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变迁史

华侨大学变迁史

学号:1513111023 姓名:林育鑫

简介

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这所由“中侨委”创办的中央部属高校诞生了,他名为华侨大学。华侨大学建校以来,取得了许多荣誉,被评为了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外专千人计划”、“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是福建省继厦门大学之后第二所设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教授、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府,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是首批获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评估”以及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

学校总部坐落于由“海上丝绸之路”之称的福建泉州,一共设有两个校区。最先在泉州成立了泉州校区,而后在2006年学校在经济特许厦门又建立了新的校区。总面积达到2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7.6万平方米。同时,华侨大学也开始走向国际,在新加坡设立了南洋学院,在巴塞罗那设有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在曼谷、普吉、维也纳等地设有孔子学院。学校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领导,在学科建设上也逐步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为止,学校一共开设了31个学院,138研究院、所、中心,41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8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有博士生、硕士生4929名,本科生23095名,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4550名,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是全国首批有资格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之

一 ,在全球五大洲均设有办事或招生机构,是香港政府特许的招收副学士升学试点大学之

一 ,建校以来,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近17万人。

历史沿革

坎坷的建校之路

1959年,华侨大学开始酝酿筹办,筹备一年后学校开始正式招生。可以说当时华大的创办与国内外形势密密相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步入发展的正轨。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为提高,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使得身处海外的广大侨胞欢欣雀跃,也增强了他们对回到祖国的向往,所以,5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华侨青年满怀这热情和希望,回到了久违的祖国怀抱之中。但随着回国华侨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如何根据其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以让他们日后能成为发展祖国的后备力量的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了。为此,从1952 年开始,国家先后在北京、厦门和广州等地专门创办了 7 所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并在广东和福建等地开办了华侨中学和华侨技术学校等各类学校,以及各种补习班、学习班,供归国侨生升学。 1958 年,还在广州复办了暨南大学,专门招收海外侨生。但是,当时的暨大并不隶属中侨委领导,不能按中侨委的方案培养学生;而且,由于归国侨生的人数众多,暨大也满足不了他们升学的需要。因此,几经考虑,中侨委决定自己创办一所大学,专供华侨学生回国深造。5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破裂,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也大多随之陷入困境。

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仍坚持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因此我国外交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而在这一历史背景的促使下,创办华侨大学也带有着通过民间交往、扩大中国影响的意图,也包含有通过广泛招收港澳台和华侨学生,培养革命种子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图。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中侨委于1959年起草了关于创办华侨大学的报告,由廖承志主任亲自签署,呈送国务院研究批准。当时,正值“左”倾冒进的“大跃进”年代,但酝酿创办华大,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才提出来的。因此,华大的创办也绝非“大跃进”热潮中“一哄而上”的产物。

报告呈上去不久后,我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当时,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减轻国家负担,全国范围内大量压缩机构和编制,全国的800多所高等院校也削减到400多所.但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总理特事特办,于1960年初批准创办华侨大学。华侨大学能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也体现出周恩来总理对侨务工作的长期战略思想。

华大史上的大危机

刚刚建校初,由于校舍等资源还未调配完全。华大只能四处“借校”。 1960年,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收学生,暂借福建师范学院上课。1961年秋,增设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和化学系化学专业,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上课。1962年厦门医学院、漳州农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新办高校相继停办。厦门医学院停办后,部分干部、教师和实验设备划归华侨大学,设立华侨大学医疗系,医学院党委书记孟宪武、医学院院长王志超分别担任医疗系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上课地点仍为厦门医学院原址。同年12月,教育部通知,同意将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歌舞班划归华侨大学,改为华侨大学艺术系,设舞蹈、声乐、乐器3个专业,仍在北京原校址上课,由原校领导负责管理。于是,华侨大学的学科建设也开始走向正途,“厦门医疗系”和“北京艺术系”开始名声在外。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对华侨大学的支持,指定国家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等向华侨大学支援师资力量。然而正当华侨大学要开始走上正轨之时,一场历经十年席卷全通的大灾难——文化大革命降临了。在1970年时,学校被迫停办,一部分教师不幸遭到迫害,还有一部分被下放至农村,校舍也被安排给了福建医科大学。在文革动乱期间,华侨大学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原有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尽数散失。而华侨大学则更被认为是培养资本家的摇篮,同党和国家一起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经过六年创办起来的华侨大学,就这样被一场“文化大革命”冲散了、冲垮了。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报告,决定复办华侨大学。但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教育还处于全面复苏阶段。因此,华侨大学随称为复办,实则为重办,再加上没有了之前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华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华大史上的重要转机

1983年,被称为华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华大复办后教学发展的重要转机,被誉为“是花大人就应该记住的一年”。

1978年4月学校复办之初,国家要求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成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学制暂定四年。以招收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和台湾青年学生为主,同时也招收部分内地的学生(归侨、侨眷子女为主)。复办后的华侨大学,设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数学和物理等7个系。并开办专修班和夜大学。复办不久,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领导下学校开始筹备设立华侨大学董事会,1980年元月,华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一次会议。1980年开始,华侨大学对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采取单独命题,提前考试和录取的办法。华侨大学是国家学位委员会授权可以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1981年底,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授予华侨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从次年起,土木建筑、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数学四个系,陆续招收建筑结构、精密机械,应用电子、基础数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到了1983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中宣部、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

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决定将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作为教育战线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国家还规定学校的基本建设,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生活设施等标准,应略高于国内其它大学的标准。中共福建省委高度重视,还就改善华侨大学的办学条件提出具体意见:要求福建医科大学于1983年底和附属医院一起,全部迁离华大,把校舍归还华大使用,支持华大复办;要求晋江地委、行署和泉州市委、市府做好华侨大学附近农村社队工作,批准一次性征购校园尚未办手续的土地和果树;逐步改善华侨大学师生的生活环境,丰富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将华侨大学由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逐步转向,办成具有特色的、适应海外及特区需要的综合性大学等等,这些决定极大地支持和推动了华侨大学的调整、改革工作。1983年6月10日,杰出国务活动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侨大学校长廖承志因病不幸逝世。83年7月,中央任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侨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叶飞为华侨大学第二任校长。这一年来,华大在发展教育事业上突飞猛进,成为了华大走向繁荣的重要转折。

1984年9月,经国务院侨办批准,华侨大学正式成立了工商管理系,这是中国高校中最早以“工商管理”命名的科系。1996年7月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准许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当时国内仅有14所高校通过此评估。学校同时成为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成为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之一。2002年11月,国务院侨办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共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协议。2004年1月3日,厦门校区一期568亩土地铁丝网围栏开工。2004年11月7日,占地面积2000亩的厦门校区工程正式动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综合教学楼、郑年锦图书馆、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等三项工程举行了奠基典礼。 2006年10月,厦门校区一期主体建设工程宣告竣工,并于10月16日举办正式启用仪式和校区开学典礼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泉州市政府签署第四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2011年1月22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厦门市政府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签署第四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新一轮(第五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将华侨大学纳入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今后五年,国侨办至少安排8亿元人民币、福建安排4亿元人民币,支持华侨大学建设发展。同日、国务院侨办还分别和泉州市、厦门市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今后五年,泉州和厦门分别安排1亿元人民币和7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华侨大学建设。华侨大学正在越来越好!

华侨大学变迁史

学号:1513111023 姓名:林育鑫

简介

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这所由“中侨委”创办的中央部属高校诞生了,他名为华侨大学。华侨大学建校以来,取得了许多荣誉,被评为了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外专千人计划”、“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是福建省继厦门大学之后第二所设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教授、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府,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是首批获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评估”以及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

学校总部坐落于由“海上丝绸之路”之称的福建泉州,一共设有两个校区。最先在泉州成立了泉州校区,而后在2006年学校在经济特许厦门又建立了新的校区。总面积达到2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7.6万平方米。同时,华侨大学也开始走向国际,在新加坡设立了南洋学院,在巴塞罗那设有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在曼谷、普吉、维也纳等地设有孔子学院。学校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领导,在学科建设上也逐步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为止,学校一共开设了31个学院,138研究院、所、中心,41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8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有博士生、硕士生4929名,本科生23095名,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4550名,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是全国首批有资格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之

一 ,在全球五大洲均设有办事或招生机构,是香港政府特许的招收副学士升学试点大学之

一 ,建校以来,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近17万人。

历史沿革

坎坷的建校之路

1959年,华侨大学开始酝酿筹办,筹备一年后学校开始正式招生。可以说当时华大的创办与国内外形势密密相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步入发展的正轨。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为提高,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使得身处海外的广大侨胞欢欣雀跃,也增强了他们对回到祖国的向往,所以,5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华侨青年满怀这热情和希望,回到了久违的祖国怀抱之中。但随着回国华侨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如何根据其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以让他们日后能成为发展祖国的后备力量的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了。为此,从1952 年开始,国家先后在北京、厦门和广州等地专门创办了 7 所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并在广东和福建等地开办了华侨中学和华侨技术学校等各类学校,以及各种补习班、学习班,供归国侨生升学。 1958 年,还在广州复办了暨南大学,专门招收海外侨生。但是,当时的暨大并不隶属中侨委领导,不能按中侨委的方案培养学生;而且,由于归国侨生的人数众多,暨大也满足不了他们升学的需要。因此,几经考虑,中侨委决定自己创办一所大学,专供华侨学生回国深造。5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破裂,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也大多随之陷入困境。

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仍坚持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因此我国外交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而在这一历史背景的促使下,创办华侨大学也带有着通过民间交往、扩大中国影响的意图,也包含有通过广泛招收港澳台和华侨学生,培养革命种子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图。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中侨委于1959年起草了关于创办华侨大学的报告,由廖承志主任亲自签署,呈送国务院研究批准。当时,正值“左”倾冒进的“大跃进”年代,但酝酿创办华大,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才提出来的。因此,华大的创办也绝非“大跃进”热潮中“一哄而上”的产物。

报告呈上去不久后,我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当时,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减轻国家负担,全国范围内大量压缩机构和编制,全国的800多所高等院校也削减到400多所.但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总理特事特办,于1960年初批准创办华侨大学。华侨大学能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也体现出周恩来总理对侨务工作的长期战略思想。

华大史上的大危机

刚刚建校初,由于校舍等资源还未调配完全。华大只能四处“借校”。 1960年,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收学生,暂借福建师范学院上课。1961年秋,增设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和化学系化学专业,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上课。1962年厦门医学院、漳州农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新办高校相继停办。厦门医学院停办后,部分干部、教师和实验设备划归华侨大学,设立华侨大学医疗系,医学院党委书记孟宪武、医学院院长王志超分别担任医疗系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上课地点仍为厦门医学院原址。同年12月,教育部通知,同意将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歌舞班划归华侨大学,改为华侨大学艺术系,设舞蹈、声乐、乐器3个专业,仍在北京原校址上课,由原校领导负责管理。于是,华侨大学的学科建设也开始走向正途,“厦门医疗系”和“北京艺术系”开始名声在外。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对华侨大学的支持,指定国家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等向华侨大学支援师资力量。然而正当华侨大学要开始走上正轨之时,一场历经十年席卷全通的大灾难——文化大革命降临了。在1970年时,学校被迫停办,一部分教师不幸遭到迫害,还有一部分被下放至农村,校舍也被安排给了福建医科大学。在文革动乱期间,华侨大学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原有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尽数散失。而华侨大学则更被认为是培养资本家的摇篮,同党和国家一起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经过六年创办起来的华侨大学,就这样被一场“文化大革命”冲散了、冲垮了。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报告,决定复办华侨大学。但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教育还处于全面复苏阶段。因此,华侨大学随称为复办,实则为重办,再加上没有了之前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华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华大史上的重要转机

1983年,被称为华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华大复办后教学发展的重要转机,被誉为“是花大人就应该记住的一年”。

1978年4月学校复办之初,国家要求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成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学制暂定四年。以招收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和台湾青年学生为主,同时也招收部分内地的学生(归侨、侨眷子女为主)。复办后的华侨大学,设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数学和物理等7个系。并开办专修班和夜大学。复办不久,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领导下学校开始筹备设立华侨大学董事会,1980年元月,华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一次会议。1980年开始,华侨大学对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采取单独命题,提前考试和录取的办法。华侨大学是国家学位委员会授权可以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1981年底,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授予华侨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从次年起,土木建筑、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数学四个系,陆续招收建筑结构、精密机械,应用电子、基础数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到了1983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中宣部、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

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决定将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作为教育战线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国家还规定学校的基本建设,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生活设施等标准,应略高于国内其它大学的标准。中共福建省委高度重视,还就改善华侨大学的办学条件提出具体意见:要求福建医科大学于1983年底和附属医院一起,全部迁离华大,把校舍归还华大使用,支持华大复办;要求晋江地委、行署和泉州市委、市府做好华侨大学附近农村社队工作,批准一次性征购校园尚未办手续的土地和果树;逐步改善华侨大学师生的生活环境,丰富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将华侨大学由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逐步转向,办成具有特色的、适应海外及特区需要的综合性大学等等,这些决定极大地支持和推动了华侨大学的调整、改革工作。1983年6月10日,杰出国务活动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侨大学校长廖承志因病不幸逝世。83年7月,中央任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侨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叶飞为华侨大学第二任校长。这一年来,华大在发展教育事业上突飞猛进,成为了华大走向繁荣的重要转折。

1984年9月,经国务院侨办批准,华侨大学正式成立了工商管理系,这是中国高校中最早以“工商管理”命名的科系。1996年7月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准许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当时国内仅有14所高校通过此评估。学校同时成为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成为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之一。2002年11月,国务院侨办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共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协议。2004年1月3日,厦门校区一期568亩土地铁丝网围栏开工。2004年11月7日,占地面积2000亩的厦门校区工程正式动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综合教学楼、郑年锦图书馆、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等三项工程举行了奠基典礼。 2006年10月,厦门校区一期主体建设工程宣告竣工,并于10月16日举办正式启用仪式和校区开学典礼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泉州市政府签署第四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2011年1月22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厦门市政府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签署第四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新一轮(第五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将华侨大学纳入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今后五年,国侨办至少安排8亿元人民币、福建安排4亿元人民币,支持华侨大学建设发展。同日、国务院侨办还分别和泉州市、厦门市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今后五年,泉州和厦门分别安排1亿元人民币和7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华侨大学建设。华侨大学正在越来越好!


相关内容

  • 社会变迁经典理论简述及再认识
  • 第31卷第4期2010年4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 V01.31N0.4Apr.2010 社会变迁经典理论简述及再认识米 闫磊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天津300071) 摘要:人类社会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变迁文献研究综述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变迁文献研究综述 李昱熹*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发生了巨大变迁.本文在归纳和总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并将中国村落变迁的特征归纳为区域研究的不均衡.微观的转向.多学科的交织三个方面:并认为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村落组织内部的整合.村落文 ...

  • 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及其启示_陈宝华
  • 2009年第4期 高教探索 HigherEducationExploration 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及其启示 陈宝华 提 要:本文从历史纵向角度追溯英国高等教育体制从二元制到一元制变迁的历程,分析其变迁的原因, 并进一步阐述其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高职教育: ...

  • 时间焦虑:急速社会变迁下的青年人
  • 作者:陈昌凯 南京社会科学 2016年06期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16)02-0071-06 DOI:10.15937/j.cnki.issn 1001-8263.2016.02.0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场波澜壮 ...

  • 从文化变迁看畲族"三月三"
  • 从文化变迁看畲族"三月三" 作者:曹琼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4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今天,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变得越来越频繁,持续的交流与接触必然会引起族群内部的变化,这便是文化的变迁.文化变异.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涵化都是文化 ...

  • 不成文法――宪法惯例浅析
  • [摘 要]宪法变迁是宪法学研究的一个现代术语,是分析社会现实与宪法规范之间适应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宪法惯例作为宪法变迁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其本身的灵活和适宜将担负着缓和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不一致的矛盾,但在保持宪法与时俱进思想的同时,也要正视其具有的潜在危害宪政的缺陷.在客观而全面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们不应 ...

  • 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述评
  • 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述评 一.前言 由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背景出发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长期互动关系,已成为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再现历史时期的生 ...

  • 中国大学学费变迁
  • 免学宿费30年代国立大学的收费 在30年代大学收费情况是:北大清华一律是每年二十银元,一律免收学宿费.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银圆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圆: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圆. 国家全包1950-1985年间的学费 这个时期上大学基本上是国家全包 ...

  •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 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迁 中国古代 社会稳定 引 言 自 ...

  • 美国律师职业危机_制度变迁与理论解说_吴洪淇
  • 介绍与评论 美国律师职业危机:制度变迁与理论解说吴洪淇 内容提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律师业一直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律师业的这场变革衍生出包括律师职业危机论在内的众多理论解说.美国律师职业危机实际上是因为垄断学派本身的理论解释与律师业急剧变迁的制度变革之间分离所带来的律师职业理论的危机,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