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大题类)

《生物学教学论专题》试题

一、简述题(每小题8分,7小题共56分)

1、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1. 热爱教育事业

2.了解学生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技能

5.有教育事业心和改革精神

2、评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评价具有多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鉴定水平、选拔淘汰三大功能。 1 .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反思功能。

2 .鉴定水平的功能。这里是指学生评价可以对学生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3 .选拔淘汰的功能。选拔淘汰的功能是指学生评价可以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生物新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在鉴定的基础上,对符合某种程度和标准要求的学生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进行淘汰。

3、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程序教学( programmed instruction )也称程序学习( programmed learning ),是帮助教师将课堂的集体情境改变为个人的学习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原则:

1.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2.减少线索原则

3.即时确认原则(及时强化原则)

4.自定速度原则

5.验证学习原则

4、发现教学可分为哪几个层面,试简要比较其异同。

答:发现教学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分三个层面,即听课中的发现,教师控制下的发现。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去发现。

发现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生有重大意义。它是长期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的产物。近百年来形成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是发现法的理论基础,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的大量经验是发现教学法的实践基础,它在教学中是确实有效的。能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学会技能、培养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强动机、追求感和自信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生物教学中,都能提高教学质量。

5、举例说明生物学基础知识中,事实、概括、应用三者的关系及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

如学习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教师做了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块已经凝固的新鲜猪血,表面是什么颜色?用刀剖开血块,血块内部呈什么颜色?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知血块表面呈鲜红色,血块内部呈暗红色,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血块表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颜色鲜红,血块内部血红蛋白与氧分离,颜色暗红。由感性到理性,掌握了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

6、复习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答:1.加强记忆。记忆是大脑把经过了的事物分成大量信息单位贮存在大脑中的结果,即大脑皮层及其和关都门建立神经联系的过程。正确而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就会在知识遗忘之前。经过 “ 强化 ” ,防止消退的发生。同时,还能使短时记忆的内容向长时记忆转化。

2.加强理解改善知识质量。为了提高复习质量,教师组织复习时,要向 “ 深层 ” 考虑。在浅层表面上似乎理解的知识实质处理解肤浅甚至是错误的。复习教学法必须完成这一任务、使学习的认知结构的 “ 骨架 ” 更加充实,同时,要运用S — R理论,把错误诱导出来、让他们自己去纠正。

3.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学生记住名词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的使用它;知道生物学的一些不容置疑的事实,随时能把它叙述出来、这是理解知识的表层。复习时,在表层上的任务 — 是要纠正错误;第二要使学生深入理解;第三要学会运用。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是理解知识的第三层。它是再现复习时的一个

重要任务。知识运用于实际,即教育心理学谈了多年的知识迁移,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学的知识无用(广义的用),学它干什么呢?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原理和技能向新的情境迁移的能力,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理想能力,不能认为是自动发生的,运用反迁移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特别是为此而专门组织的复习教学来实现的。

7、比较生物标本和模型在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答:利用活生物和它们的标本等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做直接的直观。在教学中,活的生物(标本)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该生物及其同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动物体和植物体 的形态结构特征,是生物学基础知识之一。正确地掌握有关形态结构的知识, 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必要基础。运用活的生物体进行有关形态结构知识的教 学,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形象记忆,提高识记效果。2.能够真实地表现出生物所特有的生命活动 生物体生理功能的知识 既是生物学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通过对活生物的观察和实验,使学 生能够真实地看到各种生命活动过程的特点,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生物标本的突出的特点有以下 3 个。(1)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便于观察。(2)生物标本可以长时间的陈列和反复使用,可以运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3)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和指导学生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还可以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利用人工制作的教具,使学生间接地去认识生物体而进行教学的直观形 式,叫做间接直观。生物模型就属于这种,其主要作用是(1)使学生能迅速而清晰地看到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物模 型能把实物放大或缩小,并标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看清并掌握它们的特点,而且可以动手卸装,进一 步了解各器官的位置和仔细观察某些器官的内部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有 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使学生看清生物体或其局部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原理。许多模仿生物 体或某一器官功能的模型,具有动态的性质。虽然不一定能反映形态结构的 真实情况,但能清晰地反映生物或其器官的活动原理。例如,用木条钉成的 肋骨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用无底瓶子做成的膈肌运动与 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人体上肢肌肉协作模型等,对学生正确理 解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原理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论述题(共15分)

你对生物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怎样理解的?你怎样评价我国目前中学生物教育的现状? 答:从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来看,高中生物课程与物理、化学等课程同属科学领域,而且在必修部分的学分分配上和理、化等课程等同。高中新课程计划明确了生物课程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生物科学教育恢复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和价值是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教师是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按照科学课程的教育规律来组织教学。

高中阶段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放在所有课程理念之首的目的,是强调高中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是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地强调了“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则更重视在共同必修单元之后,有较大的灵活性,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高中《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11方面的要求。高中《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在我国二千多年的悠久教育史中,中学生物教育的历史仅有短暂的一百多年。我国目前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教师队伍动荡,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管理不当等状况,实堪忧虑。

1. 教学内容陈旧

当今生物学发展迅速,内容日益丰富。为使中学生对生物学有比较成熟的认识,有较好的生物学素养,各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多采取以生物学重大主题构建知识框架的作法。我国的教材体会则依旧延续三、四十年代的体系,还是"植物学"、"动物?quot;、"生理卫生"几个分支,或是大专业教材的压缩。五十年代我们曾刻意模仿的前苏联也己改变了教材体系,但我国依然墨守陈规,教学体系陈旧落后。

在这一总框架下,我国教材强调植物学、动物学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记忆性内容反复出现,对生物结构描绘细微,对分类知识要求学生记忆,其中有些知识对不从事生物学研究工作的学生终生无用。然而对于学生身边的生物现象、学生自己的健康成长,教材不涉及或涉及极少。对于近几十年来生物学科

的最新进展,如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等知识、初中生物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

如此陈旧的知识体系与知识内容不可能让教师爱教,学生爱学。

2. 教师队伍动荡

取消生物学高考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然而从1992年至今,北京市以各省市参加高考的考生并未因取消生物高考而负担减轻。取消生物高考取使刚刚壮大的生物教师队伍发生了动荡。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授课程未列入高考、中考科目的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低。教师的结构工资、职称评定、分配住房等均受到影响。生物教师队伍近年来的"断档"现象比其他学科更严重。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批1982年以后毕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离开教育口,一些新比业的生物系师范生宁愿改行教英语、化学,中青年生物教师不安心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师队伍呈现涣散趋势,这对未来的科学教育是一大隐患。

3. 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绝大多数生物老师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系统性知识为重点、以讲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模式、以考卷为评价手段的教学过程。落后的教学观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主要地位。如课堂上要求绝对安静,学生只能是知识的容器,任凭老师注入他认为应注入的东西。老师讲生物知识,学生听生物知识,背生物知识,在试卷上答生物知识。学习中学生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没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更令人忧虑的是,跨世纪的青年老师并不因年轻而教育观念新。他们受到中学时所受教育方式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又迟缓,以致青年教师在扬弃传统教学思想中选择不当,教师新观念老的现象非常普遍。

当前,迫切需要贯彻素质教育。生物学教育要以尊重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切入点,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成发展。否则教育改革的阻力很可能存在于教育界内部,甚至可能来自于教师。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跨世纪教师的素质己是生物教学走出低谷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4. 教育管理不当

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时缺乏足够的调研。取消生物高考即为一例。决策者素质的提高,是教育改革包括生物学增长率改革的关键。现行的教育体制尚存在不少弊端。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及评价的研究等相当滞后,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标准缺乏科学的依据。素质教育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必然会使教育体制的改革有所突破。

当今,在教育体制变革的过程中,校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管理层的观念转变至关重要。如支持生物教师组织热烈的课堂讨论、支持生物教师开展室外观察与实习活动,从工资待遇各方面对生物教师与所谓主课教师同等对待,保护生物教师进行改革的积极性,给足实验经费,鼓励生物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创新等等。遗憾的是,目前这样的领导尚不多见。

生物学教育中的众多问题,在学生中己产生影响。受应试教有摆布,高中生不在乎高中会考。高二生物必修课上不少高中生做数学题、物理题或用耳纲听英语。学生普遍不学生物,越是重点校越明显。多数学生会考前突击生物。会考试题为迁就学生难度逐年降低,高中生连基本生物赏识都不能掌握。自取消生物高考后,高中生物的选修课从未开设过,高中生物选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自然无人问津。 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的课余时间被"主课"的各种名目的补课占据了,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没有活动时间。此外,活动地点、活动经费的困难,己使多数学校无法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我国中学生生物学素养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学生物学教育己是非改革不可了。希望21世纪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能带来一个全新的生物学教育。

三、论述题(共15分)

有人认为,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教师就应该主动放弃讲授法。简述你对此有何看法?试对叙述—演示教学法的优点、不足及基本原则进行评述。

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个“法”,指的是教学的一般法则和教学规律;第二个“法”,就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第三个“法”,可以理解为在具体情况下最能体现教学规律的最优章法,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就属于这一范畴。一般的教学方法是具体的、灵活多样的,而教学模式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水平,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师自身的素质来决定。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同样的课程内容也会因教师或学生水平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探究

法渐成课堂教学领域的热点,而讲授法则备受冷落甚至被大加批判。细究起来,不难发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对探究法和讲授法缺乏辨证分析并且倾向于把二者非此即彼地对立起来的二元思维。具体说来,他们往往认为探究法符合课改理念,应予以提倡和推广;而讲授法则属于应试教育的东西,应予以批判甚至排斥。其实不然,讲授法和探究法都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前者有它的长处,后者也自有弊端。所以,能否全面、辨证地看待两种学习方式并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是关系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关键。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勿庸置疑,讲授法有它地弊端:讲授法容易导致知识和能力的脱节。在讲授法中,教师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包括知识的来源、分类、运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等)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只需记忆即可而不需要自己思考。也就是说教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了孤零零的知识,跟他们原有的知识以及其运用环境无法建立意义联系,进而导致了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同时,由于教师的系统讲授架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过多使用会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讲授法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使学生较快地、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由于教师能把教材上的抽象知识用通俗的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教给学生,所以学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接受并能系统地记住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知识。讲授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也必定溶进了自身的学识、情感和修养。另外,讲授法也并非单纯的盲目讲解和传授而是考虑了其它一些相关因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授,以便学生能有效接受。由此看来,讲授法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机械灌输和死记硬背是过多歪曲使用所致而并非其本身的原因。 探究法是指教师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究的教学方法。探究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探究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天性,都有探究和发现的愿望,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探究法使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这样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动机。探究法还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使学生能恰当有效地运用知识。探究法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使用起来也容易受到限制:探究法需要学生从确定问题开始并进行一步一步地探究,这个过程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并且教师要同步指导,所以实施起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并且相比讲授法而言,探究法对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另外,探究法也并非适宜于掌握任何内容,例如,有关形成一系列实践性的、劳动的技能,掌握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编年史知识等等。

讲授法和探究法仅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讲授法和探究法。使用讲授法的过程也包含探究和交流,教师的系统讲授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引起学生对感兴趣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学生会在课后对教师所讲的有所疑问的地方进行探究或者与教师探讨。讲授法并非单纯地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学生会对教师的讲授有点头认可、会心一笑等一些动作和眼神,从而使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学生的这些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表明学生可以利用非语言性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而并不是单纯传授和接受的过程。探究法同样离不开讲授法,需要讲授法贯穿其中。探究法的使用离不开背景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这些背景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是在进行探究之前通过讲授法传授给学生的。

叙述演示法主要有以下优点:1.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来确定主要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分配时间。2.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因为老师备课的时候已经对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所以学生获得的都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3.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合乎逻辑的分析,生动形象的描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讲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的时候,这个优点可以说得到很大的发挥,比如在讲解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会带来那些不良影响,这样,思想教育就穿插在课堂知识的教育过程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缺陷,面对数量巨大学生进行讲授,教师难以因材施教(尤其扩招加大了学生的差距),如果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则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之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不能够积极思维,不利于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维、批判精神的培养。运用不当的讲授法由于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学生不能直接体验知识、主要凭借记忆掌握知识,所以历来被指控为满堂灌、填鸭式等,这些理论上的问题和实践中应用不当使讲授法一直受到怀疑。

讲授课一般由导论、主体部分、结论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又可分为以原理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种讲授方式。

运用讲授法的关键是必须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表达两个基本问题,而讲授法的准备(备课)就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消化”,即学生学习是“知其然”(What),教师当然首先要“知其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Why)和传授给别人的“如何教”(How),并且要通过课堂讲授达到使学生“好学”、“想学”、“会学”的目的。备课的主要准备内容有学习课程计划明确专业目的与学科的任务、地位和具体目标,学习大纲以了解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了解相关学科,分析学生学业水平与学习能力,选择教材或讲义,课时内容与教法的选择,撰写讲稿(一个讲稿重复使用的做法,即使不追究其知识陈旧、方法落后,收了学生的学费却这样敷衍学生,至少可以说是不敬业的表现)。

要恰当而有效的运用好叙述演示教学法要掌握一下原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每一门课程都要在课程方案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都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实现专业培养目的,所以讲授必须有明确目的。

要保证科学性。科学性有几层含义,就教学内容而言,要传授真正符合科学规律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习并运用科学方法;就教学目的而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追求和尊重科学的意识;就教学工作本身而言,要学习并运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科学用语与浅显易懂统一。

教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的特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教育学界的共识,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能把这种差异简单归纳为教学设施和学生水平,而应该反思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对待教学的态度。

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前瞻。教学不能满足于现成教材与参考资料,而是应该以讲授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掌握最新学科研究成果,而不是把学生局限于现成的教材里面(协作和出版周期都很长,知识更新速度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要注意思想性。在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特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以发现形式灵活、教育意义深渊的教育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系统连贯和逻辑启发性结合。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严密的逻辑,具有假设、验证、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而学生的学习也需要经历并学习这些过程,因此教师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示范。

处理好理论教学的深入与浅出。科学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积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刻性,需要由已经掌握了的教师对学生阐明,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到基本的本质的方面。

四、应用题(共14分)

生物学新课程提倡生物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有位教师说“厨房就是实验室”。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设计一组“利用自家厨房,开展生物学探究”的实验。要求结合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说明设计思路和大致过程。

答:《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教学“生活化”是这一理念的通俗说法,它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教学情境的设置,重点、难点突破以及知识的运用等各环节,都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兼顾生物学科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有机结合,自然生成。下面以“免疫”一节教学为例,介绍“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境,营造学习气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在教学情境设置中,教学生活化运用最为广泛。当然教师要注意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要注意素材的典型化,并要与所学内容有紧密联系。

总之,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人新课,一方面使新知识的学习找到了生长点,使新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延伸和深化,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降低了学习难度,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为人们的生活造福。

二、利用生活素材,掌握知识本质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的过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学生情况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使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还要注意补充生活素材,当然,这种素材的补充不应该增加学生负担,应该能为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服务。如课本只介绍了卡介苗、脊

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教师则可补充说明疫苗有三种:分别是减毒的微生物(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的微生物(百日咳病菌,伤寒疫苗)以及微生物成分及其产物(链球菌脂多糖),同时将儿童疫苗计划接种卡投影给学生看,介绍我国计划免疫的情况,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儿童时期接种过的疫苗,这样既联系了实际,又丰富了认识。

教学生活化并不排斥引导学生亲近课文,有时要反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中联系生活,感悟生活。例如课文中有这么一段:“l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用细菌或其外毒素给动物注射,过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血清中出现一些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读完这一段,我布置思考题:联系课文思考如何制备抗蛇毒血清?在我点拨下,学生说出了制备抗蛇毒血清的方法和原理,加深了对抗体、抗原以及它们关系的本质认识。

教学生活化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授上,还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比如在介绍器官移植时,我补充了感动中国中的一个事例:孝顺的儿子瞒着患尿毒症的母亲为她捐献了自己的一个肾脏,表现了感天动地的至爱亲情,使学生深受震撼和教育。我们还介绍了几年前全校师生为患红斑狼疮学生捐款的事例,宣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这些德育形式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不留痕迹,也是教学生活化的一种体现。

设计:厨房中粗提DNA

一.原理

DNA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不容易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它的钠盐比游离酸易溶于水。DNA在不同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家用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SDS或其类似物,是一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他们不仅能破坏细胞的膜系统,有利于DNA核蛋白复合体的溶出,而且能使蛋白质变性,促进DNA与核蛋白的分离及蛋白质的凝聚。

二.材料和用具

1)洋葱,蒜黄,豆芽胚轴等。

2)家用洗洁精或洗衣粉,食盐,医用酒精

3)蒜臼,玻璃水杯,纱布,小勺,牙签

三.操作步骤

1)剪取材料(5-10克)于蒜臼中捣成糊状

2)加入食盐1-2克,洗洁精1克左右,再加入与糊状物等体积温水,搅拌。

3)将混合物移至玻璃杯中,放50-60水浴中加热30分,期间搅拌2次。

4)水浴后纱布过滤,收集滤液,注入医用酒精,即出现絮状物即DNA。

《生物学教学论专题》试题

一、简述题(每小题8分,7小题共56分)

1、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1. 热爱教育事业

2.了解学生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技能

5.有教育事业心和改革精神

2、评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评价具有多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鉴定水平、选拔淘汰三大功能。 1 .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反思功能。

2 .鉴定水平的功能。这里是指学生评价可以对学生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3 .选拔淘汰的功能。选拔淘汰的功能是指学生评价可以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生物新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在鉴定的基础上,对符合某种程度和标准要求的学生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进行淘汰。

3、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程序教学( programmed instruction )也称程序学习( programmed learning ),是帮助教师将课堂的集体情境改变为个人的学习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原则:

1.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2.减少线索原则

3.即时确认原则(及时强化原则)

4.自定速度原则

5.验证学习原则

4、发现教学可分为哪几个层面,试简要比较其异同。

答:发现教学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分三个层面,即听课中的发现,教师控制下的发现。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去发现。

发现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生有重大意义。它是长期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的产物。近百年来形成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是发现法的理论基础,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的大量经验是发现教学法的实践基础,它在教学中是确实有效的。能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学会技能、培养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强动机、追求感和自信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生物教学中,都能提高教学质量。

5、举例说明生物学基础知识中,事实、概括、应用三者的关系及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

如学习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教师做了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块已经凝固的新鲜猪血,表面是什么颜色?用刀剖开血块,血块内部呈什么颜色?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知血块表面呈鲜红色,血块内部呈暗红色,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血块表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颜色鲜红,血块内部血红蛋白与氧分离,颜色暗红。由感性到理性,掌握了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

6、复习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答:1.加强记忆。记忆是大脑把经过了的事物分成大量信息单位贮存在大脑中的结果,即大脑皮层及其和关都门建立神经联系的过程。正确而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就会在知识遗忘之前。经过 “ 强化 ” ,防止消退的发生。同时,还能使短时记忆的内容向长时记忆转化。

2.加强理解改善知识质量。为了提高复习质量,教师组织复习时,要向 “ 深层 ” 考虑。在浅层表面上似乎理解的知识实质处理解肤浅甚至是错误的。复习教学法必须完成这一任务、使学习的认知结构的 “ 骨架 ” 更加充实,同时,要运用S — R理论,把错误诱导出来、让他们自己去纠正。

3.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学生记住名词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的使用它;知道生物学的一些不容置疑的事实,随时能把它叙述出来、这是理解知识的表层。复习时,在表层上的任务 — 是要纠正错误;第二要使学生深入理解;第三要学会运用。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是理解知识的第三层。它是再现复习时的一个

重要任务。知识运用于实际,即教育心理学谈了多年的知识迁移,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学的知识无用(广义的用),学它干什么呢?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原理和技能向新的情境迁移的能力,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理想能力,不能认为是自动发生的,运用反迁移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特别是为此而专门组织的复习教学来实现的。

7、比较生物标本和模型在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答:利用活生物和它们的标本等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做直接的直观。在教学中,活的生物(标本)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该生物及其同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动物体和植物体 的形态结构特征,是生物学基础知识之一。正确地掌握有关形态结构的知识, 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必要基础。运用活的生物体进行有关形态结构知识的教 学,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形象记忆,提高识记效果。2.能够真实地表现出生物所特有的生命活动 生物体生理功能的知识 既是生物学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通过对活生物的观察和实验,使学 生能够真实地看到各种生命活动过程的特点,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生物标本的突出的特点有以下 3 个。(1)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便于观察。(2)生物标本可以长时间的陈列和反复使用,可以运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3)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和指导学生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还可以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利用人工制作的教具,使学生间接地去认识生物体而进行教学的直观形 式,叫做间接直观。生物模型就属于这种,其主要作用是(1)使学生能迅速而清晰地看到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物模 型能把实物放大或缩小,并标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看清并掌握它们的特点,而且可以动手卸装,进一 步了解各器官的位置和仔细观察某些器官的内部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有 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使学生看清生物体或其局部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原理。许多模仿生物 体或某一器官功能的模型,具有动态的性质。虽然不一定能反映形态结构的 真实情况,但能清晰地反映生物或其器官的活动原理。例如,用木条钉成的 肋骨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用无底瓶子做成的膈肌运动与 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人体上肢肌肉协作模型等,对学生正确理 解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原理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论述题(共15分)

你对生物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怎样理解的?你怎样评价我国目前中学生物教育的现状? 答:从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来看,高中生物课程与物理、化学等课程同属科学领域,而且在必修部分的学分分配上和理、化等课程等同。高中新课程计划明确了生物课程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生物科学教育恢复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和价值是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教师是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按照科学课程的教育规律来组织教学。

高中阶段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放在所有课程理念之首的目的,是强调高中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是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地强调了“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则更重视在共同必修单元之后,有较大的灵活性,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高中《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11方面的要求。高中《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在我国二千多年的悠久教育史中,中学生物教育的历史仅有短暂的一百多年。我国目前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教师队伍动荡,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管理不当等状况,实堪忧虑。

1. 教学内容陈旧

当今生物学发展迅速,内容日益丰富。为使中学生对生物学有比较成熟的认识,有较好的生物学素养,各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多采取以生物学重大主题构建知识框架的作法。我国的教材体会则依旧延续三、四十年代的体系,还是"植物学"、"动物?quot;、"生理卫生"几个分支,或是大专业教材的压缩。五十年代我们曾刻意模仿的前苏联也己改变了教材体系,但我国依然墨守陈规,教学体系陈旧落后。

在这一总框架下,我国教材强调植物学、动物学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记忆性内容反复出现,对生物结构描绘细微,对分类知识要求学生记忆,其中有些知识对不从事生物学研究工作的学生终生无用。然而对于学生身边的生物现象、学生自己的健康成长,教材不涉及或涉及极少。对于近几十年来生物学科

的最新进展,如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等知识、初中生物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

如此陈旧的知识体系与知识内容不可能让教师爱教,学生爱学。

2. 教师队伍动荡

取消生物学高考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然而从1992年至今,北京市以各省市参加高考的考生并未因取消生物高考而负担减轻。取消生物高考取使刚刚壮大的生物教师队伍发生了动荡。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授课程未列入高考、中考科目的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低。教师的结构工资、职称评定、分配住房等均受到影响。生物教师队伍近年来的"断档"现象比其他学科更严重。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批1982年以后毕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离开教育口,一些新比业的生物系师范生宁愿改行教英语、化学,中青年生物教师不安心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师队伍呈现涣散趋势,这对未来的科学教育是一大隐患。

3. 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绝大多数生物老师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系统性知识为重点、以讲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模式、以考卷为评价手段的教学过程。落后的教学观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主要地位。如课堂上要求绝对安静,学生只能是知识的容器,任凭老师注入他认为应注入的东西。老师讲生物知识,学生听生物知识,背生物知识,在试卷上答生物知识。学习中学生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没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更令人忧虑的是,跨世纪的青年老师并不因年轻而教育观念新。他们受到中学时所受教育方式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又迟缓,以致青年教师在扬弃传统教学思想中选择不当,教师新观念老的现象非常普遍。

当前,迫切需要贯彻素质教育。生物学教育要以尊重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切入点,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成发展。否则教育改革的阻力很可能存在于教育界内部,甚至可能来自于教师。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跨世纪教师的素质己是生物教学走出低谷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4. 教育管理不当

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时缺乏足够的调研。取消生物高考即为一例。决策者素质的提高,是教育改革包括生物学增长率改革的关键。现行的教育体制尚存在不少弊端。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及评价的研究等相当滞后,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标准缺乏科学的依据。素质教育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必然会使教育体制的改革有所突破。

当今,在教育体制变革的过程中,校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管理层的观念转变至关重要。如支持生物教师组织热烈的课堂讨论、支持生物教师开展室外观察与实习活动,从工资待遇各方面对生物教师与所谓主课教师同等对待,保护生物教师进行改革的积极性,给足实验经费,鼓励生物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创新等等。遗憾的是,目前这样的领导尚不多见。

生物学教育中的众多问题,在学生中己产生影响。受应试教有摆布,高中生不在乎高中会考。高二生物必修课上不少高中生做数学题、物理题或用耳纲听英语。学生普遍不学生物,越是重点校越明显。多数学生会考前突击生物。会考试题为迁就学生难度逐年降低,高中生连基本生物赏识都不能掌握。自取消生物高考后,高中生物的选修课从未开设过,高中生物选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自然无人问津。 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的课余时间被"主课"的各种名目的补课占据了,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没有活动时间。此外,活动地点、活动经费的困难,己使多数学校无法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我国中学生生物学素养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学生物学教育己是非改革不可了。希望21世纪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能带来一个全新的生物学教育。

三、论述题(共15分)

有人认为,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教师就应该主动放弃讲授法。简述你对此有何看法?试对叙述—演示教学法的优点、不足及基本原则进行评述。

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个“法”,指的是教学的一般法则和教学规律;第二个“法”,就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第三个“法”,可以理解为在具体情况下最能体现教学规律的最优章法,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就属于这一范畴。一般的教学方法是具体的、灵活多样的,而教学模式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水平,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师自身的素质来决定。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同样的课程内容也会因教师或学生水平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探究

法渐成课堂教学领域的热点,而讲授法则备受冷落甚至被大加批判。细究起来,不难发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对探究法和讲授法缺乏辨证分析并且倾向于把二者非此即彼地对立起来的二元思维。具体说来,他们往往认为探究法符合课改理念,应予以提倡和推广;而讲授法则属于应试教育的东西,应予以批判甚至排斥。其实不然,讲授法和探究法都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前者有它的长处,后者也自有弊端。所以,能否全面、辨证地看待两种学习方式并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是关系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关键。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勿庸置疑,讲授法有它地弊端:讲授法容易导致知识和能力的脱节。在讲授法中,教师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包括知识的来源、分类、运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等)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只需记忆即可而不需要自己思考。也就是说教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了孤零零的知识,跟他们原有的知识以及其运用环境无法建立意义联系,进而导致了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同时,由于教师的系统讲授架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过多使用会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讲授法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使学生较快地、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由于教师能把教材上的抽象知识用通俗的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教给学生,所以学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接受并能系统地记住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知识。讲授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也必定溶进了自身的学识、情感和修养。另外,讲授法也并非单纯的盲目讲解和传授而是考虑了其它一些相关因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授,以便学生能有效接受。由此看来,讲授法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机械灌输和死记硬背是过多歪曲使用所致而并非其本身的原因。 探究法是指教师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究的教学方法。探究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探究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天性,都有探究和发现的愿望,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探究法使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这样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动机。探究法还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使学生能恰当有效地运用知识。探究法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使用起来也容易受到限制:探究法需要学生从确定问题开始并进行一步一步地探究,这个过程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并且教师要同步指导,所以实施起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并且相比讲授法而言,探究法对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另外,探究法也并非适宜于掌握任何内容,例如,有关形成一系列实践性的、劳动的技能,掌握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编年史知识等等。

讲授法和探究法仅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讲授法和探究法。使用讲授法的过程也包含探究和交流,教师的系统讲授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引起学生对感兴趣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学生会在课后对教师所讲的有所疑问的地方进行探究或者与教师探讨。讲授法并非单纯地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学生会对教师的讲授有点头认可、会心一笑等一些动作和眼神,从而使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学生的这些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表明学生可以利用非语言性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而并不是单纯传授和接受的过程。探究法同样离不开讲授法,需要讲授法贯穿其中。探究法的使用离不开背景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这些背景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是在进行探究之前通过讲授法传授给学生的。

叙述演示法主要有以下优点:1.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来确定主要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分配时间。2.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因为老师备课的时候已经对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所以学生获得的都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3.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合乎逻辑的分析,生动形象的描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讲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的时候,这个优点可以说得到很大的发挥,比如在讲解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会带来那些不良影响,这样,思想教育就穿插在课堂知识的教育过程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缺陷,面对数量巨大学生进行讲授,教师难以因材施教(尤其扩招加大了学生的差距),如果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则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之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不能够积极思维,不利于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维、批判精神的培养。运用不当的讲授法由于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学生不能直接体验知识、主要凭借记忆掌握知识,所以历来被指控为满堂灌、填鸭式等,这些理论上的问题和实践中应用不当使讲授法一直受到怀疑。

讲授课一般由导论、主体部分、结论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又可分为以原理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种讲授方式。

运用讲授法的关键是必须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表达两个基本问题,而讲授法的准备(备课)就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消化”,即学生学习是“知其然”(What),教师当然首先要“知其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Why)和传授给别人的“如何教”(How),并且要通过课堂讲授达到使学生“好学”、“想学”、“会学”的目的。备课的主要准备内容有学习课程计划明确专业目的与学科的任务、地位和具体目标,学习大纲以了解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了解相关学科,分析学生学业水平与学习能力,选择教材或讲义,课时内容与教法的选择,撰写讲稿(一个讲稿重复使用的做法,即使不追究其知识陈旧、方法落后,收了学生的学费却这样敷衍学生,至少可以说是不敬业的表现)。

要恰当而有效的运用好叙述演示教学法要掌握一下原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每一门课程都要在课程方案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都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实现专业培养目的,所以讲授必须有明确目的。

要保证科学性。科学性有几层含义,就教学内容而言,要传授真正符合科学规律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习并运用科学方法;就教学目的而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追求和尊重科学的意识;就教学工作本身而言,要学习并运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科学用语与浅显易懂统一。

教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的特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教育学界的共识,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能把这种差异简单归纳为教学设施和学生水平,而应该反思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对待教学的态度。

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前瞻。教学不能满足于现成教材与参考资料,而是应该以讲授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掌握最新学科研究成果,而不是把学生局限于现成的教材里面(协作和出版周期都很长,知识更新速度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要注意思想性。在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特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以发现形式灵活、教育意义深渊的教育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系统连贯和逻辑启发性结合。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严密的逻辑,具有假设、验证、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而学生的学习也需要经历并学习这些过程,因此教师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示范。

处理好理论教学的深入与浅出。科学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积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刻性,需要由已经掌握了的教师对学生阐明,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到基本的本质的方面。

四、应用题(共14分)

生物学新课程提倡生物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有位教师说“厨房就是实验室”。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设计一组“利用自家厨房,开展生物学探究”的实验。要求结合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说明设计思路和大致过程。

答:《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教学“生活化”是这一理念的通俗说法,它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教学情境的设置,重点、难点突破以及知识的运用等各环节,都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兼顾生物学科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有机结合,自然生成。下面以“免疫”一节教学为例,介绍“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境,营造学习气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在教学情境设置中,教学生活化运用最为广泛。当然教师要注意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要注意素材的典型化,并要与所学内容有紧密联系。

总之,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人新课,一方面使新知识的学习找到了生长点,使新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延伸和深化,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降低了学习难度,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为人们的生活造福。

二、利用生活素材,掌握知识本质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的过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学生情况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使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还要注意补充生活素材,当然,这种素材的补充不应该增加学生负担,应该能为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服务。如课本只介绍了卡介苗、脊

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教师则可补充说明疫苗有三种:分别是减毒的微生物(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的微生物(百日咳病菌,伤寒疫苗)以及微生物成分及其产物(链球菌脂多糖),同时将儿童疫苗计划接种卡投影给学生看,介绍我国计划免疫的情况,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儿童时期接种过的疫苗,这样既联系了实际,又丰富了认识。

教学生活化并不排斥引导学生亲近课文,有时要反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中联系生活,感悟生活。例如课文中有这么一段:“l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用细菌或其外毒素给动物注射,过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血清中出现一些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读完这一段,我布置思考题:联系课文思考如何制备抗蛇毒血清?在我点拨下,学生说出了制备抗蛇毒血清的方法和原理,加深了对抗体、抗原以及它们关系的本质认识。

教学生活化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授上,还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比如在介绍器官移植时,我补充了感动中国中的一个事例:孝顺的儿子瞒着患尿毒症的母亲为她捐献了自己的一个肾脏,表现了感天动地的至爱亲情,使学生深受震撼和教育。我们还介绍了几年前全校师生为患红斑狼疮学生捐款的事例,宣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这些德育形式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不留痕迹,也是教学生活化的一种体现。

设计:厨房中粗提DNA

一.原理

DNA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不容易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它的钠盐比游离酸易溶于水。DNA在不同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家用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SDS或其类似物,是一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他们不仅能破坏细胞的膜系统,有利于DNA核蛋白复合体的溶出,而且能使蛋白质变性,促进DNA与核蛋白的分离及蛋白质的凝聚。

二.材料和用具

1)洋葱,蒜黄,豆芽胚轴等。

2)家用洗洁精或洗衣粉,食盐,医用酒精

3)蒜臼,玻璃水杯,纱布,小勺,牙签

三.操作步骤

1)剪取材料(5-10克)于蒜臼中捣成糊状

2)加入食盐1-2克,洗洁精1克左右,再加入与糊状物等体积温水,搅拌。

3)将混合物移至玻璃杯中,放50-60水浴中加热30分,期间搅拌2次。

4)水浴后纱布过滤,收集滤液,注入医用酒精,即出现絮状物即DNA。


相关内容

  • 初中生物专业课作业
  • 初中生物专业课作业 1.在"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中,如何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针呢? 答:在我们的"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中,要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

  • 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模式
  • 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模式及策略 聊城三中 王怀栋 高三生物第二轮总复习阶段,练习.考试与讲评是教师和学生经常面临的问题.其中生物试卷讲评是提高生物复习质量很重要的环节.积极高效的讲评课有利于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的解决,也有利于学生错误知识点的纠正,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讲评课应该是提高水平的综合复 ...

  • 高三生物组经验交流
  • 2014年高三生物备课组经验交流 白晶颖 2015.1.6 在高三全体生物教师的努力下,我们高三上半年的生物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里我仅代表高三的生我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高中生物学备考复习过程中,知彼主要是获得生物学 ...

  • 甘肃农业大学
  • 甘肃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全套考研资料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1-1本套资料没有真题注:若考前收集到最新考研真题,我们将免费邮件发送给购买资料的考生,若考生自己购买到的话,本店以市场价格报销购买真题的费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 2-12014年考研复习规划指导:包含专业课复习计划和 ...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省普教室理科组 陈启新 一.试卷评析 ⒈试卷命题遵循考试大纲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全国试卷(Ⅰ),这份试卷仍坚持高考改革方向,保持高考改革特点,依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命题.题量.题序.题型.分值比例与«考试大纲»中提 ...

  • 高三生物教学心得
  • 高三教学工作基本结束了,回顾一年的工作,有成功的做法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从三大方面作一小结: 一.有效做法 (一)用有所作为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 选考生物的学生总体上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较弱已是不争事实,我们直面这个现实,没有怨天尤人,用有所作为的态度正视这一问 ...

  • 2013年海南省生物科中考试卷分析
  •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体现考试的考查功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本试卷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许多试题从认知层次考查学生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原理.规律和技能,突出对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如: ...

  •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与建议 在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对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我在高三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基本方针及原则: 以新课改后的教材为主线,以重点知 ...

  • 2011届高三第二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张冬梅 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科的第二轮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稳步提高?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订本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扣基础,科学 ...

  • 永州三中2010届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永州三中2010届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唐春风 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科的第二轮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稳步提高?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订本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