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林家铺子赏析

电影林家铺子赏析

一、电影与小说的区别

今天去翻了一下茅盾的《林家铺子》的小说,才发现这么长的一部影片原来是改编自属于中短篇小说的。之前一直都没有福气去阅读茅盾的小说,今天算是大饱眼福了。从小说的篇幅来看,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电影比书上的内容多了很多细节上的补写,在情节上更显优势。例如,影片的开始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河,故事的开始是明秀在学校被同学嘲笑的镜头,但是小说上一开篇就写明秀回家以后的状况。林老板去强行拿回面盆抵王老板那里欠下的款项的时候的那些片段,不管王老板妻儿如何哭诉其苦况的那些片段,书上也没有详细地描述。还有讲到后面钱庄扣押庄票,林老板去钱庄求情的这一段书上也只是一笔带过。总体来说,看电影比看小说要来得更能撼动人的内心世界。电影里有细腻的心理和动作的表现,情节更加连贯。

以前看别的后来拍成了电影的小说,总会有一种感觉就是电影里把好多小说里头的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动作神态描写都表现得不好,更有甚者这些都被删掉,所以后来就不爱看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以前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电影里的发展情节都很快,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看过小说原版的就会发现很多该出现的情节都被“和谐”掉了。例如《暮光之城》,情节发展快到让人受不了,一本厚厚的书拍出来就1、2个小时的电影。但是《林家铺子》我还是比较建议看电影。

《林家铺子》这部电影却和我之前的对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的看法不一致,导致我对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可能是时代不一样,所以导演和编导的风格不一样吧。如果只看小说,可能《林家铺子》还不会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印象。电影版的《林家铺子》从内容、音乐、演员各方面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细腻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当时处于那个社会阶层的民族工商业者的困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就这样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的眼前。这个主题充斥了整部电影,让人不免感到悲哀,为一个善良的店老板最后如何拿着老弱病残的血汗钱逃跑而悲哀,为党部、商会会长、局长如何压榨小店而悲哀….

不得不说《林家铺子》这部电影比小说好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电影里演员的实力演出。特别是饰演林老板的谢添,他细腻的演出把林老板这种夹在贫苦老百姓和上级奸商之间的痛苦、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同情那些被剥削的人,却逃脱不掉他自己剥削别人的命运。

二、电影《林家铺子》影评与赏析:

该片改编自茅盾同名小说,它不仅以其沉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作了对茅盾作品的形象注解,还呈现出它特别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影片的示范性。

《林家铺子》讲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一个小镇上的一家普通店铺“林家铺子”倒闭的故事。影片围绕着“林家铺子”如何倒闭这一问题,折射出当时的外族入侵、国内政治黑暗、民族工商业的凋敝和农村经济的破产等一系列连带问题。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乃是当时广阔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典型性的形象呈现。影片由于把主人公的个人命运同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林家铺子的兴衰与整个社会动乱的内在联系,因此大大加强了林老板形象的历史真实性,突出了影片的社会意义。影片以这种以点代面、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来揭示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当小镇的各家店铺降价销售迎接年关之时,刻画了一系列农民购买力降低的细节。农民对于琳琅满目的商品是渴求的,然而他们仅仅是看看就匆忙离开。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林家铺子,而是广泛存在于所有商户。农村经济的破产显而易见。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和

爱憎感情,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比如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影片剧作对矛盾原著的一个显著修改点在于增加了林老板向一个更小的商户王老板索债的情节。说它显著,并不在于情节意义上,而是在于创作者的态度上。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动,就使创作者对林老板的态度超越了原作中的“可怜”而变得中立。并且通过场面的细致呈现,让人觉得这种态度是真实的、可以信服的。

从影像来看,影片的影调浓重而黯淡,有力地创造出影片的悲剧氛围。影片一开始,小船慢慢摇进小镇,当小船进入一段狭窄的河道,水边的墙壁上呈现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字样,这时,一桶污水倒入平静的河水中,污水冲击河底沉渣泛起,水面浮现出“1931年”,寓意一个黑暗、灾难的年代,污泥浊水泛滥。接下来,摄影机进入林明秀所在的学校,学生们正掀起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穿着日制长袍的林明秀受到同学的指责。随后,摄影机跟随明秀运动,或远景或全景或明秀本人的神情近景,更加细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 在开始林明秀从学校回家一段中,从她跨出校门到回家的4个镜头时介绍当时社会图景的,这4个镜头在剪辑时用了叠印手法,在视觉上倾向于取消镜头之间的隔离,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是出于作者表现小镇“整体面貌”的考虑。在结尾林老板坐船离开小镇一场中,我们看到坐于船上愁眉紧锁的林老板,耳边却仍然传来上一场景中张寡妇的凄厉哭喊,这在观众心理层面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强烈情绪。应该注意到,这里声画分离的剪辑也是写意性的。而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也就是林老板逃走众人索债那一场中,剪辑则把两者归一,短短一场戏使用了56个镜头,频繁切换中既摹写了残酷的时代场景,又激烈地表达了作者愤慨的情绪。

作为影片性格元素的表演,谢添(饰林老板)的表演不温不火,准确揭示了林老板的复杂性格。他的得意、苦笑、沉思、焦虑,他的愕然无语、强作镇定,都具有丰富而充实的心理内容。林老板是当时民族工商业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的确有着剥削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那也是为时所迫,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受压迫者。因此,简单的处于夹缝中的阶层定位不能成为对他形象理解的全部。谢添的把握是准确的,那就是一个人,一个为生存而劳碌的人。因此,谢添的林老板勤勤恳恳;因此,于会长向他表露卜局长的讨妾愿望时,他会下意识地说不;因此,朱三太像他讨要红利时,他没有概念化的去表现凶狠。谢添创造的林老板,既叫人可僧又令人可怜,为新中国银幕画廊增添了一个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

综上所论可以看出,夏衍的精心改编,导演水华的匠心独运和谢添、于蓝等著名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影片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电影《林家铺子》都显示出了新中国电影艺术达到的一个新高度、新水平。近年它被香港一些影评人选为中国电影(包括陆、台湾、香港)之冠,这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也说明这一评价是富有见地的。

从剧作来看,该片讲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一个小镇上的一家普通店铺“林家铺子”倒闭的故事——“倒闭”本身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倒闭。影片围绕着“林家铺子”如何倒闭这一问题,折射出当时的外族入侵、国内政治黑暗、民族工商业的凋敝和农村经济的破产等一系列连带问题。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乃是当时广阔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典型性的形象呈现。现实主义讲究“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形象。细节的真实性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切实呈现。现实主义作品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当小镇的各家店铺

降价销售迎接年关之时,刻画了一系列农民购买力降低的细节。农民对于琳琅满目的商品是渴求的,然而他们仅仅是看看就匆忙离开。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林家铺子,而是广泛存在于所有商户。农村经济的破产显而易见。第三,作品也呈现出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比如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影片剧作对矛盾原著的一个显著修改点在于增加了林老板向一个更小的商户王老板索债的情节。说它显著,并不在于情节意义上,而是在于创作者的态度上。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动,就使创作者对林老板的态度超越了原作中的“可怜”而变得中立。并且通过场面的细致呈现,让人觉得这种态度是真实的、可以信服的。影片的剧作充分遵循了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要求,这是影片现实主义的基础保证。

从影像来看,影片的影调浓重而黯淡,有力地创造出影片的悲剧氛围,同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这是艺术的写实。影片一开始,小船慢慢摇进小镇,当小船进入一段狭窄的河道,水边的墙壁上呈现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字样,这时,一桶污水倒入平静的河水中,污水冲击河底沉渣泛起,水面浮现出“1931年”,寓意一个黑暗、灾难的年代,污泥浊水泛滥。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时代感是重要元素,准确的时代界定和呈现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方法却可以多种多样,该片这样一种表现无疑是成功的一种。接下来,摄影机进入林明秀所在的学校,学生们正掀起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穿着日制长袍的林明秀受到同学的指责。随后,摄影机跟随明秀运动,或远景或全景或明秀本人的神情近景,更加细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在这里,我们看到导演水华对于景别的运用是很讲究的。水华认为,“展现环境一般用全景,介绍人物一般用近景”。水华在这一段影像中的讲究之处在于并不仅仅从大环境角度去介绍时代,他还进入人物的内心,用人物的心理反应去折射时代。除了镜头元素的运用外,影片的布景、道具、服装等美工造型也以它们的精致准确甚至一丝不苟完成了对于时代的呈现,比如林明秀乱翻自己的衣箱那一场戏和难民生活场景的呈现等等。

现实主义不同于写实主义,它并不排除写意性元素的运用。影片在影像上可以看作是完全写实的,但在背景音乐的运用上则是完全写意的。这部影片不同于那一时期的其它影片比如《我这一辈子》的交响乐和《早春二月》的钢琴乐等等,而是完全使用民族音乐作为它的背景音乐,具体来说就是琵琶和二胡乐器的奏乐。这两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乐器,当它们运用到这部影片中时,形式的意义似乎更大于内容的意义。尽管音乐也含有一定的悲剧力量,但就与故事内容的对应而言,肯定还有更合适的旋律,甚至消除背景音乐也可能会成为更好的选择。在此情形之下,就不得不注意这两种乐器了。我想创作者的本意可能更在于在虚实的映照之间表达他深切的民族关怀。这是作者在他的现实主义中表露出来的政治倾向。

在对现实主义的表现上,该片的剪辑做到了这样两点:摹写现实主义场景,表达现实主义情绪。截取影片开始和结束时的两个场景为例。上文提到,在开始林明秀从学校回家一段中,从她跨出校门到回家的4个镜头时介绍当时社会图景的,这4个镜头在剪辑时用了叠印手法,在视觉上倾向于取消镜头之间的隔离,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是出于作者表现小镇“整体面貌”的考虑。在结尾林老板坐船离开小镇一场中,我们看到坐于船上愁眉紧锁的林老板,耳边却仍然传来上一场景中张寡妇的凄厉哭喊,这在观众心理层面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强烈情绪。应该注意到,这里声画分离的剪辑也是写意性的。而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也就是林老板逃走众人索债那一场中,剪辑则把两者归一,短短一

场戏使用了56个镜头,频繁切换中既摹写了残酷的时代场景,又激烈地表达了作者愤慨的情绪。

作为影片性格元素的表演,谢添(饰林老板)的加盟让这部影片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又进一步。林老板是当时民族工商业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的确有着剥削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那也是为时所迫,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受压迫者。因此,简单的处于夹缝中的阶层定位不能成为对他形象理解的全部。谢添的把握是准确的,那就是一个人,一个为生存而劳碌的人。因此,谢添的林老板勤勤恳恳;因此,于会长向他表露卜局长的讨妾愿望时,他会下意识地说不;因此,朱三太像他讨要红利时,他没有概念化的去表现凶狠。谢添的表演是内敛的,是性格的,他塑造的林老板既在人物形象的真实层面上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意图,又在工商业者代表的层面上塑造了一个带有共性的典型形象。

综上所论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之所以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影片,首先得益于现实主义题材的选取,而意旨明确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就等于说它是完美的,在表现手法方面,有许多地方是可以去更加完善。现实主义是电影世界中相当主要的一种样式,前人已有杰出贡献,对它的挖掘则需要千千万万影人的继续努力,我们拭目以待。

电影林家铺子赏析

一、电影与小说的区别

今天去翻了一下茅盾的《林家铺子》的小说,才发现这么长的一部影片原来是改编自属于中短篇小说的。之前一直都没有福气去阅读茅盾的小说,今天算是大饱眼福了。从小说的篇幅来看,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电影比书上的内容多了很多细节上的补写,在情节上更显优势。例如,影片的开始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河,故事的开始是明秀在学校被同学嘲笑的镜头,但是小说上一开篇就写明秀回家以后的状况。林老板去强行拿回面盆抵王老板那里欠下的款项的时候的那些片段,不管王老板妻儿如何哭诉其苦况的那些片段,书上也没有详细地描述。还有讲到后面钱庄扣押庄票,林老板去钱庄求情的这一段书上也只是一笔带过。总体来说,看电影比看小说要来得更能撼动人的内心世界。电影里有细腻的心理和动作的表现,情节更加连贯。

以前看别的后来拍成了电影的小说,总会有一种感觉就是电影里把好多小说里头的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动作神态描写都表现得不好,更有甚者这些都被删掉,所以后来就不爱看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以前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电影里的发展情节都很快,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看过小说原版的就会发现很多该出现的情节都被“和谐”掉了。例如《暮光之城》,情节发展快到让人受不了,一本厚厚的书拍出来就1、2个小时的电影。但是《林家铺子》我还是比较建议看电影。

《林家铺子》这部电影却和我之前的对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的看法不一致,导致我对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可能是时代不一样,所以导演和编导的风格不一样吧。如果只看小说,可能《林家铺子》还不会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印象。电影版的《林家铺子》从内容、音乐、演员各方面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细腻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当时处于那个社会阶层的民族工商业者的困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就这样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的眼前。这个主题充斥了整部电影,让人不免感到悲哀,为一个善良的店老板最后如何拿着老弱病残的血汗钱逃跑而悲哀,为党部、商会会长、局长如何压榨小店而悲哀….

不得不说《林家铺子》这部电影比小说好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电影里演员的实力演出。特别是饰演林老板的谢添,他细腻的演出把林老板这种夹在贫苦老百姓和上级奸商之间的痛苦、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同情那些被剥削的人,却逃脱不掉他自己剥削别人的命运。

二、电影《林家铺子》影评与赏析:

该片改编自茅盾同名小说,它不仅以其沉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作了对茅盾作品的形象注解,还呈现出它特别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影片的示范性。

《林家铺子》讲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一个小镇上的一家普通店铺“林家铺子”倒闭的故事。影片围绕着“林家铺子”如何倒闭这一问题,折射出当时的外族入侵、国内政治黑暗、民族工商业的凋敝和农村经济的破产等一系列连带问题。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乃是当时广阔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典型性的形象呈现。影片由于把主人公的个人命运同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林家铺子的兴衰与整个社会动乱的内在联系,因此大大加强了林老板形象的历史真实性,突出了影片的社会意义。影片以这种以点代面、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来揭示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当小镇的各家店铺降价销售迎接年关之时,刻画了一系列农民购买力降低的细节。农民对于琳琅满目的商品是渴求的,然而他们仅仅是看看就匆忙离开。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林家铺子,而是广泛存在于所有商户。农村经济的破产显而易见。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和

爱憎感情,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比如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影片剧作对矛盾原著的一个显著修改点在于增加了林老板向一个更小的商户王老板索债的情节。说它显著,并不在于情节意义上,而是在于创作者的态度上。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动,就使创作者对林老板的态度超越了原作中的“可怜”而变得中立。并且通过场面的细致呈现,让人觉得这种态度是真实的、可以信服的。

从影像来看,影片的影调浓重而黯淡,有力地创造出影片的悲剧氛围。影片一开始,小船慢慢摇进小镇,当小船进入一段狭窄的河道,水边的墙壁上呈现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字样,这时,一桶污水倒入平静的河水中,污水冲击河底沉渣泛起,水面浮现出“1931年”,寓意一个黑暗、灾难的年代,污泥浊水泛滥。接下来,摄影机进入林明秀所在的学校,学生们正掀起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穿着日制长袍的林明秀受到同学的指责。随后,摄影机跟随明秀运动,或远景或全景或明秀本人的神情近景,更加细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 在开始林明秀从学校回家一段中,从她跨出校门到回家的4个镜头时介绍当时社会图景的,这4个镜头在剪辑时用了叠印手法,在视觉上倾向于取消镜头之间的隔离,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是出于作者表现小镇“整体面貌”的考虑。在结尾林老板坐船离开小镇一场中,我们看到坐于船上愁眉紧锁的林老板,耳边却仍然传来上一场景中张寡妇的凄厉哭喊,这在观众心理层面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强烈情绪。应该注意到,这里声画分离的剪辑也是写意性的。而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也就是林老板逃走众人索债那一场中,剪辑则把两者归一,短短一场戏使用了56个镜头,频繁切换中既摹写了残酷的时代场景,又激烈地表达了作者愤慨的情绪。

作为影片性格元素的表演,谢添(饰林老板)的表演不温不火,准确揭示了林老板的复杂性格。他的得意、苦笑、沉思、焦虑,他的愕然无语、强作镇定,都具有丰富而充实的心理内容。林老板是当时民族工商业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的确有着剥削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那也是为时所迫,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受压迫者。因此,简单的处于夹缝中的阶层定位不能成为对他形象理解的全部。谢添的把握是准确的,那就是一个人,一个为生存而劳碌的人。因此,谢添的林老板勤勤恳恳;因此,于会长向他表露卜局长的讨妾愿望时,他会下意识地说不;因此,朱三太像他讨要红利时,他没有概念化的去表现凶狠。谢添创造的林老板,既叫人可僧又令人可怜,为新中国银幕画廊增添了一个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

综上所论可以看出,夏衍的精心改编,导演水华的匠心独运和谢添、于蓝等著名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影片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电影《林家铺子》都显示出了新中国电影艺术达到的一个新高度、新水平。近年它被香港一些影评人选为中国电影(包括陆、台湾、香港)之冠,这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也说明这一评价是富有见地的。

从剧作来看,该片讲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一个小镇上的一家普通店铺“林家铺子”倒闭的故事——“倒闭”本身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倒闭。影片围绕着“林家铺子”如何倒闭这一问题,折射出当时的外族入侵、国内政治黑暗、民族工商业的凋敝和农村经济的破产等一系列连带问题。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乃是当时广阔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典型性的形象呈现。现实主义讲究“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形象。细节的真实性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切实呈现。现实主义作品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当小镇的各家店铺

降价销售迎接年关之时,刻画了一系列农民购买力降低的细节。农民对于琳琅满目的商品是渴求的,然而他们仅仅是看看就匆忙离开。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林家铺子,而是广泛存在于所有商户。农村经济的破产显而易见。第三,作品也呈现出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比如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影片剧作对矛盾原著的一个显著修改点在于增加了林老板向一个更小的商户王老板索债的情节。说它显著,并不在于情节意义上,而是在于创作者的态度上。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动,就使创作者对林老板的态度超越了原作中的“可怜”而变得中立。并且通过场面的细致呈现,让人觉得这种态度是真实的、可以信服的。影片的剧作充分遵循了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要求,这是影片现实主义的基础保证。

从影像来看,影片的影调浓重而黯淡,有力地创造出影片的悲剧氛围,同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这是艺术的写实。影片一开始,小船慢慢摇进小镇,当小船进入一段狭窄的河道,水边的墙壁上呈现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字样,这时,一桶污水倒入平静的河水中,污水冲击河底沉渣泛起,水面浮现出“1931年”,寓意一个黑暗、灾难的年代,污泥浊水泛滥。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时代感是重要元素,准确的时代界定和呈现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方法却可以多种多样,该片这样一种表现无疑是成功的一种。接下来,摄影机进入林明秀所在的学校,学生们正掀起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穿着日制长袍的林明秀受到同学的指责。随后,摄影机跟随明秀运动,或远景或全景或明秀本人的神情近景,更加细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在这里,我们看到导演水华对于景别的运用是很讲究的。水华认为,“展现环境一般用全景,介绍人物一般用近景”。水华在这一段影像中的讲究之处在于并不仅仅从大环境角度去介绍时代,他还进入人物的内心,用人物的心理反应去折射时代。除了镜头元素的运用外,影片的布景、道具、服装等美工造型也以它们的精致准确甚至一丝不苟完成了对于时代的呈现,比如林明秀乱翻自己的衣箱那一场戏和难民生活场景的呈现等等。

现实主义不同于写实主义,它并不排除写意性元素的运用。影片在影像上可以看作是完全写实的,但在背景音乐的运用上则是完全写意的。这部影片不同于那一时期的其它影片比如《我这一辈子》的交响乐和《早春二月》的钢琴乐等等,而是完全使用民族音乐作为它的背景音乐,具体来说就是琵琶和二胡乐器的奏乐。这两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乐器,当它们运用到这部影片中时,形式的意义似乎更大于内容的意义。尽管音乐也含有一定的悲剧力量,但就与故事内容的对应而言,肯定还有更合适的旋律,甚至消除背景音乐也可能会成为更好的选择。在此情形之下,就不得不注意这两种乐器了。我想创作者的本意可能更在于在虚实的映照之间表达他深切的民族关怀。这是作者在他的现实主义中表露出来的政治倾向。

在对现实主义的表现上,该片的剪辑做到了这样两点:摹写现实主义场景,表达现实主义情绪。截取影片开始和结束时的两个场景为例。上文提到,在开始林明秀从学校回家一段中,从她跨出校门到回家的4个镜头时介绍当时社会图景的,这4个镜头在剪辑时用了叠印手法,在视觉上倾向于取消镜头之间的隔离,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是出于作者表现小镇“整体面貌”的考虑。在结尾林老板坐船离开小镇一场中,我们看到坐于船上愁眉紧锁的林老板,耳边却仍然传来上一场景中张寡妇的凄厉哭喊,这在观众心理层面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强烈情绪。应该注意到,这里声画分离的剪辑也是写意性的。而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也就是林老板逃走众人索债那一场中,剪辑则把两者归一,短短一

场戏使用了56个镜头,频繁切换中既摹写了残酷的时代场景,又激烈地表达了作者愤慨的情绪。

作为影片性格元素的表演,谢添(饰林老板)的加盟让这部影片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又进一步。林老板是当时民族工商业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的确有着剥削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那也是为时所迫,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受压迫者。因此,简单的处于夹缝中的阶层定位不能成为对他形象理解的全部。谢添的把握是准确的,那就是一个人,一个为生存而劳碌的人。因此,谢添的林老板勤勤恳恳;因此,于会长向他表露卜局长的讨妾愿望时,他会下意识地说不;因此,朱三太像他讨要红利时,他没有概念化的去表现凶狠。谢添的表演是内敛的,是性格的,他塑造的林老板既在人物形象的真实层面上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意图,又在工商业者代表的层面上塑造了一个带有共性的典型形象。

综上所论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之所以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影片,首先得益于现实主义题材的选取,而意旨明确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就等于说它是完美的,在表现手法方面,有许多地方是可以去更加完善。现实主义是电影世界中相当主要的一种样式,前人已有杰出贡献,对它的挖掘则需要千千万万影人的继续努力,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 从中国审美视角窥探
  • 从中国审美视角窥探 百年华语电影发展历程 讲义 回顾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凝聚着中国电影人的思想情感和劳动创造,中国电影以其特有的题材和风格,在银屏上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逐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记忆中.见证和发扬了特有的民族精神. 这100年的历史,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记录着一 ...

  •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简介
  • 中国电影发展史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对现代电影的原理有很大的启发.但是,真正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 ...

  • 夏衍先生简介与作品
  •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河南开封,1900年10月 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 彭埠镇严家弄,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1995年2月6日在 ...

  • 语文考试必备文学常识之现当代篇
  •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 ...

  •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
  • 文艺常识 一.电影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影片<火车进站>.以及后来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世界上第一部故事片是法国著名电影创始人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科学幻想片<月球旅行 ...

  • 浅谈影视美学
  • 浅谈影视美学 影视美学史门类美学的一种,它不同于其他门类文学的是它赖于现代技术,但是它又 必然与与使用美学有关!那么什么是影视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的科学,研究观众与影视艺 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影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评析. 那么我们从影视美学概念说起,影视美学不等于影视艺术,更不论电影艺术 了, ...

  •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1-4课教案
  •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级: 任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针对二年级学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进入美术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突出体验行为,重视想象发现,鼓励个性表现,创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

  •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总目录(详见本馆收藏14册全套)
  •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59-94 Index of Film Titles 1 桥1949于敏FB.941:03.1(1) 中华女儿1949颜一烟FB.941:03.1(2) 白毛女1950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歌剧原著; 贺敬之.丁毅执笔; 水华.王滨.杨润身 ...

  • 父亲茅盾的沉默岁月
  • 在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里,有一座不起眼的院子.院子不大,灰白的矮墙中嵌着一扇油漆斑驳的朱红门,两棵高大的白杨树守在大门左右,给小院增添了几分幽静与肃穆.1974年,经过简单的修缮,茅盾便一直住在那里,直到1981年去世. 茅盾自1916年8月跨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大门,在中国文坛驰骋65年.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