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发放对假日经济刺激作用的分析

消费券发放对假日经济刺激作用的分析

——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为例

南京审计学院 刘关峰、傅圆圆

摘要: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假日经济是特定时期消费快速增长的现象,在经济危机中往日红火的假日经济也逐渐萧条。消费券(尤其是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对假日经济有一定刺激作用。本文以南京地区调研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假日经济和消费券的经济效应,以及消费券对假日经济的影响,最后针对消费券发放的不足之处和经济复苏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券 乘数效应 假日产业 内需

一、引言

假日经济,是指节假日人们集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现象,其本身就是一次内需的大幅度拉动。消费券,就是可以用来购买消费品,但不能兑换成现金的票证,其实质是一种准货币。用消费券来刺激内需的想法,源于“乘数效应”。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杭州、苏州、南京、武汉政府纷纷向市民发放消费券,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旅游消费券对假日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南京政府通过摇号从江南八区89万户家庭中,选取20万户“幸运家庭”,每户发放100元“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以期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二、假日经济的效应

假日经济属于消费经济范畴。自从1999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实施以来,假日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做了不小的贡献。在假日里,人们集中购物、集中消费,使得市场繁荣,带动了经济增长。2006年,仅“五一”“十一”两个假日,旅游业促使民航业收入30亿元人民币,铁路客运收入22.9亿元人民币。12009年国庆中秋八天假期,全国共接待2.28亿人次的旅游者,实现收入1007亿元,旅游人均花费441元。假日经济逐渐成为消费和投资的新热点,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资料来源:2009(中国统计年鉴)(注:2003年由于非典使得旅游收入减少)

表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旅游业在假日经济中尤其繁荣。“黄金周”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刺激了人们的旅游消费,拉动了内需。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还使人们的旅游意识增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假日旅游业情况的好坏,决定了一年旅游市场的阴晴。

三、消费券对假日经济的刺激作用

1. 消费券效用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中的支出/收入乘数效应理论告诉我们: 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正因为消费券可能产生这样的“乘数效应”,政府希望通过消费券的发放,带来数倍于消费总量的增加,用其限时消费的特征将民众潜在的消费欲望在短时间内激发出来。旅游消费券的诞生,就源于此。旅游业因其产业的特殊性,可以带动交通、餐饮、服务等一系列产业的繁荣,在经济萧条内需不足这样一个时期,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的国情,发放旅游消费券不失为一个选择。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植才的观点是, 发消费券而不发货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 一部分人不会把这部分政府投入资金全部用于消费; 其次和我们的消费习惯有关, 有调查显示, 中国人的消费倾向是53% ,也就是说赚100元会消费53元,47元被储蓄。这就说明, 如果发放货币, 从消费习惯出发, 会有大部分资金被用于储蓄等其他途径。

2. 旅游消费券对南京假日经济的拉动

2.1刺激消费,树立信心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从3月份发放使用乡村旅游消费券到4月底,南京部分主要乡村游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和经济收入都达到了去年全年的总和。消费券使用量与营收增加比高达1:8。4月份,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使用量的百分比已经超过时间进度,旅游总人次达110万,指定消费点实现旅游总收入达5100万元。

南京政府发放消费券后,掀起了一股乡村游热潮。消费券允许正式使用后的首个晴好双休日,傅家边科技园一天有1万多游客,销售收入达2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旅游消费券收到1万多元。江宁区锁石村一天收到2万多元消费券,游客量是往年同期的10倍,景点营业额是往年同期的4倍多。珍珠泉仅门票就收券2万多元,景区内包括餐饮在内的20多个点尚未汇总统计;江心洲往年的淡季变为了旺季,有一家农户就收到1000多元券。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影响,09年南京入境旅游受到较大影响,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13.45万人次,较2008年下降5.1%;旅游创汇8.37亿美元,同比下降4.1%。但境内旅游市场的兴旺弥补了入境游的不足。09年,南京共接待境内旅游者5519.91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 11.1%。当年,南京实现旅游总收入82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 其中,南京郊区县旅游总收入发展迅速,成为旅游经济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统计,南京郊区县去年全年的旅游总收入达95.1亿元,同比增长26.63%,高于南京增幅10多个百分点,占南京旅游总收入的11.6%。这与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的推出直接相关。此外,南京旅行社游客接待量和营收也呈回暖上升趋势,主要旅行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7%。 由此看来,发放旅游消费券对南京周边特色旅游是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的,同时增加了消费者信心,体现了经济危机时期政府积极应对的态度。

2.2. 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旅游消费券的发放挖掘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利用南京高淳、溧水等地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既改善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丰富了城市居民的假日生活,一举而多得。

2.3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假日经济科学发展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也越来越从单纯的物质层面发展到精神层面。旅游消费券适应了国民休闲旅游这一大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与带薪休假制度相结合,有效地调节了客流、平衡了景区承载容量,从而更好地唤起、促进友好型消费行为。3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序、健康、繁荣的假日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4 打造城市形象

旅游消费券的发放,从某种程度是来讲不仅提高了相关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形成了一种眼球效应。南京旅游消费券发放后,报纸电视大量报道,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南京旅游的兴趣。虽然消费券只针对南京本地居民发放,但仍吸引了大批游客,树立了一批原本不为南京市民所熟知的景点的良好形象,激励了这些景点长期的发展,为南京未来的假日经济乃至整个南京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3. 南京旅游消费券存在的问题:

3.1派发工作量大,领取效率低

南京旅游消费券发放后,许多家庭并不知道自己中奖,在政府延长领券期之后,仍有不少券无人领取。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南京发放的2000万旅游消费券第一期的5万张旅游消费券派发工作困难,虽然有的社区打电话和送券上门,到2009年3月6号截至,还有8900张券没有派发。南京公教一村发券就演绎了三部曲:首先,在各主要路口地段贴出通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居民来社区领取;第二步,挨家挨户电话通知,仍有部分居民不来领;最后,在居民门上贴通知,到3月6日首批领券截止日,141户可领券家庭仍有20余户未领。 在派发期间,社区街道工作量明显增大,但真正落实到的人群仍为很少一部分,这与消费者心理和发放对策都有关系。接受调查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消费券并不能让自己得到多少实惠,加薪或者减税才是更加实在的做法,大部分消费者反映消费券带来的优惠在10%以下,这种“小恩小惠”根本不能激起旅游需求量的大幅增加,甚至没有领券的欲望。

3.2发放渠道较为单一,发放对象错位

南京的旅游消费券虽然是通过户籍编号摇号产生“幸运家庭”,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但是对消费者层次划分不明,导致一些需要消费券的游客领取不到,一些领取到消费券的游客又不去使用,达不到消费券的拉动作用。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票样,分为10元、20元、50元三种,并且按照面额大小,分为蓝色、红色和绿色三种颜色,分别代表“水之蓝”、“花之红”、“山之绿”,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一些市民把消费券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品,拿到消费券后并不消费而是留作纪念,一定程度上也让消费券最初的效用打了折扣。根据弗里德曼1957年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只有持久的收入才能增加理性的消费者的消费,而一次性的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因此,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人而言,旅游消费券对于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几乎不产生任何作用,即对于部分已经富裕的人群来说,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旅游消费券的发放有可能对其原有消费产生挤出和替代,总支出却并未因此而增加。而低收入人群手中的旅游消费券, 却又会因抵值额度小,而放弃旅游消费。从这个角度考虑,只有消费券准确地发放到有出行欲望、对价格敏感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手中,旅游消费券才能真正发挥对消费需求产生的拉动作用。

3.3使用方法繁琐

南京的旅游消费券一般在指定的几个景点使用。每次抵扣不超过消费总额的50%,每次消费券使用最高限额为500元。 持身份证消费,券面登记消费者姓名。旅游消费券的优惠力度不大。调查结果显示,有不少市民反映消费券使用不方便,如面额太大,有效期太短等。一位购买草莓的消费者说,她买了一箱35元的草莓,按照使用规则,可以使用15元消费券,但现在的消费券面额最小是10元,不是很方便。有些商家通过消费券的使用规则牟取了原本不属于的利益。

四、政策建议 4

1.努力建立公平有效的发放渠道。有目的地针对目标人群进行发放,让消费券能够名副其实地拉动消费,而不是让发放消费券变质成部分商家的牟利手段。

发行消费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部委厅局,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很多,有很多的运作成本,如设计、制作、印刷、发放、宣传等。南京主要是针对本地市民以摇号方式发放实名制领取,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也可以拓展市场,向不同地区的人群发放。对于南京政府,可以参考杭州的做法,在发放旅游消费券时和旅行社业务进行结合。杭州发放日韩旅游消费券,更是组织了大量的旅行社赴日韩推介促销,在东京、首尔引发强烈反响。在推介活动中旅游企业共发放宣传资料27000份,发放杭州旅游消费券12万份,价值2400万元。旅行社通过旅游消费券也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空间。同时,让旅行社参与到政策执行中来,也节约了发放成本。利用旅行社的宣传渠道和广泛的影响力,激起消费者领券旅游的兴趣。

2.加大发放消费券的监管力度。消费券实际是一种变相货币,既然属于货币的范畴,就应该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框架之内,纳入国家金融秩序和财政资金监管范围之内。之前有学者认为所有消费券应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放,地方政府即使要发放,也应该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在其财政状况达到一定标准时才能允许发放,防止消费券泛滥,扰乱经济秩序。在实际执行上严格监管,避免利益集团寻租行为,滋生腐败,发放过程应该公开透明,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防止消费券的伪造,并采用电子方式,降低发行、使用、结算等操作成本。同时,对于发放消费券的一些商家的资格审核也必须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避免有些不法商家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进行一些不法行为,影响市场秩序。

旅游消费券的使用应制度化。目前的旅游消费券和国际上的消费券定义不相符,也没有相对公认的标准,因此,管理部门应对此加以深刻的研究,规定旅游消费券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围等,使之规范化运作。在发放过程中应征求多方意见,强调普惠性和针对性。

3.提升旅游内涵,开辟新市场。目前国内旅游正处于转型期, 主要表现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发展, 从静态旅游向动态旅游转变, 变被动旅游为主动旅游。而南京的旅游产品结构上存在以下问题:仍保持着原有的传统结构;老产品没有更新, 新产品虽有所开发缓慢等。从2005年的南京市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可以看出, 旅游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点, 制定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强抓项目推进, 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单型向复合型协调发展,拓宽南京旅游市场。5

省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吴先满研究员认为,旅游应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拉手”,除发放消费券外,还可适当降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提升旅游文化活动层次。例如南京的梅花节现已成为国际性旅游文化节,徐州的汉文化、无锡的吴文化都有很大的潜力。产品与服务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丰富假日市场, 不必将假日经济禁锢在旅游业、商业等领域。同时,还应不断完善旅游场所和设施,避免假日经济的负面效应,完善综合服务体系, 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姚瑶. 中国“假日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 新视角150080

2 张倩. 消费券发放利弊及对策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8期

3 査艳华. 旅游消费券引发的思考,浙江经济,第419期

4 曼昆.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5 陶卓民 南京科学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和观察和讨论与发展对策和研究 2008.10.29

消费券发放对假日经济刺激作用的分析

——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为例

南京审计学院 刘关峰、傅圆圆

摘要: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假日经济是特定时期消费快速增长的现象,在经济危机中往日红火的假日经济也逐渐萧条。消费券(尤其是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对假日经济有一定刺激作用。本文以南京地区调研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假日经济和消费券的经济效应,以及消费券对假日经济的影响,最后针对消费券发放的不足之处和经济复苏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券 乘数效应 假日产业 内需

一、引言

假日经济,是指节假日人们集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现象,其本身就是一次内需的大幅度拉动。消费券,就是可以用来购买消费品,但不能兑换成现金的票证,其实质是一种准货币。用消费券来刺激内需的想法,源于“乘数效应”。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杭州、苏州、南京、武汉政府纷纷向市民发放消费券,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旅游消费券对假日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南京政府通过摇号从江南八区89万户家庭中,选取20万户“幸运家庭”,每户发放100元“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以期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二、假日经济的效应

假日经济属于消费经济范畴。自从1999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实施以来,假日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做了不小的贡献。在假日里,人们集中购物、集中消费,使得市场繁荣,带动了经济增长。2006年,仅“五一”“十一”两个假日,旅游业促使民航业收入30亿元人民币,铁路客运收入22.9亿元人民币。12009年国庆中秋八天假期,全国共接待2.28亿人次的旅游者,实现收入1007亿元,旅游人均花费441元。假日经济逐渐成为消费和投资的新热点,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资料来源:2009(中国统计年鉴)(注:2003年由于非典使得旅游收入减少)

表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旅游业在假日经济中尤其繁荣。“黄金周”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刺激了人们的旅游消费,拉动了内需。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还使人们的旅游意识增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假日旅游业情况的好坏,决定了一年旅游市场的阴晴。

三、消费券对假日经济的刺激作用

1. 消费券效用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中的支出/收入乘数效应理论告诉我们: 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正因为消费券可能产生这样的“乘数效应”,政府希望通过消费券的发放,带来数倍于消费总量的增加,用其限时消费的特征将民众潜在的消费欲望在短时间内激发出来。旅游消费券的诞生,就源于此。旅游业因其产业的特殊性,可以带动交通、餐饮、服务等一系列产业的繁荣,在经济萧条内需不足这样一个时期,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的国情,发放旅游消费券不失为一个选择。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植才的观点是, 发消费券而不发货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 一部分人不会把这部分政府投入资金全部用于消费; 其次和我们的消费习惯有关, 有调查显示, 中国人的消费倾向是53% ,也就是说赚100元会消费53元,47元被储蓄。这就说明, 如果发放货币, 从消费习惯出发, 会有大部分资金被用于储蓄等其他途径。

2. 旅游消费券对南京假日经济的拉动

2.1刺激消费,树立信心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从3月份发放使用乡村旅游消费券到4月底,南京部分主要乡村游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和经济收入都达到了去年全年的总和。消费券使用量与营收增加比高达1:8。4月份,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使用量的百分比已经超过时间进度,旅游总人次达110万,指定消费点实现旅游总收入达5100万元。

南京政府发放消费券后,掀起了一股乡村游热潮。消费券允许正式使用后的首个晴好双休日,傅家边科技园一天有1万多游客,销售收入达2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旅游消费券收到1万多元。江宁区锁石村一天收到2万多元消费券,游客量是往年同期的10倍,景点营业额是往年同期的4倍多。珍珠泉仅门票就收券2万多元,景区内包括餐饮在内的20多个点尚未汇总统计;江心洲往年的淡季变为了旺季,有一家农户就收到1000多元券。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影响,09年南京入境旅游受到较大影响,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13.45万人次,较2008年下降5.1%;旅游创汇8.37亿美元,同比下降4.1%。但境内旅游市场的兴旺弥补了入境游的不足。09年,南京共接待境内旅游者5519.91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 11.1%。当年,南京实现旅游总收入82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 其中,南京郊区县旅游总收入发展迅速,成为旅游经济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统计,南京郊区县去年全年的旅游总收入达95.1亿元,同比增长26.63%,高于南京增幅10多个百分点,占南京旅游总收入的11.6%。这与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的推出直接相关。此外,南京旅行社游客接待量和营收也呈回暖上升趋势,主要旅行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7%。 由此看来,发放旅游消费券对南京周边特色旅游是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的,同时增加了消费者信心,体现了经济危机时期政府积极应对的态度。

2.2. 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旅游消费券的发放挖掘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利用南京高淳、溧水等地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既改善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丰富了城市居民的假日生活,一举而多得。

2.3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假日经济科学发展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也越来越从单纯的物质层面发展到精神层面。旅游消费券适应了国民休闲旅游这一大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与带薪休假制度相结合,有效地调节了客流、平衡了景区承载容量,从而更好地唤起、促进友好型消费行为。3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序、健康、繁荣的假日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4 打造城市形象

旅游消费券的发放,从某种程度是来讲不仅提高了相关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形成了一种眼球效应。南京旅游消费券发放后,报纸电视大量报道,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南京旅游的兴趣。虽然消费券只针对南京本地居民发放,但仍吸引了大批游客,树立了一批原本不为南京市民所熟知的景点的良好形象,激励了这些景点长期的发展,为南京未来的假日经济乃至整个南京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3. 南京旅游消费券存在的问题:

3.1派发工作量大,领取效率低

南京旅游消费券发放后,许多家庭并不知道自己中奖,在政府延长领券期之后,仍有不少券无人领取。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南京发放的2000万旅游消费券第一期的5万张旅游消费券派发工作困难,虽然有的社区打电话和送券上门,到2009年3月6号截至,还有8900张券没有派发。南京公教一村发券就演绎了三部曲:首先,在各主要路口地段贴出通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居民来社区领取;第二步,挨家挨户电话通知,仍有部分居民不来领;最后,在居民门上贴通知,到3月6日首批领券截止日,141户可领券家庭仍有20余户未领。 在派发期间,社区街道工作量明显增大,但真正落实到的人群仍为很少一部分,这与消费者心理和发放对策都有关系。接受调查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消费券并不能让自己得到多少实惠,加薪或者减税才是更加实在的做法,大部分消费者反映消费券带来的优惠在10%以下,这种“小恩小惠”根本不能激起旅游需求量的大幅增加,甚至没有领券的欲望。

3.2发放渠道较为单一,发放对象错位

南京的旅游消费券虽然是通过户籍编号摇号产生“幸运家庭”,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但是对消费者层次划分不明,导致一些需要消费券的游客领取不到,一些领取到消费券的游客又不去使用,达不到消费券的拉动作用。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票样,分为10元、20元、50元三种,并且按照面额大小,分为蓝色、红色和绿色三种颜色,分别代表“水之蓝”、“花之红”、“山之绿”,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一些市民把消费券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品,拿到消费券后并不消费而是留作纪念,一定程度上也让消费券最初的效用打了折扣。根据弗里德曼1957年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只有持久的收入才能增加理性的消费者的消费,而一次性的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因此,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人而言,旅游消费券对于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几乎不产生任何作用,即对于部分已经富裕的人群来说,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旅游消费券的发放有可能对其原有消费产生挤出和替代,总支出却并未因此而增加。而低收入人群手中的旅游消费券, 却又会因抵值额度小,而放弃旅游消费。从这个角度考虑,只有消费券准确地发放到有出行欲望、对价格敏感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手中,旅游消费券才能真正发挥对消费需求产生的拉动作用。

3.3使用方法繁琐

南京的旅游消费券一般在指定的几个景点使用。每次抵扣不超过消费总额的50%,每次消费券使用最高限额为500元。 持身份证消费,券面登记消费者姓名。旅游消费券的优惠力度不大。调查结果显示,有不少市民反映消费券使用不方便,如面额太大,有效期太短等。一位购买草莓的消费者说,她买了一箱35元的草莓,按照使用规则,可以使用15元消费券,但现在的消费券面额最小是10元,不是很方便。有些商家通过消费券的使用规则牟取了原本不属于的利益。

四、政策建议 4

1.努力建立公平有效的发放渠道。有目的地针对目标人群进行发放,让消费券能够名副其实地拉动消费,而不是让发放消费券变质成部分商家的牟利手段。

发行消费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部委厅局,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很多,有很多的运作成本,如设计、制作、印刷、发放、宣传等。南京主要是针对本地市民以摇号方式发放实名制领取,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也可以拓展市场,向不同地区的人群发放。对于南京政府,可以参考杭州的做法,在发放旅游消费券时和旅行社业务进行结合。杭州发放日韩旅游消费券,更是组织了大量的旅行社赴日韩推介促销,在东京、首尔引发强烈反响。在推介活动中旅游企业共发放宣传资料27000份,发放杭州旅游消费券12万份,价值2400万元。旅行社通过旅游消费券也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空间。同时,让旅行社参与到政策执行中来,也节约了发放成本。利用旅行社的宣传渠道和广泛的影响力,激起消费者领券旅游的兴趣。

2.加大发放消费券的监管力度。消费券实际是一种变相货币,既然属于货币的范畴,就应该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框架之内,纳入国家金融秩序和财政资金监管范围之内。之前有学者认为所有消费券应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放,地方政府即使要发放,也应该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在其财政状况达到一定标准时才能允许发放,防止消费券泛滥,扰乱经济秩序。在实际执行上严格监管,避免利益集团寻租行为,滋生腐败,发放过程应该公开透明,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防止消费券的伪造,并采用电子方式,降低发行、使用、结算等操作成本。同时,对于发放消费券的一些商家的资格审核也必须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避免有些不法商家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进行一些不法行为,影响市场秩序。

旅游消费券的使用应制度化。目前的旅游消费券和国际上的消费券定义不相符,也没有相对公认的标准,因此,管理部门应对此加以深刻的研究,规定旅游消费券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围等,使之规范化运作。在发放过程中应征求多方意见,强调普惠性和针对性。

3.提升旅游内涵,开辟新市场。目前国内旅游正处于转型期, 主要表现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发展, 从静态旅游向动态旅游转变, 变被动旅游为主动旅游。而南京的旅游产品结构上存在以下问题:仍保持着原有的传统结构;老产品没有更新, 新产品虽有所开发缓慢等。从2005年的南京市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可以看出, 旅游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点, 制定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强抓项目推进, 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单型向复合型协调发展,拓宽南京旅游市场。5

省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吴先满研究员认为,旅游应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拉手”,除发放消费券外,还可适当降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提升旅游文化活动层次。例如南京的梅花节现已成为国际性旅游文化节,徐州的汉文化、无锡的吴文化都有很大的潜力。产品与服务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丰富假日市场, 不必将假日经济禁锢在旅游业、商业等领域。同时,还应不断完善旅游场所和设施,避免假日经济的负面效应,完善综合服务体系, 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姚瑶. 中国“假日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 新视角150080

2 张倩. 消费券发放利弊及对策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8期

3 査艳华. 旅游消费券引发的思考,浙江经济,第419期

4 曼昆.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5 陶卓民 南京科学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和观察和讨论与发展对策和研究 2008.10.29


相关内容

  • 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建议书
  • 创业提振经济 信心刺激消费 帮扶小微企业 富民才能强国 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建议书 尊敬的XXX 您好! 鉴于当前国内严峻的经济现况,现提出以下两项能够迅速改善国内经济困境的建议: 一.发放创业贷款 额度:50万元:名额:14万名:各省(市.区)名额:该省(市.区)人口除以10000,即每一万人中选一人 ...

  • 营销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 产品实质刺激因素对微信使用频率的影响 摘要:为了提高产品使用价值,提升用户满意度,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霍华德――谢思模式在使用频率中的应用,对影响微信使用频率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产品实质刺激因素.个人因素与其之间的关系.从因子分析中萃取出评价因子5项(产品质量. ...

  • 最终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 内容摘要: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产品和劳务价值,是公认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情况晴雨指标,其计算方式通常包括生产法.收入法以及支出法,其中支出法以计算期内产品和劳务最终去向利用角度来计提国民经济活动成果,对实际经济效率反映较为真切,包含了最终消费支出.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

  • 个人信贷业务
  • 一.背景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银行业发展的经营环境在未来也将面临着重大 变化.最近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台,对下一个五年乃至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 框架性描述,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刺激消费.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这三点和个人信贷 三大主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刺激消费与个人消费贷款. ...

  • 财政补贴节能环保产业的经济学分析_王金翎
  • 2015年第1期第39卷(总第187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Edition) №1,2015Vol.39General,№187 财政补贴节能环保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王金翎 辽宁沈阳1 ...

  • 我国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 目录 一.对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类型分析 (一)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法律风险 道德风险 决策风险 操作风险 二.控制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的措施 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贷前审查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与制度 简化信贷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科学的贷后管理制度 摘 要 二十一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正在转向现代金 ...

  • 会计暑假实践日记
  • 一.活动背景: 今年以来,杭州景区景点接待游客量猛增,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区游人如织;宾馆饭店.旅游车辆的出租率猛增,周末甚至出现一房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文艺演出不断加演--杭州旅游市场似乎"春回大地".杭州一季度的吸引游客量已经排在全国各大城市之首.这和杭州多年的积淀有关,而旅 ...

  • 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但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不断扩张的同时,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和漏洞也不断显现,这些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则会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

  • 我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研究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V01.28.No.9 .工作研究 China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0年9月 我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研究 蔡 勇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00) 摘要: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