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__竞争性市场经济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第一讲 竞争性市场经济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像经济学那样思考

一、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1、经济学是思考什么问题的

(1)经济学的两块基石或两个基本假设: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无限资源是不需要经济学的;人是理性的——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它包括两层意思:自利及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计算)。

(2)经济学要思考的基本问题:在一个充满着理性人的社会里,如何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即如何使得社会从有限资源中获得尽可能大的福利,也就是所谓的资源最优配置。

(3)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科学或研究选择的科学

2、经济学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1)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及其苏格兰启蒙理性的回答: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或个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冲突问题;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回答是:二者可以自动地和谐一致

(2)关于“苏格兰回答”的例子:英国囚犯运送安全问题;在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每个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与资源最优配置是一致的。

看不见的手代表了管理的最高境界与智慧,这就是无为而治的精髓。

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1、最大化 (1)例子: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企业在生产技术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政府在各种约束(如税收能力的约束)下最大化全社会的福利或自己的统治租金。 (2)个体是如何进行选择的:首先依据约束条件找出自己的选择空间;对所有的备择对象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排序并作出最优选择。

2、均衡:理性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所有人不得不接受的最终局面,即没有人愿意单方面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

(1)例子:竞争性市场均衡与纳什均衡

(2)均衡观念在管理制度设计与运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追求管理制度的均衡实施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基本追求。

(3)特别注意:均衡不等于稳定性

3、福利评价:对均衡进行好坏评价

(0)好坏评价的标准可以是多方面的。经济学最常用的价值标准就是看该均衡是否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1)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的这样一种状态,无论怎样重新调整既定资源的配置都无法使某个人的效用在不损害其他人的效用的情况下得到增进。

(2)对帕累托最优的进一步理解:它是经济学对效率的准确理解,是现代经济学家对效率的共识;它是经济学评价经济、政治制度好坏的最常用的价值准则,尽管不是唯一的;它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机会了,因此帕累托最优并不是什么理想准则,而是一个非常底线的准则,它只是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所有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帕累托最优是个人主义及消费者主权导向的。

(3)一点补充:帕累托改进是指重新调整资源的配置可以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某个人的利益;帕累托改进及帕累托最优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认可;社会改革的技巧之一就是将非帕累托改进转化为帕累托改进,这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智慧之一。

三、竞争性市场均衡 1、竞争性市场:单个消费者及企业均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从长期看个体进入与退出市场没有任何障碍。

2、竞争性市场上消费者的最优决策

(1)消费者的决策目标:给定消费者的收入及物品的价格,寻找一个物品购买组合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2)效用及其边际效用

A效用是人们从拥有、消费物品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

B效用的两种度量形式

基数效用:对物品带来的效用用基数来度量;序数效用:对物品带来的效用用序数来度量。早年,消费者行为理论建立在基数效用理论之上,这就面临效用测量问题;在20世纪初,经济学家用序数效用理论取代基数效用理论,解决了效用度量问题;今天,消费者决策理论是建立在序数效用理论之上的。

C效用函数: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UiUi(x,y)

D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物品的拥有、消费给消费者i所带来的总效用变化量,例如可以表示为MUxUi;边际效用具有递减倾向,它保证了人类消费的多样性。注意,经x

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是边际分析方法,有了它,就可以很好地研究如何作出最优决策;边际思想的核心在于让自变量做微小的改变,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3)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①(回顾)人们进行选择的一般程序:确定所有可行的备择对象;对全部的备择对象按照某种标准进行优劣排序;按照排序选择最优的备择对象。

②如何描述消费者的可行的购买组合——预算线

A预算线:pxxpyyI;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相对价格px,表示了一种由市场py

价格所决定的客观的交换比例;所有在预算线以内的购买组合都是可行的,有支付能力的,所以,所有在预算线以内的购买组合就构成了消费者i的选择集。

B对预算线的体会:这是一个消费者的私有财产有保障的社会,因而存在收入与市场价格的强硬约束。

C预算线的移动之一——平行移动:由收入变化引起的

D预算线的移动之二——扇形移动:由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

③如何对购买组合排序——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A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对购买组合进行排序。也就是说,消费者对物品购买组合的排序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关系,将这种偏好关系用数字对应起来,就成为了效用函数,当然这是基于序数效用的效用函数。

B理性的偏好:理性的偏好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完备性,即对于选择集任意两个组合(x1,y1)与(x2,y2),消费者i一定有偏好关系:(x1,y1)

者(x1,y1)(x2,y2)。二是传递性,即如果有:(x1,y1)(x2,y2)或者(x1,y1)(x2,y2), (x2,y2)或

(x2,y2)(x3,y3),则一定有(x1,y1)(x3,y3)。

C偏好关系或效用函数的几何表示方法: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就是所有能够给消费者i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购买组合所构成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具体某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在经济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体现为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或偏好不同,即效用函数不同)。在同一坐标平面中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即多多益善);因此无差异曲线表示的就是消费者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D边际替代率(MRSxy):它表示消费者为了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所愿意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通常的教材是这么计算的:MRSxy=y,但是真正规范的计x

算方法是:MRSxy=MUx(思考它是怎么来的,),它代表了消费者内心里的主观的交换MUy

比例。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倾向。

④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等于边际替代率(即商品之间的边际效用之比),MRSxy=px或pyPxMUx。 PyMUy

(4)需求法则与需求曲线

A.需求法则:假定影响需求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商品的需求量是其自身价格的减函数。

B.需求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然也会有例外,如吉芬商品、珍藏品、炫耀品。

3、竞争性市场上企业的最优决策 (1)企业的决策目标:给定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及生产要素、物品的价格,寻找一个产量水平使该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

(2)生产函数

A生产函数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或服务)的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即给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最大产出;或给定产出时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的最小投入量。

B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Qf(l,k),其中Q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要素的投入量,k代表资本要素的投入量,f反映了生产技术水平,技术实际上就体现在生产要素的比例关系之中。

(3)边际报酬(或产量)递减规律

A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所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变化量,例如可以用MPlQ表示。 l

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终归会出现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的现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其巨大。

(4)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A假设只有资本与劳动两种投入要素,资本与劳动的投入量同比例变化,即生产技术水平保

持不变。

B规模变化的三种情形: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投入规模的增长速度;规模报酬不变——产量的增长速度等于投入规模的增长速度;规模不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减——产量的增长速度慢于投入规模的增长速度。

C规模扩大的好处:专业化与分工细化,节约管理、销售及仓储等费用,大规模企业有利于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D规模扩大的不利影响:会导致管理、协调、组织的成本急剧上升,出现大企业病。

显然,当规模扩大的好处大于规模扩大的不利影响时,就会出现规模经济;当规模扩大的好处小于规模扩大的不利影响时,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

E不要混淆规模经济概念与范围经济概念。

(5)成本

A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与沉淀成本

机会成本源于资源稀缺,源于选择,因为要作出选择就必须要有所放弃,即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决策时千万不应该忘记的成本。机会成本必须用所放弃的机会中价值最大的机会来度量。管理者决策时应该具有明确的机会成本意识。

沉淀成本是指投资者退出时无法回收的成本,这是一个必须学会忘记的成本,沉淀成本容易发生在资产专用性程度比较高的领域。公共管理尤其要重视沉淀成本。

外显成本与内隐成本

外显成本是指企业使用他人的生产要素而支付的成本。

内隐成本是指企业使用自己的生产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成本。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A会计成本是指外显成本。

B经济成本则是外显成本+内隐成本。

C会计成本也是机会成本,只不过它没有包括全部的机会成本。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与产量水平无关的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B成本函数与边际成本

成本函数的一般形式是TCTC(Q)

边际成本(MC)

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成本变化量,它具有递增性质。

(6)收益

A经济学所说的收益是指企业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中所获得的总收入。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TRTR(Q)

B边际收益(MR)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变化量。它具有不变(竞争性市场上边际收益永远等于竞争性市场价格)或递减性质(非竞争性市场就是如此)。

(7)利润

A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经济学所说的利润均是指经济利润。

B如何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一般条件:MRMC

C竞争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在竞争性市场上,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以表现为PMC。

(8)供给法则与供给曲线

A.供给法则:假定影响供给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商品的供给量是其自身价格的增函数。

B.供给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然也会有例外。

(9)零利润规律——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零利润规律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上从长期看,厂商只能获得零利润。

启示之一:从长期看,真正的、正常的市场经济是零利润的,长期高利润的市场反而是不正常的。

启示之二:真正的市场经济必然大家都感觉赚钱很难,中国今天的市场大家都感觉赚钱不易,正是市场化改革成功的标志。中国市场环境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大部分行业进入了零利润时代。

启示之三:在零利润时代,企业唯一能够不断获得利润的途径就是不停地创新。因此,竞争性市场不存在所谓的高附加值产业,要持续获得高附加值惟有持续创新。

4、竞争性均衡 (1)竞争性市场均衡的基本条件

A每个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B每家企业在生产技术约束下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C市场实现了出清,即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

(2)从局部均衡分析到一般均衡分析

A局部均衡分析:又称马歇尔均衡分析,该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被研究的市场与所有其他市场孤立开来,在假定所有其他市场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某个市场。(如常见的市场供求图)

B一般均衡分析:又称瓦尔拉斯均衡分析,该分析方法的特点是在所有市场相互作用的前提下研究某个市场或所有的市场,既考虑某个市场所发生的初始变化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也考虑其他市场的溢出影响对某个市场的反馈效应。

(3)关于均衡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A均衡的存在性问题:能否找到一组价格使得每个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每家厂商在生产技术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出清状态。

B均衡的唯一性问题:即均衡是否是唯一的。

C均衡的好坏问题,或社会合意性问题。

(4)一些补充问题

A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其实就是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将该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加总,就可以得出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B企业对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其实就是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曲线(准确说是其中的一段)。将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就可以得出该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

四、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1)第一定理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条件并不苛刻,就是要求偏好关系是局部非饱和的),竞争性市场所形成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对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成功证明。

(2)对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体会:竞争性市场经济是好制度,它好在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更在于它是所有理论上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中对人的要求最低的制度(民主制度也是如此)。竞争性市场经济对人性的要求最低,它不会动辄将社会问题归咎于人性的自私,不要求人们大公无私;对人们所掌握的信息要求最低,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偏好(或技术),只知道市场价格,它不要求人们全知全能。尊重自发的秩序,而不是动辄寻求政府的介入和监管。故而最高明的制度设计应当是对人的要求最低。

完备性:对于所有的, 有x≳y或者y≳x,或者同时成立,

传递性:对于所有的,如果x≳y且y≳z,则x≳z。

独立性:如果x≳y,那么px+(1-p)z≳py+(1-p)z

连续性:如果x>y>z, 那么y=px+(1-p)z

第一讲 竞争性市场经济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像经济学那样思考

一、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1、经济学是思考什么问题的

(1)经济学的两块基石或两个基本假设: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无限资源是不需要经济学的;人是理性的——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它包括两层意思:自利及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计算)。

(2)经济学要思考的基本问题:在一个充满着理性人的社会里,如何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即如何使得社会从有限资源中获得尽可能大的福利,也就是所谓的资源最优配置。

(3)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科学或研究选择的科学

2、经济学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1)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及其苏格兰启蒙理性的回答: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或个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冲突问题;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回答是:二者可以自动地和谐一致

(2)关于“苏格兰回答”的例子:英国囚犯运送安全问题;在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每个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与资源最优配置是一致的。

看不见的手代表了管理的最高境界与智慧,这就是无为而治的精髓。

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1、最大化 (1)例子: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企业在生产技术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政府在各种约束(如税收能力的约束)下最大化全社会的福利或自己的统治租金。 (2)个体是如何进行选择的:首先依据约束条件找出自己的选择空间;对所有的备择对象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排序并作出最优选择。

2、均衡:理性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所有人不得不接受的最终局面,即没有人愿意单方面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

(1)例子:竞争性市场均衡与纳什均衡

(2)均衡观念在管理制度设计与运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追求管理制度的均衡实施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基本追求。

(3)特别注意:均衡不等于稳定性

3、福利评价:对均衡进行好坏评价

(0)好坏评价的标准可以是多方面的。经济学最常用的价值标准就是看该均衡是否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1)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的这样一种状态,无论怎样重新调整既定资源的配置都无法使某个人的效用在不损害其他人的效用的情况下得到增进。

(2)对帕累托最优的进一步理解:它是经济学对效率的准确理解,是现代经济学家对效率的共识;它是经济学评价经济、政治制度好坏的最常用的价值准则,尽管不是唯一的;它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机会了,因此帕累托最优并不是什么理想准则,而是一个非常底线的准则,它只是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所有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帕累托最优是个人主义及消费者主权导向的。

(3)一点补充:帕累托改进是指重新调整资源的配置可以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某个人的利益;帕累托改进及帕累托最优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认可;社会改革的技巧之一就是将非帕累托改进转化为帕累托改进,这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智慧之一。

三、竞争性市场均衡 1、竞争性市场:单个消费者及企业均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从长期看个体进入与退出市场没有任何障碍。

2、竞争性市场上消费者的最优决策

(1)消费者的决策目标:给定消费者的收入及物品的价格,寻找一个物品购买组合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2)效用及其边际效用

A效用是人们从拥有、消费物品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

B效用的两种度量形式

基数效用:对物品带来的效用用基数来度量;序数效用:对物品带来的效用用序数来度量。早年,消费者行为理论建立在基数效用理论之上,这就面临效用测量问题;在20世纪初,经济学家用序数效用理论取代基数效用理论,解决了效用度量问题;今天,消费者决策理论是建立在序数效用理论之上的。

C效用函数: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UiUi(x,y)

D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物品的拥有、消费给消费者i所带来的总效用变化量,例如可以表示为MUxUi;边际效用具有递减倾向,它保证了人类消费的多样性。注意,经x

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是边际分析方法,有了它,就可以很好地研究如何作出最优决策;边际思想的核心在于让自变量做微小的改变,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3)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①(回顾)人们进行选择的一般程序:确定所有可行的备择对象;对全部的备择对象按照某种标准进行优劣排序;按照排序选择最优的备择对象。

②如何描述消费者的可行的购买组合——预算线

A预算线:pxxpyyI;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相对价格px,表示了一种由市场py

价格所决定的客观的交换比例;所有在预算线以内的购买组合都是可行的,有支付能力的,所以,所有在预算线以内的购买组合就构成了消费者i的选择集。

B对预算线的体会:这是一个消费者的私有财产有保障的社会,因而存在收入与市场价格的强硬约束。

C预算线的移动之一——平行移动:由收入变化引起的

D预算线的移动之二——扇形移动:由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

③如何对购买组合排序——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A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对购买组合进行排序。也就是说,消费者对物品购买组合的排序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关系,将这种偏好关系用数字对应起来,就成为了效用函数,当然这是基于序数效用的效用函数。

B理性的偏好:理性的偏好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完备性,即对于选择集任意两个组合(x1,y1)与(x2,y2),消费者i一定有偏好关系:(x1,y1)

者(x1,y1)(x2,y2)。二是传递性,即如果有:(x1,y1)(x2,y2)或者(x1,y1)(x2,y2), (x2,y2)或

(x2,y2)(x3,y3),则一定有(x1,y1)(x3,y3)。

C偏好关系或效用函数的几何表示方法: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就是所有能够给消费者i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购买组合所构成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具体某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在经济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体现为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或偏好不同,即效用函数不同)。在同一坐标平面中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即多多益善);因此无差异曲线表示的就是消费者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D边际替代率(MRSxy):它表示消费者为了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所愿意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通常的教材是这么计算的:MRSxy=y,但是真正规范的计x

算方法是:MRSxy=MUx(思考它是怎么来的,),它代表了消费者内心里的主观的交换MUy

比例。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倾向。

④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等于边际替代率(即商品之间的边际效用之比),MRSxy=px或pyPxMUx。 PyMUy

(4)需求法则与需求曲线

A.需求法则:假定影响需求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商品的需求量是其自身价格的减函数。

B.需求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然也会有例外,如吉芬商品、珍藏品、炫耀品。

3、竞争性市场上企业的最优决策 (1)企业的决策目标:给定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及生产要素、物品的价格,寻找一个产量水平使该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

(2)生产函数

A生产函数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或服务)的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即给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最大产出;或给定产出时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的最小投入量。

B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Qf(l,k),其中Q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要素的投入量,k代表资本要素的投入量,f反映了生产技术水平,技术实际上就体现在生产要素的比例关系之中。

(3)边际报酬(或产量)递减规律

A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所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变化量,例如可以用MPlQ表示。 l

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终归会出现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的现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其巨大。

(4)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A假设只有资本与劳动两种投入要素,资本与劳动的投入量同比例变化,即生产技术水平保

持不变。

B规模变化的三种情形: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投入规模的增长速度;规模报酬不变——产量的增长速度等于投入规模的增长速度;规模不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减——产量的增长速度慢于投入规模的增长速度。

C规模扩大的好处:专业化与分工细化,节约管理、销售及仓储等费用,大规模企业有利于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D规模扩大的不利影响:会导致管理、协调、组织的成本急剧上升,出现大企业病。

显然,当规模扩大的好处大于规模扩大的不利影响时,就会出现规模经济;当规模扩大的好处小于规模扩大的不利影响时,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

E不要混淆规模经济概念与范围经济概念。

(5)成本

A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与沉淀成本

机会成本源于资源稀缺,源于选择,因为要作出选择就必须要有所放弃,即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决策时千万不应该忘记的成本。机会成本必须用所放弃的机会中价值最大的机会来度量。管理者决策时应该具有明确的机会成本意识。

沉淀成本是指投资者退出时无法回收的成本,这是一个必须学会忘记的成本,沉淀成本容易发生在资产专用性程度比较高的领域。公共管理尤其要重视沉淀成本。

外显成本与内隐成本

外显成本是指企业使用他人的生产要素而支付的成本。

内隐成本是指企业使用自己的生产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成本。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A会计成本是指外显成本。

B经济成本则是外显成本+内隐成本。

C会计成本也是机会成本,只不过它没有包括全部的机会成本。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与产量水平无关的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B成本函数与边际成本

成本函数的一般形式是TCTC(Q)

边际成本(MC)

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成本变化量,它具有递增性质。

(6)收益

A经济学所说的收益是指企业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中所获得的总收入。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TRTR(Q)

B边际收益(MR)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变化量。它具有不变(竞争性市场上边际收益永远等于竞争性市场价格)或递减性质(非竞争性市场就是如此)。

(7)利润

A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经济学所说的利润均是指经济利润。

B如何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一般条件:MRMC

C竞争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在竞争性市场上,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以表现为PMC。

(8)供给法则与供给曲线

A.供给法则:假定影响供给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商品的供给量是其自身价格的增函数。

B.供给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然也会有例外。

(9)零利润规律——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零利润规律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上从长期看,厂商只能获得零利润。

启示之一:从长期看,真正的、正常的市场经济是零利润的,长期高利润的市场反而是不正常的。

启示之二:真正的市场经济必然大家都感觉赚钱很难,中国今天的市场大家都感觉赚钱不易,正是市场化改革成功的标志。中国市场环境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大部分行业进入了零利润时代。

启示之三:在零利润时代,企业唯一能够不断获得利润的途径就是不停地创新。因此,竞争性市场不存在所谓的高附加值产业,要持续获得高附加值惟有持续创新。

4、竞争性均衡 (1)竞争性市场均衡的基本条件

A每个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B每家企业在生产技术约束下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C市场实现了出清,即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

(2)从局部均衡分析到一般均衡分析

A局部均衡分析:又称马歇尔均衡分析,该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被研究的市场与所有其他市场孤立开来,在假定所有其他市场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某个市场。(如常见的市场供求图)

B一般均衡分析:又称瓦尔拉斯均衡分析,该分析方法的特点是在所有市场相互作用的前提下研究某个市场或所有的市场,既考虑某个市场所发生的初始变化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也考虑其他市场的溢出影响对某个市场的反馈效应。

(3)关于均衡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A均衡的存在性问题:能否找到一组价格使得每个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每家厂商在生产技术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出清状态。

B均衡的唯一性问题:即均衡是否是唯一的。

C均衡的好坏问题,或社会合意性问题。

(4)一些补充问题

A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其实就是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将该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加总,就可以得出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B企业对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其实就是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曲线(准确说是其中的一段)。将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就可以得出该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

四、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1)第一定理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条件并不苛刻,就是要求偏好关系是局部非饱和的),竞争性市场所形成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对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成功证明。

(2)对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体会:竞争性市场经济是好制度,它好在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更在于它是所有理论上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中对人的要求最低的制度(民主制度也是如此)。竞争性市场经济对人性的要求最低,它不会动辄将社会问题归咎于人性的自私,不要求人们大公无私;对人们所掌握的信息要求最低,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偏好(或技术),只知道市场价格,它不要求人们全知全能。尊重自发的秩序,而不是动辄寻求政府的介入和监管。故而最高明的制度设计应当是对人的要求最低。

完备性:对于所有的, 有x≳y或者y≳x,或者同时成立,

传递性:对于所有的,如果x≳y且y≳z,则x≳z。

独立性:如果x≳y,那么px+(1-p)z≳py+(1-p)z

连续性:如果x>y>z, 那么y=px+(1-p)z


相关内容

  • 福利经济学[1]
  • 福利经济学 单选: 1. 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 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2. 黄有光认为,福利经济学是否是规范 经济学,取决于研究时所采取的态度. 3. 旧福利经济学,主要包括马歇尔和庇 古等人的理论. 4.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其 代表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 ...

  • 管理经济学2016
  • <管理经济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中.英文):管理经济学Course:manageri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ZXW10085适用学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 分:2总学时:34 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实训学时:4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管理类各 ...

  •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 经济学基础 教学大纲 (三年制高职) 经济贸易系 2012 年 9 月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 ...

  • 保罗萨缪尔森生平简介
  • 保罗·萨缪尔森 个人简介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 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 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 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 成者,经济学的最后 ...

  • 论分工与就业的关系_发展经济学两大定理及其现实意义的初步考察
  • 1999年第5期No. 5, 1999 浙江社会科学 1999年9月Sept . , 1999 ZHEJ IANG SOCIAL SCIENCES 论分工与就业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两大定理及其现实意义的初步考察 内容提要 白小虎 斯密定理和杨格定理是发展经济学上两大定理.本文先就两大定理之间的关系展开 ...

  • 西方经济学(专科)教学大纲
  • 西方经济学 教学大纲 (三年制高职高专) 经济管理系 2016 年 4 月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高职高专适用) [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 ...

  • 法和经济学
  • 法和经济学结业论文 学院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二班 姓名 毕蓉荣 学号 3011202215 年级 大一 概论: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法和经济学主要是以经济学观点解释法律中的问题,其中也运用了哲学中的较多观点,还援引了较多数学模型,如负指数增长等.法和经济学这 ...

  • 经济学基础第7章
  •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效率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 资源的稀缺性和需要的无限性 (一)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1) 定义:讨论一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时,假定其他市场的供求为给定不变的, 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这种把单个市场孤立起来 进行研究的 ...

  •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 第三篇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 一.绝对成本论 亚当 斯密1776年 <国富论> (一)主张自由放任 (二)主张分工 (三)主张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原因:先天的自然禀赋: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2.例子 (1)分工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