早已时过境迁,不能如北姓高门那样倚恃家中枯骨便可坐致公卿。只有凭借自己的才华以求赏识,而这种才华又主要是表现在文学方面。据《北堂书钞》记载:“陆机为文学转中书郎。”《初学记》卷十二、《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四亦记载曰:“陆士衡以文学为秘书监虞�所请,为著作郎,议《晋书》限断。” (26)可见他的这种“矜夸逞才”确实为他获致官爵以遂功名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李晓风,郑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①(23)(梁)刘勰.文心雕龙[M]. 韩泉欣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第177页。   ②(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3页。   ③⑦⑨⑩⑾⑿⒁⒇(21)(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 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85页,第1585页,第979页―第980页,第706页,第975页,第971页,第1211页,第1212页。   ④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2页。   ⑤⑥⑧⒂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 黄征 柳军晔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5页,第117页,第31页,第329页,第267页。   ⒀ (宋)李�.《太平御览》[Z].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27页。   ⒃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卷一百引《抱朴子》,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版,第382页。   ⒄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302页,第443页。   ⒅ (韩国)李揆一.陆机重儒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学主题[J].求索2003年第2期。   (22)(晋)裴启.裴子语林[A].古小说钩沈[M].鲁迅校录. 济南:齐鲁书社, 1997年版,第12页。   (24)孙明君.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J].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1期。   (25) 藏荣绪.晋书[M].常璩.二十五别史(10) 九家 晋书辑本[Z].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84页。   (26) (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62年版,第298页。

  关键词:陆机 人格 特征   摘 要:审视陆机的人生,可以看到其人格极为复杂多重。一方面他是那样的高傲自负,慷慨任气,另一方面又是那样自卑畏怯,谨小慎微;一方面他是那样志向远大,欲匡世难,另一方面却渴望精神超越、自由适性;一方面他尊儒忠义、耿直清厉;另一方面又攀附权贵、通达机变;一方面他宽容儒雅、举贤授能,另一方面又气量狭小,矜夸逞才。   对于陆机的人格,人们往往因其参与贾谧的“二十四友”集团而有所非议,刘勰甚至说他是“文士之疵”①,颜之推指责他“犯顺履险”②。但是,如果循着他人生的步履,从当代认识的高度深入把握他思想的脉搏,我们就会发现,其人格虽然复杂多重,但却并不鄙下,而是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呈现出鲜明的双重人格特征:一方面他是那样的高傲自负,慷慨任气,另一方面又是那样自卑畏怯,谨小慎微;一方面他是那样志向远大,欲匡世难,另一方面却渴望精神超越、自由适性;一方面他尊儒忠义、耿直清厉;另一方面又攀附权贵、通达机变;一方面他宽容儒雅、举贤授能;另一方面又气量狭小,矜夸逞才。      一      出身于江东名门望族的陆机,从小就受到了家族文化的影响,祖父、父亲的赫赫威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他常常为自己有这样的身世骄傲而自豪,在其诗篇《吴趋行》中他曾自夸:“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这种对家世的自豪感、优越感,以及他个人的才华出众,使他自视很高,因而在他的人格中常常有一种高傲自负、慷慨任气的特征。唐太宗在《晋书・陆机传》中就这样评价陆机“自以智足安时,才堪佐命,庶保名位,无忝前基” ③。陆侃如在《中古文学系年》中说:泰始十年,陆机十四岁,“遭父丧,便领父兵作牙门将”④;太康元年,年二十岁吴灭,陆机退居旧里,作《辨亡论》,“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世说新语・赏誉》篇云:“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⑤与弟士龙相比,士衡性格躁急激烈,慷慨任气。由此可以看出陆机不凡的气势、宏大的气魄。太康末年陆机初入洛仕晋时,西晋王朝的中原仕群体极为瞧不起这些来自江东的“亡国之余”。《世说新语・方正》篇:“卢志于众坐间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⑥又《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彼酒瓮耳。’”⑦可见,陆机根本没有把那些中原仕人或士人放在眼里。这种高傲自负、慷慨任气正是陆机真正自我的人格特征。然而陆机也有自卑畏怯,谨小慎微的一面,是陆机迫于形势、在强大的压力下而出现的人格分裂导致的结果。   陆氏虽然在孙吴时极其兴盛,并有规模相当大的庄园,但吴亡后,陆氏家族急剧衰落。从二陆作品看,此时期陆氏人丁减少,庄宅残败。陆机作于吴亡后一、二年的《赠弟士龙诗十首之九》中云:“昔我斯逝,兄弟孔仁。今我来思,或凋或疚。昔我斯逝,族有余荣。今我来思,堂有哀声。我行其道,鞠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抚膺涕泣,血泪彷徨。”陆云《答兄平原》亦云:“昔我先公,邦国攸兴。今我家道,绵绵莫承。昔我昆弟,如莺如龙。今我友生,凋俊坠雄。家哲永徂,世业长终。华堂倾构,广宅颓墉。高门降衡,修庭树蓬。感物悲怀,怆矣其伤。”先前的陆氏曾何等辉煌繁荣,现在却是家道中衰、家境苍凉。而自己不得已还要远离家乡,身仕敌国,心里自然会感到沉重、势薄、孤单。再加之,仕途险恶。他在《秋胡行》中道:“道虽一致,途有万端。吉凶纷蔼,休咎之源。”而且还要面对中原士人的歧视、敌对、嫉恨。当时孙吴南人遭受中原仕人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原仕人常常以战胜者自居,对孙吴南人冷遇、奚落。在陆云的《与陆典书》中就记载了作为吴人在洛阳遭歧视的情况:“吴国初祚,雄俊尤盛。今日虽衰,未皆下华夏也。……愚以东国之士,进无所立,退无所守,日月裂苦,皆未如意……至于绍季礼之遐踪,结鬲肝于中夏,光东州之幽昧,流荣勋于朝野,所谓窥管以瞻天,缘木而求鱼也。”陆机同样也受到了这种奚落。《世说新语 ・言语篇》云:“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⑧又据《晋书・陆机传》记载:太安二年时,成都王颖任陆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时,陆机坚辞不受,以为:“羁旅人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故辞都督。”另《晋书・陆机传》曰:“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⑨长期在这种情况下生活,陆机岂能不变得自卑畏怯,谨小慎微?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一旦稍不小心,就会身家性命难保,所以陆机才会坚决不接受成都王颖的任命。而最后陆机迫不得已受命为河北大都督后,“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听婴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⑩可以看出陆机的谨慎。陆机曾经在他的《谢平原内史表》中写道:“臣本吴人,出自敌国,世无先臣宣力之效,才非丘园耿介之秀。皇泽广被,惠济无远,擢自群萃,累蒙荣进,入朝九载,历官有六,身登三阁,宦成两宫,服冕乘轩,仰齿贵游,振景拔迹,顾邈同列,施重山岳,义足灰没,遭国颠沛,无节可纪……”这些文字,不正是陆机自卑畏怯,谨小慎微真实写照吗?      二      陆机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很强的功名意识,更何况他祖父、父亲又是那样功盖当世的一代名将,所以“志向远大,欲匡世难”便成为了贯穿陆机一生的人格特征。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辞别了东吴老家,屈节仕敌来到了洛阳,《晋书・张华传》记载:“初,陆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⑾可以想见陆机当年是怀着何等的热情进入中原的,他渴望在这里能大展宏图,建立一番事业,重振陆氏家风。他在其《百年歌》中毫不掩饰地表现了自己的这种追求:      二十时,肤体彩泽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荣。被服冠带丽且清,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食如漏�气如熏,辞家观国综典文,高冠素带焕翩纷。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四十时,体力克壮志方刚,跨州越郡还帝乡,出入承明拥大�。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五十时,荷旄仗节镇邦家,鼓钟嘈�赵女歌。罗衣�卒粲金翠华,言笑雅舞相经过。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      可见,在陆机心目中,求取功名,实现抱负,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为此,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任何阻碍的。他在《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中就写道:“秋风才起,追战虏于雷霆;春水方生,挥锸同于云雨。立功立事,名将名臣者乎。” 希望自己也能像周处“志匡世难”。然而,陆机实现抱负的道路并不顺畅,面对黑暗残酷的现实,他深切地感会到自己的势单力薄、仕途的艰险。他在《遂志赋》中说:      匪世禄之敢怀,伤兹堂之不构。理或睽而后合,道有夷而弗顺。傅栖岩而神交,伊荷鼎以自进。萧绸缪于丰沛,故攀龙而先跃。陈顿委于楚魏,亦凌霄以自濯。伍被刑而伏剑,魏和戎而拥乐。彼殊涂而并致,此同川而偏溺。祸无景而易逢,福有时而难学。惟万物之运动,虽纠纷而相袭,随性类以曲成,故圆行而方止。要信心而委命,援前修以自程。拟遗迹于成轨,咏新曲于故声。任穷达以逝止,亦进仕而退耕。庶斯言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

     从前人由贱而兴的事迹中,陆机认识到必须要有所凭借,抓住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咏新曲于故声”。于是,迫于无奈的陆机只好随着当时的士风放弃了自己的骄傲,选择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寻找实现自己志向的捷径:他跻身于政治与文学两重性质的“二十四友”集团之中,《晋书・陆机传》:“然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以进趣获讥。”贾谧死后,他又投靠赵伦、司马颖。虽然道路是那样的艰难,自己几乎生命难保,但陆机却坚决不放弃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晋书・陆机传》:“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⑿   然而,陆机骄傲的心灵却是极其痛苦的,宦海的沉浮、世人的鄙视、缕缕的乡思,特别是自我人格的一再被蹂躏,几乎使他的内心难以承受。他幻想着能冲出这种现实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这在他大量的诗赋中都有流露。如他在《驾言出北阙行》中写道:“人生何所促,忽如朝露凝。辛苦百年间,戚戚如履冰。仁知亦何补,迁化有明征。求仙鲜克仙,太虚不可凌。良会罄美服,对酒宴同声。”在《赠潘尼》中说:“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静犹幽谷,动若挥兰。”《招隐诗》中又道:“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富贵苟难图,脱驾从所欲”。 还有《幽人赋》:“弹云冕以辞世,披霄褐而延伫……超尘冥以绝绪,岂世网之能加” ,都表达出了想要隐逸的思想。而在《怀土赋》《思归赋》等作品中,陆机又毫不掩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惑?曲街委巷,罔不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 “惧兵革未息,宿愿有违,怀归之思,愤而成篇。”李�在《太平御览》中说:“陆士衡在洛,夏月忽思竹�饮,语刘实云:‘吾乡曲之思转深,今来东归,恐无复相见理。’言此已,复之生惑。” ⒀这些都充分地表明了陆机渴望脱离现实桎梏,过一种自由适性的生活。可是陆机至死都无法摆脱现世功名的诱惑而投入社会,又有感于社会的险恶、生命的脆弱而向往自由适性,这种矛盾始终困扰着他,最终也未能化解,临死前仍旧浩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三      “尊儒忠义、耿直清厉”也是陆机人格中非常鲜明的特征之一。西晋是一个玄风炽盛的时代,纵情任诞是当时士人普遍的风度。而陆机却是“服膺儒术,非礼不动”⒁。他与那些夸夸其谈、不婴世务的所谓玄学名士总是格格不入。《世说新语・简傲篇》中记载,二陆入洛后,在张华的指点下,先去拜见玄谈名士刘宝,“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它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 ⒂显然,他非常看重礼法制度,对那些玄学中人所表现出的狂放、无礼非常鄙视。东晋葛洪曾言:“陆君深疾文士放荡流遁,遂往不为虚诞之言,非不能也。” ⒃他处处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它作为行为规范。儒家重仁倡德,提倡积极进取,陆机尽量身体力行。他曾多次在诗歌中表达自己对“仁德”的依恋和追求:“变风兴教,非德伊何”(《赠顾令文为宜春令》);“旧污孔修,德以振人”(《赠武昌太守贾少明》)。在《赠顾交趾公贞诗》中他借颂扬顾公贞表达了自己“立德”、“立功”的人生理想,他说:“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发迹翼藩后,改授抚南裔。伐鼓五岭表,扬旌万里外。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高山安足凌,巨海犹萦带。惆怅瞻飞驾,引领望归旆。”而如果从陆机的一生行迹上看,他都是在儒家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道路上奔走,为了对家族尽责而不计种种艰难困苦出仕;为了求取功名、实现抱负他不顾危险。他从儒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认识出发,对晋王朝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大唱赞歌。如:“时文惟晋,世笃其圣。钦翼昊天,对扬成命。九区克咸,讴歌以咏。”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於皇圣世,时文惟晋。受命自天,奄有黎献。闾阖既辟,承华再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他知恩图报,重义忠信,为了报答司马颖救命之恩,陆机委身于他,为其效犬马之劳。可以说,陆机的行为都是基于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人格规范的,他对当时名士人物无礼的言行不仅不回避,还常常正色反讥。宋代诗人叶梦得曾经就卢志与陆机的矛盾冲突之事评论:“人斥其祖父名固非是,吾能少忍,未必为不孝。而亦从斥之,是一言之间,志在报复,而自忘其过,尚能置大恩怨乎?” 刘注引《文士传》曰:“机清厉有风格,为乡党所惮。” (17)这正是传统儒家“君子型”人格的表现。儒家君子型人格重视刚毅的精神气质,就像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而在陆机人格中理想的自我就应该是这种耿直清厉的“大丈夫”。他坚韧不拔,为追求儒家提倡的“三不朽”他一生都在不懈地努力,表现出“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18)   但是陆机毕竟是身在玄学盛行的西晋洛阳,道家思想不可能不影响到他,如:“希世无高符,营道无烈心”(《赴太子洗马时作诗》),“道之所混,孰后孰先。及子虽殊,同升太玄。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静犹幽谷,动若挥兰”(《赠潘尼》)。《豪士赋》也反复论述了功名之无常与处世之道理。可见,他对儒家行为规范的怀疑,但是他却无法从儒家传统的行为规范中彻底解放出来,更摆脱不掉功名的诱惑、家族的责任,所以陆机在实际行为与人生选择上,对“立功”的追求远远超过了“立德”。为了“立功”他不得不攀附权贵,通达机变,被迫卷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曾为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迁尚书中兵令,转殿中郎。赵王伦辅政后,他又被引为相国参军,并且因参与谋诛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进而为中书郎。赵王伦败亡,幸蒙成都王司马颖、吴王晏相救,陆机得免不死,就又效忠于他。对陆机来说,攀附权贵,通达机变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是他曲线“立功”的手段,当然陆机这样做可以说是有违其理想人格的,是对其人性的巨大摧残。因此也是相当痛苦的。“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易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猛虎行》)但是为了求取功名,他也只能这样委曲求全。      四      从儒家“入世”的思想出发,陆机积极进取、求取功名;从儒家“仁爱”的思想出发,陆机则宽容儒雅、举贤授能。元康四年,他赴假还洛,因辎重甚盛,遭到戴渊等掠劫。陆机见其“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便以良言相劝,又观其“辞厉非常”,所以更加看重他。后来,又提笔作书荐于赵王司马伦,戴渊因此被辟,仕至征西将军。(23)陆机的宽容不仅表现于此,对于西晋王朝他更是宽容有加,他不计西晋对他父兄的杀戮,对他家族的伤害,而以大局为重,尽心竭力效忠西晋。特别是作为南士之领袖,陆机在南人求仕过程中大力举荐乡里有才之士。惠帝元康之世,在晋室纲纪尚未大坏,朝野粗安的情况下,南人视“郎官”为“清途”,作为首选的目标。大量的记载表明,陆机举荐乡里可谓费尽心机。《陆机集》、《晋书》、《世说新语》刘注等资料,有不少他举荐乡里的表疏。《晋书・纪瞻传》载:瞻入洛,机亲加策问,予以引荐。⒇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当数陆氏兄弟举荐会稽贺循和荆州人郭讷,据《晋书・贺循传》,循乃孙吴名臣贺邵之后,然入晋后历任阳羡、武康二县令,多有政绩,“无援于朝,久不进序”,陆机就上书举荐,并要求晋廷“均分显路,惠及外州”(21),改变歧视南人的政策,从而为南人求仕提供便利。

  陆机为人庄重儒雅,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朋友、亲人,即使是对自己的劲敌,陆机也不失其庄重儒雅的一面。《裴子语林》记载:陆机在座,潘岳来,陆机便起去,潘曰:“清风至,尘飞扬。”陆则应声答:“众鸟集,凤凰翔。” (22)吐辞典丽雅致,彬彬有礼,却隐含机锋,锐利无比。陆机的这种人格使他在危患之中对吉凶纷霭的人事反复有更多理性的思考,且有更多哲思,也使他的诗歌中也贯穿着一种理性思辨意识,在对天道人道的迁逝阐释中呈现出庄重而阔大的气度,如《百年歌》《长歌行》便是对人生进行理性思索后的感悟。刘勰说:“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23),陆机个性的矜重使他在诗中表达内心丰富情感和布局的处理上都颇有讲究,或直抒,或曲现,尚用“雅”言,讲究布局工整巧妙,使得诗歌拥有深厚的内涵和庄重的气度。   然而我们也无可讳言,陆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景中,又表现出气量狭小,矜夸逞才的个性。他的气量狭小最典型的就是在维护祖先的声望名誉方面,他无法容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对自己父祖名誉的伤害。所以常常表现出一种过激行为。清华大学孙明君先生在其《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一文中评说:《晋书・吾彦传》曰:“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陆机兄弟)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在我们看来,吾彦对于陆机父辈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裴注引《机云别传》云:“初,抗之克步阐也,诛及婴孩。识道者尤之曰:‘后世必受其殃。’”陆抗杀害婴孩的残忍行为是无法掩盖的,而吾彦的评价还算比较客气,但即使是这样也依然激怒了陆机。而陆机气量的狭小在当时已经让“南人”们深感失望了(24)。当然,陆机的“气量狭小”是和当时他所处的环境、地位以及他个人的性格、骄傲是分不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其分裂性人格的又一体现。而且陆机为了表现自己出众的才华,以此干名取誉、获致官职,还常常是故意“矜夸逞才”。公元二八九年,陆氏兄弟初入洛阳,便造访当朝重臣司空张华,“以文录呈”,张华“篇篇称善”,遂深相器重,并为之延誉,荐之诸公,一时“誉流京华,声溢四表” (25)。另外,从他大量模拟诗中我们也能窥见一斑。如他刻意铺排文辞,繁密用典,精于骈俪讲求音声,很多人都以“繁缛”、“绮靡”来评价。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语言的素朴与华美,很大程度上与其写作目的有关。陶渊明的写作目的不过是“常著文章以自娱”,所以只要自知其意可以了,因此他的语言朴素,描写简略。而陆机所作,既要取悦于人,为人赏识乃至擢拔,就不得不在文辞华美、述说周详上下功夫。况且魏晋时代,朝廷为了抑制豪门世族的势力,常常要依“才”来提拔一批寒素文士,像傅玄、张华、左思等人都非常注重展现自己的才华,左思作《三都赋》就颇有刻意表现自己才华的味道。因为他们都没有显贵的门第可以依仗,没有现成的爵禄可以享受,要想进入仕途获取高官要职、荣华富贵,唯一的办法只有凭借自己卓越的文学才能。而陆机尽管是江东文士中的佼佼者,却早已时过境迁,不能如北姓高门那样倚恃家中枯骨便可坐致公卿。只有凭借自己的才华以求赏识,而这种才华又主要是表现在文学方面。据《北堂书钞》记载:“陆机为文学转中书郎。”《初学记》卷十二、《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四亦记载曰:“陆士衡以文学为秘书监虞�所请,为著作郎,议《晋书》限断。” (26)可见他的这种“矜夸逞才”确实为他获致官爵以遂功名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李晓风,郑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①(23)(梁)刘勰.文心雕龙[M]. 韩泉欣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第177页。   ②(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3页。   ③⑦⑨⑩⑾⑿⒁⒇(21)(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 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85页,第1585页,第979页―第980页,第706页,第975页,第971页,第1211页,第1212页。   ④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2页。   ⑤⑥⑧⒂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 黄征 柳军晔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5页,第117页,第31页,第329页,第267页。   ⒀ (宋)李�.《太平御览》[Z].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27页。   ⒃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卷一百引《抱朴子》,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版,第382页。   ⒄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302页,第443页。   ⒅ (韩国)李揆一.陆机重儒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学主题[J].求索2003年第2期。   (22)(晋)裴启.裴子语林[A].古小说钩沈[M].鲁迅校录. 济南:齐鲁书社, 1997年版,第12页。   (24)孙明君.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J].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1期。   (25) 藏荣绪.晋书[M].常璩.二十五别史(10) 九家 晋书辑本[Z].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84页。   (26) (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62年版,第298页。


相关内容

  • 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概括
  • <人格心理学>(郑雪) 1. 人格心理学定义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 人格心理学的八大主要学派 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派.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3.人格心理学的任 ...

  • 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手册
  • 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手册 一. 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的简介 二. 测验的实施步骤 三. 测验的计分方法 四. 十六种人格因素说明 五. 二元人格因素的意义与推算法 六. 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的应用 七. 十六种人格因素常模 一. 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的简介 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 )是美国伊利 ...

  • 医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 医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白 雪 (中国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 沈阳110001) [摘要] 目的:探讨医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53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人格特征的内外倾. ...

  • 好下属的人格特征及与领导信任的关系分析
  •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714-720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4 in Hans. The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 Subordinate's Personali ...

  • 能力.人格(气质.性格)
  •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像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 ...

  •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标准解释报告
  •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标准解释报告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所包含的十六种人格因素以及八种次级因素 的含义如下: 十六种人格因素: 因素A-乐群性: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B-聪慧性: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 ...

  • 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
  • [摘 要] 本文从会计心理学的角度,运用相关理论和原理,结合相关调查数据,从剖析会计主体个性心理特征的视角来解释和 总结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会计心理,分析发生会计行为异常的心理动因和影响因素,探索个性心理特征和不良会计 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提炼解决的办法,使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心理有一定了解,达到能 ...

  • 性格与气质.人格的关系
  • 性格与气质.人格的关系 第一,性格内涵及其特征.性格是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社会现实给予他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有其特定的反应.如果这种应答活动获得成功,就得到客观现实的积极强化,如果失败了则被否定.长此以往,客观事物对个体生活 ...

  • 人格的特征
  •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人格心理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创构一种理论.通过实践研究检验这一理论.找可行的方法测量与评人格.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际 人格研究的理论派:特质论观点,精神动力论观点,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学习论,认知观点,生物学观点 人格: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 ...

  • 大学生成就动机_性格特征_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_车丽萍
  • 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卷第2期, 26-30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Vol. 9. No. 2, 26-30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 车丽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上海, 200062) 摘 要 本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