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思考探究想象创新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自能读书”,即让他们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使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即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根据我校“五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读、思、疑、究等连结在一起,形成“书声朗朗、静心思考、议论纷纷、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想象创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流程分:课前预习——目标导读——自读自悟——汇报交流——拓展延伸五个环节,达到师生主动,生生互动的课堂生成,这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新天地。   一、课前预习   除了要求学生在学每篇课文之前,借助字、词典及课文中的阅读提示、课后问题等对文章进行预习,初步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记下不懂的问题外,更要查找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目标导读   在提出目标时,要结合年段特点、每一组课文和每一类课文的特点,制定有一定针对性的目标,要相对集中,不宜过多,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要更多地引导他们参照课文导读、课题、课后习题等,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这样既可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又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使自主学习指向明晰、重点突出。   三、自读自悟   自读自悟就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目标自己去读书,去发现疑难问题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学时,以读书为主要活动,留给足够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达到自悟,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创造的开始。在自学时,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以采取个体学习或合作学习,也可以使用工具书或资料自学(老是随机提供插图、影像资料等辅助自学),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自读自悟一般可采用“四读法”进行,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读,扫除障碍: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通过朗读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读顺、读好课文,进一步理解、巩固生字词,知道作者写了什么。   二读,理清思路:了解作者怎样写。通过朗读明白作者怎样组织材料,围绕主要内容分几层意思表达,让学生尝试分段编写提纲等。   三读,精品全文:了解课文为什么写。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在重点词句上圈画批注,体会其表达效果,可采取设问形式:为什么用这些词句?好处在哪里?这些词句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使学生用心用情地读,做到品其味。   四读,自省自悟:自问悟什么、疑什么。通过研读全文,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对自学中悟到的东西做批注,给疑难做记号或批注。   四、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展示自读自悟环节中的学习成果。汇报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自我曝光,先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也就是自悟到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在汇报时,不仅要说“我知道什么或学懂了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还要说自己是如何知道的,如何学懂的。在汇报的同时,小组可以在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自的不同看法,使学生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补充修正他人意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向他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与求异思维,为全班交流打好基础。全班交流则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交流后,可以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中,教师主要起引导调控作用,老师要善于运用诱导语言,如“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这样回答全面吗?为什么?”“对他的理解你有什么看法?”等等,这样把学生推进讨论的“漩涡”里。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多种结论,变“教案”为“学案”,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不说废话,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争辩中激活思维、激活语言、激活知识,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自悟自得,使理解更深入。   五、拓展延伸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课文内容上,而是应根据教材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读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读了《丑小鸭》,就可以让学生说丑小鸭在外流浪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今后的生活怎样的。学了《坐井观天》,让学生续编故事《青蛙跳出井底之后》,增强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因材施教,积极围绕“自读 思考 探究 想象 创新”的学习思路,逐步形成“书声朗朗、静心思考、议论纷纷、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想象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交互认识过程中,树立了创新意识。总之,学有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摸索、实践、总结,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6期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自能读书”,即让他们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使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即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根据我校“五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读、思、疑、究等连结在一起,形成“书声朗朗、静心思考、议论纷纷、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想象创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流程分:课前预习——目标导读——自读自悟——汇报交流——拓展延伸五个环节,达到师生主动,生生互动的课堂生成,这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新天地。   一、课前预习   除了要求学生在学每篇课文之前,借助字、词典及课文中的阅读提示、课后问题等对文章进行预习,初步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记下不懂的问题外,更要查找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目标导读   在提出目标时,要结合年段特点、每一组课文和每一类课文的特点,制定有一定针对性的目标,要相对集中,不宜过多,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要更多地引导他们参照课文导读、课题、课后习题等,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这样既可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又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使自主学习指向明晰、重点突出。   三、自读自悟   自读自悟就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目标自己去读书,去发现疑难问题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学时,以读书为主要活动,留给足够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达到自悟,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创造的开始。在自学时,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以采取个体学习或合作学习,也可以使用工具书或资料自学(老是随机提供插图、影像资料等辅助自学),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自读自悟一般可采用“四读法”进行,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读,扫除障碍: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通过朗读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读顺、读好课文,进一步理解、巩固生字词,知道作者写了什么。   二读,理清思路:了解作者怎样写。通过朗读明白作者怎样组织材料,围绕主要内容分几层意思表达,让学生尝试分段编写提纲等。   三读,精品全文:了解课文为什么写。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在重点词句上圈画批注,体会其表达效果,可采取设问形式:为什么用这些词句?好处在哪里?这些词句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使学生用心用情地读,做到品其味。   四读,自省自悟:自问悟什么、疑什么。通过研读全文,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对自学中悟到的东西做批注,给疑难做记号或批注。   四、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展示自读自悟环节中的学习成果。汇报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自我曝光,先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也就是自悟到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在汇报时,不仅要说“我知道什么或学懂了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还要说自己是如何知道的,如何学懂的。在汇报的同时,小组可以在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自的不同看法,使学生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补充修正他人意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向他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与求异思维,为全班交流打好基础。全班交流则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交流后,可以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中,教师主要起引导调控作用,老师要善于运用诱导语言,如“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这样回答全面吗?为什么?”“对他的理解你有什么看法?”等等,这样把学生推进讨论的“漩涡”里。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多种结论,变“教案”为“学案”,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不说废话,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争辩中激活思维、激活语言、激活知识,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自悟自得,使理解更深入。   五、拓展延伸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课文内容上,而是应根据教材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读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读了《丑小鸭》,就可以让学生说丑小鸭在外流浪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今后的生活怎样的。学了《坐井观天》,让学生续编故事《青蛙跳出井底之后》,增强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因材施教,积极围绕“自读 思考 探究 想象 创新”的学习思路,逐步形成“书声朗朗、静心思考、议论纷纷、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想象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交互认识过程中,树立了创新意识。总之,学有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摸索、实践、总结,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6期


相关内容

  • 如何在小学自然课堂创设情景
  • 如何在小学自然课堂创设情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自然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

  • 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纪实材料
  • 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纪实材料(一) --王英莲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一种紧迫感,都应当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开展必须和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多次讲话中都谈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革教育观念,改革 ...

  •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糜丽英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这样说明:语文课程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 ...

  •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上
  • 心理健康教案 1.揭短会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 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 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 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

  • 浅谈素质教育
  • 浅谈素质教育 云南财税学院 李凤芬 摘 要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 ...

  • 阶段性总结
  • 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及创新能力的探究 绥棱县阁山乡中心校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本,教师唱主角,学生跑龙套,不强调知识创新以及由此所需的创新能力.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不懂得知识的由来,学生成为贮存知识的容器.由此形成的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矛盾.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

  • 平行和垂直教学反思
  • <平行和垂直>教学反思 刘小燕 平行和垂直两个概念在新旧教材中有截然不同两种教学方法,从新旧教材的区别上来看,原来的教材是由"点"到"面",把这部分知识分成垂直和平行两个内容进行教学,最后再把这部分知识汇总起来,总结出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 ...

  •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保护美好的环境>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自觉性和责任感.2.接触多种技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结合欣赏展开联想,并能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对主题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述.3.学习.观察.感受.评述艺 ...

  • 创新能力的途径
  •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