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护师考试重点儿科

1.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由低级到高级。

2. 小儿前囟晚闭常见于佝偻病。

3.5个月的小儿可添加的辅食为蛋黄等。

4.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初种的次数为3次。

5. 小儿机体发育较早的系统是神经系统。

6. 小儿头围与胸围相等的月龄是12个月。

7.2岁正常小儿平均体重是出生体重的4倍。

8. 反应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身长。

9. 小儿机体发育较迟的系统是生殖系统。

10.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头围是34厘米。

11. 小而开始协调注视物体的年龄是2个月左右。

12.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阶段是出生至1岁。

13. 小儿开始认识母亲,减到奶瓶表示喜悦的年龄是4~5个月。

14. 卡介苗初种年龄是生后2~3天。

15. 正常6个月的小儿能够独坐。

16. 正常1周岁的小儿应会独立行走。

17. 新生儿期应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针。

18.8个月小儿初种的疫苗是麻疹疫苗。

19. 卡介苗的注射方法是皮内注射。

20. 白百破疫苗的接种方法是皮下注射。

21. 酒精擦浴的浓度是35%~50%。

22.35公斤小儿的体表面积是1.15m 。

23.1500克体重以下的早产儿可进行脐静脉插管。

24. 脐静脉插管后导管末端应为下腔静脉。

20. 新生儿假月经出现于生后5~7天。

26.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IgG 。

27. 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8.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29. 新生儿体温过高时首选的护理措施是松开包裹。

30. 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1. 低出生体重儿至出生1小时内体重低于2500克者。

32.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输入的液体应加温至35℃。

33. 新生儿颅内出血时应抬高床头之15~30度。

34. 新生儿破伤风应避免任何刺激。

35. 新生儿溶血症应进行蓝光治疗。

36. 新生儿颅内出血以缺氧和产伤为主要原因。

37.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

38. 新生儿破伤风表现为皮肤发凉,发硬。

39.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和握持反射等。

40.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能力发育迟缓。

41. 给营养不良的患儿肌注苯丙酸诺龙的目的是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42. 婴儿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维生素D 的缺乏。

43. 预防佝偻病,每日服用维生素D 的预防剂量是400~800IU 。

44. 营养不良的并发性包括贫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自发性低血糖和低蛋白水肿等。

45.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出现水肿是因为低蛋白血症。

46. 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

47.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48. 营养不良患儿实验室检查最突出的表现是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49. 体内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

50. 营养不良患儿早晨容易出现低血糖,需立即静脉注射25%~50%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

51. 围产期是指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7天。

52. 新生儿期是指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满28天。

53. 生长发育期最为迅速的一期是婴儿期。

54. 婴儿期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能量为110kcal 。

55. 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150ml 。

56.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不足1500克的新生儿。

57. 足月新生儿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

58. 营养不良常见于3岁以下小儿。

59. 中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40%。

60. 小儿营养不良的血清血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是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61. 出生后第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常于7~10日后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62. 儿童12岁时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

63. 儿童1岁时头围、胸围相等。

64. 新生儿在15~20cm 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65. 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等,或有重症心、肝、肾疾病时均不宜喂哺新生儿。

66. 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活或死疫苗。

67. 颈外静脉穿刺时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连线中1/3处,与皮肤平行进针。

68. 股静脉穿刺时于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内侧0.5cm 处垂直进针。

69.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10~90百分位数之间者。

70. 胎儿缺氧早期为胎动增加,胎心率加快≥160次/分。

71.Rh 血型不合主要发生在Rh 阴性孕妇的Rh 阳性胎儿的身上。

7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于早产儿,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

73.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7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胃液振荡试验(泡沫稳定试验) 阴性有助确诊。

75.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76. 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

77. 早产儿放置在暖箱保暖的指征是体重低于2000g 。

78. 胎龄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引起脑损伤的部位有关。

79. 新生儿颅内出血应避免头皮静脉穿刺。

80. 引起核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超过342μmol/l 。

8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途径是气管内滴入。

82. 新生儿败血症出生后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脐部和皮肤。

83. 新生儿控制惊厥首选的镇静剂为苯巴比妥。

84.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长) 小儿正常标准的20%以上者即可诊断为小儿肥胖症。

85. 肥胖患儿多采用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食谱。

86. 婴儿生理性流涎常发生于3~4个月。

87.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淀粉酶产生较少,不宜过早喂淀粉类。

88. 小儿体液的分布与成人不同之处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

89. 判断脱水性质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是血钠浓度。

90. 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3‰。

91.ORS(口服补液盐) 液的成分中电解质含量最多的是氯化钠。

92. 口服补液盐治疗腹泻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者。

93. 脱水患儿累积丢失液量补足的时间应是8~12小时。

94. 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补液时,补液总量应适当减少。

95. 口服补液盐液体的张力为2/3张。

96.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2岁。

97. 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98. 秋冬季腹泻的病原是轮状病毒。

99. 小儿腹泻和酸中毒基本纠正时,突发惊厥应首先考虑低血钙。

100. 鹅口疮患儿为其清洁口腔宜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

101. 纠正轻度脱水患儿,应选择少量多次喂服ORS 液。

102. 腹泻患儿,预防臀红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

103. 腹泻输液过程中出现腹胀、肌张力低下、心音低钝考虑为血钾降低。

104.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

105.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一般需禁食,胃肠减压5~10天。

106. 小儿扁桃体炎的好发年龄为4~10岁。

107. 右侧支气管粗短,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108. 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免疫特点是缺乏分泌型IgA 。

109. 按病理分类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是支气管肺炎。

110. 支气管肺炎患儿输液时滴速应控制在5ml /kg 。

111. 支气管肺炎区别于支气管炎的关键是是否闻及两肺细湿啰音。

112. 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113. 肺炎时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的常见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其抗生素应用至体温正常后2周。

115. 支原体肺炎治疗应选择红霉素。

116. 为清理肺炎患儿呼吸道宜选用超声雾化。

117. 肺炎患儿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氧流量1L /min ,氧浓度<40%。 118. 心衰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半卧位。

119. 重症肺炎是除呼吸系统表现加重外,常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

120. 易引起心血管发育畸形的关键时期是胚胎的第2~8周。

121. 正常胎儿血循环中血氧含量最高的器官是肝。

122. 正常2岁小儿心率每分钟为100~120次。

123. 小儿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2.67kPa(20mmHg)。

124. 最常见的先心病是室间隔缺损。

125. 室间膈缺损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是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

126.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

127. 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距位是因为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

128. 护理法洛四联症患儿,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防止血栓栓塞。 129. 属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是法洛四联症。

130. 法洛四联症胸部X 线的表现为典型者心影呈靴形。

131.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应首先采取的体位是膝胸卧位。

132. 房间隔缺损出现肺动脉第2音固定性分裂。

133. 动脉导管未闭出现周围血管征。

134. 洋地黄有效的标志是心率减慢,呼吸改善,肝脏缩小,尿量增加。

135.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6个月。

136. 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

13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14岁<120g /L ,为贫血的诊断标准。

13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110g /L ,为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139. 轻度贫血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值~90g /L 。

140. 重度贫血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值60~30g /L 。

141. 骨髓外造血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142. 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第一次交叉出现于生后4~6天,第二次交叉出现于生后4~6岁。 143. 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44. 预防早产儿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的时间是生后2个月。

145. 不利于铁剂吸收的食物是牛奶。

146. 铁剂与维生素C 、肉类、氨基酸、果糖等同服,能促进铁的吸收。

147. 服用铁剂的最适宜时间是两餐之间。

148. 铁剂使用中应当注意二价铁吸收效果好。

149. 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有效早期指征是网织红细胞上升。

15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铁剂治疗,血象恢复后仍应持续服用铁剂2个月。

151. 绿叶蔬菜、水果、谷类、动物内脏等中含丰富叶酸。

152. 慢性腹泻可使婴儿铁吸收减少。

153, 婴幼儿长期偏食可导致铁摄入不足。

154.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 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155. 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的致死原因是颅内出血。

15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禁用的药物种类是阿司匹林类。

157. 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 。

158. 学龄儿童每日正常尿量少于400ml ,婴幼儿少于200ml ,即为少尿。

159. 每日尿量少于50ml 为无尿。

160. 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是低蛋白血症。

161.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沉恢复的时间一般是8周~12周。

162.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163. 急性肾炎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

164. 急性肾炎小儿可以恢复上学的标准是尿阿迪计数正常。

16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最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大量蛋白尿。

166. 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多为2~7岁。

167.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肾病的首选药物。

168. 单纯性肾病患儿最显著的症状是高度浮肿。

169. 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170. 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为急性肾小球肾肾炎的常见并发症。

171. 小儿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

172. 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合并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激素。

173. 小儿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174. 泌尿系感染患儿宜大量饮水

175. 化脓性脑膜炎使用敏感性抗生素的时间至少是2~3周,或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后复查脑脊液正常后停药。

176.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177.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通过脐部感染。

178.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诱发的周围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主要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其脑神经损害以面神经受累最常见,但多为双侧面瘫表现。约有10%的病人出现轻微中枢神经损伤,出现病理征。

179. 小儿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神经反射有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

180. 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20%甘露醇,因其快速滴入能达到高渗利尿的目的,能很好的降低颅内压。

181. 使用20%甘露醇前应检查药物有无结晶,该药应缓慢静推或快速静滴,勿将药液漏到血管外,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如药液中有结晶,使用时略微加温使其溶解后注射使用,静脉滴入时最好是用带过滤网的输血器,以免晶体进入血管,不能要加碱性液体。

182.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多动,有攻击行为等,但患儿智力正常为特点。

183.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可见发病后蛋白含量逐渐升高,4周后逐渐下降,而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

184. 脑脊液检查,细菌培养加药敏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并指导治疗的重要检查。

185. 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等,如脑神经受损还可产生耳聋、失明等;脑实质受累可产生瘫痪、智力低下或癫痫等。

186. 典型的痉挛性脑瘫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抱起时双腿交叉呈剪刀样。 187. 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应主要以功能锻炼,预防意外,保证营养为主,除癫痫发作患儿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其他患儿不需要中枢药物治疗。

188. 脑脊液检查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过早抱起会引起头痛等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脑疝。 189.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190. 化脓性脑膜炎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脑膜刺激症和脑脊液改变为主要特征。 191. 控制小儿风湿热复发首选的药物是长效青霉素,每月肌注一次,疗程至少5年,一般用至25岁或更久。

192. 风湿热患儿绝对卧床时间:无心脏炎者2周,轻度心脏炎者4周,重度心脏炎者6~12周。绝对卧床时间与关节障碍无关。

193. 严重腹型紫癜患儿应当禁食,以防止消化道出血。一般腹型紫癜患儿给予无动物蛋白、无渣饮食。

194. 过敏性紫癜主要受损部位包括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

195. 川崎病患儿的眼部症状是全身小血管炎的局部表现。每日以生理盐水擦洗可以缓解不适,无需特殊处理。

196. 川崎病的心血管系统受累虽然不常见但是主要致死原因,常于发病后1~6周出现,故需要密切监测。

197. 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免疫措施是进行预防接种即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

198.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99.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10天左右。

200. 猩红热帕氏线多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弯和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并伴有出血点而呈紫色横纹线。

201. 在麻疹前驱期发热2~3日后,在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可见散在细小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即麻疹黏膜斑(柯氏斑) ,为本病特征性黏膜斑。此斑持续仅1~2天即完全消失,为麻疹早期的重要表现。

202. 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带麻疹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为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该病好发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愈后获终身免疫。

203. 典型麻疹皮疹于发热3~4天开始出现,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后达到手掌足底,2~3天逐渐遍及全身。初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随即呈鲜红色,皮疹由稀疏逐渐密集,可融合成片,疹间有正常皮肤;疹退后有脱屑并留色素沉着。 204. 麻疹的隔离期是: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

205. 对易感儿未接受麻疹疫苗接种者,于接触麻疹后5天内肌注人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发病,如接触后5天后注射,可减轻症状。被动免疫仅维持3~8周。

206. 对8个月以上小儿,凡未患过麻疹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有效地预防麻疹。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207. 流行性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

208. 中毒性痢疾无腹泻的早期病例,应作冷盐水灌肠,如有脓血便可初步确诊;无脓血时可挑黏液镜检以确诊。

209. 猩红热是由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210. 咽拭子细菌培养最有助于诊断猩红热。

211. 猩红热是由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急性传染病。少数患儿病后2~3周可发生急性肾炎或风湿热。

212. 典型水痘皮疹的特点是:皮疹常在起病日或次日出现;主要在躯干及头部,四肢较少,初起为细小红色斑疹,数小时变为丘疹,再数小时发展为水泡疹,呈水滴状清亮水泡,周围红晕,瘙痒感重,24小时内变浑浊,1~3天后变干结痂,一周左右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的特征为丘疹、新鲜和陈旧的水疱疹以及干痂在同一部位皮肤同时并存;呈向心性分布。重症水痘疱疹内液可呈血性。

213. 猩红热起病12~48小时内出疹,通常24小时内布满全身。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皮疹愈多脱皮愈明显,轻症呈糠屑样,重症则大片脱皮,不留色素沉着。

214. 中毒性痢疾的特点是发病急骤,突发高热,可达40℃以上,患儿全身中毒症状重,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昏迷或呼吸衰竭。早期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与腹泻。

215. 小儿中毒型痢疾临床分为三型:休克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还可并发DIC 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广泛出血和呼吸困难。脑型:以神志不清、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很快出现脑水肿、脑疝表现。常因脑疝而呼吸骤停死亡。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表现。

216.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与其它热病不同,处理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冷敷、醇浴以免皮肤血管收缩、末梢血管循环障碍,使皮疹不易透发或中途收没。保持皮肤清洁,不宜用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

217. 结核菌素实验为皮内注射,注射部位为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48~72小时看结果。测局部硬结范围,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判断强度。

218. 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5mm 以下为阴性;硬结直径5~9mm 为弱阳性反应"+";硬结直径10~20mm 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20mm,

且有水泡,坏死或淋巴管炎者为极强阳性反应"++++"

219.PPD 试验呈强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220. 原发型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原发型肺结核90%在肺内,大多位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上部,尤以右肺多见

221.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多缓,常伴结核中毒症状;婴幼儿及重症患儿可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结核中毒症状为主,一般肺部体征不明显;周围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可出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等过敏表现。

222. 链霉素的毒副反应包括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肾损害、周围神经炎和过敏反应,因此需定期监测前庭和听力功能。

223.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是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毛玻璃样,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两者同时降低是结脑的典型改变) 。

224. 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由肺部原发病灶,肿大的淋巴结和两者相连的发炎的淋巴管组成,胸片呈现典型哑铃状" 双极影" 。

225. 结核病预防性用药的指征是与开放性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3岁以下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实验为阳性者;结核菌素实验新近由阴转阳;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结核菌素实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结核菌素实验阳性而需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226. 异烟肼的毒副作用包括精神兴奋,周围神经炎、肝功受损和皮疹,可同服维生素B 预防周围神经炎,并每月查肝功。

227. 乙胺丁醇的毒副反应包括球后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应每月查视力、视野及辨色力。

228.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未感染过结核;结核菌素失效;处于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4~8周内) ;机体免疫受抑制如严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全并麻疹、百日咳等;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

229.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包括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定期更换体位,防止褥疮;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30.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见于卡介苗接种后;儿童无明显临床表现而呈现阳性者,表示受过结核感染,但不一定有活动病灶;3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者的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两年内由阴转阳,或强度明显增加者表示有新近感染。

231. 小儿首选的止惊药是地西泮(安定) 。一般3~5分钟起效,但维持时间短暂,必要时20~30分钟后重复给药一次。

232. 婴儿上感初期突发高热最易引起惊厥。

233. 现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正确复苏程序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顺序不可颠倒。

234. 对昏迷时间过长的病人应定时翻身、按摩骨突起部位。保持固定体位易出现压疮。 235. 为降低颅内压而进行的处理包括侧脑室引流、脱水治疗、激素治疗、低温亚冬眠疗法、控制性过度通气。

236. 定时吸痰、体位引流、翻身拍背协助排痰、超声雾化均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持续给氧只是一种给氧方式,并不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237.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及肺组织的血液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8. 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症状体征:

①意识突然丧失,可有一过性抽搐;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③心音消失或心动严重过缓;

④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表浅、缓慢、倒气) 。

以上四条为诊断主要条件,瞳孔散大、发绀为参考依据。心电图可表现为心率极缓或停搏。 239. 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血压增高、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惊厥、意识障碍、前囟隆起。

240.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约1/3有阳性家族史。单纯型高热惊厥其特点是:

①多在6个月至5岁之间发病,有显著遗传倾向,发作前后小儿情况良好。

②发作前均有发热,常为38.5℃~40℃,多在发热初起体温上升时发作。

③以全身性发作为主,一般不超过10分钟;

④每次发热过程一般仅有1次惊厥;

⑤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无异常。

241. 脑脊液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感染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242. 昏迷患儿为防分泌物吸入窒息取侧卧位,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出现脑水肿宜头部抬高30°,有利于颅内血液回流。

243. 脑病患儿出现瞳孔大小不等时,应立即考虑脑疝的可能。

1.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由低级到高级。

2. 小儿前囟晚闭常见于佝偻病。

3.5个月的小儿可添加的辅食为蛋黄等。

4.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初种的次数为3次。

5. 小儿机体发育较早的系统是神经系统。

6. 小儿头围与胸围相等的月龄是12个月。

7.2岁正常小儿平均体重是出生体重的4倍。

8. 反应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身长。

9. 小儿机体发育较迟的系统是生殖系统。

10.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头围是34厘米。

11. 小而开始协调注视物体的年龄是2个月左右。

12.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阶段是出生至1岁。

13. 小儿开始认识母亲,减到奶瓶表示喜悦的年龄是4~5个月。

14. 卡介苗初种年龄是生后2~3天。

15. 正常6个月的小儿能够独坐。

16. 正常1周岁的小儿应会独立行走。

17. 新生儿期应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针。

18.8个月小儿初种的疫苗是麻疹疫苗。

19. 卡介苗的注射方法是皮内注射。

20. 白百破疫苗的接种方法是皮下注射。

21. 酒精擦浴的浓度是35%~50%。

22.35公斤小儿的体表面积是1.15m 。

23.1500克体重以下的早产儿可进行脐静脉插管。

24. 脐静脉插管后导管末端应为下腔静脉。

20. 新生儿假月经出现于生后5~7天。

26.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IgG 。

27. 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8.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29. 新生儿体温过高时首选的护理措施是松开包裹。

30. 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1. 低出生体重儿至出生1小时内体重低于2500克者。

32.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输入的液体应加温至35℃。

33. 新生儿颅内出血时应抬高床头之15~30度。

34. 新生儿破伤风应避免任何刺激。

35. 新生儿溶血症应进行蓝光治疗。

36. 新生儿颅内出血以缺氧和产伤为主要原因。

37.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

38. 新生儿破伤风表现为皮肤发凉,发硬。

39.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和握持反射等。

40.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能力发育迟缓。

41. 给营养不良的患儿肌注苯丙酸诺龙的目的是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42. 婴儿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维生素D 的缺乏。

43. 预防佝偻病,每日服用维生素D 的预防剂量是400~800IU 。

44. 营养不良的并发性包括贫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自发性低血糖和低蛋白水肿等。

45.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出现水肿是因为低蛋白血症。

46. 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

47.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48. 营养不良患儿实验室检查最突出的表现是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49. 体内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

50. 营养不良患儿早晨容易出现低血糖,需立即静脉注射25%~50%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

51. 围产期是指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7天。

52. 新生儿期是指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满28天。

53. 生长发育期最为迅速的一期是婴儿期。

54. 婴儿期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能量为110kcal 。

55. 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150ml 。

56.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不足1500克的新生儿。

57. 足月新生儿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

58. 营养不良常见于3岁以下小儿。

59. 中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40%。

60. 小儿营养不良的血清血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是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61. 出生后第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常于7~10日后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62. 儿童12岁时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

63. 儿童1岁时头围、胸围相等。

64. 新生儿在15~20cm 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65. 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等,或有重症心、肝、肾疾病时均不宜喂哺新生儿。

66. 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活或死疫苗。

67. 颈外静脉穿刺时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连线中1/3处,与皮肤平行进针。

68. 股静脉穿刺时于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内侧0.5cm 处垂直进针。

69.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10~90百分位数之间者。

70. 胎儿缺氧早期为胎动增加,胎心率加快≥160次/分。

71.Rh 血型不合主要发生在Rh 阴性孕妇的Rh 阳性胎儿的身上。

7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于早产儿,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

73.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7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胃液振荡试验(泡沫稳定试验) 阴性有助确诊。

75.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76. 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

77. 早产儿放置在暖箱保暖的指征是体重低于2000g 。

78. 胎龄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引起脑损伤的部位有关。

79. 新生儿颅内出血应避免头皮静脉穿刺。

80. 引起核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超过342μmol/l 。

8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途径是气管内滴入。

82. 新生儿败血症出生后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脐部和皮肤。

83. 新生儿控制惊厥首选的镇静剂为苯巴比妥。

84.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长) 小儿正常标准的20%以上者即可诊断为小儿肥胖症。

85. 肥胖患儿多采用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食谱。

86. 婴儿生理性流涎常发生于3~4个月。

87.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淀粉酶产生较少,不宜过早喂淀粉类。

88. 小儿体液的分布与成人不同之处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

89. 判断脱水性质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是血钠浓度。

90. 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3‰。

91.ORS(口服补液盐) 液的成分中电解质含量最多的是氯化钠。

92. 口服补液盐治疗腹泻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者。

93. 脱水患儿累积丢失液量补足的时间应是8~12小时。

94. 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补液时,补液总量应适当减少。

95. 口服补液盐液体的张力为2/3张。

96.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2岁。

97. 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98. 秋冬季腹泻的病原是轮状病毒。

99. 小儿腹泻和酸中毒基本纠正时,突发惊厥应首先考虑低血钙。

100. 鹅口疮患儿为其清洁口腔宜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

101. 纠正轻度脱水患儿,应选择少量多次喂服ORS 液。

102. 腹泻患儿,预防臀红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

103. 腹泻输液过程中出现腹胀、肌张力低下、心音低钝考虑为血钾降低。

104.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

105.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一般需禁食,胃肠减压5~10天。

106. 小儿扁桃体炎的好发年龄为4~10岁。

107. 右侧支气管粗短,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108. 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免疫特点是缺乏分泌型IgA 。

109. 按病理分类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是支气管肺炎。

110. 支气管肺炎患儿输液时滴速应控制在5ml /kg 。

111. 支气管肺炎区别于支气管炎的关键是是否闻及两肺细湿啰音。

112. 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113. 肺炎时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的常见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其抗生素应用至体温正常后2周。

115. 支原体肺炎治疗应选择红霉素。

116. 为清理肺炎患儿呼吸道宜选用超声雾化。

117. 肺炎患儿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氧流量1L /min ,氧浓度<40%。 118. 心衰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半卧位。

119. 重症肺炎是除呼吸系统表现加重外,常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

120. 易引起心血管发育畸形的关键时期是胚胎的第2~8周。

121. 正常胎儿血循环中血氧含量最高的器官是肝。

122. 正常2岁小儿心率每分钟为100~120次。

123. 小儿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2.67kPa(20mmHg)。

124. 最常见的先心病是室间隔缺损。

125. 室间膈缺损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是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

126.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

127. 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距位是因为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

128. 护理法洛四联症患儿,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防止血栓栓塞。 129. 属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是法洛四联症。

130. 法洛四联症胸部X 线的表现为典型者心影呈靴形。

131.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应首先采取的体位是膝胸卧位。

132. 房间隔缺损出现肺动脉第2音固定性分裂。

133. 动脉导管未闭出现周围血管征。

134. 洋地黄有效的标志是心率减慢,呼吸改善,肝脏缩小,尿量增加。

135.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6个月。

136. 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

13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14岁<120g /L ,为贫血的诊断标准。

13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110g /L ,为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139. 轻度贫血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值~90g /L 。

140. 重度贫血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值60~30g /L 。

141. 骨髓外造血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142. 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第一次交叉出现于生后4~6天,第二次交叉出现于生后4~6岁。 143. 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44. 预防早产儿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的时间是生后2个月。

145. 不利于铁剂吸收的食物是牛奶。

146. 铁剂与维生素C 、肉类、氨基酸、果糖等同服,能促进铁的吸收。

147. 服用铁剂的最适宜时间是两餐之间。

148. 铁剂使用中应当注意二价铁吸收效果好。

149. 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有效早期指征是网织红细胞上升。

15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铁剂治疗,血象恢复后仍应持续服用铁剂2个月。

151. 绿叶蔬菜、水果、谷类、动物内脏等中含丰富叶酸。

152. 慢性腹泻可使婴儿铁吸收减少。

153, 婴幼儿长期偏食可导致铁摄入不足。

154.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 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155. 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的致死原因是颅内出血。

15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禁用的药物种类是阿司匹林类。

157. 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 。

158. 学龄儿童每日正常尿量少于400ml ,婴幼儿少于200ml ,即为少尿。

159. 每日尿量少于50ml 为无尿。

160. 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是低蛋白血症。

161.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沉恢复的时间一般是8周~12周。

162.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163. 急性肾炎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

164. 急性肾炎小儿可以恢复上学的标准是尿阿迪计数正常。

16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最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大量蛋白尿。

166. 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多为2~7岁。

167.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肾病的首选药物。

168. 单纯性肾病患儿最显著的症状是高度浮肿。

169. 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170. 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为急性肾小球肾肾炎的常见并发症。

171. 小儿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

172. 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合并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激素。

173. 小儿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174. 泌尿系感染患儿宜大量饮水

175. 化脓性脑膜炎使用敏感性抗生素的时间至少是2~3周,或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后复查脑脊液正常后停药。

176.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177.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通过脐部感染。

178.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诱发的周围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主要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其脑神经损害以面神经受累最常见,但多为双侧面瘫表现。约有10%的病人出现轻微中枢神经损伤,出现病理征。

179. 小儿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神经反射有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

180. 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20%甘露醇,因其快速滴入能达到高渗利尿的目的,能很好的降低颅内压。

181. 使用20%甘露醇前应检查药物有无结晶,该药应缓慢静推或快速静滴,勿将药液漏到血管外,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如药液中有结晶,使用时略微加温使其溶解后注射使用,静脉滴入时最好是用带过滤网的输血器,以免晶体进入血管,不能要加碱性液体。

182.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多动,有攻击行为等,但患儿智力正常为特点。

183.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可见发病后蛋白含量逐渐升高,4周后逐渐下降,而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

184. 脑脊液检查,细菌培养加药敏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并指导治疗的重要检查。

185. 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等,如脑神经受损还可产生耳聋、失明等;脑实质受累可产生瘫痪、智力低下或癫痫等。

186. 典型的痉挛性脑瘫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抱起时双腿交叉呈剪刀样。 187. 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应主要以功能锻炼,预防意外,保证营养为主,除癫痫发作患儿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其他患儿不需要中枢药物治疗。

188. 脑脊液检查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过早抱起会引起头痛等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脑疝。 189.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190. 化脓性脑膜炎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脑膜刺激症和脑脊液改变为主要特征。 191. 控制小儿风湿热复发首选的药物是长效青霉素,每月肌注一次,疗程至少5年,一般用至25岁或更久。

192. 风湿热患儿绝对卧床时间:无心脏炎者2周,轻度心脏炎者4周,重度心脏炎者6~12周。绝对卧床时间与关节障碍无关。

193. 严重腹型紫癜患儿应当禁食,以防止消化道出血。一般腹型紫癜患儿给予无动物蛋白、无渣饮食。

194. 过敏性紫癜主要受损部位包括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

195. 川崎病患儿的眼部症状是全身小血管炎的局部表现。每日以生理盐水擦洗可以缓解不适,无需特殊处理。

196. 川崎病的心血管系统受累虽然不常见但是主要致死原因,常于发病后1~6周出现,故需要密切监测。

197. 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免疫措施是进行预防接种即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

198.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99.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10天左右。

200. 猩红热帕氏线多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弯和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并伴有出血点而呈紫色横纹线。

201. 在麻疹前驱期发热2~3日后,在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可见散在细小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即麻疹黏膜斑(柯氏斑) ,为本病特征性黏膜斑。此斑持续仅1~2天即完全消失,为麻疹早期的重要表现。

202. 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带麻疹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为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该病好发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愈后获终身免疫。

203. 典型麻疹皮疹于发热3~4天开始出现,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后达到手掌足底,2~3天逐渐遍及全身。初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随即呈鲜红色,皮疹由稀疏逐渐密集,可融合成片,疹间有正常皮肤;疹退后有脱屑并留色素沉着。 204. 麻疹的隔离期是: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

205. 对易感儿未接受麻疹疫苗接种者,于接触麻疹后5天内肌注人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发病,如接触后5天后注射,可减轻症状。被动免疫仅维持3~8周。

206. 对8个月以上小儿,凡未患过麻疹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有效地预防麻疹。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207. 流行性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

208. 中毒性痢疾无腹泻的早期病例,应作冷盐水灌肠,如有脓血便可初步确诊;无脓血时可挑黏液镜检以确诊。

209. 猩红热是由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210. 咽拭子细菌培养最有助于诊断猩红热。

211. 猩红热是由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急性传染病。少数患儿病后2~3周可发生急性肾炎或风湿热。

212. 典型水痘皮疹的特点是:皮疹常在起病日或次日出现;主要在躯干及头部,四肢较少,初起为细小红色斑疹,数小时变为丘疹,再数小时发展为水泡疹,呈水滴状清亮水泡,周围红晕,瘙痒感重,24小时内变浑浊,1~3天后变干结痂,一周左右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的特征为丘疹、新鲜和陈旧的水疱疹以及干痂在同一部位皮肤同时并存;呈向心性分布。重症水痘疱疹内液可呈血性。

213. 猩红热起病12~48小时内出疹,通常24小时内布满全身。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皮疹愈多脱皮愈明显,轻症呈糠屑样,重症则大片脱皮,不留色素沉着。

214. 中毒性痢疾的特点是发病急骤,突发高热,可达40℃以上,患儿全身中毒症状重,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昏迷或呼吸衰竭。早期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与腹泻。

215. 小儿中毒型痢疾临床分为三型:休克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还可并发DIC 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广泛出血和呼吸困难。脑型:以神志不清、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很快出现脑水肿、脑疝表现。常因脑疝而呼吸骤停死亡。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表现。

216.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与其它热病不同,处理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冷敷、醇浴以免皮肤血管收缩、末梢血管循环障碍,使皮疹不易透发或中途收没。保持皮肤清洁,不宜用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

217. 结核菌素实验为皮内注射,注射部位为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48~72小时看结果。测局部硬结范围,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判断强度。

218. 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5mm 以下为阴性;硬结直径5~9mm 为弱阳性反应"+";硬结直径10~20mm 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20mm,

且有水泡,坏死或淋巴管炎者为极强阳性反应"++++"

219.PPD 试验呈强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220. 原发型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原发型肺结核90%在肺内,大多位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上部,尤以右肺多见

221.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多缓,常伴结核中毒症状;婴幼儿及重症患儿可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结核中毒症状为主,一般肺部体征不明显;周围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可出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等过敏表现。

222. 链霉素的毒副反应包括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肾损害、周围神经炎和过敏反应,因此需定期监测前庭和听力功能。

223.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是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毛玻璃样,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两者同时降低是结脑的典型改变) 。

224. 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由肺部原发病灶,肿大的淋巴结和两者相连的发炎的淋巴管组成,胸片呈现典型哑铃状" 双极影" 。

225. 结核病预防性用药的指征是与开放性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3岁以下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实验为阳性者;结核菌素实验新近由阴转阳;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结核菌素实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结核菌素实验阳性而需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226. 异烟肼的毒副作用包括精神兴奋,周围神经炎、肝功受损和皮疹,可同服维生素B 预防周围神经炎,并每月查肝功。

227. 乙胺丁醇的毒副反应包括球后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应每月查视力、视野及辨色力。

228.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未感染过结核;结核菌素失效;处于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4~8周内) ;机体免疫受抑制如严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全并麻疹、百日咳等;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

229.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包括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定期更换体位,防止褥疮;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30.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见于卡介苗接种后;儿童无明显临床表现而呈现阳性者,表示受过结核感染,但不一定有活动病灶;3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者的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两年内由阴转阳,或强度明显增加者表示有新近感染。

231. 小儿首选的止惊药是地西泮(安定) 。一般3~5分钟起效,但维持时间短暂,必要时20~30分钟后重复给药一次。

232. 婴儿上感初期突发高热最易引起惊厥。

233. 现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正确复苏程序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顺序不可颠倒。

234. 对昏迷时间过长的病人应定时翻身、按摩骨突起部位。保持固定体位易出现压疮。 235. 为降低颅内压而进行的处理包括侧脑室引流、脱水治疗、激素治疗、低温亚冬眠疗法、控制性过度通气。

236. 定时吸痰、体位引流、翻身拍背协助排痰、超声雾化均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持续给氧只是一种给氧方式,并不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237.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及肺组织的血液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8. 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症状体征:

①意识突然丧失,可有一过性抽搐;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③心音消失或心动严重过缓;

④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表浅、缓慢、倒气) 。

以上四条为诊断主要条件,瞳孔散大、发绀为参考依据。心电图可表现为心率极缓或停搏。 239. 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血压增高、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惊厥、意识障碍、前囟隆起。

240.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约1/3有阳性家族史。单纯型高热惊厥其特点是:

①多在6个月至5岁之间发病,有显著遗传倾向,发作前后小儿情况良好。

②发作前均有发热,常为38.5℃~40℃,多在发热初起体温上升时发作。

③以全身性发作为主,一般不超过10分钟;

④每次发热过程一般仅有1次惊厥;

⑤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无异常。

241. 脑脊液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感染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242. 昏迷患儿为防分泌物吸入窒息取侧卧位,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出现脑水肿宜头部抬高30°,有利于颅内血液回流。

243. 脑病患儿出现瞳孔大小不等时,应立即考虑脑疝的可能。


相关内容

  • 初级护师报考指南
  • 考试介绍返回顶部↑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 一.初级护师考试范围 (一 ...

  • 护理查房模板
  • 足月小样儿教学查房 时间:2016-5-19 地点:新生儿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陈素娜(新生儿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责任护士:陈莎莎(护师) 内容:足月小样儿 参加人员:陈艳美(护理部主任).陈红娟(妇产科护士长).周婷(门诊护士长).彭建梅.谭紫惠.谭珊珊.李宁.刘媛.陈诚.谭艳琴.李佳.谭倩倩. ...

  • 2015年主管护师报名方式及要求
  • 2015年主管护师报名方式及要求 2015年主管护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 2015年主管护师考试报名时间2014年12月开始,主管护师考试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 ...

  • 儿科护士培训计划
  • 儿科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1) 培养护士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专业兴趣. 2) 熟悉各班职责,掌握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护理,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 发生. 3) 掌握儿科护理常规及常见疾病的常规护理,熟悉专科疾病护理知识,逐步提高其专业素 质. 4) 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提高其 ...

  • 2016年主管护师考试复习资料(冲突)
  • 为广大考生提供:2016年主管护师考试复习资料.主管护师考试知识重点.主管护师笔记,以及主管护师备考辅导大全,帮助考生轻松应对考试. 第八章 冲突与协调 第一节 冲突 一.冲突概述 (一)冲突的概念 冲突是由于某种差异引起的对立双方在资源匮乏时出现阻挠行为,并被感觉到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观点 ...

  • 2016主管护师年终总结范文
  • XX主管护师年终总结范文?XX主管护师年终总结范文怎么写?XX主管护师年终总结范文范文哪里有?第一范文网了XX主管护师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我科遵循医院管理年活动所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服务宗旨,认真执行本年度护理工作计划,按山东省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

  • 重庆护士大专学校招生简章
  • 重庆护士大专学校招生简章 高级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按技术职务可分为初级技术职务:护士.护师;中级技术职务:主管护师;高级技术职务: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三个层次.高级护理专业培养的便是护师.护士与护师是有区别的.护师可以独立承担患者的护理工作,成为病房的责任护士,施行以病人为中 ...

  • 2016年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
  • 2016年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院长的领导下,遵循和落实院长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医疗安全为目标,预防为主,强调过程管理和质量责任,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创造优质护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护士的职称
  • 护士(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并且注册已上岗) 初级护师(护理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社区六个亚专业). 中专学历在岗5年, 大专3年, 本科1年即可考取 初级资格(师级).中级资格 考试科目 考试日期和时间 基础知识 5月14日 9:00-11:00 相关专业知识 14:00-16:00 专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