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文化

海纳百川:上海的文化

一、古代上海文化特点:

上海在开埠前,虽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书院,出过一些文化名人,如徐光启,产生过一些有文化意义的工艺品,如顾绣,但就整个城市而言,并无明显的文化个性。

由于上海大部分县直接从松江、昆山分出,且一直苏松太并称,同时江苏、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更与吴地渊源较深。

吴文化与越文化并无明确区分,历史上两地虽常有分合,但整个江南、浙北、浙东地区的交往非常频繁,语言基本一致,风俗大致相同,耕作方式、物产品种也大同小异,互为补充。春秋时吴越成敌国,但在古九州中同属扬州。秦汉时同属会稽郡,直到明清两代建南京和南直隶,江浙始分治独立,上海处于吴越文化圈的东缘。

上海当时的3000-4000平方公里不设一县,可见其被称为“海隅蛮荒”不是虚言。

上海是在明清两代才最后追赶上江浙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元人马端临(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 )对此地性格作过判断:“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

宋以后,上海人终于找到三种基本产业:煮盐,植棉,海运,这三大支柱产业使上海社会文化在江南地区标出特色。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嘉靖年间官宦顾名世嗜好绣品,晚年在现南市露香园路筑一园林,命婢妾制作绣品观赏、赠友。可考的名手有缪氏、顾兰玉等。以韩希孟(顾名世的孙媳)最具代表性。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均藏有其作品。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苏绣也受她的影响很大。

二、近代上海文化特点与海派文化

上海近代文化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海派文化”。上海文化并不等同于海派文化,但无疑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方面。

对海派一词如何理解,学术界见仁见智,其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海派,指京剧、绘画、文学等具体艺术品种中的上海流派,其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海上画派”和京剧中的海派,后来内涵扩展、延伸,成为一种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乃至包括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所涉人事亦不复限于上海一地。

“海派”较早见于同光年间,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曰“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当之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画笔自成一家,更有吴友如等人画洋楼、画美女,绘风俗图,与传统的山水人物花卉毫不相干。

代表人物: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

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 (左为吴昌硕画像)

“海派”称呼的另一重要起源于京剧界。道光以后,昆曲衰落,京调形成,“呼外省之剧曰‘海派’”。当时上海还未成为京剧中心,因此“海派”并不专指上海,“海者,泛滥无范围之谓”。

海派京剧以常春恒、盖叫天、周信芳为代表。

海派之名都不是上海流派自封自命的,而是由别的流派、非海派的同行讥讽、贬斥而来的。时至今日,艺术界自认海派者不乏其人,海派经过了讥讽、默认、张扬三个阶段。文学界则没有人自认海派,海派一直是个贬称。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张资平、叶灵风、刘呐鸥等是海派,但无人出来高举海派的旗帜。其他领域,如哲学、史学等,似乎与京海之争无涉。

对海派的特征,学术界多持这样的看法:

其一,创新。

其二,开放。

其三,灵活。

其四,多样。

其五,宽容。

陈旭麓:海派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似已成为过去,因为它当初的某些特征已逐步为各种文化所共有,程度也在深化,而且昔日的上海已成陈迹,与京派对称的海派的社会条件正在消失,所以,海派已是一个历史词语。但作为艺术、文化上的风格来说,仍是现实的,我们还随时可以听到海派散发的气息。

三、全国文化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下半叶,上海文化在全国已经举足轻重,某些方面(如西学传播)已成为全国中心。20世纪初,上海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到30年代达于极盛,不仅是进步文化中心或新文化中心,而且是综合性的,教育、出版、文学、艺术„„,是上海大城市综合优势的表现。

1、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照明、饮水、交通、通讯、照相机等。

器物输入,经历了强烈排斥——观察思考——模仿学习三部曲。

各种洋物遭受排拒的程度不同。这种差异由中国传统习惯及本土器物对洋物的相容性不同决定的。有些洋物在本土有与其相对应的同类产品,如洋布与土布,洋针与土针,功能相似,不同的是质量与价格,因此所受阻力小,不会引起文化意义上的排斥。至于生产者的抵制,如土布生产者抵制洋布,出于生计,属另一种情况。

2、报刊传媒中心

墨海书馆,美华书院,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华人自办的报纸

《强学报》,1896年1月12日,强学会,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农学报》1897年5月,罗振玉,中国最早的农学刊物;

《译书公会报》1897年10月,恽积勋,中国第一个由民间人士自办的译书专刊; 《蒙学报》,1897年11月,叶瀚,以少儿为对象的启蒙读物;

《女学报》1898年7月24日,康同薇等负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妇女刊物。 还有《时务报》、《通学报》、《集成报》、《指南报》、《富强报》等,种类之多,层次之丰富,为全国之最,其中最著者为《时务报》,梁启超主笔,1896年8月9日创刊,福州路。

《申报》

英文报纸

《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又名《北华先驱周报》或《先锋报》。1850年创办,英人奚安门(Shearman),周刊,是上海出版最早的英文报纸。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4年7月创刊,奚安门(Shearman),《北华捷报》成为其每周增刊。1851年停刊,是上海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久、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德文新报》(Der Oslasiatische Lloyed ),1866年,上海著名的德文报纸。1917年停刊。

《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1879年创刊,上海重要的英文报纸。1930年停刊。

《中法汇报》(L’cho de chine)法文日报,1895年创刊,为上海最重要的法文报纸。

总之,1895年前,上海报刊已初具规模,文种有中、英、法、德文等,周期有日、周、晚报,月刊、季、年刊,内容有专门性《格致汇编》、儿童报刊《小孩月报》、综合性《申报》,创办者有外侨、华人、官办、官办,属宗教、非宗教系统。

近代西学传播,多由上海报刊完成,具有开创意义,如近代最早的、较系统介绍古希腊罗马名人的是《六合丛谈》,如柏拉图(时译“百拉多”),凯撒(该撒)、荷马(和马),最早详细介绍电话原理的是《格致汇编》,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扩大了认知空间。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中华书局

《小孩画报》1875年4月,美国长老会清心书院出版,历时四十年,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份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杂志,也是上海最早的画报(镂版)。

《点石斋画报》1888年6月1日,旬刊,点石斋印书局印刷,主要执笔人吴友如,共出473期,充分展示上海风貌,是19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画报(石印,开始了中国人绘制画报的历史)

《良友》1926年,采用影写版,开始了上海画报史的新时期,以后成为近代上海发行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综合性画报。

3、通俗文学中心

近代上海通俗文学报刊,脱胎于日报的文学副刊,1872年5月20-23日,《申报》以连载形式,翻译刊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故事,题目是《谈瀛小录》,可视为通俗文学刊物前驱。

1892年3月《海上奇书》杂志出版,标志着上海通俗文学刊物正式问世。1892-1948年,此类刊物共150多种,小报近80种。

各类小说是通俗文学报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社会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鄂《老残游记》);市民生活小说(孙漱石《海上繁华梦》) ;言情小说(张恨水《啼笑因缘》、秦瘦鸥《秋海棠》);宫

闱小说(蔡东藩《西太后演义》);以及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民间传奇小说、滑稽小说。

4、电影中心

电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青年实业家路易· 米埃尔在巴黎一个咖啡馆内,正式放映了《墙》等几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标志了电影完成了它的发明阶段进入真正的电影时代。电影走出实验室不久,就来到了中国,首先是上海。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上海也是亚洲地区最早放映电影的地区之一。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虹口海宁路、乍浦路口,用铅铁皮搭建了一座可容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一座电影院。

1917年秋商务印书馆盘下一位来上海拍片的美国商人的摄影器材,试办电影制片业务,先附设于照相部之下。1918年又另行成立活动影戏部,这是中国人自资从事电影业的开始。(最初称“活动照相” 、 “影戏”)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等拍摄了第一部影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短故事片。

1930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国产有声故事片。

1932年《啼笑因缘》,是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故事片。

上海的电影明星

女明星:胡蝶、阮玲玉、周璇、王人美

男演员:赵丹、金熖。

5、戏剧中心:

话剧:

新剧又称文明戏,是中国话剧的雏形。上海开埠后,一些教会学校常常组织学生演戏,这种戏既无唱腔、舞蹈,也无锣鼓、乐队,仅以对白构成全剧,时称“新剧”,实际上就是最原始的话剧。

1860年,上海出现一个由旅沪英美侨民创办的ADC剧团(又称大英剧社,爱美剧社,Amateur Drama club of Shanghai),每年要在兰心大戏院公演几次,上演世界著名剧本,舞台布景与表演形式写实逼真,与中国传统戏曲虚拟、写意的方式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关注。

夏月润,男,京剧武生。安徽怀宁人。(1878~1932) 原名昌泗,字云础.夏月珊之弟,谭鑫培的女婿。自幼习京剧,工武生,更擅红生戏。演关公戏,宗王鸿寿。10余岁即出台,他扮相英俊,长靠短打均擅。20岁后曾被上海《同立报》评为“菊榜第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月润参与创办上海新舞台,编演时装新戏《黑籍冤魂》、《潘烈士投海》等。

1907年,春阳社在兰心戏院演出《黑奴吁天录》,尽管社员主要由京剧票友组成,在表演上还残留了许多京剧的痕迹,但这次表演采用了较完整的分幕剧本,人物全穿新制西装,并使用了兰心戏院的全套西式布景和灯光。

1908年,他们在春仙茶园排演《迦茵小传》,这次演出由于在艺术形态上更接近话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正式开端”。

20年代初期,新剧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流行艺术。但随着电影和海派京戏的崛起,特别是20年代欧洲话剧被引入中国,替代、延续了新剧的繁荣。1922年,在美国学习戏剧洪深回到上海,首先将欧洲话剧完整地实施于舞台。

1921年前后,洪深与欧阳予倩等创办“戏剧协社”业余剧团,上演《少奶

奶的扇子》等剧,他们严格按照剧本,认真排练,在剧本、舞美、演技上都达到一个新水平。

戏曲

近代上海是一个戏曲的大舞台,这里聚集了京、越、沪、评弹、淮剧、昆曲、扬、粤、锡、绍及滑稽等十几个剧种,同时还容纳了评剧、川剧等不少剧种的逗留演出。这种繁荣情景为近代中国之最。

近代上海的戏曲活动,超出了一般地方民间文艺的意义,而同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上海近代城市市民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1850年,上海城内有一家茶馆首先兼营戏曲,取名三雅园,但上座清淡。1856年英租界石路出现了一个剧场,仍用三雅园之名,是为上海第一个营业性专用戏院。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亦称“ 京戏 ”。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清末民国初期的京剧改良运动中,一些受西方戏剧观念影响的上海京剧艺人,以汪笑侬、潘月樵、夏氏兄弟、冯子和、欧阳予倩等为代表,采用写实化的表演方法,排演了大批反映民主革命思想的新戏,表演艺术由传统的典雅庄重,趋向追求生活化、性格化。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周信芳、赵如泉、常春恒、林树森、盖叫天、郑法祥、张翼鹏以及南方四大名旦,江南名净,江南名丑等一批海派表演艺术代表人物,在舞台综合艺术等方面有了一系列创新,他们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在刻画人物、表现剧情、丰富程式、接近生活上,使海派表演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越剧是主要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山歌—滩簧—本地滩簧—申曲—沪剧

属江浙三角洲吴语地区滩簧系统,兴起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杭嘉湖地区。

沪剧源出太湖流域吴淞江及黄浦江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后来在长期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它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为说唱形式的滩簧调。

道光年间,已出现职业和半职业性班子,称滩簧,(滩簧是清代以来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代言体坐唱曲艺,民国初年经过化妆演出,逐渐发展为当地的戏曲声腔,多以地名称谓,如苏州滩簧、杭州滩簧、湖州滩簧、金华滩簧、宁波滩簧、绍兴滩簧、余姚滩簧、浦东滩簧)部分地区称花鼓戏,或仍称山歌,在乡间流动演出,若逢节日、庙会或农闲期间则搭台演唱,称“唱高台”。

海纳百川:上海的文化

一、古代上海文化特点:

上海在开埠前,虽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书院,出过一些文化名人,如徐光启,产生过一些有文化意义的工艺品,如顾绣,但就整个城市而言,并无明显的文化个性。

由于上海大部分县直接从松江、昆山分出,且一直苏松太并称,同时江苏、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更与吴地渊源较深。

吴文化与越文化并无明确区分,历史上两地虽常有分合,但整个江南、浙北、浙东地区的交往非常频繁,语言基本一致,风俗大致相同,耕作方式、物产品种也大同小异,互为补充。春秋时吴越成敌国,但在古九州中同属扬州。秦汉时同属会稽郡,直到明清两代建南京和南直隶,江浙始分治独立,上海处于吴越文化圈的东缘。

上海当时的3000-4000平方公里不设一县,可见其被称为“海隅蛮荒”不是虚言。

上海是在明清两代才最后追赶上江浙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元人马端临(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 )对此地性格作过判断:“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

宋以后,上海人终于找到三种基本产业:煮盐,植棉,海运,这三大支柱产业使上海社会文化在江南地区标出特色。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嘉靖年间官宦顾名世嗜好绣品,晚年在现南市露香园路筑一园林,命婢妾制作绣品观赏、赠友。可考的名手有缪氏、顾兰玉等。以韩希孟(顾名世的孙媳)最具代表性。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均藏有其作品。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苏绣也受她的影响很大。

二、近代上海文化特点与海派文化

上海近代文化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海派文化”。上海文化并不等同于海派文化,但无疑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方面。

对海派一词如何理解,学术界见仁见智,其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海派,指京剧、绘画、文学等具体艺术品种中的上海流派,其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海上画派”和京剧中的海派,后来内涵扩展、延伸,成为一种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乃至包括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所涉人事亦不复限于上海一地。

“海派”较早见于同光年间,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曰“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当之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画笔自成一家,更有吴友如等人画洋楼、画美女,绘风俗图,与传统的山水人物花卉毫不相干。

代表人物: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

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 (左为吴昌硕画像)

“海派”称呼的另一重要起源于京剧界。道光以后,昆曲衰落,京调形成,“呼外省之剧曰‘海派’”。当时上海还未成为京剧中心,因此“海派”并不专指上海,“海者,泛滥无范围之谓”。

海派京剧以常春恒、盖叫天、周信芳为代表。

海派之名都不是上海流派自封自命的,而是由别的流派、非海派的同行讥讽、贬斥而来的。时至今日,艺术界自认海派者不乏其人,海派经过了讥讽、默认、张扬三个阶段。文学界则没有人自认海派,海派一直是个贬称。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张资平、叶灵风、刘呐鸥等是海派,但无人出来高举海派的旗帜。其他领域,如哲学、史学等,似乎与京海之争无涉。

对海派的特征,学术界多持这样的看法:

其一,创新。

其二,开放。

其三,灵活。

其四,多样。

其五,宽容。

陈旭麓:海派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似已成为过去,因为它当初的某些特征已逐步为各种文化所共有,程度也在深化,而且昔日的上海已成陈迹,与京派对称的海派的社会条件正在消失,所以,海派已是一个历史词语。但作为艺术、文化上的风格来说,仍是现实的,我们还随时可以听到海派散发的气息。

三、全国文化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下半叶,上海文化在全国已经举足轻重,某些方面(如西学传播)已成为全国中心。20世纪初,上海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到30年代达于极盛,不仅是进步文化中心或新文化中心,而且是综合性的,教育、出版、文学、艺术„„,是上海大城市综合优势的表现。

1、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照明、饮水、交通、通讯、照相机等。

器物输入,经历了强烈排斥——观察思考——模仿学习三部曲。

各种洋物遭受排拒的程度不同。这种差异由中国传统习惯及本土器物对洋物的相容性不同决定的。有些洋物在本土有与其相对应的同类产品,如洋布与土布,洋针与土针,功能相似,不同的是质量与价格,因此所受阻力小,不会引起文化意义上的排斥。至于生产者的抵制,如土布生产者抵制洋布,出于生计,属另一种情况。

2、报刊传媒中心

墨海书馆,美华书院,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华人自办的报纸

《强学报》,1896年1月12日,强学会,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农学报》1897年5月,罗振玉,中国最早的农学刊物;

《译书公会报》1897年10月,恽积勋,中国第一个由民间人士自办的译书专刊; 《蒙学报》,1897年11月,叶瀚,以少儿为对象的启蒙读物;

《女学报》1898年7月24日,康同薇等负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妇女刊物。 还有《时务报》、《通学报》、《集成报》、《指南报》、《富强报》等,种类之多,层次之丰富,为全国之最,其中最著者为《时务报》,梁启超主笔,1896年8月9日创刊,福州路。

《申报》

英文报纸

《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又名《北华先驱周报》或《先锋报》。1850年创办,英人奚安门(Shearman),周刊,是上海出版最早的英文报纸。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4年7月创刊,奚安门(Shearman),《北华捷报》成为其每周增刊。1851年停刊,是上海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久、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德文新报》(Der Oslasiatische Lloyed ),1866年,上海著名的德文报纸。1917年停刊。

《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1879年创刊,上海重要的英文报纸。1930年停刊。

《中法汇报》(L’cho de chine)法文日报,1895年创刊,为上海最重要的法文报纸。

总之,1895年前,上海报刊已初具规模,文种有中、英、法、德文等,周期有日、周、晚报,月刊、季、年刊,内容有专门性《格致汇编》、儿童报刊《小孩月报》、综合性《申报》,创办者有外侨、华人、官办、官办,属宗教、非宗教系统。

近代西学传播,多由上海报刊完成,具有开创意义,如近代最早的、较系统介绍古希腊罗马名人的是《六合丛谈》,如柏拉图(时译“百拉多”),凯撒(该撒)、荷马(和马),最早详细介绍电话原理的是《格致汇编》,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扩大了认知空间。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中华书局

《小孩画报》1875年4月,美国长老会清心书院出版,历时四十年,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份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杂志,也是上海最早的画报(镂版)。

《点石斋画报》1888年6月1日,旬刊,点石斋印书局印刷,主要执笔人吴友如,共出473期,充分展示上海风貌,是19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画报(石印,开始了中国人绘制画报的历史)

《良友》1926年,采用影写版,开始了上海画报史的新时期,以后成为近代上海发行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综合性画报。

3、通俗文学中心

近代上海通俗文学报刊,脱胎于日报的文学副刊,1872年5月20-23日,《申报》以连载形式,翻译刊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故事,题目是《谈瀛小录》,可视为通俗文学刊物前驱。

1892年3月《海上奇书》杂志出版,标志着上海通俗文学刊物正式问世。1892-1948年,此类刊物共150多种,小报近80种。

各类小说是通俗文学报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社会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鄂《老残游记》);市民生活小说(孙漱石《海上繁华梦》) ;言情小说(张恨水《啼笑因缘》、秦瘦鸥《秋海棠》);宫

闱小说(蔡东藩《西太后演义》);以及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民间传奇小说、滑稽小说。

4、电影中心

电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青年实业家路易· 米埃尔在巴黎一个咖啡馆内,正式放映了《墙》等几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标志了电影完成了它的发明阶段进入真正的电影时代。电影走出实验室不久,就来到了中国,首先是上海。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上海也是亚洲地区最早放映电影的地区之一。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虹口海宁路、乍浦路口,用铅铁皮搭建了一座可容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一座电影院。

1917年秋商务印书馆盘下一位来上海拍片的美国商人的摄影器材,试办电影制片业务,先附设于照相部之下。1918年又另行成立活动影戏部,这是中国人自资从事电影业的开始。(最初称“活动照相” 、 “影戏”)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等拍摄了第一部影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短故事片。

1930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国产有声故事片。

1932年《啼笑因缘》,是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故事片。

上海的电影明星

女明星:胡蝶、阮玲玉、周璇、王人美

男演员:赵丹、金熖。

5、戏剧中心:

话剧:

新剧又称文明戏,是中国话剧的雏形。上海开埠后,一些教会学校常常组织学生演戏,这种戏既无唱腔、舞蹈,也无锣鼓、乐队,仅以对白构成全剧,时称“新剧”,实际上就是最原始的话剧。

1860年,上海出现一个由旅沪英美侨民创办的ADC剧团(又称大英剧社,爱美剧社,Amateur Drama club of Shanghai),每年要在兰心大戏院公演几次,上演世界著名剧本,舞台布景与表演形式写实逼真,与中国传统戏曲虚拟、写意的方式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关注。

夏月润,男,京剧武生。安徽怀宁人。(1878~1932) 原名昌泗,字云础.夏月珊之弟,谭鑫培的女婿。自幼习京剧,工武生,更擅红生戏。演关公戏,宗王鸿寿。10余岁即出台,他扮相英俊,长靠短打均擅。20岁后曾被上海《同立报》评为“菊榜第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月润参与创办上海新舞台,编演时装新戏《黑籍冤魂》、《潘烈士投海》等。

1907年,春阳社在兰心戏院演出《黑奴吁天录》,尽管社员主要由京剧票友组成,在表演上还残留了许多京剧的痕迹,但这次表演采用了较完整的分幕剧本,人物全穿新制西装,并使用了兰心戏院的全套西式布景和灯光。

1908年,他们在春仙茶园排演《迦茵小传》,这次演出由于在艺术形态上更接近话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正式开端”。

20年代初期,新剧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流行艺术。但随着电影和海派京戏的崛起,特别是20年代欧洲话剧被引入中国,替代、延续了新剧的繁荣。1922年,在美国学习戏剧洪深回到上海,首先将欧洲话剧完整地实施于舞台。

1921年前后,洪深与欧阳予倩等创办“戏剧协社”业余剧团,上演《少奶

奶的扇子》等剧,他们严格按照剧本,认真排练,在剧本、舞美、演技上都达到一个新水平。

戏曲

近代上海是一个戏曲的大舞台,这里聚集了京、越、沪、评弹、淮剧、昆曲、扬、粤、锡、绍及滑稽等十几个剧种,同时还容纳了评剧、川剧等不少剧种的逗留演出。这种繁荣情景为近代中国之最。

近代上海的戏曲活动,超出了一般地方民间文艺的意义,而同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上海近代城市市民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1850年,上海城内有一家茶馆首先兼营戏曲,取名三雅园,但上座清淡。1856年英租界石路出现了一个剧场,仍用三雅园之名,是为上海第一个营业性专用戏院。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亦称“ 京戏 ”。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清末民国初期的京剧改良运动中,一些受西方戏剧观念影响的上海京剧艺人,以汪笑侬、潘月樵、夏氏兄弟、冯子和、欧阳予倩等为代表,采用写实化的表演方法,排演了大批反映民主革命思想的新戏,表演艺术由传统的典雅庄重,趋向追求生活化、性格化。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周信芳、赵如泉、常春恒、林树森、盖叫天、郑法祥、张翼鹏以及南方四大名旦,江南名净,江南名丑等一批海派表演艺术代表人物,在舞台综合艺术等方面有了一系列创新,他们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在刻画人物、表现剧情、丰富程式、接近生活上,使海派表演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越剧是主要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山歌—滩簧—本地滩簧—申曲—沪剧

属江浙三角洲吴语地区滩簧系统,兴起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杭嘉湖地区。

沪剧源出太湖流域吴淞江及黄浦江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后来在长期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它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为说唱形式的滩簧调。

道光年间,已出现职业和半职业性班子,称滩簧,(滩簧是清代以来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代言体坐唱曲艺,民国初年经过化妆演出,逐渐发展为当地的戏曲声腔,多以地名称谓,如苏州滩簧、杭州滩簧、湖州滩簧、金华滩簧、宁波滩簧、绍兴滩簧、余姚滩簧、浦东滩簧)部分地区称花鼓戏,或仍称山歌,在乡间流动演出,若逢节日、庙会或农闲期间则搭台演唱,称“唱高台”。


相关内容

  • 2012: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 2011年是上海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的起始之年,上海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方针,贯彻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要求,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推 ...

  • [上海再现文化码头的启迪与思考]阅读答案
  • 上海再现文化码头的启迪与思考 孙逊 近日,新华社播发的报道<上海再现文化码头>指出:"70年前,上海有中国文化'半壁江山'之誉,是与'文化码头'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举凡文化,写的.画的.说的.唱 的--不管出自哪里,名气如何,规模多大,都想到上海靠一靠,走一走,露一露.&quo ...

  •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
  • 认识海派文化 上海历史文化浅谈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 ...

  • 苏杭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互动共荣
  • 苏杭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互动共荣 核心提示 古代江南的开发,总体上晚于北方.但到北宋后期,江南已全面超过北方,占据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于是,"苏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民谚传诵百年.苏杭文化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商业小 ...

  • 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
  • 1 引言 当今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是渴望通过旅游活 动获取知识,追求文化享受,从而达到由旅游带来的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 受.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成熟,旅游者对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越来 越具有浓厚的兴趣.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与一般城市尤其是新兴城市 相比, ...

  • 上海大众的企业文化建设19
  • 上海大众企业文化建设 目 录 1 导论2 企业文化的内涵2.1 文化的精神含义2.2 文化的制度含义2.3 文化的物质含义 5 3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地位与作用 6 3.1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3.2 企业文化对整合后的上海大众的重要性4 上海大众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8 ...

  • 博物馆文化的力量.情怀与智慧
  • 博物馆文化的力量.情怀与智慧 --陈燮君研究员在2011年欧亚经济论坛文化分会上的讲演 日期:2011-11-14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三大体系"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三大体系"建设即公共文化服务体 ...

  •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
  •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 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要认识现今上海方言和其地域文化的关系,得先从了解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开始.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 ...

  • [转载]语言学参考书籍
  • 语言学.语用学.翻译.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测试.教学法等方向的参考书籍 社会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0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教 许余龙 2000 语义学 上海外教 李瑞华 2000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王 寅 2001 国俗语义研究 上海外教 吴友富 1999 当代西方语法 ...

  • 上海家庭文化之变迁与相应的人文地理关系
  • 上海家庭文化之变迁与相应的人文地理关系 何为家庭文化?从广义上来看,家庭文化包括特定时期家庭所蕴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物质消费方式.精神消费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等.从狭义上来看,家庭文化主要指特定时期社会家庭所蕴含的精神生活方式,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在特定家庭的存在方式.家庭成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