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八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实验十八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实验目的

1.观察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

2.掌握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实验器材

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钠光灯。

实验原理

牛顿环是一种用分振幅方法实现的等厚干涉现象,最早为牛顿所发现,所以叫牛顿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波的波长,精确地测量长度、厚度和角度,检验试件表面的光洁度,研究机械零件内应力的分布以及在半导体技术中测量硅片上氧化层的厚度等。

牛顿环仪是由曲率半径较

大的平凸透镜L和磨光的平玻璃板P叠和装在金属框架F中

构成,如图18-1所示。框架边上有三个螺旋H,用来调节

L和P之间的接触,以改变干

涉条纹的形状和位置。调节H

图18—

1时,螺旋不可旋得过紧,以免

接触压力过大引起透镜弹性形

变,甚至损坏透镜。

如图18-2所示平凸透镜的凸面与玻璃平板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加,若以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则经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二光束存在光程差,它们在平凸透镜的凸面相遇后,将发生干涉。从透镜上看到的干涉花样是以玻璃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如图18-3所示),称为牛顿环。由于同一干涉

环上各处的空气层

厚度是相同的,因此它属于等厚干涉。•••

•• 由图18-2可见,如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与接触点O相距为r处空气层的厚度为d,其几何关系式为:

R2(Rd)2r2

R2Rddr

由于R>>d,可以略去d得 2222

r2

d (18-1) 2R

•• 光线应是垂直入射的,计算光程差时还要考虑光波在平玻璃板上反射会有半波损失,从而带来/2的附加光程差,所以总光程差为 •• 2d

产生暗环的条件是:

•• =(2k+1)2 (18-2)  (18-3) 2

其中k=0,1,2,3,...为干涉暗条纹的级数。综合(18-1)、(18-2)和(18-3)式可得第k级暗环的半径为: •• rk2kR (18-4)

由(18-4)式可知,如果单色光源的波长已知,测出第m级的暗环半径rm,即可得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反之,如果R已知,测出rm后,就可计算出入射单色光波的波长。但是用此测量关系式往往误差很大,原因在于凸面和平面不可能是理想的点接触;接触压力会引起局部形变,使接触处成为一个圆形平面,干涉环中心为一暗斑。或者空气间隙层中有了尘埃,附加了光程差,干涉环中心为一亮(或暗)斑,均无法确定环的几何中心。实际测量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距中心较远的两个暗环的半径rm和rn的平方差来计算曲率半径R。

22因为•• rm=mR , rn=nR

2两式相减可得•• rmrn2R(mn)

222rmrn2DmDn所以•• R或R (18-5) (mn)4(mn)

•• 由上式可知,只要测出Dm与Dn(分别为第m与第n条暗环的直径)的值,就能算出R或。这样就可避免实验中条纹级数难于确定的困难,利用后一计算式还可克服确定条纹中心位置的困难。

实验步骤

(一)清点主要仪器

1.测量显微镜 ( ) 2.钠光灯 ( ) 3.牛顿环 ( )

4.光具座 ( ) 5.读数小灯 ( ) 6.聚光镜

(二)测量

1.调整牛顿环装置,观察干涉现象。

(1) 放置好仪器,然后点燃钠光灯使灯管预热,调整牛顿环装置上的三颗螺钉,用肉眼观察,牛顿环刚好在装置的中心,并且是一系列的同心圆。

(2)将牛顿环装置放置在读数显微镜镜筒正下方。

(3)待钠光灯正常发光后,调节读数显微镜下底座平台高度(底座可升降),使45度玻璃片正对钠灯窗口,并且同高。

(4)在目镜中观察从空气层反射回来的光,整个视场应较亮,颜色呈钠光的黄色,如果看不到光斑,可适当调节45度玻璃片的倾斜度及平台高度(一般实验室事先已调节好,不可随意调节),直至看到反射光斑,并均匀照亮视场。

(5)调节目镜,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十字准线的像。

(6)转动物镜调节手轮,调节显微镜镜筒与牛顿环装置之间的距离。先将镜筒下降,使45度玻璃片接近牛顿环装置但不能碰上,然后缓慢上升,直至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十字准线和牛顿环像。

(7)调整牛顿环装置的位置,并适当转动测微手轮,使显微镜目镜内的叉丝正对牛顿环的中心。

2.测量牛顿环的直径。

沿一个方向转动读数显微镜的测微手轮,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向一个方向移动,当移动到第18级时,把测微手轮往相反方向转动,至叉丝的竖线刚好对准第17级暗环的边缘时,即在显微镜读数标尺上记下此时的位置(读数)。继续转动测微手轮,依次测出16、15、14、13与7、6、5、4、3各级暗环的位置(读数),继续向同一方向转动测微手轮,当叉丝经过中央暗斑而到达另一边的第3级暗环时,又开始记录,并依次记下3、4、5、6、7与13、14、15、16、17各级暗环的读数,将各次测量数据记录在表①中。

(三)列数据表格

数据处理要求:

已知该待测平凸透镜曲率班半径为4.0米,求出百分误差。

注意事项

1.使用读数显微镜时,为避免引进螺距差,移测时必须向同一方向旋转,中途不可倒退。

2.调节H时,螺旋不可旋得过紧,以免接触压力过大引起透镜弹性形变。

3.实验完毕应将牛顿环仪上的三个螺旋松开,以免牛顿环变形。

4.因为牛顿环纹较宽,叉丝不易对齐中间,但环纹的边缘一般较清晰,所以测量时一般使叉丝对齐环纹的边缘,但要注意:测左边环纹时,若叉丝对齐环纹外侧边缘,则测右边环纹时,叉丝对齐环纹内侧边缘.同理测左边环纹时,若叉丝对齐环纹内侧边缘,则测右边环纹时,叉丝对齐环纹外侧边缘.(为什么?) 思考讨论

1.牛顿环干涉条纹一定会成为圆环形状吗?其形成的干涉条纹定域在何处?

2.从牛顿环仪透射出到环底的光能形成干涉条纹吗?如果能形成干涉环,则与反射光形成的条纹有何不同?

3.实验中为什么要测牛顿环直径,而不测其半径?

4.实验中为什么要测量多组数据且采用多项逐差法处理数据?

5.实验中如果用凹透镜代替凸透镜,所得数据有何异同?

实验十八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实验目的

1.观察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

2.掌握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实验器材

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钠光灯。

实验原理

牛顿环是一种用分振幅方法实现的等厚干涉现象,最早为牛顿所发现,所以叫牛顿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波的波长,精确地测量长度、厚度和角度,检验试件表面的光洁度,研究机械零件内应力的分布以及在半导体技术中测量硅片上氧化层的厚度等。

牛顿环仪是由曲率半径较

大的平凸透镜L和磨光的平玻璃板P叠和装在金属框架F中

构成,如图18-1所示。框架边上有三个螺旋H,用来调节

L和P之间的接触,以改变干

涉条纹的形状和位置。调节H

图18—

1时,螺旋不可旋得过紧,以免

接触压力过大引起透镜弹性形

变,甚至损坏透镜。

如图18-2所示平凸透镜的凸面与玻璃平板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加,若以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则经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二光束存在光程差,它们在平凸透镜的凸面相遇后,将发生干涉。从透镜上看到的干涉花样是以玻璃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如图18-3所示),称为牛顿环。由于同一干涉

环上各处的空气层

厚度是相同的,因此它属于等厚干涉。•••

•• 由图18-2可见,如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与接触点O相距为r处空气层的厚度为d,其几何关系式为:

R2(Rd)2r2

R2Rddr

由于R>>d,可以略去d得 2222

r2

d (18-1) 2R

•• 光线应是垂直入射的,计算光程差时还要考虑光波在平玻璃板上反射会有半波损失,从而带来/2的附加光程差,所以总光程差为 •• 2d

产生暗环的条件是:

•• =(2k+1)2 (18-2)  (18-3) 2

其中k=0,1,2,3,...为干涉暗条纹的级数。综合(18-1)、(18-2)和(18-3)式可得第k级暗环的半径为: •• rk2kR (18-4)

由(18-4)式可知,如果单色光源的波长已知,测出第m级的暗环半径rm,即可得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反之,如果R已知,测出rm后,就可计算出入射单色光波的波长。但是用此测量关系式往往误差很大,原因在于凸面和平面不可能是理想的点接触;接触压力会引起局部形变,使接触处成为一个圆形平面,干涉环中心为一暗斑。或者空气间隙层中有了尘埃,附加了光程差,干涉环中心为一亮(或暗)斑,均无法确定环的几何中心。实际测量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距中心较远的两个暗环的半径rm和rn的平方差来计算曲率半径R。

22因为•• rm=mR , rn=nR

2两式相减可得•• rmrn2R(mn)

222rmrn2DmDn所以•• R或R (18-5) (mn)4(mn)

•• 由上式可知,只要测出Dm与Dn(分别为第m与第n条暗环的直径)的值,就能算出R或。这样就可避免实验中条纹级数难于确定的困难,利用后一计算式还可克服确定条纹中心位置的困难。

实验步骤

(一)清点主要仪器

1.测量显微镜 ( ) 2.钠光灯 ( ) 3.牛顿环 ( )

4.光具座 ( ) 5.读数小灯 ( ) 6.聚光镜

(二)测量

1.调整牛顿环装置,观察干涉现象。

(1) 放置好仪器,然后点燃钠光灯使灯管预热,调整牛顿环装置上的三颗螺钉,用肉眼观察,牛顿环刚好在装置的中心,并且是一系列的同心圆。

(2)将牛顿环装置放置在读数显微镜镜筒正下方。

(3)待钠光灯正常发光后,调节读数显微镜下底座平台高度(底座可升降),使45度玻璃片正对钠灯窗口,并且同高。

(4)在目镜中观察从空气层反射回来的光,整个视场应较亮,颜色呈钠光的黄色,如果看不到光斑,可适当调节45度玻璃片的倾斜度及平台高度(一般实验室事先已调节好,不可随意调节),直至看到反射光斑,并均匀照亮视场。

(5)调节目镜,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十字准线的像。

(6)转动物镜调节手轮,调节显微镜镜筒与牛顿环装置之间的距离。先将镜筒下降,使45度玻璃片接近牛顿环装置但不能碰上,然后缓慢上升,直至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十字准线和牛顿环像。

(7)调整牛顿环装置的位置,并适当转动测微手轮,使显微镜目镜内的叉丝正对牛顿环的中心。

2.测量牛顿环的直径。

沿一个方向转动读数显微镜的测微手轮,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向一个方向移动,当移动到第18级时,把测微手轮往相反方向转动,至叉丝的竖线刚好对准第17级暗环的边缘时,即在显微镜读数标尺上记下此时的位置(读数)。继续转动测微手轮,依次测出16、15、14、13与7、6、5、4、3各级暗环的位置(读数),继续向同一方向转动测微手轮,当叉丝经过中央暗斑而到达另一边的第3级暗环时,又开始记录,并依次记下3、4、5、6、7与13、14、15、16、17各级暗环的读数,将各次测量数据记录在表①中。

(三)列数据表格

数据处理要求:

已知该待测平凸透镜曲率班半径为4.0米,求出百分误差。

注意事项

1.使用读数显微镜时,为避免引进螺距差,移测时必须向同一方向旋转,中途不可倒退。

2.调节H时,螺旋不可旋得过紧,以免接触压力过大引起透镜弹性形变。

3.实验完毕应将牛顿环仪上的三个螺旋松开,以免牛顿环变形。

4.因为牛顿环纹较宽,叉丝不易对齐中间,但环纹的边缘一般较清晰,所以测量时一般使叉丝对齐环纹的边缘,但要注意:测左边环纹时,若叉丝对齐环纹外侧边缘,则测右边环纹时,叉丝对齐环纹内侧边缘.同理测左边环纹时,若叉丝对齐环纹内侧边缘,则测右边环纹时,叉丝对齐环纹外侧边缘.(为什么?) 思考讨论

1.牛顿环干涉条纹一定会成为圆环形状吗?其形成的干涉条纹定域在何处?

2.从牛顿环仪透射出到环底的光能形成干涉条纹吗?如果能形成干涉环,则与反射光形成的条纹有何不同?

3.实验中为什么要测牛顿环直径,而不测其半径?

4.实验中为什么要测量多组数据且采用多项逐差法处理数据?

5.实验中如果用凹透镜代替凸透镜,所得数据有何异同?


相关内容

  • 法拉第对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 第l2卷第4期 2o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lTLSoclALsClENcESEDlTloN.> vol・12No・4 o年01其 Ⅻ・,2010 法拉第对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王洛印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 ...

  • 光学干涉_衍射实验的拓展与研究文献综述
  • 第33卷第31期第33卷第31期Vol.33No.31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4年11月Nov.2014 光学干涉.衍射实验的拓展与研究文献综述 梅立坤,费波涛朱剑玫, 湖北武汉430065)(武汉工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

  • 教育实验研究的概念及其特点
  • 教育实验研究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教育实验研究的概念 教育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同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 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 (二)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特点 1.教育实验要揭示教 ...

  • 初中科学课本演示实验
  • 初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之-------演示实验大全2011.5 力学部分.热学.声光学 一.常见考查实验:(课堂重现) 1.惯性现象 1.如图向右拉动小车,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会,解释这一现象: : 2.当用尺去将杯上的硬纸片击出时,鸡蛋有 ,保持了原来的静止状态,又由于 作用,使鸡蛋又 ...

  •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四年级下册 科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课题:1.认识土壤 学习目标: 探究: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 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2 ...

  •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2
  •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研究导论 第一节 (一)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 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1 目的性 2 经验性 3 理论性 4 社会性 ...

  •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一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心理学诞生时间: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把德国莱比锡大学 ...

  • 蜡烛的变化教案
  • 1.蜡烛的变化 白云园小学 王红艳 预期学习结果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点. 2.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

  • 想象在常温下制成超导体
  • 想象在常温下制成超导体.依据是超导材料与温度有关: 想象人类固定在空中不用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就可以周游世界.依据是地球在自转,运动是相对的: 让水在常温下沸腾,产生大量气泡,不用洗衣粉就能洗衣服.依据是沸点与气压有关,只要设法降低水面上方的气压,就可使水在常温下沸腾.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 ...

  •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溶解
  • 第二单元 溶解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