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科学教改项目结题申请报告

附件1:

马山镇中心小学学科教改项目结题及优秀成果评比申请表

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探索与总结

——《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

《小学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在课外做实验,不象在课堂上做那么有时间性,那么有压力,可以说是学生自己的实验,学生是实验活动的主人。有足够的理由我们应该重视课外实验: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 “种子萌发实验”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的能力。科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

但当前的课外探究现状,实在令人困惑,有这样两个案例:

一堂科学公开课——《温度和温度计》刚刚结束。课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作业,要求学生在教室或家里连续测5天温度,并把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温度统计表。一个星期后,教师去调查了他们课外探究的情况,结果令大家震惊,全班54位学生只有3位同学去测量过,其中只有一位同学记录了一天的情况。

无独有偶,一位科学同事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学生用实验验证了水中加盐后马铃薯会浮起来,而且兴趣十分浓厚,当老师提问“你们猜测水中加哪些东西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学生争相作答:“糖、味精、鸡精„„”于是老师说:“那我们课后去研究一下好吗?”学生响亮地齐答:

“好!”第二天老师却了解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真的去做实验!

相信这样的经历许多科学老师都有同感。学生课外探究活动参与率非常低。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基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小学科学学科特点的制约,本人觉得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外探究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原因:

成因一:错误的传统观念是科学课外探究参与率低的根本原因。

1、学校与教师的传统观念中小学科学看成是一门“副科”。 在农村完小许多科学教师都身兼语数科目教学,很少有专职科学教师,更何谈对科学课外探究的指导与管理了。所以许多时候的科学课外探究只有布置没有落实。

2、家长受自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偏科意识往往更为严重。记得我在教学观察小动物时,有一个后续探究活动是观察蚂蚁回家,在反馈时,有部分学生反映了家长制止他们观察活动的情况。对这个结果,我们不能排除家长嫌蚂蚁脏意识的影响,但是在家长心中,语数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科学的课外探究极易受到家长排斥。

成因二:条件的限制与缺乏是科学课外探究参与率低的直接原因。

比如以上案例一《温度与温度计》一课中,农村完小家庭的孩子,试问有几个学生家庭有温度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学生有心要参与本次课外探究活动,他又有心无力。本来温度计的使用与测量就是一个难点,没有温度计就不用谈合理的科学课外探究了。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针对小学生科学课外的现状,本人尝试做以下改进,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实践研究。制定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要整理出一系列适合在学校里完成的学生科学课外探究的内容。通过阅读科学教材和课题组成员交流与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归纳整理出适合各个年级学生在学校里完成的课外探究内容。

其次,通过和学生一起课外探究与实践总结出一些能力让学生充满兴趣并且能够持续课外探究的策略。比如评价与奖励机制,科学探究成果展示等等。在实践中创新与总结经验。

最后,与家长与教师沟通,希望通过科学课外实践,能够科学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家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取得一些客观的成绩。

二、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月)

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在课题组成员中全面、深入地开展学习和研讨。

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喜欢的课外探究内容与地点,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6月)

按课题方案进行研究、实验、检测、分析,积累资料,在实验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撰写好阶段性报告,进行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

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效果

学生对于科学课外实验的喜爱溢于言表,每次带领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在学校里进行实验时,他们的兴趣高涨。学生在课外探究中学会自主学习,丰富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了更深的认识,体验到科学课外探究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同时我们整理出了一些适合学生在学校内完成的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内容。教师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形成有效解决课外探究中的各种问题的策略,真正使科学课外探究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我们分析了农村小学课外实验开问卷调查的数据并撰写了教改项目阶段小结《农村小学课外实验开展现状问卷调查分析与启示》,整理了科学(3-6年级)课外实验单和学生课外实验活动的一些图片、记录了教改项目研究手册,最后撰写了教改项目研究报告《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探索与总结》。王志芬老师的论文《 小学科学“长时探究”的概念解读与策略分析》获得了2012年市级二等奖。另一篇论文《不能被忽视的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参加2012年区级论文评审正在等待结果。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1、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每周两次在学校教师指导下的进行课外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外实验能够更加的规范而严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生的科学课外探究可以受到教师直接的指导,课后记录和探究都能够更加的规范与明确。

2、为保障小学生的科学课外探究的实验器材提供帮助。

学校可以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小学生的科学课外探究在实验器材上能够得到保障,学生不会因为没有器材而停止课外实践,而能尽情的享受在课外实验的神秘乐趣中。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保证学生的课外探究在学校里完成。

利用下课和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实践,小学生的课外探究在学校里完成时间上也是充裕的,这样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课外实验的参与度,也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五、研究的推广价值

成立学生课外实验兴趣小组,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的场所,使学生在学校里尽情享受实验的乐趣,探究科学的奥秘。能够可以提高学生课外探究的参与率,保证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规范他们的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课外实验参与度,同时家长也会满意于学生有另一个特长。

六、研究的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将长期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切入口,以课外实验为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具有实效的丰富多彩实验活动,肯定会带来不一般的收获。学校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做表面文章,课堂教学相脱节,以及强调物质条件差和缺少经费而不积极主动开展课外实验等倾向。还要引导学生不单只凭兴趣爱好参加课外实验,在参加课外实验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使自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陈华彬 梁玲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8

[3] 沈菲菲 徐春霞 李鑫 《提高课外探究活动的实效》[J] 科学课 2008.07、2008.08

[4] 章鼎儿. 走向科学课的路[J].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8)

[5] 科学课[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2)

附件1:

马山镇中心小学学科教改项目结题及优秀成果评比申请表

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探索与总结

——《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

《小学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在课外做实验,不象在课堂上做那么有时间性,那么有压力,可以说是学生自己的实验,学生是实验活动的主人。有足够的理由我们应该重视课外实验: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 “种子萌发实验”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的能力。科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

但当前的课外探究现状,实在令人困惑,有这样两个案例:

一堂科学公开课——《温度和温度计》刚刚结束。课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作业,要求学生在教室或家里连续测5天温度,并把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温度统计表。一个星期后,教师去调查了他们课外探究的情况,结果令大家震惊,全班54位学生只有3位同学去测量过,其中只有一位同学记录了一天的情况。

无独有偶,一位科学同事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学生用实验验证了水中加盐后马铃薯会浮起来,而且兴趣十分浓厚,当老师提问“你们猜测水中加哪些东西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学生争相作答:“糖、味精、鸡精„„”于是老师说:“那我们课后去研究一下好吗?”学生响亮地齐答:

“好!”第二天老师却了解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真的去做实验!

相信这样的经历许多科学老师都有同感。学生课外探究活动参与率非常低。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基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小学科学学科特点的制约,本人觉得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外探究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原因:

成因一:错误的传统观念是科学课外探究参与率低的根本原因。

1、学校与教师的传统观念中小学科学看成是一门“副科”。 在农村完小许多科学教师都身兼语数科目教学,很少有专职科学教师,更何谈对科学课外探究的指导与管理了。所以许多时候的科学课外探究只有布置没有落实。

2、家长受自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偏科意识往往更为严重。记得我在教学观察小动物时,有一个后续探究活动是观察蚂蚁回家,在反馈时,有部分学生反映了家长制止他们观察活动的情况。对这个结果,我们不能排除家长嫌蚂蚁脏意识的影响,但是在家长心中,语数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科学的课外探究极易受到家长排斥。

成因二:条件的限制与缺乏是科学课外探究参与率低的直接原因。

比如以上案例一《温度与温度计》一课中,农村完小家庭的孩子,试问有几个学生家庭有温度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学生有心要参与本次课外探究活动,他又有心无力。本来温度计的使用与测量就是一个难点,没有温度计就不用谈合理的科学课外探究了。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针对小学生科学课外的现状,本人尝试做以下改进,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实践研究。制定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要整理出一系列适合在学校里完成的学生科学课外探究的内容。通过阅读科学教材和课题组成员交流与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归纳整理出适合各个年级学生在学校里完成的课外探究内容。

其次,通过和学生一起课外探究与实践总结出一些能力让学生充满兴趣并且能够持续课外探究的策略。比如评价与奖励机制,科学探究成果展示等等。在实践中创新与总结经验。

最后,与家长与教师沟通,希望通过科学课外实践,能够科学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家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取得一些客观的成绩。

二、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月)

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在课题组成员中全面、深入地开展学习和研讨。

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喜欢的课外探究内容与地点,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6月)

按课题方案进行研究、实验、检测、分析,积累资料,在实验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撰写好阶段性报告,进行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

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效果

学生对于科学课外实验的喜爱溢于言表,每次带领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在学校里进行实验时,他们的兴趣高涨。学生在课外探究中学会自主学习,丰富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了更深的认识,体验到科学课外探究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同时我们整理出了一些适合学生在学校内完成的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内容。教师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形成有效解决课外探究中的各种问题的策略,真正使科学课外探究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我们分析了农村小学课外实验开问卷调查的数据并撰写了教改项目阶段小结《农村小学课外实验开展现状问卷调查分析与启示》,整理了科学(3-6年级)课外实验单和学生课外实验活动的一些图片、记录了教改项目研究手册,最后撰写了教改项目研究报告《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场所的探索与总结》。王志芬老师的论文《 小学科学“长时探究”的概念解读与策略分析》获得了2012年市级二等奖。另一篇论文《不能被忽视的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参加2012年区级论文评审正在等待结果。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1、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每周两次在学校教师指导下的进行课外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外实验能够更加的规范而严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生的科学课外探究可以受到教师直接的指导,课后记录和探究都能够更加的规范与明确。

2、为保障小学生的科学课外探究的实验器材提供帮助。

学校可以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小学生的科学课外探究在实验器材上能够得到保障,学生不会因为没有器材而停止课外实践,而能尽情的享受在课外实验的神秘乐趣中。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保证学生的课外探究在学校里完成。

利用下课和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实践,小学生的课外探究在学校里完成时间上也是充裕的,这样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课外实验的参与度,也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五、研究的推广价值

成立学生课外实验兴趣小组,让“学校”成为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的场所,使学生在学校里尽情享受实验的乐趣,探究科学的奥秘。能够可以提高学生课外探究的参与率,保证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规范他们的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课外实验参与度,同时家长也会满意于学生有另一个特长。

六、研究的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将长期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切入口,以课外实验为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具有实效的丰富多彩实验活动,肯定会带来不一般的收获。学校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做表面文章,课堂教学相脱节,以及强调物质条件差和缺少经费而不积极主动开展课外实验等倾向。还要引导学生不单只凭兴趣爱好参加课外实验,在参加课外实验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使自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陈华彬 梁玲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8

[3] 沈菲菲 徐春霞 李鑫 《提高课外探究活动的实效》[J] 科学课 2008.07、2008.08

[4] 章鼎儿. 走向科学课的路[J].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8)

[5] 科学课[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2)


相关内容

  • 县级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书
  • 寿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成果鉴定书 课题批准号: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所 在 单 位: 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张 永 刘道圣 寿县余集初级中学 年 9 月 10 日 填 表 日 期: 2012 寿县教育局教研室制 一.基本情况 成果主件 提 交 鉴 定 的 成 果 申请鉴定方式 ...

  • 翼城中学教研室工作职责
  • 翼城中学教研室工作职责 一.宗旨 1.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2.学校教科室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受学校行政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3.学校教科室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应立足于"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开发师生的潜能为主线"的办学 ...

  •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题是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为加强法律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9月由攀枝花学院批准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 ...

  •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 《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教师科研工作条例 为实现“创名牌学校、当一流教师”的目标,促进我校争创科研示范校、教师争 ...

  • 科研立项申请书
  • 各单位、各部门: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加强教育教学科研先导作用,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及管理暂行办法》(校教字[xx] ...

  • 小学教科研制度
  • 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战略管理,实现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对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第二条 学校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科室主任等为成员,全面负责学校的 ...

  • 水湾镇小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 水湾镇小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教育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做到课题研究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办法以试行,不当之外在实践中作相应调整. 一.选题 1.在科研课题申请立项之前,所选课题应具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能性.超前性,并结合当前教改动态,本校 ...

  • 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二)
  • 新田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教育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做到课题研究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办法以试行,不当之外在实践中作相应调整。   一、选题   1、在科研课题申请立项之前,所选课题应具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能性、超前性,并结合当前教改动 ...

  • 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 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1、为保证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效开展;正常、有序的进行,充分调动学校各层次教育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如期地按计划实施预定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与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