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本刊特稿>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p胡惠林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上海 200030)

内容提要:文化产业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创新与实现,在创造性的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结构的同时,正在创造性的建构中国的新文化、新经济和新政治格局,创造性的构建中国文化的新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将成为校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走向的指南;文化产业在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将面临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移,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能否把文化产业的积极成果转化成可供公共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益转化成社会效益,为社会公平和公民精神健康提供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支持,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新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趋势;新文化;新经济;文化创新与战略转变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1-0001-05

文化产业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创新和实现,在创造性地破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文化形态和文化结构的同时,正在创造性地建构中国的新文化、新经济和新政治格局。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文化产业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关于中国新文化变革的新观念,以为我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全新的意义关系和战略关系。

1.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目标提出的历史背景

中国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或者说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大。党的政治报告专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0,并且就发展文化产业问题正式成为党的政治决议,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这一战略是经过战略权衡、战略评估提出来的,是在分析和把握全球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时期所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开局意义的战略决策,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战略决策过程。

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社会开始进行全面改革的历史过程中被提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深刻的国家改革运动。人民群众的智慧、胆识和对文化发展规律把握惊人的深刻性是它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和依据。群众的文化选择和需求往往包含着文化发展深刻的规律性。它和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往往有惊人的一致性。这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全面融入现代世界体系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被提出来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变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模式。世界贸易组织首先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体系和政策系统。是以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国内的全面改革。文化市场准入的挑战,使得文化产业第一次成为一种国家力量进入国际竞争领域。

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转型进程中被提出来的。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提出改革成本转移的产业空间问题,文化产业成为一块重要的能够提供、也可以提供的产业空间,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性政策选择。文化不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

(总第122期)开发研究

2006年 第1期ResearchonDevelopment

1

载体,而且也是国家新的财富增长方式和增长领域。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被提出来的。文化的这种功能的丰富性由于文化产业而被重新发现。文化建设形态不只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建设,而且也可以是在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创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享有,积极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民主化进程,从而使中华文化在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执政党与时俱进,深刻地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了战略调整和战略部署,从全球整体发展趋势和中国根本的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把发展文化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民主化进程。

2.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2.1 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面貌

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先后发布了5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6、5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指标体系6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一方面给文化产业下了一个定义,一方面对我国现行文化产业进行了行业划分。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分类指标体系的提出,实际上对我国产业结构体系根据已经发生了的条件和情况进行了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战略性的调整。如果说,1985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范畴只是完成了对文化艺术形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中的属性定位的话,那么,2004年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产业分类指标体系的提出,则是完成了对文化产业形态的统计学划分,为国家制定新一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了新的国家产业发展标准及其合法性依据。而国家统计局的这个划分是对已经发生了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肯定和确认。这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产业政策,它将深刻地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文化及其产业形态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这就是和平崛起。

2.2 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改变着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传统和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文化和政治、经济三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经典性的依据,就是毛主席在2 开发研究(总第122期)

5新民主主义论6中关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表述: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样一个关系性判断,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毛主席主要谈的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0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还不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0的重要观点和思想。这是我们党的文化思想的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它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上,而是根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认识,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新阶段。作为执政党,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同时,还要积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看作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这样,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就呈现出三维结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建设及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建设,始终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指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将其分开,都加强。怎样分开,靠什么加强?靠指导思想来加强。所以,作为观念形态的建设是思想建设,是首脑建设。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不仅是一项必须坚持的原则,而且也是一项必须努力履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只有充分体现和落实在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的时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是一个完整、丰富的内容。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深刻,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了党的文化执政能力的新的内容结构和新的历史使命: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意识形态建设来抓;要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抓;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发展文化生产力来抓。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意识形态建设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如今,先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接收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我们不能掌握意识形态传播和接受的全新方式和革命,我们就会落后,我们就不能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在这个深刻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新的发展了的形势去进行和开拓新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今天离开了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

ResearchonDevelopment2006年 第1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文化产业政出的关于新文化建设的命题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意

策和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允许义。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文化领域从2.4 文化体制试点改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事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允许境外资本进入我国文化力量格局和文化生产力形态没有明令禁止的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领域。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必须经历和完成的一项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发展的格局和意重要的战略过程和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识形态建设的力量型格局就发生了一个生态学的变化:原来以单一的国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建设机制,发展成为国有的、民营的、其他社会资本的、境外资本的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力量结构。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结构里,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传统动力模式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这就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文化产业多元发展政策和文化市场准入,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管理的新要求。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带来的新的挑战:资本以营利为目的和先进文化建设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文化市场主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同时要求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的创新。如何实现创新?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又是必须给予回答的难题。

2.3 以数字化为先导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生态结构,数字文化在缔造一种文化形态的同时,正在塑造着全新的文化新生代

文化产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文化产业形态的深刻变化和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深刻变化。产业形态的扩张空间在不断地营造和培育着新的文化市场消费主体。传统的文化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和阅读注意力随着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和数字化转移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出现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文化产业革命。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大众传媒等等正在挑战传统文化产业的生存空间和人们的市场注意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生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内容和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

积极推动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是我国国家文化制度创新的战略安排,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多元文化资本的进入和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冲突,形成了新的文化利益需求。新的文化利益需求包含着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深刻诉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得以有效地克服,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是文化权力构成形态的转变,是从文化集权向文化分权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放弃政府的文化权力,而是通过这种文化权力的转移,充分地实现公民文化权利,重新提炼政府文化权力的质量;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种转变是文化生产力构成质量和构成形态的转变。他提高党的文化执政能力的现代指数,形成了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

2.5 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财富重要增长方式的发现及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使得文化产业第一次作为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地区科学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要素被列为各地编制/十一五0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被作为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措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必然导致区域文化增长方式的竞争,文化创新能力的竞争决定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的最后格局的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竞争

存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社会需求,一代人有一和区域文化产业合作将同时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代人的文化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优势并不2.6 文化产业政策、文化经济政策和文化法制建等于就一定构成文化市场优势。动漫游戏产业的出设的不断推进,正在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保现,数字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产业的兴起。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年轻一代对于数字文化的偏爱,显示着新的一代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提出取向的转型,这种转型具有和五四时期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同样重要的意义,问题是我们能否在这个不可逆转的转型过程中掌握文化创造的主动权,成为又一种新文化的缔造者。在这里,/超级女生0给我们提

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近二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如:5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6、5关于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6、5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若干经济政策6、5关于非公有

(总第122期)开发研究

2006年 第1期ResearchonDevelopment

3

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6以及5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6和5关于文化产品进出口的政策6等等。如此集中地出台了这么多文化产业政策,这在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史上是不多的。它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开放的不断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致力于依法管理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心。规范和有序是一个市场成熟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成熟性程度的一个标志。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能走西方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只有在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3.1 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将成为校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走向的指南

和谐社会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表述,同时也是对未来中国社会存在于社会运动形态的一种生态描述,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是我们党在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同时并存而提出来的一项既要抓住战略机遇、又要克服各种矛盾冲突的国家发展战略。

克服文化矛盾、消除文化危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公民文化利益的充分享有和公民文化民主的充分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要为社会提供新的权利、利益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和产品支持。能否把文化产业的积极成果转化成可供公共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益转化成社会效益,为社会公平和公民精神健康提供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支持,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文化产业应当成为新的文化积累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3.2 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鲜经验的积累,将为中国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创新

中国是在/内忧外患0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所谓/内忧0,是指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所带来的社会的深刻变革对文化提出的新要求;所谓/外患0,是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全球文化市场的巨大挑战,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和中国尚未准备好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加快扩大开放的步伐,要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4 开发研究(总第122期)

中国是在理论和政策两个方面都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点:从试点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在改革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建立。

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东西南北的巨大差距决定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改革成果和经验的多样性。巨大的智慧将在艰难的改革进程中作出中国文化体制和制度的全新创造。

3.3 文化产业市场行为规范将随着文化产业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而进一步制度化和法制化,文化法律建设的进一步到位将使中国文化民主建设进入一个依法管理的历史新时期

开放的文化市场并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市场。文化市场开放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民主的一个标志,同样文化市场规范化的现代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一个更重要的标志。这一标志是以文化法制建设的现代化程度表现出来的。宪政精神是最终反映一个国家文化民主进程的。中国的文化法律建设还很不完备,离开完善的文化法制体制的建立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巨大努力和政治民主进程的加快发展,已经为我国文化法制建设提供和创造了条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大力推进的国家文化市场法制建设所营造的环境,已经为中国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因此,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更加开放,各项文化产业法规建设的进一步到位,将使中国文化民主建设进入一个依法管理的历史新时期。

3.4 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文化产业数字化将继续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革命潮流

文化产业数字化在深刻地改变传统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同时,构成了对传统文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必然引发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传统文化产业在通过数字化革命提升自身的优势竞争力的同时,也向新兴文化产业提出了内容革命的要求。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是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将继续引领中国文化产业技术革命的潮流。数字技术将进一步实现从手段和工具向力量和内容的战略转移,数字技术如果不能完成内容的战略转移,将会造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刻危机。

3.5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在进一步被拉大的同时,大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将深刻改变中国

ResearchonDevelopment2006年 第1期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力量结构,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行政区划)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打破传统的文化产业空间模式,是近几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我们现在的文化产业力量很分散,由于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在规划新的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同时实现对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中央明确提出长三角、珠三角(泛珠三角)和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这都是区域发展的概念。这种区域发展又成为大城市集群发展的概念。如何整合区域资源和力量,形成共同市场,共同的利益群体,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利益增长,这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农村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正在为传统的行政区域理念输入新的智慧元素。这就给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和区域布局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间和改革空间。这就使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在新的中国文化产业力量格局和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综合国力的形成过程中将起决定性作用。中部和西部都曾经辉煌过。现在我们要重新创造辉煌,这就是崛起,即变中国文化产业的力量格局,在新一轮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3.6 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为传统的制造业发展与改造提供新的支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同时,将深刻地带动中国文化发展的创造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空间

中国文化建设的形态将更加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形态,特别是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上海、杭州等城市在利用创意产业对传统的工业结构进行艺术重建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

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过程中,人们之所以选择文化产业作为战略对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这就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命题,那就是文化产业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问题。前不久在北京结束的全国音像制品论坛上传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关注的信息:中国的唱片贸易都是成品贸易,通过远洋船队的集装箱运输实现;而美国等国际文化贸易大国则是通过转让版权来实现自己的增长方式和文化市场扩张。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问题。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一个最大的战略性差异就是:我们输出产品,他们输出版权,成本与效益呈现出截然的反差。因此,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战略不能走低端产品发展的老路,只有实现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够在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战略作用。3.8 国家文化安全将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呈现出更加严峻的形势,国家文化安全管理和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文化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对外文化开放不是无原则的,也不是不要制度保障的。我们的文化开放是在法律框架内的开放,是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所作出的承诺开放的。中国必须建立起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体系。笔者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6的过程中,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形势曾经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

验。在这里,艺术设计和艺术创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中必须同时引起高度重视的。用。艺术设计和艺术创造在改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经中国文化产业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文化建设济的同时,正在改变着人们对废旧厂房的重新认识。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历史人文价值的再发现,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我们它的基本特征。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把握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维方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3.7 文化产业在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新的战略选择的同时,文化产业将面临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移,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

文化产业属于集约型文化经济形态。这是由于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智力创造所决定的。在经济结构的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选择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前提。中国正在走向文化产业的战略时代。

[作者简介]胡惠林(1952-),男,浙江上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与管理系主任,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文化战略研究。

[收稿日期]2005-12-6

(总第122期)开发研究

2006年 第1期ResearchonDevelopment

5

=本刊特稿>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p胡惠林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上海 200030)

内容提要:文化产业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创新与实现,在创造性的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结构的同时,正在创造性的建构中国的新文化、新经济和新政治格局,创造性的构建中国文化的新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将成为校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走向的指南;文化产业在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将面临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移,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能否把文化产业的积极成果转化成可供公共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益转化成社会效益,为社会公平和公民精神健康提供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支持,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新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趋势;新文化;新经济;文化创新与战略转变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1-0001-05

文化产业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创新和实现,在创造性地破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文化形态和文化结构的同时,正在创造性地建构中国的新文化、新经济和新政治格局。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文化产业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关于中国新文化变革的新观念,以为我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全新的意义关系和战略关系。

1.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目标提出的历史背景

中国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或者说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大。党的政治报告专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0,并且就发展文化产业问题正式成为党的政治决议,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这一战略是经过战略权衡、战略评估提出来的,是在分析和把握全球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时期所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开局意义的战略决策,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战略决策过程。

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社会开始进行全面改革的历史过程中被提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深刻的国家改革运动。人民群众的智慧、胆识和对文化发展规律把握惊人的深刻性是它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和依据。群众的文化选择和需求往往包含着文化发展深刻的规律性。它和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往往有惊人的一致性。这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全面融入现代世界体系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被提出来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变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模式。世界贸易组织首先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体系和政策系统。是以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国内的全面改革。文化市场准入的挑战,使得文化产业第一次成为一种国家力量进入国际竞争领域。

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转型进程中被提出来的。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提出改革成本转移的产业空间问题,文化产业成为一块重要的能够提供、也可以提供的产业空间,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性政策选择。文化不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

(总第122期)开发研究

2006年 第1期ResearchonDevelopment

1

载体,而且也是国家新的财富增长方式和增长领域。中国文化产业是在中国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被提出来的。文化的这种功能的丰富性由于文化产业而被重新发现。文化建设形态不只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建设,而且也可以是在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创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享有,积极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民主化进程,从而使中华文化在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执政党与时俱进,深刻地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了战略调整和战略部署,从全球整体发展趋势和中国根本的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把发展文化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民主化进程。

2.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2.1 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面貌

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先后发布了5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6、5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指标体系6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一方面给文化产业下了一个定义,一方面对我国现行文化产业进行了行业划分。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分类指标体系的提出,实际上对我国产业结构体系根据已经发生了的条件和情况进行了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战略性的调整。如果说,1985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范畴只是完成了对文化艺术形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中的属性定位的话,那么,2004年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产业分类指标体系的提出,则是完成了对文化产业形态的统计学划分,为国家制定新一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了新的国家产业发展标准及其合法性依据。而国家统计局的这个划分是对已经发生了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肯定和确认。这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产业政策,它将深刻地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文化及其产业形态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这就是和平崛起。

2.2 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改变着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传统和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文化和政治、经济三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经典性的依据,就是毛主席在2 开发研究(总第122期)

5新民主主义论6中关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表述: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样一个关系性判断,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毛主席主要谈的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0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还不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0的重要观点和思想。这是我们党的文化思想的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它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上,而是根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认识,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新阶段。作为执政党,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同时,还要积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看作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这样,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就呈现出三维结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建设及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建设,始终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指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将其分开,都加强。怎样分开,靠什么加强?靠指导思想来加强。所以,作为观念形态的建设是思想建设,是首脑建设。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不仅是一项必须坚持的原则,而且也是一项必须努力履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只有充分体现和落实在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的时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是一个完整、丰富的内容。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深刻,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了党的文化执政能力的新的内容结构和新的历史使命: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意识形态建设来抓;要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抓;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发展文化生产力来抓。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意识形态建设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如今,先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接收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我们不能掌握意识形态传播和接受的全新方式和革命,我们就会落后,我们就不能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在这个深刻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新的发展了的形势去进行和开拓新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今天离开了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

ResearchonDevelopment2006年 第1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文化产业政出的关于新文化建设的命题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意

策和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允许义。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文化领域从2.4 文化体制试点改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事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允许境外资本进入我国文化力量格局和文化生产力形态没有明令禁止的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领域。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必须经历和完成的一项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发展的格局和意重要的战略过程和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识形态建设的力量型格局就发生了一个生态学的变化:原来以单一的国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建设机制,发展成为国有的、民营的、其他社会资本的、境外资本的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力量结构。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结构里,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传统动力模式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这就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文化产业多元发展政策和文化市场准入,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管理的新要求。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带来的新的挑战:资本以营利为目的和先进文化建设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文化市场主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同时要求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的创新。如何实现创新?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又是必须给予回答的难题。

2.3 以数字化为先导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生态结构,数字文化在缔造一种文化形态的同时,正在塑造着全新的文化新生代

文化产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文化产业形态的深刻变化和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深刻变化。产业形态的扩张空间在不断地营造和培育着新的文化市场消费主体。传统的文化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和阅读注意力随着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和数字化转移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出现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文化产业革命。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大众传媒等等正在挑战传统文化产业的生存空间和人们的市场注意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生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内容和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

积极推动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是我国国家文化制度创新的战略安排,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多元文化资本的进入和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冲突,形成了新的文化利益需求。新的文化利益需求包含着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深刻诉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得以有效地克服,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是文化权力构成形态的转变,是从文化集权向文化分权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放弃政府的文化权力,而是通过这种文化权力的转移,充分地实现公民文化权利,重新提炼政府文化权力的质量;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种转变是文化生产力构成质量和构成形态的转变。他提高党的文化执政能力的现代指数,形成了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

2.5 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财富重要增长方式的发现及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使得文化产业第一次作为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地区科学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要素被列为各地编制/十一五0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被作为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措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必然导致区域文化增长方式的竞争,文化创新能力的竞争决定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的最后格局的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竞争

存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社会需求,一代人有一和区域文化产业合作将同时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代人的文化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优势并不2.6 文化产业政策、文化经济政策和文化法制建等于就一定构成文化市场优势。动漫游戏产业的出设的不断推进,正在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保现,数字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产业的兴起。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年轻一代对于数字文化的偏爱,显示着新的一代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提出取向的转型,这种转型具有和五四时期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同样重要的意义,问题是我们能否在这个不可逆转的转型过程中掌握文化创造的主动权,成为又一种新文化的缔造者。在这里,/超级女生0给我们提

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近二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如:5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6、5关于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6、5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若干经济政策6、5关于非公有

(总第122期)开发研究

2006年 第1期ResearchonDevelopment

3

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6以及5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6和5关于文化产品进出口的政策6等等。如此集中地出台了这么多文化产业政策,这在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史上是不多的。它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开放的不断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致力于依法管理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心。规范和有序是一个市场成熟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成熟性程度的一个标志。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能走西方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只有在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3.1 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将成为校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走向的指南

和谐社会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表述,同时也是对未来中国社会存在于社会运动形态的一种生态描述,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是我们党在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同时并存而提出来的一项既要抓住战略机遇、又要克服各种矛盾冲突的国家发展战略。

克服文化矛盾、消除文化危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公民文化利益的充分享有和公民文化民主的充分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要为社会提供新的权利、利益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和产品支持。能否把文化产业的积极成果转化成可供公共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益转化成社会效益,为社会公平和公民精神健康提供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支持,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文化产业应当成为新的文化积累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3.2 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鲜经验的积累,将为中国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创新

中国是在/内忧外患0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所谓/内忧0,是指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所带来的社会的深刻变革对文化提出的新要求;所谓/外患0,是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全球文化市场的巨大挑战,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和中国尚未准备好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加快扩大开放的步伐,要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4 开发研究(总第122期)

中国是在理论和政策两个方面都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点:从试点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在改革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建立。

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东西南北的巨大差距决定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改革成果和经验的多样性。巨大的智慧将在艰难的改革进程中作出中国文化体制和制度的全新创造。

3.3 文化产业市场行为规范将随着文化产业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而进一步制度化和法制化,文化法律建设的进一步到位将使中国文化民主建设进入一个依法管理的历史新时期

开放的文化市场并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市场。文化市场开放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民主的一个标志,同样文化市场规范化的现代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一个更重要的标志。这一标志是以文化法制建设的现代化程度表现出来的。宪政精神是最终反映一个国家文化民主进程的。中国的文化法律建设还很不完备,离开完善的文化法制体制的建立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巨大努力和政治民主进程的加快发展,已经为我国文化法制建设提供和创造了条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大力推进的国家文化市场法制建设所营造的环境,已经为中国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因此,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更加开放,各项文化产业法规建设的进一步到位,将使中国文化民主建设进入一个依法管理的历史新时期。

3.4 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文化产业数字化将继续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革命潮流

文化产业数字化在深刻地改变传统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同时,构成了对传统文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必然引发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传统文化产业在通过数字化革命提升自身的优势竞争力的同时,也向新兴文化产业提出了内容革命的要求。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是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将继续引领中国文化产业技术革命的潮流。数字技术将进一步实现从手段和工具向力量和内容的战略转移,数字技术如果不能完成内容的战略转移,将会造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刻危机。

3.5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在进一步被拉大的同时,大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将深刻改变中国

ResearchonDevelopment2006年 第1期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力量结构,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行政区划)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打破传统的文化产业空间模式,是近几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我们现在的文化产业力量很分散,由于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在规划新的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同时实现对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中央明确提出长三角、珠三角(泛珠三角)和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这都是区域发展的概念。这种区域发展又成为大城市集群发展的概念。如何整合区域资源和力量,形成共同市场,共同的利益群体,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利益增长,这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农村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正在为传统的行政区域理念输入新的智慧元素。这就给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和区域布局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间和改革空间。这就使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在新的中国文化产业力量格局和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综合国力的形成过程中将起决定性作用。中部和西部都曾经辉煌过。现在我们要重新创造辉煌,这就是崛起,即变中国文化产业的力量格局,在新一轮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3.6 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为传统的制造业发展与改造提供新的支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同时,将深刻地带动中国文化发展的创造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空间

中国文化建设的形态将更加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形态,特别是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上海、杭州等城市在利用创意产业对传统的工业结构进行艺术重建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

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过程中,人们之所以选择文化产业作为战略对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这就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命题,那就是文化产业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问题。前不久在北京结束的全国音像制品论坛上传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关注的信息:中国的唱片贸易都是成品贸易,通过远洋船队的集装箱运输实现;而美国等国际文化贸易大国则是通过转让版权来实现自己的增长方式和文化市场扩张。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问题。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一个最大的战略性差异就是:我们输出产品,他们输出版权,成本与效益呈现出截然的反差。因此,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战略不能走低端产品发展的老路,只有实现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够在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战略作用。3.8 国家文化安全将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呈现出更加严峻的形势,国家文化安全管理和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文化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对外文化开放不是无原则的,也不是不要制度保障的。我们的文化开放是在法律框架内的开放,是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所作出的承诺开放的。中国必须建立起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体系。笔者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6的过程中,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形势曾经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

验。在这里,艺术设计和艺术创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中必须同时引起高度重视的。用。艺术设计和艺术创造在改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经中国文化产业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文化建设济的同时,正在改变着人们对废旧厂房的重新认识。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历史人文价值的再发现,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我们它的基本特征。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把握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维方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3.7 文化产业在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新的战略选择的同时,文化产业将面临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移,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

文化产业属于集约型文化经济形态。这是由于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智力创造所决定的。在经济结构的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选择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前提。中国正在走向文化产业的战略时代。

[作者简介]胡惠林(1952-),男,浙江上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与管理系主任,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文化战略研究。

[收稿日期]2005-12-6

(总第122期)开发研究

2006年 第1期ResearchonDevelopment

5


相关内容

  • 国际竞争格局变化下的中国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 一.全球产业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一是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二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化"趋势,即集群化.信息化.生态化.准确地把握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 审时度势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1]
  •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 的认识 2004-3-1 岁末年初,回顾今年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让人十分欣慰,但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依然令人耿耿于怀.清醒认识形势,客观分析原因,正确拟定对策,应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对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认识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取 ...

  • 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 附件1: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调查方向性参考选题 (一)社会生活篇: 1.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 2.当前物价水平与百姓生活承受情况分析 3.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分析 4.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5.城镇拆迁居民对拆迁补偿满意度调查 6.城镇居民住房保 ...

  • 社会调查题目
  • 第一类:大学生的实际 1.关于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1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调查 15.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 2.关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性的调查 3.关于大学生学风问题的调查 4.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调查 5.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

  • 哲学--矛盾主观题练习
  • 矛盾主观题练习 1.新闻宣传部们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翔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 ...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注:下面题目只是一个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确定一个小的视角或在征求老师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其他合适的题目. 1.政府执政能力研究 2.政治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现代社会对行政机构领导者素质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领导机构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4.论领导权力的有限性 ...

  • 对当前平面设计发展趋势的论述
  • 对当前平面设计发展趋势的论述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建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之一.因为沟通的需要,国家对话的频繁,造成了视觉传达的同一要求,国际主义设计作为国际视觉语言,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发展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面设计 ...

  •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推进中西方思维融合理念
  • [摘要]国际化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在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的未来领军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中,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融合与人才培养问题相结合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对于激发 ...

  • 教育学问答题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5.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6.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7.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