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制案例:友谊阿波罗改制探秘

国企改制案例:友谊阿波罗改制探秘

国企改制一线实录 友谊阿波罗改制探秘

4年前,长沙推行“两个置换”,刮起了一股国企改制风暴,湖南友谊阿波罗公司曾处在旋涡之中。如今这家企业正为上市做着准备——

自从2000年主动卷入那场震动全国的改制风暴,湖南友谊阿波罗公司就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近4年来,他们历经改产权、换身份、变管理三步曲,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企改制。

产权改革

波澜不兴,异乎寻常的平静让胡子敬有点窒息

跟其它两家试点企业一样,友谊阿波罗的改制也是从产权改革起步的。不同的是,在股权设计上,胡子敬坚持要引入外来投资者。

“不是友谊阿波罗缺资金,而是要通过外部人的介入,给职工一个信号:企业变了,不再是国企了。”当时,胡子敬是友谊阿波罗股份公司的总经理,30年在国有零售商业企业里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了他这种直觉。

胡子敬最先找到张剑,希望远大能参与友谊阿波罗的改制。“你出多少?你若拿1000万元,我就拿1000万元!”张剑的气魄让胡子敬闻之却步,按照最初的改制方案,胡的持股数为30万元。

放弃远大,胡子敬到北京、上海去找朋友,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你拿多少,我拿多少!”

一致的回答触动了胡子敬。他找到市领导,要求把自己的股本增大到500万元。事隔将近4年,在长沙八一路一号阿波罗广场3楼,胡子敬这样解释他当初的行为:“国企改制时,经营者必须持大股,但是,这个‘大股’不是控股,而是针对经营者个人而言的,‘大’到经营者输不起的程度。只有当经营者感到输不起,他才会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

胡子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持股500万股,如果公司亏损10%,他就亏50万元,而当初筹资时,他东拆西借才凑足了100万元。显然,50万元对他不是一个小数字,由于自己输不起,所以,他决不会放任公司亏损的。

胡子敬增资500万元后,友阿顺利地找到了3个外来投资者,每个均投资500万元。 有了外来投资者,友阿设计出了这样的股权结构:总股本8000万股,其中,国有股2900万股,占36.25%,职工股2600万,占32.5%,外来投资者1500万股,占18.75%,经营者1000万股,占12.5%。用董辅 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开放、合理的股权结构。

让胡子敬感到意外的是,从2000年3月公司成立改制领导小组,到当年9月28日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公司正式挂牌,除了寻找外来投资者遇到了一些波折外,友阿的产权改革波澜不兴。3个外来投资者引进来了,他希望传递给职工的信号却失真了,公司和职工并未因此发生任何大的变化,一切都归于从前。这种异乎寻常的平静让胡子敬感到有点窒息。

身份置换

面对这场轩然大波,职工拿起鸡蛋、西红柿,准备朝台上砸去

近半年的产权改革,竟然没有触动职工,这让胡子敬十分焦虑:不改革,企业就像是一架破烂不堪的拖拉机跑在一条非常宽阔的高速公路上,显然不是奔驰、宝马的对手。可是,改革后,友谊阿波罗又像一列只改造了一节车厢的火车,即使改得再现代,也不可能风驰电掣。胡子敬由此想到了一些上市公司,它们的产权关系理顺了,可企业仍然亏损。症结何在?劳动用工制度没有同时改革,职工的劳动关系没有同时调整。 焦虑中酝酿着冲动:胡子敬决定打掉那柄留在职工心里的国企保护伞,对职工进行身份置换。6月19日,公司拟定了《职工身份置换及机构改革方案》。职工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弄到了这份方案,一时间,公司门旁的小商店里水泄不通,一天之内就复印出上千份。

6月22日晚7点半,友谊阿波罗在省军区礼堂召开身份置换动员大会,3000多名职工情绪激昂,场面有些难以控制。

“公司与市里领导一走进会场,我们就开始大声喊叫、跺脚,整个会场闹哄哄的,什么也听不清。有人还拿来了鸡蛋、西红柿,准备朝台上砸去”,说起那天的经历,友谊商城一位员工至今脸上还留着兴奋。

面对人声鼎沸的员工,胡子敬站了起来:“希望大家耐着性子听我讲完,不满意,再起哄”。他从为什么非要置换身份讲起,告诉职工,“泥饭碗、瓷饭碗虽然不如国企的铁饭碗好,可碗里有东西啊”,并承诺“决不因为长相、年龄、身体等原因剥夺大家劳动的权利。”两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在掌声里。

会议虽然圆满结束了,但胡子敬意识到置换身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二天,他决定暂停改革,分类召开座谈会,并根据收集上来的一千多条意见梳理成8类,拿出解决措施。

一周后,职工愉快地解除了原来的劳动关系,并通过竞聘,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 李翠青是阿波罗商业城三楼营业员,改制前,上班懒散,经常溜柜。商城将她从鄂尔多斯柜调去收银柜,谁知她照样溜号,无奈之下,只好调她去开电梯。动员大会那天,她觉着好玩跟着大家乱闹。可竞聘上岗时,谁也不要她,这时,她急了,最后,公司给她调剂了一个岗位到九牧王柜卖裤子。说起这段经历,李翠青羞涩中透着骄傲:“有了新岗位后,我真的知道珍惜了,不仅不再溜柜,而且把自己当成临时工,工作热情负责。去年,我还被公司评为服务明星。”

身份置换后,能进能出就很容易了。2001年,在公司严禁吃拿回扣的情况下,有一位22岁的女业务员还不收手。查实后,公司毫不客气地开除了她。去年,在家润多超市,3个老员工串通好,推出几百元的东西,只交几十元钱,被门口盖章的保安发现了两三次,最后也毫不犹豫地开除了。

管理革命

如果不在管理上动刀子,企业仍是“新瓶装老酒”,改制的成果最终将毁于一旦 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都理顺了,友谊阿波罗的改制应该宣告完成。但是,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改制后,企业的一些顽症没有丝毫改变。比如,小金库。当时,友谊阿波罗下属单位个个都有小金库,总数高达1400多万元。以前过年过节,公司发1000元,他们就发1200元。改制后,公司对此仍束手无策。

再如,吃拿回扣。有些生意毛利本来可达20%,但门店经理吃点回扣,甚至吃请一顿饭,就可能变成19%,甚至更低。虽然公司采取了措施,但屡禁不止。

有数据显示,改制前,友谊阿波罗商品库存损失总共高达8000万元,其中相当部分是由代销转经销带来的。

胡子敬感到,虽然改制了,如果运转机制不变,企业发展仍不能进入良性循环。在改制半年后,胡子敬把全体中层以上干部拉到衡山,封闭三天,召开经营工作研讨会,将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管理成果“经营管理一体化”全盘抛出,发动了一场以进销分离、百货连锁为核心的管理革命。公司下设经营管理中心、门店、财务管理中心,经营管理中心下设服装、百货钟工、鞋帽文体三个经营公司。

“一体化的实质就是由原来的进销合一、单店经营、进销结算一人完成,到进销分离、统一采购、统一结算、多店连锁”,友谊阿波罗公司财务总监陈细和说,“同时,公司实行ERP管理,建立起了网上结算,合同是依据。这样一来,公司原有的利润流失通道几乎全被堵死了。”

“当时一下子就炸了锅了”,友谊商城副经理欧阳艳辉说,意见最大的是门店负责人,原来进销结算都是一个人说了算,现在一切都变了。

刘金定是阿波罗商业广场店长。

1979年参加工作,为了得到这个国营指标,她大学都没去考,改制后,这个指标为她换回了1万多元钱。现在实行经营管理一人化,她再次受到冲击:“以前进销结算都是我一个管,现在进销分离,结算也由另外的部门管起来了,说实话,还真有点失落,但看着企业的毛利率从不足15%上升到22%,心里一百个拥护。”

“成本控制最能体现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效果”,陈细和告诉记者:“实行一体化的当年,公司的毛利率就从不足15%升至16.65%,去年又升至20.08%。2002年,我们用老系统摸拟了一下,差距高达4000万元。”

友谊商城总经理梁衡先给记者举出了一组数字:“近两年,由于改造、非典等因素的影响,友谊商城的销售额有所下降,利润却直线上升。2002年,销售下降4000万元,利润增长了85%;2003年,销售下降2000万元,利润上升300多万元,今年1至4月,实现利润1370万元,比2000年全年还高。主要原因是实行一体化后,毛利率上升,费率下降。”

前不久,友谊阿波罗的“经营管理一体化”获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奖,并成为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惟一一套管理系统。

将近4年,友谊阿波罗推进了三项改革。在别人看来,胡子敬是最大的获益者。但胡子敬说,搞改制,他并不是为了钱。在董事会讨论他的年薪时,所有董事异口同声地说:“100万元”。但是胡子敬不同意,第二次会上,他提交了一个方案:“如果完成6000万元利润,拿30万元年薪,每增加100万利润,奖励1%,每减少100万利润,扣罚1%。”据友谊阿波罗总裁办主任陈学文介绍,友谊阿波罗历史上从未实现6000万元的利润,这个数目比历史高点高出了40%。去年,友谊阿波罗实现了7600万元利润,胡子敬拿到了76万元。可是,友谊阿波罗聘请了一个台湾管理人员,年薪为80多万元。 胡子敬告诉记者,等到他还清了所有借款后,有一天,他会把自己持有的500万股捐出去,设立一个基金。

回顾将近4年的改革,胡子敬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没有产权制度和职工身份置换,我是不会去捅经营管理一体化这个马蜂窝的,否则,我不仅要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而且还会被搞得身败名裂。如果没有后来的管理改革,企业只能是‘新瓶装老酒’,前两项改革的成果最终也将毁于一旦。”

国内的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应对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寻找新的发展突破点,是各商业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观点:仅有产权改革是不够的 (周放生)

产权改革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真正付之行动是近两年的事。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后,国企产权改革的认识更加统一、步子更快了。

产权改革理顺的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借助产权改革,政府解除了对国有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出资人,从股东意义上讲,政府股东与企业的其他股东有着平等的地位,它与企业的关系也是出资与被出资的关系,而不再是企业的主管部门。实施产权改革后,对国有企业而言,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出资人,这要求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转为产权管理,依据股权行使权力,享有收益;二是公共管理者,这是对所有企业而言的,不再区分国有还是民营。要真正实现这个转变,必须通过产权改革将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且在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国有不再控股。做到了这一点,企业自然就走向市场,不去找市长而去找市场了。

产权改了,是不是国有企业的问题都解决了?友谊阿波罗的改制实践告诉我们:产权改革不是万能的。如前所言,产权改革解决的是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可体制变了,不等于机制就变了。友谊阿波罗公司产权改革完成后,职工基本没受到触动,就是一个例证。说到底,产权改革触动的是企业的经营者,他们能直接感受到来自股东回报和个人还贷的双重压力。这样的压力促使经营者有了一种紧迫感:加快推动企业改革,努力寻求企业发展。

单靠产权改革是不可能把这种压力传导给职工的。因此,企业还要实施另外一项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即改变职工原有的劳动关系,转变国企职工的身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理顺的是国有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通过置换职工身份,国有企业解除了对职工承担的无限责任,将企业与职工之间从人身依附关系变成市场选择关系,让职工真正走进市场。最近联想公司因调整战略,裁员10%计1000多人。这项裁员行动从计划启动到实施到位,仅用了五天。如果没有市场化的用工制度,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身份转变的实质是观念转变。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触动的是广大职工的利益,比产权制度改革更难。但是,各地改制的实践表明,不触动劳动用工关系,不转变职工身份,产权改革将半途而废。而把产权改革与身份置换结合起来推进,就有可能把经营者的危机感转化为职工的危机感,企业改制才算真正完成。

改制完成,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这时,管理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友谊阿波罗公司在产权制度改革与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实施经营管理一体化,对企业管理方式、管理流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看起来,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改革,不少企业也在尝试,可贵的是,友谊阿波罗的管理改革是在产权改革和身份置换的基础上展开的,有了这个基础,管理改革的效果异常明显。据友谊阿波罗董事长胡子敬介绍,推行经营管理一体化的两三年间,公司的销售额只增长3%,而利润却增长46%。

由此看来,仅有产权改革是不够的。友谊阿波罗的改制实践证明,产权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项改革,而且三者之间逻辑关系紧密,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改革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不改不行,改急了也不行,用搞运动的方式推进国企改革更不可取。

记者手记:剪断心中那根“脐带”

孩子呱呱坠地,脐带留在孩子心里。小的时候,渴了饿了,磕了碰了,病了痛了,就一路哭着去找妈妈。长大以后,遇到难事了,遭受挫折了,悲痛欲绝、愤慨难当,妈妈依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那根“无形”的脐带就这样永远地连着母与子。

犹如母子,国企挂牌诞生,职工的心里也有了一根“脐带”。不同的是,这根“脐带”牵起的是两对“母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找市场不如找市长”、“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种现象的流行,始作俑者都是这根剪不断的“脐带”。

国企改制,剪断的就是这根“脐带”。严酷的市场洗礼,让企业渐渐明白了“找市长不如找市场”这个理儿,如果政府能退回到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的角色,企业十分愿意剪断这根“脐带”。难的是职工。打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职工就“生是企业的人,

死是企业的鬼”,心中的“脐带”早已沁入心肺,润入骨髓。是打破这种观念的时候了。否则,国企改制不能算真正完成。

由于“脐带”明显地打着时代的烙印,因而,剪断它,非经历一番炼狱不可,哪怕它只存于心中。剪断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脐带”,其实质是产权改革。对大多数国企来说,只要国家不再控股,企业经营者的选用、投资决策等重大事项就可以由董事会按照市场规则决定,“脐带”也就自然而然地断了。

剪断国企和职工之间的“脐带”,核心是理顺劳动关系。这种理顺必须经过两种严肃的形式:法律形式就是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经济形式就是支付补偿金。只有这样,才能在给职工迎头棒喝的同时又保证公平,“脐带”之念也就化了。

国企改制案例:友谊阿波罗改制探秘

国企改制一线实录 友谊阿波罗改制探秘

4年前,长沙推行“两个置换”,刮起了一股国企改制风暴,湖南友谊阿波罗公司曾处在旋涡之中。如今这家企业正为上市做着准备——

自从2000年主动卷入那场震动全国的改制风暴,湖南友谊阿波罗公司就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近4年来,他们历经改产权、换身份、变管理三步曲,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企改制。

产权改革

波澜不兴,异乎寻常的平静让胡子敬有点窒息

跟其它两家试点企业一样,友谊阿波罗的改制也是从产权改革起步的。不同的是,在股权设计上,胡子敬坚持要引入外来投资者。

“不是友谊阿波罗缺资金,而是要通过外部人的介入,给职工一个信号:企业变了,不再是国企了。”当时,胡子敬是友谊阿波罗股份公司的总经理,30年在国有零售商业企业里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了他这种直觉。

胡子敬最先找到张剑,希望远大能参与友谊阿波罗的改制。“你出多少?你若拿1000万元,我就拿1000万元!”张剑的气魄让胡子敬闻之却步,按照最初的改制方案,胡的持股数为30万元。

放弃远大,胡子敬到北京、上海去找朋友,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你拿多少,我拿多少!”

一致的回答触动了胡子敬。他找到市领导,要求把自己的股本增大到500万元。事隔将近4年,在长沙八一路一号阿波罗广场3楼,胡子敬这样解释他当初的行为:“国企改制时,经营者必须持大股,但是,这个‘大股’不是控股,而是针对经营者个人而言的,‘大’到经营者输不起的程度。只有当经营者感到输不起,他才会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

胡子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持股500万股,如果公司亏损10%,他就亏50万元,而当初筹资时,他东拆西借才凑足了100万元。显然,50万元对他不是一个小数字,由于自己输不起,所以,他决不会放任公司亏损的。

胡子敬增资500万元后,友阿顺利地找到了3个外来投资者,每个均投资500万元。 有了外来投资者,友阿设计出了这样的股权结构:总股本8000万股,其中,国有股2900万股,占36.25%,职工股2600万,占32.5%,外来投资者1500万股,占18.75%,经营者1000万股,占12.5%。用董辅 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开放、合理的股权结构。

让胡子敬感到意外的是,从2000年3月公司成立改制领导小组,到当年9月28日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公司正式挂牌,除了寻找外来投资者遇到了一些波折外,友阿的产权改革波澜不兴。3个外来投资者引进来了,他希望传递给职工的信号却失真了,公司和职工并未因此发生任何大的变化,一切都归于从前。这种异乎寻常的平静让胡子敬感到有点窒息。

身份置换

面对这场轩然大波,职工拿起鸡蛋、西红柿,准备朝台上砸去

近半年的产权改革,竟然没有触动职工,这让胡子敬十分焦虑:不改革,企业就像是一架破烂不堪的拖拉机跑在一条非常宽阔的高速公路上,显然不是奔驰、宝马的对手。可是,改革后,友谊阿波罗又像一列只改造了一节车厢的火车,即使改得再现代,也不可能风驰电掣。胡子敬由此想到了一些上市公司,它们的产权关系理顺了,可企业仍然亏损。症结何在?劳动用工制度没有同时改革,职工的劳动关系没有同时调整。 焦虑中酝酿着冲动:胡子敬决定打掉那柄留在职工心里的国企保护伞,对职工进行身份置换。6月19日,公司拟定了《职工身份置换及机构改革方案》。职工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弄到了这份方案,一时间,公司门旁的小商店里水泄不通,一天之内就复印出上千份。

6月22日晚7点半,友谊阿波罗在省军区礼堂召开身份置换动员大会,3000多名职工情绪激昂,场面有些难以控制。

“公司与市里领导一走进会场,我们就开始大声喊叫、跺脚,整个会场闹哄哄的,什么也听不清。有人还拿来了鸡蛋、西红柿,准备朝台上砸去”,说起那天的经历,友谊商城一位员工至今脸上还留着兴奋。

面对人声鼎沸的员工,胡子敬站了起来:“希望大家耐着性子听我讲完,不满意,再起哄”。他从为什么非要置换身份讲起,告诉职工,“泥饭碗、瓷饭碗虽然不如国企的铁饭碗好,可碗里有东西啊”,并承诺“决不因为长相、年龄、身体等原因剥夺大家劳动的权利。”两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在掌声里。

会议虽然圆满结束了,但胡子敬意识到置换身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二天,他决定暂停改革,分类召开座谈会,并根据收集上来的一千多条意见梳理成8类,拿出解决措施。

一周后,职工愉快地解除了原来的劳动关系,并通过竞聘,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 李翠青是阿波罗商业城三楼营业员,改制前,上班懒散,经常溜柜。商城将她从鄂尔多斯柜调去收银柜,谁知她照样溜号,无奈之下,只好调她去开电梯。动员大会那天,她觉着好玩跟着大家乱闹。可竞聘上岗时,谁也不要她,这时,她急了,最后,公司给她调剂了一个岗位到九牧王柜卖裤子。说起这段经历,李翠青羞涩中透着骄傲:“有了新岗位后,我真的知道珍惜了,不仅不再溜柜,而且把自己当成临时工,工作热情负责。去年,我还被公司评为服务明星。”

身份置换后,能进能出就很容易了。2001年,在公司严禁吃拿回扣的情况下,有一位22岁的女业务员还不收手。查实后,公司毫不客气地开除了她。去年,在家润多超市,3个老员工串通好,推出几百元的东西,只交几十元钱,被门口盖章的保安发现了两三次,最后也毫不犹豫地开除了。

管理革命

如果不在管理上动刀子,企业仍是“新瓶装老酒”,改制的成果最终将毁于一旦 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都理顺了,友谊阿波罗的改制应该宣告完成。但是,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改制后,企业的一些顽症没有丝毫改变。比如,小金库。当时,友谊阿波罗下属单位个个都有小金库,总数高达1400多万元。以前过年过节,公司发1000元,他们就发1200元。改制后,公司对此仍束手无策。

再如,吃拿回扣。有些生意毛利本来可达20%,但门店经理吃点回扣,甚至吃请一顿饭,就可能变成19%,甚至更低。虽然公司采取了措施,但屡禁不止。

有数据显示,改制前,友谊阿波罗商品库存损失总共高达8000万元,其中相当部分是由代销转经销带来的。

胡子敬感到,虽然改制了,如果运转机制不变,企业发展仍不能进入良性循环。在改制半年后,胡子敬把全体中层以上干部拉到衡山,封闭三天,召开经营工作研讨会,将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管理成果“经营管理一体化”全盘抛出,发动了一场以进销分离、百货连锁为核心的管理革命。公司下设经营管理中心、门店、财务管理中心,经营管理中心下设服装、百货钟工、鞋帽文体三个经营公司。

“一体化的实质就是由原来的进销合一、单店经营、进销结算一人完成,到进销分离、统一采购、统一结算、多店连锁”,友谊阿波罗公司财务总监陈细和说,“同时,公司实行ERP管理,建立起了网上结算,合同是依据。这样一来,公司原有的利润流失通道几乎全被堵死了。”

“当时一下子就炸了锅了”,友谊商城副经理欧阳艳辉说,意见最大的是门店负责人,原来进销结算都是一个人说了算,现在一切都变了。

刘金定是阿波罗商业广场店长。

1979年参加工作,为了得到这个国营指标,她大学都没去考,改制后,这个指标为她换回了1万多元钱。现在实行经营管理一人化,她再次受到冲击:“以前进销结算都是我一个管,现在进销分离,结算也由另外的部门管起来了,说实话,还真有点失落,但看着企业的毛利率从不足15%上升到22%,心里一百个拥护。”

“成本控制最能体现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效果”,陈细和告诉记者:“实行一体化的当年,公司的毛利率就从不足15%升至16.65%,去年又升至20.08%。2002年,我们用老系统摸拟了一下,差距高达4000万元。”

友谊商城总经理梁衡先给记者举出了一组数字:“近两年,由于改造、非典等因素的影响,友谊商城的销售额有所下降,利润却直线上升。2002年,销售下降4000万元,利润增长了85%;2003年,销售下降2000万元,利润上升300多万元,今年1至4月,实现利润1370万元,比2000年全年还高。主要原因是实行一体化后,毛利率上升,费率下降。”

前不久,友谊阿波罗的“经营管理一体化”获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奖,并成为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惟一一套管理系统。

将近4年,友谊阿波罗推进了三项改革。在别人看来,胡子敬是最大的获益者。但胡子敬说,搞改制,他并不是为了钱。在董事会讨论他的年薪时,所有董事异口同声地说:“100万元”。但是胡子敬不同意,第二次会上,他提交了一个方案:“如果完成6000万元利润,拿30万元年薪,每增加100万利润,奖励1%,每减少100万利润,扣罚1%。”据友谊阿波罗总裁办主任陈学文介绍,友谊阿波罗历史上从未实现6000万元的利润,这个数目比历史高点高出了40%。去年,友谊阿波罗实现了7600万元利润,胡子敬拿到了76万元。可是,友谊阿波罗聘请了一个台湾管理人员,年薪为80多万元。 胡子敬告诉记者,等到他还清了所有借款后,有一天,他会把自己持有的500万股捐出去,设立一个基金。

回顾将近4年的改革,胡子敬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没有产权制度和职工身份置换,我是不会去捅经营管理一体化这个马蜂窝的,否则,我不仅要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而且还会被搞得身败名裂。如果没有后来的管理改革,企业只能是‘新瓶装老酒’,前两项改革的成果最终也将毁于一旦。”

国内的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应对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寻找新的发展突破点,是各商业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观点:仅有产权改革是不够的 (周放生)

产权改革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真正付之行动是近两年的事。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后,国企产权改革的认识更加统一、步子更快了。

产权改革理顺的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借助产权改革,政府解除了对国有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出资人,从股东意义上讲,政府股东与企业的其他股东有着平等的地位,它与企业的关系也是出资与被出资的关系,而不再是企业的主管部门。实施产权改革后,对国有企业而言,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出资人,这要求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转为产权管理,依据股权行使权力,享有收益;二是公共管理者,这是对所有企业而言的,不再区分国有还是民营。要真正实现这个转变,必须通过产权改革将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且在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国有不再控股。做到了这一点,企业自然就走向市场,不去找市长而去找市场了。

产权改了,是不是国有企业的问题都解决了?友谊阿波罗的改制实践告诉我们:产权改革不是万能的。如前所言,产权改革解决的是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可体制变了,不等于机制就变了。友谊阿波罗公司产权改革完成后,职工基本没受到触动,就是一个例证。说到底,产权改革触动的是企业的经营者,他们能直接感受到来自股东回报和个人还贷的双重压力。这样的压力促使经营者有了一种紧迫感:加快推动企业改革,努力寻求企业发展。

单靠产权改革是不可能把这种压力传导给职工的。因此,企业还要实施另外一项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即改变职工原有的劳动关系,转变国企职工的身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理顺的是国有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通过置换职工身份,国有企业解除了对职工承担的无限责任,将企业与职工之间从人身依附关系变成市场选择关系,让职工真正走进市场。最近联想公司因调整战略,裁员10%计1000多人。这项裁员行动从计划启动到实施到位,仅用了五天。如果没有市场化的用工制度,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身份转变的实质是观念转变。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触动的是广大职工的利益,比产权制度改革更难。但是,各地改制的实践表明,不触动劳动用工关系,不转变职工身份,产权改革将半途而废。而把产权改革与身份置换结合起来推进,就有可能把经营者的危机感转化为职工的危机感,企业改制才算真正完成。

改制完成,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这时,管理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友谊阿波罗公司在产权制度改革与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实施经营管理一体化,对企业管理方式、管理流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看起来,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改革,不少企业也在尝试,可贵的是,友谊阿波罗的管理改革是在产权改革和身份置换的基础上展开的,有了这个基础,管理改革的效果异常明显。据友谊阿波罗董事长胡子敬介绍,推行经营管理一体化的两三年间,公司的销售额只增长3%,而利润却增长46%。

由此看来,仅有产权改革是不够的。友谊阿波罗的改制实践证明,产权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项改革,而且三者之间逻辑关系紧密,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改革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不改不行,改急了也不行,用搞运动的方式推进国企改革更不可取。

记者手记:剪断心中那根“脐带”

孩子呱呱坠地,脐带留在孩子心里。小的时候,渴了饿了,磕了碰了,病了痛了,就一路哭着去找妈妈。长大以后,遇到难事了,遭受挫折了,悲痛欲绝、愤慨难当,妈妈依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那根“无形”的脐带就这样永远地连着母与子。

犹如母子,国企挂牌诞生,职工的心里也有了一根“脐带”。不同的是,这根“脐带”牵起的是两对“母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找市场不如找市长”、“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种现象的流行,始作俑者都是这根剪不断的“脐带”。

国企改制,剪断的就是这根“脐带”。严酷的市场洗礼,让企业渐渐明白了“找市长不如找市场”这个理儿,如果政府能退回到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的角色,企业十分愿意剪断这根“脐带”。难的是职工。打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职工就“生是企业的人,

死是企业的鬼”,心中的“脐带”早已沁入心肺,润入骨髓。是打破这种观念的时候了。否则,国企改制不能算真正完成。

由于“脐带”明显地打着时代的烙印,因而,剪断它,非经历一番炼狱不可,哪怕它只存于心中。剪断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脐带”,其实质是产权改革。对大多数国企来说,只要国家不再控股,企业经营者的选用、投资决策等重大事项就可以由董事会按照市场规则决定,“脐带”也就自然而然地断了。

剪断国企和职工之间的“脐带”,核心是理顺劳动关系。这种理顺必须经过两种严肃的形式:法律形式就是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经济形式就是支付补偿金。只有这样,才能在给职工迎头棒喝的同时又保证公平,“脐带”之念也就化了。


相关内容

  •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
  • 2001年6月贵州商专学报June200l第14卷第2期Jollmalof(沁izhW(h砷ercial(焱legeVd.14No.227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 严明星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财政学校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国企改革历时20多年,成效可喜.但就目前改革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 ...

  • 在水泥厂破产改制职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职工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厂职工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市政府47次常务会议关于道县水泥厂改制的会议精神,动员全厂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改革,自觉支持企业改制,为实现道县水泥厂通过改制而搞活,全体职工通过改制而受益,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改制得到彻底解决这个目的而做好各项工作.等一会,还有同志专题阐述企业 ...

  • 国有资产流失案例分析
  •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讨论 --武汉冠生园改制黑洞 目 录 案例简介 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分析 国有资产流失原因 探讨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案例简介 武汉冠⽣园是⼀家⽼字号的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多年来连续亏损,资不 抵债.到2001年他们负债达到1亿元,⽽资产却不到4000万元,在⽆⼒回天的情况 下,他们 ...

  •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经济犯罪案例分析
  •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经济犯罪案例分析 徐毅 摘要:针对案例中张某在企业改制期间占有公司财物的行为,本文分析了四种分歧看法,认为该行为不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妨害清算罪及挪用公款罪,并阐述了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贪污罪构成主体要件应该采用身份说与公务说的结合,在贪污罪对象的认定上也不应该局限于公共财产等方面的问题 ...

  • 国企改革经典案例
  • 完全退出:家化 2011年,上海家化公告,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11月7日发布家化集团100%股权转让竞价结果通知,平安信托旗下公司平浦投资为家化集团100%股权受让人. 上海家化作为国内化妆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拥有六神.美加净.佰草集等众多国人知名的日化品牌,被称为是国内日化行业中少有的能与跨国公司开 ...

  • 文化国企改制
  • 国企改制所酝酿的机会再次迸发出来,这一次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冲锋号响起之后. 11月25日,北京华录百纳影视首发申请过会.11月30日,被业界称为"国内传统出版传媒业最大IPO"的凤凰传媒A股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文化企业上市潮流涌起. 凤凰传媒A股挂牌 ...

  • 论文:国企改革的出路
  • 国企改革的出路--继续推进产权制度变革 [内容摘要]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9.7万亿元,涉及15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渐涉入"深水区",历时20多年的国企改革,目前已进入破难攻坚阶段,触及到 ...

  • 还原公有制还利于民
  • 国企的所有权归于全民,其红利应该分配给谁,如何分配,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而现实中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国企要么效率低下.效益微薄,要么收入.利润.规模突飞猛进,但不管出现了哪种情况,老百姓都无法获益.另一种情况是国有企业过多占有经济资源,造成对民营经济的挤出效应,同时没有起到填补民营企业退出而出现的 ...

  • 国企领导工作述职报告
  • 省×领导、同志们:   2011年,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公司经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在此非常时期,我现就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进行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进行审议。   一、调整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1、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