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

河南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 王 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瀑布的声、色、形,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法:主题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读思结合法,联想比较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猜脑筋急转弯,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

花是什么花?(假花)什么池不能有水?(电池)什么布不能做衣服?(瀑布)

2、让我们一起来写“瀑布”,注意“瀑”字的右下方不是“水”。 (师板书,生书空)

齐读课题

二、联想比较,以诗会文

1、说起瀑布,我们一定会想起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出示李

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瀑布图)

2、谁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写瀑布的诗,但不是古诗是现代

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想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吗?(老师配乐朗诵《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这首现代诗写的是什么瀑布吗?(是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2、同学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由大声朗读一遍。

3、谁来把你的朗读展示给大家?(每人读一小节诗)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读书已经达到正确、流利了,但要想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还需细细品

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首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节诗,在

旁边做上批注。做批注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写。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与生交流)

2、准备好了吗?先不回答,请你把你最喜欢的这节诗读出感情来,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

欢。

3、现在我们来交流,谁来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发言是需要勇气的。 (根据生发言,相

继出示三小节诗交流感受、感情诵读) ①生:我喜欢第一节诗(生读) (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的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声音。 师:诗中怎么写瀑布的声音的? 生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指导读) 师:你觉得瀑布声

音怎样。(板书:声音美)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 师:这节诗写还没看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谁能用你的

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师:听到了吗?瀑布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声音如浪涛翻涌,又像松涛阵阵,

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节诗。 ②师:继续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小节诗。 生:我最喜欢第二小节(生读) (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里把瀑布比作白银。 师:是啊,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色彩

美)

师:这节诗中第二行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用上感叹号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 (把不同的心情分别送到诗歌的文字里练读) 男同学一起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 ③师:喜欢第三节诗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作者把瀑布写得很美,比作珍珠的屏。 师:屏是什么?珍珠的屏又是怎样的? 师:是的,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板书:形态美) 师:还有喜欢这节诗

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 师:谁来读读这节诗,让我们进入仙境之中,女生一齐来读一读。

4、叶圣陶先生的《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这么好的诗我们应

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配乐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带上动作每人背一小节)

五、比较异同,学习表达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

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是按什么

顺序观察瀑布的?何以见得?(课件出示两首诗) (板书:远近)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远处) 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

诗人是在远处观察瀑布的?(遥看)

3、请同学们再看这两首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为了

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把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比喻吗?这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

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李白是(诗仙)。 让我们一起背诵《望庐山瀑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黄果树瀑布灵动飘逸。同学们,这么美的瀑布,给你什么感受?(喜

爱瀑布,真想去看一看)

人们说,湖是大地的眼睛。老师认为,瀑布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美丽奇观,不管谁

看到之后都会为之心动。你们还想看一看更为壮观的瀑布吗?(师播放视频欣赏) 怎么样?美不美?此时心中有何感想?(我们为祖国有这么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感到

骄傲和自豪)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黄果树瀑布永远留在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板书:

瀑 布 声音美

色彩美

形态美 远 近篇二:《瀑布》教案 《瀑布教案》

通远镇火箭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写会本课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为同学们请来一位朋友,他想带大家去观赏美丽的风景,他是谁呢? 他就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老爷爷。他想要带我们去观赏的美丽奇观可以用一

种声音来展现。那么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声音来了解一下吧!(播放瀑布声音,学生猜声音,揭

示课题。)

师:对,是瀑布的声音。他有时像火车疾驰而过的轰鸣,有时像闷雷滚动,有时犹如万

马奔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老爷爷走近瀑布,去观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的景观,去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师板书,学生书空,

并齐读两遍课题) 师:想想我们怎样记住“瀑”字?(学生回答记忆方式)

二、 初读诗歌

师:现在我们就请叶圣陶爷爷带我们亲眼去看看雄伟、壮观的瀑布。 (多媒体课件放

瀑布图片、录像、录音材料)

师:你看到的这个瀑布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看到了这些瀑布,大家现在的心情怎样?

2、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把它读好?

3、出示课件,听读课文

师提示听读要求:

(1)注意倾听每一个字的读音。

(2)默默地跟着读课文,想想怎么样把课文读出感情。 师:这么美的诗歌,让我也来读读好吗?但是在老师读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刚才读错的生

字哦!(师配乐朗读。)

三、在品读中渗透生字

1、第一小节

(1)师:谁能帮大家读一读第一小节呢?(指名读) 师:你喜欢这一小节吗?那么请你用朗读来向大家证明你的喜欢好吗?(读完) 师:你能说一下你喜欢这节诗的理由吗?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什么呢? 师:诗中怎么写

瀑布的声音的?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指导读) (其中着重讲解出现的

生字“叠、滩、松”)

(2)相机板书(声音美)

(3)与瀑布的距离

师:这节诗就写还没看到瀑布,就先听到瀑布的声音,是不是离瀑布还很远呢?板书:

(远)

这可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啊!那么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

们闭上眼睛倾听。(生读第一小节)

2、第二小节

(1)师:你们有谁想要带我去找找瀑布声音的来源?去看看瀑布真实的模样?(生读第

二小节)

(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你喜欢第二节吗?那请你告诉我,你喜欢的理由好吗?

(2)再读有关色彩美的诗句 师: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这一节就写出了瀑布的色彩美,那么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色彩美)

(3)重点生字,着重辅导。 师:在这句话里我找到了几个生字,其中有一个特别简单只有三画,但是它非常难写,

它是?(丈)

(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在本子上练写)

(4)标点符号的运用 师:可是我还在这节诗里不仅发现了生字还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这节诗中第二行

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用上感叹号是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 么心情?

生: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 师:那么我们把这些心情都送到诗歌的文字里来读一读,好吗?这一次我想要请男同学

来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以及作者的心情。女同学默读。

(1)师:好一道美丽的白银啊!读的真美,远远的看过去,有点不过瘾,我还想走近一

点去看看,谁可以带我去靠近它呢? 师: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第三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2)区分“尘”与“尖”

师:1.请同学们将你们的小眼睛看向这里!(手指“尘”字) (幻灯片出示“尖”)与“尘”像不像?一定要区分开它们俩哦!

(3)师:这一节诗写瀑布的形态美。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板书:形态

美)

师: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 师:我们请拥有这种气质的女同学来读读这节诗,让她们带我们进入仙境之中。男生感

受着默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观赏更为壮观美丽的瀑布(播放幻灯片)

2、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3、小结

叶圣陶老先生所描写的瀑布不但声音美,色彩美而且形态也美。从远处到近处的观赏,

真的是美得震撼人心,美得无法比喻。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瀑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心中。

五、课后小练习

1. 背诵全诗

2. 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课下互相交流,谈一谈。 附板书设计: 瀑 布

声音美

色彩美

形态美

远 近 通远镇赛教活动语文学科参赛教案 学 校:通远镇火箭小学 教 师:

时 间: 2012年4月10日 《瀑布》篇三:《瀑布》教学设计之一 《瀑布》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简析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

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

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

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

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

地阅读。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

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

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

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同学们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渗透识字9个。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播

放课件:瀑布的声音。)你猜出来了吗?(生猜。)

2、板书:瀑布怎么了?少一部分,谁来补充(瀑的右下部分,和水比较。)瀑布是水,

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

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

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

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同学们

与大自然、与瀑布的距离,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让同学们闭眼听读,一是学会倾听,二是

想象瀑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你感觉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老师有个建议:在说的时候

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3、哦,你们想象的真丰富,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呀?好,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诗。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

【课堂是学生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创设情境可使

学生自然地抒发。给学生一定的句式是引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学会表达。让学生圈点,是培

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汇报。(以学生为主体,他们说喜欢哪小节,就从哪一小节开始学起。)

【尊重学生的选择,喜欢哪小节就从哪小节开始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中民主、和谐的

师生关系。】 第一小节。读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

出来了吗?再读读。指名读,评议。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的?(生答) 板书:叠。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

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 生答:浪很大,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也很大,一阵紧接一阵。 师: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什么样的声音。(播

放课件:句子)

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海浪声、松涛声)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

什么样的呢?(很激动,特别想看看瀑布。板书:激动) 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

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同桌互学)

2、汇报。指读,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说明山高而陡,瀑布壮观。

白银是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

银。(出示句子) 比较:“衬”和“挂”用哪个好? 查字典:“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引申为“衬托”的意思。

诗中“青”衬托“白”,(播放课件)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

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再读这小节。 指名读,评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两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惊讶,板书)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

(播放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节

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请你

自己读一读,学一学。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1、自学。

2、汇报:指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没风和有风时瀑布的样子是不同的。没风时像“珍珠的屏”,有风时“如

烟、如雾、如 尘。”读一读。

生:“仰望”说明瀑布是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的。 师: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水碰到石头上,溅起很多的小

水珠,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颗颗珍珠,许多连在一起就像一座珍珠的屏。)(课件:

屏)

师: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齐读前两句) 师: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呢?(如烟、如雾、如尘) 师:你能读读吗?指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课件:(瀑布的图片)创设情景: 师:瀑布从千丈青山直泻而下,被风一吹,溅起许多的小水珠,那些轻飘飘的,纷纷扬

起,像烟;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雾;那些细小飞散落下的像尘。这样美丽的景象,

如人间仙境。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陶醉)作者的心情呢?板书:陶醉 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然后远远的看到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

脚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叶圣陶老爷爷被这美景陶醉,我们也被陶醉了,让我们带着陶醉

的情感一起读读小诗,能背诵的可以不看书。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通过反复的朗读小诗,

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有意识地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小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背诵小诗。

师: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的奇观呢?(大自然)你还听过或见过哪些景象

是大自然的杰作呢?(生答)

小结:学习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答) 是啊,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惊叹作者用词的精辟,更惊叹这创造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让我

们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吧。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从小开始培养。知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

作,使同学们对小诗的理解得以升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附板书设计:

瀑 布

叠 激动

惊讶 大自然的杰作

陶醉

【板书是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脉络,帮助学

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去领会全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 课后反思

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

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

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感悟语境,体会气势。 文中第一节比喻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让学生

观看“浪涛翻滚,松涛轰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感情朗读,揣摩作者是如何用准确、

生动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这样避免了对比喻句作复杂的讲解,让学生从

自身体验语言的美丽,体会瀑布的雄伟气势。文字的音效化将学生的体验与重点句的欣赏,

理解结合起来。

3、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

情感产生共鸣。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

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

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

沟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紧张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

可能。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新型师生关

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用“挂”与“衬”作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此时学生水

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与“白银”的相似以及“衬”字的贴切。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

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欣赏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我再用录像展现了第三节描写的近看瀑布的情景。当学生欣

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他们陶醉了,此时

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为这种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这种审美感知力也就是审

美素质的核心。在多角度欣赏了瀑布的壮丽和柔美之后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

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

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赞科夫说“艺

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其余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感情的自然结果。”一个“情”字,

道出了教学的精髓。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感。教师

要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在广阔的知识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

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篇四:瀑

布的教案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的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准确掌握并运用生字词,瀑(p u) 叠( d i e ) 涌( y o n g) 滩 ( tan )

喻( y u ) 衬( c he n ) 屏( ping )

2、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查生字词并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3、在讲解完课文后,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画面,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的思

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画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先听听(瀑布的声音,),大家才出来了吗? 生:齐声说是瀑布。(师:放瀑布的图片) 师:那谁来说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生:瀑布就是从高出流下来的水,同时发出很大的声音。 生:从远处看瀑布像白布一样,

景色很美。

师:对,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从

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过赞美瀑布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学过的有关描写瀑布

的古诗(提示:唐朝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

师: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

吧。(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师:一笔一画板书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并要求学生写在田字格里?(下讲台检查)然后

要求学生齐读生字。

生:一边读生字,一边用手写笔画。 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瀑布的美。

2、(老师板书) 叠叠: 屏: 涌: 分小组,查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师:请学生回答词的意思 生:回答

3、再读课文,找出描写瀑布的样子和声音的句子。 师:再次提问,找出描写瀑布样子和声音的句子。 生:回答 师:默读这首诗,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呢? 生:远—近 师:(板书

从远到近)

4、默读课文,你喜欢那一小节,分享给大家。 师:抽学生起来说喜欢那一句,并有感情的朗读。 生:分享 (三)结束语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余下的部分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节课

的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初步了解了瀑布的? 生:初步了解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师:初步了解了瀑布的?)还知道作者是按从远到

近的顺序来写瀑布的,(师: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瀑布)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节,看看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描写瀑布。

(二)学习第一小节

第一节: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叠叠的风/吹过/松林。 注意:读瀑布的声音时,指导学生读出声音的气势雄伟,这里“好像/叠叠的浪/涌上

/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注重重音与停顿。 师: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还没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生:写瀑布的声音,并且声音很大。 师:哪谁能找出形容瀑布声音很大的词? 生:叠叠

师:(板书叠叠)并再一次解释其意思,哪位同学还找到了呢?

生:阵阵

师:(板书阵阵)对,“阵阵”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高山

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像松涛一样的吼声。 老师指导朗读:

(1)划分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

松林。

(2)老师示范

(3)学生朗读

(三)师:听到瀑布的声音,让我们跟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出现在眼前,瀑布是什

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三小节 师:分小组讨论,第二三节描写瀑布从远到近是什么样子的?(教室走动) 生: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师:对,“千丈青山”是什么意思呢?是形容山很高,“白银”是指瀑布。 绿色的青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1.解句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如“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

银。”设问:

1)”这般景象”指的是什么?(瀑布的全景)

2)把这”换成所指代的事物,说说前句的意思。(瀑布的全景没法比喻)

3)读下句,想想,没法比写的是一幅什么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4)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接着又将瀑布比作“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再看上

句,找出原因)

5)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师:还有同学找出描写瀑布的样子的句子吗? 生: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一座珍珠的屏” 师:对,这句话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壮丽。( 板书珍珠的屏 ) 生:“如烟,如雾,如尘”

师:“如烟,如雾,如尘”当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 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板

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作者写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为什么不一样? 生: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

2.填空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填空,再读一读,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1)瀑布的声音像( 叠 叠 的 浪 ),又像( 阵 阵 的 风 )

(2)瀑布的全身像( 一 道 白 银 )

(3)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像( 珍 珠 做 的 屏 风 )

(4)来一阵风的时候,瀑布被风吹得像( 烟 一 样 ) 轻飘, 像( 雾 一 样 )白茫茫,像( 尘 一 样 )纷纷扬扬。

3.联系诗句的意思,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涌:___这 里 是 水 浪 往 上 冲 的 意 思____

(2)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屏:___指 遮 挡 用 的 屏 风,多 扇 相 连,可 以 折 叠。___

4.按《瀑布》诗的内容填空。 作者按_ ( 远到近 ) __ 的顺序观察瀑布,全诗描绘了瀑布 _( 雄伟、壮观 ) __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对__ ( 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 ) __的深厚感情。

5.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最后一个环节是熟读成诵,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是不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瀑布就在眼前,是 那么的雄伟壮丽。在我国,像这样的美丽的瀑布很多,比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浙江雁

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等。有机会去看看,身临其境的去感受。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听写字词篇五: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在黄果 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 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 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 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 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 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 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 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

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 课时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诵一下。 本文

[学生只会背李白《望庐山瀑布》,今后要多训练他们围绕某 个主题收集、背诵诗词的习惯]

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听老师朗诵一下。

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有气势,很美。)

4、揭示课题。

5、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 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 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

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情况。 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给予评价。

2、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全班学生强化。 (学生说到“撩”、“挟”,顺便用演示动作法理解字义。)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 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 喷水浇花??

凝神谛听: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人喧马嘶:形容大声喧闹,马在嘶鸣,比较热闹的样子。

4、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讨论理解:杰作、山回谷应、 掩映,是什么映衬着什么?人喧马嘶,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吗?(集市、闹市)

[任何时候都要让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他们需要 解决的问题。]

5、说一说,课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 作。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 所见、所闻、所感。

6、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站在哪些点来观察黄果树瀑布 的?

(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 每一个观察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这就是游记中的“移步换 景”。

[这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三、学习生字

1、同桌讨论生字的读音、部首、写法、词义、形近词和扩 词。

[学生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完成“读一读,再抄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 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 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 冶。

一、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幻灯片2、3)

3.这节课我们就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二、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瀑布》教学设计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

河南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 王 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瀑布的声、色、形,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法:主题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读思结合法,联想比较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猜脑筋急转弯,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

花是什么花?(假花)什么池不能有水?(电池)什么布不能做衣服?(瀑布)

2、让我们一起来写“瀑布”,注意“瀑”字的右下方不是“水”。 (师板书,生书空)

齐读课题

二、联想比较,以诗会文

1、说起瀑布,我们一定会想起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出示李

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瀑布图)

2、谁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写瀑布的诗,但不是古诗是现代

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想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吗?(老师配乐朗诵《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这首现代诗写的是什么瀑布吗?(是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2、同学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由大声朗读一遍。

3、谁来把你的朗读展示给大家?(每人读一小节诗)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读书已经达到正确、流利了,但要想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还需细细品

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首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节诗,在

旁边做上批注。做批注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写。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与生交流)

2、准备好了吗?先不回答,请你把你最喜欢的这节诗读出感情来,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

欢。

3、现在我们来交流,谁来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发言是需要勇气的。 (根据生发言,相

继出示三小节诗交流感受、感情诵读) ①生:我喜欢第一节诗(生读) (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的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声音。 师:诗中怎么写瀑布的声音的? 生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指导读) 师:你觉得瀑布声

音怎样。(板书:声音美)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 师:这节诗写还没看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谁能用你的

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师:听到了吗?瀑布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声音如浪涛翻涌,又像松涛阵阵,

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节诗。 ②师:继续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小节诗。 生:我最喜欢第二小节(生读) (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里把瀑布比作白银。 师:是啊,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色彩

美)

师:这节诗中第二行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用上感叹号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 (把不同的心情分别送到诗歌的文字里练读) 男同学一起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 ③师:喜欢第三节诗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作者把瀑布写得很美,比作珍珠的屏。 师:屏是什么?珍珠的屏又是怎样的? 师:是的,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板书:形态美) 师:还有喜欢这节诗

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 师:谁来读读这节诗,让我们进入仙境之中,女生一齐来读一读。

4、叶圣陶先生的《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这么好的诗我们应

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配乐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带上动作每人背一小节)

五、比较异同,学习表达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

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是按什么

顺序观察瀑布的?何以见得?(课件出示两首诗) (板书:远近)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远处) 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

诗人是在远处观察瀑布的?(遥看)

3、请同学们再看这两首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为了

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把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比喻吗?这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

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李白是(诗仙)。 让我们一起背诵《望庐山瀑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黄果树瀑布灵动飘逸。同学们,这么美的瀑布,给你什么感受?(喜

爱瀑布,真想去看一看)

人们说,湖是大地的眼睛。老师认为,瀑布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美丽奇观,不管谁

看到之后都会为之心动。你们还想看一看更为壮观的瀑布吗?(师播放视频欣赏) 怎么样?美不美?此时心中有何感想?(我们为祖国有这么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感到

骄傲和自豪)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黄果树瀑布永远留在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板书:

瀑 布 声音美

色彩美

形态美 远 近篇二:《瀑布》教案 《瀑布教案》

通远镇火箭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写会本课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为同学们请来一位朋友,他想带大家去观赏美丽的风景,他是谁呢? 他就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老爷爷。他想要带我们去观赏的美丽奇观可以用一

种声音来展现。那么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声音来了解一下吧!(播放瀑布声音,学生猜声音,揭

示课题。)

师:对,是瀑布的声音。他有时像火车疾驰而过的轰鸣,有时像闷雷滚动,有时犹如万

马奔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老爷爷走近瀑布,去观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的景观,去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师板书,学生书空,

并齐读两遍课题) 师:想想我们怎样记住“瀑”字?(学生回答记忆方式)

二、 初读诗歌

师:现在我们就请叶圣陶爷爷带我们亲眼去看看雄伟、壮观的瀑布。 (多媒体课件放

瀑布图片、录像、录音材料)

师:你看到的这个瀑布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看到了这些瀑布,大家现在的心情怎样?

2、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把它读好?

3、出示课件,听读课文

师提示听读要求:

(1)注意倾听每一个字的读音。

(2)默默地跟着读课文,想想怎么样把课文读出感情。 师:这么美的诗歌,让我也来读读好吗?但是在老师读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刚才读错的生

字哦!(师配乐朗读。)

三、在品读中渗透生字

1、第一小节

(1)师:谁能帮大家读一读第一小节呢?(指名读) 师:你喜欢这一小节吗?那么请你用朗读来向大家证明你的喜欢好吗?(读完) 师:你能说一下你喜欢这节诗的理由吗?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什么呢? 师:诗中怎么写

瀑布的声音的?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指导读) (其中着重讲解出现的

生字“叠、滩、松”)

(2)相机板书(声音美)

(3)与瀑布的距离

师:这节诗就写还没看到瀑布,就先听到瀑布的声音,是不是离瀑布还很远呢?板书:

(远)

这可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啊!那么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

们闭上眼睛倾听。(生读第一小节)

2、第二小节

(1)师:你们有谁想要带我去找找瀑布声音的来源?去看看瀑布真实的模样?(生读第

二小节)

(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你喜欢第二节吗?那请你告诉我,你喜欢的理由好吗?

(2)再读有关色彩美的诗句 师: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这一节就写出了瀑布的色彩美,那么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色彩美)

(3)重点生字,着重辅导。 师:在这句话里我找到了几个生字,其中有一个特别简单只有三画,但是它非常难写,

它是?(丈)

(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在本子上练写)

(4)标点符号的运用 师:可是我还在这节诗里不仅发现了生字还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这节诗中第二行

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用上感叹号是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 么心情?

生: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 师:那么我们把这些心情都送到诗歌的文字里来读一读,好吗?这一次我想要请男同学

来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以及作者的心情。女同学默读。

(1)师:好一道美丽的白银啊!读的真美,远远的看过去,有点不过瘾,我还想走近一

点去看看,谁可以带我去靠近它呢? 师: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第三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2)区分“尘”与“尖”

师:1.请同学们将你们的小眼睛看向这里!(手指“尘”字) (幻灯片出示“尖”)与“尘”像不像?一定要区分开它们俩哦!

(3)师:这一节诗写瀑布的形态美。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板书:形态

美)

师: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 师:我们请拥有这种气质的女同学来读读这节诗,让她们带我们进入仙境之中。男生感

受着默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观赏更为壮观美丽的瀑布(播放幻灯片)

2、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3、小结

叶圣陶老先生所描写的瀑布不但声音美,色彩美而且形态也美。从远处到近处的观赏,

真的是美得震撼人心,美得无法比喻。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瀑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心中。

五、课后小练习

1. 背诵全诗

2. 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课下互相交流,谈一谈。 附板书设计: 瀑 布

声音美

色彩美

形态美

远 近 通远镇赛教活动语文学科参赛教案 学 校:通远镇火箭小学 教 师:

时 间: 2012年4月10日 《瀑布》篇三:《瀑布》教学设计之一 《瀑布》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简析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

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

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

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

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

地阅读。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

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

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

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同学们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渗透识字9个。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播

放课件:瀑布的声音。)你猜出来了吗?(生猜。)

2、板书:瀑布怎么了?少一部分,谁来补充(瀑的右下部分,和水比较。)瀑布是水,

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

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

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

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同学们

与大自然、与瀑布的距离,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让同学们闭眼听读,一是学会倾听,二是

想象瀑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你感觉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老师有个建议:在说的时候

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3、哦,你们想象的真丰富,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呀?好,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诗。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

【课堂是学生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创设情境可使

学生自然地抒发。给学生一定的句式是引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学会表达。让学生圈点,是培

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汇报。(以学生为主体,他们说喜欢哪小节,就从哪一小节开始学起。)

【尊重学生的选择,喜欢哪小节就从哪小节开始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中民主、和谐的

师生关系。】 第一小节。读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

出来了吗?再读读。指名读,评议。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的?(生答) 板书:叠。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

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 生答:浪很大,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也很大,一阵紧接一阵。 师: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什么样的声音。(播

放课件:句子)

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海浪声、松涛声)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

什么样的呢?(很激动,特别想看看瀑布。板书:激动) 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

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同桌互学)

2、汇报。指读,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说明山高而陡,瀑布壮观。

白银是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

银。(出示句子) 比较:“衬”和“挂”用哪个好? 查字典:“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引申为“衬托”的意思。

诗中“青”衬托“白”,(播放课件)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

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再读这小节。 指名读,评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两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惊讶,板书)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

(播放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节

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请你

自己读一读,学一学。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1、自学。

2、汇报:指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没风和有风时瀑布的样子是不同的。没风时像“珍珠的屏”,有风时“如

烟、如雾、如 尘。”读一读。

生:“仰望”说明瀑布是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的。 师: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水碰到石头上,溅起很多的小

水珠,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颗颗珍珠,许多连在一起就像一座珍珠的屏。)(课件:

屏)

师: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齐读前两句) 师: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呢?(如烟、如雾、如尘) 师:你能读读吗?指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课件:(瀑布的图片)创设情景: 师:瀑布从千丈青山直泻而下,被风一吹,溅起许多的小水珠,那些轻飘飘的,纷纷扬

起,像烟;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雾;那些细小飞散落下的像尘。这样美丽的景象,

如人间仙境。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陶醉)作者的心情呢?板书:陶醉 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然后远远的看到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

脚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叶圣陶老爷爷被这美景陶醉,我们也被陶醉了,让我们带着陶醉

的情感一起读读小诗,能背诵的可以不看书。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通过反复的朗读小诗,

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有意识地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小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背诵小诗。

师: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的奇观呢?(大自然)你还听过或见过哪些景象

是大自然的杰作呢?(生答)

小结:学习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答) 是啊,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惊叹作者用词的精辟,更惊叹这创造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让我

们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吧。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从小开始培养。知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

作,使同学们对小诗的理解得以升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附板书设计:

瀑 布

叠 激动

惊讶 大自然的杰作

陶醉

【板书是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脉络,帮助学

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去领会全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 课后反思

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

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

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感悟语境,体会气势。 文中第一节比喻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让学生

观看“浪涛翻滚,松涛轰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感情朗读,揣摩作者是如何用准确、

生动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这样避免了对比喻句作复杂的讲解,让学生从

自身体验语言的美丽,体会瀑布的雄伟气势。文字的音效化将学生的体验与重点句的欣赏,

理解结合起来。

3、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

情感产生共鸣。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

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

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

沟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紧张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

可能。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新型师生关

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用“挂”与“衬”作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此时学生水

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与“白银”的相似以及“衬”字的贴切。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

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欣赏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我再用录像展现了第三节描写的近看瀑布的情景。当学生欣

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他们陶醉了,此时

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为这种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这种审美感知力也就是审

美素质的核心。在多角度欣赏了瀑布的壮丽和柔美之后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

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

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赞科夫说“艺

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其余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感情的自然结果。”一个“情”字,

道出了教学的精髓。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感。教师

要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在广阔的知识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

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篇四:瀑

布的教案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的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准确掌握并运用生字词,瀑(p u) 叠( d i e ) 涌( y o n g) 滩 ( tan )

喻( y u ) 衬( c he n ) 屏( ping )

2、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查生字词并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3、在讲解完课文后,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画面,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的思

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画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先听听(瀑布的声音,),大家才出来了吗? 生:齐声说是瀑布。(师:放瀑布的图片) 师:那谁来说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生:瀑布就是从高出流下来的水,同时发出很大的声音。 生:从远处看瀑布像白布一样,

景色很美。

师:对,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从

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过赞美瀑布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学过的有关描写瀑布

的古诗(提示:唐朝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

师: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

吧。(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师:一笔一画板书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并要求学生写在田字格里?(下讲台检查)然后

要求学生齐读生字。

生:一边读生字,一边用手写笔画。 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瀑布的美。

2、(老师板书) 叠叠: 屏: 涌: 分小组,查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师:请学生回答词的意思 生:回答

3、再读课文,找出描写瀑布的样子和声音的句子。 师:再次提问,找出描写瀑布样子和声音的句子。 生:回答 师:默读这首诗,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呢? 生:远—近 师:(板书

从远到近)

4、默读课文,你喜欢那一小节,分享给大家。 师:抽学生起来说喜欢那一句,并有感情的朗读。 生:分享 (三)结束语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余下的部分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节课

的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初步了解了瀑布的? 生:初步了解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师:初步了解了瀑布的?)还知道作者是按从远到

近的顺序来写瀑布的,(师: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瀑布)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节,看看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描写瀑布。

(二)学习第一小节

第一节: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叠叠的风/吹过/松林。 注意:读瀑布的声音时,指导学生读出声音的气势雄伟,这里“好像/叠叠的浪/涌上

/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注重重音与停顿。 师: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还没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生:写瀑布的声音,并且声音很大。 师:哪谁能找出形容瀑布声音很大的词? 生:叠叠

师:(板书叠叠)并再一次解释其意思,哪位同学还找到了呢?

生:阵阵

师:(板书阵阵)对,“阵阵”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高山

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像松涛一样的吼声。 老师指导朗读:

(1)划分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

松林。

(2)老师示范

(3)学生朗读

(三)师:听到瀑布的声音,让我们跟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出现在眼前,瀑布是什

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三小节 师:分小组讨论,第二三节描写瀑布从远到近是什么样子的?(教室走动) 生: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师:对,“千丈青山”是什么意思呢?是形容山很高,“白银”是指瀑布。 绿色的青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1.解句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如“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

银。”设问:

1)”这般景象”指的是什么?(瀑布的全景)

2)把这”换成所指代的事物,说说前句的意思。(瀑布的全景没法比喻)

3)读下句,想想,没法比写的是一幅什么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4)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接着又将瀑布比作“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再看上

句,找出原因)

5)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师:还有同学找出描写瀑布的样子的句子吗? 生: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一座珍珠的屏” 师:对,这句话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壮丽。( 板书珍珠的屏 ) 生:“如烟,如雾,如尘”

师:“如烟,如雾,如尘”当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 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板

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作者写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为什么不一样? 生: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

2.填空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填空,再读一读,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1)瀑布的声音像( 叠 叠 的 浪 ),又像( 阵 阵 的 风 )

(2)瀑布的全身像( 一 道 白 银 )

(3)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像( 珍 珠 做 的 屏 风 )

(4)来一阵风的时候,瀑布被风吹得像( 烟 一 样 ) 轻飘, 像( 雾 一 样 )白茫茫,像( 尘 一 样 )纷纷扬扬。

3.联系诗句的意思,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涌:___这 里 是 水 浪 往 上 冲 的 意 思____

(2)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屏:___指 遮 挡 用 的 屏 风,多 扇 相 连,可 以 折 叠。___

4.按《瀑布》诗的内容填空。 作者按_ ( 远到近 ) __ 的顺序观察瀑布,全诗描绘了瀑布 _( 雄伟、壮观 ) __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对__ ( 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 ) __的深厚感情。

5.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最后一个环节是熟读成诵,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是不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瀑布就在眼前,是 那么的雄伟壮丽。在我国,像这样的美丽的瀑布很多,比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浙江雁

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等。有机会去看看,身临其境的去感受。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听写字词篇五: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在黄果 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 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 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 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 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 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 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 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

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 课时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诵一下。 本文

[学生只会背李白《望庐山瀑布》,今后要多训练他们围绕某 个主题收集、背诵诗词的习惯]

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听老师朗诵一下。

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有气势,很美。)

4、揭示课题。

5、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 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 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

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情况。 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给予评价。

2、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全班学生强化。 (学生说到“撩”、“挟”,顺便用演示动作法理解字义。)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 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 喷水浇花??

凝神谛听: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人喧马嘶:形容大声喧闹,马在嘶鸣,比较热闹的样子。

4、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讨论理解:杰作、山回谷应、 掩映,是什么映衬着什么?人喧马嘶,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吗?(集市、闹市)

[任何时候都要让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他们需要 解决的问题。]

5、说一说,课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 作。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 所见、所闻、所感。

6、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站在哪些点来观察黄果树瀑布 的?

(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 每一个观察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这就是游记中的“移步换 景”。

[这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三、学习生字

1、同桌讨论生字的读音、部首、写法、词义、形近词和扩 词。

[学生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完成“读一读,再抄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 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 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 冶。

一、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幻灯片2、3)

3.这节课我们就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二、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相关内容

  •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晋城市中原街小学 王晋鹏 教材简析: <黄果树瀑布>是国标版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所写的或是大自然的造物神奇,或是瑰丽的人文.艺术宝库,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深刻的认识.其中<黄果树瀑布& ...

  • 第17课黄果树瀑布
  •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17.黄果树瀑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悬挂.杰作.聆听.气势非凡.雄伟 壮观.直泻而下"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采用段意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 读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的句段,感受瀑布的壮美,体会 ...

  • 黄果树瀑布教案和反思
  • 6.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和反思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谁曾经见到过瀑布?请你说说对瀑布的印象. (只有一个学生看到过泰山的瀑布,说到了瀑布很高,泻下的水水质很好.) 老师在 ...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南昌市船山路小学刘圣兰 设计理念: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对比阅读.合作探究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今昔对比,瀑布变化前后景象的对比,使学生 ...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椑木镇中心小学 马用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 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千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

  •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 篇一: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我仔细研读了教材,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深入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张.洒脱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节课上完,受益颇多,感慨颇多.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两点: 1.鲁迅先生说过 ...

  •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罗利平
  • 黄果树听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浏阳市沙市完小罗利平 教材分析 <黄果树听瀑>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选学课文.文章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赞美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的气势.生生不息的活力,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伟大.全文以‚听‛为字眼,作者在文中多次调动听觉,对听到的声音作细致入微 ...

  •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下册地第13课中的一首古诗.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 ...

  • 瀑布的设计
  •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瀑布的设计 <园冶>注释的瀑布的描述: 瀑布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水体自由跌落,二是水体沿斜面急速滑落.这两种形式因瀑布溢水口高差,水量.水流斜坡面的种种不同而产生千姿百态不同的水姿. 一. 水量 人工瀑布的水量较大,通常采用循环水.瀑布水量越大,越接近大自然,气势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