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试题库 (14)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一、单项选择

1. 以下哪个特点不属于固有免疫: A. 作用时相短 B. 非特异作用 C. 不经克隆扩增,即可发挥免疫效应

D. 有免疫记忆 E. 抗原识别谱较广

2. 关于NK 细胞,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CD56阳性 B. CD16阳性 C. 表达BCR 和TCR

D. 表面具有KAR 和 KIR E. 能介导ADCC

3. NK细胞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A. 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B. 杀伤肿瘤靶细胞 C. 介导ADCC

D. 通过释放穿孔素杀伤靶细胞 E. 主要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杀伤靶细胞

4.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中不包括:

A. 乙型溶素 B. 防御素 C. 抗体 D. 细胞因子 E. 溶菌酶

5.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中不包括:

A. 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 B. 结合相应配体后可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C. 没有免疫记忆功能 D. 高度特异性结合相应配体 E. 维持时间较短

6. 固有免疫细胞包括:

A. B细胞 B.CD4+T 细胞 C.NK 细胞 D.CD8+T 细胞 E. 浆细胞

7. 下列哪个分子属于模式识别受体:

A. CD4 B.CD5 C.TLR4 D.IL-6 E.BCR

8.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 抗原进入机体后96小时启动 B. 具有免疫记忆

C. 维持时间长

D.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进行识别,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迅速产生免疫作用

E. 以上皆不对

9. 下列哪个分子属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A.CD25 B. CD4 C. LPS D. CD8 E. TCR

10. NK 细胞可通过下列哪个分子杀伤靶细胞:

A. 穿孔素 B. CD1 C. IL-8 D. CSF E. IL-21

11. 即刻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

A. 感染0~4小时之内 B. 感染后24~48小时之内 C. 感染后48~96小时之内

D. 感染96小时之后 E.

以上皆不对

12.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

A. 感染0~4小时之内 B. 感染后3、4天之内 C. 感染后4天之后

D. 感染一月之后 E. 以上皆不对

13. 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发生于:

A. 感染0~4小时之内 B. 感染后3、4天之内 C. 感染后4天之后

D. 感染一月之后 E. 以上皆不对

14. NKG2D识别的配体是:

A. HLA I类分子 B. CD1 C. MICA/B D. CD56 E. B7

15. 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是:

A .γδT细胞 B .αβT细胞 C .NK 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巨噬细胞

16. 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A .B 细胞 B .NK 细胞 C .T 细胞 D .巨噬细胞 E .粒细胞 17. 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红细胞 C .T 细胞 D .粒细胞 E .浆细胞

18. 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 Th细胞 B. Tc细胞 C. Treg细胞 D. NK细胞 E. B细胞

19. 关于NK 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杀伤靶细胞必须依赖IL-10 B. 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 可以发挥ADCC 作用

D.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E. 不需要抗原致敏

20. 关于模式识别受体错误的是:

A .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MP 是模式识别受体的配体

B .TLR 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

C .模式识别受体的多样性非常复杂,与BCR 多样性相当 D .可以活化巨噬细胞

E .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 样受体等

21. 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A. 吞噬作用 B. 胞饮作用 C. 抗原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D. Fc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E. 补体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22. 可在表皮棘层发育分化为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 髓系树突状细胞 B. 淋巴系树突状细胞 C. 肥大细胞

D. 巨噬细胞 E. 单核细胞

23. 在巨噬细胞内胞膜上表达的Toll 样受体是:

A. TLR-3 B. TLR-6 C. TLR-7 D. TLR-8 E. TLR-9

24. 兼备抗原加工提呈和吞噬杀菌作用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A. 树突状细胞 B. B细胞 C. 单个核细胞 D. 巨噬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5. 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的对巨噬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IL-8 B. MIP-1α/β C. IL-1 D. IL-6 E. TNF-α

26. 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MIP-1α/β B. MCP-1 C. IL-8 D. IL-1β E. IL-6

27. 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和器官后发育而成的免疫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巨噬细胞 C. 肥大细胞 D. 朗格汉斯细胞

E. 间质树突状细胞

28.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是:

A. 高表达调理性受体和MHC Ⅱ/Ⅰ类分子

B. 低表达调理性受体和MHC Ⅱ/Ⅰ类分子

C. 高表达调理性受体,低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

D. 低表达调理性受体,高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

E. 只表达调理性受体,不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 29. 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膜分子和生物学特征是:

A. 高表达调理性受体,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强

B. 高表达模式识别受体,提呈抗原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弱

C. 高表达共刺激分子,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强

D. 高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提呈抗原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强

E. 低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弱

30. 通过分泌IL-12和IL-2诱导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 髓样树突状细胞 B.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IFN-a ) C. 肥大细胞

D. B淋巴细胞 E. 调节性T 细胞

31. NK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

A. CD3-、CD56+、CD16+ B. CD3+、CD56+、CD8- C. CD3+、CD4+、CD28+

D. CD3+、CD8+、CD28+ E. CD3-、CD34+、CD117+

32. 能够发挥ADCC 效应的淋巴细胞是:

A. γδT细胞 B. B细胞 C. CD4+效应Th1细胞

D. NKT细胞 E. NK细胞

33. 与补体膜攻击复合物作用相似的生物学活性介质是:

A. 颗粒酶 B. FasL C. TNF-α D. 穿孔素 E. IFN-γ

34. NKT细胞表面TCR 识别结合的配体是:

A. HLA-Ⅰ 类分子 B. CD1分子提呈的磷脂/糖脂类抗原

C. 抗原肽-MHC Ⅰ 类分子复合物

D. MIC A/B分子 E. 细菌脂多糖

35. 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

A. 淋巴结深皮质区 B. 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内

C. 粘膜和皮下组织 D. 外周血中 E. 淋巴液中

36.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淋巴细胞是:

A. NK细胞 B. B1 细胞 C. B2细胞 D. γδT细胞 E. αβT细胞

37. B1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

A. TCR-、mIgM +、CD5+ B. TCR-、mIgM +/D+、CD5-

C. TCR+、CD56+、CD16- D. TCR-、CD56+、CD16+

E. TCR-、CD34+、CD117+

38. B1细胞接受多糖类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

A. 一周左右产生 B. 一月内产生 C. 二到三天内产生

D. 一小时内产生 E. 持续存在 39. B1细胞接受多糖抗原刺激后可产生:

A. 以IgM 为主的高亲和性抗体 B. 以IgG 为主的高亲和性抗体

C. 以IgM 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 D. 以IgG 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

E. IgE和IgG 两种不同类型的抗体

40. 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肥大细胞

41. 婴幼儿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原因是:

A. 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B. 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C. 微生物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D. 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E. 血-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42. 接受寄生虫刺激后主要产生IL-4的免疫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NK细胞 C. γδT细胞 D. 肥大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43. 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存活的时间约为:

A. 96小时之内 B. 48小时 C. 数月 D. 数小时 E. 数周

44. 表面具有TCR-CD3复合受体,主要分布于粘膜和皮下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是:

A. NK细胞 B. γδT细胞 C. NK T细胞 D. 髓样树突状细胞 E. αβT细胞

45. B1细胞通过表面BCR 可直接识别:

A. 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 B.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

C. C-反应蛋白 D. 细菌脂多糖 E. 细菌表面的岩藻糖

46. 属于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的反应是:

A. 巨噬细胞的募集、活化 B. 直接激活补体系统,杀伤病原微生物

C. B1细胞活化产生IgM 类抗体 D. 大量释放内源性质热原引起发热

E. NK细胞和γδ 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47. 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分布于: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E .红细胞

48. NK细胞抑制性受体分子的胞质区均具有何种蛋白结构域: A. ITIM B.ITAM C. SHP D. TLR E. PAMP

49. NKT细胞表达的分子是:

A. BCR B.TCR C. CD8 D. CD19 E. mIgM

50. NK细胞表面不表达:

A. CD56 B. CD16 C. KIR D. NKG2D E. TCR

二、不定项选择

1. 下列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是:

A. 皮肤 B. B淋巴细胞 C. T淋巴细胞 D. 乙型溶素 E. 补体 2. 巨噬细胞具有下列何种功能:

A. 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 B. 特异性识别抗原

C. 分泌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D. 吞噬病原体 E. 活化初始T 细胞

3. 关于NK 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 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 CD56阳性 B. 细胞表面有MHC-I 分子 C. 具有细胞毒作用

D. 杀伤靶细胞时具有MHC 限制性 E. 杀伤靶细胞时具有抗原特异性

三、名词解释

1.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

2.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3. 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 NK)

4. NK T细胞(NK T cell)

5.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 )

6.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 )

四、简答与论述

1. 简述NK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2. 简述未成熟DC 与成熟DC 的表面标志及其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特点。

3. 试述巨噬细胞在固有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主要作用

4. 列表比较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DCECD 6. CCDCA 11. ACDCB 16. DADAC

21. CEBDB 26. CBCDA 31. AEDBC 36. BACCB

41. DDCBD 46. BDABE

二、不定项选择

1. ADE 2. ACD 3. ABC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一、单项选择

1. 以下哪个特点不属于固有免疫: A. 作用时相短 B. 非特异作用 C. 不经克隆扩增,即可发挥免疫效应

D. 有免疫记忆 E. 抗原识别谱较广

2. 关于NK 细胞,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CD56阳性 B. CD16阳性 C. 表达BCR 和TCR

D. 表面具有KAR 和 KIR E. 能介导ADCC

3. NK细胞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A. 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B. 杀伤肿瘤靶细胞 C. 介导ADCC

D. 通过释放穿孔素杀伤靶细胞 E. 主要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杀伤靶细胞

4.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中不包括:

A. 乙型溶素 B. 防御素 C. 抗体 D. 细胞因子 E. 溶菌酶

5.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中不包括:

A. 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 B. 结合相应配体后可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C. 没有免疫记忆功能 D. 高度特异性结合相应配体 E. 维持时间较短

6. 固有免疫细胞包括:

A. B细胞 B.CD4+T 细胞 C.NK 细胞 D.CD8+T 细胞 E. 浆细胞

7. 下列哪个分子属于模式识别受体:

A. CD4 B.CD5 C.TLR4 D.IL-6 E.BCR

8.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 抗原进入机体后96小时启动 B. 具有免疫记忆

C. 维持时间长

D.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进行识别,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迅速产生免疫作用

E. 以上皆不对

9. 下列哪个分子属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A.CD25 B. CD4 C. LPS D. CD8 E. TCR

10. NK 细胞可通过下列哪个分子杀伤靶细胞:

A. 穿孔素 B. CD1 C. IL-8 D. CSF E. IL-21

11. 即刻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

A. 感染0~4小时之内 B. 感染后24~48小时之内 C. 感染后48~96小时之内

D. 感染96小时之后 E.

以上皆不对

12.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

A. 感染0~4小时之内 B. 感染后3、4天之内 C. 感染后4天之后

D. 感染一月之后 E. 以上皆不对

13. 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发生于:

A. 感染0~4小时之内 B. 感染后3、4天之内 C. 感染后4天之后

D. 感染一月之后 E. 以上皆不对

14. NKG2D识别的配体是:

A. HLA I类分子 B. CD1 C. MICA/B D. CD56 E. B7

15. 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是:

A .γδT细胞 B .αβT细胞 C .NK 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巨噬细胞

16. 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A .B 细胞 B .NK 细胞 C .T 细胞 D .巨噬细胞 E .粒细胞 17. 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红细胞 C .T 细胞 D .粒细胞 E .浆细胞

18. 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 Th细胞 B. Tc细胞 C. Treg细胞 D. NK细胞 E. B细胞

19. 关于NK 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杀伤靶细胞必须依赖IL-10 B. 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 可以发挥ADCC 作用

D.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E. 不需要抗原致敏

20. 关于模式识别受体错误的是:

A .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MP 是模式识别受体的配体

B .TLR 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

C .模式识别受体的多样性非常复杂,与BCR 多样性相当 D .可以活化巨噬细胞

E .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 样受体等

21. 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A. 吞噬作用 B. 胞饮作用 C. 抗原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D. Fc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E. 补体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22. 可在表皮棘层发育分化为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 髓系树突状细胞 B. 淋巴系树突状细胞 C. 肥大细胞

D. 巨噬细胞 E. 单核细胞

23. 在巨噬细胞内胞膜上表达的Toll 样受体是:

A. TLR-3 B. TLR-6 C. TLR-7 D. TLR-8 E. TLR-9

24. 兼备抗原加工提呈和吞噬杀菌作用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A. 树突状细胞 B. B细胞 C. 单个核细胞 D. 巨噬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5. 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的对巨噬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IL-8 B. MIP-1α/β C. IL-1 D. IL-6 E. TNF-α

26. 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MIP-1α/β B. MCP-1 C. IL-8 D. IL-1β E. IL-6

27. 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和器官后发育而成的免疫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巨噬细胞 C. 肥大细胞 D. 朗格汉斯细胞

E. 间质树突状细胞

28.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是:

A. 高表达调理性受体和MHC Ⅱ/Ⅰ类分子

B. 低表达调理性受体和MHC Ⅱ/Ⅰ类分子

C. 高表达调理性受体,低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

D. 低表达调理性受体,高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

E. 只表达调理性受体,不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 29. 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膜分子和生物学特征是:

A. 高表达调理性受体,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强

B. 高表达模式识别受体,提呈抗原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弱

C. 高表达共刺激分子,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强

D. 高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提呈抗原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强

E. 低表达MHC Ⅱ/Ⅰ类分子,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弱

30. 通过分泌IL-12和IL-2诱导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 髓样树突状细胞 B.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IFN-a ) C. 肥大细胞

D. B淋巴细胞 E. 调节性T 细胞

31. NK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

A. CD3-、CD56+、CD16+ B. CD3+、CD56+、CD8- C. CD3+、CD4+、CD28+

D. CD3+、CD8+、CD28+ E. CD3-、CD34+、CD117+

32. 能够发挥ADCC 效应的淋巴细胞是:

A. γδT细胞 B. B细胞 C. CD4+效应Th1细胞

D. NKT细胞 E. NK细胞

33. 与补体膜攻击复合物作用相似的生物学活性介质是:

A. 颗粒酶 B. FasL C. TNF-α D. 穿孔素 E. IFN-γ

34. NKT细胞表面TCR 识别结合的配体是:

A. HLA-Ⅰ 类分子 B. CD1分子提呈的磷脂/糖脂类抗原

C. 抗原肽-MHC Ⅰ 类分子复合物

D. MIC A/B分子 E. 细菌脂多糖

35. 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

A. 淋巴结深皮质区 B. 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内

C. 粘膜和皮下组织 D. 外周血中 E. 淋巴液中

36.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淋巴细胞是:

A. NK细胞 B. B1 细胞 C. B2细胞 D. γδT细胞 E. αβT细胞

37. B1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

A. TCR-、mIgM +、CD5+ B. TCR-、mIgM +/D+、CD5-

C. TCR+、CD56+、CD16- D. TCR-、CD56+、CD16+

E. TCR-、CD34+、CD117+

38. B1细胞接受多糖类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

A. 一周左右产生 B. 一月内产生 C. 二到三天内产生

D. 一小时内产生 E. 持续存在 39. B1细胞接受多糖抗原刺激后可产生:

A. 以IgM 为主的高亲和性抗体 B. 以IgG 为主的高亲和性抗体

C. 以IgM 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 D. 以IgG 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

E. IgE和IgG 两种不同类型的抗体

40. 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肥大细胞

41. 婴幼儿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原因是:

A. 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B. 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C. 微生物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D. 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E. 血-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42. 接受寄生虫刺激后主要产生IL-4的免疫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NK细胞 C. γδT细胞 D. 肥大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43. 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存活的时间约为:

A. 96小时之内 B. 48小时 C. 数月 D. 数小时 E. 数周

44. 表面具有TCR-CD3复合受体,主要分布于粘膜和皮下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是:

A. NK细胞 B. γδT细胞 C. NK T细胞 D. 髓样树突状细胞 E. αβT细胞

45. B1细胞通过表面BCR 可直接识别:

A. 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 B.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

C. C-反应蛋白 D. 细菌脂多糖 E. 细菌表面的岩藻糖

46. 属于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的反应是:

A. 巨噬细胞的募集、活化 B. 直接激活补体系统,杀伤病原微生物

C. B1细胞活化产生IgM 类抗体 D. 大量释放内源性质热原引起发热

E. NK细胞和γδ 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47. 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分布于: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E .红细胞

48. NK细胞抑制性受体分子的胞质区均具有何种蛋白结构域: A. ITIM B.ITAM C. SHP D. TLR E. PAMP

49. NKT细胞表达的分子是:

A. BCR B.TCR C. CD8 D. CD19 E. mIgM

50. NK细胞表面不表达:

A. CD56 B. CD16 C. KIR D. NKG2D E. TCR

二、不定项选择

1. 下列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是:

A. 皮肤 B. B淋巴细胞 C. T淋巴细胞 D. 乙型溶素 E. 补体 2. 巨噬细胞具有下列何种功能:

A. 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 B. 特异性识别抗原

C. 分泌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D. 吞噬病原体 E. 活化初始T 细胞

3. 关于NK 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 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 CD56阳性 B. 细胞表面有MHC-I 分子 C. 具有细胞毒作用

D. 杀伤靶细胞时具有MHC 限制性 E. 杀伤靶细胞时具有抗原特异性

三、名词解释

1.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

2.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3. 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 NK)

4. NK T细胞(NK T cell)

5.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 )

6.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 )

四、简答与论述

1. 简述NK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2. 简述未成熟DC 与成熟DC 的表面标志及其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特点。

3. 试述巨噬细胞在固有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主要作用

4. 列表比较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DCECD 6. CCDCA 11. ACDCB 16. DADAC

21. CEBDB 26. CBCDA 31. AEDBC 36. BACCB

41. DDCBD 46. BDABE

二、不定项选择

1. ADE 2. ACD 3. ABC


相关内容

  • 医学免疫学试题A
  • <医学免疫学>试题A 供91期临床.口腔.法医.影像和预防等专业用 2007年5月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免疫 2. ADCC 3. 补体 4. 阴性选择 5. 单克隆抗体 6. 免疫调节 7.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8. APC 9. 细胞因子 10. ...

  • 免疫学试题库 (9)
  • 第九章 B 淋巴细胞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B 细胞受体(BCR )的结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膜表面Ig 主要为五聚体IgM B. 含有Ig α和Ig β C. 可直接识别抗原 D. 识别抗原有特异性 E.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2. 以下哪一个分子与BCR 交联后传入抑制性信号: A . ...

  • 动物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 <免疫学基础>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获得性免疫包括:________获得性免疫和_______获得性免疫. 2.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遗传因素.__________.________和应急因素. 3. 构成抗原条件之一的异物性是指异种物质.___ ...

  •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课程代码:016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

  •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20150730
  •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E) A HBcAg B HBsAg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s 2.关于卡介苗接种下述哪项是正确的(E) A 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 B 儿童每隔5年复种一次 C 卡介苗效果是 ...

  • 医学免疫学试题
  • <医学免疫学>试题 A 供 89 期临床.法医.影像和预防等专业用 2005 年5 月 一. 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1 分,共 30 分) ( )1.免疫的正确概念是 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B.机体抗传染的过程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 ...

  •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A
  •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A 哈尔滨医科大学 医学免疫学 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英国 D 美国 E印度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 ...

  • 护理学分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
  • 护理学分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5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9122740/[1**********]47 ·条形码:[1**********]4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 ...

  • 免疫学题库
  • 医学免疫学题库 一.填空题 1 3.B 细胞识别抗原的表面标志为.T 细胞识别抗原共受体为. 4.抗体根据重链的不同可分为. 5 6和 7.机体感染早期出现的抗体为,感染中晚期出现的抗体主要为. 8 9.B 细胞的SmIg 既是. 10.CD4是CD8是 11.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 )刺激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