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商鞅变法]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问。(14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商鞅变法(有删节)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2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公将鼓之              有一人徙之

B、问:“何以战?”      以明不欺

C、孝公既用卫鞅          既克,公问其故

D、战于长勺              怯于私斗

28.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1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

3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31.比较[甲][乙]两文内容可以知道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其共同点:_____________不同点:甲文                      乙文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27、D          28、D

29、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30、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说法令方便的

31、取信于民    抓住最佳的进攻时机和追击时机   违法必究,执法严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问。(14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商鞅变法(有删节)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2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公将鼓之              有一人徙之

B、问:“何以战?”      以明不欺

C、孝公既用卫鞅          既克,公问其故

D、战于长勺              怯于私斗

28.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1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

3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31.比较[甲][乙]两文内容可以知道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其共同点:_____________不同点:甲文                      乙文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27、D          28、D

29、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30、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说法令方便的

31、取信于民    抓住最佳的进攻时机和追击时机   违法必究,执法严明


相关内容

  • 高一历史教案商鞅变法
  • 选修一第四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是"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探讨商鞅变法的作用",在考试大纲中明确为古代的重大改革的考试内容之一, 本课分为变法的前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

  • 王安石变法
  •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 ...

  • 商鞅变法-秦国的崛起-导学案(上课用)
  • 课题:商鞅变法(2)--"秦国的崛起"导学案 [重点]全面评价商鞅变法. [难点]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从商鞅变法的结果分析变法的历史作用. [预习案]课前预习 自主生疑 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 1.世卿世禄制度走向消亡 ⑴含义 ...

  • 高三历史一轮分析选修一经典试题集锦
  • 选修一重大改革回眸2010各地高考模拟题汇编 1.(2010常州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 ...

  • 古今中外改革专题
  •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大纲版 (一)中国古代史 1.春秋时期的改革 (1)管仲改革:时间:公元前7世纪.内容: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q ...

  • [大变革的时代]说课稿
  • <大变革的时代>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历史同行早上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请各位指教. 一﹑关于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二单 ...

  • 选1-2课时作业(二)商鞅变法
  • 课时作业(二)商鞅变法 1.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 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 题: (1)从图1和图2中你能获取哪 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 问题 ...

  • 二 秦国的崛起
  • 专题2 2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 ) A .新兴奴隶主的需要 C .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B .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D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解析: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为了 ...

  •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
  • 4-1-37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 1.(2012·沈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