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

作者:张南峰

外国语 1995年06期

  一、翻译标准

  自古以来,人们提出过形形色色的翻译标准,例如已有几千年历史的直译和意译、泰特勒的三原则和严复的信达雅;到了现代、更涌现了一些比较严格甚至“科学化”的标准:西方有Nida的动态对等、Newmark的语义型翻译和通达型翻译,国内则有人运用语言学和数学模式来衡量等值度,从而对译作进行定量分析。这些探索,目的都是要制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标准,从而指导实践,提高质量,用心可谓良苦。

  二、实际效果

  无可否认,按照某些翻译标准而制造出来的译本,是相当成功的,例如在Nida指导下进行的圣经翻译。可是,也有一些违反了某些翻译标准的译本,实际上也很成功,例如林纾的翻译,在许多方面和原文很不对等;严复的《天演论》,可以说并不符合他自己提出的标准。

  有时候,同一个原文在同一个时空出现不同的译本,各自符合不同的翻译标准,各有特色,或者各有用途。至于失败的译文,其失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肯定包括遵守了某些翻译标准。由此看来,译本是否符合某些标准与是否成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三、一条死胡同

  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现有的各种翻译标准,大多过分强调忠于原文或原文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影响译文面貌的其他因素,尤其是译语文化、翻译动机、译文用途和读者。这一类翻译标准,主要毛病在于脱离了翻译实际。从事实际翻译工作的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原文,可是依然取得了成功,而理论家却视而不见,一味研究最大限度的等值问题,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就会误导实践,影响翻译质量。

  另外,有些理论家提出的翻译标准,用于他自己的翻译,也许很合适,可是换了其他类型的原文、别的翻译动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就不合适了。比如Nida的动态对等,适用于以传教为目的的圣经翻译,却未必适用于其他作品的翻译,甚至未必适用于以学术研究或文学欣赏为目的的圣经翻译;严复提出的雅,则只适用于以士大夫为对象的翻译。

  Snell-Hornby批评得好:“理论家高谈阔论一切翻译,但说的其实只是某一个范围内的翻译,而且往往是个很小的范围——直到如今,这种现象在翻译研究里仍旧很普遍,仍旧妨害着总体翻译理论的发展。”(Snell-Hornby,1988:14)

  四、出路何在?

  近二十年来,西方的一些翻译理论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我想在这里简单提及四点,供大家参考。

  1.建立一门独立的翻译学

  许多年来,一般人都觉得翻译是雕虫小技,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更谈不上是一门学术科目。后来,一些语言学家、文学家涉足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把他们的偏见带了进来,只把翻译研究视为自己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忽视或者回避了一些他们的学科无法应付却又十分重要的问题,结果把翻译研究引入了岐途。

  如翻译的语言学派把翻译视为一门精确的科学,集中研究语言系统的差异和语言形式的转换,从而归纳出一些诸如语态转换、词性转换和增词减词之类的所谓翻译规则(其中最荒谬的莫过于研究如何翻译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把字句等等),企图以这些机械化的手段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字句对等,却回避了文化差异、翻译动机和译文用途等重要问题。因此,不少翻译理论家认为,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已经走进了“死胡同”(Holmes,1988:100;Snoli-Hornby,1988:14)。

  至于文学派,由于他们翻译的主要是经典作品,原文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神圣的地位,因此他们往往把忠于原文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标准,并且把这个标准套在其他一切类型的翻译上面。结果,他们也同样忽视了文化差异、翻译动机和译文用途这些可能令译文偏离原文的因素,同样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近二十年来,西方翻译学界的一部分人一直在努力把翻译学建立起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严肃的学科。到1991年,Bassnett宣称,这样一门学科已经建立起来了(1991:xi)。我们完全赞成:只有建立了独立的翻译学,才能真正地研究、解决翻译活动中特有的问题。

  2.扩大研究范围

  翻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可是,什么是翻译呢?是不是只有符合某些标准(例如忠实和准确)的作品才算是翻译,而其他的只能算是改译、改编和改写,所以不能视为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呢?

  Toury指出,在实际存在的译本之中,“大部分所遵守的标准都不同于现有的翻译理论所规定的标准”(1980:73)。Nord也指出:“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者‘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1991:25)

  把那些不符合所谓“标准”的译本,一律称为“非翻译”,或“不配称为翻译”(参看Toury,1980:27)——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态度,其后果是“自绝于”大量优秀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翻译作品,脱离翻译活动的实际。

  因此,NOrd说:“我怀疑〔把翻译和改译区别开来〕对我们有什么用处。我宁愿把改译的特性纳入翻译的概念之中,好让人们(也就是翻译的使用者和发起人!)明白翻译究竟是怎么回事。”(1991:25)

  其实,偏离原文是翻译的必然现象,分别只在于有的距离大,有的距离小,有的是自觉的偏离,有的是不自觉或者不那么自觉的偏离而已。因此,改译和忠实的翻译,中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而只是同一个连续体上的两端。

  Ibrahim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她说,翻译和烹调都是统称,烹调的方法有煮、炖、烤、炸、煎、蒸和炒等等,翻译的方法虽然不那么容易分门别类,可是,如果硬要规定某一种翻译才是“正宗的翻译”,那就等于规定某一种烹调方法才是“正宗的烹调”(1992:186-187)。

  3.开展描述性的翻译研究

  早在1972年,Holmes就主张,翻译应分为三个分支:描述翻译学、理论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描述翻译学的任务是“描述在我们身处的世界上出现的翻译现象”,包括译本的特点、译本在译语社会文化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翻译的过程。理论翻译学的任务是“利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学科提供的资料,总结出一些原则、理论和模式,以解释和预测”“一切在翻译范畴之内的现象”。应用翻译学则包括翻译教学、工具制作和政策研究、翻译批评四个方面。(1988:71-78)

  在这三个分支当中,先行的理所当然是描述翻译学,因为它是另外两个分支的基础。在描述翻译的研究方面,贡献比较大的是以色列的Even-Zohar和Toury以及美国的Lefevere。Even-Zohar认为,文学是一个“多元系统”,而翻译文学作为其中的一个系统,是会与其他系统相互影响的。Toury以这个理论为前提,集中研究翻译文学如何受到译语文化、特别是译语文学传统的影响。Lefevere则致力于探讨意识形态、权力、赞助人和文学手法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的研究重点不是译文如何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而是译文如何并且为何偏离原文。

  4.建立开放的翻译理论

  这种翻译理论的任务,用Holmes的话来说,是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所以它也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Lefevere说得更加具体:翻译方法学不应“由一系列的规范组成”,而应该描述“翻译者能够采用而且已经采用过的一切可能的策略”(1992:101),如直译、意译、自由译、改译、等效翻译、语义型翻译和通达型翻译等等。至于翻译者要从这么多种策略之中选择哪一种或者哪几种,那就由他决定了。

  可是,他根据什么来选择翻译策略呢?Vermeer的“目的论”可以提供一些指引。这种理论认为,翻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制订策略。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和原文的各方面都完全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或者保留多少,改动多少,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比方说,译文究竟是要迁就译语文化,还是要特意保留原语社会的文化特征,还是要走中间道路,这些通常是翻译者或翻译委托人有权选择的。

  有时候,翻译的目的和原文的创作目的可能很不相同,例如把剧本翻译成阅读本,借文学翻译来发挥自己的才华或者影响译语社会的意识形态,把新闻报道翻译过来放在商品广告里,这些都是合法的,或者起码是允许的翻译目的。

  不同的目的,决定不同的翻译方法。Vermeer指出,译文并不是一定要“忠实”地模仿原文的(1989:185)。他宣称,翻译的目的论有三点贡献:(1)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常常被人否认的概念;(2)增加了翻译的潜在效能以及可用的翻译策略,把翻译者从直译这个由别人强加的、没有意义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3)增加了翻译者的责任,因为他的译文必须能够达到既定的目的(1989:186)。

  Vermeer还指出,在翻译一篇文章时,采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向来难有定论,可要是知道了翻译的目的,就有定论了,起码是在宏观策略方面能有定论(1989:185)。也就是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五、结论

  最后,让我们回头再看看前面提过的各种翻译标准。它们基本上都是强调忠实的,只是对忠实的解释或者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Lefcvere批评说:“‘忠实翻译’的鼓吹者想使我们相信,这种翻译是‘客观的’或者‘没有主观价值标准的’,但其实往往是保守的意识形态之下的产物。”(1992:51)

  我并不是想完全否定这些翻译标准。按照目的论的观点,每一种翻译方法都能在某些情况下达到目的,但是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达到目的。Toury说得好:“如果理论不能解释翻译活动中发生的每一种现象,那么,有缺陷的、必须改正的是理论而不是‘有问题’的现象。”(1980:62)

作者介绍:张南峰 香港岭南学院翻译系

作者:张南峰

外国语 1995年06期

  一、翻译标准

  自古以来,人们提出过形形色色的翻译标准,例如已有几千年历史的直译和意译、泰特勒的三原则和严复的信达雅;到了现代、更涌现了一些比较严格甚至“科学化”的标准:西方有Nida的动态对等、Newmark的语义型翻译和通达型翻译,国内则有人运用语言学和数学模式来衡量等值度,从而对译作进行定量分析。这些探索,目的都是要制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标准,从而指导实践,提高质量,用心可谓良苦。

  二、实际效果

  无可否认,按照某些翻译标准而制造出来的译本,是相当成功的,例如在Nida指导下进行的圣经翻译。可是,也有一些违反了某些翻译标准的译本,实际上也很成功,例如林纾的翻译,在许多方面和原文很不对等;严复的《天演论》,可以说并不符合他自己提出的标准。

  有时候,同一个原文在同一个时空出现不同的译本,各自符合不同的翻译标准,各有特色,或者各有用途。至于失败的译文,其失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肯定包括遵守了某些翻译标准。由此看来,译本是否符合某些标准与是否成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三、一条死胡同

  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现有的各种翻译标准,大多过分强调忠于原文或原文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影响译文面貌的其他因素,尤其是译语文化、翻译动机、译文用途和读者。这一类翻译标准,主要毛病在于脱离了翻译实际。从事实际翻译工作的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原文,可是依然取得了成功,而理论家却视而不见,一味研究最大限度的等值问题,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就会误导实践,影响翻译质量。

  另外,有些理论家提出的翻译标准,用于他自己的翻译,也许很合适,可是换了其他类型的原文、别的翻译动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就不合适了。比如Nida的动态对等,适用于以传教为目的的圣经翻译,却未必适用于其他作品的翻译,甚至未必适用于以学术研究或文学欣赏为目的的圣经翻译;严复提出的雅,则只适用于以士大夫为对象的翻译。

  Snell-Hornby批评得好:“理论家高谈阔论一切翻译,但说的其实只是某一个范围内的翻译,而且往往是个很小的范围——直到如今,这种现象在翻译研究里仍旧很普遍,仍旧妨害着总体翻译理论的发展。”(Snell-Hornby,1988:14)

  四、出路何在?

  近二十年来,西方的一些翻译理论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我想在这里简单提及四点,供大家参考。

  1.建立一门独立的翻译学

  许多年来,一般人都觉得翻译是雕虫小技,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更谈不上是一门学术科目。后来,一些语言学家、文学家涉足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把他们的偏见带了进来,只把翻译研究视为自己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忽视或者回避了一些他们的学科无法应付却又十分重要的问题,结果把翻译研究引入了岐途。

  如翻译的语言学派把翻译视为一门精确的科学,集中研究语言系统的差异和语言形式的转换,从而归纳出一些诸如语态转换、词性转换和增词减词之类的所谓翻译规则(其中最荒谬的莫过于研究如何翻译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把字句等等),企图以这些机械化的手段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字句对等,却回避了文化差异、翻译动机和译文用途等重要问题。因此,不少翻译理论家认为,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已经走进了“死胡同”(Holmes,1988:100;Snoli-Hornby,1988:14)。

  至于文学派,由于他们翻译的主要是经典作品,原文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神圣的地位,因此他们往往把忠于原文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标准,并且把这个标准套在其他一切类型的翻译上面。结果,他们也同样忽视了文化差异、翻译动机和译文用途这些可能令译文偏离原文的因素,同样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近二十年来,西方翻译学界的一部分人一直在努力把翻译学建立起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严肃的学科。到1991年,Bassnett宣称,这样一门学科已经建立起来了(1991:xi)。我们完全赞成:只有建立了独立的翻译学,才能真正地研究、解决翻译活动中特有的问题。

  2.扩大研究范围

  翻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可是,什么是翻译呢?是不是只有符合某些标准(例如忠实和准确)的作品才算是翻译,而其他的只能算是改译、改编和改写,所以不能视为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呢?

  Toury指出,在实际存在的译本之中,“大部分所遵守的标准都不同于现有的翻译理论所规定的标准”(1980:73)。Nord也指出:“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者‘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1991:25)

  把那些不符合所谓“标准”的译本,一律称为“非翻译”,或“不配称为翻译”(参看Toury,1980:27)——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态度,其后果是“自绝于”大量优秀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翻译作品,脱离翻译活动的实际。

  因此,NOrd说:“我怀疑〔把翻译和改译区别开来〕对我们有什么用处。我宁愿把改译的特性纳入翻译的概念之中,好让人们(也就是翻译的使用者和发起人!)明白翻译究竟是怎么回事。”(1991:25)

  其实,偏离原文是翻译的必然现象,分别只在于有的距离大,有的距离小,有的是自觉的偏离,有的是不自觉或者不那么自觉的偏离而已。因此,改译和忠实的翻译,中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而只是同一个连续体上的两端。

  Ibrahim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她说,翻译和烹调都是统称,烹调的方法有煮、炖、烤、炸、煎、蒸和炒等等,翻译的方法虽然不那么容易分门别类,可是,如果硬要规定某一种翻译才是“正宗的翻译”,那就等于规定某一种烹调方法才是“正宗的烹调”(1992:186-187)。

  3.开展描述性的翻译研究

  早在1972年,Holmes就主张,翻译应分为三个分支:描述翻译学、理论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描述翻译学的任务是“描述在我们身处的世界上出现的翻译现象”,包括译本的特点、译本在译语社会文化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翻译的过程。理论翻译学的任务是“利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学科提供的资料,总结出一些原则、理论和模式,以解释和预测”“一切在翻译范畴之内的现象”。应用翻译学则包括翻译教学、工具制作和政策研究、翻译批评四个方面。(1988:71-78)

  在这三个分支当中,先行的理所当然是描述翻译学,因为它是另外两个分支的基础。在描述翻译的研究方面,贡献比较大的是以色列的Even-Zohar和Toury以及美国的Lefevere。Even-Zohar认为,文学是一个“多元系统”,而翻译文学作为其中的一个系统,是会与其他系统相互影响的。Toury以这个理论为前提,集中研究翻译文学如何受到译语文化、特别是译语文学传统的影响。Lefevere则致力于探讨意识形态、权力、赞助人和文学手法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的研究重点不是译文如何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而是译文如何并且为何偏离原文。

  4.建立开放的翻译理论

  这种翻译理论的任务,用Holmes的话来说,是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所以它也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Lefevere说得更加具体:翻译方法学不应“由一系列的规范组成”,而应该描述“翻译者能够采用而且已经采用过的一切可能的策略”(1992:101),如直译、意译、自由译、改译、等效翻译、语义型翻译和通达型翻译等等。至于翻译者要从这么多种策略之中选择哪一种或者哪几种,那就由他决定了。

  可是,他根据什么来选择翻译策略呢?Vermeer的“目的论”可以提供一些指引。这种理论认为,翻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制订策略。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和原文的各方面都完全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或者保留多少,改动多少,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比方说,译文究竟是要迁就译语文化,还是要特意保留原语社会的文化特征,还是要走中间道路,这些通常是翻译者或翻译委托人有权选择的。

  有时候,翻译的目的和原文的创作目的可能很不相同,例如把剧本翻译成阅读本,借文学翻译来发挥自己的才华或者影响译语社会的意识形态,把新闻报道翻译过来放在商品广告里,这些都是合法的,或者起码是允许的翻译目的。

  不同的目的,决定不同的翻译方法。Vermeer指出,译文并不是一定要“忠实”地模仿原文的(1989:185)。他宣称,翻译的目的论有三点贡献:(1)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常常被人否认的概念;(2)增加了翻译的潜在效能以及可用的翻译策略,把翻译者从直译这个由别人强加的、没有意义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3)增加了翻译者的责任,因为他的译文必须能够达到既定的目的(1989:186)。

  Vermeer还指出,在翻译一篇文章时,采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向来难有定论,可要是知道了翻译的目的,就有定论了,起码是在宏观策略方面能有定论(1989:185)。也就是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五、结论

  最后,让我们回头再看看前面提过的各种翻译标准。它们基本上都是强调忠实的,只是对忠实的解释或者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Lefcvere批评说:“‘忠实翻译’的鼓吹者想使我们相信,这种翻译是‘客观的’或者‘没有主观价值标准的’,但其实往往是保守的意识形态之下的产物。”(1992:51)

  我并不是想完全否定这些翻译标准。按照目的论的观点,每一种翻译方法都能在某些情况下达到目的,但是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达到目的。Toury说得好:“如果理论不能解释翻译活动中发生的每一种现象,那么,有缺陷的、必须改正的是理论而不是‘有问题’的现象。”(1980:62)

作者介绍:张南峰 香港岭南学院翻译系


相关内容

  • 图里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评介及应用
  • 图里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评介及应用 文 军 施 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 本文对中国学者发表的381篇有关图里(Gideon Toury)翻译理论的文章加以总结,简单介绍了图里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应用,并指出国内学者对图里翻译理论的误读.误用之处,以期图里的翻译理论能 ...

  • 夜读丨地铁沿线的尘封秘境:史家博物馆原是"托福"考点
  • 1909 年5 月,清政府制定了<遣派留学生办法大纲>,正式选派留美学生.负责管理.派遣.联络等事宜的学务处设在史家胡同办公,考场自然也就设在史家胡同,考生看成绩也是在此地. 那会儿的考试就如同今天的托福一样,是去美国留学的敲门砖.一时间,史家胡同成了留美精英的汇集之所. 5号线 灯市口 ...

  • 走出费孝通悖论:谈社会学的方法之争
  •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之争,如同野火,三五年就要重来一次.对峙的场景,和几十年前的经济学非常类似. 反复出现的人文与科学方法之争,对于双方的成名学者来说,其实只会愈加坚定原先所秉持的观念----人很难被说服.对于涵泳社会学未久的学子和青椒来说,却容易因双方文字的随意和模糊而无所适从 ---- 年轻人很容易 ...

  • 初中英语教学中翻译真应该少一点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英语教学中翻译真应该少一点 作者:赵福荣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5年第03期 英语教学中常会面对是否需要翻译的选择,从理论上说,我们会选择不翻译或少翻译,但在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倾向于要翻译并多翻译. 一.课堂教学回顾 ...

  • 四级翻译练习
  • 四级翻译练习 一.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词的选择.搭配.增补.省略和转换. 1. 那个小孩闯到马路中间,一个警察赶紧抓住他的手,把他拉 到安全的地方. 2. 从那间小屋里传出了微弱的呻吟声. 3. 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为人民服务的事业. 4. 新生儿需要细心护理. 5. 该委员会由十五人组成. 6. 他醉 ...

  • 浅谈英语论文如何选题_李柳英
  •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浅谈英语论文如何选题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李柳英 [摘要]选题直接关系到英语论文撰写的研究方向,是写出高质量.有价值的优秀论文的重要保障.因此,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英语论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几个方面论述了英语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及如何确定选题的范围,并提出英语论文选 ...

  • 探访明信片中的世界--细品京都神髓的5条散步路线
  • 说起日本旅行的目的地,京都始终拥有居高不下的人气.人们不仅能在充满"京都风情"的景色与风土人情中重新发现日本的传统与美丽,也能在此展开一次治愈心灵的旅程. 然而,随着京都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心中描绘的充满"京都风情"的景色,留存下来的其实并不多.那么今 ...

  •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
  •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 第60 卷 第4 期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Vol. 60. No. 4 2007 年7 月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 Humanity Sciences) July 2007. 513-516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 陈 毅 平(武汉大学外国语言 ...

  • 灯笼"照"出了职业礼仪的价值
  • 上回书说到我跟小宁聊到说话"口儿净"的话题,小宁说:"一达老师,我想求您一件事."我笑道:"你跟我怎么客气起来,有什么事就直说,可别说求."小宁说:"我在英国留学时,认识一位中国问题研究学者,他是英国人,叫沃丁格.昨天我才知道他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