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中送别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

  原文: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释:

  1、掩:关闭。

  2、柴扉:柴门。

  3、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翻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m.lz13.cn)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 王维的诗全集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

  原文: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释:

  1、掩:关闭。

  2、柴扉:柴门。

  3、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翻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m.lz13.cn)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 王维的诗全集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相关内容

  • 精读[唐诗三百首]013:王维[送别]
  • 文 | 谢小楼 今天读王维的五绝<送别>: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通释 这首<送别>,又作<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柴扉,柴门. 我在山中送完朋友,傍晚回到家中,关上柴门.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明年, ...

  •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
  •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西安滨河荣华实验小学 袁 莎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 诗>.<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 理解六首古诗,了解诗 ...

  • 古代送别诗
  • 古代送別詩 古典诗文 2009-08-22 1615 古代送別詩 [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 ...

  • 王维的诗词全集.诗集(406首全)
  • 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 4.<使至塞上& ...

  • 王维诗词30首
  • 王维诗词30首 1.<杂诗>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送别>王维·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 ...

  • 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 各位班主任:下面是经典诵读大赛推荐篇目,可以跨年级选,也可以从校本教材中或其他渠道选,选择篇目很重要哦!早选选手,早脱稿背诵,早指导,指导也很重要哦! 小学1-2年级(100篇) 1 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歌 2 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 蝉(垂緌饮清露) 虞世南 4 咏鹅(鹅鹅鹅)★ ...

  • 1-2年级古诗
  • 小学1-2年级(100篇) 1 <江南> 汉乐府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 <蝉> 唐 虞世 ...

  • 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教案
  • 教学目标 : 1. 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2. 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3. 揣摩诗歌语言 4. 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方法设想: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 ...

  • 经典古诗文朗诵送别诗组合兼串词
  • 经典古诗文朗诵送别诗组合兼串词 四(1)班 2009.5 甲: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 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 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 乙:我们的古诗文,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特别是其中的送别诗文 犹如阵阵春雨 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