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阶段报告

《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课题

阶段性研究报告

本课题自2012年12月份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积极筹备开题以及课题的研究、实践工作。一年来,在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成员齐心合力,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现在,将我校申报的《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的课题开展情况,从以下几方面作简要的介绍,恳请诸位指正。

一、课题方案的介绍

(一)、问题的提出

1.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多样化的客观需求,就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实践;教育还要同时引领社会发展,要适应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特点,达到“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其核心是在适应现实发展的基础上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进行“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研究,努力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发展的自主性、创新的能动性是落实语文教学的现实选择之一。

2.扎实改革现实课堂的需要

通过不同形式的调研和访谈,我们发现,当前在作文教学观念陈旧,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无特色,处于无序状态,学生写得被动,效率低下。学生往往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转,仍然是学习的仆从。因此,作文教学急需改进,急需创新。

从教育教学实际看,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天然施压,“应试教育”的过于功利,教师视野狭窄等原因正在使部分教师走向应付教学的状态。而由于传统上的“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是作文评价的重要价值取向,以致造成学生作文为了迎合某一目标而绞尽脑汁,出现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现象,学生所呈现的材料往往并非是生活原貌,表达的往往并非是自身思想与感情,思维酷似,无创造力的克隆现象随处出现,几乎都成为“复制品”。由平时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平时作文时不愿写,写不出或写不好,而在不为写作而进行书面表达时却表现出超常水平的现象俯拾皆是(如书信、随笔等),由此不难看出,在一定因素的诱发下自然生成的语言表达,它如汩汩甘泉清纯鲜活,充满生命力。让言语自然生成才是真正的作文。鉴于此,我们提出“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研究, 对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 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的自主性、创新的能动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特别是当今推行高效优质课堂,提倡回归到“教学生学”的教学本质的追求,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建构知识的意义,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用以人为本的热忱和科学有序的方法,引领学生享受高效优质课堂带给他们的成长幸福,更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3.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市小学读书蓓蕾工程的开展,在全市小学范围内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学生长期学习和发展看,一项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而在初中学校实施读写工程就是小学读书蓓蕾工程的延续与提升。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在阅读和写作上,高考阅读和写作的考查分量最重,高考备考的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在阅读和写作上,老师们最感动头痛的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太差,急功近利式的迎考只能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而初中实施语文日记随笔式写作就是为高中语文读写系统训练,打好基础。

4.改变写作教学现状的需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在语文课历来占有很大的比重: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平时的日记、练笔,语文试卷中作文分数几乎能达到总分值的一半。所有这一切,均能证明写作教学的重要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写作指导架空,作文课耗时多、效率低,教学形式自由涣散,教师上课布置完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后便无所事事,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写出来的文章却大都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甚至文理不通,错别字满篇。有的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眉头紧锁,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存在着“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的现象。而且作文批改与评价空泛,千篇一律的批改形式,或是缺乏针对性的几句评语,或是简单地打个分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作文焉能不愁?同时新教材虽然注重了读写听说一体化综合训练,注重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体验和情感熏陶,然而它缺乏全面科学的过程指导和训练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乏常见文体规范的训练。受其影响,在具体操作中,作文教学陷入了盲目、无序、低效的泥潭。怎样改变作文教学盲目、无序、低效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如何根据学生生活和身心发展的实际,优化整合新教材中的读写教学资源,梳理出一个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把初中作文训练纳入到科学有序、循序渐进的轨道上来。

而学生喜欢时间自由、环境宽松的作文训练方式。学生可以选择清晨夜晚, 茶余饭后, 可以在教室、阅览室、宿舍, 兴之所至, 想写就写, 文体不限, 表达手法多样, 写多少算多少, 随随便便, 自由自在。这符合现代学生的个性,也符合写作的常态,也正是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精髓所在。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课题研究可以实现现行作文教学内容的“破”与“立”。现行的作文教学内容较为随意,缺乏一定的训练计划和序列,而且作文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也相对集中和狭窄。很多情况下,训练的内容和学生在课上所学内容是不相干的,有时候训练内容并不是学生想写的;当学生想写想说的时候又缺乏一定的引导,导致学生写作随意乃至无话可说,从而导致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惧怕。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课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极大地打破了现行作文教学内容随意和无序的局面,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作文训练内容体系,体现写作内容的计划性和序列化,从而实现了现行作文训练内容的“破”与“立”。

2、课题研究可以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拓展写作的内容。写作训练从来就没有和学生的阅读真正结合起来,写的时候没有灵感,有灵感的时候却没有去写。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及时让学生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让学生随记、摘录、点评,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写作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写作贯穿于整个学习和生活中去,实现习作的时时和处处,极大拓展了写作的内容。

3、课题研究可以拓展学生写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由于写作内容的多种多样,从而实现了写作形式的多样,有缩写、扩写、改写、续写、日记、随笔、点评、摘录、仿写等等,打破了以往写作的定时间、定内容的单一枯燥局面,学生的写作视野得到了拓展、心灵得到了解放,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师生对课文的解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的习作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语文课堂阅读学习,没有深入的阅读就没有成功的作品。语文的阅读是学生和文本、作者、编者、教师之间的深入的对话过程,为了写出好的作品,学生必须沉下心去,静静阅读,深入文本、深入人物,和文本和人物进行真正的对话,这些对话也正是阅读教学成功开展的基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课的效率。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各地以“自能阅读”、“自能作文”等为切入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研究则比较多。其中,以山西省原晋中地区教研室从1992年秋季开始,在所辖八个县实验小学开始的“自能作文”实验与研究取得的效果比较好。还有上海闸北地区的“自由式写作训练”也有明显的效果。以上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但是,我们认为,以上研究尽管贡献颇多,但策略单一,只以某个环节为样本,仍是技术化层面的操作,没有建立起序列化的操作模式及有效的推动机制,缺乏理念的引导。并且以一个区域的所有中学为样本,把作文教学的诸环节都纳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并取得很好的具有区域普及和推广作用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探索还很少。所以,我们认为本课题有很大的研究和创新的空间。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叶圣陶的教育教学理论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朴素而又深刻地描述成功语文教学的特征:“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反复强调:“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解决问题,在于创造。我们认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通过展示这个例子的解剖过程,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内在性,并由此为起点,把学生的视线接引到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让他们在积累与验证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达到“自教”的目的。这也是提出随笔训练的直接根据。

2.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布鲁纳认为教育“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教育旨在发展智力。一方面,教育过程要向学生传递作为组成人类文化的总和的某些部分,形成个体的生活能力、自觉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教育还必须寻求发展学生的智力,以便学习者有能力去超越现有社会的文化水平,以适当的方式革新现有的文化,以营造本身的内在文化体系。”从生活中获得灵感,有感而发,构建随笔式训练的思路,应该是语文教学人文化的体现。

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在外界教育影响下,能动地对自己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提高活动,是人们以一定的自我信念和自我完善的志向出发,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学习活动。教师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各种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怀着纯真的情感去参与写作活动。

4.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 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 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而此课题的探索正是突破模式的束缚,还学生自由写作,有感而发的本性。这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体现。

5.实践基础

市近几年实施的小学读书蓓蕾工程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氛围。去年以来,全市教学改革进一步聚焦学校内涵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创造出了很多新鲜经验,势头良好,发展后劲十足。在这种局面下,我们提出“日记随笔式训练”建设与研究并以此规范和提升

各校的典型做法,切入恰当,时机良好,相信必将得到全市中学语文教师的认同,也一定会给我县教育再添新的光彩。

(五)、课题概念界定:

1.“日记” 顾名思义,就是天天写,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的事情的真实记录及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其本质在于培养天天写的习惯,让写作如同说话、吃饭一样,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2. “随笔” 就是日常生活中有感而发随时随地随手写下的小文章,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 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 所以需要及时捕捉, 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 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 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 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

随笔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都可以写,教师通过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痛苦,接受理想的震撼,品味激情的燃烧,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同时,随笔也是学生心灵的栖息地,是发现问题的地方,老师在领悟真爱的同时充当良师益友,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做人。从这层意义上讲,随笔不仅是老师走进学生内心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3.“随笔作文” 是一种自由的写作,教师不给学生命题,也不在写作内容和形式上作硬性规定。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 文字也可长可短, 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 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 不说不快, 您也不必硬憋着, 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随笔作文意随笔行,自由驰骋,给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促进学生养成自由写作的习惯,树立自由写作的观念,丰富作文的源头活水。随笔式写作有如下几个特点:(1)作文内容来自学生生活,一定是真人真事,真情实感;(2)体裁不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3)作文完成的时间不限,一天完成一篇可以,一个星期完成一篇也行,但在一定的阶段,必须完成一定的篇数;(4)字数不做硬性规定,但要把事情说清楚,把想法表达完整,可以逐步增加字数。

4.“训练” 就是优化写作训练体系,通过“先分后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整体推进,坚持训练”,三年下来,能确保达成新课标第四学段(七~九年级)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的写作量化目标,真正达到“用我手写我心”的教学要求。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挖掘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练什么”的问题。课题将立足于课堂阅读、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综合性学习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每一个方面中挖掘出可写的内容。(1)在课堂阅读中找准读和写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去写。文笔优美的文章就重点训练朗读,点评赏析,积累优美词句;写作方法巧妙的文章就重点体会赏析方法,尝试用此方法进行写作;课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就可以训练附属概括;较短的文章就可以训练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缩写;诗词歌赋类文章可以进行改写;文本有留白的可以进行续写或补写 ;人物描写传神的可以进行仿例片段等等。(2)依托必读名著和阅读课文章进行摘录、点评赏析,感悟随想等随笔式写作。(3)学生的实践生活中如果有了一些感想和体会依托日记进行写作表达,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长经历。(4)每个年级每学期的语文教学都有六个综合性学习,围绕这些综合性学习设计一定的作文题目,进行主体性写作训练。

2、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序列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先练什么后练什么” 和“为什么练这些”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主要分为“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框架之研究。”和“日记随笔式自主性写作“读书随笔”训练板块内容之研究。”依托两项研究,对学生进行限制性分解训练。 “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框架之研究”分为写法技巧训练和

文体结构训练两部分,前者包括三大实用问题的拟题、开篇、主体、结尾的写法、表达顺序、语言 ;散文、诗歌、小小说的写法;人物、景物、场面等片段的写法;画龙点睛等12中常用写作技法;后者包括常规文体结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的训练和创新文体结构(寓言童话题、片段拼粘体、日记体、新闻体、书信体、说明书体、采访录体、故事新编体、散文诗体、实验报告体、小小说体、剧本体、诗歌体)训练。将学生的作文能力分解为若干个有机组成部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年级、分学期、分周依次进行分解训练。

“日记随笔式自主性写作“读书随笔”训练板块内容之研究”主要研究读书随笔的训练内容,主要有仿写、续写、改写、补写等读写结合练习、教科书中“名著导读”中所列名著的读书随笔,精美诗文阅读随笔、其他课外优秀读物的读书随笔。引导学生围绕三大内容(课文读写结合练习、必读名著阅读随笔、精美诗文阅读随笔),选用摘录式、批注式提纲式、摘要式、随感式、评析式五种形式,分学期、分年级,由易到难,坚持在教科书或者读书随笔上训练。七八年级着重进行摘录式、批注式、摘要式、提纲式读书随笔训练和课内外读书结合训练,牛年级着重进行随感评析式读书随笔训练和课内外读写结合训练。

3、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体现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怎么练”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写法技巧“入格”训练和文体结构“入格”和“出格”训练两方面进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法技巧和文体结构。所谓“格”,就是“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框架”中的一个个微格。在内容序列框架中,按照学生的学情和习作能力将训练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将训练内容纳入一个个微格之中,加强微格训练。

加强写法技巧的入格训练主要从以下两种途经和方法。 一是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序列组织相关训练项目,初中阶段分别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等方面进行写作方法分解训练,并以记叙文为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技巧。二是从课文中归纳写作技巧,慈宁宫随堂进行微格作文仿写训练。教材上的课文大多是经典之作,每一篇都有它独特的写作技巧,在教学时和学生一起归纳每课的写作技巧命名为“写作亮点”,坚持归纳仿写。

加强文体结构的入格和出格训练。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要求我们在抓好学生常规文体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训练“非常规文体”的写作。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序列规划,在中学三年的作文训练中,除了常规文体结构训练的同时,还要训练寓言童话题、片段拼粘体、日记体、新闻体、书信体、说明书体、采访录体、故事新编体、散文诗体、实验报告体、小小说体、剧本体、诗歌体等富有创新思维的文体结构的写作。前者是强化文体结构的入格训练,让学生掌握文体结构套路;后者即文体结构的出格训练,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要求,加强训练,使他们超越常规文体结构套路,出彩出新。

对于自主性写作,则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坚持在教科书上或者读书笔记上训练,在上面做批注、列提纲、写提要、或者做摘录,每周两篇随笔,一篇精要摘读或者阅读随感,一篇生活见闻或者生活体验;两个月读一本名著。学校将为学生设计适当的读书笔记随笔本,让学生随手记下自己阅读体会,摘抄自己喜欢的精彩语段,仿写、点评精彩语段,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4、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跟进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练不好怎么办”的问题。此处的“练不好”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所写出的内容和训练的内容不相符,另外一种是学生表达的不够好。写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生不理解训练内容;二是学生写作水平较低;三是教师提供的写作训练内容不恰当;四是内容呈现的形式不科学。为此,学校要精心设计好专门的作文本和随笔日记本。在每次的训练开始前教师精心设计好选题,针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写法讲解指导,之后让学生阅读例文,让学生深刻理解此次的写作训练目的和写法。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的,要及时点评,做好鼓励督促,让其阅读

借鉴优秀习作,慢慢提高其写作水平。提倡教师和学生同写下水文。

(七)、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内容体系框架,教师上课实验效果,课后进行总结评价并改进。

2、案例研究法。选取优秀作文教学的课例或者杂志上发表的作文教学实录进行学习研究,撷取期中适合的内容进行研究。

3、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他人的经验,深入理解教学解读。查找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找出自己的文本教学解读研究的方法和路子。

(八)、研究阶段

1、 准备阶段 ( 2013.01—2013.02)

(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课题成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培训课题教师。

(3)对课题研究涉及的领域作初步调查和初步研究,完成课题立项申报书。

2、实施阶段 (2013.03—2013.012)

(1)搜集、整理、学习有关资料。

(2)研究优秀作文课例,探索 作文写作训练内容体系。

(3)初步形成各年级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

3、推广阶段 (2014.04—2014.11)

(1)实践推广。

(2)反馈补偿改进。

4、总结阶段 (2014.12)

运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效,完成课题的总结分析,形成结题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九)、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紧靠教学一线,解语文教师之所需、所急,将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本课题研究人员系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学历以及知识层次较高,有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经验,完全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物质基础较好。学校对本课题的确立非常重视,将提供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本课题的研究,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十)、成果形式

1、阶段成果:论文、教学实录、学生作品 2、最终成果:报告

二、课题开展的情况

从课题成立、研究至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准备

课题研究的关键是教师。虽然课题组成员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日记随笔式作文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缺少经验。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开题时就进行了系统的相关理论学习,让全体课题组成员对日记随笔式作文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以及如何研究

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每个成员能独立自主的开展研究。同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明确了任务,保证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为了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特别调整课程,每周专门开辟阅读课,专门开辟了学生阅读教室三间,图书3万多册,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办理了借阅卡。为了管理、指导学生的写作,课题组结合研究实际情况设计、分年级编写了《写作训练导航》,学校每学期都投入金2.4万元印刷,目前已经印刷三期,前后投入7万余元。

(二)夯实管理

课题申报后就纳入学校教科研计划中,定期接受学校的检查、评估和指导,受学校直接管理。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后,制定了课题研究制度,如:每学期要制定具体的短期研究计划,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一般每月一次),交流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研究困惑与困难,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或内容;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写下学习心得及教学反思;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在每个研究阶段至少撰写研究心得或论文两篇;每次专题活动或研究课有记录等等。课题组分年级搞好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三)加强学习

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喜欢作文,乐写作文,同时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式得到改变,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教师入手,从学习入手,“厚积而薄发”。学期始,我们先召开课题组会议,一起讨论课题研究计划,探讨在课题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课题组先后组织大家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等杂志上的相关专题,鼓励大家撰写学习心得与反思,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课题沙龙活动,这一个个举措逐渐转变了课题组成员的习作教学观念,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也使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我们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交流平台。课题组联合校语文教研组,聘请语文专家朱川彬老师每周三来校听课、评课、讲座,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等活动。积极开展公开教学,定期安排一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相互切磋,共营互惠。这些学习有效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分年级研究

所谓随笔式作文是指不受内容、形式的限制,心之所想,兴之所至,形诸文字,是为随笔式作文。内容可以是日记、读后感、书信、摘抄等,形式可以是读书卡、手抄报、自编书等。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让学生坚持写随笔式作文。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写人的,有记事的,有写景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影视观感的。针对学生作文水平情况,课题组总体规划,分级研究,分别设计、撰写了《写作训练导航》。

《导航》把每个教学单元分成三周,运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相应的训练内容,简明概括,一目了然,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突出话题的导向作用。

《导航》设置七个栏目,包括本周推荐、学习进度、课文练笔参考话题、作文训练导航、技巧点拨、每周一得、素材积累。这七个栏目主题相关,内容相同,相互照应,一话题为中心,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欣赏文艺,体验生活,构思作文,让学生明白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定位,学会写作知识。《本周推荐》涵盖书籍、视频、音乐、网址、活动等不同领域,旨

在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他们搜集和选择资料的能力。《学习进度》意在提醒学生提前预习新课、构思作文或者积累素材。《课文练笔参考话题》从课文内容出发,练习实际教学,提出三四个写作的参考话题,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和写作有机练习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参考话题,可全选,也可以选择其中两个。《写作训练导航》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线,旨在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和写作技巧。七八年级的写作内容训练主线和构思训练相同,分别为“写人记事写景”与“一体化五步构思法”,但是,在写作技巧训练方面各有所侧重,七年级侧重作文形式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尝试各种写作的形式,可日记、可随笔、可缩写、可扩写、改写、续写,可小说、可寓言、童话、可日记体、可题记式、书信式、实验报告式等等,多形式的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八年级侧重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写作训练导航》另行刊印写作本,专门进行写法和构思的训练。《技巧点拨》从作文的开头、结尾,以及人物的写法等等方面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每周一得》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名句、名言等方面的积累,拓展学生的知识含量。《素材积累》实为附录部分,其中列举了很多古今名人事例并进行作文引用分析,大量充实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让学生在写作

《导航》内容结贴教学,如下图所示:

《导航》各年级训练内容如下: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收获

1、激发了学生习作热情,学生习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在课题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广开渠道,如开设作文园地、优秀作文展版等,帮助学生展示优秀作文,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征文比赛,结果是硕果累累。学生们除了习作之外,每个班级还设计了自己的班报。一个个光环增强了孩子们写作的信心,也照亮了作文改革的前进道路。

2、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经过一年的研究,参与研究的教师教科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逐渐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研究期间,老师们撰写了不少的心得体会和随笔、论文,一些教师的作品还公开发表了。

四、课题研究的困惑

课题研究从2013年3月开题以来,已接近一年时间了,我们学校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很多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但是,我们感到,这些探索都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且,每一学期似乎都在重复着上学期的操作,没有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层层深入的操作体系。另外,如何让作文讲评更具实效,既要关注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又兼顾到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评改中得到提高。

这一点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口进行研究。课题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而裹足不前,我们恳请领导专家能进一步指点迷津,引领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争取获得更大的收获。

五、课题下阶段的研究计划及措施

我们将在下阶段的研究中,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针对自身理论知识状况,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学校图书馆的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举办讲座、读书沙龙等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成功的研究经验为己所用。

2、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每次活动都要求围绕专题开展一次理论学习,并指定一人执教一节研究课,要求每位组员围绕专题进行评课。并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踊跃投稿,让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 临沭三初课题组 2014.2

《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课题

阶段性研究报告

本课题自2012年12月份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积极筹备开题以及课题的研究、实践工作。一年来,在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成员齐心合力,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现在,将我校申报的《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的课题开展情况,从以下几方面作简要的介绍,恳请诸位指正。

一、课题方案的介绍

(一)、问题的提出

1.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多样化的客观需求,就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实践;教育还要同时引领社会发展,要适应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特点,达到“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其核心是在适应现实发展的基础上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进行“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研究,努力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发展的自主性、创新的能动性是落实语文教学的现实选择之一。

2.扎实改革现实课堂的需要

通过不同形式的调研和访谈,我们发现,当前在作文教学观念陈旧,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无特色,处于无序状态,学生写得被动,效率低下。学生往往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转,仍然是学习的仆从。因此,作文教学急需改进,急需创新。

从教育教学实际看,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天然施压,“应试教育”的过于功利,教师视野狭窄等原因正在使部分教师走向应付教学的状态。而由于传统上的“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是作文评价的重要价值取向,以致造成学生作文为了迎合某一目标而绞尽脑汁,出现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现象,学生所呈现的材料往往并非是生活原貌,表达的往往并非是自身思想与感情,思维酷似,无创造力的克隆现象随处出现,几乎都成为“复制品”。由平时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平时作文时不愿写,写不出或写不好,而在不为写作而进行书面表达时却表现出超常水平的现象俯拾皆是(如书信、随笔等),由此不难看出,在一定因素的诱发下自然生成的语言表达,它如汩汩甘泉清纯鲜活,充满生命力。让言语自然生成才是真正的作文。鉴于此,我们提出“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研究, 对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 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的自主性、创新的能动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特别是当今推行高效优质课堂,提倡回归到“教学生学”的教学本质的追求,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建构知识的意义,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用以人为本的热忱和科学有序的方法,引领学生享受高效优质课堂带给他们的成长幸福,更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3.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市小学读书蓓蕾工程的开展,在全市小学范围内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学生长期学习和发展看,一项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而在初中学校实施读写工程就是小学读书蓓蕾工程的延续与提升。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在阅读和写作上,高考阅读和写作的考查分量最重,高考备考的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在阅读和写作上,老师们最感动头痛的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太差,急功近利式的迎考只能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而初中实施语文日记随笔式写作就是为高中语文读写系统训练,打好基础。

4.改变写作教学现状的需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在语文课历来占有很大的比重: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平时的日记、练笔,语文试卷中作文分数几乎能达到总分值的一半。所有这一切,均能证明写作教学的重要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写作指导架空,作文课耗时多、效率低,教学形式自由涣散,教师上课布置完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后便无所事事,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写出来的文章却大都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甚至文理不通,错别字满篇。有的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眉头紧锁,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存在着“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的现象。而且作文批改与评价空泛,千篇一律的批改形式,或是缺乏针对性的几句评语,或是简单地打个分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作文焉能不愁?同时新教材虽然注重了读写听说一体化综合训练,注重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体验和情感熏陶,然而它缺乏全面科学的过程指导和训练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乏常见文体规范的训练。受其影响,在具体操作中,作文教学陷入了盲目、无序、低效的泥潭。怎样改变作文教学盲目、无序、低效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如何根据学生生活和身心发展的实际,优化整合新教材中的读写教学资源,梳理出一个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把初中作文训练纳入到科学有序、循序渐进的轨道上来。

而学生喜欢时间自由、环境宽松的作文训练方式。学生可以选择清晨夜晚, 茶余饭后, 可以在教室、阅览室、宿舍, 兴之所至, 想写就写, 文体不限, 表达手法多样, 写多少算多少, 随随便便, 自由自在。这符合现代学生的个性,也符合写作的常态,也正是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精髓所在。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课题研究可以实现现行作文教学内容的“破”与“立”。现行的作文教学内容较为随意,缺乏一定的训练计划和序列,而且作文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也相对集中和狭窄。很多情况下,训练的内容和学生在课上所学内容是不相干的,有时候训练内容并不是学生想写的;当学生想写想说的时候又缺乏一定的引导,导致学生写作随意乃至无话可说,从而导致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惧怕。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课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极大地打破了现行作文教学内容随意和无序的局面,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作文训练内容体系,体现写作内容的计划性和序列化,从而实现了现行作文训练内容的“破”与“立”。

2、课题研究可以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拓展写作的内容。写作训练从来就没有和学生的阅读真正结合起来,写的时候没有灵感,有灵感的时候却没有去写。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及时让学生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让学生随记、摘录、点评,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写作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写作贯穿于整个学习和生活中去,实现习作的时时和处处,极大拓展了写作的内容。

3、课题研究可以拓展学生写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由于写作内容的多种多样,从而实现了写作形式的多样,有缩写、扩写、改写、续写、日记、随笔、点评、摘录、仿写等等,打破了以往写作的定时间、定内容的单一枯燥局面,学生的写作视野得到了拓展、心灵得到了解放,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师生对课文的解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的习作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语文课堂阅读学习,没有深入的阅读就没有成功的作品。语文的阅读是学生和文本、作者、编者、教师之间的深入的对话过程,为了写出好的作品,学生必须沉下心去,静静阅读,深入文本、深入人物,和文本和人物进行真正的对话,这些对话也正是阅读教学成功开展的基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课的效率。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各地以“自能阅读”、“自能作文”等为切入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研究则比较多。其中,以山西省原晋中地区教研室从1992年秋季开始,在所辖八个县实验小学开始的“自能作文”实验与研究取得的效果比较好。还有上海闸北地区的“自由式写作训练”也有明显的效果。以上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但是,我们认为,以上研究尽管贡献颇多,但策略单一,只以某个环节为样本,仍是技术化层面的操作,没有建立起序列化的操作模式及有效的推动机制,缺乏理念的引导。并且以一个区域的所有中学为样本,把作文教学的诸环节都纳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并取得很好的具有区域普及和推广作用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探索还很少。所以,我们认为本课题有很大的研究和创新的空间。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叶圣陶的教育教学理论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朴素而又深刻地描述成功语文教学的特征:“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反复强调:“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解决问题,在于创造。我们认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通过展示这个例子的解剖过程,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内在性,并由此为起点,把学生的视线接引到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让他们在积累与验证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达到“自教”的目的。这也是提出随笔训练的直接根据。

2.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布鲁纳认为教育“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教育旨在发展智力。一方面,教育过程要向学生传递作为组成人类文化的总和的某些部分,形成个体的生活能力、自觉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教育还必须寻求发展学生的智力,以便学习者有能力去超越现有社会的文化水平,以适当的方式革新现有的文化,以营造本身的内在文化体系。”从生活中获得灵感,有感而发,构建随笔式训练的思路,应该是语文教学人文化的体现。

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在外界教育影响下,能动地对自己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提高活动,是人们以一定的自我信念和自我完善的志向出发,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学习活动。教师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各种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怀着纯真的情感去参与写作活动。

4.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 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 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而此课题的探索正是突破模式的束缚,还学生自由写作,有感而发的本性。这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体现。

5.实践基础

市近几年实施的小学读书蓓蕾工程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氛围。去年以来,全市教学改革进一步聚焦学校内涵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创造出了很多新鲜经验,势头良好,发展后劲十足。在这种局面下,我们提出“日记随笔式训练”建设与研究并以此规范和提升

各校的典型做法,切入恰当,时机良好,相信必将得到全市中学语文教师的认同,也一定会给我县教育再添新的光彩。

(五)、课题概念界定:

1.“日记” 顾名思义,就是天天写,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的事情的真实记录及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其本质在于培养天天写的习惯,让写作如同说话、吃饭一样,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2. “随笔” 就是日常生活中有感而发随时随地随手写下的小文章,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 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 所以需要及时捕捉, 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 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 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 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

随笔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都可以写,教师通过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痛苦,接受理想的震撼,品味激情的燃烧,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同时,随笔也是学生心灵的栖息地,是发现问题的地方,老师在领悟真爱的同时充当良师益友,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做人。从这层意义上讲,随笔不仅是老师走进学生内心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3.“随笔作文” 是一种自由的写作,教师不给学生命题,也不在写作内容和形式上作硬性规定。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 文字也可长可短, 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 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 不说不快, 您也不必硬憋着, 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随笔作文意随笔行,自由驰骋,给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促进学生养成自由写作的习惯,树立自由写作的观念,丰富作文的源头活水。随笔式写作有如下几个特点:(1)作文内容来自学生生活,一定是真人真事,真情实感;(2)体裁不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3)作文完成的时间不限,一天完成一篇可以,一个星期完成一篇也行,但在一定的阶段,必须完成一定的篇数;(4)字数不做硬性规定,但要把事情说清楚,把想法表达完整,可以逐步增加字数。

4.“训练” 就是优化写作训练体系,通过“先分后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整体推进,坚持训练”,三年下来,能确保达成新课标第四学段(七~九年级)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的写作量化目标,真正达到“用我手写我心”的教学要求。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挖掘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练什么”的问题。课题将立足于课堂阅读、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综合性学习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每一个方面中挖掘出可写的内容。(1)在课堂阅读中找准读和写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去写。文笔优美的文章就重点训练朗读,点评赏析,积累优美词句;写作方法巧妙的文章就重点体会赏析方法,尝试用此方法进行写作;课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就可以训练附属概括;较短的文章就可以训练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缩写;诗词歌赋类文章可以进行改写;文本有留白的可以进行续写或补写 ;人物描写传神的可以进行仿例片段等等。(2)依托必读名著和阅读课文章进行摘录、点评赏析,感悟随想等随笔式写作。(3)学生的实践生活中如果有了一些感想和体会依托日记进行写作表达,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长经历。(4)每个年级每学期的语文教学都有六个综合性学习,围绕这些综合性学习设计一定的作文题目,进行主体性写作训练。

2、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序列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先练什么后练什么” 和“为什么练这些”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主要分为“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框架之研究。”和“日记随笔式自主性写作“读书随笔”训练板块内容之研究。”依托两项研究,对学生进行限制性分解训练。 “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框架之研究”分为写法技巧训练和

文体结构训练两部分,前者包括三大实用问题的拟题、开篇、主体、结尾的写法、表达顺序、语言 ;散文、诗歌、小小说的写法;人物、景物、场面等片段的写法;画龙点睛等12中常用写作技法;后者包括常规文体结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的训练和创新文体结构(寓言童话题、片段拼粘体、日记体、新闻体、书信体、说明书体、采访录体、故事新编体、散文诗体、实验报告体、小小说体、剧本体、诗歌体)训练。将学生的作文能力分解为若干个有机组成部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年级、分学期、分周依次进行分解训练。

“日记随笔式自主性写作“读书随笔”训练板块内容之研究”主要研究读书随笔的训练内容,主要有仿写、续写、改写、补写等读写结合练习、教科书中“名著导读”中所列名著的读书随笔,精美诗文阅读随笔、其他课外优秀读物的读书随笔。引导学生围绕三大内容(课文读写结合练习、必读名著阅读随笔、精美诗文阅读随笔),选用摘录式、批注式提纲式、摘要式、随感式、评析式五种形式,分学期、分年级,由易到难,坚持在教科书或者读书随笔上训练。七八年级着重进行摘录式、批注式、摘要式、提纲式读书随笔训练和课内外读书结合训练,牛年级着重进行随感评析式读书随笔训练和课内外读写结合训练。

3、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体现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怎么练”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写法技巧“入格”训练和文体结构“入格”和“出格”训练两方面进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法技巧和文体结构。所谓“格”,就是“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框架”中的一个个微格。在内容序列框架中,按照学生的学情和习作能力将训练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将训练内容纳入一个个微格之中,加强微格训练。

加强写法技巧的入格训练主要从以下两种途经和方法。 一是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序列组织相关训练项目,初中阶段分别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等方面进行写作方法分解训练,并以记叙文为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技巧。二是从课文中归纳写作技巧,慈宁宫随堂进行微格作文仿写训练。教材上的课文大多是经典之作,每一篇都有它独特的写作技巧,在教学时和学生一起归纳每课的写作技巧命名为“写作亮点”,坚持归纳仿写。

加强文体结构的入格和出格训练。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要求我们在抓好学生常规文体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训练“非常规文体”的写作。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序列规划,在中学三年的作文训练中,除了常规文体结构训练的同时,还要训练寓言童话题、片段拼粘体、日记体、新闻体、书信体、说明书体、采访录体、故事新编体、散文诗体、实验报告体、小小说体、剧本体、诗歌体等富有创新思维的文体结构的写作。前者是强化文体结构的入格训练,让学生掌握文体结构套路;后者即文体结构的出格训练,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要求,加强训练,使他们超越常规文体结构套路,出彩出新。

对于自主性写作,则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坚持在教科书上或者读书笔记上训练,在上面做批注、列提纲、写提要、或者做摘录,每周两篇随笔,一篇精要摘读或者阅读随感,一篇生活见闻或者生活体验;两个月读一本名著。学校将为学生设计适当的读书笔记随笔本,让学生随手记下自己阅读体会,摘抄自己喜欢的精彩语段,仿写、点评精彩语段,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4、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之跟进研究。本内容主要研究解决“练不好怎么办”的问题。此处的“练不好”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所写出的内容和训练的内容不相符,另外一种是学生表达的不够好。写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生不理解训练内容;二是学生写作水平较低;三是教师提供的写作训练内容不恰当;四是内容呈现的形式不科学。为此,学校要精心设计好专门的作文本和随笔日记本。在每次的训练开始前教师精心设计好选题,针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写法讲解指导,之后让学生阅读例文,让学生深刻理解此次的写作训练目的和写法。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的,要及时点评,做好鼓励督促,让其阅读

借鉴优秀习作,慢慢提高其写作水平。提倡教师和学生同写下水文。

(七)、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内容体系框架,教师上课实验效果,课后进行总结评价并改进。

2、案例研究法。选取优秀作文教学的课例或者杂志上发表的作文教学实录进行学习研究,撷取期中适合的内容进行研究。

3、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他人的经验,深入理解教学解读。查找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找出自己的文本教学解读研究的方法和路子。

(八)、研究阶段

1、 准备阶段 ( 2013.01—2013.02)

(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课题成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培训课题教师。

(3)对课题研究涉及的领域作初步调查和初步研究,完成课题立项申报书。

2、实施阶段 (2013.03—2013.012)

(1)搜集、整理、学习有关资料。

(2)研究优秀作文课例,探索 作文写作训练内容体系。

(3)初步形成各年级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内容。

3、推广阶段 (2014.04—2014.11)

(1)实践推广。

(2)反馈补偿改进。

4、总结阶段 (2014.12)

运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效,完成课题的总结分析,形成结题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九)、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紧靠教学一线,解语文教师之所需、所急,将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本课题研究人员系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学历以及知识层次较高,有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经验,完全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物质基础较好。学校对本课题的确立非常重视,将提供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本课题的研究,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十)、成果形式

1、阶段成果:论文、教学实录、学生作品 2、最终成果:报告

二、课题开展的情况

从课题成立、研究至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准备

课题研究的关键是教师。虽然课题组成员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日记随笔式作文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缺少经验。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开题时就进行了系统的相关理论学习,让全体课题组成员对日记随笔式作文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以及如何研究

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每个成员能独立自主的开展研究。同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明确了任务,保证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为了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特别调整课程,每周专门开辟阅读课,专门开辟了学生阅读教室三间,图书3万多册,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办理了借阅卡。为了管理、指导学生的写作,课题组结合研究实际情况设计、分年级编写了《写作训练导航》,学校每学期都投入金2.4万元印刷,目前已经印刷三期,前后投入7万余元。

(二)夯实管理

课题申报后就纳入学校教科研计划中,定期接受学校的检查、评估和指导,受学校直接管理。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后,制定了课题研究制度,如:每学期要制定具体的短期研究计划,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一般每月一次),交流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研究困惑与困难,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或内容;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写下学习心得及教学反思;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在每个研究阶段至少撰写研究心得或论文两篇;每次专题活动或研究课有记录等等。课题组分年级搞好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三)加强学习

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喜欢作文,乐写作文,同时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式得到改变,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教师入手,从学习入手,“厚积而薄发”。学期始,我们先召开课题组会议,一起讨论课题研究计划,探讨在课题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课题组先后组织大家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等杂志上的相关专题,鼓励大家撰写学习心得与反思,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课题沙龙活动,这一个个举措逐渐转变了课题组成员的习作教学观念,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也使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我们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交流平台。课题组联合校语文教研组,聘请语文专家朱川彬老师每周三来校听课、评课、讲座,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等活动。积极开展公开教学,定期安排一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相互切磋,共营互惠。这些学习有效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分年级研究

所谓随笔式作文是指不受内容、形式的限制,心之所想,兴之所至,形诸文字,是为随笔式作文。内容可以是日记、读后感、书信、摘抄等,形式可以是读书卡、手抄报、自编书等。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让学生坚持写随笔式作文。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写人的,有记事的,有写景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影视观感的。针对学生作文水平情况,课题组总体规划,分级研究,分别设计、撰写了《写作训练导航》。

《导航》把每个教学单元分成三周,运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相应的训练内容,简明概括,一目了然,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突出话题的导向作用。

《导航》设置七个栏目,包括本周推荐、学习进度、课文练笔参考话题、作文训练导航、技巧点拨、每周一得、素材积累。这七个栏目主题相关,内容相同,相互照应,一话题为中心,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欣赏文艺,体验生活,构思作文,让学生明白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定位,学会写作知识。《本周推荐》涵盖书籍、视频、音乐、网址、活动等不同领域,旨

在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他们搜集和选择资料的能力。《学习进度》意在提醒学生提前预习新课、构思作文或者积累素材。《课文练笔参考话题》从课文内容出发,练习实际教学,提出三四个写作的参考话题,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和写作有机练习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参考话题,可全选,也可以选择其中两个。《写作训练导航》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线,旨在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和写作技巧。七八年级的写作内容训练主线和构思训练相同,分别为“写人记事写景”与“一体化五步构思法”,但是,在写作技巧训练方面各有所侧重,七年级侧重作文形式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尝试各种写作的形式,可日记、可随笔、可缩写、可扩写、改写、续写,可小说、可寓言、童话、可日记体、可题记式、书信式、实验报告式等等,多形式的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八年级侧重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写作训练导航》另行刊印写作本,专门进行写法和构思的训练。《技巧点拨》从作文的开头、结尾,以及人物的写法等等方面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每周一得》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名句、名言等方面的积累,拓展学生的知识含量。《素材积累》实为附录部分,其中列举了很多古今名人事例并进行作文引用分析,大量充实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让学生在写作

《导航》内容结贴教学,如下图所示:

《导航》各年级训练内容如下: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收获

1、激发了学生习作热情,学生习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在课题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广开渠道,如开设作文园地、优秀作文展版等,帮助学生展示优秀作文,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征文比赛,结果是硕果累累。学生们除了习作之外,每个班级还设计了自己的班报。一个个光环增强了孩子们写作的信心,也照亮了作文改革的前进道路。

2、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经过一年的研究,参与研究的教师教科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逐渐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研究期间,老师们撰写了不少的心得体会和随笔、论文,一些教师的作品还公开发表了。

四、课题研究的困惑

课题研究从2013年3月开题以来,已接近一年时间了,我们学校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很多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但是,我们感到,这些探索都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且,每一学期似乎都在重复着上学期的操作,没有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层层深入的操作体系。另外,如何让作文讲评更具实效,既要关注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又兼顾到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评改中得到提高。

这一点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口进行研究。课题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而裹足不前,我们恳请领导专家能进一步指点迷津,引领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争取获得更大的收获。

五、课题下阶段的研究计划及措施

我们将在下阶段的研究中,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针对自身理论知识状况,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学校图书馆的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举办讲座、读书沙龙等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成功的研究经验为己所用。

2、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每次活动都要求围绕专题开展一次理论学习,并指定一人执教一节研究课,要求每位组员围绕专题进行评课。并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踊跃投稿,让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 临沭三初课题组 2014.2


相关内容

  • [促进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促进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课题组 谌建军 郭明霞 课题研究背景: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立人"始终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而"作文是'立言--立人'的途径."但一直以来, ...

  • 创新作文教学研究
  • "创新作文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子课题 "表达真情实感与创新写作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2009年6月,我校根据"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q ...

  • "兴趣作文教学法"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报告
  • "兴趣作文教学法的研究"课题xx年2月被立项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c类课题,在此之前两个月我们成立课题组.当时存在着底子薄,基础差,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不利局面,课题组全体成员摸索前进,举步维艰.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课题组努力开展工作.具体体现在 ...

  • 二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方案
  • 小课题研究立项申报表 实验学校: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2012年3月1日 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课题研究(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论文) 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课题研究(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论文) 2010-05-15 提出: 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从教 ...

  • 王旭君2010课题改改
  • 附件二: 金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表 课题名称提高小学生挖掘作文素材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旭君 职务(职称) 小学高级 完成时间 2011.10 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单 位 金华市西苑小学 邮 编.地址 321000金华市双馨路505号 联系电话 83018009 (此表可复制 ...

  • 胡尚峰省级科研成果申报主报告
  • 岑巩县第一中学 二0一五年十一月 课题组成员名单 组 长:胡尚峰(中学高级教师 贵州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 县级骨干教师 黔东南州第三批州管专家候 选人) 顾 问:冒国安 (贵州师范大学大外部教授.贵州省中小学外 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贵州省大学外语教学 研究会名誉会长) 谭 军(岑巩中学现任校长 中学高 ...

  • 小课题结业作业
  • 小课题结业作业120313班 姓名:所教学科:小学语文 中期作业名称:以写日记的方式教会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结业作业形式:行动研究小报告 以写日记的方式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一直以来是我们在实践中困惑的问题.<新课标>建议我们" ...

  • 小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内容提要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将"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与学生作文时"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统一:将"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日记的重要性
  • 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日记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文,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中 之重,而且可以体现语文的综合能力.作为体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协 作能力,其主要作用在于把文字语言作为沟通和表达的主要工具, 利用文字语言来了解世界,认清自己,从而完成写作的创新.一般 教学模式为,基础知识教学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