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_探究实验的改进

第21卷第2期 2005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SchoolBiology

Vol.21No.2

2005

文章编号:10037586(2005)02003902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的改进

张雪玲 (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410300)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整个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照搬教材上的材料、方法和步骤,要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用好教材的目的。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为例,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该实验材料是鼠妇,环境中,快,,有,了,所以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只是纸上谈兵,教材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就这样不了了之,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改进,不仅材料容易采集而且效果更明显。方法一:将材料改为蜗牛

1.蜗牛的采集和培养: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爬向湿润A 组

的活动情况。C组:在水槽两端,一端铺一层细沙,另一端铺一层盐层,中间空白区,在中间放10只蜗牛,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

4.结果与分析(见表1):

表1 实验结果记录表蜗牛只数 B 组

蜗牛

只数 C 组

蜗牛

只数

爬向暗处爬向细沙通过对各组的数量分析讨论: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蜗牛喜欢生活在光线较暗、淡水的潮湿环境中。方法二:将材料改为蚯蚓

1.蚯蚓的采集和培养:蚯蚓属环节动物门有环纲

寡毛目动物,通常到含腐殖质较丰富且土壤湿润的菜园、花坛、垃圾堆旁等到处可挖到蚯蚓;在大雨过后,在上述地方可拾到钻出土表的蚯蚓;也可用稀盐水、肥皂水、烟草水浇在洞穴处的泥土上,15min蚯蚓就会从穴中爬出。将采到的蚯蚓培养

的动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觅食植物的嫩芽和嫩叶,所以在潮湿的树林的枯枝败叶下或靠近菜地、草地潮湿的石堆、墙角下往往能采到蜗牛。采到后培养在小木箱或其它容器中,装上富含腐殖质的砂土或菜园土,以青菜叶或莴苣叶作为饲料。

2.材料和仪器:水槽、盒子(鞋盒二只)、滤纸(卫生

在小木箱或其他容器中,容器中装有带腐殖质的土(发酵的牛粪或稻草加土),加有小孔的盖,保持土壤湿润。

2.材料和仪器:木板(粗糙的纸)、玻璃、荧光灯(手电

纸)、荧光灯(手电筒)、干燥的细沙、食盐。

3.方法和过程:A组:在水槽两端放滤纸(卫生纸),

筒)、盒子二个、滤纸(卫生纸)、土壤、计时器。

3.方法和过程:A组:在水槽两端放滤纸(卫生纸),一张湿润,另一张干燥,将10条蚯蚓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B组:在实验桌上放两只盒子(内放土壤),相对的方向开口,一只盒子内放荧光灯(手电筒),另一只内黑暗,将10只蚯蚓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

—39

一张湿润

,另一张干燥,将10只蜗牛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B组:在实验桌上放两只盒子,相对的方向开口,一只盒子内放荧光灯(手电筒),另一只内黑暗,将10只蜗牛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蜗牛

4.结果与分析(见表2):

表2 实验结果记录表

A 组

食盐、水槽。

3.方法和过程:A组:在槽三个角落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白砂糖、葡萄糖、糖精,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蚂

蚯蚓条数

蚯蚓条数

   

B 组

爬向湿润爬向干燥留在中间

爬向暗处爬向亮处留在中间

蚁,观察蚂蚁的趋性。B组:在槽的三角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白砂糖、锯木屑、食盐,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蚂蚁,观察蚂蚁的趋性。4.结果与分析(见表3):

表3 实验结果记录表

A组

  各组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各自发表

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光线较暗、潮湿环境中。(还可以用手电筒照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观察其反应速度)。

方法三:将材料改为蚂蚁

1.蚂蚁的采集和培养:蚂蚁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

相同时间后

B组

蚂蚁的数目

白砂糖

  

锯木屑食 盐

相同时间后

蚂蚁的数目

   

C组

相同时间后蚂蚁的数目

白砂糖葡萄糖糖 精

白砂糖锯木屑食 盐

物,广泛存在于公园、菜地、道路等有土壤的地方,在

急于采集时可用带糖或带香油的食物诱捕。采到后培养在小木箱或其它容器中,容器中装有带腐殖质的土,加有透气的盖,投放带糖或带香油的食物。2.材料和仪器:剪刀、白砂糖、葡萄糖、糖精、锯木屑、(上接第7页)抑制C基因的表达,当Ds  各组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蚂蚁对三种糖类的

敏感性如何?蚂蚁是通过何种结构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食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蚂蚁喜欢吃白砂糖(或其他结果)。

,。

,在同一株上有三种不同枝条,表现三种不同的颜色。(1)白色枝:细胞内的质体不含有叶绿素;(2)绿色枝:细胞内质体含有叶绿素;(3)花斑枝:有的细胞内有叶绿素,有的细胞内无叶绿素。

若以不同类型的枝条为母本与不同类型的枝条为父本杂交,F1枝条的类型取决于母本的类型。如以白色枝条为母本,则不论从何种枝条取得花粉(白色、绿色、花斑),F1的枝条都是白色的。如以绿色枝条为母本,则不论从何种枝条上取得的花粉(白色、绿色、花斑),F1的枝条都是绿色的。而以花斑枝条为母本,则不论是从何种枝条上取得花粉(白色、绿色、花斑),F1总是有白色、绿色、花斑三种类型的枝条。这是由于在花斑枝条内有三种细胞,一种是正常细胞,含有叶绿素;一种是不正常细胞,不含叶绿素;有些细胞则两种质体都有。由含叶绿素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后代都是绿苗;由只含无色质体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后代都是白苗;由既有叶绿体又有无色质体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后代则是花斑。

由此可知,杂交后代的表现,完全由提供卵细胞的母本枝条所决定,而与提供花粉的父本无关。很显然这是一种细胞质遗传现象。

基因旁时,;时,Ds,制,,Ds从C近旁解离的时间越早,深色斑点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在深色籽粒与白色籽粒两种极端构型之间存在各式各样斑点的中间类型。

当Ds片断从第9号染色体跳至第3号染色体W基因(一种控制玉米叶子绿色的基因)旁时,就抑制W基因的表达,使叶子变成白色;

当Ac基因插入Ds所在的基因附近时,有些Ds片断被激活,脱离W基因,有些仍然存在,因此叶子呈现出斑点色。1.2 由突变率的改变引起的镶嵌现象

玉米植株有时还出现另一种镶嵌现象,就是植株上有白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出现。这一现象的遗传机理与跳跃基因引起的叶片斑点不同。它的成因是玉米的第7号染色体上有一个条纹基因,当处于隐性纯合时,能引起质体突变率增加,使正常的质体突变为败育的质体,不能全部形成叶绿素,表现出白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性状植株。

以上现象由基因突变产生,但遗传机理不同。2 细胞质遗传现象

纷繁复杂的植物界,除了以上由突变引起的植株—40

第21卷第2期 2005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SchoolBiology

Vol.21No.2

2005

文章编号:10037586(2005)02003902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的改进

张雪玲 (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410300)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整个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照搬教材上的材料、方法和步骤,要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用好教材的目的。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为例,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该实验材料是鼠妇,环境中,快,,有,了,所以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只是纸上谈兵,教材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就这样不了了之,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改进,不仅材料容易采集而且效果更明显。方法一:将材料改为蜗牛

1.蜗牛的采集和培养: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爬向湿润A 组

的活动情况。C组:在水槽两端,一端铺一层细沙,另一端铺一层盐层,中间空白区,在中间放10只蜗牛,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

4.结果与分析(见表1):

表1 实验结果记录表蜗牛只数 B 组

蜗牛

只数 C 组

蜗牛

只数

爬向暗处爬向细沙通过对各组的数量分析讨论: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蜗牛喜欢生活在光线较暗、淡水的潮湿环境中。方法二:将材料改为蚯蚓

1.蚯蚓的采集和培养:蚯蚓属环节动物门有环纲

寡毛目动物,通常到含腐殖质较丰富且土壤湿润的菜园、花坛、垃圾堆旁等到处可挖到蚯蚓;在大雨过后,在上述地方可拾到钻出土表的蚯蚓;也可用稀盐水、肥皂水、烟草水浇在洞穴处的泥土上,15min蚯蚓就会从穴中爬出。将采到的蚯蚓培养

的动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觅食植物的嫩芽和嫩叶,所以在潮湿的树林的枯枝败叶下或靠近菜地、草地潮湿的石堆、墙角下往往能采到蜗牛。采到后培养在小木箱或其它容器中,装上富含腐殖质的砂土或菜园土,以青菜叶或莴苣叶作为饲料。

2.材料和仪器:水槽、盒子(鞋盒二只)、滤纸(卫生

在小木箱或其他容器中,容器中装有带腐殖质的土(发酵的牛粪或稻草加土),加有小孔的盖,保持土壤湿润。

2.材料和仪器:木板(粗糙的纸)、玻璃、荧光灯(手电

纸)、荧光灯(手电筒)、干燥的细沙、食盐。

3.方法和过程:A组:在水槽两端放滤纸(卫生纸),

筒)、盒子二个、滤纸(卫生纸)、土壤、计时器。

3.方法和过程:A组:在水槽两端放滤纸(卫生纸),一张湿润,另一张干燥,将10条蚯蚓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B组:在实验桌上放两只盒子(内放土壤),相对的方向开口,一只盒子内放荧光灯(手电筒),另一只内黑暗,将10只蚯蚓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

—39

一张湿润

,另一张干燥,将10只蜗牛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B组:在实验桌上放两只盒子,相对的方向开口,一只盒子内放荧光灯(手电筒),另一只内黑暗,将10只蜗牛放在两者之间,观察蜗牛

4.结果与分析(见表2):

表2 实验结果记录表

A 组

食盐、水槽。

3.方法和过程:A组:在槽三个角落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白砂糖、葡萄糖、糖精,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蚂

蚯蚓条数

蚯蚓条数

   

B 组

爬向湿润爬向干燥留在中间

爬向暗处爬向亮处留在中间

蚁,观察蚂蚁的趋性。B组:在槽的三角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白砂糖、锯木屑、食盐,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蚂蚁,观察蚂蚁的趋性。4.结果与分析(见表3):

表3 实验结果记录表

A组

  各组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各自发表

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光线较暗、潮湿环境中。(还可以用手电筒照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观察其反应速度)。

方法三:将材料改为蚂蚁

1.蚂蚁的采集和培养:蚂蚁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

相同时间后

B组

蚂蚁的数目

白砂糖

  

锯木屑食 盐

相同时间后

蚂蚁的数目

   

C组

相同时间后蚂蚁的数目

白砂糖葡萄糖糖 精

白砂糖锯木屑食 盐

物,广泛存在于公园、菜地、道路等有土壤的地方,在

急于采集时可用带糖或带香油的食物诱捕。采到后培养在小木箱或其它容器中,容器中装有带腐殖质的土,加有透气的盖,投放带糖或带香油的食物。2.材料和仪器:剪刀、白砂糖、葡萄糖、糖精、锯木屑、(上接第7页)抑制C基因的表达,当Ds  各组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蚂蚁对三种糖类的

敏感性如何?蚂蚁是通过何种结构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食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蚂蚁喜欢吃白砂糖(或其他结果)。

,。

,在同一株上有三种不同枝条,表现三种不同的颜色。(1)白色枝:细胞内的质体不含有叶绿素;(2)绿色枝:细胞内质体含有叶绿素;(3)花斑枝:有的细胞内有叶绿素,有的细胞内无叶绿素。

若以不同类型的枝条为母本与不同类型的枝条为父本杂交,F1枝条的类型取决于母本的类型。如以白色枝条为母本,则不论从何种枝条取得花粉(白色、绿色、花斑),F1的枝条都是白色的。如以绿色枝条为母本,则不论从何种枝条上取得的花粉(白色、绿色、花斑),F1的枝条都是绿色的。而以花斑枝条为母本,则不论是从何种枝条上取得花粉(白色、绿色、花斑),F1总是有白色、绿色、花斑三种类型的枝条。这是由于在花斑枝条内有三种细胞,一种是正常细胞,含有叶绿素;一种是不正常细胞,不含叶绿素;有些细胞则两种质体都有。由含叶绿素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后代都是绿苗;由只含无色质体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后代都是白苗;由既有叶绿体又有无色质体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后代则是花斑。

由此可知,杂交后代的表现,完全由提供卵细胞的母本枝条所决定,而与提供花粉的父本无关。很显然这是一种细胞质遗传现象。

基因旁时,;时,Ds,制,,Ds从C近旁解离的时间越早,深色斑点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在深色籽粒与白色籽粒两种极端构型之间存在各式各样斑点的中间类型。

当Ds片断从第9号染色体跳至第3号染色体W基因(一种控制玉米叶子绿色的基因)旁时,就抑制W基因的表达,使叶子变成白色;

当Ac基因插入Ds所在的基因附近时,有些Ds片断被激活,脱离W基因,有些仍然存在,因此叶子呈现出斑点色。1.2 由突变率的改变引起的镶嵌现象

玉米植株有时还出现另一种镶嵌现象,就是植株上有白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出现。这一现象的遗传机理与跳跃基因引起的叶片斑点不同。它的成因是玉米的第7号染色体上有一个条纹基因,当处于隐性纯合时,能引起质体突变率增加,使正常的质体突变为败育的质体,不能全部形成叶绿素,表现出白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性状植株。

以上现象由基因突变产生,但遗传机理不同。2 细胞质遗传现象

纷繁复杂的植物界,除了以上由突变引起的植株—40


相关内容

  • 巧借生活用品改进初中物理实验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借生活用品改进初中物理实验 作者:江玉强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04期 摘 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苏科<物理>第四章的内容,既是学生学习光学的重要探究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 ...

  • 探究题中考科学
  • 中考探究题类型探讨 单一型探究题侧重考查科学探究的某一要素,其题型主要有以下5种:(1)提出问题型:(2)猜想假设型:(3)科学方法型:(4)分析归纳型:(5)评估交流型. 1 单一型探究题 (1)提出问题型 提出问题型探究题是指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 ...

  • 基于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物理实验拓展的研究
  • 基于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物理实验拓展的研究 摘要 从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三个角度论述运用数字化实验系统对物理实验进行拓展,提出从多个角度对物理实验进行拓展研究是探索数字化实验系统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数字化实验系统 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拓展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培养 ...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改进
  • 2008年(第33卷)第8期・4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改进 陆 奇 蒋选荣 万晓安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225009)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可以明确细胞呼吸存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条件 ...

  • 探究燃烧条件的说课稿
  • 探究燃烧条件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安陆市陈店乡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 探究燃烧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第一部分的内容.燃烧是日 ...

  • 平面镜成像教案
  • 平面镜成像                   ----科学探究的教学 [教材依据] 新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教材分析]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 ...

  •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实验的改进的
  •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的改进 摘要:针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中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教育实习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还原糖的检测"从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方法等方面的探究.改进 ...

  • "植物蒸腾作用的探究"的教学探究
  • [摘要]分析浙教版" 植物蒸腾作用" 探究实验通常被处理成知识讲授的原因,通过对该探究实验的教学探究,提出开展学生探究的可行性方案,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该实验探究教学的三种教学实践形式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初中科学蒸腾作用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

  •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 关于中学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的思考 [摘要]<标准>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即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理论与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并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注重与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