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及其变化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1. 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 )、( )、( )三种状态。其中固态的物质有一定的( )和( ),( )流动;液态的物质有( ),没有( ),( )流动;气态的物质没有( ),( )流动。

2. 物质( )称为物态变化。

3. 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非常( ),用肉眼( )看到;分子间有(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 ),分子间的空隙越大,作用力( );分子在不停地( ),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 )。

4.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空隙( ),作用力( ),分子只能( );液体分子的空隙( ),作用力( )分子运动范围( );气体分子空隙( ),作用力( ),分子可以( )。

二、1. ( )用温度表示,( )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 )。

2. 物体的温度用( )测量。我们通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3. 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 )。我们规定在气压为( )时,( )的温度为0度,记作( ),( )为100度,记作(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是T=( )。

4. 我们在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时的一般步骤为:(1)要估计出( );(2)根据温度计的( )和(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测量时。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 ),并等一段时间,让( )。(4)我们要先( )再( ),读数时视线要( )。

5. 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相比,量程( ),分度值( )。体温计有一个( ),所以在使用前,要( ),体温计可以( )读数。

三、1. ( )的过程称为熔化,该过程要( );( )的过程称为凝固,该过程要( )。

2. 有些固体融化时虽然( ),但温度( ),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这种固体的( ),有( )的固体称为晶体,没有熔点的固体称为( )。晶体融化的条件是(1)温度要( )(2)要( )。

3. 水浴法的特点是(1)( );(2)( )。

四、1. ( )称为汽化,汽化要( );( )称为液化,液化要( )。汽化有( )两种方式。

2.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4. 液体沸腾时( )但温度( ),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该液体的(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温度要( )(2)要( )。

5. 我们可以采用( )和(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五. 1. ( )称为升华,升华要( );( )称为凝

问答

1、 0o C 冰和0 oC 的水哪一个制冷效果好?为什么?手被100 oC 的沸水烫伤和被100 oC 的水蒸气烫伤,哪

一个更严重?为什么?

2、 炎热的夏天,刚从游泳池上岸的人为什么冷的浑身发抖?

3、 把一块冰从气温为-6 o C 的室外拿到室温为22 o C 的房间内它会不会立即熔化?为什么?冰的熔化要经

历哪些过程?

4、 锡的熔点是232 oC ,铁的熔点是1515 oC ,300 oC 的锡处于什么状态?能否用锡焊补烧水的铁锅?为什

么?

5、 在南极考察站能否使用水银温度计测室外的温度?为什么?(固态水银的熔点-38.8 oC )

6、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暖和而用劲吹起手会冷,为什么?

7、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镇汽水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什么缘故?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1. 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 )、( )、( )三种状态。其中固态的物质有一定的( )和( ),( )流动;液态的物质有( ),没有( ),( )流动;气态的物质没有( ),( )流动。

2. 物质( )称为物态变化。

3. 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非常( ),用肉眼( )看到;分子间有(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 ),分子间的空隙越大,作用力( );分子在不停地( ),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 )。

4.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空隙( ),作用力( ),分子只能( );液体分子的空隙( ),作用力( )分子运动范围( );气体分子空隙( ),作用力( ),分子可以( )。

二、1. ( )用温度表示,( )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 )。

2. 物体的温度用( )测量。我们通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3. 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 )。我们规定在气压为( )时,( )的温度为0度,记作( ),( )为100度,记作(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是T=( )。

4. 我们在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时的一般步骤为:(1)要估计出( );(2)根据温度计的( )和(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测量时。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 ),并等一段时间,让( )。(4)我们要先( )再( ),读数时视线要( )。

5. 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相比,量程( ),分度值( )。体温计有一个( ),所以在使用前,要( ),体温计可以( )读数。

三、1. ( )的过程称为熔化,该过程要( );( )的过程称为凝固,该过程要( )。

2. 有些固体融化时虽然( ),但温度( ),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这种固体的( ),有( )的固体称为晶体,没有熔点的固体称为( )。晶体融化的条件是(1)温度要( )(2)要( )。

3. 水浴法的特点是(1)( );(2)( )。

四、1. ( )称为汽化,汽化要( );( )称为液化,液化要( )。汽化有( )两种方式。

2.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4. 液体沸腾时( )但温度( ),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该液体的(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温度要( )(2)要( )。

5. 我们可以采用( )和(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五. 1. ( )称为升华,升华要( );( )称为凝

问答

1、 0o C 冰和0 oC 的水哪一个制冷效果好?为什么?手被100 oC 的沸水烫伤和被100 oC 的水蒸气烫伤,哪

一个更严重?为什么?

2、 炎热的夏天,刚从游泳池上岸的人为什么冷的浑身发抖?

3、 把一块冰从气温为-6 o C 的室外拿到室温为22 o C 的房间内它会不会立即熔化?为什么?冰的熔化要经

历哪些过程?

4、 锡的熔点是232 oC ,铁的熔点是1515 oC ,300 oC 的锡处于什么状态?能否用锡焊补烧水的铁锅?为什

么?

5、 在南极考察站能否使用水银温度计测室外的温度?为什么?(固态水银的熔点-38.8 oC )

6、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暖和而用劲吹起手会冷,为什么?

7、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镇汽水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什么缘故?


相关内容

  •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复习总结
  • 物态变化复习总结和习题解析 一. 教学内容: 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中的吸热与放热 二. 知识框架与知识串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串线 (1)六个物态变化过程.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固态 气态 (2)六个物态变化现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箭头向上的线表示:①物体放出热量: ...

  • 第1讲物态及其变化
  • 第1课时 物态及其变化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温度及其测量 归类示例 考点2 物质的状态及物态变化 1. 物质的状态 (1)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对比 2.物态变化:物质由 ...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蒸发教案
  • <蒸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本节内容中,编者将汽化放置在液化内容之前,沸腾放置在蒸发之前,这样既考虑了学科的逻辑顺序,又考虑了学生的心里特点.作为学生学习热学知识的第二课,本节知识 ...

  • 物质状态教案
  •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章,按照国家课标的要求本章不涉及公式及计算,我们只需掌握两部分内容:一.温度及温度的测量,二.物态变化.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我们要知道: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国际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字母K . 2.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摄氏温标的 ...

  • 初中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1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物态变化检测(一)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据报道,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一项果蔬脱水的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是: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入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_态. 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 ...

  •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邓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 (4)了解水对人类的生命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 ...

  •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8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物态变化检测(八)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一.填空题: 1. 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低)温物体,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低)温物体 ...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的折射
  •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 ...

  • 1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
  •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王晖 贵阳市第十七中学 一.内容分析 1.1课标解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物态变化的表述是"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从"课标"的表述可以看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