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常见问题(开卷)

《社会学》常见问题

第1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1

什么是社会?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一词的解释主要有哪两大派?

答案:

社会是一个人类的生活共同体,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全部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一词的解释主要有两大派:一是唯实派(也称实体派);一是唯名派。唯实派认为,社会是客观实体,是个人的集合。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和法国的迪尔克姆。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个空名,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唯名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 H ·吉丁斯和法国的G ·塔尔德等人。 常见问题1-2

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对于社会,我们可将其特点简单地概括为如下6个方面:

1.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 社会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为纽带的。

3. 社会是一个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 社会是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第2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2-1

什么是评比性文化?举例说明。

答案:

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优性文化,如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劣性文化,如吸毒、卖淫等。

常见问题2-2

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文化的特征有:

1.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 文化具有复合性;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4. 文化具有传递性;

5.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第3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3-1

社会化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

社会化主要有五种类型:1.初始社会化,发生于幼年和童年时期,是文化学习的集中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儿童学习了语言和基本的行为模式,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化机构是家庭。2.预期社会化,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要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3.发展社会化,也称为继续社会化。是相对于初始社会化而言的,是指成年人为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4.逆向社会化。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不同,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也有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其中,后者就属于逆向社会化。5.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常见问题3-2

简述查尔斯·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理论。

答案:

美国的查尔斯·库利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们觉察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阶段;第二阶段为我们领悟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阶段;第三阶段是在他人对我们作出判断基础上,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的阶段。比如,如果一个对我们很重要的人对我们的行为表示赞成,我们也会赞成我们自己的这个行为。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认识,称为“镜中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都是以他人为“镜子”而影射出来的。

第4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4-1

社会角色包括哪几方面的含义?

答案:

社会角色则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更具体地讲,社会角色应包括四方面涵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常见问题4-2

社会角色失调有哪几种具体表现?

答案:

角色失调是指社会角色在扮演过程中所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导致角色失败的现象。常见的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等四种。1.角色冲突指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在角色或角色内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存在如下两种情况:一是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间的冲突;二是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这包括三种情况:其一是角色紧张;其二是两难角色;三是单一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现象。3.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间所发生的矛盾现象。4. 角色失败指因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表演,而不得不终止表演,或虽未退出角色,但因困难重重而难以继续表演的现象。

第5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5-1

简述参照群体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

“参照群体”一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H ·海曼在1942提出。“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通常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一个人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且,一个人的参照群体还可能发生变化。对个人来说,参照群体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规范作用,二是

比较作用。参照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地位与其社会观点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间相互作用的有关机制的工具。

常见问题5-2

芝加哥学派四阶段说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竞争。互动双方为争夺一个目标而呈现出一种排斥关系。第二阶段,冲突。因激烈竞争而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并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第三阶段,顺应。少数情况下会以一方消灭另一方而结束互动;多数情况下则是一方或双方部分地改变思想、态度和习惯,来适应对方或彼此适应,以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第四阶段,同化。顺应的结果是双方日益接近、融合,并趋于一致,实现同化。

第6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6-1

什么是社会组织?

答案:

社会组织也简称组织(organization )。关于社会组织,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家族、政府、军队、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则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常见问题6-2

人们之所以对初级群体如此感兴趣,原因何在?

答案:

人们之所以对初级群体如此感兴趣,原因在于:第一,初级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桥梁,通过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过程;第二,初级群体是社会的雏形。社会的许多特征,比如分工、规范、沟通、管理等等,都可以从初级群体中得到很好地反映;第三,初级群体是人们赖以生存及赋予较多精神寄托的重要范畴,对人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初级群体的研究,有助于推行社会进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第四,通过对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次级社会群体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初级群体的加以改造和引导,充分发挥其正功能,减小其负功能的不良影响,以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及其成员的健康发展。

第7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7-1

什么是婚姻?

答案:

婚姻在社会学上被定义为一种社会赞许的配偶约定,是个体结果的实体单位。婚,指妇家,后指男女结为夫妻,又专指男子娶妻;姻,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古代专指婿家。婚姻,顾名思义是指妇家与婿家的结合。在《诗经·郑夙篇》中有“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这是对“婚姻”一词较早的定义。现实意义上的婚姻是指男女双方确定合法的夫妻关系,组织家庭,共同承担生育后代职能的一种社会形式。 常见问题7-2

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

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是指家庭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和社会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功能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等。从家庭所具有的众多功能来看,如下几种功能是最主要的:生育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教育和抚养功能、赡养功能和精神慰藉功能。

第8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8-1

简述阶级的内涵。

答案:

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 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是有相同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的利益使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列宁曾经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常见问题8-2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答案: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1)原有职业结构不断改变,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在城乡间、区域间以及产业、行业和职业间的流动,并引发了劳动者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变化。(2)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

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教育、职业声望及收入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4)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日益扩大。

第9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9-1

简述社区发展的涵义及内容。

答案:

社区发展:按照联合国1960年的定义,社区发展是指社区成员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状况,并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程序。在这里,社区发展包括两方面重要内容:一是社区成员自身主动参与改善自己生活水准的活动;二是为社区提供有效的技术和其他服务,鼓励社区成员自强、互助。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及其全体成员依靠自身力量,协调社区各方面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方式,改善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使社区走上更高发展阶段的过程。

常见问题9-2

社区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社区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统一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6)自主性原则;(7)客观性原则;(8)具体性原则;(9)发展性原则;

(10)规划性原则。

第10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0-1

吉登斯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案:

吉登斯认为,社会结构是由人们在能动的行动中建构起来的,因而是一个结构化过程。他指出,进化论的危险是单线压缩,即将广义进化压缩为狭义进化;对应压缩,即认为个体人格与社会发展阶段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规范错觉,即将优势力量等同于进化等级中道德上的优越性;时间歪曲,即将历史与历史性混为一谈。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历史并非按照进化论的既定模式展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具有反思性,即利用对历史的确定认识来进一步促进变迁。吉登斯在分析社会变迁时提出了五个角度:用结构性角度去分析制度间关联方式;用片断特征化勾画可比的制度变迁方式;通过跨社会系统分析详细说明不同

社会总体间的关系;用时空边缘指明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会之间的关联;利用世界时间视角从受到反思性监控的“历史”角度来考察局势。

常见问题10-2

“迟发展效果”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晚,而且面临很多因素制约, 从而形成了其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种特殊性称作“迟发展效果”。“迟发展效果”主要表现在:⑴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在与发展国家的对比中,特殊是与发达国家种种不平等关系以及屈辱的殖民地历史经历中,发展中国家感到了自己的落后和贫穷,从而激发了其社会现代化的决心和目标。这种有目的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一般表现为借鉴甚至模仿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赶超”目标使这些国家采用某种计划来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用于国家的发展目标,以争取在个别领域取得突破,以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⑵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和接受。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由外部环境引发和带动的,或者是受到外来打击和刺激,因此,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引入种种现代化因素。这种引入和接受不仅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而且也造成了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甚至还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

第11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1-1

社会越轨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案:

社会越轨的类型:1.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其中犯罪行为是最严重的越轨行为。2.按越轨行为的主体特征:个人越轨、群体越轨。个人越轨,如贪污受贿;群体越轨,如某一企业组织偷税漏税,倒卖非法物资等。3.按越轨行为的性质:正向越轨和负向越轨。正向越轨,如某一组织领导敢于打破多年的陈规陋习、勇于开拓创新的行为;负向越轨,如偷盗行为、抢劫行为和谋财害命行为等。

常见问题11-2

常用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手段包括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案:

越轨行为是对重要社会规范的违犯,这种违犯会导致社会努力去惩罚冒犯者并试图减少甚至消除进一步的不良行为。通常,用来控制越轨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内在控制(internal controls ):指那些引导人们自我激励并按遵从方式行动的过程。内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将群体或社会规范内化为某个人的自觉行为。一旦社会规范的内化成功,一个人通常会继续遵守它,即使无人监视时也会如此。它是对社会越轨进行控制的最有效途径。外在控制(external controls):指运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约束来促使人们遵从的各种外在压力。非正式的社会制裁,如谴责、批评等等,它是初级群体的主要功能。消极制裁的范围包括,从群体的不赞成态度到群体的完全拒绝,甚至到身体的惩罚。非正式控制也适用于工作场所。如一位雇员可能会斥责另一位雇员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当然,由于个人感情、相关社会地位以及群体团结的情谊等多方面原因,非正式控制的社会约束力可能会下降。正式的社会控制,如书面警告、撤职、开除、定罪等。由于在正式社会控制机构和职位上,总是存在灵活处理权的情况,因此,正式社会控制也存在效力下降问题。

第12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2-1

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

可持续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要求实现的基本原则主要有:⑴持续性原则,或称永续性原则;⑵和谐性、协调性原则;⑶公平性原则。

常见问题12-2

环境问题提出时所暗含的四个前提是什么?

答案:

环境问题的提出通常暗含着四个前提:⑴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⑵科学技术能力的有限性;⑶尊重人类的价值,特别是生命价值的要求;⑷通过人类活动来改善环境问题的可能性。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不当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我们切实付出努力,环境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改善的。

《社会学》常见问题

第1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1

什么是社会?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一词的解释主要有哪两大派?

答案:

社会是一个人类的生活共同体,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全部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一词的解释主要有两大派:一是唯实派(也称实体派);一是唯名派。唯实派认为,社会是客观实体,是个人的集合。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和法国的迪尔克姆。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个空名,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唯名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 H ·吉丁斯和法国的G ·塔尔德等人。 常见问题1-2

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对于社会,我们可将其特点简单地概括为如下6个方面:

1.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 社会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为纽带的。

3. 社会是一个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 社会是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第2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2-1

什么是评比性文化?举例说明。

答案:

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优性文化,如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劣性文化,如吸毒、卖淫等。

常见问题2-2

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文化的特征有:

1.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 文化具有复合性;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4. 文化具有传递性;

5.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第3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3-1

社会化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

社会化主要有五种类型:1.初始社会化,发生于幼年和童年时期,是文化学习的集中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儿童学习了语言和基本的行为模式,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化机构是家庭。2.预期社会化,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要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3.发展社会化,也称为继续社会化。是相对于初始社会化而言的,是指成年人为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4.逆向社会化。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不同,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也有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其中,后者就属于逆向社会化。5.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常见问题3-2

简述查尔斯·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理论。

答案:

美国的查尔斯·库利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们觉察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阶段;第二阶段为我们领悟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阶段;第三阶段是在他人对我们作出判断基础上,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的阶段。比如,如果一个对我们很重要的人对我们的行为表示赞成,我们也会赞成我们自己的这个行为。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认识,称为“镜中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都是以他人为“镜子”而影射出来的。

第4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4-1

社会角色包括哪几方面的含义?

答案:

社会角色则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更具体地讲,社会角色应包括四方面涵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常见问题4-2

社会角色失调有哪几种具体表现?

答案:

角色失调是指社会角色在扮演过程中所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导致角色失败的现象。常见的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等四种。1.角色冲突指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在角色或角色内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存在如下两种情况:一是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间的冲突;二是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这包括三种情况:其一是角色紧张;其二是两难角色;三是单一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现象。3.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间所发生的矛盾现象。4. 角色失败指因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表演,而不得不终止表演,或虽未退出角色,但因困难重重而难以继续表演的现象。

第5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5-1

简述参照群体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

“参照群体”一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H ·海曼在1942提出。“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通常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一个人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且,一个人的参照群体还可能发生变化。对个人来说,参照群体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规范作用,二是

比较作用。参照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地位与其社会观点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间相互作用的有关机制的工具。

常见问题5-2

芝加哥学派四阶段说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竞争。互动双方为争夺一个目标而呈现出一种排斥关系。第二阶段,冲突。因激烈竞争而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并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第三阶段,顺应。少数情况下会以一方消灭另一方而结束互动;多数情况下则是一方或双方部分地改变思想、态度和习惯,来适应对方或彼此适应,以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第四阶段,同化。顺应的结果是双方日益接近、融合,并趋于一致,实现同化。

第6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6-1

什么是社会组织?

答案:

社会组织也简称组织(organization )。关于社会组织,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家族、政府、军队、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则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常见问题6-2

人们之所以对初级群体如此感兴趣,原因何在?

答案:

人们之所以对初级群体如此感兴趣,原因在于:第一,初级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桥梁,通过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过程;第二,初级群体是社会的雏形。社会的许多特征,比如分工、规范、沟通、管理等等,都可以从初级群体中得到很好地反映;第三,初级群体是人们赖以生存及赋予较多精神寄托的重要范畴,对人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初级群体的研究,有助于推行社会进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第四,通过对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次级社会群体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初级群体的加以改造和引导,充分发挥其正功能,减小其负功能的不良影响,以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及其成员的健康发展。

第7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7-1

什么是婚姻?

答案:

婚姻在社会学上被定义为一种社会赞许的配偶约定,是个体结果的实体单位。婚,指妇家,后指男女结为夫妻,又专指男子娶妻;姻,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古代专指婿家。婚姻,顾名思义是指妇家与婿家的结合。在《诗经·郑夙篇》中有“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这是对“婚姻”一词较早的定义。现实意义上的婚姻是指男女双方确定合法的夫妻关系,组织家庭,共同承担生育后代职能的一种社会形式。 常见问题7-2

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

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是指家庭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和社会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功能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等。从家庭所具有的众多功能来看,如下几种功能是最主要的:生育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教育和抚养功能、赡养功能和精神慰藉功能。

第8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8-1

简述阶级的内涵。

答案:

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 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是有相同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的利益使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列宁曾经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常见问题8-2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答案: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1)原有职业结构不断改变,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在城乡间、区域间以及产业、行业和职业间的流动,并引发了劳动者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变化。(2)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

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教育、职业声望及收入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4)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日益扩大。

第9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9-1

简述社区发展的涵义及内容。

答案:

社区发展:按照联合国1960年的定义,社区发展是指社区成员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状况,并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程序。在这里,社区发展包括两方面重要内容:一是社区成员自身主动参与改善自己生活水准的活动;二是为社区提供有效的技术和其他服务,鼓励社区成员自强、互助。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及其全体成员依靠自身力量,协调社区各方面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方式,改善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使社区走上更高发展阶段的过程。

常见问题9-2

社区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社区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统一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6)自主性原则;(7)客观性原则;(8)具体性原则;(9)发展性原则;

(10)规划性原则。

第10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0-1

吉登斯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案:

吉登斯认为,社会结构是由人们在能动的行动中建构起来的,因而是一个结构化过程。他指出,进化论的危险是单线压缩,即将广义进化压缩为狭义进化;对应压缩,即认为个体人格与社会发展阶段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规范错觉,即将优势力量等同于进化等级中道德上的优越性;时间歪曲,即将历史与历史性混为一谈。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历史并非按照进化论的既定模式展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具有反思性,即利用对历史的确定认识来进一步促进变迁。吉登斯在分析社会变迁时提出了五个角度:用结构性角度去分析制度间关联方式;用片断特征化勾画可比的制度变迁方式;通过跨社会系统分析详细说明不同

社会总体间的关系;用时空边缘指明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会之间的关联;利用世界时间视角从受到反思性监控的“历史”角度来考察局势。

常见问题10-2

“迟发展效果”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晚,而且面临很多因素制约, 从而形成了其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种特殊性称作“迟发展效果”。“迟发展效果”主要表现在:⑴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在与发展国家的对比中,特殊是与发达国家种种不平等关系以及屈辱的殖民地历史经历中,发展中国家感到了自己的落后和贫穷,从而激发了其社会现代化的决心和目标。这种有目的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一般表现为借鉴甚至模仿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赶超”目标使这些国家采用某种计划来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用于国家的发展目标,以争取在个别领域取得突破,以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⑵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和接受。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由外部环境引发和带动的,或者是受到外来打击和刺激,因此,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引入种种现代化因素。这种引入和接受不仅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而且也造成了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甚至还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

第11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1-1

社会越轨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案:

社会越轨的类型:1.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其中犯罪行为是最严重的越轨行为。2.按越轨行为的主体特征:个人越轨、群体越轨。个人越轨,如贪污受贿;群体越轨,如某一企业组织偷税漏税,倒卖非法物资等。3.按越轨行为的性质:正向越轨和负向越轨。正向越轨,如某一组织领导敢于打破多年的陈规陋习、勇于开拓创新的行为;负向越轨,如偷盗行为、抢劫行为和谋财害命行为等。

常见问题11-2

常用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手段包括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案:

越轨行为是对重要社会规范的违犯,这种违犯会导致社会努力去惩罚冒犯者并试图减少甚至消除进一步的不良行为。通常,用来控制越轨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内在控制(internal controls ):指那些引导人们自我激励并按遵从方式行动的过程。内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将群体或社会规范内化为某个人的自觉行为。一旦社会规范的内化成功,一个人通常会继续遵守它,即使无人监视时也会如此。它是对社会越轨进行控制的最有效途径。外在控制(external controls):指运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约束来促使人们遵从的各种外在压力。非正式的社会制裁,如谴责、批评等等,它是初级群体的主要功能。消极制裁的范围包括,从群体的不赞成态度到群体的完全拒绝,甚至到身体的惩罚。非正式控制也适用于工作场所。如一位雇员可能会斥责另一位雇员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当然,由于个人感情、相关社会地位以及群体团结的情谊等多方面原因,非正式控制的社会约束力可能会下降。正式的社会控制,如书面警告、撤职、开除、定罪等。由于在正式社会控制机构和职位上,总是存在灵活处理权的情况,因此,正式社会控制也存在效力下降问题。

第12讲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2-1

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

可持续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要求实现的基本原则主要有:⑴持续性原则,或称永续性原则;⑵和谐性、协调性原则;⑶公平性原则。

常见问题12-2

环境问题提出时所暗含的四个前提是什么?

答案:

环境问题的提出通常暗含着四个前提:⑴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⑵科学技术能力的有限性;⑶尊重人类的价值,特别是生命价值的要求;⑷通过人类活动来改善环境问题的可能性。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不当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我们切实付出努力,环境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改善的。


相关内容

  • 开卷未必有益
  • 尽管"开卷有益"是个成语,但我认为: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 如果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看书,不管看什么书,他吸收的总是不好的语言和思想.相反,是一个素质极好的人看书,他就会有选择性地看书,而且还会去粗取精,把好句好段和好的思想吸收了,不好的语言和思想就会被他排斥.要是两个心理完全不 ...

  • 如何应对开卷考试
  • 初中思品拟解决问题预设 [拟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如何应对开卷考试. [要解决的重点]:改变教师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学生"抄书考试"的观念. [要突破的难点]:把教学真正转移到重视素质教育上来 [预期目标]:教师应该进行课堂改革,重视社会热点,加强课堂教学,向课堂45 ...

  • 开卷有益辩论赛资料
  • 正方:开卷有益 我的理由是: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能言善辩,受人尊敬. 反方:开卷未必全有益 我的理由是: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如不加选择地开卷,总会事倍功半,害多益少! 正方: 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 ...

  • 开卷有益议论文
  • [开卷有益作文] [篇一:开卷有益]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读书使我们学到知识,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可是,我总认为开卷有益."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看就一定会有益,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 ...

  • 开卷有益与开卷不一定有益辩论词
  • <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辩论会 正方:开卷有益 我的理由是: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能言善辩,受人尊敬. 反方: 开卷未必全有益 我的理由是: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如不加选择地开卷,总会事倍功半,害多益少! 正方: 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 ...

  • 开卷有益作文五年级
  • 开卷有益作文五年级(一)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这个辩论会让我一生难忘. 下午,林老师把我们的座位安排了一下,"开卷有益"的坐在最右边,"开卷未必有益"的坐在左边. 开始了,我们队代表"开卷未必有 ...

  • "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_益"--辩论赛[资料]
  • "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 益"--辩论赛 正方开头: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怎能说'开卷无益'呢?" 2.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古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qu ...

  • 谈高效应对历史中考开卷考试的几点技巧
  • 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历史中考开卷考试,要求我们在考前务必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灵活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把握考试方法技巧,才能高效应对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历史中考开卷考试技巧如今,历史学科考试形式由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考试,摈弃了"死"题目(即客观性试题),增加了主观性试题, ...

  • 开卷有益作文700字
  • 篇一:开卷有益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兴趣,那"开卷有益"就未必有益.现在的同学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书刊,有时能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进入了书中的"角色"便 ...

  • 第一节 议论文的三要素
  • 第一节 议论文的三要素 [中考导航] 议论文也叫论说文或说理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 服的文章. 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写议论文时,作者无...... 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