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第一讲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原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主要参考资料: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黄楠森主编:《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杨耕:《为马克思辩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推荐:

1、耶鲁大学公开课:近代社会理论基础

主讲人:伊万·塞勒尼

共25讲,其中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来源:优酷视频

2、《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著,介绍了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个观点。

3、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哲学类和法律文化类。大约三百本,电子版。

马克思的政治和学术研究

马克思(1818-1883)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特利尔城吕肯巷664号(现为吕肯大街10号)父亲是有名的律师

1830年10至1835年9月:特利尔中学

1835年10月至1836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学

1836年10月至1841年3月:马克思移居柏林,并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到特利尔。其中1839年初至1841年3月撰写博士论文,4月获得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证书。

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进入莱茵报工作。10月任该报主编,11月下半月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结婚。

1843年10月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办《德法年鉴》,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1845年2月初被驱逐,迁往布鲁塞尔。

1845年至1848年:写作《神圣家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1849年8月马克思来到伦敦,陷入了极端贫困。其后几年中,马克思的一儿一女先后夭折,8岁的大儿子也因病离世。

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出版。

→1881年12月,燕妮在伦敦逝世。

→1883年1月,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在巴黎逝世。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政治与学术研究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德国社会

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介

这部《手稿》大致写于1844年4~8月间,因为写于巴黎,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政治思想进入决定性转折的时期。

(1)大学期间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

(2)1842年4月,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为当时德国民主派机关报《莱茵报》撰稿,由对宗教的哲学批判转向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批判。

由于其思想激进,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单靠空洞的理论批判不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于是,他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同时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与政治。这一时期他还阅读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这使马克思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经济学、弄清人的异化问题,马克思1843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了巴黎时期的研究。

(3)在巴黎期间,马克思写下了这部重要的《手稿》。这部《手稿》是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的。

第一手稿是马克思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已有成就,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收入: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在最后部分,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概念,运用异化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

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其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下的基本阶级关系。这应该是《手稿》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和唯物史观进行探讨的基础。因为绝大部分内容的失落,使政治经济学的内

第三手稿是对第二手稿的遗失部分作了一些补充,还包括《手稿》的序言,

二、《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

1、手稿涉及的重要范畴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也就是劳动。

(2)异化:

黑格尔认为异化就是对象化,是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异化是指人(主体)的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变成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

(3)异化劳动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异化劳动,也称为劳动异化。

2、异化劳动的表现

包括四个方面:

A:异化劳动意味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已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手”稿)

B.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

“劳动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的强制一停止,人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手稿)

C: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工人“只有在动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成为动物的东西。(手稿) ”

D:人同人的异化:

“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已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手稿) ”

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 。

3、异化劳动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来表现。”通过异化劳动,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马克思在考察异化劳动基础上揭示了产生对抗性社会关系的根源。

4、异化劳动的复归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来证明其共产主义理论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

结论

(1)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2)共产主义只是扬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

(3)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4)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运动之中。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一)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二)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三)革命实践的需要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写作: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出版: 马恩生前只出版了第二卷第四章,20世纪20、30年代用德文、俄文出版了全书。

中心思想

◆ 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观点

1、现实人的异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异化概念,说他:“只是把一切现实的关系和现实的个人都预先宣布为异化的(如果暂时还用一下这个哲学术语),把这些关系和个人都变成关于异化的,完全抽象的词句。这就是说,他的任务不是从现实个人的现实异化和这种异化的经验条件来描绘现实的个人,他的做法又是:用关于异化、异物、圣物的空洞思想来代替一切纯经验关系的发展。”

(1)异化源于人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A、生产力、交往形式是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生产力不过是现实的个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各种工具和生产手段不过是现实的人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生产力是交往关系的基础,只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

能建立起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历史才能转化为世界历史,狭隘地域性的个人才能转化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性的个人。

B、异化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民族本身的内部结构取决于它内部生产及内部、外部交往发展程度”,异化正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

C、自发性的强制分工产生异化:异化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推进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存在自发性、强制性的分工的条件下,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才是必然的。马克思说:“分工还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性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奴着这种力量。”

(2)物质交往过程中的异化:一是通过劳动条件、生产工具的分工所体现的异化。因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

二是强制的社会分工通过使人的活动范围固定化而使劳动片面化所导致的异化。当分工一出现,每个人就有了一定的特殊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只能在社会给予他的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从事特定的活动,从而获得片面的、畸形的发展。

(3)精神交往中的异化—国家以“虚幻共同体”的形式出现:马克思认为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利益的分化和斗争日益尖锐,因此,“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为了把种种社会矛盾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就建立起国家政权,赋予自己的阶级利益以普遍利益的形式。马克思从私人利益、阶级利益、共同利益,揭露了国家对个人的异己性、疏远性、异化性。

2、异化的进步意义

异化不仅是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这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说:“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交换为前提的生产发展才在产生出现实人的普遍的异化的同时,也使人本身的力量、使个人的关系和个人的能力获得普遍性和全面性。没有这种现实的、普遍的异化作媒介,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不会实现。

3、消除异化现象—现实人的发展

马克思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历史归结为人以其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创造自己的对象性世界因而创造自身的过程。人创造历史是人的“自由”的实现,但这种实现受“自由”的获得形式的限制。

生产力是“有生命的个人”在分工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而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准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也被称作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当某种交往形式与

生产力相适应而构成“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时,在这种交往形式下进行的活动便是个人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表现为“有个性的个人”。这种人的个性发展就是异化的消除。

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1、当代社会的异化表现:

(1)物质主义

对物质的过分追求,不仅导致人心失衡、暴力上涨等极端后果。更加严重的是它污染了人类最原始最质朴的人际关系,践踏、泯灭了人类的真诚和良知等宝贵品质,出现信仰危机、理想淡薄、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下降。这些现象的实质就是人性物化,人性泯灭,是人的主体性的异化与迷失。信仰、理想、情感、道德、人格等诸方面出现的问题,表明人被一种巨大的异己客体力量所支配,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自觉力量被极大地削弱。

(2)环境的异化

环境本来是和谐统一的,水土资源污染,全球气温变暖,沙尘暴横行,酸雨增加,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的发展。信息产业带来的电磁波污染、核能技术带来的放射性污染、新材料工业带来的化学污染、空间技术造成了太空污染等。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科学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大、延伸甚至部分地代替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减轻了人类的负担;但另一方面,却使人的体力、智力、心理都受到消极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强化,人的生活变的技术化和城市化,加重了人们心理负担,影响到人类自然机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充分利用使劳动分工细化,每个人被固定在自己的工序内完成单一的工作,人

的完整性被分割而成为“物”的部分,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4)信息异化

网络带来了信息“爆炸”和泛滥,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日益增多,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有所降低,弱化了主体进行选择的能力,妨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占有,增加了人的压力。而且,过分依赖现成的信息,可能使人丧失独立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信息、网络作为人际交往的中介系统,不但把人与人连接起来,同时也把人与人分隔开来,网络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人们整天与电脑终端相伴,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甚至解体。而且当虚拟社会的交往方式在现实中受挫时, 人内心的孤独感却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人们沉溺于网络,人们的实际交往能力就会下降,使得人际障碍越来越多。

2、《手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手稿》在西方的影响是直接产生了一个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以“西马”为代表的从哲学、文化学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学术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1923年,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以此标明从梅林、罗莎·卢森堡传承下来的西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在哲学传统和政治观点上的对立。

(1)西马流派及代表人物:

非法兰克福学派的西马理论家: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萨特、戈德曼、阿尔都塞、福柯、英格尔顿、威廉斯、杰姆逊。

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墨、本雅明、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

(2)“西马”对手稿的推崇:

“新的福音书”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从“两个马克思”到“一个马克思”

从人的异化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现实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繁荣、社会主义的教条化

3、当代异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今的西方社会里,取代绝对贫困的是相对贫困,也就是相对于现有的社会财富而言的文明的贫困,当代西方社会的人们在舒舒服服的物质享受中,彻底失去了反抗的、否定的、批判的意识,从而使异化进入了另一层面即本能、心理层面上的异化。

统治阶级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人们的心理控制已经到了相当深的程度,使人们感受不到异化之苦,对异化的现实采取顺从的态度和肯定的态度。马尔库塞认为,战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经济体制所全面地高度地控制着的“单向度社会” 。

《日常生活批判》中的消费社会:列斐伏尔指出,“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之主要现象特征就是:(1)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神秘化;(2)这是一个欲望被制造被引导的心理躁动世界;(3)符号-想象的“假装”成为“现实”;(4)形形色色的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最高物神。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积极实现自己的成功。可在这个过程中,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必须面对更多的竞争,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这使他们感到焦虑与恐惧;而大机器生产又使他们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孤立无援;普通民众在庞大的建筑前的自我渺小感、面对广告时的无所适从感以及选举中的微不足道感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恐惧,孤独。

有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第一种机制是权威主义。这种机制是由于当人们摆脱了以前的束缚而获得自由时,却发现获得的自由使自己处在一种痛苦的境地中,而以前的不自由却是幸福的。因此人们又丢弃了自己获得的自由,去构建一种新的不自由,于是他们渴望臣服或主宰。第二种机制是破坏欲。这种机制的基础同样是一种无能为力与孤独感,但它与臣服或主宰不同,它追求的是一种毁灭,而不是共生。

第三种机制是机械趋同。当人们在感到特别无助而又觉得依靠自己无法摆脱这种状态时,就向外部的人看齐。这些人主动放弃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把自己塑造成和周围的人一样的特征。

弗洛姆的积极自由说

弗洛姆主张人们要爱亲人,朋友、爱一切人,从而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通过这条途径把自己和他人联结起来,以消除人们的孤独与焦虑。也可通过劳动来建立自己与自然的联系,这当然不是通过主宰自然或被自己的劳动果实所奴役的一种关系,而是一种创造活动,在这种创造活动中,既保持了自我的个性,又与自然融为一体。

4、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1)马克思以前作为根本方法的异化学说

异化理论自近代人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被当作哲学界研究和评判历史的根本理论和方法,从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异化观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异化观再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均属于这一系列。

异化理论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和研究方法,即先进行“应有”的主体价值悬设,然后主体外化和对象化,只不过这种外化不是本质的真实表达,相反是异在的外化 (异化),最终只能通过主体自身扬弃这种异化,从而回归本身。

霍布斯、卢梭是在社会政治理论中最早使用异化观的,二人均设置了一个按人之本性生存的应有的“自然状态”,但对“自然状态”的看法却不相同,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权利,在“自然状态”中,人主要由自然本性来支配行为,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像“狼和狼”一样的紧张关系。

卢梭则相反,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像狼和狼一样紧张,而是和平而美好的、卢梭指出,在原始状态下,大家没有固定的关系,都为保存自己而生活,不可能成为敌人;而且只有这种状况下,人才具有最淳朴、最平等的道德风尚。反而是人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与美好,即自然状态被异化,所以只能通过契约扬弃异化,在社会基础上重建这种平等与自由。

黑格尔把绝对理念或绝对观念作为异化的主体;在黑格尔看来,实体即主体。绝对观念是与任何人类思维无关的、独立自存的实体,但它又是主体,是唯一能动的创造性的力量,而客体是被动的、消极的,只有被用来确证主体的。因此整个异化和异化扬弃的过程,就是绝对观念自我对象化,又返回自身的不停息的旋转过程。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论同黑格尔相反,费尔巴哈不是把与人相脱离的绝对观念当作主体,而是把作为感性存在物的人当作主体,提出了“主体在人”的命题,费尔巴哈看到人是个体和类的统一,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肉体的、经验的、感性的存在物,但又是类存在物,因为任何个体都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存在,彼此相互需要。但是他所说的把诸多个体联系在一起的类本质,却是每个个体所固有的共同的自然属性的抽象。

(2)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的异化观

A、马克思把异化由根本方法变为研究历史的局部方法

在 “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作为异化主体的既不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不是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人,更不是纯经济学形态上的劳动一般,而是具体的人,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马克思从这种性质的劳动中看到了异化,从异化中看到劳动,而从异化劳动中看到了主体——劳动者。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资料和劳动直接同一的条件下,人们生产和劳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所以生产劳动是发自内心的、体现自我意志和创造能力的;一旦二者分离,情况就完全不同。人们生产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直接的

需要,而是为了交换,劳动成为一种谋生手段,所以劳动再也不是人们创造力和能动性的表达和外化了。可见,马克思已经开始转向从社会本身寻找异化的根据和具体内容的方法上了。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紧密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分析分工,并从旧的分工中分析异化,极大地推进了异化史观向异化局部方法论的转变。在马克思看来,正因为存在旧式的分工,在以往的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之所以必然发生矛盾,从而导致异化的产生。

B、异化是社会的异化,人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异化的根源在于生产方式,他说,“在一定的、当然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内,总有某些异己的、不仅不以分散的个人而且也不以他们的总和为转移的实际力量统治着人们”,并且明确指出“这种力量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力量,从而个人的行为转化为社会关系,转化为某些力量,决定着和管制着个人。”

而在生产方式中,马克思突出地分析了分工,把自发形成的分工看成是产生异化的根源,因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相对立的力量,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驱使着人。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使得一部分人只运用体力而另一部分人只运用脑力;城乡的对立,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而把另一部分人变成受局限的乡村动物。生产越发展,分工愈发达,人的活动越是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分工促进了生产发展,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又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

小结:这种方法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功能,因而可以促使我们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指出其不合理的一面,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其发展和不断完善。异化批判方法作为一种在历史中不断发生又被不断扬弃的状态和过程,它把历史性分析和价值性批判很好地统一起来。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形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1、新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都叫做“直观的唯物主义”,是“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而他的新唯物主义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之所以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满,不是因为它们不懂得辩证法,不知道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而是因为它们观察世界的根本出发点有问题。具体说,是因为它们只知道从物质出发而不是从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活动出发解释世界。正是在对旧哲学的批判与扬弃,并立足于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才开创了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点。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于此同时,唯心主义却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否定能动的意识活动的唯物主义基础。二者的共同缺点就是:都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并不是要提供一个传统哲学上的哲学本体,而是要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什么是实践?马克思将其称之为客观的物质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关系中才能真正地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中的现实个人自我再生产的感性活动。对实践的理解也应当纳入到生产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践应该是作为现实历史承担者的、一定社会中的现实个人自我再生产的活动。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当实践活动结束时,实践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也就是说,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践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根源。

(2)实践本体论

旧唯物主义将整个自然还原为自然物质,并把这种抽象的物质视为万物的本原、本性和发展动力。在马克思哲学中,物质不是一种与人分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是被社会地历史地组织起来的具体的东西,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要素。

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自然是社会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人为了安身立命,第一个历史活动便是物质生产活动,而生产劳动正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在实践中人类改造了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中贯注人的本质力量和社会力量,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会历史性。

在现实世界中,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将自然变为“人化自然”,即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与它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强调的不是自然界的变化过程,而是自然界在人的实践中不断地获得属人的属性,不断地被改造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化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而实践正是自然自身对立与统一的基础。

无论是社会的自然还是自然的社会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中介。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人类世界只能实践中的存在,是实践创造出了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3)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马克思从实践的维度来审视人和动物的差别,马克思理解的人再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人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实践活动的目的。

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是动物所不具备的社会劳动实践,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定向性活动,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一直和意识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人类创造出满足需要的各种物品,确立了人的内在规定性。

(4)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A)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物质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和人之间必须互换其活动,并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在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内在的包含了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正是这三种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B)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开创自己的历史,从根本上说,社会发展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整个所谓历史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可能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物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即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

(5)实践是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出发,规定了人的解放的特定内涵: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 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 并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人的解放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解放。马克思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出发,并结合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现实状况,论证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指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创造。

当人们还无法使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在质和量上得到充分满足的时候,人的解放根本就无从谈起。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不仅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也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异化劳动一方面产生了片面发展的人或畸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 它又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就是社会发展的矛盾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消灭,异化劳动最终将被扬弃。当人们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人类的劳动也就恢复了自身的本性,变成了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自由劳动。

在自由劳动中,人的劳动表现为人的一种内在要求,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运用、发挥和证明。劳动真正地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而劳动

性质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劳动主体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由于自由劳动是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那么它就同人们的物质生活相一致,也就是说,自由劳动真正地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高度统一。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可能,而实践使发展、自由、全面性之可能向现实转化的根本依据。马克思强调:只有借助于共产主义实践,才能实现人性的复归,才能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创造现实的条件。

补充: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

(1)哲学教科书关于实践的相关定义:

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或者说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或者说是人们 自由自觉地、有意识地改变现实事物的合 目的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的人运用一定的工具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的、能动的、感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活动。

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际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实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2)实践方法论的形成

实践概念的使用是从康德和黑格尔开始的,只是他们的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可知论或唯心论色彩。

康德一方面没有把实践看作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没有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另一方面把人类实践主要限于伦理学,要人们拒绝激烈的政治革 命,温文尔雅地追求道德完善,认为“纯 粹实践理性的 无制约的对象的全体, 就是所谓的‘至善’ 。”(实践理性批 判[ M ] . 商 务印书馆, 1961 .)

黑格尔虽然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且把真理看作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为“ 前者就是认知真理的冲力,亦即认识活动本身——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就是实现善的冲力,亦即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 ” (小逻辑[ M ] . 商务印书馆, 1982 .)这两种密不可分的活动常常是消灭主观和客观片面性的两种手段。但是他的实践依然只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

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的最大功绩就是既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论,将它从理念世界拉回到世俗世界,也把费尔巴哈的“ 感性直观” 纳入人类实践,导入认识过程,认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物质材料决非人的主观所固有,而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但“ 他又决不是在无中介的客观主义的意义上,即决不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理 解这种人之外 的实在。 ” (A ·施密特.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 M ] .商务印书馆 , 1988 .)而是处处把实践和历史看作是实现人和自然统一性的中介。在他那里, 外部世界既是人的实践要素, 又是存在着的万物总体。

马克思主张,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将构成人类认识的诸要素统一起来,并作为它们相互转化的中介。无论是人的局部经验概括还是特殊领域的理论认识,或 最普遍的世界观的形成,都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不断地将实践对象统摄在自己的目的之下,从对存在着的现实进行解释转向对它进行变革,致使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也创造客观世界。所以实践既是理论检验和科学划界的原 则,也是检验哲学的主体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标志。

马克思认为,这个世界包含的全部能动意义,无非是人类通过各种行为、 实践调节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而达到的目的。即使人类社会能够从较恶的社会进到较善的社会,也不需要增加任何外在目的,只能从历史发展的史实中去寻找一系列解释上的联系。因为人的本质是残酷地隶属于维持其生存的物质条件的。实践进程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实践进程。

(3)实践方法论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的特征:

第一,它是从实践理解思维和存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立统一的方法论;

第二,它是从实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实践方法论从实践理解,肯定了人对自然改造、人对社会、自身改造的“有所作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实践方法论是从整体的实践理解,人在改造环境中改造自身,在改造自身中改造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第一讲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原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主要参考资料: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黄楠森主编:《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杨耕:《为马克思辩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推荐:

1、耶鲁大学公开课:近代社会理论基础

主讲人:伊万·塞勒尼

共25讲,其中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来源:优酷视频

2、《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著,介绍了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个观点。

3、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哲学类和法律文化类。大约三百本,电子版。

马克思的政治和学术研究

马克思(1818-1883)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特利尔城吕肯巷664号(现为吕肯大街10号)父亲是有名的律师

1830年10至1835年9月:特利尔中学

1835年10月至1836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学

1836年10月至1841年3月:马克思移居柏林,并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到特利尔。其中1839年初至1841年3月撰写博士论文,4月获得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证书。

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进入莱茵报工作。10月任该报主编,11月下半月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结婚。

1843年10月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办《德法年鉴》,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1845年2月初被驱逐,迁往布鲁塞尔。

1845年至1848年:写作《神圣家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1849年8月马克思来到伦敦,陷入了极端贫困。其后几年中,马克思的一儿一女先后夭折,8岁的大儿子也因病离世。

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出版。

→1881年12月,燕妮在伦敦逝世。

→1883年1月,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在巴黎逝世。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政治与学术研究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德国社会

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介

这部《手稿》大致写于1844年4~8月间,因为写于巴黎,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政治思想进入决定性转折的时期。

(1)大学期间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

(2)1842年4月,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为当时德国民主派机关报《莱茵报》撰稿,由对宗教的哲学批判转向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批判。

由于其思想激进,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单靠空洞的理论批判不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于是,他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同时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与政治。这一时期他还阅读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这使马克思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经济学、弄清人的异化问题,马克思1843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了巴黎时期的研究。

(3)在巴黎期间,马克思写下了这部重要的《手稿》。这部《手稿》是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的。

第一手稿是马克思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已有成就,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收入: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在最后部分,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概念,运用异化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

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其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下的基本阶级关系。这应该是《手稿》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和唯物史观进行探讨的基础。因为绝大部分内容的失落,使政治经济学的内

第三手稿是对第二手稿的遗失部分作了一些补充,还包括《手稿》的序言,

二、《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

1、手稿涉及的重要范畴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也就是劳动。

(2)异化:

黑格尔认为异化就是对象化,是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异化是指人(主体)的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变成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

(3)异化劳动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异化劳动,也称为劳动异化。

2、异化劳动的表现

包括四个方面:

A:异化劳动意味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已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手”稿)

B.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

“劳动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的强制一停止,人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手稿)

C: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工人“只有在动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成为动物的东西。(手稿) ”

D:人同人的异化:

“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已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手稿) ”

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 。

3、异化劳动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来表现。”通过异化劳动,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马克思在考察异化劳动基础上揭示了产生对抗性社会关系的根源。

4、异化劳动的复归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来证明其共产主义理论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

结论

(1)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2)共产主义只是扬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

(3)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4)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运动之中。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一)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二)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三)革命实践的需要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写作: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出版: 马恩生前只出版了第二卷第四章,20世纪20、30年代用德文、俄文出版了全书。

中心思想

◆ 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观点

1、现实人的异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异化概念,说他:“只是把一切现实的关系和现实的个人都预先宣布为异化的(如果暂时还用一下这个哲学术语),把这些关系和个人都变成关于异化的,完全抽象的词句。这就是说,他的任务不是从现实个人的现实异化和这种异化的经验条件来描绘现实的个人,他的做法又是:用关于异化、异物、圣物的空洞思想来代替一切纯经验关系的发展。”

(1)异化源于人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A、生产力、交往形式是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生产力不过是现实的个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各种工具和生产手段不过是现实的人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生产力是交往关系的基础,只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

能建立起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历史才能转化为世界历史,狭隘地域性的个人才能转化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性的个人。

B、异化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民族本身的内部结构取决于它内部生产及内部、外部交往发展程度”,异化正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

C、自发性的强制分工产生异化:异化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推进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存在自发性、强制性的分工的条件下,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才是必然的。马克思说:“分工还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性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奴着这种力量。”

(2)物质交往过程中的异化:一是通过劳动条件、生产工具的分工所体现的异化。因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

二是强制的社会分工通过使人的活动范围固定化而使劳动片面化所导致的异化。当分工一出现,每个人就有了一定的特殊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只能在社会给予他的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从事特定的活动,从而获得片面的、畸形的发展。

(3)精神交往中的异化—国家以“虚幻共同体”的形式出现:马克思认为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利益的分化和斗争日益尖锐,因此,“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为了把种种社会矛盾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就建立起国家政权,赋予自己的阶级利益以普遍利益的形式。马克思从私人利益、阶级利益、共同利益,揭露了国家对个人的异己性、疏远性、异化性。

2、异化的进步意义

异化不仅是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这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说:“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交换为前提的生产发展才在产生出现实人的普遍的异化的同时,也使人本身的力量、使个人的关系和个人的能力获得普遍性和全面性。没有这种现实的、普遍的异化作媒介,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不会实现。

3、消除异化现象—现实人的发展

马克思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历史归结为人以其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创造自己的对象性世界因而创造自身的过程。人创造历史是人的“自由”的实现,但这种实现受“自由”的获得形式的限制。

生产力是“有生命的个人”在分工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而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准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也被称作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当某种交往形式与

生产力相适应而构成“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时,在这种交往形式下进行的活动便是个人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表现为“有个性的个人”。这种人的个性发展就是异化的消除。

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1、当代社会的异化表现:

(1)物质主义

对物质的过分追求,不仅导致人心失衡、暴力上涨等极端后果。更加严重的是它污染了人类最原始最质朴的人际关系,践踏、泯灭了人类的真诚和良知等宝贵品质,出现信仰危机、理想淡薄、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下降。这些现象的实质就是人性物化,人性泯灭,是人的主体性的异化与迷失。信仰、理想、情感、道德、人格等诸方面出现的问题,表明人被一种巨大的异己客体力量所支配,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自觉力量被极大地削弱。

(2)环境的异化

环境本来是和谐统一的,水土资源污染,全球气温变暖,沙尘暴横行,酸雨增加,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的发展。信息产业带来的电磁波污染、核能技术带来的放射性污染、新材料工业带来的化学污染、空间技术造成了太空污染等。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科学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大、延伸甚至部分地代替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减轻了人类的负担;但另一方面,却使人的体力、智力、心理都受到消极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强化,人的生活变的技术化和城市化,加重了人们心理负担,影响到人类自然机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充分利用使劳动分工细化,每个人被固定在自己的工序内完成单一的工作,人

的完整性被分割而成为“物”的部分,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4)信息异化

网络带来了信息“爆炸”和泛滥,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日益增多,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有所降低,弱化了主体进行选择的能力,妨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占有,增加了人的压力。而且,过分依赖现成的信息,可能使人丧失独立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信息、网络作为人际交往的中介系统,不但把人与人连接起来,同时也把人与人分隔开来,网络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人们整天与电脑终端相伴,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甚至解体。而且当虚拟社会的交往方式在现实中受挫时, 人内心的孤独感却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人们沉溺于网络,人们的实际交往能力就会下降,使得人际障碍越来越多。

2、《手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手稿》在西方的影响是直接产生了一个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以“西马”为代表的从哲学、文化学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学术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1923年,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以此标明从梅林、罗莎·卢森堡传承下来的西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在哲学传统和政治观点上的对立。

(1)西马流派及代表人物:

非法兰克福学派的西马理论家: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萨特、戈德曼、阿尔都塞、福柯、英格尔顿、威廉斯、杰姆逊。

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墨、本雅明、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

(2)“西马”对手稿的推崇:

“新的福音书”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从“两个马克思”到“一个马克思”

从人的异化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现实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繁荣、社会主义的教条化

3、当代异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今的西方社会里,取代绝对贫困的是相对贫困,也就是相对于现有的社会财富而言的文明的贫困,当代西方社会的人们在舒舒服服的物质享受中,彻底失去了反抗的、否定的、批判的意识,从而使异化进入了另一层面即本能、心理层面上的异化。

统治阶级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人们的心理控制已经到了相当深的程度,使人们感受不到异化之苦,对异化的现实采取顺从的态度和肯定的态度。马尔库塞认为,战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经济体制所全面地高度地控制着的“单向度社会” 。

《日常生活批判》中的消费社会:列斐伏尔指出,“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之主要现象特征就是:(1)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神秘化;(2)这是一个欲望被制造被引导的心理躁动世界;(3)符号-想象的“假装”成为“现实”;(4)形形色色的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最高物神。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积极实现自己的成功。可在这个过程中,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必须面对更多的竞争,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这使他们感到焦虑与恐惧;而大机器生产又使他们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孤立无援;普通民众在庞大的建筑前的自我渺小感、面对广告时的无所适从感以及选举中的微不足道感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恐惧,孤独。

有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第一种机制是权威主义。这种机制是由于当人们摆脱了以前的束缚而获得自由时,却发现获得的自由使自己处在一种痛苦的境地中,而以前的不自由却是幸福的。因此人们又丢弃了自己获得的自由,去构建一种新的不自由,于是他们渴望臣服或主宰。第二种机制是破坏欲。这种机制的基础同样是一种无能为力与孤独感,但它与臣服或主宰不同,它追求的是一种毁灭,而不是共生。

第三种机制是机械趋同。当人们在感到特别无助而又觉得依靠自己无法摆脱这种状态时,就向外部的人看齐。这些人主动放弃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把自己塑造成和周围的人一样的特征。

弗洛姆的积极自由说

弗洛姆主张人们要爱亲人,朋友、爱一切人,从而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通过这条途径把自己和他人联结起来,以消除人们的孤独与焦虑。也可通过劳动来建立自己与自然的联系,这当然不是通过主宰自然或被自己的劳动果实所奴役的一种关系,而是一种创造活动,在这种创造活动中,既保持了自我的个性,又与自然融为一体。

4、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1)马克思以前作为根本方法的异化学说

异化理论自近代人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被当作哲学界研究和评判历史的根本理论和方法,从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异化观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异化观再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均属于这一系列。

异化理论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和研究方法,即先进行“应有”的主体价值悬设,然后主体外化和对象化,只不过这种外化不是本质的真实表达,相反是异在的外化 (异化),最终只能通过主体自身扬弃这种异化,从而回归本身。

霍布斯、卢梭是在社会政治理论中最早使用异化观的,二人均设置了一个按人之本性生存的应有的“自然状态”,但对“自然状态”的看法却不相同,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权利,在“自然状态”中,人主要由自然本性来支配行为,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像“狼和狼”一样的紧张关系。

卢梭则相反,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像狼和狼一样紧张,而是和平而美好的、卢梭指出,在原始状态下,大家没有固定的关系,都为保存自己而生活,不可能成为敌人;而且只有这种状况下,人才具有最淳朴、最平等的道德风尚。反而是人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与美好,即自然状态被异化,所以只能通过契约扬弃异化,在社会基础上重建这种平等与自由。

黑格尔把绝对理念或绝对观念作为异化的主体;在黑格尔看来,实体即主体。绝对观念是与任何人类思维无关的、独立自存的实体,但它又是主体,是唯一能动的创造性的力量,而客体是被动的、消极的,只有被用来确证主体的。因此整个异化和异化扬弃的过程,就是绝对观念自我对象化,又返回自身的不停息的旋转过程。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论同黑格尔相反,费尔巴哈不是把与人相脱离的绝对观念当作主体,而是把作为感性存在物的人当作主体,提出了“主体在人”的命题,费尔巴哈看到人是个体和类的统一,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肉体的、经验的、感性的存在物,但又是类存在物,因为任何个体都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存在,彼此相互需要。但是他所说的把诸多个体联系在一起的类本质,却是每个个体所固有的共同的自然属性的抽象。

(2)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的异化观

A、马克思把异化由根本方法变为研究历史的局部方法

在 “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作为异化主体的既不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不是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人,更不是纯经济学形态上的劳动一般,而是具体的人,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马克思从这种性质的劳动中看到了异化,从异化中看到劳动,而从异化劳动中看到了主体——劳动者。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资料和劳动直接同一的条件下,人们生产和劳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所以生产劳动是发自内心的、体现自我意志和创造能力的;一旦二者分离,情况就完全不同。人们生产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直接的

需要,而是为了交换,劳动成为一种谋生手段,所以劳动再也不是人们创造力和能动性的表达和外化了。可见,马克思已经开始转向从社会本身寻找异化的根据和具体内容的方法上了。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紧密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分析分工,并从旧的分工中分析异化,极大地推进了异化史观向异化局部方法论的转变。在马克思看来,正因为存在旧式的分工,在以往的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之所以必然发生矛盾,从而导致异化的产生。

B、异化是社会的异化,人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异化的根源在于生产方式,他说,“在一定的、当然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内,总有某些异己的、不仅不以分散的个人而且也不以他们的总和为转移的实际力量统治着人们”,并且明确指出“这种力量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力量,从而个人的行为转化为社会关系,转化为某些力量,决定着和管制着个人。”

而在生产方式中,马克思突出地分析了分工,把自发形成的分工看成是产生异化的根源,因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相对立的力量,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驱使着人。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使得一部分人只运用体力而另一部分人只运用脑力;城乡的对立,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而把另一部分人变成受局限的乡村动物。生产越发展,分工愈发达,人的活动越是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分工促进了生产发展,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又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

小结:这种方法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功能,因而可以促使我们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指出其不合理的一面,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其发展和不断完善。异化批判方法作为一种在历史中不断发生又被不断扬弃的状态和过程,它把历史性分析和价值性批判很好地统一起来。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形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1、新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都叫做“直观的唯物主义”,是“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而他的新唯物主义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之所以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满,不是因为它们不懂得辩证法,不知道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而是因为它们观察世界的根本出发点有问题。具体说,是因为它们只知道从物质出发而不是从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活动出发解释世界。正是在对旧哲学的批判与扬弃,并立足于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才开创了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点。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于此同时,唯心主义却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否定能动的意识活动的唯物主义基础。二者的共同缺点就是:都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并不是要提供一个传统哲学上的哲学本体,而是要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什么是实践?马克思将其称之为客观的物质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关系中才能真正地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中的现实个人自我再生产的感性活动。对实践的理解也应当纳入到生产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践应该是作为现实历史承担者的、一定社会中的现实个人自我再生产的活动。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当实践活动结束时,实践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也就是说,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践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根源。

(2)实践本体论

旧唯物主义将整个自然还原为自然物质,并把这种抽象的物质视为万物的本原、本性和发展动力。在马克思哲学中,物质不是一种与人分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是被社会地历史地组织起来的具体的东西,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要素。

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自然是社会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人为了安身立命,第一个历史活动便是物质生产活动,而生产劳动正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在实践中人类改造了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中贯注人的本质力量和社会力量,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会历史性。

在现实世界中,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将自然变为“人化自然”,即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与它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强调的不是自然界的变化过程,而是自然界在人的实践中不断地获得属人的属性,不断地被改造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化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而实践正是自然自身对立与统一的基础。

无论是社会的自然还是自然的社会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中介。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人类世界只能实践中的存在,是实践创造出了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3)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马克思从实践的维度来审视人和动物的差别,马克思理解的人再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人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实践活动的目的。

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是动物所不具备的社会劳动实践,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定向性活动,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一直和意识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人类创造出满足需要的各种物品,确立了人的内在规定性。

(4)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A)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物质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和人之间必须互换其活动,并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在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内在的包含了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正是这三种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B)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开创自己的历史,从根本上说,社会发展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整个所谓历史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可能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物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即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

(5)实践是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出发,规定了人的解放的特定内涵: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 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 并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人的解放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解放。马克思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出发,并结合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现实状况,论证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指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创造。

当人们还无法使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在质和量上得到充分满足的时候,人的解放根本就无从谈起。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不仅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也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异化劳动一方面产生了片面发展的人或畸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 它又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就是社会发展的矛盾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消灭,异化劳动最终将被扬弃。当人们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人类的劳动也就恢复了自身的本性,变成了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自由劳动。

在自由劳动中,人的劳动表现为人的一种内在要求,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运用、发挥和证明。劳动真正地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而劳动

性质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劳动主体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由于自由劳动是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那么它就同人们的物质生活相一致,也就是说,自由劳动真正地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高度统一。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可能,而实践使发展、自由、全面性之可能向现实转化的根本依据。马克思强调:只有借助于共产主义实践,才能实现人性的复归,才能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创造现实的条件。

补充: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

(1)哲学教科书关于实践的相关定义:

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或者说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或者说是人们 自由自觉地、有意识地改变现实事物的合 目的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的人运用一定的工具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的、能动的、感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活动。

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际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实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2)实践方法论的形成

实践概念的使用是从康德和黑格尔开始的,只是他们的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可知论或唯心论色彩。

康德一方面没有把实践看作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没有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另一方面把人类实践主要限于伦理学,要人们拒绝激烈的政治革 命,温文尔雅地追求道德完善,认为“纯 粹实践理性的 无制约的对象的全体, 就是所谓的‘至善’ 。”(实践理性批 判[ M ] . 商 务印书馆, 1961 .)

黑格尔虽然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且把真理看作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为“ 前者就是认知真理的冲力,亦即认识活动本身——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就是实现善的冲力,亦即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 ” (小逻辑[ M ] . 商务印书馆, 1982 .)这两种密不可分的活动常常是消灭主观和客观片面性的两种手段。但是他的实践依然只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

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的最大功绩就是既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论,将它从理念世界拉回到世俗世界,也把费尔巴哈的“ 感性直观” 纳入人类实践,导入认识过程,认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物质材料决非人的主观所固有,而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但“ 他又决不是在无中介的客观主义的意义上,即决不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理 解这种人之外 的实在。 ” (A ·施密特.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 M ] .商务印书馆 , 1988 .)而是处处把实践和历史看作是实现人和自然统一性的中介。在他那里, 外部世界既是人的实践要素, 又是存在着的万物总体。

马克思主张,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将构成人类认识的诸要素统一起来,并作为它们相互转化的中介。无论是人的局部经验概括还是特殊领域的理论认识,或 最普遍的世界观的形成,都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不断地将实践对象统摄在自己的目的之下,从对存在着的现实进行解释转向对它进行变革,致使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也创造客观世界。所以实践既是理论检验和科学划界的原 则,也是检验哲学的主体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标志。

马克思认为,这个世界包含的全部能动意义,无非是人类通过各种行为、 实践调节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而达到的目的。即使人类社会能够从较恶的社会进到较善的社会,也不需要增加任何外在目的,只能从历史发展的史实中去寻找一系列解释上的联系。因为人的本质是残酷地隶属于维持其生存的物质条件的。实践进程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实践进程。

(3)实践方法论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的特征:

第一,它是从实践理解思维和存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立统一的方法论;

第二,它是从实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实践方法论从实践理解,肯定了人对自然改造、人对社会、自身改造的“有所作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实践方法论是从整体的实践理解,人在改造环境中改造自身,在改造自身中改造环境。


相关内容

  • 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
  • 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 本科培养方案(新)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国学试验班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世界上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人类必须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量齐观,我们必须从我国固有文明中吸取营养,造就一批学习和研究国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级专门人才.秉此宗旨,本试 ...

  • 科学技术哲学- 培养方案
  •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 一.培养目标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将培养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技哲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体说来,将为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事业部门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和水平的,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才,或为更高一级的学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有关资料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格式(手写) ************************** --读*********有感 系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150字左右 关键词:3-5个 引言 ******* 一.*******内容简介 (一) 1. ******* 二.*** ...

  • 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心得体会
  • 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 ...

  • 2015年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升本春季招生
  • 2015年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升本春季招生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专业层次:专升本 招生批次:2015年春季招生 专业分制:83学分 学制(年):2.5-6 所属分类:师范语言类 相关标签:体育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 ...

  • 刍议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现实意义
  • [摘 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之上的.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利于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只有真正走进马克思.列宁 ...

  • 2015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春季招生
  • 2015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春季招生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专业层次:专升本 招生批次:2015年春季招生 专业分制:83学分 学制(年):2.5-6 所属分类:管理类 相关标签:公共事业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本专业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 ...

  • 读原著 学原理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原著 学原理 作者:王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5期 [摘要]经典原著,则是记录和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原始文本的统称.阅读经典著作对于增强<原理>课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l ...

  • 什么是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哲学概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 像"哲学概论"这样的基础课,是哲学系本科生初进校时必修的第一门课,直接造就学生对于哲学的第一印象,并可能影响他们未来学习的方法和治学风格.当然,修这门课的还有修双学位的同学.元培项目的同学等.我以前也在全校的通选课中讲过这门课.此外,留学美国期间,我在两所大学中做过五年的助教,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