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绘制学校平面图” 教学案例

设计人:李敏祥

一、案例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

的信心。(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棋盘井中学鸟瞰图》和《棋盘井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

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⒋确定工作计划:

(一)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二)统计数据:根据实测的数据和图幅大小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将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计算,转化为图上距离。

(三)绘制学校平面图:(根据统计的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学校平面图,要求各小组同学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首先在平面图上绘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然后将学校附近及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树木和绿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正确的方位上、用不同符号表示在平面的图上。

师生共同讨论绘制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何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比例尺?校园内建筑物(大门、围墙、台阶、道路、花坛、操场、教学楼等)、树木、绿地等在平面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在这些技术性问题上,学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方向既可根据指南针定向,也可利用太阳的位置(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夕阳在西方落下;中午,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位于偏南方向)或夜晚的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等方法先确定校园大门的方向,再按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判断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于校园大门的方向。

【先根据大门的走向确定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见图),再判定花坛在大门的什么方向?(正北方向)。其他地理事物方向的判定可依此类推。】

活动中,同学们感触颇深!有的说:过去我的方位感很差,经常分不清东西南北,通过这次活动,方向感增强了,身处某地时常常思考自己

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更清晰地了解我们学校各项设施的分布和校园全貌。甚至还有个别同学向校领导指出了校园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如:操场距离教学楼较远;居民区座落在校园外等等),并提出改进建议;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增强了自我的目测能力,亦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真正的感受到:地理原来离我们生活这么近等等。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绘制的平面图各有特色。有的小组的同学在画学校平面图时,自创了一些不常见的地理事物图例,形象生动。最后,老师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评优秀作品。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绘制学校平面图” 教学案例

设计人:李敏祥

一、案例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

的信心。(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棋盘井中学鸟瞰图》和《棋盘井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

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⒋确定工作计划:

(一)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二)统计数据:根据实测的数据和图幅大小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将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计算,转化为图上距离。

(三)绘制学校平面图:(根据统计的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学校平面图,要求各小组同学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首先在平面图上绘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然后将学校附近及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树木和绿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正确的方位上、用不同符号表示在平面的图上。

师生共同讨论绘制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何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比例尺?校园内建筑物(大门、围墙、台阶、道路、花坛、操场、教学楼等)、树木、绿地等在平面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在这些技术性问题上,学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方向既可根据指南针定向,也可利用太阳的位置(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夕阳在西方落下;中午,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位于偏南方向)或夜晚的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等方法先确定校园大门的方向,再按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判断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于校园大门的方向。

【先根据大门的走向确定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见图),再判定花坛在大门的什么方向?(正北方向)。其他地理事物方向的判定可依此类推。】

活动中,同学们感触颇深!有的说:过去我的方位感很差,经常分不清东西南北,通过这次活动,方向感增强了,身处某地时常常思考自己

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更清晰地了解我们学校各项设施的分布和校园全貌。甚至还有个别同学向校领导指出了校园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如:操场距离教学楼较远;居民区座落在校园外等等),并提出改进建议;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增强了自我的目测能力,亦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真正的感受到:地理原来离我们生活这么近等等。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绘制的平面图各有特色。有的小组的同学在画学校平面图时,自创了一些不常见的地理事物图例,形象生动。最后,老师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评优秀作品。


相关内容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 ...

  •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 ...

  • 初中地理实验教材中"活动"的比较
  • 初中地理实验教材中"活动"的比较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各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材相继出版,其编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加大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通常在教材中用"活动"二字的图标来 ...

  • 地理科学专业
  • 地理科学专业 自评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系 2013年9月 一.专业规划与实施 1.专业成立时间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历史悠久,缘起于1924年私立华中大学的史地专业.1956年开始招收地理教育专业本科生,1958年正式成立地理系.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创业奠 ...

  • 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目 录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4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4 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6 三.中国地理 9 四.乡土地理 13 5 5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 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 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于2001年秋开始进行实验,至2003年秋,参加新课程实验的学生已占全国同年级学生总人数的47%.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般新课程实验范围达到50%左右,即可以考虑修订并在全国推广.因而2003-2004年,教育部启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 ...

  • 初一下地理教学计划
  • 地理教学计划 教师: 一.指导思想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型的新世纪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㈠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世界地理相对比较容易. ...

  •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 地理学科三年教学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科教研室是地理教育和地理学科建设的基层单位.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提供适合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为宗旨,以"1+1"高效课堂为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促进 ...

  •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