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棚温室草莓种植技术

  摘要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草莓快速繁殖,从组培试管苗移栽、整地定植、肥水管理、匍匐茎转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棚温室草莓种植技术,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温室;栽培技术;西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S668.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82-01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其外形呈心形,鲜美红嫩,浆果芳香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素有“浆果皇后”的美称,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西藏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季集中;土壤类型介于砂壤土和壤土之间,孔隙度大,疏松透气,土质肥沃,砂性程度适宜,有机肥肥源丰富,并且西藏地区土壤、水源和大气几乎无污染,非常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草莓种植。   1 组培试管苗移栽   试验品种为红颜和甜查理,均为试管脱毒苗,苗龄30 d,主根长1.5 cm左右,有白色须根时移栽。移栽前将组培瓶从培养室转移到自然环境中,打开瓶盖且每瓶加少量清水,炼苗48~72 h;取出幼苗,清洗根部及根颈处培养基,同时尽量避免伤根,然后移栽至营养钵或穴盘中,小苗的根颈与土表平齐或略高于土表,成活率90%~100%。移栽后搭设小拱棚,注意控制光照、温度与湿度,以温度15~20 ℃、湿度80%左右为宜。刚移栽的幼苗茎杆脆嫩,尽量采用喷雾法补水,水量也不宜过大,落干后再喷。7 d左右长出新叶时拆除小拱棚,以增加光照,30 d后定植。   2 整地定植   草莓是喜肥作物,施足基肥非常重要。定植前结合大棚内土壤深翻耕,施腐熟有机肥45~60 t/hm2、复合肥750~900 kg/hm2,然后起高垄[1],垄宽1 m,垄沟深25~30 cm。垄上铺设黑色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2]、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避免草莓果实接触土壤造成病果和烂果,同时防止浇水时泥土污染果实。覆膜时将地膜铺平于垄上。   定植窝距为25 cm,按大小苗进行分级定植。定植时茎部必须入土,但苗心不能埋入土中[3];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并用土将膜口压实。约40 d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此时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5~28 ℃,不超过30 ℃,晚上以7 ℃为宜,湿度控制在80%以下。   3 肥水管理   草莓植株第1年不留果,仅进行营养生长以长出更多的叶片。适时摘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的匍匐茎,并及时摘除花朵,以减少养分消耗。在冬季,草莓处于休眠阶段,宜停肥控水,保持土壤半干,可以保留老叶、黄叶到翌年春季新叶长出后再摘除。翌年2―3月气温回升,生长速度加快,注意浇水和除草,结合灌水进行施肥,施三元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同时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需人工授粉,每天9:00―10:00用小毛笔涂花,提高坐果率,此时土壤可稍干些。草莓结果期长,后期随着产果量增加,需要追肥或叶面喷肥。开花前、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施尿素0.1~0.2 kg/株,为果实生长发育补充所需养分,提高灌浆质量。结果期将草莓果实和土壤分离,且浇水时注意保持果面洁净,防止沾水后烂果。草莓为繁伞花序,花朵较多,其发育、开放过程中消耗养分多,营养竞争激烈,难以全部坐果,即使坐果也是果小质差,故应尽早疏除次花和畸形小果,有利于集中养分,降低畸形果率,提高单果重或果实品质[4]。   4 匍匐茎转接   草莓生长周期3年,第1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2年进入盛果期,第3年开始,草莓产量显著下降,这时需要替换植株。因此,合理培植新植株,保证田间每年总有一批草莓植株处于盛果期,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生长良好的草莓植株会长出匍匐茎,在匍匐茎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小植株长到3~4片叶时即可转接,草莓匍匐茎转接一是成本低;二是成活率高,可达100%;三是保证田间盛果期草莓植株数量。转接时配好营养土装入营养钵直接对接(每株可接5~10株)。3~4 d浇水1次(每次必须浇透),上钵10 d左右就能扎根,20 d剪掉匍匐茎。30 d左右浇1次叶面肥(0.3%尿素溶液),30~40 d摘除老叶1次。   5 病虫鼠害防治   大棚温室草莓主要有灰霉病、蚜虫、叶螨等病虫害及鼠害。灰霉病的发生主要与棚内温、湿度有关,低温、高湿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增温及通风降湿工作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目前大棚温室草莓栽培中只发现灰霉病,该病发生较为严重,采用的防治方法是17:00―18:00关闭温室棚膜进行烟雾剂烟熏,次日打开通风,7 d烟熏1次,3次后即可清除;也可采用25% 粉锈宁或退菌特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草莓虫害和鼠害,则选用相应的杀虫剂或灭鼠药进行防治。在果实采收期严禁使用化学药剂 [4]。   6 参考文献   [1] 王忠和.草莓规范化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2(7):145-153.   [2] 王旭强,孙永涛,胡建新.红颊草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9.   [3] 王桂花,员妮,张志强.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2012(5):29-30.   [4] 李奇.大棚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1(6):32.

  摘要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草莓快速繁殖,从组培试管苗移栽、整地定植、肥水管理、匍匐茎转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棚温室草莓种植技术,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温室;栽培技术;西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S668.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82-01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其外形呈心形,鲜美红嫩,浆果芳香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素有“浆果皇后”的美称,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西藏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季集中;土壤类型介于砂壤土和壤土之间,孔隙度大,疏松透气,土质肥沃,砂性程度适宜,有机肥肥源丰富,并且西藏地区土壤、水源和大气几乎无污染,非常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草莓种植。   1 组培试管苗移栽   试验品种为红颜和甜查理,均为试管脱毒苗,苗龄30 d,主根长1.5 cm左右,有白色须根时移栽。移栽前将组培瓶从培养室转移到自然环境中,打开瓶盖且每瓶加少量清水,炼苗48~72 h;取出幼苗,清洗根部及根颈处培养基,同时尽量避免伤根,然后移栽至营养钵或穴盘中,小苗的根颈与土表平齐或略高于土表,成活率90%~100%。移栽后搭设小拱棚,注意控制光照、温度与湿度,以温度15~20 ℃、湿度80%左右为宜。刚移栽的幼苗茎杆脆嫩,尽量采用喷雾法补水,水量也不宜过大,落干后再喷。7 d左右长出新叶时拆除小拱棚,以增加光照,30 d后定植。   2 整地定植   草莓是喜肥作物,施足基肥非常重要。定植前结合大棚内土壤深翻耕,施腐熟有机肥45~60 t/hm2、复合肥750~900 kg/hm2,然后起高垄[1],垄宽1 m,垄沟深25~30 cm。垄上铺设黑色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2]、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避免草莓果实接触土壤造成病果和烂果,同时防止浇水时泥土污染果实。覆膜时将地膜铺平于垄上。   定植窝距为25 cm,按大小苗进行分级定植。定植时茎部必须入土,但苗心不能埋入土中[3];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并用土将膜口压实。约40 d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此时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5~28 ℃,不超过30 ℃,晚上以7 ℃为宜,湿度控制在80%以下。   3 肥水管理   草莓植株第1年不留果,仅进行营养生长以长出更多的叶片。适时摘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的匍匐茎,并及时摘除花朵,以减少养分消耗。在冬季,草莓处于休眠阶段,宜停肥控水,保持土壤半干,可以保留老叶、黄叶到翌年春季新叶长出后再摘除。翌年2―3月气温回升,生长速度加快,注意浇水和除草,结合灌水进行施肥,施三元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同时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需人工授粉,每天9:00―10:00用小毛笔涂花,提高坐果率,此时土壤可稍干些。草莓结果期长,后期随着产果量增加,需要追肥或叶面喷肥。开花前、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施尿素0.1~0.2 kg/株,为果实生长发育补充所需养分,提高灌浆质量。结果期将草莓果实和土壤分离,且浇水时注意保持果面洁净,防止沾水后烂果。草莓为繁伞花序,花朵较多,其发育、开放过程中消耗养分多,营养竞争激烈,难以全部坐果,即使坐果也是果小质差,故应尽早疏除次花和畸形小果,有利于集中养分,降低畸形果率,提高单果重或果实品质[4]。   4 匍匐茎转接   草莓生长周期3年,第1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2年进入盛果期,第3年开始,草莓产量显著下降,这时需要替换植株。因此,合理培植新植株,保证田间每年总有一批草莓植株处于盛果期,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生长良好的草莓植株会长出匍匐茎,在匍匐茎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小植株长到3~4片叶时即可转接,草莓匍匐茎转接一是成本低;二是成活率高,可达100%;三是保证田间盛果期草莓植株数量。转接时配好营养土装入营养钵直接对接(每株可接5~10株)。3~4 d浇水1次(每次必须浇透),上钵10 d左右就能扎根,20 d剪掉匍匐茎。30 d左右浇1次叶面肥(0.3%尿素溶液),30~40 d摘除老叶1次。   5 病虫鼠害防治   大棚温室草莓主要有灰霉病、蚜虫、叶螨等病虫害及鼠害。灰霉病的发生主要与棚内温、湿度有关,低温、高湿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增温及通风降湿工作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目前大棚温室草莓栽培中只发现灰霉病,该病发生较为严重,采用的防治方法是17:00―18:00关闭温室棚膜进行烟雾剂烟熏,次日打开通风,7 d烟熏1次,3次后即可清除;也可采用25% 粉锈宁或退菌特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草莓虫害和鼠害,则选用相应的杀虫剂或灭鼠药进行防治。在果实采收期严禁使用化学药剂 [4]。   6 参考文献   [1] 王忠和.草莓规范化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2(7):145-153.   [2] 王旭强,孙永涛,胡建新.红颊草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9.   [3] 王桂花,员妮,张志强.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2012(5):29-30.   [4] 李奇.大棚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1(6):32.


相关内容

  • 多布库尔村蔬菜大棚种植计划书
  • 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计 划 书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目 录 一.大棚种植基地概况 ........................................................................................ 2 二.创业团队 .......... ...

  • 草莓病害大全_高清
  • 草莓枯萎病 图片:草莓1.jpg 图片:草莓.jpg 简介 病原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 ...

  • 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操作规程2
  • 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草莓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繁育.生产园定植.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 ...

  • 水果皇后的科技秘密
  • "湿度31.4%.地温17.1℃.露点2.5℃.光照强度--"在昌平区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场馆的日光温室内,一种被称为"温室娃娃"的小机器人正在发出作业提醒.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即将在北京昌平举办,届时观众将看到与草莓采摘.种植相关的顶尖科技. 酸酸甜甜的味道,沁 ...

  • 物理农业前沿
  • 物理农业 分类:物理农业前沿 美宇航局实验室研究人员将人.植物和微生物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可再生系统中,宇航员可在太空中"种地"自足而不必靠地球补给. 目标指向南极 在冰天雪地.与世隔绝的南极,科研人员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脱水菜,他们十分渴望吃上新鲜的蔬菜!可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在一 ...

  • 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一)
  • 网络 2006-09-15 浏览次数:15568 我要去评论 樱桃树的周年管理 葡萄树修剪方法 果树嫁接改良技术要点 苹果树冬季修剪技术 杏树周年管理历 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草莓酱制作方法 红富士苹果树修剪要诀 夏威夷椰子 香蕉种植技术 无籽西瓜有哪些新品种? 葡萄春季管理技术 怎样进行樱桃树修剪? ...

  • 草莓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 <中国农技推广>2010年第2期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0,Vol. 26. No. 2 ·园艺作物· 草莓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樊建东 (1. 山西省吕梁市蔬菜站 中图分类号:S668.4 1 牛建中 2 贾虎娃 3 山西 ...

  •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草莓蛴螬的防治 蛴螬即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常由腐殖土和圈肥带入,蛴螬喜欢聚集在有机质多而不干不湿的土壤中活动为害,常咬食草莓的幼根或咬断新茎,造成死苗.发生为害期在草莓成活后的一个月内.防治要点为:草莓种植前,用水胺硫磷或辛硫磷等农药处理有机肥.草莓幼苗成活后注意观察 ...

  • 关于发展高效优质特色设施农业的调研报告
  •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及对策建议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是当前挖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农业旗县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期,就杭锦后旗设施农业建设.生产.销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5月中下旬,我们先后深入到头道桥镇等6个镇,重点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