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社会学

越轨社会学

第一讲 越轨社会学概述

一、什么是越轨社会学

越轨社会学是研究越轨现象的各种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又称为异常行为社会学。

越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越轨现象,包括越轨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越轨的现象非常普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越轨,因此研究越轨不是研究“他人”而是研究“自己”。 社会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的反思。越轨社会学引导我们去发现、理解被我们的日常经验所忽视了的东西——发生在我们周围和自己身上的越轨行为。

什么是越轨

一、常识性理解:社会应加以禁止或纠正、个人应避免的不良行为。

二、关于越轨的传统理论观点

传统的越轨社会学理论将越轨行为理解为违反普遍公认的社会规则(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际上,他们把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和越轨行为看成是一样的东西

理论前提:绝对主义的价值观——即认为在社会层次上存在着或应该存在着一套稳定而一致的、被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社会规范。

和明确的、显而易见的;越轨就是违法的、坏的行为;

三、关于越轨的新的理论观点

越轨的相对性:自杀

日本:切腹自杀是道义的行为

西方:自杀是一种不良行为。在澳大利亚自杀未遂着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国:不确定

越轨相对性的表现:

1.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同一行为有不同看法

2. 同一社会对不同群体对同一行为有不同认识

3. 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对同一行为不同认识

4. 同一行为因动机不同有不同评价

5. 同一行为因结果不同而有不同评价

新观点对越轨的认识:把越轨理解为某些人或团体用来描述他人行为的一种社会定义。越轨与非越轨的界线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越轨并非某种行为固有的性质,而是社会行为者对它的一种创构或建构(即认为一个行为本身并没有某种固定的意义,这种意义是被人们创构的)。因此,决定某一行为是否被当作越轨取决于人们根据什么准则来判定,取决于这一行为的意义行为者的动机。

四、关于越轨的定义

1. 几种不同的定义

越轨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家的定义:

戴维. 波普诺:社会越轨是指那些违反群体或社会重要规范的行为

吉登斯:越轨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团体或社会中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系列的特定规范的不遵从。

道格拉斯:被某一个社会群体的成员判定为违反其行为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为。

2. 国内的定义

3. 我们对越轨的定义:越轨是被社会集团成员们判断为违反他们的行为准则或价值观的任何思想、情感和行为。

对越轨定义的理解:

1. 越轨是相对于某一个评价群体而言

2. 越轨是对社会规范或准则的背离

3. 越轨是越轨者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和社会规范的现实冲突,因而也是越轨者与社会的现实冲突。

对越轨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1. 越轨行为不一定是坏的行为或者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2. 越过行为的发生不一定是处于越轨者的主观意愿

3. 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

4.

5.

3. 越轨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思路

3.1传统的研究思路:

1. 为什么会出现我们所关注的越轨现象(原因解释)?

2. 如何避免或减少越轨现象的发生(对策研究)?

3.2现代的研究思路:

3.21人们为什么要把这种现象称作越轨?

3.22这种认定是否合理?——对越轨者是否公正?(对越轨的认定或评判本身进行正当性审查)

3.221如果这种认定是合理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越轨?回到传统的一般思维。

3.222如果这种认定是不合理的?那么导致不合理的原因又是什么?

A. 规范不合理?

新旧规范并存的时候(是谁制定社会规范?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范?它旨在实现什么样的社会目标?没有这样的规范又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后果?社会制度本身是否公正?强者统治弱者?冲突论视角?)

B .认定过程不合理?

标志论?人们带着偏见去看待他人,被贴着标签

3.3传统现代共有的研究思路:

3.31我们队越轨现象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非法化

3.31.1越轨现象是个别的?普遍的?

越轨社会学

A. 若是个别的,

A1. 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a .正常的(不可避免地,或有正功能的),是否可以放任它?

a1. 如果我们放任这种越轨将会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a2. 如果不能放任,应如何控制以及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b. 不正常的,

b1. 能消除吗?如何消除?

b2. 不能消除,如何控制?

B .若是普遍的,肯定是不正常的,社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即原因对策研究)

B1. 导致这种普遍越轨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a. 若规范不合理?原因是什么?

a1. 规范形成机制不合理,如何确立合理的社会规范?

a2. 新旧规范交替,如何重建规范?

b. 若规范是合理的,规范不背遵循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建立有效机制使规范背社会成员内化?

总之,越轨社会学的内容包括二部分:一是解释各种社会越轨现象(事实研究或实证研究,目的是更好地认识越轨现象,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二是就如何控制越轨现象提供对策性研究(规范研究,目的是为了建构更好,更规范的社会)。

二、为什么要学习、研究越轨社会?

A .个人角度

1. 认识意义

和全面。

2. 实践意义

通过获得关于越轨的较为全面的知识,使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越轨现象有更为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发生在身边的越轨行为会有更理性的反应。如果你肩负管理社会的职责,你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B .社会角度

(一)理论意义

越轨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在于:在充分认识、理解各种社会越轨现象的基础上为社会生活安排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越轨应保持在怎样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理论意义)?从而为社会管理就应在何种程度上控制越轨现象或如何将越轨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提供一种理论知识,进而为社会决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创造一个最具人性、最适合人类发展的理想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由和规范,潘绥铭

(二)现实意义

越轨社会学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社会上各种越轨现象的具体表形式一起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的研究,确定哪些越轨是改革开放无法避免的正常的、合理的或不可缺少的越轨现象,哪些是破坏社会基本稳定因而阻碍改革顺利进行的、不正常的、应加以控制的越轨现象爱那个,从中鉴别出合理的越轨,从而为我国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越轨现象应采取何种程度的控制提供理论论证,以确保我国的现代化事

越轨社会学

业在既有足够的发展动力又有良好的社会秩序的良性的社会环境下顺利进行。

转型时期的特点:新旧规范并存(涂尔干研究所处的历史背景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在社会层次上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社会规范,即会出现失范现象。规范已没有约束力了,失去了传统的约束能力,而新的规范还未形成其约束力,因此越轨现象大量增加。导致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的规范都被破坏了,没有遭到人们的认同和遵守。道德的底线受到了冲击。

三、怎样研究越轨社会学

(一)研究方法

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必须基于常识(不系统的,逻辑上有问题),基于人们的日常经验,但同时又必须超越于常识(表述有逻辑性,经验有依据性)。

(二)研究的态度——价值中立态度

事实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尽量清楚个人的价值观、情感以及各种纠葛所带来的偏见。

社会学家在从事越轨社会学研究时,在以下三个方面很容易带入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价值中立: 选择课题。

搜集和分析资料。

理论解释。

第二讲

一、关于越轨的自然环境理论

1. 用星相状态解释越轨行为 莫塞利

2. 用气候解释越轨行为

自杀在气候适中的北欧社会里比在炎热的南欧社会里更为常见;而在南欧社会里凶杀却较为多见

皮梯里姆·索罗金

现在社会学理论已不大再采用环境论,原因有二方面:

1). 很多看起来显得很重要的关系, 经过统计学分析却发现毫无意义

2). 理论家们始终不能对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做出满意的解释

二、关于越轨的生物学理论

1. 龙勃洛梭的天生犯罪理论

意大利犯罪学家,犯罪学之父,《犯罪人论》(开创了实证研究的先河,在大量研究基础上作出论证)

他认为存在一种独立的“犯罪人”人种。

犯罪的原因并非由于犯罪人的自由意志,而是由于存在天生的犯罪人。

理论依据:进化论

实证依据:意大利囚犯和意大利军官的对比研究

后人对天生犯罪理论的修正。

美国体质人类学家胡顿,他认为罪犯是生物学上的劣等人,由于他们的遗传机制存在着缺陷,注定要从事犯罪行为。“生物学意义上的退化”和社会环境都是犯罪的原因,但生物学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同平民相比,罪犯属于道德上、智力上、形态学上、遗传学上退化的群体。

越轨社会学

罪犯的生理器官是低劣的。犯罪时社会环境冲击劣等人的机体的结果。因此,随之而来的结论是,要使杜绝犯罪的努力奏效,只能靠根除肉体的、精神的和道德的不健全,或者在一种无菌的社会环境中使之得到绝对的隔离。

2. 犯罪的体格类型学理论

德国精神病学者 E·克里切默1925提出了体格类型学。他把人体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并试图将其与特有的心理机能失调现象相联系。

矮胖型,犯罪规模小,再犯比例低,容易重返社会,诈骗犯中占有很大比例

瘦长型,盗窃诈骗犯罪

三角型,暴力犯罪方面特别多,多是财产和性方面

混合型,主要是性犯罪

美国心理学家和医生威廉·谢尔登

他在克里切默所提出的体型说基础上,从体型与个性特征和犯罪之间的关心,提出了一种更全面的犯罪的体型学理论。

他将胚胎学和发生机理学移植于体格类型学,提出了一种不同的体型分类法。他提出了三种基本体型:内胚层体型(肥胖而性软)、外胚层体型(细瘦而虚弱)、中胚层体型(强健而结实)。

他还进一步阐明发展人格与体型之间的关系。内胚层人的个性表现为:爱好舒适、喜爱食物,他们有一种

格卢克夫妇

60%的是中胚层体型的,而在非违法犯罪群体中只有30%是中胚层体型的。

3. 关于越轨的生物学解释的其他理论

染色体理论、内分泌理论

4. 对越轨的生物学理论的简单评述:

关于越轨的生物学理论也存在着一个从绝对主义到相对主义的发展过程

贡献:解释了某些特定个体犯罪的原因

局限性: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因素,仅仅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把社会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多元

第三讲 关于越轨的心理学理论

一、本能动力论

越轨社会学

是精神分析说对越轨行为所作的一种解释。它试图用人类先天的本能来解释人们的越轨行为。

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为基础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解释越轨现象时又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控制理论和防范理论

1. 控制理论

越轨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能的冲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即越行为的出现是由于超我控制的失效,放纵人们依据社会不能认可的冲动行事。

冲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以越轨行为表现出来的冲动,尽管冲动的力量会因人而异。情景的因素或加强冲动或加强控制 ,但最后的关键还是由个人来决定的。

本我:原始本能、欲望

自我:管理者,协调本我超我的关系,如果二者失调越轨行为发生

超我:良知、理想

控制理论用病态人格的概念来解释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所谓病态人格是指在无超我或无良心从而亦无控制的条件下生成的人格。病态人格往往表现为没有过失感、犯罪感、羞耻心和怜悯心,在行为表现为不负责、不诚实和反社会。

病态人格的生成原因:没有完成条件化过程。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良心是条件化了的恐惧反应。

没有完成条件化过程的原因:大脑皮层兴奋能力差(天生的条件能力差);缺乏有效地条件化的环境(条

件化内容不明确或不一致;条件化效力不足)

1. 没有道德感

2. 他们缺乏犯罪感

2. 防范理论

防范理论认为,产生越轨的原因不仅仅是超我控制失效。如果超我过分强大,以至于本我的冲动和欲

望不能以一种合理的、社会认可的方式得到释放,同样会产生越轨行为。因为,被压抑的本能冲动虽然可以得到控制,但不能被消除。而这种时不时地冒出来与超我不一致的冲动往往使个人产生犯罪感和焦虑。为了消除这种犯罪感和焦虑,个体常常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异常行为。

1. 把自己内心的冲动隐匿在与这种冲动所激起的行为正相反的行为背后

2. 通过其他的越轨渠道释放这种冲动

防范理论认为,要减少或消除越轨行为必须让本能的冲动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得到释放。(狂欢节、体育竞技、文学艺术)

防范理论与控制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 控制理论认为越轨是控制失效,而防范理论认为控制过严同样也会产生越轨行为

2. 对于控制论者来说,越轨是冲动的直接表现,而对于防范论者来说,越轨也可能是冲动的间接表现

3. 在控制越轨行为的对策上,前者应加强社会控制,后者认为应为社会成员提供可以合理释放心理冲

动的途径

4. 无论是在越轨原因的解释上还是在消除或控制对策上,防范论是对控制论的补充。

评价:防范论和控制论都基于精神分析学说

1. 缺乏资料的收集,只是研究异常行为者的表现,而没有去研究正常人的行为,结论超出资料

越轨社会学

2. 存在循环论证问题

3. 对越轨的解释如此灵活以至于找到反例也无法将它证伪

二、“挫折——侵犯”论

也是一种心理动力论

1. 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J ﹒多拉德为首的一群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多拉德和米

勒等人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与1939年出版一本由五位学者合著的《挫折与侵犯》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侵犯假设。

“挫折——侵犯”假设:侵犯行为的出现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简言之,挫折的存在往往

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挫折——侵犯”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而言,其结论的简单化和武断性是显而易见的。挫折与侵犯

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味对应的,挫折并非总是导致攻击,攻击行为也并非总是挫折的体现。

而且,这种理论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究竟什么是挫折?它是人的一种行为的表现,还是人的一种

心理感受?攻击,作为人受挫后的一种反应,其表现形式、程度、方向等应如何去确定?

2. 理论的修正

2.1第一次修正

N.E

2.2第二次修正

70发攻击性行为。

其次,他还对攻击和挫折这两个关键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攻击是一种意欲加害或伤害某人、某物

的行为,而且,这种侵犯性行为可以表现为公开地对施挫对象从身体上、语言上予以攻击,也可以是潜伏的。而挫折是人们指向预期中的特定目标(即预期目标或希冀物)的行为遭到阻挠。

3. “挫折——侵犯”理论的现代模式

当代的“挫折——侵犯”学说将“挫折——侵犯”的反应模式归结为:

个体目标受阻→由挫折而激起的愤怒→由愤怒而导致受挫个体的攻击性行为

评价:只限于情感犯罪,无法解决有有理性的犯罪

三、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渊源

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是行为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的经典论文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学说的诞生。

他认为,心理学的基本目标是洞悉、理解、预测、控制人类行为。他对人类行为的论述表现出极端的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所有的行为活动都有无一例外地受制于外部环境。 他说:

请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那么,我可以保证,随便哪一个,无论他的能

越轨社会学

力、倾向、本领以及父母职业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是乞丐、小偷。

华生的思想深受巴甫洛夫的影响。他坚信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理解、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的一

把钥匙。在他看来,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分解为“刺激——反应”这样的行为单元。因此,他认为:心理学应心无旁骛地集中精力致力于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斯金纳的操作强化论(操作学习理论)

2.1 有机体的两种行为

有机体全体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即巴甫洛夫所研究过的条件反射式的行为,或称“s

型”学习。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它是在没有任何可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发生的。

2.2 斯金纳箱

2.3 研究目标:控制人类行为、设计社会

他确信人类的行为能够借助于操作强化的作用而加以控制、指导、改变和形成的。在行为控制上,加

强或强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果我们希望增加某一行为增加的可能性,就用加强手段;反之,就用减弱手段。

他将加强界定为:能增进未来反应可能性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加强有正向的,也有负向性。在正向加

强负向加强中,我们所采受赏和免罚都是行为的加强手段,而惩罚和不予报偿都是行为的减弱手段。

2.4 理论假设:

2.5 释完全是机械主义的。

2、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论

美国心理学家A ·班杜拉于1979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他的模仿学习论。他的理论是

对斯基那对人类行为的极端机械论解释的纠正。

他在书中指出:“如果人们只能依靠其行为的后果获知该做什么,那么,且不说学习室危险地,也是非

常费力的。所幸的是,大多数人类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观察学会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了解到新行为如何操作,在以后的场合中,这一编码的信息就能作为行动的向导。

2.1 基本观点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包括越轨行为——不仅可以通过操作条件作用(直接经验)而

获得,而且也可以(并且主要是)通过模仿学习(间接经验)而获得。

2.2模仿学习的过程

在观察过程中,人们选择那些对自己产生影响的刺激,将他们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当遇到相似的情

景,就有可能模仿先前曾观察到的行为。

人们在模仿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可能前景(即思想上锁预见的未来结果)驱使。从反复观察某人行为

取得成功的经历中产生一种普遍的期待,希望这种行为带来积极地后果。社会学习论称这种进京看到或听到的,并非亲身经历的加强为间接加强或潜代加强。

越轨社会学

2.3模仿学习的一般模式

模仿行为的出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以侵犯行为为例):a 有一个表现侵犯为楷模;b 楷模的行为被个

体判断为合理的行为;c 观察者是除杂与楷模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中。最常见的模仿对象是偶像。

通过模仿而取得的行为是否会保持下去,则取决于强化,强化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替代的(而且

通常都是替代的)。

2.4 减少越轨行为的对策:由于模仿在侵犯性行为的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杜拉提出了减少

现在社会青少年的暴力行为的相应对策:控制儿童观看的暴力性节目;父母不以暴力手段解决家庭纠纷;对儿童以非暴力手段解决纠纷予以奖励等。

2.5 实验基础

2.6 贡献:(1)把学习过程从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操作强化过程变为较为复杂的积极的模仿过程。(2)

他对行为学习与强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传统的理论人文,强化石学习的前提,就是说行为的学习必定是通过操作强化得来的。班认为,行为的学习可以再无强化条件下完成,只是行为的表现需要强化(3)丰富和发展了“加强(或强化)”的概念。强化不仅有直接强化,还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人们行为的表现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的影响

替代强化:人们的行为表现受到观察他人行为所获得结果的影响——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反应结果

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从其他人的经验中获益

自我强化

(4)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7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社会立法评论:

3. 区别加强论

由社会心理学家罗纳德·L ·埃克斯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会犯罪或越轨行为的,而且行为的学习室通过由斯金纳描述的操作条件化过程学会的。

在助长犯罪或越轨的社会环境中,越轨的行为得到较大程度的加强(报偿或未惩罚),或受到的惩罚于

顺应行为的付出显得较为轻微,从而使个体觉得越轨行为比顺应社会行为显得更值得,或者说越轨行为获得了更为合理的定义。

作为强化的报偿可以是社会性的(地位、声望和尊重等),也可以是物质性(如金钱)。但其中前者相

对来说更重要一些。在社会性增强中,他人的态度、言辞、反应、和行为都是有效地增强物。如果这些社会增强来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其增强的效应就更明显。

在个人行为的习得过程中,家庭、朋友圈、宗教团体、学校都是对个体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强化团体,

个人最终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关键在于哪个强化团体起着支配性作用。

如偷窃行为的习得

对现有刑事犯罪控制系统的结论:基本无效

4. 抵消论( Neutralization theory)

抵消论也是一种犯罪学习理论, 由犯罪学家西克斯(Graham .Sykes )和马扎(David Matza) 提出的。它和区别加强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认为违法和越轨的行为是被当作这种行为学会的或者说是学习顺应行为失败而产

越轨社会学

生的。它认为,越轨者和违法者具有遵循社会规范和价值的心态,他们并不完全排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他们之所以越轨或犯法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技巧,使社会规范的控制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因此,在这里,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并没有遭到彻底的拒绝,而只是被规避,被抵消。常见的一些抵消技巧有:

拒绝承担责任。他们把违法和越轨行为归咎于个人控制能力以外的原因,如,冷酷无情的父母、坏朋友以及不公正的社会环境等。作弊的学生常为自己的作弊行为作这样的辩解:“如果我不作弊病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竟争的境地”,意思是说因为大家都作弊,所以我不得有作弊。堕落的政府官员也常把自己的腐败行为归咎于社会大气候,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拒绝承认被害人(即被害人消失)。认为被害人本身就是坏蛋,他罪有应得,这是他应得的惩罚。

对越轨和违法行为作合理的解释(援用其他的依据为自己行为的的正当性辩护)。如,把“偷窃”、“贪

污”说成是“借用”,把“受贿”说成是“朋友馈赠”。

淡化技巧(否认存在伤害)。极力淡化或忽视自己行为带给他人和社会的伤害,并因此认为自己的行为

在道德上并没有过错。

特权思想。承认既有社会规范的合理性,但认为自己可以是例外。

对学习理论的评价:

第四讲 这个理论力图以社会结构来解释越轨现象。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个: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和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1910-2003)

一、杜尔凯姆的社会一体化理论

标志。

1. 杜尔凯姆关于社会性质的看法。

他认为社会是一种道德现象。社会究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系列道德规范。道德将人与人之间联结起来,

它使人成为社会的人的同时也使社会成为可能。道德是社会,是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

2. 越轨解释现象的基本观点(社会一体化、社会解体与越轨)

用道德现象解释越轨,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限的手段不能满足目的,道德使人有满足感

杜尔凯姆把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称作社会一体化,把社会成员之间的缺乏相互交流、

彼此影响称为社会解体。社会一体化是形成道德社会的前提。

人们之间越是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社会一体化程度便越高,道德规范对人们的制约作用也就越大,

越轨行为便也相应煎炒;反之,如果人们之间缺乏这种相互交流和彼此影响,社会越是解体,道德对人们的制约作用也就越小,越轨行为便也相应增加。简单地说,社会一体化增强则越轨行为减少;反之,社会解体加剧则产生较多的越轨行为。

3. 研究越轨现象的基本方法

杜尔凯姆对越轨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他系统地阐述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他在著名的《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论》中提出了社会方法的实质是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该从那些以往的社会现象中去寻找,而不是从那些个人意识状态中去挖掘。”

杜尔凯姆对越轨行为的主要集中于对自杀的研究。他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自杀现象为越轨社会学树立了

越轨社会学

一个成功的典范。

他把研究的对象确定为社会中的自杀率,而不是自杀的个别案例。然后,他用社会结构因素(社会整

合水平)来解释自杀率的变化。

因此,他研究自杀现象所要阐明的是不同的社会结构是如何导致不同的自杀率。

4. 四种不同的自杀类型

(1)失范性自杀

失范(anomie )这一概念是杜尔凯姆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

和制度化程度差的,因而丧失整合的社会状态。

有两种社会情形导致社会失范:经济灾难突然降临;社会的突然繁荣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主导的社会道德,但由于社会的骤变使原有的社会道德不再适合新出现的社会

形态,从而使社会层次上缺少可以有效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道德规范。

当一个社会不具有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从而使其行为有所依据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时,失范性自杀就

会出现。所谓失范性自杀就是在社会缺乏明确一致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含混不清、变化多端)以致不能向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形下产生的自杀。

(2)利己性自杀

利己性自杀是在社会缺乏把社会规范内在化的机制时产生的,在社会层次上存在着健全的规范(包括

法律、道德),但它们不能变成个体内在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导致个人与社会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另外,新教思想的传播、家庭结构

;反

失范性自杀和利己性自杀都是社会解体的结果。但社会一体化程度过高,即社会控制过强也会导致自

杀,这就是利他性自杀或者说宿命性自杀。

(3)利他性自杀

利他性自杀是人们自爱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中,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自杀。

(4)宿命性自杀

宿命性自杀式人们在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中,屈服于压倒一切的强制因素时发生的自杀。

利他性自杀和利己性自杀对于杜尔凯姆社会理论的意义:

既要留有个人发展的余地又要有适当的社会控制,两者达到和谐一致社会才会健全

5. 越轨行为的功能

杜尔凯姆认为越轨行为对社会能发挥一种积极的功能作用。

5.1两个概念:创造性越轨和破坏性越轨

根据越轨对当时社会进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越轨行为可分为创造性越轨和破坏性越轨。前者是对不合理的社会规范或社会准则的背离。在社会变革时期,革命者总是以自己的越轨性行为促成腐朽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灭亡。而破坏性越轨是对合理的社会规范的社会秩序的背离,是社会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创造性越轨行为是社会进步变革的源泉,它致力于社会生活的改善,因此,对于创造性越

越轨社会学

轨应该给予宽容、保护;而破坏性越轨由于它破坏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发展,因而应予以有效地约束和控制。

5.2越轨行为的两个功能

首先,创造性越轨将新的观念引入社会,促使社会制度适应发展了的社会需要。(直接的)

其次,通过对破坏性越轨行为作出有效的社会反应,使社会上关于好的行为与坏的行为的界线得到维持,从而加强了既有社会规范,同时也使守法群体更加团结。(间接的)

杜尔凯姆的功能理论主要论证了以下两个观点:一是社会对于越轨者的越轨行为进行大张旗鼓的惩罚正好强化了被越轨者所破坏的准则;而是那些大获成功的非自私性越轨产生了颇有价值的社会变革(如宗教改革)。

6. 理论影响:

6.1没有过时的“古典理论”(对越轨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6.2对默顿思想的影响

二、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默顿主要在《社会结构与失范》(1949)和《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这两篇论文中提出了

自己的失范理论。他继承了杜尔凯姆的“越轨行为是人类对于变态社会结构的正常反应”或“越轨是由社会失范引起的越轨社会学理论。

1. 规范目标与规范手段

规范目标规范手段是社会以结构方式描述的实现这

些目标的手段。当规范目标和规范手段对杜尔凯姆社会失范概念的发展和修正2. 个体适应模式的类型

根据默顿的理论,人们对于社会所设定的正统目标和手段会有五种不同的适应方式,或者说,人们在

既有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下,会形成五种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或追求)。他用下图来阐述:

适应方式

遵从

创新

形式主义

退却主义

革命 文化目标 + + - - ± 制度化手段 + - + - ±

形式主义:如果人人都遵循形式主义,没有了文化目标,那么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退却主义: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被完全内化,两者都很重要但不能同时满足所以只能选择逃避(吸毒、酗酒、精神失常),社会异化者

革命:最积极的反应模式,改变或者重新建立社会结构

3. 用社会失范解释越轨

西方社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

越轨社会学

失范性紧张:当人们无法用制度化手段去实现目标时所感到的社会压力,失范性紧张时导致越轨的主要原因。

人们为了缓解失范性紧张,往往会以四种方式的越轨对失范性紧张做出反应:即创新、形式主义(礼俗主义、现实主义)、退却主义(隐退主义)、造反(反叛或革命)。默顿认为创新是对失范性紧张所做出的一种最普通、最重要、因而也最常见的越轨行为反应。

默顿曾用创新性越轨行为的观点去研究都市贫民区的越轨行为。

所谓创新性越轨就是在个体不能通过社会承认的途径取得成功时,使用社会不允许的但却有效的创新手段去实现社会正统的目标。

将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中下层,从一般社会学理论转向中层社会学理论

4. 影响:在美国的影响非常大,手段与目标的关系的理论被亚文化的支线理论所吸收

对社会结构理论的评价:

1. 研究的主要问题

与涂尔干的异同:

不同点:研究社会与个人关系时,引进了中间因素——文化。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个人欲望的调整

相同点:都注重功能理论的分析

2. 批评意见

论完全否定了冲突的作用

第五讲

社会解组理论是从芝加哥学派所进行的大量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芝加哥学派在实地研究中不仅

形成了社会解组理论,还导致了亚文化群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以及它对城市和越轨的看法

1. 芝加哥学派

在20世纪二十年代,新组建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有一帮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社会学家,他们从

事了大量研究工作,创造了第一个具有美国特色的是越轨社会学理论——社会解组理论,同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同以往的)研究越轨行为的方法——社会学实地研究方法。

芝加哥学派主要研究都市问题,这与他们的中心人物,罗伯特·帕克有关。

芝加哥,这个美国的工业和移民城市,成为他们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2. 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的看法

对芝加哥学派大多数成员来说,城市是社会邪恶的根源(充满着犯罪),同时又是兴奋和神秘的源泉

(他们认为大城市具有许多神奇和浪漫之处,这里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比“惊险电影”更刺激的轰动事件)。

3. 芝加哥学派对越轨的看法

他们认为越轨行为①是神秘和令人兴奋的;②是邪恶的(违背了社会普遍的价值观);③是正常的(对

越轨社会学

于当事人或相关人来说)

芝加哥学派对于越轨的看法已介于传统与新观点之间,他们已经开始站在越轨者的角度研究越轨。

二、社会解组导致越轨

最早系统阐述社会解组和越轨行为关系的是W ·I ·托马斯。他在与人合著的《欧美之波兰裔农民》一

书中首先提出这一理论,后来由帕克、伯吉斯、沃思进一步完善。对芝加哥学派来说,都市的主要问题不是社会冲突论者所强调的社会不平等,贫困或其他问题;而是越轨问题。

1. 社会解组、社会组织与越轨

“社会解组导致越轨行为”是芝加哥社会学家的主要观点。

社会解组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组织的联系程度发生逆向变化,导致社会群体、组织的分崩离析的状态。,以至于社会上公认的行为规范与制度对个人或群体的约束力瓦解。

与社会解组相对的概念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群体或组织的社会成员互相联系的状态。社会关系

愈密切,社会组织程度愈高;社会关系愈疏远,社会组织程度就愈低。

社会组织程度愈高,越轨行为越少;社会组织程度越低或社会解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愈多。

进一步的结论:人们在一个群体中越是默默无闻、隐姓埋名、彼此缺乏联系时,社会解组的程度越高;

社会解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就越多。

2. 没有旁人看见时发生的。

易违反社会的准则。

3. 比较杜尔凯姆的社会一体化理论

不同点:①对于何种社会关系对社会组织或社会一体化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上,两者的看法几乎完全

不同。对杜尔凯姆而言,正式的组织关系比非正式的个人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体化更重要。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在把一个社会、一个城市活一个邻里区组织起来或一体化时,“自然”成长起来的、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远比正式的社会关系重要得多。一个群体内部的关系越是接近于首属关系,它的社会组织程度越高;反之,这种关系越是原理首属关系(即越接近次属关系),该群体的社会组织程度就越低。进而,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非个人的方式,他们就越有可能违反该团体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反过来说,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个人的方式,他们越有可能遵循该团体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观。

②在强调社会规范对于个体行为的约束和控制时,杜更强调规范的内在控制作用,芝加哥学派则主要

强调规范的外在控制作用。

三、城市、社会解组与越轨

1. 理论假设

曾经存在于乡村或小城镇的传统社会是简单、同质、宁静和有序的;而存在于现代城市的社会是复杂、

异质和无序的。传统

2. 理论渊源

越轨社会学

(1)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1855-1936)的理论。他在《公社(共同体)与社团(社会)》一书中提出二个概念“公社”和“社团”用来区分二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社会结合方式。

“公社”是一种小社区,其中大部分成员都相互熟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都遵从全公社的利益和活动,对集体怀有一种强烈的感情。社会成员具有抑制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社会对任何越轨行为的控制不需要用正式的方式(如法律、警察、法庭等),而只需要用非正式的方式(如社会舆论和个人说服)。宗教关系的纽带很强,社会生活都以家庭为中心。

而“社团”则容纳了大量的人口,社团内部成员大都彼此不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它通常是以彼此间的功能需要,而不是以情感的意志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们都来以个人的目标,而不是社团的目标而进取方向。由于大家所持的价值观念并不一定相同,因此,仅仅通过非正式的手段不能有效地实施社会控制,而必须借助于法律、警察、法庭、监狱等正式的制裁手段来确保社会秩序。传统和习俗不再强烈地影响个人的行为,宗教也不再是社会组织罪重要的基础。

从公向社团的转变都是城市化的结果,或者说都市化的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公社被由个体化组成的社团所取代。

(2)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他指出,现代城市的居民不断地接触刺激和印象的猛攻,如果他们严肃地对待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或者说对每一种情况都做出认真的反应,社会生活就几乎无法进行。因此,城市的高密度使人们对环境以及大多数人采取一种公事公办的简慢的态度。

3. 社会解组和都市化

述了社会解组和都市化的密切关系。

(1)城市的三大特征

(2)城市的生活方式

①城市生活的非个性化(缺乏个性)特征

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非个人的方式,他们就越有可能违反该团体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观;反过来说,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个人的方式,他们就越有可能遵循该团体的行为标准

②城市的相对性特征

结论:城市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异质性越强——即它的都市化程度越高,它的社会解组就越严重,发生越轨行为的频率也就越高。

第六讲 关于越轨现象的亚文化群理论

一、 文化、亚文化以及亚文化群

1. 文化

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共享的全部产品(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包括为物质产品(文化)和非物质产品。

越轨社会学上所指的文化主要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

越轨社会学

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

2. 亚文化和亚文化群

亚文化是指一种独立于社会上主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而存在的,但仍是这一主要体系的组成部分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亚文化群是指具有某种与主体文化相区别,但又是主体文化组成部分的亚文化的群体。它往往具有下列特征: ① 它们是主体社会可以辨认出的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而不是所有方面不同于主体社会。

② 作为主体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至少服从该社会的部分准则和法律。

③ 作为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群体,它为其成员规定了自己特有的行为规范,或者说它具有独特的为其成员欣然接受的行为规范。

④它们是一个发挥某种功能的单位——就是说,它至少可以为了某些目标而作为一个整体行动。

⑤ 它意识到自己是在某些方面与主体社会有差异的群体,或者说,群体成员具有亚文化群意识。

二、亚文化群理论的形成

1. 理论准备

1.1. 萨瑟兰的差别交往理论随异交往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该理论是由埃德温·H 萨瑟兰与1939年在《犯罪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后来又作了一些修改,与1947年正式出现在他的教科书里。

1.1.1萨瑟兰在19471. 犯罪行为是学习得来的。

2. 的沟通。

3. 犯罪行为的学习主要发生在个人的次要的作用。

4. 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技巧;犯罪的动机、驱力、对犯罪行为的文饰。

5. 关于犯罪的动机与驱力的特别指示是通过对法律正反两方面的释义(或有利与不利的定义)而来。

6. 一个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认为犯罪比不犯罪有利,而这种认识的形成是因为他接触了犯罪的行为

方式,而与反犯罪的行为方式疏离。

7. 差别接触对个人心态的影响因频率、持久性、先后次序及强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8. 犯罪行为的学习涉及与其他行为相同的学习方式。

9. 虽然犯罪行为是一般需求与价值的显现,但犯罪却不被这些一般需求和价值解释。

总之,差别交往理论人文,犯罪是由犯罪心态造成的,或犯罪心态决定犯罪。所谓犯罪心态即是支持

犯罪行为的价值观。而犯罪的心态是通过交往获得的。

1.112克雷西的修正

克雷西认为,对一个人是否走向犯罪,起决定作用是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而不是交往本身,如

果一个人同他人的交往中,经常获得越轨的、反社会的信息,那么这个人就会形成一种犯罪的心态。这种犯罪心态的直接表现就是犯罪的语言表述。这些语言具有犯罪或越轨倾向的群体创造的,他们重新定义了犯罪或越轨行为,具有群体价值、规范、准则的意义。

1.12理论影响:

(1)萨瑟兰对犯罪行为体系的描述已明显意识到亚文化群的存在。

越轨社会学

(2)萨瑟兰的随异交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亚文化群的形成及其成员行为的过程。

1.2 舍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学家桑斯顿·舍林就在他的《文化冲突与犯罪》(1938年)一书中

用社会文化冲突来解释行为。他认为,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体系在从同质的统一型向异质的不统一型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文化价值冲突。

1.21主要观点

1.211两种类型的文化冲突:1)初级的或基本的文化冲突,即指两种不同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规范冲

突;2)次级文化冲突,即统一社会价值体系内部在社会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规范冲突

1.212 文化冲突的表现与越轨:外在的价值冲突(外在于个体或群体的文化价值冲突)已经能够引起

犯罪或越轨,但当外在冲突转变为内在价值冲突(内在于个体或群体的文化价值冲突)更容易引起犯罪或越轨。

1.22 理论影响:美国社会学家桑斯顿·舍林在用文化冲突解释越轨行为时,已经很明显地意识到了

亚文化的存在。

2. 实地研究的深入

A ·W ·林德于1938年对檀香山进行了越轨行为的研究。林德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那些组织很好的种

族集团之所以违法是因为他们遵循了本群体的准则,从而违背了法律。

W ·F ·怀特在他的名作《街角社会》)(19553. 3.1

三、亚文化群理论的发展

1. A∙K ∙科恩的矛盾心理理论(1955)

他在《违法青少年:亚文化群》及《失足男孩》中用亚文化群的概念来解释青少年违法团伙的形成。其理论实质是运用默顿社会失范理论来解释青少年违法亚文化群的形成。

科恩认为,青少年团伙犯罪是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一种夸张的抵制。在这种抵制中可以发现他们内心的矛盾心理:对他们无法得到的东西的长期和隐密的渴望。科恩的亚文化理论可以用下面的图来加以说明。

西方工业社会里中产阶级与社会下层的不同经济条件

社会层次

将中产阶级规范内化的社会下层青少年感到地位受挫折

形成对抗中产阶级规范的反应

在青少年亚文化中接受违法规范

比较默顿社会失范理论:

2. R·A · 克洛沃德和L ·E · 奥林的机会结构理论

越轨社会学

克洛沃德和奥林在《少年犯罪及其机会》一书中把默顿的结构理论和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结合起来解释青少年犯罪。

社会中下层青少年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内化因而追求中产阶级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理想,然而社会结构却阻止或封锁合法实现这些目标和理论的机会,那么,这时如果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以越轨的方式去实现目标的机会,他们就会转向或选择越轨,并形成越轨亚文化群。他们认为存在着三种主要的越轨亚文化群:

1)

2)

3) 违法亚文化群 冲突亚文化群 退却亚文化群

对上述两种理论的评价:

1)特点:都是运用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来解释青少年团伙违法行为

2)批评意见:假设中产阶级的价值目标是被所有人都接受的,事实上不同的人的生活目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3. W⋅B ⋅米勒的青少年犯罪的价值理论(1968)

他认为,社会下层本身具有一种稳定的带阶层特色的价值体系。它的特征是:注重强悍、精明(欺骗、糊弄、机敏),追求刺激。

对上述三种理论的总的批评

4. T· N·费迪南德的青少个亚文化理论(1980)

对亚文化群理论的评价

1)贡献

1. 形成了一种新的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

2. 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社会同质性与道德绝对主义的价值观,社会可能存在不同的甚至是冲突的价值观

2)批评:

1. 对于青少年群体中是否存在亚文化是缺乏实证的,不同的调查有不同的结论

2. 无法解释在机会同等的条件下为什么有人加入了亚文化群而有些人没有

3. 这几种亚文化理论只研究男性而忽略了对女性的研究

第七讲 关于越轨的社会冲突理论

借用了交换理论,越轨的相对性

一、社会冲突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

1. 社会冲突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永恒的

这里的冲突不是指全面的、从整体上破坏社会平稳运转的暴力冲突,而是指所有的紧张、对立、竞争以及目标和价值观的悖逆。

导致冲突的根源:人性的自利;复杂社会的异质性

2. 社会冲突导致越轨

越轨社会学

二、几种不同的冲突理论

1. 文化冲突理论

2. 群体冲突理论

乔治·B ·沃尔德在他的《理论犯罪学》一书中提出了群体冲突导致犯罪的理论。

人们生活在一种至少有三个人组成的、受到共规范约束的、被此社会角色密切配合的群体里。由于大家都追求同一些目标,竞争和正确社会地位就不可能避免地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为争取社会地位的斗争不仅发生在一个群体内部的个人之见,还发生在各种群体之间。群体冲突的结果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定,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那些对抗多数意见并拒绝遵循社会行为模式的个人不可避免地被标定为犯罪分子或是越轨者。革命与造反。现代社会的利益划分。

结论:越轨或犯罪是群体之间为了获得和改善本群体地位而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冲突的伴生物。

3. 权力冲突理论

代表人物:奥斯汀·T ·帕克、理查德·昆尼、卡尔·F ·舒曼

奥斯汀·T ·帕克的基本观点:不同群体为拥有资源和生存机会的分配权而展开的斗争是最基本的社会冲突。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政治权力斗争的结果。法制不是一种用来约束反社会分子,控制社会秩序的必要规范系统,而是一种暂时结局互相冲突的是非观念和无法调和的要求和利益的制度。犯罪化(把某些行为定义为犯罪)是一种建立在不同权力分配基础上的政治行为,是削弱反对派地位的技巧,而不是为了控制犯罪的手段。犯罪

互相作用的结果。

实施维护其经济利益从而必然压制下层阶级利益的法律。因此,法律及其实施方式都是强大利益集团进行政治活动的直接产物。“镇压性犯罪审批制度”

评价:扩大了越轨社会学对越轨理论的解释视角,很多理论都受到社会冲突论的影响。用社会冲突的概念对现有的司法体系做出了解释。

批评:

1. 过多的强调了社会冲突,忽视社会秩序方面

2. 立场的倾向性太明显,从下层人们的利益出发,理论本身的客观性受到了质疑

3. 对于犯罪现象的解释不充分

第八讲 关于越轨的标志理论

代表人物:莱默特,著作《社会病理学》;霍华德·S 贝克尔,《局外人》

一、对越轨的社会定义

越轨是社会定义的产物,是人们对此行为作出反应的产物。

1. 两种标签方式:

越轨社会学

1.1正式的标签(主要由官方机构实施)

“由于社会群体制定规则并对把触犯这些规则的行为确定为越轨行为,并对某些人运用这些规则,把他们视为反社会分子,这样,社会群体就创造了越轨行为”

1.2非正式标签(主要由社会公众实施的标签)

“一种行为是否越轨取决于人们怎样对它作出反应”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其他人的反应出现之前,我们无法知道某一既定行为是否将会被归入越轨的范畴。越轨不是行为本身的特质,而是在从事这种活动的人与对这种活动作出反应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性质”

2. 标签的选择性

首先,司法人员并非单纯地逮捕、起诉、判刑(超速的处罚);

其次,公众的反应也并非总是客观的、确定的

贝克尔认为,某种行为是否被贴上越轨的标签,有赖于三个条件:

①行为发生的时间;②该行为发生的后果;③谁是该行为的承担者以及谁是该行为的受害者

因此,“越轨不是人们所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性质,而是其他人将准则及其制裁施加于触犯者的结果”

二、标志的性质及过程

标志理论主要关注的并不是事实上的越轨行为,即已被标签上越轨的行为,而是关注标签的过程 些人、某些行为被标签上越轨?

1. 标签的实质

果。

(1

(2主流价值观

(3)社会上的有权者总是能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营造保护屏障使自己不被标签

总之,无权、无地位的群体总是较之于有权、有地位的群体更容易被贴上越轨的标志

2. 标志的过程

正式的标志过程:包括两个关键的环节:(1)国家官员,特别是立法者,创立了什么是越轨,什么是非越轨的法律规范并对他进行解释,从而通过创造了社会准则而创造了越轨。(2)官方的社会控制机构,尤其是警察、检察官和其他的政治权利人,对这些准则按自己的意愿加以任意的解释,然后利用这些准则将一些人或集团认为越轨者,从而通过适用准则而创造了越轨。

非正式的标志过程:由同伴、家庭成员以及各种相关人员所实施的标志活动,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被发现——被迫经历加芬克尔称之为“贬黜仪式”(或称之为降级仪式)的集体标志活动(被指责、训斥、责骂和惩罚)——周围的人开始根据这一标签对他做出反应。

3. 职业越轨者的形成过程

标签理论家认为,一个职业越轨者形成的过程往往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①越轨者被权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发现

②越轨者的标签。这是成为职业越轨者受到重要的阶段。

③加入越轨者群体

4. 两种越轨形式

越轨社会学

初发性越轨是指偶然发生的、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形象发生持续影响的越轨行为。

复发性越轨是指多次发生的、具有持续性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自己也将自己的行为接受为越轨行为

三、标志的后果

1. 对被标志者个人的消极影响

①产生烙印效果

②导致个人修正自我形象

结论:在人们变成越轨者并持续作为越轨者的过程中,给人们贴上越轨者的标志是一个关键因素。他们认为,一个人一旦被标签上越轨的标签后,他就可能以“自我履行预言”的方式行事,进一步表现出那些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

2. 对整个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社会学家在研究标志过程对被标志者及社会的影响时,区分了基本越轨行为与次属越轨行为。前者是指越轨者渴望从事的活动,后者是与基本越轨相关的,并由基本越轨行为引起的越轨活动。

3. 对发生标志的群体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美国社会学家凯伊·埃里克森特认为,给越轨者建立标志并对他们做出否定的反应,把非越轨社区维系在一起,并通过与越轨的对比而使该社区的价值观念更加明确。

四、标志论者对于减少消除越轨的建议:

“正常”被迫开始越轨者生涯。

五、评价

贡献:

①对越轨现象的关注从对越轨原因的关注到对社会对越轨行为的反应以及这一反应所具有的意义的研究

②解释了为什么某些人会成为越轨者

缺陷:

①无法解释初次越轨所产生的原因

②只能对部分越轨现象作出解释

③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大量借用了心理学的理论,无法用实证资料证实的

④价值不中立

[email protected]

21

越轨社会学

第一讲 越轨社会学概述

一、什么是越轨社会学

越轨社会学是研究越轨现象的各种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又称为异常行为社会学。

越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越轨现象,包括越轨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越轨的现象非常普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越轨,因此研究越轨不是研究“他人”而是研究“自己”。 社会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的反思。越轨社会学引导我们去发现、理解被我们的日常经验所忽视了的东西——发生在我们周围和自己身上的越轨行为。

什么是越轨

一、常识性理解:社会应加以禁止或纠正、个人应避免的不良行为。

二、关于越轨的传统理论观点

传统的越轨社会学理论将越轨行为理解为违反普遍公认的社会规则(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际上,他们把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和越轨行为看成是一样的东西

理论前提:绝对主义的价值观——即认为在社会层次上存在着或应该存在着一套稳定而一致的、被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社会规范。

和明确的、显而易见的;越轨就是违法的、坏的行为;

三、关于越轨的新的理论观点

越轨的相对性:自杀

日本:切腹自杀是道义的行为

西方:自杀是一种不良行为。在澳大利亚自杀未遂着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国:不确定

越轨相对性的表现:

1.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同一行为有不同看法

2. 同一社会对不同群体对同一行为有不同认识

3. 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对同一行为不同认识

4. 同一行为因动机不同有不同评价

5. 同一行为因结果不同而有不同评价

新观点对越轨的认识:把越轨理解为某些人或团体用来描述他人行为的一种社会定义。越轨与非越轨的界线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越轨并非某种行为固有的性质,而是社会行为者对它的一种创构或建构(即认为一个行为本身并没有某种固定的意义,这种意义是被人们创构的)。因此,决定某一行为是否被当作越轨取决于人们根据什么准则来判定,取决于这一行为的意义行为者的动机。

四、关于越轨的定义

1. 几种不同的定义

越轨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家的定义:

戴维. 波普诺:社会越轨是指那些违反群体或社会重要规范的行为

吉登斯:越轨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团体或社会中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系列的特定规范的不遵从。

道格拉斯:被某一个社会群体的成员判定为违反其行为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为。

2. 国内的定义

3. 我们对越轨的定义:越轨是被社会集团成员们判断为违反他们的行为准则或价值观的任何思想、情感和行为。

对越轨定义的理解:

1. 越轨是相对于某一个评价群体而言

2. 越轨是对社会规范或准则的背离

3. 越轨是越轨者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和社会规范的现实冲突,因而也是越轨者与社会的现实冲突。

对越轨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1. 越轨行为不一定是坏的行为或者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2. 越过行为的发生不一定是处于越轨者的主观意愿

3. 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

4.

5.

3. 越轨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思路

3.1传统的研究思路:

1. 为什么会出现我们所关注的越轨现象(原因解释)?

2. 如何避免或减少越轨现象的发生(对策研究)?

3.2现代的研究思路:

3.21人们为什么要把这种现象称作越轨?

3.22这种认定是否合理?——对越轨者是否公正?(对越轨的认定或评判本身进行正当性审查)

3.221如果这种认定是合理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越轨?回到传统的一般思维。

3.222如果这种认定是不合理的?那么导致不合理的原因又是什么?

A. 规范不合理?

新旧规范并存的时候(是谁制定社会规范?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范?它旨在实现什么样的社会目标?没有这样的规范又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后果?社会制度本身是否公正?强者统治弱者?冲突论视角?)

B .认定过程不合理?

标志论?人们带着偏见去看待他人,被贴着标签

3.3传统现代共有的研究思路:

3.31我们队越轨现象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非法化

3.31.1越轨现象是个别的?普遍的?

越轨社会学

A. 若是个别的,

A1. 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a .正常的(不可避免地,或有正功能的),是否可以放任它?

a1. 如果我们放任这种越轨将会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a2. 如果不能放任,应如何控制以及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b. 不正常的,

b1. 能消除吗?如何消除?

b2. 不能消除,如何控制?

B .若是普遍的,肯定是不正常的,社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即原因对策研究)

B1. 导致这种普遍越轨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a. 若规范不合理?原因是什么?

a1. 规范形成机制不合理,如何确立合理的社会规范?

a2. 新旧规范交替,如何重建规范?

b. 若规范是合理的,规范不背遵循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建立有效机制使规范背社会成员内化?

总之,越轨社会学的内容包括二部分:一是解释各种社会越轨现象(事实研究或实证研究,目的是更好地认识越轨现象,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二是就如何控制越轨现象提供对策性研究(规范研究,目的是为了建构更好,更规范的社会)。

二、为什么要学习、研究越轨社会?

A .个人角度

1. 认识意义

和全面。

2. 实践意义

通过获得关于越轨的较为全面的知识,使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越轨现象有更为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发生在身边的越轨行为会有更理性的反应。如果你肩负管理社会的职责,你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B .社会角度

(一)理论意义

越轨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在于:在充分认识、理解各种社会越轨现象的基础上为社会生活安排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越轨应保持在怎样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理论意义)?从而为社会管理就应在何种程度上控制越轨现象或如何将越轨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提供一种理论知识,进而为社会决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创造一个最具人性、最适合人类发展的理想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由和规范,潘绥铭

(二)现实意义

越轨社会学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社会上各种越轨现象的具体表形式一起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的研究,确定哪些越轨是改革开放无法避免的正常的、合理的或不可缺少的越轨现象,哪些是破坏社会基本稳定因而阻碍改革顺利进行的、不正常的、应加以控制的越轨现象爱那个,从中鉴别出合理的越轨,从而为我国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越轨现象应采取何种程度的控制提供理论论证,以确保我国的现代化事

越轨社会学

业在既有足够的发展动力又有良好的社会秩序的良性的社会环境下顺利进行。

转型时期的特点:新旧规范并存(涂尔干研究所处的历史背景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在社会层次上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社会规范,即会出现失范现象。规范已没有约束力了,失去了传统的约束能力,而新的规范还未形成其约束力,因此越轨现象大量增加。导致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的规范都被破坏了,没有遭到人们的认同和遵守。道德的底线受到了冲击。

三、怎样研究越轨社会学

(一)研究方法

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必须基于常识(不系统的,逻辑上有问题),基于人们的日常经验,但同时又必须超越于常识(表述有逻辑性,经验有依据性)。

(二)研究的态度——价值中立态度

事实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尽量清楚个人的价值观、情感以及各种纠葛所带来的偏见。

社会学家在从事越轨社会学研究时,在以下三个方面很容易带入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价值中立: 选择课题。

搜集和分析资料。

理论解释。

第二讲

一、关于越轨的自然环境理论

1. 用星相状态解释越轨行为 莫塞利

2. 用气候解释越轨行为

自杀在气候适中的北欧社会里比在炎热的南欧社会里更为常见;而在南欧社会里凶杀却较为多见

皮梯里姆·索罗金

现在社会学理论已不大再采用环境论,原因有二方面:

1). 很多看起来显得很重要的关系, 经过统计学分析却发现毫无意义

2). 理论家们始终不能对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做出满意的解释

二、关于越轨的生物学理论

1. 龙勃洛梭的天生犯罪理论

意大利犯罪学家,犯罪学之父,《犯罪人论》(开创了实证研究的先河,在大量研究基础上作出论证)

他认为存在一种独立的“犯罪人”人种。

犯罪的原因并非由于犯罪人的自由意志,而是由于存在天生的犯罪人。

理论依据:进化论

实证依据:意大利囚犯和意大利军官的对比研究

后人对天生犯罪理论的修正。

美国体质人类学家胡顿,他认为罪犯是生物学上的劣等人,由于他们的遗传机制存在着缺陷,注定要从事犯罪行为。“生物学意义上的退化”和社会环境都是犯罪的原因,但生物学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同平民相比,罪犯属于道德上、智力上、形态学上、遗传学上退化的群体。

越轨社会学

罪犯的生理器官是低劣的。犯罪时社会环境冲击劣等人的机体的结果。因此,随之而来的结论是,要使杜绝犯罪的努力奏效,只能靠根除肉体的、精神的和道德的不健全,或者在一种无菌的社会环境中使之得到绝对的隔离。

2. 犯罪的体格类型学理论

德国精神病学者 E·克里切默1925提出了体格类型学。他把人体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并试图将其与特有的心理机能失调现象相联系。

矮胖型,犯罪规模小,再犯比例低,容易重返社会,诈骗犯中占有很大比例

瘦长型,盗窃诈骗犯罪

三角型,暴力犯罪方面特别多,多是财产和性方面

混合型,主要是性犯罪

美国心理学家和医生威廉·谢尔登

他在克里切默所提出的体型说基础上,从体型与个性特征和犯罪之间的关心,提出了一种更全面的犯罪的体型学理论。

他将胚胎学和发生机理学移植于体格类型学,提出了一种不同的体型分类法。他提出了三种基本体型:内胚层体型(肥胖而性软)、外胚层体型(细瘦而虚弱)、中胚层体型(强健而结实)。

他还进一步阐明发展人格与体型之间的关系。内胚层人的个性表现为:爱好舒适、喜爱食物,他们有一种

格卢克夫妇

60%的是中胚层体型的,而在非违法犯罪群体中只有30%是中胚层体型的。

3. 关于越轨的生物学解释的其他理论

染色体理论、内分泌理论

4. 对越轨的生物学理论的简单评述:

关于越轨的生物学理论也存在着一个从绝对主义到相对主义的发展过程

贡献:解释了某些特定个体犯罪的原因

局限性: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因素,仅仅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把社会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多元

第三讲 关于越轨的心理学理论

一、本能动力论

越轨社会学

是精神分析说对越轨行为所作的一种解释。它试图用人类先天的本能来解释人们的越轨行为。

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为基础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解释越轨现象时又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控制理论和防范理论

1. 控制理论

越轨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能的冲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即越行为的出现是由于超我控制的失效,放纵人们依据社会不能认可的冲动行事。

冲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以越轨行为表现出来的冲动,尽管冲动的力量会因人而异。情景的因素或加强冲动或加强控制 ,但最后的关键还是由个人来决定的。

本我:原始本能、欲望

自我:管理者,协调本我超我的关系,如果二者失调越轨行为发生

超我:良知、理想

控制理论用病态人格的概念来解释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所谓病态人格是指在无超我或无良心从而亦无控制的条件下生成的人格。病态人格往往表现为没有过失感、犯罪感、羞耻心和怜悯心,在行为表现为不负责、不诚实和反社会。

病态人格的生成原因:没有完成条件化过程。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良心是条件化了的恐惧反应。

没有完成条件化过程的原因:大脑皮层兴奋能力差(天生的条件能力差);缺乏有效地条件化的环境(条

件化内容不明确或不一致;条件化效力不足)

1. 没有道德感

2. 他们缺乏犯罪感

2. 防范理论

防范理论认为,产生越轨的原因不仅仅是超我控制失效。如果超我过分强大,以至于本我的冲动和欲

望不能以一种合理的、社会认可的方式得到释放,同样会产生越轨行为。因为,被压抑的本能冲动虽然可以得到控制,但不能被消除。而这种时不时地冒出来与超我不一致的冲动往往使个人产生犯罪感和焦虑。为了消除这种犯罪感和焦虑,个体常常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异常行为。

1. 把自己内心的冲动隐匿在与这种冲动所激起的行为正相反的行为背后

2. 通过其他的越轨渠道释放这种冲动

防范理论认为,要减少或消除越轨行为必须让本能的冲动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得到释放。(狂欢节、体育竞技、文学艺术)

防范理论与控制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 控制理论认为越轨是控制失效,而防范理论认为控制过严同样也会产生越轨行为

2. 对于控制论者来说,越轨是冲动的直接表现,而对于防范论者来说,越轨也可能是冲动的间接表现

3. 在控制越轨行为的对策上,前者应加强社会控制,后者认为应为社会成员提供可以合理释放心理冲

动的途径

4. 无论是在越轨原因的解释上还是在消除或控制对策上,防范论是对控制论的补充。

评价:防范论和控制论都基于精神分析学说

1. 缺乏资料的收集,只是研究异常行为者的表现,而没有去研究正常人的行为,结论超出资料

越轨社会学

2. 存在循环论证问题

3. 对越轨的解释如此灵活以至于找到反例也无法将它证伪

二、“挫折——侵犯”论

也是一种心理动力论

1. 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J ﹒多拉德为首的一群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多拉德和米

勒等人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与1939年出版一本由五位学者合著的《挫折与侵犯》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侵犯假设。

“挫折——侵犯”假设:侵犯行为的出现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简言之,挫折的存在往往

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挫折——侵犯”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而言,其结论的简单化和武断性是显而易见的。挫折与侵犯

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味对应的,挫折并非总是导致攻击,攻击行为也并非总是挫折的体现。

而且,这种理论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究竟什么是挫折?它是人的一种行为的表现,还是人的一种

心理感受?攻击,作为人受挫后的一种反应,其表现形式、程度、方向等应如何去确定?

2. 理论的修正

2.1第一次修正

N.E

2.2第二次修正

70发攻击性行为。

其次,他还对攻击和挫折这两个关键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攻击是一种意欲加害或伤害某人、某物

的行为,而且,这种侵犯性行为可以表现为公开地对施挫对象从身体上、语言上予以攻击,也可以是潜伏的。而挫折是人们指向预期中的特定目标(即预期目标或希冀物)的行为遭到阻挠。

3. “挫折——侵犯”理论的现代模式

当代的“挫折——侵犯”学说将“挫折——侵犯”的反应模式归结为:

个体目标受阻→由挫折而激起的愤怒→由愤怒而导致受挫个体的攻击性行为

评价:只限于情感犯罪,无法解决有有理性的犯罪

三、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渊源

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是行为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的经典论文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学说的诞生。

他认为,心理学的基本目标是洞悉、理解、预测、控制人类行为。他对人类行为的论述表现出极端的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所有的行为活动都有无一例外地受制于外部环境。 他说:

请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那么,我可以保证,随便哪一个,无论他的能

越轨社会学

力、倾向、本领以及父母职业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是乞丐、小偷。

华生的思想深受巴甫洛夫的影响。他坚信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理解、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的一

把钥匙。在他看来,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分解为“刺激——反应”这样的行为单元。因此,他认为:心理学应心无旁骛地集中精力致力于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斯金纳的操作强化论(操作学习理论)

2.1 有机体的两种行为

有机体全体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即巴甫洛夫所研究过的条件反射式的行为,或称“s

型”学习。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它是在没有任何可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发生的。

2.2 斯金纳箱

2.3 研究目标:控制人类行为、设计社会

他确信人类的行为能够借助于操作强化的作用而加以控制、指导、改变和形成的。在行为控制上,加

强或强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果我们希望增加某一行为增加的可能性,就用加强手段;反之,就用减弱手段。

他将加强界定为:能增进未来反应可能性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加强有正向的,也有负向性。在正向加

强负向加强中,我们所采受赏和免罚都是行为的加强手段,而惩罚和不予报偿都是行为的减弱手段。

2.4 理论假设:

2.5 释完全是机械主义的。

2、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论

美国心理学家A ·班杜拉于1979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他的模仿学习论。他的理论是

对斯基那对人类行为的极端机械论解释的纠正。

他在书中指出:“如果人们只能依靠其行为的后果获知该做什么,那么,且不说学习室危险地,也是非

常费力的。所幸的是,大多数人类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观察学会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了解到新行为如何操作,在以后的场合中,这一编码的信息就能作为行动的向导。

2.1 基本观点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包括越轨行为——不仅可以通过操作条件作用(直接经验)而

获得,而且也可以(并且主要是)通过模仿学习(间接经验)而获得。

2.2模仿学习的过程

在观察过程中,人们选择那些对自己产生影响的刺激,将他们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当遇到相似的情

景,就有可能模仿先前曾观察到的行为。

人们在模仿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可能前景(即思想上锁预见的未来结果)驱使。从反复观察某人行为

取得成功的经历中产生一种普遍的期待,希望这种行为带来积极地后果。社会学习论称这种进京看到或听到的,并非亲身经历的加强为间接加强或潜代加强。

越轨社会学

2.3模仿学习的一般模式

模仿行为的出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以侵犯行为为例):a 有一个表现侵犯为楷模;b 楷模的行为被个

体判断为合理的行为;c 观察者是除杂与楷模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中。最常见的模仿对象是偶像。

通过模仿而取得的行为是否会保持下去,则取决于强化,强化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替代的(而且

通常都是替代的)。

2.4 减少越轨行为的对策:由于模仿在侵犯性行为的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杜拉提出了减少

现在社会青少年的暴力行为的相应对策:控制儿童观看的暴力性节目;父母不以暴力手段解决家庭纠纷;对儿童以非暴力手段解决纠纷予以奖励等。

2.5 实验基础

2.6 贡献:(1)把学习过程从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操作强化过程变为较为复杂的积极的模仿过程。(2)

他对行为学习与强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传统的理论人文,强化石学习的前提,就是说行为的学习必定是通过操作强化得来的。班认为,行为的学习可以再无强化条件下完成,只是行为的表现需要强化(3)丰富和发展了“加强(或强化)”的概念。强化不仅有直接强化,还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人们行为的表现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的影响

替代强化:人们的行为表现受到观察他人行为所获得结果的影响——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反应结果

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从其他人的经验中获益

自我强化

(4)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7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社会立法评论:

3. 区别加强论

由社会心理学家罗纳德·L ·埃克斯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会犯罪或越轨行为的,而且行为的学习室通过由斯金纳描述的操作条件化过程学会的。

在助长犯罪或越轨的社会环境中,越轨的行为得到较大程度的加强(报偿或未惩罚),或受到的惩罚于

顺应行为的付出显得较为轻微,从而使个体觉得越轨行为比顺应社会行为显得更值得,或者说越轨行为获得了更为合理的定义。

作为强化的报偿可以是社会性的(地位、声望和尊重等),也可以是物质性(如金钱)。但其中前者相

对来说更重要一些。在社会性增强中,他人的态度、言辞、反应、和行为都是有效地增强物。如果这些社会增强来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其增强的效应就更明显。

在个人行为的习得过程中,家庭、朋友圈、宗教团体、学校都是对个体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强化团体,

个人最终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关键在于哪个强化团体起着支配性作用。

如偷窃行为的习得

对现有刑事犯罪控制系统的结论:基本无效

4. 抵消论( Neutralization theory)

抵消论也是一种犯罪学习理论, 由犯罪学家西克斯(Graham .Sykes )和马扎(David Matza) 提出的。它和区别加强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认为违法和越轨的行为是被当作这种行为学会的或者说是学习顺应行为失败而产

越轨社会学

生的。它认为,越轨者和违法者具有遵循社会规范和价值的心态,他们并不完全排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他们之所以越轨或犯法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技巧,使社会规范的控制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因此,在这里,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并没有遭到彻底的拒绝,而只是被规避,被抵消。常见的一些抵消技巧有:

拒绝承担责任。他们把违法和越轨行为归咎于个人控制能力以外的原因,如,冷酷无情的父母、坏朋友以及不公正的社会环境等。作弊的学生常为自己的作弊行为作这样的辩解:“如果我不作弊病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竟争的境地”,意思是说因为大家都作弊,所以我不得有作弊。堕落的政府官员也常把自己的腐败行为归咎于社会大气候,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拒绝承认被害人(即被害人消失)。认为被害人本身就是坏蛋,他罪有应得,这是他应得的惩罚。

对越轨和违法行为作合理的解释(援用其他的依据为自己行为的的正当性辩护)。如,把“偷窃”、“贪

污”说成是“借用”,把“受贿”说成是“朋友馈赠”。

淡化技巧(否认存在伤害)。极力淡化或忽视自己行为带给他人和社会的伤害,并因此认为自己的行为

在道德上并没有过错。

特权思想。承认既有社会规范的合理性,但认为自己可以是例外。

对学习理论的评价:

第四讲 这个理论力图以社会结构来解释越轨现象。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个: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和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1910-2003)

一、杜尔凯姆的社会一体化理论

标志。

1. 杜尔凯姆关于社会性质的看法。

他认为社会是一种道德现象。社会究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系列道德规范。道德将人与人之间联结起来,

它使人成为社会的人的同时也使社会成为可能。道德是社会,是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

2. 越轨解释现象的基本观点(社会一体化、社会解体与越轨)

用道德现象解释越轨,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限的手段不能满足目的,道德使人有满足感

杜尔凯姆把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称作社会一体化,把社会成员之间的缺乏相互交流、

彼此影响称为社会解体。社会一体化是形成道德社会的前提。

人们之间越是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社会一体化程度便越高,道德规范对人们的制约作用也就越大,

越轨行为便也相应煎炒;反之,如果人们之间缺乏这种相互交流和彼此影响,社会越是解体,道德对人们的制约作用也就越小,越轨行为便也相应增加。简单地说,社会一体化增强则越轨行为减少;反之,社会解体加剧则产生较多的越轨行为。

3. 研究越轨现象的基本方法

杜尔凯姆对越轨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他系统地阐述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他在著名的《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论》中提出了社会方法的实质是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该从那些以往的社会现象中去寻找,而不是从那些个人意识状态中去挖掘。”

杜尔凯姆对越轨行为的主要集中于对自杀的研究。他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自杀现象为越轨社会学树立了

越轨社会学

一个成功的典范。

他把研究的对象确定为社会中的自杀率,而不是自杀的个别案例。然后,他用社会结构因素(社会整

合水平)来解释自杀率的变化。

因此,他研究自杀现象所要阐明的是不同的社会结构是如何导致不同的自杀率。

4. 四种不同的自杀类型

(1)失范性自杀

失范(anomie )这一概念是杜尔凯姆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

和制度化程度差的,因而丧失整合的社会状态。

有两种社会情形导致社会失范:经济灾难突然降临;社会的突然繁荣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主导的社会道德,但由于社会的骤变使原有的社会道德不再适合新出现的社会

形态,从而使社会层次上缺少可以有效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道德规范。

当一个社会不具有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从而使其行为有所依据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时,失范性自杀就

会出现。所谓失范性自杀就是在社会缺乏明确一致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含混不清、变化多端)以致不能向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形下产生的自杀。

(2)利己性自杀

利己性自杀是在社会缺乏把社会规范内在化的机制时产生的,在社会层次上存在着健全的规范(包括

法律、道德),但它们不能变成个体内在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导致个人与社会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另外,新教思想的传播、家庭结构

;反

失范性自杀和利己性自杀都是社会解体的结果。但社会一体化程度过高,即社会控制过强也会导致自

杀,这就是利他性自杀或者说宿命性自杀。

(3)利他性自杀

利他性自杀是人们自爱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中,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自杀。

(4)宿命性自杀

宿命性自杀式人们在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中,屈服于压倒一切的强制因素时发生的自杀。

利他性自杀和利己性自杀对于杜尔凯姆社会理论的意义:

既要留有个人发展的余地又要有适当的社会控制,两者达到和谐一致社会才会健全

5. 越轨行为的功能

杜尔凯姆认为越轨行为对社会能发挥一种积极的功能作用。

5.1两个概念:创造性越轨和破坏性越轨

根据越轨对当时社会进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越轨行为可分为创造性越轨和破坏性越轨。前者是对不合理的社会规范或社会准则的背离。在社会变革时期,革命者总是以自己的越轨性行为促成腐朽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灭亡。而破坏性越轨是对合理的社会规范的社会秩序的背离,是社会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创造性越轨行为是社会进步变革的源泉,它致力于社会生活的改善,因此,对于创造性越

越轨社会学

轨应该给予宽容、保护;而破坏性越轨由于它破坏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发展,因而应予以有效地约束和控制。

5.2越轨行为的两个功能

首先,创造性越轨将新的观念引入社会,促使社会制度适应发展了的社会需要。(直接的)

其次,通过对破坏性越轨行为作出有效的社会反应,使社会上关于好的行为与坏的行为的界线得到维持,从而加强了既有社会规范,同时也使守法群体更加团结。(间接的)

杜尔凯姆的功能理论主要论证了以下两个观点:一是社会对于越轨者的越轨行为进行大张旗鼓的惩罚正好强化了被越轨者所破坏的准则;而是那些大获成功的非自私性越轨产生了颇有价值的社会变革(如宗教改革)。

6. 理论影响:

6.1没有过时的“古典理论”(对越轨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6.2对默顿思想的影响

二、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默顿主要在《社会结构与失范》(1949)和《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这两篇论文中提出了

自己的失范理论。他继承了杜尔凯姆的“越轨行为是人类对于变态社会结构的正常反应”或“越轨是由社会失范引起的越轨社会学理论。

1. 规范目标与规范手段

规范目标规范手段是社会以结构方式描述的实现这

些目标的手段。当规范目标和规范手段对杜尔凯姆社会失范概念的发展和修正2. 个体适应模式的类型

根据默顿的理论,人们对于社会所设定的正统目标和手段会有五种不同的适应方式,或者说,人们在

既有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下,会形成五种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或追求)。他用下图来阐述:

适应方式

遵从

创新

形式主义

退却主义

革命 文化目标 + + - - ± 制度化手段 + - + - ±

形式主义:如果人人都遵循形式主义,没有了文化目标,那么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退却主义: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被完全内化,两者都很重要但不能同时满足所以只能选择逃避(吸毒、酗酒、精神失常),社会异化者

革命:最积极的反应模式,改变或者重新建立社会结构

3. 用社会失范解释越轨

西方社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

越轨社会学

失范性紧张:当人们无法用制度化手段去实现目标时所感到的社会压力,失范性紧张时导致越轨的主要原因。

人们为了缓解失范性紧张,往往会以四种方式的越轨对失范性紧张做出反应:即创新、形式主义(礼俗主义、现实主义)、退却主义(隐退主义)、造反(反叛或革命)。默顿认为创新是对失范性紧张所做出的一种最普通、最重要、因而也最常见的越轨行为反应。

默顿曾用创新性越轨行为的观点去研究都市贫民区的越轨行为。

所谓创新性越轨就是在个体不能通过社会承认的途径取得成功时,使用社会不允许的但却有效的创新手段去实现社会正统的目标。

将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中下层,从一般社会学理论转向中层社会学理论

4. 影响:在美国的影响非常大,手段与目标的关系的理论被亚文化的支线理论所吸收

对社会结构理论的评价:

1. 研究的主要问题

与涂尔干的异同:

不同点:研究社会与个人关系时,引进了中间因素——文化。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个人欲望的调整

相同点:都注重功能理论的分析

2. 批评意见

论完全否定了冲突的作用

第五讲

社会解组理论是从芝加哥学派所进行的大量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芝加哥学派在实地研究中不仅

形成了社会解组理论,还导致了亚文化群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以及它对城市和越轨的看法

1. 芝加哥学派

在20世纪二十年代,新组建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有一帮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社会学家,他们从

事了大量研究工作,创造了第一个具有美国特色的是越轨社会学理论——社会解组理论,同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同以往的)研究越轨行为的方法——社会学实地研究方法。

芝加哥学派主要研究都市问题,这与他们的中心人物,罗伯特·帕克有关。

芝加哥,这个美国的工业和移民城市,成为他们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2. 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的看法

对芝加哥学派大多数成员来说,城市是社会邪恶的根源(充满着犯罪),同时又是兴奋和神秘的源泉

(他们认为大城市具有许多神奇和浪漫之处,这里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比“惊险电影”更刺激的轰动事件)。

3. 芝加哥学派对越轨的看法

他们认为越轨行为①是神秘和令人兴奋的;②是邪恶的(违背了社会普遍的价值观);③是正常的(对

越轨社会学

于当事人或相关人来说)

芝加哥学派对于越轨的看法已介于传统与新观点之间,他们已经开始站在越轨者的角度研究越轨。

二、社会解组导致越轨

最早系统阐述社会解组和越轨行为关系的是W ·I ·托马斯。他在与人合著的《欧美之波兰裔农民》一

书中首先提出这一理论,后来由帕克、伯吉斯、沃思进一步完善。对芝加哥学派来说,都市的主要问题不是社会冲突论者所强调的社会不平等,贫困或其他问题;而是越轨问题。

1. 社会解组、社会组织与越轨

“社会解组导致越轨行为”是芝加哥社会学家的主要观点。

社会解组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组织的联系程度发生逆向变化,导致社会群体、组织的分崩离析的状态。,以至于社会上公认的行为规范与制度对个人或群体的约束力瓦解。

与社会解组相对的概念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群体或组织的社会成员互相联系的状态。社会关系

愈密切,社会组织程度愈高;社会关系愈疏远,社会组织程度就愈低。

社会组织程度愈高,越轨行为越少;社会组织程度越低或社会解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愈多。

进一步的结论:人们在一个群体中越是默默无闻、隐姓埋名、彼此缺乏联系时,社会解组的程度越高;

社会解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就越多。

2. 没有旁人看见时发生的。

易违反社会的准则。

3. 比较杜尔凯姆的社会一体化理论

不同点:①对于何种社会关系对社会组织或社会一体化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上,两者的看法几乎完全

不同。对杜尔凯姆而言,正式的组织关系比非正式的个人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体化更重要。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在把一个社会、一个城市活一个邻里区组织起来或一体化时,“自然”成长起来的、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远比正式的社会关系重要得多。一个群体内部的关系越是接近于首属关系,它的社会组织程度越高;反之,这种关系越是原理首属关系(即越接近次属关系),该群体的社会组织程度就越低。进而,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非个人的方式,他们就越有可能违反该团体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反过来说,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个人的方式,他们越有可能遵循该团体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观。

②在强调社会规范对于个体行为的约束和控制时,杜更强调规范的内在控制作用,芝加哥学派则主要

强调规范的外在控制作用。

三、城市、社会解组与越轨

1. 理论假设

曾经存在于乡村或小城镇的传统社会是简单、同质、宁静和有序的;而存在于现代城市的社会是复杂、

异质和无序的。传统

2. 理论渊源

越轨社会学

(1)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1855-1936)的理论。他在《公社(共同体)与社团(社会)》一书中提出二个概念“公社”和“社团”用来区分二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社会结合方式。

“公社”是一种小社区,其中大部分成员都相互熟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都遵从全公社的利益和活动,对集体怀有一种强烈的感情。社会成员具有抑制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社会对任何越轨行为的控制不需要用正式的方式(如法律、警察、法庭等),而只需要用非正式的方式(如社会舆论和个人说服)。宗教关系的纽带很强,社会生活都以家庭为中心。

而“社团”则容纳了大量的人口,社团内部成员大都彼此不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它通常是以彼此间的功能需要,而不是以情感的意志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们都来以个人的目标,而不是社团的目标而进取方向。由于大家所持的价值观念并不一定相同,因此,仅仅通过非正式的手段不能有效地实施社会控制,而必须借助于法律、警察、法庭、监狱等正式的制裁手段来确保社会秩序。传统和习俗不再强烈地影响个人的行为,宗教也不再是社会组织罪重要的基础。

从公向社团的转变都是城市化的结果,或者说都市化的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公社被由个体化组成的社团所取代。

(2)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他指出,现代城市的居民不断地接触刺激和印象的猛攻,如果他们严肃地对待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或者说对每一种情况都做出认真的反应,社会生活就几乎无法进行。因此,城市的高密度使人们对环境以及大多数人采取一种公事公办的简慢的态度。

3. 社会解组和都市化

述了社会解组和都市化的密切关系。

(1)城市的三大特征

(2)城市的生活方式

①城市生活的非个性化(缺乏个性)特征

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非个人的方式,他们就越有可能违反该团体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观;反过来说,人们与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越是采取个人的方式,他们就越有可能遵循该团体的行为标准

②城市的相对性特征

结论:城市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异质性越强——即它的都市化程度越高,它的社会解组就越严重,发生越轨行为的频率也就越高。

第六讲 关于越轨现象的亚文化群理论

一、 文化、亚文化以及亚文化群

1. 文化

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共享的全部产品(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包括为物质产品(文化)和非物质产品。

越轨社会学上所指的文化主要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

越轨社会学

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

2. 亚文化和亚文化群

亚文化是指一种独立于社会上主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而存在的,但仍是这一主要体系的组成部分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亚文化群是指具有某种与主体文化相区别,但又是主体文化组成部分的亚文化的群体。它往往具有下列特征: ① 它们是主体社会可以辨认出的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而不是所有方面不同于主体社会。

② 作为主体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至少服从该社会的部分准则和法律。

③ 作为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群体,它为其成员规定了自己特有的行为规范,或者说它具有独特的为其成员欣然接受的行为规范。

④它们是一个发挥某种功能的单位——就是说,它至少可以为了某些目标而作为一个整体行动。

⑤ 它意识到自己是在某些方面与主体社会有差异的群体,或者说,群体成员具有亚文化群意识。

二、亚文化群理论的形成

1. 理论准备

1.1. 萨瑟兰的差别交往理论随异交往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该理论是由埃德温·H 萨瑟兰与1939年在《犯罪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后来又作了一些修改,与1947年正式出现在他的教科书里。

1.1.1萨瑟兰在19471. 犯罪行为是学习得来的。

2. 的沟通。

3. 犯罪行为的学习主要发生在个人的次要的作用。

4. 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技巧;犯罪的动机、驱力、对犯罪行为的文饰。

5. 关于犯罪的动机与驱力的特别指示是通过对法律正反两方面的释义(或有利与不利的定义)而来。

6. 一个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认为犯罪比不犯罪有利,而这种认识的形成是因为他接触了犯罪的行为

方式,而与反犯罪的行为方式疏离。

7. 差别接触对个人心态的影响因频率、持久性、先后次序及强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8. 犯罪行为的学习涉及与其他行为相同的学习方式。

9. 虽然犯罪行为是一般需求与价值的显现,但犯罪却不被这些一般需求和价值解释。

总之,差别交往理论人文,犯罪是由犯罪心态造成的,或犯罪心态决定犯罪。所谓犯罪心态即是支持

犯罪行为的价值观。而犯罪的心态是通过交往获得的。

1.112克雷西的修正

克雷西认为,对一个人是否走向犯罪,起决定作用是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而不是交往本身,如

果一个人同他人的交往中,经常获得越轨的、反社会的信息,那么这个人就会形成一种犯罪的心态。这种犯罪心态的直接表现就是犯罪的语言表述。这些语言具有犯罪或越轨倾向的群体创造的,他们重新定义了犯罪或越轨行为,具有群体价值、规范、准则的意义。

1.12理论影响:

(1)萨瑟兰对犯罪行为体系的描述已明显意识到亚文化群的存在。

越轨社会学

(2)萨瑟兰的随异交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亚文化群的形成及其成员行为的过程。

1.2 舍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学家桑斯顿·舍林就在他的《文化冲突与犯罪》(1938年)一书中

用社会文化冲突来解释行为。他认为,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体系在从同质的统一型向异质的不统一型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文化价值冲突。

1.21主要观点

1.211两种类型的文化冲突:1)初级的或基本的文化冲突,即指两种不同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规范冲

突;2)次级文化冲突,即统一社会价值体系内部在社会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规范冲突

1.212 文化冲突的表现与越轨:外在的价值冲突(外在于个体或群体的文化价值冲突)已经能够引起

犯罪或越轨,但当外在冲突转变为内在价值冲突(内在于个体或群体的文化价值冲突)更容易引起犯罪或越轨。

1.22 理论影响:美国社会学家桑斯顿·舍林在用文化冲突解释越轨行为时,已经很明显地意识到了

亚文化的存在。

2. 实地研究的深入

A ·W ·林德于1938年对檀香山进行了越轨行为的研究。林德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那些组织很好的种

族集团之所以违法是因为他们遵循了本群体的准则,从而违背了法律。

W ·F ·怀特在他的名作《街角社会》)(19553. 3.1

三、亚文化群理论的发展

1. A∙K ∙科恩的矛盾心理理论(1955)

他在《违法青少年:亚文化群》及《失足男孩》中用亚文化群的概念来解释青少年违法团伙的形成。其理论实质是运用默顿社会失范理论来解释青少年违法亚文化群的形成。

科恩认为,青少年团伙犯罪是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一种夸张的抵制。在这种抵制中可以发现他们内心的矛盾心理:对他们无法得到的东西的长期和隐密的渴望。科恩的亚文化理论可以用下面的图来加以说明。

西方工业社会里中产阶级与社会下层的不同经济条件

社会层次

将中产阶级规范内化的社会下层青少年感到地位受挫折

形成对抗中产阶级规范的反应

在青少年亚文化中接受违法规范

比较默顿社会失范理论:

2. R·A · 克洛沃德和L ·E · 奥林的机会结构理论

越轨社会学

克洛沃德和奥林在《少年犯罪及其机会》一书中把默顿的结构理论和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结合起来解释青少年犯罪。

社会中下层青少年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内化因而追求中产阶级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理想,然而社会结构却阻止或封锁合法实现这些目标和理论的机会,那么,这时如果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以越轨的方式去实现目标的机会,他们就会转向或选择越轨,并形成越轨亚文化群。他们认为存在着三种主要的越轨亚文化群:

1)

2)

3) 违法亚文化群 冲突亚文化群 退却亚文化群

对上述两种理论的评价:

1)特点:都是运用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来解释青少年团伙违法行为

2)批评意见:假设中产阶级的价值目标是被所有人都接受的,事实上不同的人的生活目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3. W⋅B ⋅米勒的青少年犯罪的价值理论(1968)

他认为,社会下层本身具有一种稳定的带阶层特色的价值体系。它的特征是:注重强悍、精明(欺骗、糊弄、机敏),追求刺激。

对上述三种理论的总的批评

4. T· N·费迪南德的青少个亚文化理论(1980)

对亚文化群理论的评价

1)贡献

1. 形成了一种新的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

2. 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社会同质性与道德绝对主义的价值观,社会可能存在不同的甚至是冲突的价值观

2)批评:

1. 对于青少年群体中是否存在亚文化是缺乏实证的,不同的调查有不同的结论

2. 无法解释在机会同等的条件下为什么有人加入了亚文化群而有些人没有

3. 这几种亚文化理论只研究男性而忽略了对女性的研究

第七讲 关于越轨的社会冲突理论

借用了交换理论,越轨的相对性

一、社会冲突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

1. 社会冲突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永恒的

这里的冲突不是指全面的、从整体上破坏社会平稳运转的暴力冲突,而是指所有的紧张、对立、竞争以及目标和价值观的悖逆。

导致冲突的根源:人性的自利;复杂社会的异质性

2. 社会冲突导致越轨

越轨社会学

二、几种不同的冲突理论

1. 文化冲突理论

2. 群体冲突理论

乔治·B ·沃尔德在他的《理论犯罪学》一书中提出了群体冲突导致犯罪的理论。

人们生活在一种至少有三个人组成的、受到共规范约束的、被此社会角色密切配合的群体里。由于大家都追求同一些目标,竞争和正确社会地位就不可能避免地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为争取社会地位的斗争不仅发生在一个群体内部的个人之见,还发生在各种群体之间。群体冲突的结果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定,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那些对抗多数意见并拒绝遵循社会行为模式的个人不可避免地被标定为犯罪分子或是越轨者。革命与造反。现代社会的利益划分。

结论:越轨或犯罪是群体之间为了获得和改善本群体地位而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冲突的伴生物。

3. 权力冲突理论

代表人物:奥斯汀·T ·帕克、理查德·昆尼、卡尔·F ·舒曼

奥斯汀·T ·帕克的基本观点:不同群体为拥有资源和生存机会的分配权而展开的斗争是最基本的社会冲突。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政治权力斗争的结果。法制不是一种用来约束反社会分子,控制社会秩序的必要规范系统,而是一种暂时结局互相冲突的是非观念和无法调和的要求和利益的制度。犯罪化(把某些行为定义为犯罪)是一种建立在不同权力分配基础上的政治行为,是削弱反对派地位的技巧,而不是为了控制犯罪的手段。犯罪

互相作用的结果。

实施维护其经济利益从而必然压制下层阶级利益的法律。因此,法律及其实施方式都是强大利益集团进行政治活动的直接产物。“镇压性犯罪审批制度”

评价:扩大了越轨社会学对越轨理论的解释视角,很多理论都受到社会冲突论的影响。用社会冲突的概念对现有的司法体系做出了解释。

批评:

1. 过多的强调了社会冲突,忽视社会秩序方面

2. 立场的倾向性太明显,从下层人们的利益出发,理论本身的客观性受到了质疑

3. 对于犯罪现象的解释不充分

第八讲 关于越轨的标志理论

代表人物:莱默特,著作《社会病理学》;霍华德·S 贝克尔,《局外人》

一、对越轨的社会定义

越轨是社会定义的产物,是人们对此行为作出反应的产物。

1. 两种标签方式:

越轨社会学

1.1正式的标签(主要由官方机构实施)

“由于社会群体制定规则并对把触犯这些规则的行为确定为越轨行为,并对某些人运用这些规则,把他们视为反社会分子,这样,社会群体就创造了越轨行为”

1.2非正式标签(主要由社会公众实施的标签)

“一种行为是否越轨取决于人们怎样对它作出反应”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其他人的反应出现之前,我们无法知道某一既定行为是否将会被归入越轨的范畴。越轨不是行为本身的特质,而是在从事这种活动的人与对这种活动作出反应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性质”

2. 标签的选择性

首先,司法人员并非单纯地逮捕、起诉、判刑(超速的处罚);

其次,公众的反应也并非总是客观的、确定的

贝克尔认为,某种行为是否被贴上越轨的标签,有赖于三个条件:

①行为发生的时间;②该行为发生的后果;③谁是该行为的承担者以及谁是该行为的受害者

因此,“越轨不是人们所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性质,而是其他人将准则及其制裁施加于触犯者的结果”

二、标志的性质及过程

标志理论主要关注的并不是事实上的越轨行为,即已被标签上越轨的行为,而是关注标签的过程 些人、某些行为被标签上越轨?

1. 标签的实质

果。

(1

(2主流价值观

(3)社会上的有权者总是能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营造保护屏障使自己不被标签

总之,无权、无地位的群体总是较之于有权、有地位的群体更容易被贴上越轨的标志

2. 标志的过程

正式的标志过程:包括两个关键的环节:(1)国家官员,特别是立法者,创立了什么是越轨,什么是非越轨的法律规范并对他进行解释,从而通过创造了社会准则而创造了越轨。(2)官方的社会控制机构,尤其是警察、检察官和其他的政治权利人,对这些准则按自己的意愿加以任意的解释,然后利用这些准则将一些人或集团认为越轨者,从而通过适用准则而创造了越轨。

非正式的标志过程:由同伴、家庭成员以及各种相关人员所实施的标志活动,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被发现——被迫经历加芬克尔称之为“贬黜仪式”(或称之为降级仪式)的集体标志活动(被指责、训斥、责骂和惩罚)——周围的人开始根据这一标签对他做出反应。

3. 职业越轨者的形成过程

标签理论家认为,一个职业越轨者形成的过程往往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①越轨者被权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发现

②越轨者的标签。这是成为职业越轨者受到重要的阶段。

③加入越轨者群体

4. 两种越轨形式

越轨社会学

初发性越轨是指偶然发生的、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形象发生持续影响的越轨行为。

复发性越轨是指多次发生的、具有持续性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自己也将自己的行为接受为越轨行为

三、标志的后果

1. 对被标志者个人的消极影响

①产生烙印效果

②导致个人修正自我形象

结论:在人们变成越轨者并持续作为越轨者的过程中,给人们贴上越轨者的标志是一个关键因素。他们认为,一个人一旦被标签上越轨的标签后,他就可能以“自我履行预言”的方式行事,进一步表现出那些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

2. 对整个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社会学家在研究标志过程对被标志者及社会的影响时,区分了基本越轨行为与次属越轨行为。前者是指越轨者渴望从事的活动,后者是与基本越轨相关的,并由基本越轨行为引起的越轨活动。

3. 对发生标志的群体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美国社会学家凯伊·埃里克森特认为,给越轨者建立标志并对他们做出否定的反应,把非越轨社区维系在一起,并通过与越轨的对比而使该社区的价值观念更加明确。

四、标志论者对于减少消除越轨的建议:

“正常”被迫开始越轨者生涯。

五、评价

贡献:

①对越轨现象的关注从对越轨原因的关注到对社会对越轨行为的反应以及这一反应所具有的意义的研究

②解释了为什么某些人会成为越轨者

缺陷:

①无法解释初次越轨所产生的原因

②只能对部分越轨现象作出解释

③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大量借用了心理学的理论,无法用实证资料证实的

④价值不中立

[email protected]

21


相关内容

  •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
  • 第2012年第4期(总第396期) (2012)04-0018-03[文章编号]1009-6043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4,2012Total No.396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许敬霞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 [摘要]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表现,一般分为违 ...

  •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4)
  • 标签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一)标签理论的贡献 标签理论在社会学中是一项崭新的发明,他们重新分析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因,并把重点由个人移转到社会的脉络及社会的反应:由规则的破坏者 (rule-breakers)移转到规则的制定者 (rule-makers):由接受社会规范及法律为中立的性质移转到它们皆是优势 ...

  •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
  •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的各种越轨行为如旷课.破坏公物.打架斗殴.自杀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安全管理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类型划分及归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当前大学生越轨行 ...

  • 电大社会学概论
  • 第三次形考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 A. 罗斯 B. 默顿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2. 整合作用是指( ). A. 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 将各部分合在一起 ...

  • [社会学]常见问题(开卷)
  • <社会学>常见问题 第1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1 什么是社会?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一词的解释主要有哪两大派? 答案: 社会是一个人类的生活共同体,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全部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目 ...

  • 社会学教程笔记[1].doc.
  • 社会学教程笔记 罗于庆 第一章 认识社会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研究对象 1. 代表性的观点 社会系统论 费孝通: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 社会关系论 吴铎:社会学研究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 郑杭生: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论 杨心恒:社会学是研究 ...

  • 芝加哥社会学派
  • 芝加哥社会学派 对于每一个或具有宗教,或具有政治,再或具有学术信仰的人来说,他的心中都会有一片圣地.犹太教徒有他们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有他们的麦加:革命者有红场或是延安:而对以社会学为志业的人来说,他心中的圣地就是芝加哥. 芝加哥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学家心中的圣地,是因为自1892年起,刚刚诞生的芝加 ...

  •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
  • 1.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了一种最稀缺.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A.职业 B.权力 C.收入 D.声望 2.社会学家首先关注的是( )对于越轨行为的影响. A.生物因素 B.个体的内心因素 C.社会结构 D.自然环境 3.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 A.职业 B.教育 C.收入 D.权力 4.在所有的 ...

  •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改善途径
  • 第5期2008年10月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 China E 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 ) N o. 5October 2008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改善途径 高雪芳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