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名胜联

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是安徽省省会,享有“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因东淝河与南淝河由此发源,故曰“合肥”;因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在,故别称“庐州”。市域总面积7029平方公里,辖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3大开发区。合肥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及“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合肥自秦代置合肥县,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三国时期,魏吴在此交兵留下了逍遥津、教弩台、三国新城等历史遗迹。1949年合肥解放,同年2月建市。1952年,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合肥是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园、合肥野生动物园、徽园等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逍遥津、大蜀山、紫蓬山、岱山湖、三河古镇等景点风光旖旎。合肥还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周边半径25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等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位于合肥市南门外包河中的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从山门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湾香客赠送的铸鼎香炉,包孝肃公祠后立新加坡香客赠送的铜制香炉。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又称享堂),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的“色正芒寒”四个大字,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包拯塑像的左面陈列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肃公遗像”。栩栩如生的包拯遗像给人以面如铁、气如虹、铁骨铮铮的包青天形象。正殿的东西两厢是陈列室。东厢陈列有《包拯生平简介》、嘉庆八年版的《合肥县傅郭城图》、《香花墩图》、《宋史》和记载包拯事迹的地志书、《包公办案图》,以及包公当年在贵池手书“齐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西厢陈列有包氏宗谱。出正殿东行不远,即是一座六角攒尖亭,也就是祠内著名的廉泉亭。亭内有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井因亭生辉,亭由井得名。享堂西边有一座临河而建的小亭,名叫“流芳亭”。小亭为歇山亭建筑,倒挂楣上,雕梁画栋,三面临空,相传是包公幼时读书之后休息玩耍的地方。

忠贤将相;

道德名家。

包公祠正门

凡吾辈做官,须带几分骨气;

谒先生遗像,如亲三代典型。

清庐州知府唐景皋题包公祠正殿门柱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清合肥知县陈斌题包公祠正殿。 谠言:正直的言论,亦作“昌言”,指包拯请求宋仁宗设立太子事,包拯曾回答宋仁宗疑问,曰“臣年六十且无子,非邀福者”。见《宋史·包拯传》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包公祠正殿。 此联原为河南陈州包公祠楹联。相传包拯曾到陈州放粮,救济灾民。清代光绪十年(1884)李鸿章重修合肥包公祠时,将此联移用

史鱼后劲;

忠介先声。

清郑交泰题包公祠正殿

百行秋肃;

一笑河清。

清宋衡题包公祠正殿

风虎云龙,几多过客;

琴心剑胆,一介包公。

包公祠正殿

事业垂千古;

馨香荐四时。

包公祠正殿,此联原藏于包公后代家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清合肥知县左辅题包公祠正殿

人代屡迁,先直凛心中,一笑河清天地肃;

云山不改,吾道存川上,孤祠水碧古今情。

清左辅题包公祠。 先直:先代直臣

林语知晓;

水香送秋。

清左辅题包公祠东廊屋

一片老臣心,为储国本给邀福;

三司仁主命,岂任家居固避嫌。

清庐州知府黄云题包公祠东廊屋

直道古犹行,嘉祐四真,姓氏独为天下望;

公墩今已改,香花一曲,溯游宛在水中央。

清王尚辰题包公祠东廊屋

假令公际今兹,既苞苴不到,复关节无私,五洲必摄邻邦胆;

此日我来膜拜,睹片羽吉光,仰清风正道,千载永留湖水香。

王廷枢题包公祠东廊屋

试掬清泉荐萍藻;

当留正气阅沧桑。

清顾祖彭题包公祠西廊屋

十亩水云乡,凭栏望画舫烟波,杨柳亭台芦苇岸;

千秋臣子鹄,读史溯清风直追,阎罗面目圣贤心。

清张清沂题包公祠西廊屋

人皆称铁面;

公真是青天。

王遐举题包公祠“万古不磨”匾门

以郡人而治郡,政尚宽平,不似世间传酷烈;

因乡望以祀乡,神留清隽,岂知当日比阎罗。

清庐州知府陈廷纶题包公祠。 神留清隽:留下清秀神态的塑像

深柳依然读书处;

香花不改旧时墩。

清庐州知府龚镇湘题包公祠

此地荣同光宅里;

千秋美继谢公墩。

清庐州知府龚镇湘题包公祠流芳亭

名胜著祠堂,景物常新,绕郭荷花十里香;

清高仰遗像,英风如在,荐馨萍藻永千秋。

清庐州知府龚镇湘题包公祠流芳亭

四壁苍云香气远;

一池明月水心清。

清张锡纯题包公祠

扬历三十八年,立德立功皆不朽;

瞻仰七百载后,起敬起慕俨如生。

清两江总督高晋题包公祠

遗像至今传铁面;

直臣岂肯作金钩。

清张树声题包化祠

笑比河清,在昔危言动朝野;

名高枢密,于今明德荐馨香。

清亳州知州、代理庐州知府李封题包公祠

我后千年,睹祠宇高寒,敢忘山仰;

公应一笑,看淮流底定,便是河清。

清庐州府知府冯志沂题包公祠

庐墓守终丧,移孝作忠,最是片言争国本;

居官持大体,以宽继肃,漫云一笑比河清。

清安徽学政姚三辰题包公祠

嘉祐溯贤臣,待制直声,济美乎富欧韩范;

庐阳留正气,阎罗威望,常昭于河岳日星。

清合肥知县沈祥煦题包公祠

以郡人而治郡政,尚宽平不似世间传酷烈;

因乡望而祀乡神,留清隽岂如当日比阎罗。

清知庐州府事陈廷纶题包公祠

铁面写丹青,遗像传家,怀庆历年间梗概,一时直节同推;

古祠环绿水,澄波澈底,过城闉道上徘徊,千载心清可鉴。

清庐州知府萧登生题包公祠。 庆历:宋仁宗的年号。 城闉:城曲重门

一砚清风,宋相心肠王相面;

两河遗泽,宣公奏议郑公疏。

清庐州知府杨天文题包公祠。 一砚:《宋名臣言行录》载,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素产佳砚,殊名贵,称“端砚”。包拯曾知端州,卸任时一块端砚也不持归

生即称神,父母国尚有子孙存,庙貌溪光,旷百世依然相感;

老非邀福,社稷臣宜为宗袥计,忠肝亮节,问九京谁与同归。

清李瀚章题包公祠。 父母国:指自己出生的国家,犹言祖国,此有故乡之意。 老非邀福:指包拯晚年请求宋仁宗早立太子事。 社稷臣: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 宗祏:宗庙中藏神主牌位的石室,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 九京:九州之土,即中国,出自《国语·周迅下》

鸟集鳞萃,各安尔宇;

山高水长,如见其人。

清周鹤立题包公祠

曰孝曰忠,大丈夫当如是也;

某丘某水,乡先生其在斯欤。

清周鹤立题包公祠

庐墓三年,当日难干孤子泪;

建储数语,至今如见老臣心。

清陈翔千题包公祠。 庐墓:《宋史·包拯传》载,包拯事亲孝,二十九岁时中进士,因父母年高,除官不赴。后父母相继去世,他“庐墓终丧(守孝三年),犹不忍去”。 建储:设立储君(太子)。《宋史·包拯传》载,宋仁宗晚年无子,包拯曾多次请求早立太子,以“为宗庙万世计”

刚毅由天性发来,三十年立朝抗议,驾汲长孺而上;

经济从学问流出,千万言奏牍持论,较富郑公为优。

清庐州府学教授陈化平题包公祠

敦伦忆七百年前,墓旁泣血,殿上披肝,是孝子,是忠臣,至今童稚闺门,咸钦姓字;

立业传三十载后,权幸吞声,戎翟敛迹,为内忧,为外患,当日边隅宫掖,胥赖扶持。

清庐州府学教授陈化平题包公祠。 敦伦:淳厚伦常。 戎翟: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戎,古代泛指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亦曰“西戎”。翟,通“狄”,亦称“北狄”。古代泛称我国北部少数民族

百世仰高风,执法严明,代民除害,勿论亲疏,铁面冰心推第一;

千秋传轶事,秉公正直,为国锄奸,不阿权贵,史书简册见无双。

清郑熙题包公祠

学业此间成,但穷达无惭奕世后,称墓旁孝子,殿上直臣,卓卓乡评国史;

须眉何处仰,只溯洄宛在古城坳,有烟外渔郎,雨中钓艇,年年细柳新蒲。

清田实发题包公祠

雉堞为屏,农塍为案,坐镇三郊三遂,望乡党薰德善良,百世淮淝资保障;

环墩有水,负郭有田,贻谋一钓一耕,愿子孙绵庥清白,四时鱼菽荐馨香。

清浙江学政程汝璞题包公祠

嘉祐建储,宋史特留台谏草;

开封作尹,豫人尤切瓣香心。

何庆钊题包公祠。 台谏:唐宋时,以掌纠弹之御史为“台官”,以掌建言以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全称“台谏”。包拯曾“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故云

不愧读书人,移孝作忠,想见正色数言,永敦国本;

是真阎罗老,看花载酒,安得开言一笑,重睹河清。

裴伯谦题包公祠

正气横寰宇,可法可传,是真名宦乡贤,直道而行,我钦学士;

赤心为国家,论情论理,那管豪强权贵,关节不到,人畏阎罗。

段祺瑞题包公祠

大法小廉,政无虚伪;

风清弊绝,官戒贪污。

柏文蔚题包公祠

垂庙貌七百年,素怀峻节清风,长留正气;

假公家三尺法,除尽贪人败类,永奠邦基。

柏文蔚题包公祠。法,一传作“剑”

正必扶,邪必怯,法必行,无私无畏,为有清廉流万古;

修其庙、塑其形,专其事,是真是假,总教奸佞怕三分。

陈恒安题包公祠

秉公理不畏强权,数古今第一好官,敢铡乱臣凭铁面;

□新祠犹存旧貌,问来往万千过客,谁操史笔写冰心。

张鹏题包公祠

护井何为,廉者清心贪者病;

登亭有感,前人佳话后人思。

黄鸣题包公祠廉泉亭

千秋包拯名犹在;

万古廉泉井永存。

张伟志题包公祠廉泉亭

忠培国士,孝作完人,一代清风光宋史;

河藕无丝,游鱼有脊,千秋白水属包家。

白启寰题包公祠包河

雉堞依稀,闹语莫闻城内市;

祠堂仰望,污尘不到水中墩。

白启寰题包公祠香花墩,在包河中,原为无名小岛。自包公祠建成后,始名“香花”,又称“包公墩”或“包墩”

垂杨盈岸,荷叶满池,最好资春秋游屐;

四面环河,一桥通渡,可来伴禽鸟读书。

魏寅题包公祠香花墩

判冤狱明察秋毫,理蔓盘根,细节都从心上过;

游名河季当夏末,芳莲秀荻,奇姿尽送眼前来。

周葆中题包公祠包河

虎头铡决不饶谁,冤民吐气,暴吏惊心,朝野中守纪循规,严乎法网;

鷁首船差堪坐我,舞柳近迎,香荷远接,舱篷内衔杯觅句,换了人间。

周葆中题包公祠包河

包弹不怕高山压;

公平全如静水平。

周葆中题包公祠

铁面无私,半井廉泉千古颂;

青天问道,一河碧水万年流。

马庆友题包公祠包河

香花墩上,请天下父母探思,应怎样有教后辈;

孝肃像前,愿世间诸君细想,该如何无愧先生。

马庆友题包公祠

学士祠堂多正气;

包河莲藕也无丝。

蓝佐国题包公祠包河

关节不通,惟廉是本;

威仪宛见,有口皆碑。

常江代地矿部原部长孙大光题包公祠

判案尽忠心,此际应无冤假借;

赈灾传惠政,大名永著去来今。

陈瑜生题包公祠

折狱不循情,真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浮生休作恶,倘落在阎罗手里,点点难瞒。

陈瑜生题包公祠

碧水绕崇祠,看千秋祀典长留,永存正气;

黄河清一旦,喜十载乱云收尽,重现青天。

陈瑜生题包公祠

铁面振朝纲,虎铡台前无紫贵;

赤心泄民隐,龙图堂上有青天。

陈乐常题包公祠

刑权贵手摘乌纱,铁骨铮铮穿黑幕;

誉乡国名标青史,忠心耿耿耀蓝天。

王哲初题包公祠

理冤狱,铁面无私,关节不通凭虎胆;

谒遗像,金容有表,威仪永范仰龙图。

张复周题包公祠

谋直道,尚清心,何朽不摧,何私不惧;

镇奸邪,洗冤狱,其形长在,其气长存。

杨宣祥题包公祠

当今一片繁华,携侣来游,且向这边瞻胜地;

往昔千重黑暗,鸣冤何去,可知此处有青天。

王祝如题包公祠

铁面本无私,试看地老天荒,胜迹不闻关节到;

河清比一笑,每羡顽廉懦立,名贤合与藕花香。

葛介屏题包公祠

精忠贯日,历代名人齐拱手;

执法如山,千秋雅士共讴歌。

吴继刚题包公祠

贞忠贯日,贪脏枉法有铁面;

义勇凌云,含冤昭雪呼青天。

唐意诚题包公祠

面如铁冷,心系黎元,允称宋室良臣;开封劝桑麻,燕乐四郊无赤地;

笑比河清,民歌父母,誉是阎罗包老;崇祠馨俎豆,龙图万古号青天。

王体诚题包公祠

世代仰青天,总为一身皆正气;

人间崇铁面,无非百事不徇私。

成渤题包公祠

日丽风和,更盼官场无墨吏;

河清海晏,还期法治有青天。

成渤题包公祠

荷风香胜地;

廉水映青天。

王问源题包公祠

四方崇正气;

百姓仰青天。

王问源题包公祠

立朝刚正寒奸胆;

垂世清廉式吏人。

王问源题包公祠

一泉清节千秋鉴;

三铡威名万古尊。

王问源题包公祠

有法心清若水;

无私胆量如天。

张哲如题包公祠

四面香风含正气;

一河碧水映青天。

潘家兴题包公祠

两袖清风看廉水;

一尊铁面仰青天。

蔡战宇题包公祠

两袖清风,铜污不染;

一身正气,铁面无私。

宋承焜题包公祠

身清德洁,标千秋史册;

色正芒寒,颂一代贤臣。

胡志然题包公祠

八字衙门,堂上不通关节;

一身正气,民间长颂青天。

曹平、曹荐轩题包公祠

包拯誉青天,奈年久冤错太多,纵包拯重生,包拯焉能包拯;

小平伸正义,在国内查纠不少,祝小平长寿,小平怎会小平。

曹平题包公祠

肃穆慈祥,为官廉政扬中外;

慎勤理案,执法严明范古今。

王文海题包公祠

忧国爱民,官比廉泉清似水;

安良除暴,人称铁面法如山。

龙舜钦题包公祠

冤狱理难清,长恨青天竟去;

赃官除未尽,犹望铁面重生。

徐长鸣题包公祠

是正直人,恭瞻肃像咸心敬;

为邪恶者,偷觑威容应胆寒。

李敬群题包公祠

执一身正气,国贼权奸齐丧胆;

感两袖清风,黎民寒士尽倾心。

朱延春题包公祠

问污吏贪官,到此地是羞是怕;

看来今往古,只斯人无畏无私。

刘倚天题包公祠

断狱果如神,无人洗雪翻前案;

爱民真若子,那个随风走后衙。

王效希题包公祠

真知灼见,谠论诤言,名昭万古开封府;

铁面冰心,清风正气,德播千秋孝肃祠。

李聆声题包公祠

三口宝铡,恶霸顽徒闻丧胆;

一身浩气,贪官污吏见惊心。

杨曦光题包公祠

不徇私情,四海齐夸贤大吏;

高悬明镜,千秋争颂好青天。

闻楚卿题包公祠

不怕掉乌纱,铁面无私扬正气;

敢于蔑权贵,青天有眼察奸邪。

闻楚卿题包公祠

铁面似阎罗,执法如山,牛鬼蛇神齐敛迹;

丹心为黎庶,存心似水,黄童白叟尽沾恩。

童曼筠题包公祠

察奸烛隐,申冤最得民情,看湖湘俎豆多胜朱张,正是孤穷无可诉;

赏善罚淫,设教莫如神圣,使鬼蜮谗邪难肴黑白,庶几良儒敢为人。

李涤泉题包公祠

恨今日共和世界,犹有奸臣,安得包青天再奋神威,扫尽歪风扶正气;

羡吾华大好河山,岂无明主,幸存共产党执法国法,清除官倒服民众。

华文光题包公祠

公迹犹在临湖,试问何人跻往哲;

我家亦近淝水,特来此志拜先生。

包公祠。 临湖:县名,汉置,宋废。后为“临湖圩”,在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山一带。 跻:登,升。 往哲:前贤,先哲

此日同怀春有脚;

当年能断案无头。

包公祠。 案无头,即“无头案”,俗谓毫无头绪和线索的疑难案件。春有脚,即“阳春有脚”,亦称“有脚阳春”,喻给人带来温暖

欲奉箴铭上三疏;

思除弊政陈七章。

包公祠

笑比黄河,自昔竞称清正;

恩周赤子,于今悉敬神灵。

包公祠

崇祀先贤,恰是龙图故里;

抚循斯土,长怀学士遗风。

包公祠。 龙图、学士: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 抚循:抚慰,语出《汉书·盖宽饶传》

寡笑立朝,任尔强豪奸佞;

严颜对事,凭吾铁面冰心。

包公祠

判狱无私,心如白日照;

持躬有节,笑比黄河清。

包公祠

铁面如公,想当年搢笏垂绅,允矣三朝人杰;

臣心似水,剩此日新蒲细柳,依然一笑河清。

包公祠。 搢笏垂绅:古代官员士大夫的装束

尚方赐剑振纲常,绝世聪明,数字褒嘉承凤诏;

刚正守朝严法度,肺肝冰雪,千秋像赞拜龙图。

包公祠。 尚方赐剑:相传宋仁宗曾把尚方宝剑(皇帝自己用的宝剑)赐给包拯,遇事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凤诏:即诏书,指皇太后的懿旨。相传包拯在陈州曾帮助宋仁宗找到了生身母,被尊为太后,因而受到她的褒奖

八百年祠宇重新,问浊世滔滔,铁面无私谁省识;

一千载山河依旧,缅前修渺渺,莲花如笑我重来。

包公祠。 浊世:混乱的时世。 省识:察看、认识。 前修:前代有品德修养的人,语出屈原《离骚》

虎铡尚存乎?倘教污吏贪官,法网难逃,何妨一试;

龙图今往矣!且看阎罗老子,关节不到,自有千秋。

包公祠。 老子:倨傲的自称

圣贤心,阎罗面,正直无私,善同于国家,谏草七封传宋史。

龙图阁,孝肃祠,古今不朽,尊达乎乡里,香花一束荐庐阳。

包公祠

五湖四海,何处真能关骂断;

万祀千秋,几人堪与俎豆同。

包公祠

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

丹心昭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

包公祠

衔命赴强邻,樽俎严折契丹使;

施恩洽闾里,妇童喜称待制名。

包公祠

庙貌得重瞻,笑我三生真有幸;

阎罗凭细察,谅他半点也难瞒。

包公祠

包公墓园

  包公墓园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园,占地三公顷,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包拯病逝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追谥孝肃,赠礼部尚书,奉诏陪葬于永定陵西北。次年归葬故里,安葬于庐州合肥县城东公城乡,即今合肥市东郊大兴。包公墓园与包公祠紧紧相连,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墓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丛中,总面积1200平方米。由西向东排列着石阙、神门、石像生、享堂及墓冢等,规制甚为壮观。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和包拯禀性峭直、为人刚毅十分相称。祭祀包公的高大享堂,由五开间、三大殿组成,其内有20根丹红涂漆整木大柱支撑梁枋,显得古朴庄重。享堂内设神龛,包拯神主安放在帷幔正中。享堂后是高5.2米的包拯墓,主墓呈“覆斗型”。拾阶而下,墓道两侧石壁上刻有仿宋《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墓室前正中端放包拯墓志铭。墓室中安放着金丝楠木棺具,内敛包拯遗骨。包拯墓北侧是附葬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墓5座。出附葬区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殖。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

唯令名之皎洁;

共淮水以悠长。

包公墓园,此联为包拯原墓出土之物,刻在两块石条上,经鉴定系包拯家乡解集乡东大山之麻石凿刻而成

执法如山,试看河鱼颜似铁;

爱民若子,喜教池藕断无丝。

包公墓园正门。 丝,谐音“私”

包孝肃清正廉明,合肥人瑞;

歙黄山奇峰屴崱,安徽地旌。

段国强题包公墓园后门

一身正气冲天地;

两袖清风鉴古今。

李百忍题包公墓园神门

正直遗型传稗史;

清忠初绩著端州。

启功题包公墓园神门。 初绩,初仕时的政绩。端州,古地名,隋置,今为广东高要县(治所设肇庆市),包公曾任端州知府

廉吏可为,来者是式;

故乡更美,公乎其归。

吴孟复题包公墓园享堂正门

正气慑王侯,铡恶锄奸传万世;

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

汪涛题包公墓园享堂正门抱柱

十五卷谠论排阊,江河不废,仰止高山,正道自千秋,宇宙声名尊孝肃;

九百年明德在世,人物凛然,长留生气,凌云应一笑,岁时乡国荐芳馨。

钱仲联题包公墓园享堂大殿。 十五卷谠论:指《包孝肃奏议》十五卷(一说十卷)。 排阊:《礼记·少仪》“排阖说(脱)履,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阊,阖,均指门。此处需用平声字,故用“阊”

铁面贮黄泉,清声远播,墓侧犹张三宝铡;

赤心化紫气,明镜长悬,民间永念一青天。

刘子善题包公墓园享堂背门抱柱

阎罗老执法如山,贵戚敛迹,千古传名循吏去;

包青天公正廉明,妇孺皆知,后世歌颂人间来。

董怡如题包公墓园享堂背门抱柱

执法不阿,如镜之澈;

铁面无私,乃冰其清。

董怡如题包公墓园享堂背门抱柱

忠正刚毅;

清介廉明。

溥杰题包公墓园侧门

刚毅不阿,刑法无情终铁面;

清廉固守,贪夫到此可惭颜。

刘夜烽题包公墓园

百代仰忠廉,劫后墓高环水碧;

千秋昭律法,眼前花笑感河清。

白启寰题包公墓园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李百忍题包公墓园

谏君有道;

泽藕无丝。

方克逸题包公墓园。 泽:指包河

为官存正气;

从政树廉风。

李才旺题包公墓园

赤心树正气;

铁面判奸臣。

刘子善题包公墓园

霜威凛山海;

直道扬古今。

高阁臣题包公墓园

龙图风范正;

铁面汗青尊。

戴巍光题包公墓园

正气耿光昭日月;

廉洁清栎妇孺知。

戴巍光题包公墓园

赤胆忠心匡社稷;

铁面无私慰万民。

马万祺题包公墓园

飞骑教驽终归晋;

包水蜀山永祀公。

江涛题包公墓园

包公刚毅留千古;

孝肃清标传九州。

溥松窗题包公墓园

为官清正安天下;

办事光明照大千。

夏茹冰题包公墓园

除暴安良,功昭万古;

匡邪扶正,德耀千秋。

夏茹冰题包公墓园

肃贪奸,惩腐恶,至今尤显铜铡锐;

明法纪,正官风,尔后益觉河水清。

夏茹冰题包公墓园

一身正气,廉顽立懦;

两袖清风,敦品励俗。

李汉秋题包公墓园

百代颂忠贞,总作千秋鉴;

九州谈将相,常扬八皖名。

魏启鹏题包公墓园

色正芒寒,一代贤臣标百世;

身清德洁,九重浩气启三元。

丁雨霈题包公墓园

亮节高风,卷眼沧桑祠尚旧;

廉明清正,惊心岁月墓犹新。

葛介屏题包公墓园

前无匹者,万世同歌铁黑相;

后继有人,千帆竞发玉船王。

汪涛题包公墓园。 铁黑相:指包拯。 玉船王:指世界船王包玉刚

铁面无私,敢向皇帝绳国法;

清风有自,常将赤子记心头。

闻楚卿题包公墓园

去恶除奸,还须黑面;

为民作主,必仗丹心。

胡遐之题包公墓园

铡美戏乎,几个王侯尊法纪;

赈粮真也,千秋黎庶仰廉风。

胡遐之题肥包公墓园

大蜀山高,远控江淮胜地;

包河水碧,常明日月青天。

王问源题包公墓园

河畔仰高坟,刚正英名垂万古;

祠中瞻宝相,清廉仪范树千秋。

王问源题包公墓园

朝野震清刚,一片公心扶社稷;

典型昭鉴式,千秋关节怕阎罗。

刘宝和题包公墓园

轻权贵,除奸邪,刚正名声传万世;

重察巡,扬道德,顽廉业绩颂千秋。

张伟志题包公墓园

赤胆忠心匡廉相;

包水无言吊直臣。

吕选忠题包公墓园

庐州有幸埋廉相;

包水无言吊直臣。

吕选忠题包公墓园

蜀山西峙,淝水东流,庐阳昭胜迹;

正气一身,清风两袖,华夏颂英名。

吕选忠题包公墓园

吾辈有幸,为清官护墓,无尚光荣;

后任自慰,壮廉吏精神,竭尽职能。

张奎银题包公墓园。作者曾任包公墓园管理处书记

古有圣中清,立懦廉顽,千载大名垂宇宙;

我护公之墓,栽花种竹,四围乔木足风烟。

张奎银题包公墓园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与客谈诗同仰慕;

园林无俗情,春秋多佳日,为公护墓亦荣光。

张奎银题包公墓园

日月换新天,为照黄河清,本来面目;

馨香通万古,直同琰摩界,显赫威灵。

钱仲联题包公墓园

谋正道,尚清心,何朽不摧,何私不惧;

镇奸邪,洗冤狱,其形长在,其气长存;

杨宣祥题包公墓园

刚肠疾恶,寰宇同尊,隆德堪宜歆崇祀;

清正廉洁,子孙共记,贪赃不得进大茔。

李汉秋题包公墓园

铁面无私,除恶霸,锄奸佞,正气长存昭日月;

黑头有道,赈灾黎,雪冤狱,清风永荡翠山川。

许岱峰题包公墓园

公以聪明正直为神,淝水接嵩山,同为乾坤留浩气;

我随父兄姑姊之后,寒泉荐秋菊,更敦子弟读遗书。

吴孟复题包公墓园

清风园

  清风园景区为纪念包公而建,占地33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旅游区”包公园东侧,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主要有功德广场、清风阁、陈列馆区三个部分。功德广场由大门、引路灯柱、功德广场、明月亭、鱼沼飞梁几部分组成。明月亭是一座长宽各4米的重檐碑亭,亭高8.4米,亭内置石碑一座,碑高2.3米。碑文记载了为纪念包拯1000周年诞辰设计、建造清风阁的过程。过明月亭,前行十数步,便来到鱼沼飞梁景点。立于石桥,只见桥下池水清澈见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筑。这种石雕建筑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鱼沼飞梁。景区的主体建筑清风阁坐西朝东,与包公墓遥对呼应。阁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登顶可俯视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文化旅游区的秀丽景色。一层为耿光日月厅。亭内镶嵌有一幅长5.4米,宽5米,名为《清风赞》的大型椴木浮雕。浮雕由两个部分组成,中心为包公浮雕像。背景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迹,有《回乡敬孝》、《审牛舌案》、《陈州放粮》、《弹劾三魁》等片段,两侧分别是《运粮戍边》和《西办盐务》。二层为庐州宋韵厅。展示的是《古庐州市井图》的古绢彩绘壁画,它较完整地反映了宋代庐州一片歌舞升平、市井繁荣的景象。三层为江淮奇葩厅。介绍的是安徽概况和江淮风情。四层为江山明月厅。展出的内容是“三山(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披锦绣,二水(长江与淮河)竞风流”。五层为庐州夜话厅。可了解合肥地方传统文化,认识合肥的人文环境。六层为梨园揽胜厅。这是清风阁的最高层,远眺合肥,风光尽收眼底,近观包河胜景一览无余。

清风净宇宙;

明月朗乾坤。

合肥清风园

一亭风月;

千古文章。

合肥清风园明月亭

试掬清泉荐萍藻;

常留正气阅沧桑。

合肥清风园明月亭,赵朴初书顾祖彭题包公祠联

借问好游人,来何所闻,去何所见;

别有念心者,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合肥清风园明月亭,郑伊农书

一笑河清,乡国旧闻传谏草;

千秋墩在,岁时薄酹荐香花。

李鸿章题香花墩,今悬于清风园清风阁

光世闻泸州古绢彩帛,繁华锦绣;

映华夏市井风土人情,蹈舞升平。

清风园清风阁

凭栏远眺,思绪翻腾,百里巢湖收眼底;

伫立长吟,心潮澎湃,千年历史记心头。

清风园清风阁

三山披锦绣;

二水竞风流。

清风园清风阁。 三山:黄山、九华山、齐云山。 二水:长江、淮河

渺渺千年际,耿耿直臣留胜迹;

盈盈一水间,巍巍楼阁识芳馨。

清风园清风阁

潇洒泸州今日,近水远山生皓月;

纵情肥水明朝,天碧草苍曳清风。

清风园清风阁

南北名山,同图四壁;

古今豪杰,共萃一楼。

清风园清风阁

古阁观天,阴晴日月肩头过;

明园论史,得失江山手上轮。

清风园清风阁

一盏清茶,徐徐淡饮;

千秋历史,细细评谈。

清风园廉雨轩

教弩台

  教弩台,亦名点将台,位于安徽合肥在市内淮河路东段北侧。史载,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教弩台高4.3米,面积38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距淝水、津水和逍遥津都不远。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两处古迹。屋上井以超过民房屋脊得名,为当时曹军将士饮水之源。听松阁是曹操“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周围松拍挺拔,浓荫蔽日。后被誉为庐阳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荫”即此。梁武帝时又在台上建有铁佛寺。唐大历年间(776年前后)又重修扩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为明教寺。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十一年(1886年)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法名通元上人)云游募化,按原样重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由佛殿、藏经阁、西厢园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风铃叮铛,殿脊高耸一巨大锡葫芦,银光闪耀,直刺云天,显示了我国佛教寺宇威严庄重的建筑特色。寺内钟鼓齐鸣,梵音缭绕,更充满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飞骑桥头论胜负;

教弩台上评忠奸。

教弩台,位于淮河路东段北侧、逍遥津的南面,又称“曹操点将台”。是三国时期曹操所筑,用以教练“强弩五百,以御东吴舟师”,故名。台高约5米,面积约3700余平方米,周围城砖垒砌,台上有寺、亭等建筑,均修葺保存完好

莫道忠奸成定论;

须从历史辨贤愚。

教弩台

曹公教弩台尚在;

吴主飞骑桥难寻。

教弩台

旧地怕重经,秋草独寻,十载浮生成浪迹;

英雄难再得,高台凭吊,三分事业付空王。

清末民初刘启琳题教弩台

重镇合淝当一面;

崇台揽胜说三分。

白启寰题教弩台。 合淝:汇合淝水。古时施水(今南淝河)与淝水(今东淝河),在合肥汇合,因名其地为“合淝”,后将“淝”简省为“肥”

亭峙听松,看千万户、棋聚星罗,到此凭临开眼界;

台高点将,想五百人、弓强弩硬,当年战守费心机。

魏寅题教弩台

台近逍遥津,一代英雄曾教弩;

□□□□□,千年胜迹启游人。

曹平、曹荐轩题教弩台

教及三军,志安九域;

弩如满月,箭似流星。

教弩台

教弩台荒,剩有松涛似点将;

藏舟浦断,唯余杏色足盈眸。

教弩台

教弩剩高台,尽黩武穷兵,终鏖赤壁;

淘沙随逝水,惟松阴夕照,长伴青山。

教弩台

针成鹤翼迎人舞;

柯化龙鳞对月吟。

教弩台听松阁

沧海桑田,教弩台前成闹市;

红墙古寺,听松阁上儆钟声。

教弩台听松阁

教弩台高,骑射只今余旧梦;

听松阁古,涛声不再似前朝。

教弩台听松阁

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

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

黎光祖题教弩台听松阁

弥陀其出家之雄,寓一念慈悲,直从剑树刀林,幻来花雨;

初地在上方尤胜,笑三分割据,历尽飚轮尘劫,补种松阴。

清王尚辰题明教寺

战争有几,成毁无端,喜今时绀宇琳宫,花雨方鲜,顿现空门新法界;

萍梗何缘,沧桑孰料,只昔日吟朋啸侣,松阴宛在,难忘台上旧清游。

清沈用熙题明教寺

化努目,为低眉,干戈丛里早抽身,一尘不染,五蕴皆空,到此是真解脱;

易榛墟,作莲界,筝笛浦边新断手,明镜成台,菩提有树,果然具大神通。

清方濬颐题明教寺

佛地本是战场,悟四大皆空,人间战场归佛地;

山林却依城市,快一层更上,我来城市访山林。

清左辅题明教寺

光明无量,十方普照;

圣教常住,三界齐辉。

赵朴初题明教寺大雄宝殿前抱柱

六波罗普渡沉迷,登彼岸必须宝筏;

九重天飞来花雨,洗尘心常奉金仙。

明教寺大雄宝殿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岂可以不了了之。

刘夜烽书明教寺大雄宝殿内抱柱

首郡跨江淮,溯魏武当年,鼎足已成空教弩;

要冲控吴楚,睹祗园真境,金身不坏证菩提。

葛介屏题明教寺大雄宝殿内抱柱。合肥旧有“江淮首郡”、“吴头楚尾”之说

妙相圆融,即色即心,遍十方而示现;

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存。

聂凤奇题明教寺大雄宝殿内抱柱

南海驾慈航,普渡众生登觉岸;

西方悬佛日,光昭万姓庇钧天。

明教寺大雄宝殿观音像

地狱最苦,教弟子诸恶莫作;

天堂极乐,劝大家众善奉行。

吕选忠集佛经语题明教寺

佛祖座前演真谛;

古淝河畔证禅心。

明教寺前殿韦驮龛

深妙圆融,笑纳天下事;

慈悲大度,乐助世间人。

明教寺弥勒殿

引觉海之法流,传慧灯之长焰;

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

明教寺地藏殿内侧抱柱

极乐世界,眼前就是,须大家领会;

菩萨道场,心里本有,要自己圆通。

金培兴题明教寺地藏殿内前抱柱

和上是唐子归来,今日心同古井水;

居士早春婆梦醒,十年浪作宦游人。

明教寺方丈室

妙观大千界;

安抚从生心。

蒯右泉题明教寺方丈室

妙施佛法欢春雨;

安坐禅房读藏经。

蒯右泉书明教寺方丈室

龙归法座听禅偈;

鹤傍松烟养道心。

圆湛题明教寺方丈室

信手拈来皆妙论;

一心不乱自安然。

茗山题明教寺方丈室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证禅心。

法信书明教寺方丈室

有轨任持,力奔极乐子诚修;

不可思义,定位究竟师心澄。

法信题明教寺方丈室

妙矣慈航真普渡;

安然梵呗通人天。

葛介屏题明教寺方丈室

午夜钟声回缘觉;

朝暮梵呗通人天。

石光士题明教寺方丈室

修身岂为名传世;

作事惟见利及人。

元湛题明教寺西寮房(僧舍)

欲上青天揽日月;

吾将于此巢云松。

边正方集李白诗题明教寺西寮房

屋顶涌奇观,曾供三分麻铁弩;

并圈留特记,试看千载引金绳。

白启寰题教弩台屋上井亭

书院会馆联

五色易迷离,洗眼曾经秋水碧;

十年同况味,回头每忆夜灯红。

白镕题庐阳书院,位于市区今长江路东段的小东门内, 又称“小书院”,清康熙时庐州知府张纯修建立,始名“横渠书院”,以纪念其祖先北宋哲学家横渠先生张载。清廷废科举后,1906年,李鸿章之子李经方曾在此创办庐州中学堂,现为合肥市第九中学校址

率五属,舒庐巢合无;

进一位,公侯伯子男。

大书院,位于市区,内有庐州考棚,为清代庐州所属各县生员参加府试的考场。早废,今已不存。 上联:清代庐州府下属五个县,即合肥县、庐江县、巢县、舒城县和无为县。 下联:公侯伯子男是封建时代的五等爵位,清代庐州府已有后四等爵位的人——合肥县的李鸿章、生封肃毅伯,死封一等侯;合肥县的刘铭传,封一等男;原籍桐城而寄居舒城县的程学启,封子爵。所以,再努力“进一位”,便可以五等爵位齐全了

旧学商量期邃密;

新知习用许精通。

商旧学斋,为清末民初张子开的书斋兼塾馆,其名取义于宋代黄庭坚的“旧学商量加邃密”诗句

百药精良,寿世活人承华祖;

九狮拱卫,蟠龙踞虎似钟山。

金陵会馆,位于市区大东门内今淮河路东段原九狮河沿。是清代金陵(今南京)在合肥的商旅所建。当时这些商家以贩运中药材为主,在合肥开了不少药店。馆于1953年被拆除,今为合肥市政协所在地

溯江淮淝水而来,应记六朝烟柳;

临凤颍庐州之地,常尊一代帝王。

金陵会馆

清樽共话蜀山树;

浊世同怀潭水情。

泾县会馆,位于原市区中长江路、徽州路交汇处的四牌楼西,是清代泾县在合肥的商旅所建的行会和住所。现已改为百货大楼

客地重汪伦,情深潭水;

庐阳瞻孝肃,气正包河。

泾县会馆

夜雨话乡情,周施于便;

庆云临客地,源利永昌。

徽州会馆,位于今长江路中段南侧的原前大街,是清末徽州府各县在合肥的商旅所建,现已不存

探本求源,心飞白岳黄山上;

登高望远,志在廉泉让水间。

徽州会馆

万里海天风雨忆;

一堂桑梓弟兄情。

福建会馆大厅,位于今淮海路上,馆内祀有天后娘娘,又名“天后宫”。是清末在合肥经营糕饼业的福建客商所建,辛亥革命后废毁

朱樱红杏开新宴;

丹荔黄橙话故乡。

福建会馆大厅

佳日春秋来鹤盖;

高台吟咏似鳌峰。

福建会馆大厅

禹之后一人,大功在水;

宋以来千载,盛德配天。

福建会馆天后宫

梦绕洞庭飞,背井离乡同作客;

神驰淮海阔,蜀山淝水惯迎人。

两湖会馆,位于市区原义仓巷,今合肥市第三中学南侧,清末湖南、湖北两省在合肥的商旅所建,今已不存

胜迹慨滕王,记否阁中觞咏;

新诗颂佛祖,来闻天上笙歌。

江西会馆,位于今淮河路中段。清代江西木材商和瓷器商所建,为江西省商旅在合肥旅居、议事和宴会之所。前有临街门面一排,后有大殿九间,规模相当宏伟。因大殿高于东邻之文昌宫,合肥士绅以为欺压了当地文运,加以指责。后遂就慈禧太后寿诞,向府县申报,供奉慈禧肖像,(因当时慈禧太后认为是“老佛爷”,其供奉佛祖之名,自然实至名归。)将九间大殿改名“万寿宫”,风波始息。1948年被拆毁,现为合肥市政府大门前场地

座中多是故乡人,话瓷器经销、木材营利;

淝上别开名胜地,瞻九间大殿、万寿高宫。

江西会馆

事见故乡人,好话赣江千里浪;

幸临名胜地,度观淝水八公山。

江西会馆

秦晋英才,济世济人明大义;

江淮盛地,通财通货聚康庄。

山陕会馆,位于今安庆路上,系清末山西、陕西两省在合肥的商旅所建,门坊上有“大义坊”三字横匾。民初已废,后改建为安徽省劳动局宿舍

寺庙宫祠联

金阙启宏观,依昔云头来紫气;

沙门论佛法,从今脚底绝红尘。

万寿寺大殿,位于市区大东门内,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兴建时有高僧一庵和尚,认为寺门面北,“宜为南山祝愿”,因而命名。清代时,合肥产传统手工丝织品“万寿绸”,即因机房设在此寺旁而得名。寺早废,今已不存

幸城市有此灵祠,仗许多佛力神威,保登寿域;

叹凡尘无边苦海,渡不尽痴男怨女,平息风波。

万寿寺大殿

得此上方居,笑凡辈积寸累铢,空吃一番辛苦;

有何交代事,愿尔等晨经夕梵,多温几句阿弥。

万寿寺方丈室

寺树菩提,瑞浮霞彩来双阙;

王垂冠冕,光映云纹动九天。

天王寺,位于西门内今长江路西段,始建于民初,现已不存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万般苦厄;

虔诚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天王寺

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会是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澄心寺,位于金斗河北岸藏舟浦,相传因张辽曾藏战舟而得名。始建于北宋,又名“澄惠寺“,清末已毁

干事莫欺天,说诬妄理,取黑道钱,想诡序,用机谋,假赫濯声名,到晚来回首一思,吃完了子子孙孙豆腐菜粥;

为人留后地,守素位列,立白圭品,洗横污,洗龌龊,尽时常方便;至平旦抚心三省,好落得清清净净桂馥兰馨。

澄心寺

永镇东方,近挹时雍迎紫气;

长崇木德,恒舒春令泽苍生。

东岳庙,位于市区东门内,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祀东岳大帝,是道教所奉的泰山神,相传它掌管人间生死。民国初废,今已不存

莫与命争衡,要知后果前因,但观现在;

总凭天作主,落得洗心涤虑,只任安排。

东岳庙

孽海茫茫,叹人世无多,一误岂容之再误;

轮回辘辘,仰神灵有赫,今生要想着来生。

东岳庙

金阙重新,上接三清法界;

玉音长绕,如游九府仙宫。

白鹤观,位于教驽台北逍遥津边,清代康熙年间重修,今已不存

遇有缘人,不需我望穿眼孔;

得无上道,只要你立定脚跟。

白鹤观

月光皎洁禅心寂;

潭影澄清色相空。

月潭庵,位于桐城路21号,原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庵堂,有山门、大殿、观音殿、修道房四进。现仅存观音殿两间,内设佛堂,供奉观音菩萨

心地光明惟有月;

情天清静已无波。

月潭庵

燃指供诸佛,骨烬肋灰,隐隐造多少众生命脉;

刺血写华严,心枯舌烂,津津贯古今菩萨精神。

白衣庵,位于原威武门外,清顺治七年(1650)建,已不存。据说清代乾嘉年间,白衣庵悟宗和尚,居庵修行五十余年,曾刺血书《华严经》

宝相卧庄严,佛言自悟;

金光观灿烂,禅偈心宣。

睡佛庵,位于合肥城西北角,今安徽博物馆北、杏花村南。清顺治十年(1653),将浮槎山(今属肥东)道林寺铜睡佛塑像(相传南朝萧梁时所铸造)移此建寺,故名,亦称“卧佛庵”,今已不存

任凭你无法无天,到此孽镜悬时,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且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彭玉麟、吴坤修题合肥城隍庙,道教庙宇,位于市内博物馆东北角之庙街。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大殿高5丈余,殿顶立锡葫芦,戏楼高约3米,传为遵照李鸿章意旨仿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建造,古是演戏娱神之处

城郭尚依然,问雨中春树万家,谁是保障;

风雨多变态,只槛外清波千顷,鉴比须眉。

吴坤修题合肥城隍庙

善报恶报,迟报早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

城隍庙大殿

眼前算得什么,博荣名,营厚产,狗偷鼠窃,煞是无凭,若经账结分明,总还要百般由我;

身后悔将何及,暗放箭,显搭台,腹剑舌刀,终归自毙,始信律严抵偿,从未肯半点饶人。

清王鸿飞题城隍庙大殿

早晚烧香,正神难讲私情,殿上严刑,处置惟均无枉纵;

善恶有报,阴府禁通贿赂,堂前孽镜,锱铢不爽最公平。

城隍庙大殿

画桥烟柳,市列珠玑,负郭栽三春云树;

翠幕风帘,户盈罗绮,登楼望十万人家。

城隍庙思惠楼

李太白邀月我同舞;

辛稼轩命杯汝前来。

徐味题城隍庙醉月居

飞觞邀夜月;

仰古饮廉泉。

刘夜烽题城隍庙醉月居

活火闲烹金斗水;

晴窗新试六安茶。

刘夜烽题城隍庙茗香轩。 金斗:谓原穿城而过的金斗河。 六安茶:六安瓜片,中国名茶,《红楼梦》曾提及

神傍名祠,不威而畏;

我居小庙,有德以尊。

城南庵土地庙,位于包公祠大门东侧,祀土地神,今已不存

云间梵宇疏钟远;

山下农家晚稻香。

大蜀山门坊。大蜀山位于市区西郊,原有寺庙等建筑,均已不存

五百年前,谁是同堂罗汉;

三千界里,孰能安坐须弥。

大蜀山开福寺,位于山腰,始建于唐代,1936年春,卫立煌创办“蜀山农林职业学校”时,拆庙兴建校舍

东海不归,甘霖普降;

西天应到,灵迹长留。

大蜀山龙子庵,位于山间,相传唐代贞观年间,开福寺高僧慧满诵经讲法,忽有白衣少年前来听法,声称是东海龙王少子渊济。时正大旱,慧满意令其降雨。雨降,渊济以“盗布天泽”罪被天帝处死。慧满收其尸葬之,即为此冢,名龙子冢。后人于冢旁建庙祀之,已不存

神龙听法;

顽石点头。

大蜀山龙子庵

雨降留僧异;

龙亡结冢灵。

大蜀山龙子庵

惠岗吹凤尾;

甘雨降龙鳞。

大蜀山龙子庵

普渡众生,岂独小龙来听法;

偶闻一偈,却教大海不扬波。

大蜀山龙子庵

龙归法座听禅偈;

雨润尘寰见道心。

大蜀山龙子庵

慈云常护三千界;

法雨同沾亿万年。

大蜀山龙子庵

略江淮经百战,破孙吴而大震声威,赢得婴儿无夜哭;

屯土山约三事,劝关羽以权宜策计,不忘乡里故交情。

张辽祠,在位于市区威武门(大东门)翁城内,祀三国时曹操的大将张辽。清末废,今已不存。 婴儿无夜哭: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张辽守合肥,在逍遥津大破东吴孙权,“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公瑾咸称大都督;

亚夫自是真将军。

周公祠,位于市区南门城内,今安徽省医院后,全称“周武壮公祠”,与包孝肃公祠隔城墙相望,并与江忠烈公祠毗邻,是清末淮军将领周盛传的专祠

茫茫宦海谁知己;

落落晨星忆故人。

潘鼎新题周公祠

包老隔城闉,一宋一清,淝水两贤同栗里;

江公居间壁,名臣名将,忠魂千载接芳邻。

周公祠

自先君与群杰佐中兴,魁硕蔚江淮,旷代才逢汉太尉;

惟将军以全力成美利,广斥皆沃衍,千秋人颂赵营平。

曾纪泽题周公祠

百战守三城,章贡尤应千世祀;

两年跻八座,江天忽报大星沉。

曾国藩题江公祠,全称“江忠烈公祠”,位于市区南门城内,是清末将领江忠源的专祠

秋毫无犯,匹马先登,十日内大捷者三,真义胆忠肝,问江北诸公,何如此老;

本是通儒,权为名将,两载间立功无算,忽捐躯报国,痛淮南一帅,顿失长城。

胡林翼题江公祠

为家为国,为吾宗大光门第;

是忠是节,是一对上好夫妻。

刘铭传题昭忠祠,位于市区,民初已废,原址现为市妇女联合会所在地,祀刘铭传部将刘朝带夫妇

万户侯何足道哉,惟凭此满门忠节,表义千秋,能报国,能殉夫,华夏播嘉名,近来大局中兴,麟阁诸公谁媲美;

五旬神已伤久矣,最怜他孤慨凄凉,忍饥毕命,有荩臣,有烈女,乾坤钟间气,说到箕沉婺殒,狮山一带总含悲。

刘铭传题昭忠祠

是淮军杰出奇才,龙性难驯,休沐辄寻黄石约;

与国家规宏大业,刍言谬采,入朝曾草皂囊封。

吴汝纶题公祠,全称为“刘壮肃公祠”,位于原合肥县衙附近,今安徽省博物馆东边,是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的专祠,民国后废,今已不存

烽火话当年,看城边绿柳千条,犹想见将军壁垒;

馨香隆奕世,分墩下红荷一片,幸长依学士祠堂。

多公祠,全称“多忠武公祠”,位于原前大街(今长江路),是清末将领多隆阿的专祠,已不存

孤城奋战,百姓以生,千古铭勋淝水远;

两月同仇,二公不朽,一朝遇害蜀山悲。

马王二公祠,位于市区中四牌,1928年建,纪念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长马祥斌和冯玉祥部北伐先遣司令王金韬二人。1927年春夏之交,马、王二人率部与合肥军民协力抵抗直鲁军阀,坚守城池,历时两月有余,终于告捷。后马在阜阳被军阀张敬尧谋杀,王在徐州亦被卫士杀害。合肥士民闻而哀之,因建此祠,今已不存

系出弘农,俎豆馨香绵百世;

家传清白,箕裘继述振千年。

杨氏宗祠,俗称“杨家祠堂”,位于南郊大兴集,今已不存

自受封得氏以来,唐社分支、夏廷疏爵、周家食采、汉室称藩,世禄相承,华胄遥遥光史乘;

有文德武功可溯,阁中藜焰、帐外笳声、堂上蒲鞭、军中旗帜,宗风递衍,同枝密密盛淮肥。

薛时雨题合肥刘氏宗祠

居室楼台联

大海有真能容之度;

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李鸿章题合肥李鸿章故居,为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

栋梁华夏资良辅;

带砺河山锡大年。

慈禧题李鸿章故居三进抱柱

圭卤恩荣方召望;

鼎钟勋勚富文年。

光绪题李鸿章享堂前堂抱柱

仙李溯盘根,花萼春长,天下达尊能有几;

乡枋叨庇荫,耆英会散,少年同学叹无多。

王尚辰题李鸿章享堂

受知阅四十年,御侮列门墙,我是淮军子弟;

余威震九万里,大名垂宇庙,人怀丞相祠堂。

马玉昆题天津李公祠,后李家后人移于李鸿章享堂

受知早岁,代将中年,一生低首拜汾阳,敢许临淮壁垒;

世乱方殷,斯人不作,千古大名配诸葛,长留丞相祠堂。

袁世凯题李鸿章享堂

手奠东南几行省,百战功高,惟兹海国一隅,是萧相关中,寇恂河内;

身系安危数十载,千秋庙食,试写丰碑万遍,记裴公入蔡,元凯平吴。

盛宣怀题李鸿章享堂

昔时奉简东征,拔九洲豪杰英雄,同趋盖世功名,曾不愧当代鸿儒,中兴名将;

此日封侯西去,会先帝蓬山瑶岛,若问圣朝气象,依然是大清一统,天子万年。

慈禧题李鸿章享堂

朝廷谥丞相以忠,公其瞑目;

中外惜斯人之死,天独何心。

乔树楠题李鸿章享堂

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

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如何。

李鸿章享堂

契阔旧相随,记从龙树分襟,尊酒宾筵应忆我;

封疆才第一,正值鲸波沸海,角巾私第不言兵。

王闿运题李鸿章享堂

贱子于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独与公亲情数年,见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

国史于大臣功罪是非,向无断论,有吾皇褒成二字,传俾内诸夏、外四夷知之。

范当世题李鸿章享堂

地邻飞骑桥边,问当年一船筝笛,万队旌旗,弹指话沧桑,只安排水国逍遥,已是昆池庄叟境;

春到听莺时节,看此夕对月歌诗,临风把酒,散怀忘泛梗,且领略画图结构,俨然鹿柴右丞居。

清方濬颐题小辋川别墅,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为大官僚王育泉别墅。辋川在陕西蓝田县南,唐代诗人王维晚年曾隐居于辋川,筑有别墅,绘有《辋川图》。王育泉宗推王维,因取名“小辋川”

江南唇齿;

淮右襟喉。

镇淮楼,位于教驽台西南方,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本为金斗门之城墙,后曾作“谯楼”。明末及清康熙四年(1665)重建,遂名“镇淮”,俗称“古楼”或“鼓楼”。楼三层,高五丈八尺,中置有角、铜壶等物,两旁置钟、鼓各一。“镇淮角韵”为庐阳八景,今已不存

淮南重镇;

皖北名区。

镇淮楼

百尺楼高,蜀山还北向;

三分事已,淮水自南来。

镇淮楼

雄镇淮西,吴楚当窗平野阔;

高踞淝上,云山入眼大江横。

镇淮楼

金斗楼芜谁启闭;

铜壶漏滴警晨昏。

镇淮楼

柳影绿围,藕花红瘦;

烟霞舒卷,台榭参差。

吕选忠题浮庄,位于包河之中靠东的地方,因远观好似一片柳叶浮于水面上,且岛上建筑类似古代村庄,故此得名

结伴品茗,话海阔天空,一盏清茶思往古;

邀朋登阁,看雨疏烟淡,满池碧水荡风荷。

吕选忠、胡志然题合肥浮庄寄畅楼

一堤杨柳莺啼树;

四面荷花蝶戏鱼。

葛介屏题浮庄临濠水榭

撩眼波翻天地窄;

放怀月映水云宽。

葛介屏题合肥浮庄穿云阁

穿过花世界;

划破水云天。

刘夜烽题浮庄莲坊

东西岛影含楼影;

上下天光透水光。

刘子善题浮庄镜中天回廊

秋水芙蓉,长天雁阵,水天一色河着意;

晓风杨柳,夜月楼台,风月无边鸟含情。

吕选忠题合肥浮庄松风明月亭

无以尚之,介节可风,好凭大士边龛,权借华山分半座;

登斯楼民,望古遥集,试访表台遗址,漫将唐肆与千秋。

尚节楼,位于徽州路东侧四牌,原为申明亭,又名奖善亭,供观音大士像。元末,城内包拯长媳崔氏之木主犹存,清乾隆年间将木主移至亭中,北向而供之。“高尚其节,以风世也”,故改名为“尚节楼”。《合肥包氏家乘·尚节楼记》记载,包拯长子包繶早卒,崔氏誓不改嫁,为包家抚育包拯幼子包綖成人,且事奉翁姑死葬。当时朝廷封崔氏为“永嘉郡君”,旌表其节孝。1938年3月,日军滥炸合肥,楼被焚毁

一河户绕迎山翠;

三径门开挹稻香。

龚鼎孳题稻香楼,位于合肥市区金寨路中段西侧,建成于清初,是龚鼎孳的别墅,原建筑毁于清末,原址现已建起稻香楼宾馆

几片闲云杨柳色;

一湾流水稻花香。

刘夜烽、葛介屏题稻香楼

汀畦缥缈蓬莱境;

台榭参差阆苑居。

许子俊题稻香楼

夹岸垂杨喧画舫;

凭轩隔水访香花。

刘夜烽题莲沼轩,位于城南市花木公司后院,隔包河与香花墩相望

石磴林深,一径鸟鸣喧夕照;

梵钟声远,半湖帆影漾晴波。

大蜀山望湖亭,位于山顶,登亭可南眺巢湖,故名,清末已毁

山水胜迹联

两翼石栏小狮活;

千秋璧月大圆盘。

九狮桥,位于教驽台南,本名岁丰桥,亦名小狮桥,因桥的石栏间刻有九只小狮,故得此通称,今已不存

一道长虹飞彩凤;

半轮明月照游龙。

古楼桥,镇淮楼西侧、四牌楼西北隅凤凰桥巷原有凤凰桥,巷内有北宋名臣包拯故宅。南宋时金兵南侵,桥与宅均毁于战火。明初桥得以重建,改名“古楼桥”。今已不存

今日身心全解放;

此间天地足逍遥。

徐味题逍遥津公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东北隅,是一座有文化历史特色,设施比较完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综合性公园;同时又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古战场,是合肥十景之一

豆隐池环成旧迹;

花香柳色换新容。

吕选忠题逍遥津公园

吊古访名津,威震雄风如宛在;

游园添雅兴,心随美景快逍遥。

闻楚卿题逍遥津公园

战地变名园,扣舷遥想张文远;

津桥逢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周磊题逍遥津公园张辽衣冠冢

威显曹公将勇;

名传吴主骑飞。

飞骑桥,位于逍遥津,原名西津桥,又称逍遥桥。三国时吴主孙权被魏将张辽追袭,至此桥已被拆断,遂策马飞渡而脱险,其名乃显,今已不存

豆隐大千界;

池环小五洲。

陆润庠题蘧庄,位于逍遥津。园主人龚心钊,字怀希,一作淮西,别号“豆隐”;其父龚照瑗曾为外交官,园内水绕五块陆地,状如五大洲

沧桑历历,喜看斯河,今成皖省新城新景点;

往事悠悠,当知此水,曾是庐阳古邑古金汤。

银河公园,原为合肥城濠自包河以西之一段,名“银河”。近年新建成公园

沃壤欲包淮甸尽;

坚城犹抱蜀山回。

摘宋朱服《过庐州》诗题银河公园庐阳亭,1985年建成

水晕圆纹鱼极乐;

天铺彩绮鹜齐飞。

徐味、刘夜烽题银河公园鱼乐轩,1985年建成

花径春风人载酒;

银河秋月夜谈诗。

刘夜烽题银河茶社

地久天长,岂在朝朝暮暮;

花明柳岸,引来燕燕莺莺。

徐味、刘夜烽题银河叠亭

漫步翠微,顿觉须眉皆绿;

闲行幽径,欣闻野鸟时喧。

舒同题银河叠亭

一曲清溪花照影;

千重翠幕树藏楼。

刘夜烽题银河公园藕香榭,在鱼花塘下,1985年建成

合则留,不合则去;

肥吾民,勿肥吾身。

清末合肥知县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大堂,位于安庆路西段北侧,已废。原址现为安徽省博物馆西侧门内部分

为百姓省事省钱,须尽过父母恩情,方可保民为赤子;

愿一心赖烦赖苦,才学得循良政绩,休教名士误苍生。

孙荷田题合肥县衙大堂

欠房债八元,靴尖何利,马棒何凶,睹人命若鸿毛,李孟仙倚官压势;

出大签三次,差役亦威,吏胥亦壮,视道台如狗蛋,孙县令除暴安良。

合肥民众赠知县孙葆田。 欠房债八元:合肥大兴集李家圩子李经楞(号孟仙)是李鸿章胞侄,云贵总督李经羲长兄,声威赫赫,官吏侧目。李家在合肥城内房屋很多,有一房客积欠租金八元,无法交付。李家粗丁如狼似虎,棒打脚踢,威逼凌辱,房客只得上吊自杀。苦主之妻及邻里不平,上告到庐州府,知府不敢受理。孙县令闻讯后,置自己安危于不顾,亲带马快班到李家圩子捉人。李孟仙初尚不信一个七品县令敢如此大胆,继而只得越墙逃避,合肥全县哄传了个“孙青天”。事情闹了数月,弄得全国皆知。后由安徽巡抚出面,将孙县令调走,又用重金贿买死者家属,方才了结。李鸿章后来对人说,此事已闹开闹大,使孙已得浮名,倘若报复,会更增加孙的声名,舆论上也不好收拾,所以孙葆田才幸免于难。前面两副堂联,也是孙葆田为此事撰联抒怀

斯是陋室;

臣本布衣。

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内室

浮生常为虚名累;

垂老不知寡过难。

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内室

世事何常,天理有常,绝大经纶争把握;

连囷不错,粒米必惜,此中轻重要权衡。

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客厅

画舫退焦湖,计过八百里洞庭,忽生乡思;

锦衣辞魏阙,叨窃二千石禀饩,岂为官情。

清末庐州知府陈仲英题庐州府衙,位于后大街(今淮河路)西段,西南与与合肥县衙毗邻,即今合肥市人民政府附近,亦称“郡署”,民国后废,原建筑已无存

我本燕赵布衣,感慨发狂歌,当日思高阳酒徒,荆卿剑侠;

老作江淮守吏,流连寻胜迹,犹得问忠宣故宅,孝肃名祠。

庐州府衙

辨善在读书,披信史,考春秋,览古观今,试问谁人能掩盖;

植私如助火,始焰燃,继攸灼,焚身丧耻,此间几个不糊涂。

庐州府衙

法堂下无非士,无非农,无非商贾,敢任性纵情,漫道我惟行我法;

庐州境也有山,也有水,也有田园,试采风问俗,斯来吾亦爱吾庐。

清庐州知府孙豫元题庐州府衙

地方有百废待举,愧保障未能,但相期玉洁金坚,学吏勉为强项令;

天道无十年不变,坐堂皇判事,须想到松寒菊瘦,离官同是比肓民。

清庐州知府李諴题庐州府衙

名扬似奕无同局;

吏道如诗有别裁。

顾奎光题合肥省署厅。 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万卷虽多当读破;

一言惟恕期实行。

合肥省署厅。 万卷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诗句

作者: 原载: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是安徽省省会,享有“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因东淝河与南淝河由此发源,故曰“合肥”;因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在,故别称“庐州”。市域总面积7029平方公里,辖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3大开发区。合肥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及“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合肥自秦代置合肥县,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三国时期,魏吴在此交兵留下了逍遥津、教弩台、三国新城等历史遗迹。1949年合肥解放,同年2月建市。1952年,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合肥是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园、合肥野生动物园、徽园等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逍遥津、大蜀山、紫蓬山、岱山湖、三河古镇等景点风光旖旎。合肥还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周边半径25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等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位于合肥市南门外包河中的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从山门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湾香客赠送的铸鼎香炉,包孝肃公祠后立新加坡香客赠送的铜制香炉。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又称享堂),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的“色正芒寒”四个大字,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包拯塑像的左面陈列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肃公遗像”。栩栩如生的包拯遗像给人以面如铁、气如虹、铁骨铮铮的包青天形象。正殿的东西两厢是陈列室。东厢陈列有《包拯生平简介》、嘉庆八年版的《合肥县傅郭城图》、《香花墩图》、《宋史》和记载包拯事迹的地志书、《包公办案图》,以及包公当年在贵池手书“齐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西厢陈列有包氏宗谱。出正殿东行不远,即是一座六角攒尖亭,也就是祠内著名的廉泉亭。亭内有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井因亭生辉,亭由井得名。享堂西边有一座临河而建的小亭,名叫“流芳亭”。小亭为歇山亭建筑,倒挂楣上,雕梁画栋,三面临空,相传是包公幼时读书之后休息玩耍的地方。

忠贤将相;

道德名家。

包公祠正门

凡吾辈做官,须带几分骨气;

谒先生遗像,如亲三代典型。

清庐州知府唐景皋题包公祠正殿门柱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清合肥知县陈斌题包公祠正殿。 谠言:正直的言论,亦作“昌言”,指包拯请求宋仁宗设立太子事,包拯曾回答宋仁宗疑问,曰“臣年六十且无子,非邀福者”。见《宋史·包拯传》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包公祠正殿。 此联原为河南陈州包公祠楹联。相传包拯曾到陈州放粮,救济灾民。清代光绪十年(1884)李鸿章重修合肥包公祠时,将此联移用

史鱼后劲;

忠介先声。

清郑交泰题包公祠正殿

百行秋肃;

一笑河清。

清宋衡题包公祠正殿

风虎云龙,几多过客;

琴心剑胆,一介包公。

包公祠正殿

事业垂千古;

馨香荐四时。

包公祠正殿,此联原藏于包公后代家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清合肥知县左辅题包公祠正殿

人代屡迁,先直凛心中,一笑河清天地肃;

云山不改,吾道存川上,孤祠水碧古今情。

清左辅题包公祠。 先直:先代直臣

林语知晓;

水香送秋。

清左辅题包公祠东廊屋

一片老臣心,为储国本给邀福;

三司仁主命,岂任家居固避嫌。

清庐州知府黄云题包公祠东廊屋

直道古犹行,嘉祐四真,姓氏独为天下望;

公墩今已改,香花一曲,溯游宛在水中央。

清王尚辰题包公祠东廊屋

假令公际今兹,既苞苴不到,复关节无私,五洲必摄邻邦胆;

此日我来膜拜,睹片羽吉光,仰清风正道,千载永留湖水香。

王廷枢题包公祠东廊屋

试掬清泉荐萍藻;

当留正气阅沧桑。

清顾祖彭题包公祠西廊屋

十亩水云乡,凭栏望画舫烟波,杨柳亭台芦苇岸;

千秋臣子鹄,读史溯清风直追,阎罗面目圣贤心。

清张清沂题包公祠西廊屋

人皆称铁面;

公真是青天。

王遐举题包公祠“万古不磨”匾门

以郡人而治郡,政尚宽平,不似世间传酷烈;

因乡望以祀乡,神留清隽,岂知当日比阎罗。

清庐州知府陈廷纶题包公祠。 神留清隽:留下清秀神态的塑像

深柳依然读书处;

香花不改旧时墩。

清庐州知府龚镇湘题包公祠

此地荣同光宅里;

千秋美继谢公墩。

清庐州知府龚镇湘题包公祠流芳亭

名胜著祠堂,景物常新,绕郭荷花十里香;

清高仰遗像,英风如在,荐馨萍藻永千秋。

清庐州知府龚镇湘题包公祠流芳亭

四壁苍云香气远;

一池明月水心清。

清张锡纯题包公祠

扬历三十八年,立德立功皆不朽;

瞻仰七百载后,起敬起慕俨如生。

清两江总督高晋题包公祠

遗像至今传铁面;

直臣岂肯作金钩。

清张树声题包化祠

笑比河清,在昔危言动朝野;

名高枢密,于今明德荐馨香。

清亳州知州、代理庐州知府李封题包公祠

我后千年,睹祠宇高寒,敢忘山仰;

公应一笑,看淮流底定,便是河清。

清庐州府知府冯志沂题包公祠

庐墓守终丧,移孝作忠,最是片言争国本;

居官持大体,以宽继肃,漫云一笑比河清。

清安徽学政姚三辰题包公祠

嘉祐溯贤臣,待制直声,济美乎富欧韩范;

庐阳留正气,阎罗威望,常昭于河岳日星。

清合肥知县沈祥煦题包公祠

以郡人而治郡政,尚宽平不似世间传酷烈;

因乡望而祀乡神,留清隽岂如当日比阎罗。

清知庐州府事陈廷纶题包公祠

铁面写丹青,遗像传家,怀庆历年间梗概,一时直节同推;

古祠环绿水,澄波澈底,过城闉道上徘徊,千载心清可鉴。

清庐州知府萧登生题包公祠。 庆历:宋仁宗的年号。 城闉:城曲重门

一砚清风,宋相心肠王相面;

两河遗泽,宣公奏议郑公疏。

清庐州知府杨天文题包公祠。 一砚:《宋名臣言行录》载,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素产佳砚,殊名贵,称“端砚”。包拯曾知端州,卸任时一块端砚也不持归

生即称神,父母国尚有子孙存,庙貌溪光,旷百世依然相感;

老非邀福,社稷臣宜为宗袥计,忠肝亮节,问九京谁与同归。

清李瀚章题包公祠。 父母国:指自己出生的国家,犹言祖国,此有故乡之意。 老非邀福:指包拯晚年请求宋仁宗早立太子事。 社稷臣: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 宗祏:宗庙中藏神主牌位的石室,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 九京:九州之土,即中国,出自《国语·周迅下》

鸟集鳞萃,各安尔宇;

山高水长,如见其人。

清周鹤立题包公祠

曰孝曰忠,大丈夫当如是也;

某丘某水,乡先生其在斯欤。

清周鹤立题包公祠

庐墓三年,当日难干孤子泪;

建储数语,至今如见老臣心。

清陈翔千题包公祠。 庐墓:《宋史·包拯传》载,包拯事亲孝,二十九岁时中进士,因父母年高,除官不赴。后父母相继去世,他“庐墓终丧(守孝三年),犹不忍去”。 建储:设立储君(太子)。《宋史·包拯传》载,宋仁宗晚年无子,包拯曾多次请求早立太子,以“为宗庙万世计”

刚毅由天性发来,三十年立朝抗议,驾汲长孺而上;

经济从学问流出,千万言奏牍持论,较富郑公为优。

清庐州府学教授陈化平题包公祠

敦伦忆七百年前,墓旁泣血,殿上披肝,是孝子,是忠臣,至今童稚闺门,咸钦姓字;

立业传三十载后,权幸吞声,戎翟敛迹,为内忧,为外患,当日边隅宫掖,胥赖扶持。

清庐州府学教授陈化平题包公祠。 敦伦:淳厚伦常。 戎翟: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戎,古代泛指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亦曰“西戎”。翟,通“狄”,亦称“北狄”。古代泛称我国北部少数民族

百世仰高风,执法严明,代民除害,勿论亲疏,铁面冰心推第一;

千秋传轶事,秉公正直,为国锄奸,不阿权贵,史书简册见无双。

清郑熙题包公祠

学业此间成,但穷达无惭奕世后,称墓旁孝子,殿上直臣,卓卓乡评国史;

须眉何处仰,只溯洄宛在古城坳,有烟外渔郎,雨中钓艇,年年细柳新蒲。

清田实发题包公祠

雉堞为屏,农塍为案,坐镇三郊三遂,望乡党薰德善良,百世淮淝资保障;

环墩有水,负郭有田,贻谋一钓一耕,愿子孙绵庥清白,四时鱼菽荐馨香。

清浙江学政程汝璞题包公祠

嘉祐建储,宋史特留台谏草;

开封作尹,豫人尤切瓣香心。

何庆钊题包公祠。 台谏:唐宋时,以掌纠弹之御史为“台官”,以掌建言以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全称“台谏”。包拯曾“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故云

不愧读书人,移孝作忠,想见正色数言,永敦国本;

是真阎罗老,看花载酒,安得开言一笑,重睹河清。

裴伯谦题包公祠

正气横寰宇,可法可传,是真名宦乡贤,直道而行,我钦学士;

赤心为国家,论情论理,那管豪强权贵,关节不到,人畏阎罗。

段祺瑞题包公祠

大法小廉,政无虚伪;

风清弊绝,官戒贪污。

柏文蔚题包公祠

垂庙貌七百年,素怀峻节清风,长留正气;

假公家三尺法,除尽贪人败类,永奠邦基。

柏文蔚题包公祠。法,一传作“剑”

正必扶,邪必怯,法必行,无私无畏,为有清廉流万古;

修其庙、塑其形,专其事,是真是假,总教奸佞怕三分。

陈恒安题包公祠

秉公理不畏强权,数古今第一好官,敢铡乱臣凭铁面;

□新祠犹存旧貌,问来往万千过客,谁操史笔写冰心。

张鹏题包公祠

护井何为,廉者清心贪者病;

登亭有感,前人佳话后人思。

黄鸣题包公祠廉泉亭

千秋包拯名犹在;

万古廉泉井永存。

张伟志题包公祠廉泉亭

忠培国士,孝作完人,一代清风光宋史;

河藕无丝,游鱼有脊,千秋白水属包家。

白启寰题包公祠包河

雉堞依稀,闹语莫闻城内市;

祠堂仰望,污尘不到水中墩。

白启寰题包公祠香花墩,在包河中,原为无名小岛。自包公祠建成后,始名“香花”,又称“包公墩”或“包墩”

垂杨盈岸,荷叶满池,最好资春秋游屐;

四面环河,一桥通渡,可来伴禽鸟读书。

魏寅题包公祠香花墩

判冤狱明察秋毫,理蔓盘根,细节都从心上过;

游名河季当夏末,芳莲秀荻,奇姿尽送眼前来。

周葆中题包公祠包河

虎头铡决不饶谁,冤民吐气,暴吏惊心,朝野中守纪循规,严乎法网;

鷁首船差堪坐我,舞柳近迎,香荷远接,舱篷内衔杯觅句,换了人间。

周葆中题包公祠包河

包弹不怕高山压;

公平全如静水平。

周葆中题包公祠

铁面无私,半井廉泉千古颂;

青天问道,一河碧水万年流。

马庆友题包公祠包河

香花墩上,请天下父母探思,应怎样有教后辈;

孝肃像前,愿世间诸君细想,该如何无愧先生。

马庆友题包公祠

学士祠堂多正气;

包河莲藕也无丝。

蓝佐国题包公祠包河

关节不通,惟廉是本;

威仪宛见,有口皆碑。

常江代地矿部原部长孙大光题包公祠

判案尽忠心,此际应无冤假借;

赈灾传惠政,大名永著去来今。

陈瑜生题包公祠

折狱不循情,真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浮生休作恶,倘落在阎罗手里,点点难瞒。

陈瑜生题包公祠

碧水绕崇祠,看千秋祀典长留,永存正气;

黄河清一旦,喜十载乱云收尽,重现青天。

陈瑜生题包公祠

铁面振朝纲,虎铡台前无紫贵;

赤心泄民隐,龙图堂上有青天。

陈乐常题包公祠

刑权贵手摘乌纱,铁骨铮铮穿黑幕;

誉乡国名标青史,忠心耿耿耀蓝天。

王哲初题包公祠

理冤狱,铁面无私,关节不通凭虎胆;

谒遗像,金容有表,威仪永范仰龙图。

张复周题包公祠

谋直道,尚清心,何朽不摧,何私不惧;

镇奸邪,洗冤狱,其形长在,其气长存。

杨宣祥题包公祠

当今一片繁华,携侣来游,且向这边瞻胜地;

往昔千重黑暗,鸣冤何去,可知此处有青天。

王祝如题包公祠

铁面本无私,试看地老天荒,胜迹不闻关节到;

河清比一笑,每羡顽廉懦立,名贤合与藕花香。

葛介屏题包公祠

精忠贯日,历代名人齐拱手;

执法如山,千秋雅士共讴歌。

吴继刚题包公祠

贞忠贯日,贪脏枉法有铁面;

义勇凌云,含冤昭雪呼青天。

唐意诚题包公祠

面如铁冷,心系黎元,允称宋室良臣;开封劝桑麻,燕乐四郊无赤地;

笑比河清,民歌父母,誉是阎罗包老;崇祠馨俎豆,龙图万古号青天。

王体诚题包公祠

世代仰青天,总为一身皆正气;

人间崇铁面,无非百事不徇私。

成渤题包公祠

日丽风和,更盼官场无墨吏;

河清海晏,还期法治有青天。

成渤题包公祠

荷风香胜地;

廉水映青天。

王问源题包公祠

四方崇正气;

百姓仰青天。

王问源题包公祠

立朝刚正寒奸胆;

垂世清廉式吏人。

王问源题包公祠

一泉清节千秋鉴;

三铡威名万古尊。

王问源题包公祠

有法心清若水;

无私胆量如天。

张哲如题包公祠

四面香风含正气;

一河碧水映青天。

潘家兴题包公祠

两袖清风看廉水;

一尊铁面仰青天。

蔡战宇题包公祠

两袖清风,铜污不染;

一身正气,铁面无私。

宋承焜题包公祠

身清德洁,标千秋史册;

色正芒寒,颂一代贤臣。

胡志然题包公祠

八字衙门,堂上不通关节;

一身正气,民间长颂青天。

曹平、曹荐轩题包公祠

包拯誉青天,奈年久冤错太多,纵包拯重生,包拯焉能包拯;

小平伸正义,在国内查纠不少,祝小平长寿,小平怎会小平。

曹平题包公祠

肃穆慈祥,为官廉政扬中外;

慎勤理案,执法严明范古今。

王文海题包公祠

忧国爱民,官比廉泉清似水;

安良除暴,人称铁面法如山。

龙舜钦题包公祠

冤狱理难清,长恨青天竟去;

赃官除未尽,犹望铁面重生。

徐长鸣题包公祠

是正直人,恭瞻肃像咸心敬;

为邪恶者,偷觑威容应胆寒。

李敬群题包公祠

执一身正气,国贼权奸齐丧胆;

感两袖清风,黎民寒士尽倾心。

朱延春题包公祠

问污吏贪官,到此地是羞是怕;

看来今往古,只斯人无畏无私。

刘倚天题包公祠

断狱果如神,无人洗雪翻前案;

爱民真若子,那个随风走后衙。

王效希题包公祠

真知灼见,谠论诤言,名昭万古开封府;

铁面冰心,清风正气,德播千秋孝肃祠。

李聆声题包公祠

三口宝铡,恶霸顽徒闻丧胆;

一身浩气,贪官污吏见惊心。

杨曦光题包公祠

不徇私情,四海齐夸贤大吏;

高悬明镜,千秋争颂好青天。

闻楚卿题包公祠

不怕掉乌纱,铁面无私扬正气;

敢于蔑权贵,青天有眼察奸邪。

闻楚卿题包公祠

铁面似阎罗,执法如山,牛鬼蛇神齐敛迹;

丹心为黎庶,存心似水,黄童白叟尽沾恩。

童曼筠题包公祠

察奸烛隐,申冤最得民情,看湖湘俎豆多胜朱张,正是孤穷无可诉;

赏善罚淫,设教莫如神圣,使鬼蜮谗邪难肴黑白,庶几良儒敢为人。

李涤泉题包公祠

恨今日共和世界,犹有奸臣,安得包青天再奋神威,扫尽歪风扶正气;

羡吾华大好河山,岂无明主,幸存共产党执法国法,清除官倒服民众。

华文光题包公祠

公迹犹在临湖,试问何人跻往哲;

我家亦近淝水,特来此志拜先生。

包公祠。 临湖:县名,汉置,宋废。后为“临湖圩”,在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山一带。 跻:登,升。 往哲:前贤,先哲

此日同怀春有脚;

当年能断案无头。

包公祠。 案无头,即“无头案”,俗谓毫无头绪和线索的疑难案件。春有脚,即“阳春有脚”,亦称“有脚阳春”,喻给人带来温暖

欲奉箴铭上三疏;

思除弊政陈七章。

包公祠

笑比黄河,自昔竞称清正;

恩周赤子,于今悉敬神灵。

包公祠

崇祀先贤,恰是龙图故里;

抚循斯土,长怀学士遗风。

包公祠。 龙图、学士: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 抚循:抚慰,语出《汉书·盖宽饶传》

寡笑立朝,任尔强豪奸佞;

严颜对事,凭吾铁面冰心。

包公祠

判狱无私,心如白日照;

持躬有节,笑比黄河清。

包公祠

铁面如公,想当年搢笏垂绅,允矣三朝人杰;

臣心似水,剩此日新蒲细柳,依然一笑河清。

包公祠。 搢笏垂绅:古代官员士大夫的装束

尚方赐剑振纲常,绝世聪明,数字褒嘉承凤诏;

刚正守朝严法度,肺肝冰雪,千秋像赞拜龙图。

包公祠。 尚方赐剑:相传宋仁宗曾把尚方宝剑(皇帝自己用的宝剑)赐给包拯,遇事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凤诏:即诏书,指皇太后的懿旨。相传包拯在陈州曾帮助宋仁宗找到了生身母,被尊为太后,因而受到她的褒奖

八百年祠宇重新,问浊世滔滔,铁面无私谁省识;

一千载山河依旧,缅前修渺渺,莲花如笑我重来。

包公祠。 浊世:混乱的时世。 省识:察看、认识。 前修:前代有品德修养的人,语出屈原《离骚》

虎铡尚存乎?倘教污吏贪官,法网难逃,何妨一试;

龙图今往矣!且看阎罗老子,关节不到,自有千秋。

包公祠。 老子:倨傲的自称

圣贤心,阎罗面,正直无私,善同于国家,谏草七封传宋史。

龙图阁,孝肃祠,古今不朽,尊达乎乡里,香花一束荐庐阳。

包公祠

五湖四海,何处真能关骂断;

万祀千秋,几人堪与俎豆同。

包公祠

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

丹心昭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

包公祠

衔命赴强邻,樽俎严折契丹使;

施恩洽闾里,妇童喜称待制名。

包公祠

庙貌得重瞻,笑我三生真有幸;

阎罗凭细察,谅他半点也难瞒。

包公祠

包公墓园

  包公墓园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园,占地三公顷,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包拯病逝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追谥孝肃,赠礼部尚书,奉诏陪葬于永定陵西北。次年归葬故里,安葬于庐州合肥县城东公城乡,即今合肥市东郊大兴。包公墓园与包公祠紧紧相连,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墓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丛中,总面积1200平方米。由西向东排列着石阙、神门、石像生、享堂及墓冢等,规制甚为壮观。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和包拯禀性峭直、为人刚毅十分相称。祭祀包公的高大享堂,由五开间、三大殿组成,其内有20根丹红涂漆整木大柱支撑梁枋,显得古朴庄重。享堂内设神龛,包拯神主安放在帷幔正中。享堂后是高5.2米的包拯墓,主墓呈“覆斗型”。拾阶而下,墓道两侧石壁上刻有仿宋《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墓室前正中端放包拯墓志铭。墓室中安放着金丝楠木棺具,内敛包拯遗骨。包拯墓北侧是附葬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墓5座。出附葬区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殖。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

唯令名之皎洁;

共淮水以悠长。

包公墓园,此联为包拯原墓出土之物,刻在两块石条上,经鉴定系包拯家乡解集乡东大山之麻石凿刻而成

执法如山,试看河鱼颜似铁;

爱民若子,喜教池藕断无丝。

包公墓园正门。 丝,谐音“私”

包孝肃清正廉明,合肥人瑞;

歙黄山奇峰屴崱,安徽地旌。

段国强题包公墓园后门

一身正气冲天地;

两袖清风鉴古今。

李百忍题包公墓园神门

正直遗型传稗史;

清忠初绩著端州。

启功题包公墓园神门。 初绩,初仕时的政绩。端州,古地名,隋置,今为广东高要县(治所设肇庆市),包公曾任端州知府

廉吏可为,来者是式;

故乡更美,公乎其归。

吴孟复题包公墓园享堂正门

正气慑王侯,铡恶锄奸传万世;

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

汪涛题包公墓园享堂正门抱柱

十五卷谠论排阊,江河不废,仰止高山,正道自千秋,宇宙声名尊孝肃;

九百年明德在世,人物凛然,长留生气,凌云应一笑,岁时乡国荐芳馨。

钱仲联题包公墓园享堂大殿。 十五卷谠论:指《包孝肃奏议》十五卷(一说十卷)。 排阊:《礼记·少仪》“排阖说(脱)履,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阊,阖,均指门。此处需用平声字,故用“阊”

铁面贮黄泉,清声远播,墓侧犹张三宝铡;

赤心化紫气,明镜长悬,民间永念一青天。

刘子善题包公墓园享堂背门抱柱

阎罗老执法如山,贵戚敛迹,千古传名循吏去;

包青天公正廉明,妇孺皆知,后世歌颂人间来。

董怡如题包公墓园享堂背门抱柱

执法不阿,如镜之澈;

铁面无私,乃冰其清。

董怡如题包公墓园享堂背门抱柱

忠正刚毅;

清介廉明。

溥杰题包公墓园侧门

刚毅不阿,刑法无情终铁面;

清廉固守,贪夫到此可惭颜。

刘夜烽题包公墓园

百代仰忠廉,劫后墓高环水碧;

千秋昭律法,眼前花笑感河清。

白启寰题包公墓园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李百忍题包公墓园

谏君有道;

泽藕无丝。

方克逸题包公墓园。 泽:指包河

为官存正气;

从政树廉风。

李才旺题包公墓园

赤心树正气;

铁面判奸臣。

刘子善题包公墓园

霜威凛山海;

直道扬古今。

高阁臣题包公墓园

龙图风范正;

铁面汗青尊。

戴巍光题包公墓园

正气耿光昭日月;

廉洁清栎妇孺知。

戴巍光题包公墓园

赤胆忠心匡社稷;

铁面无私慰万民。

马万祺题包公墓园

飞骑教驽终归晋;

包水蜀山永祀公。

江涛题包公墓园

包公刚毅留千古;

孝肃清标传九州。

溥松窗题包公墓园

为官清正安天下;

办事光明照大千。

夏茹冰题包公墓园

除暴安良,功昭万古;

匡邪扶正,德耀千秋。

夏茹冰题包公墓园

肃贪奸,惩腐恶,至今尤显铜铡锐;

明法纪,正官风,尔后益觉河水清。

夏茹冰题包公墓园

一身正气,廉顽立懦;

两袖清风,敦品励俗。

李汉秋题包公墓园

百代颂忠贞,总作千秋鉴;

九州谈将相,常扬八皖名。

魏启鹏题包公墓园

色正芒寒,一代贤臣标百世;

身清德洁,九重浩气启三元。

丁雨霈题包公墓园

亮节高风,卷眼沧桑祠尚旧;

廉明清正,惊心岁月墓犹新。

葛介屏题包公墓园

前无匹者,万世同歌铁黑相;

后继有人,千帆竞发玉船王。

汪涛题包公墓园。 铁黑相:指包拯。 玉船王:指世界船王包玉刚

铁面无私,敢向皇帝绳国法;

清风有自,常将赤子记心头。

闻楚卿题包公墓园

去恶除奸,还须黑面;

为民作主,必仗丹心。

胡遐之题包公墓园

铡美戏乎,几个王侯尊法纪;

赈粮真也,千秋黎庶仰廉风。

胡遐之题肥包公墓园

大蜀山高,远控江淮胜地;

包河水碧,常明日月青天。

王问源题包公墓园

河畔仰高坟,刚正英名垂万古;

祠中瞻宝相,清廉仪范树千秋。

王问源题包公墓园

朝野震清刚,一片公心扶社稷;

典型昭鉴式,千秋关节怕阎罗。

刘宝和题包公墓园

轻权贵,除奸邪,刚正名声传万世;

重察巡,扬道德,顽廉业绩颂千秋。

张伟志题包公墓园

赤胆忠心匡廉相;

包水无言吊直臣。

吕选忠题包公墓园

庐州有幸埋廉相;

包水无言吊直臣。

吕选忠题包公墓园

蜀山西峙,淝水东流,庐阳昭胜迹;

正气一身,清风两袖,华夏颂英名。

吕选忠题包公墓园

吾辈有幸,为清官护墓,无尚光荣;

后任自慰,壮廉吏精神,竭尽职能。

张奎银题包公墓园。作者曾任包公墓园管理处书记

古有圣中清,立懦廉顽,千载大名垂宇宙;

我护公之墓,栽花种竹,四围乔木足风烟。

张奎银题包公墓园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与客谈诗同仰慕;

园林无俗情,春秋多佳日,为公护墓亦荣光。

张奎银题包公墓园

日月换新天,为照黄河清,本来面目;

馨香通万古,直同琰摩界,显赫威灵。

钱仲联题包公墓园

谋正道,尚清心,何朽不摧,何私不惧;

镇奸邪,洗冤狱,其形长在,其气长存;

杨宣祥题包公墓园

刚肠疾恶,寰宇同尊,隆德堪宜歆崇祀;

清正廉洁,子孙共记,贪赃不得进大茔。

李汉秋题包公墓园

铁面无私,除恶霸,锄奸佞,正气长存昭日月;

黑头有道,赈灾黎,雪冤狱,清风永荡翠山川。

许岱峰题包公墓园

公以聪明正直为神,淝水接嵩山,同为乾坤留浩气;

我随父兄姑姊之后,寒泉荐秋菊,更敦子弟读遗书。

吴孟复题包公墓园

清风园

  清风园景区为纪念包公而建,占地33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旅游区”包公园东侧,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主要有功德广场、清风阁、陈列馆区三个部分。功德广场由大门、引路灯柱、功德广场、明月亭、鱼沼飞梁几部分组成。明月亭是一座长宽各4米的重檐碑亭,亭高8.4米,亭内置石碑一座,碑高2.3米。碑文记载了为纪念包拯1000周年诞辰设计、建造清风阁的过程。过明月亭,前行十数步,便来到鱼沼飞梁景点。立于石桥,只见桥下池水清澈见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筑。这种石雕建筑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鱼沼飞梁。景区的主体建筑清风阁坐西朝东,与包公墓遥对呼应。阁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登顶可俯视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文化旅游区的秀丽景色。一层为耿光日月厅。亭内镶嵌有一幅长5.4米,宽5米,名为《清风赞》的大型椴木浮雕。浮雕由两个部分组成,中心为包公浮雕像。背景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迹,有《回乡敬孝》、《审牛舌案》、《陈州放粮》、《弹劾三魁》等片段,两侧分别是《运粮戍边》和《西办盐务》。二层为庐州宋韵厅。展示的是《古庐州市井图》的古绢彩绘壁画,它较完整地反映了宋代庐州一片歌舞升平、市井繁荣的景象。三层为江淮奇葩厅。介绍的是安徽概况和江淮风情。四层为江山明月厅。展出的内容是“三山(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披锦绣,二水(长江与淮河)竞风流”。五层为庐州夜话厅。可了解合肥地方传统文化,认识合肥的人文环境。六层为梨园揽胜厅。这是清风阁的最高层,远眺合肥,风光尽收眼底,近观包河胜景一览无余。

清风净宇宙;

明月朗乾坤。

合肥清风园

一亭风月;

千古文章。

合肥清风园明月亭

试掬清泉荐萍藻;

常留正气阅沧桑。

合肥清风园明月亭,赵朴初书顾祖彭题包公祠联

借问好游人,来何所闻,去何所见;

别有念心者,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合肥清风园明月亭,郑伊农书

一笑河清,乡国旧闻传谏草;

千秋墩在,岁时薄酹荐香花。

李鸿章题香花墩,今悬于清风园清风阁

光世闻泸州古绢彩帛,繁华锦绣;

映华夏市井风土人情,蹈舞升平。

清风园清风阁

凭栏远眺,思绪翻腾,百里巢湖收眼底;

伫立长吟,心潮澎湃,千年历史记心头。

清风园清风阁

三山披锦绣;

二水竞风流。

清风园清风阁。 三山:黄山、九华山、齐云山。 二水:长江、淮河

渺渺千年际,耿耿直臣留胜迹;

盈盈一水间,巍巍楼阁识芳馨。

清风园清风阁

潇洒泸州今日,近水远山生皓月;

纵情肥水明朝,天碧草苍曳清风。

清风园清风阁

南北名山,同图四壁;

古今豪杰,共萃一楼。

清风园清风阁

古阁观天,阴晴日月肩头过;

明园论史,得失江山手上轮。

清风园清风阁

一盏清茶,徐徐淡饮;

千秋历史,细细评谈。

清风园廉雨轩

教弩台

  教弩台,亦名点将台,位于安徽合肥在市内淮河路东段北侧。史载,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教弩台高4.3米,面积38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距淝水、津水和逍遥津都不远。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两处古迹。屋上井以超过民房屋脊得名,为当时曹军将士饮水之源。听松阁是曹操“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周围松拍挺拔,浓荫蔽日。后被誉为庐阳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荫”即此。梁武帝时又在台上建有铁佛寺。唐大历年间(776年前后)又重修扩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为明教寺。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十一年(1886年)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法名通元上人)云游募化,按原样重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由佛殿、藏经阁、西厢园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风铃叮铛,殿脊高耸一巨大锡葫芦,银光闪耀,直刺云天,显示了我国佛教寺宇威严庄重的建筑特色。寺内钟鼓齐鸣,梵音缭绕,更充满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飞骑桥头论胜负;

教弩台上评忠奸。

教弩台,位于淮河路东段北侧、逍遥津的南面,又称“曹操点将台”。是三国时期曹操所筑,用以教练“强弩五百,以御东吴舟师”,故名。台高约5米,面积约3700余平方米,周围城砖垒砌,台上有寺、亭等建筑,均修葺保存完好

莫道忠奸成定论;

须从历史辨贤愚。

教弩台

曹公教弩台尚在;

吴主飞骑桥难寻。

教弩台

旧地怕重经,秋草独寻,十载浮生成浪迹;

英雄难再得,高台凭吊,三分事业付空王。

清末民初刘启琳题教弩台

重镇合淝当一面;

崇台揽胜说三分。

白启寰题教弩台。 合淝:汇合淝水。古时施水(今南淝河)与淝水(今东淝河),在合肥汇合,因名其地为“合淝”,后将“淝”简省为“肥”

亭峙听松,看千万户、棋聚星罗,到此凭临开眼界;

台高点将,想五百人、弓强弩硬,当年战守费心机。

魏寅题教弩台

台近逍遥津,一代英雄曾教弩;

□□□□□,千年胜迹启游人。

曹平、曹荐轩题教弩台

教及三军,志安九域;

弩如满月,箭似流星。

教弩台

教弩台荒,剩有松涛似点将;

藏舟浦断,唯余杏色足盈眸。

教弩台

教弩剩高台,尽黩武穷兵,终鏖赤壁;

淘沙随逝水,惟松阴夕照,长伴青山。

教弩台

针成鹤翼迎人舞;

柯化龙鳞对月吟。

教弩台听松阁

沧海桑田,教弩台前成闹市;

红墙古寺,听松阁上儆钟声。

教弩台听松阁

教弩台高,骑射只今余旧梦;

听松阁古,涛声不再似前朝。

教弩台听松阁

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

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

黎光祖题教弩台听松阁

弥陀其出家之雄,寓一念慈悲,直从剑树刀林,幻来花雨;

初地在上方尤胜,笑三分割据,历尽飚轮尘劫,补种松阴。

清王尚辰题明教寺

战争有几,成毁无端,喜今时绀宇琳宫,花雨方鲜,顿现空门新法界;

萍梗何缘,沧桑孰料,只昔日吟朋啸侣,松阴宛在,难忘台上旧清游。

清沈用熙题明教寺

化努目,为低眉,干戈丛里早抽身,一尘不染,五蕴皆空,到此是真解脱;

易榛墟,作莲界,筝笛浦边新断手,明镜成台,菩提有树,果然具大神通。

清方濬颐题明教寺

佛地本是战场,悟四大皆空,人间战场归佛地;

山林却依城市,快一层更上,我来城市访山林。

清左辅题明教寺

光明无量,十方普照;

圣教常住,三界齐辉。

赵朴初题明教寺大雄宝殿前抱柱

六波罗普渡沉迷,登彼岸必须宝筏;

九重天飞来花雨,洗尘心常奉金仙。

明教寺大雄宝殿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岂可以不了了之。

刘夜烽书明教寺大雄宝殿内抱柱

首郡跨江淮,溯魏武当年,鼎足已成空教弩;

要冲控吴楚,睹祗园真境,金身不坏证菩提。

葛介屏题明教寺大雄宝殿内抱柱。合肥旧有“江淮首郡”、“吴头楚尾”之说

妙相圆融,即色即心,遍十方而示现;

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存。

聂凤奇题明教寺大雄宝殿内抱柱

南海驾慈航,普渡众生登觉岸;

西方悬佛日,光昭万姓庇钧天。

明教寺大雄宝殿观音像

地狱最苦,教弟子诸恶莫作;

天堂极乐,劝大家众善奉行。

吕选忠集佛经语题明教寺

佛祖座前演真谛;

古淝河畔证禅心。

明教寺前殿韦驮龛

深妙圆融,笑纳天下事;

慈悲大度,乐助世间人。

明教寺弥勒殿

引觉海之法流,传慧灯之长焰;

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

明教寺地藏殿内侧抱柱

极乐世界,眼前就是,须大家领会;

菩萨道场,心里本有,要自己圆通。

金培兴题明教寺地藏殿内前抱柱

和上是唐子归来,今日心同古井水;

居士早春婆梦醒,十年浪作宦游人。

明教寺方丈室

妙观大千界;

安抚从生心。

蒯右泉题明教寺方丈室

妙施佛法欢春雨;

安坐禅房读藏经。

蒯右泉书明教寺方丈室

龙归法座听禅偈;

鹤傍松烟养道心。

圆湛题明教寺方丈室

信手拈来皆妙论;

一心不乱自安然。

茗山题明教寺方丈室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证禅心。

法信书明教寺方丈室

有轨任持,力奔极乐子诚修;

不可思义,定位究竟师心澄。

法信题明教寺方丈室

妙矣慈航真普渡;

安然梵呗通人天。

葛介屏题明教寺方丈室

午夜钟声回缘觉;

朝暮梵呗通人天。

石光士题明教寺方丈室

修身岂为名传世;

作事惟见利及人。

元湛题明教寺西寮房(僧舍)

欲上青天揽日月;

吾将于此巢云松。

边正方集李白诗题明教寺西寮房

屋顶涌奇观,曾供三分麻铁弩;

并圈留特记,试看千载引金绳。

白启寰题教弩台屋上井亭

书院会馆联

五色易迷离,洗眼曾经秋水碧;

十年同况味,回头每忆夜灯红。

白镕题庐阳书院,位于市区今长江路东段的小东门内, 又称“小书院”,清康熙时庐州知府张纯修建立,始名“横渠书院”,以纪念其祖先北宋哲学家横渠先生张载。清廷废科举后,1906年,李鸿章之子李经方曾在此创办庐州中学堂,现为合肥市第九中学校址

率五属,舒庐巢合无;

进一位,公侯伯子男。

大书院,位于市区,内有庐州考棚,为清代庐州所属各县生员参加府试的考场。早废,今已不存。 上联:清代庐州府下属五个县,即合肥县、庐江县、巢县、舒城县和无为县。 下联:公侯伯子男是封建时代的五等爵位,清代庐州府已有后四等爵位的人——合肥县的李鸿章、生封肃毅伯,死封一等侯;合肥县的刘铭传,封一等男;原籍桐城而寄居舒城县的程学启,封子爵。所以,再努力“进一位”,便可以五等爵位齐全了

旧学商量期邃密;

新知习用许精通。

商旧学斋,为清末民初张子开的书斋兼塾馆,其名取义于宋代黄庭坚的“旧学商量加邃密”诗句

百药精良,寿世活人承华祖;

九狮拱卫,蟠龙踞虎似钟山。

金陵会馆,位于市区大东门内今淮河路东段原九狮河沿。是清代金陵(今南京)在合肥的商旅所建。当时这些商家以贩运中药材为主,在合肥开了不少药店。馆于1953年被拆除,今为合肥市政协所在地

溯江淮淝水而来,应记六朝烟柳;

临凤颍庐州之地,常尊一代帝王。

金陵会馆

清樽共话蜀山树;

浊世同怀潭水情。

泾县会馆,位于原市区中长江路、徽州路交汇处的四牌楼西,是清代泾县在合肥的商旅所建的行会和住所。现已改为百货大楼

客地重汪伦,情深潭水;

庐阳瞻孝肃,气正包河。

泾县会馆

夜雨话乡情,周施于便;

庆云临客地,源利永昌。

徽州会馆,位于今长江路中段南侧的原前大街,是清末徽州府各县在合肥的商旅所建,现已不存

探本求源,心飞白岳黄山上;

登高望远,志在廉泉让水间。

徽州会馆

万里海天风雨忆;

一堂桑梓弟兄情。

福建会馆大厅,位于今淮海路上,馆内祀有天后娘娘,又名“天后宫”。是清末在合肥经营糕饼业的福建客商所建,辛亥革命后废毁

朱樱红杏开新宴;

丹荔黄橙话故乡。

福建会馆大厅

佳日春秋来鹤盖;

高台吟咏似鳌峰。

福建会馆大厅

禹之后一人,大功在水;

宋以来千载,盛德配天。

福建会馆天后宫

梦绕洞庭飞,背井离乡同作客;

神驰淮海阔,蜀山淝水惯迎人。

两湖会馆,位于市区原义仓巷,今合肥市第三中学南侧,清末湖南、湖北两省在合肥的商旅所建,今已不存

胜迹慨滕王,记否阁中觞咏;

新诗颂佛祖,来闻天上笙歌。

江西会馆,位于今淮河路中段。清代江西木材商和瓷器商所建,为江西省商旅在合肥旅居、议事和宴会之所。前有临街门面一排,后有大殿九间,规模相当宏伟。因大殿高于东邻之文昌宫,合肥士绅以为欺压了当地文运,加以指责。后遂就慈禧太后寿诞,向府县申报,供奉慈禧肖像,(因当时慈禧太后认为是“老佛爷”,其供奉佛祖之名,自然实至名归。)将九间大殿改名“万寿宫”,风波始息。1948年被拆毁,现为合肥市政府大门前场地

座中多是故乡人,话瓷器经销、木材营利;

淝上别开名胜地,瞻九间大殿、万寿高宫。

江西会馆

事见故乡人,好话赣江千里浪;

幸临名胜地,度观淝水八公山。

江西会馆

秦晋英才,济世济人明大义;

江淮盛地,通财通货聚康庄。

山陕会馆,位于今安庆路上,系清末山西、陕西两省在合肥的商旅所建,门坊上有“大义坊”三字横匾。民初已废,后改建为安徽省劳动局宿舍

寺庙宫祠联

金阙启宏观,依昔云头来紫气;

沙门论佛法,从今脚底绝红尘。

万寿寺大殿,位于市区大东门内,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兴建时有高僧一庵和尚,认为寺门面北,“宜为南山祝愿”,因而命名。清代时,合肥产传统手工丝织品“万寿绸”,即因机房设在此寺旁而得名。寺早废,今已不存

幸城市有此灵祠,仗许多佛力神威,保登寿域;

叹凡尘无边苦海,渡不尽痴男怨女,平息风波。

万寿寺大殿

得此上方居,笑凡辈积寸累铢,空吃一番辛苦;

有何交代事,愿尔等晨经夕梵,多温几句阿弥。

万寿寺方丈室

寺树菩提,瑞浮霞彩来双阙;

王垂冠冕,光映云纹动九天。

天王寺,位于西门内今长江路西段,始建于民初,现已不存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万般苦厄;

虔诚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天王寺

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会是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澄心寺,位于金斗河北岸藏舟浦,相传因张辽曾藏战舟而得名。始建于北宋,又名“澄惠寺“,清末已毁

干事莫欺天,说诬妄理,取黑道钱,想诡序,用机谋,假赫濯声名,到晚来回首一思,吃完了子子孙孙豆腐菜粥;

为人留后地,守素位列,立白圭品,洗横污,洗龌龊,尽时常方便;至平旦抚心三省,好落得清清净净桂馥兰馨。

澄心寺

永镇东方,近挹时雍迎紫气;

长崇木德,恒舒春令泽苍生。

东岳庙,位于市区东门内,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祀东岳大帝,是道教所奉的泰山神,相传它掌管人间生死。民国初废,今已不存

莫与命争衡,要知后果前因,但观现在;

总凭天作主,落得洗心涤虑,只任安排。

东岳庙

孽海茫茫,叹人世无多,一误岂容之再误;

轮回辘辘,仰神灵有赫,今生要想着来生。

东岳庙

金阙重新,上接三清法界;

玉音长绕,如游九府仙宫。

白鹤观,位于教驽台北逍遥津边,清代康熙年间重修,今已不存

遇有缘人,不需我望穿眼孔;

得无上道,只要你立定脚跟。

白鹤观

月光皎洁禅心寂;

潭影澄清色相空。

月潭庵,位于桐城路21号,原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庵堂,有山门、大殿、观音殿、修道房四进。现仅存观音殿两间,内设佛堂,供奉观音菩萨

心地光明惟有月;

情天清静已无波。

月潭庵

燃指供诸佛,骨烬肋灰,隐隐造多少众生命脉;

刺血写华严,心枯舌烂,津津贯古今菩萨精神。

白衣庵,位于原威武门外,清顺治七年(1650)建,已不存。据说清代乾嘉年间,白衣庵悟宗和尚,居庵修行五十余年,曾刺血书《华严经》

宝相卧庄严,佛言自悟;

金光观灿烂,禅偈心宣。

睡佛庵,位于合肥城西北角,今安徽博物馆北、杏花村南。清顺治十年(1653),将浮槎山(今属肥东)道林寺铜睡佛塑像(相传南朝萧梁时所铸造)移此建寺,故名,亦称“卧佛庵”,今已不存

任凭你无法无天,到此孽镜悬时,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且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彭玉麟、吴坤修题合肥城隍庙,道教庙宇,位于市内博物馆东北角之庙街。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大殿高5丈余,殿顶立锡葫芦,戏楼高约3米,传为遵照李鸿章意旨仿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建造,古是演戏娱神之处

城郭尚依然,问雨中春树万家,谁是保障;

风雨多变态,只槛外清波千顷,鉴比须眉。

吴坤修题合肥城隍庙

善报恶报,迟报早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

城隍庙大殿

眼前算得什么,博荣名,营厚产,狗偷鼠窃,煞是无凭,若经账结分明,总还要百般由我;

身后悔将何及,暗放箭,显搭台,腹剑舌刀,终归自毙,始信律严抵偿,从未肯半点饶人。

清王鸿飞题城隍庙大殿

早晚烧香,正神难讲私情,殿上严刑,处置惟均无枉纵;

善恶有报,阴府禁通贿赂,堂前孽镜,锱铢不爽最公平。

城隍庙大殿

画桥烟柳,市列珠玑,负郭栽三春云树;

翠幕风帘,户盈罗绮,登楼望十万人家。

城隍庙思惠楼

李太白邀月我同舞;

辛稼轩命杯汝前来。

徐味题城隍庙醉月居

飞觞邀夜月;

仰古饮廉泉。

刘夜烽题城隍庙醉月居

活火闲烹金斗水;

晴窗新试六安茶。

刘夜烽题城隍庙茗香轩。 金斗:谓原穿城而过的金斗河。 六安茶:六安瓜片,中国名茶,《红楼梦》曾提及

神傍名祠,不威而畏;

我居小庙,有德以尊。

城南庵土地庙,位于包公祠大门东侧,祀土地神,今已不存

云间梵宇疏钟远;

山下农家晚稻香。

大蜀山门坊。大蜀山位于市区西郊,原有寺庙等建筑,均已不存

五百年前,谁是同堂罗汉;

三千界里,孰能安坐须弥。

大蜀山开福寺,位于山腰,始建于唐代,1936年春,卫立煌创办“蜀山农林职业学校”时,拆庙兴建校舍

东海不归,甘霖普降;

西天应到,灵迹长留。

大蜀山龙子庵,位于山间,相传唐代贞观年间,开福寺高僧慧满诵经讲法,忽有白衣少年前来听法,声称是东海龙王少子渊济。时正大旱,慧满意令其降雨。雨降,渊济以“盗布天泽”罪被天帝处死。慧满收其尸葬之,即为此冢,名龙子冢。后人于冢旁建庙祀之,已不存

神龙听法;

顽石点头。

大蜀山龙子庵

雨降留僧异;

龙亡结冢灵。

大蜀山龙子庵

惠岗吹凤尾;

甘雨降龙鳞。

大蜀山龙子庵

普渡众生,岂独小龙来听法;

偶闻一偈,却教大海不扬波。

大蜀山龙子庵

龙归法座听禅偈;

雨润尘寰见道心。

大蜀山龙子庵

慈云常护三千界;

法雨同沾亿万年。

大蜀山龙子庵

略江淮经百战,破孙吴而大震声威,赢得婴儿无夜哭;

屯土山约三事,劝关羽以权宜策计,不忘乡里故交情。

张辽祠,在位于市区威武门(大东门)翁城内,祀三国时曹操的大将张辽。清末废,今已不存。 婴儿无夜哭: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张辽守合肥,在逍遥津大破东吴孙权,“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公瑾咸称大都督;

亚夫自是真将军。

周公祠,位于市区南门城内,今安徽省医院后,全称“周武壮公祠”,与包孝肃公祠隔城墙相望,并与江忠烈公祠毗邻,是清末淮军将领周盛传的专祠

茫茫宦海谁知己;

落落晨星忆故人。

潘鼎新题周公祠

包老隔城闉,一宋一清,淝水两贤同栗里;

江公居间壁,名臣名将,忠魂千载接芳邻。

周公祠

自先君与群杰佐中兴,魁硕蔚江淮,旷代才逢汉太尉;

惟将军以全力成美利,广斥皆沃衍,千秋人颂赵营平。

曾纪泽题周公祠

百战守三城,章贡尤应千世祀;

两年跻八座,江天忽报大星沉。

曾国藩题江公祠,全称“江忠烈公祠”,位于市区南门城内,是清末将领江忠源的专祠

秋毫无犯,匹马先登,十日内大捷者三,真义胆忠肝,问江北诸公,何如此老;

本是通儒,权为名将,两载间立功无算,忽捐躯报国,痛淮南一帅,顿失长城。

胡林翼题江公祠

为家为国,为吾宗大光门第;

是忠是节,是一对上好夫妻。

刘铭传题昭忠祠,位于市区,民初已废,原址现为市妇女联合会所在地,祀刘铭传部将刘朝带夫妇

万户侯何足道哉,惟凭此满门忠节,表义千秋,能报国,能殉夫,华夏播嘉名,近来大局中兴,麟阁诸公谁媲美;

五旬神已伤久矣,最怜他孤慨凄凉,忍饥毕命,有荩臣,有烈女,乾坤钟间气,说到箕沉婺殒,狮山一带总含悲。

刘铭传题昭忠祠

是淮军杰出奇才,龙性难驯,休沐辄寻黄石约;

与国家规宏大业,刍言谬采,入朝曾草皂囊封。

吴汝纶题公祠,全称为“刘壮肃公祠”,位于原合肥县衙附近,今安徽省博物馆东边,是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的专祠,民国后废,今已不存

烽火话当年,看城边绿柳千条,犹想见将军壁垒;

馨香隆奕世,分墩下红荷一片,幸长依学士祠堂。

多公祠,全称“多忠武公祠”,位于原前大街(今长江路),是清末将领多隆阿的专祠,已不存

孤城奋战,百姓以生,千古铭勋淝水远;

两月同仇,二公不朽,一朝遇害蜀山悲。

马王二公祠,位于市区中四牌,1928年建,纪念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长马祥斌和冯玉祥部北伐先遣司令王金韬二人。1927年春夏之交,马、王二人率部与合肥军民协力抵抗直鲁军阀,坚守城池,历时两月有余,终于告捷。后马在阜阳被军阀张敬尧谋杀,王在徐州亦被卫士杀害。合肥士民闻而哀之,因建此祠,今已不存

系出弘农,俎豆馨香绵百世;

家传清白,箕裘继述振千年。

杨氏宗祠,俗称“杨家祠堂”,位于南郊大兴集,今已不存

自受封得氏以来,唐社分支、夏廷疏爵、周家食采、汉室称藩,世禄相承,华胄遥遥光史乘;

有文德武功可溯,阁中藜焰、帐外笳声、堂上蒲鞭、军中旗帜,宗风递衍,同枝密密盛淮肥。

薛时雨题合肥刘氏宗祠

居室楼台联

大海有真能容之度;

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李鸿章题合肥李鸿章故居,为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

栋梁华夏资良辅;

带砺河山锡大年。

慈禧题李鸿章故居三进抱柱

圭卤恩荣方召望;

鼎钟勋勚富文年。

光绪题李鸿章享堂前堂抱柱

仙李溯盘根,花萼春长,天下达尊能有几;

乡枋叨庇荫,耆英会散,少年同学叹无多。

王尚辰题李鸿章享堂

受知阅四十年,御侮列门墙,我是淮军子弟;

余威震九万里,大名垂宇庙,人怀丞相祠堂。

马玉昆题天津李公祠,后李家后人移于李鸿章享堂

受知早岁,代将中年,一生低首拜汾阳,敢许临淮壁垒;

世乱方殷,斯人不作,千古大名配诸葛,长留丞相祠堂。

袁世凯题李鸿章享堂

手奠东南几行省,百战功高,惟兹海国一隅,是萧相关中,寇恂河内;

身系安危数十载,千秋庙食,试写丰碑万遍,记裴公入蔡,元凯平吴。

盛宣怀题李鸿章享堂

昔时奉简东征,拔九洲豪杰英雄,同趋盖世功名,曾不愧当代鸿儒,中兴名将;

此日封侯西去,会先帝蓬山瑶岛,若问圣朝气象,依然是大清一统,天子万年。

慈禧题李鸿章享堂

朝廷谥丞相以忠,公其瞑目;

中外惜斯人之死,天独何心。

乔树楠题李鸿章享堂

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

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如何。

李鸿章享堂

契阔旧相随,记从龙树分襟,尊酒宾筵应忆我;

封疆才第一,正值鲸波沸海,角巾私第不言兵。

王闿运题李鸿章享堂

贱子于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独与公亲情数年,见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

国史于大臣功罪是非,向无断论,有吾皇褒成二字,传俾内诸夏、外四夷知之。

范当世题李鸿章享堂

地邻飞骑桥边,问当年一船筝笛,万队旌旗,弹指话沧桑,只安排水国逍遥,已是昆池庄叟境;

春到听莺时节,看此夕对月歌诗,临风把酒,散怀忘泛梗,且领略画图结构,俨然鹿柴右丞居。

清方濬颐题小辋川别墅,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为大官僚王育泉别墅。辋川在陕西蓝田县南,唐代诗人王维晚年曾隐居于辋川,筑有别墅,绘有《辋川图》。王育泉宗推王维,因取名“小辋川”

江南唇齿;

淮右襟喉。

镇淮楼,位于教驽台西南方,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本为金斗门之城墙,后曾作“谯楼”。明末及清康熙四年(1665)重建,遂名“镇淮”,俗称“古楼”或“鼓楼”。楼三层,高五丈八尺,中置有角、铜壶等物,两旁置钟、鼓各一。“镇淮角韵”为庐阳八景,今已不存

淮南重镇;

皖北名区。

镇淮楼

百尺楼高,蜀山还北向;

三分事已,淮水自南来。

镇淮楼

雄镇淮西,吴楚当窗平野阔;

高踞淝上,云山入眼大江横。

镇淮楼

金斗楼芜谁启闭;

铜壶漏滴警晨昏。

镇淮楼

柳影绿围,藕花红瘦;

烟霞舒卷,台榭参差。

吕选忠题浮庄,位于包河之中靠东的地方,因远观好似一片柳叶浮于水面上,且岛上建筑类似古代村庄,故此得名

结伴品茗,话海阔天空,一盏清茶思往古;

邀朋登阁,看雨疏烟淡,满池碧水荡风荷。

吕选忠、胡志然题合肥浮庄寄畅楼

一堤杨柳莺啼树;

四面荷花蝶戏鱼。

葛介屏题浮庄临濠水榭

撩眼波翻天地窄;

放怀月映水云宽。

葛介屏题合肥浮庄穿云阁

穿过花世界;

划破水云天。

刘夜烽题浮庄莲坊

东西岛影含楼影;

上下天光透水光。

刘子善题浮庄镜中天回廊

秋水芙蓉,长天雁阵,水天一色河着意;

晓风杨柳,夜月楼台,风月无边鸟含情。

吕选忠题合肥浮庄松风明月亭

无以尚之,介节可风,好凭大士边龛,权借华山分半座;

登斯楼民,望古遥集,试访表台遗址,漫将唐肆与千秋。

尚节楼,位于徽州路东侧四牌,原为申明亭,又名奖善亭,供观音大士像。元末,城内包拯长媳崔氏之木主犹存,清乾隆年间将木主移至亭中,北向而供之。“高尚其节,以风世也”,故改名为“尚节楼”。《合肥包氏家乘·尚节楼记》记载,包拯长子包繶早卒,崔氏誓不改嫁,为包家抚育包拯幼子包綖成人,且事奉翁姑死葬。当时朝廷封崔氏为“永嘉郡君”,旌表其节孝。1938年3月,日军滥炸合肥,楼被焚毁

一河户绕迎山翠;

三径门开挹稻香。

龚鼎孳题稻香楼,位于合肥市区金寨路中段西侧,建成于清初,是龚鼎孳的别墅,原建筑毁于清末,原址现已建起稻香楼宾馆

几片闲云杨柳色;

一湾流水稻花香。

刘夜烽、葛介屏题稻香楼

汀畦缥缈蓬莱境;

台榭参差阆苑居。

许子俊题稻香楼

夹岸垂杨喧画舫;

凭轩隔水访香花。

刘夜烽题莲沼轩,位于城南市花木公司后院,隔包河与香花墩相望

石磴林深,一径鸟鸣喧夕照;

梵钟声远,半湖帆影漾晴波。

大蜀山望湖亭,位于山顶,登亭可南眺巢湖,故名,清末已毁

山水胜迹联

两翼石栏小狮活;

千秋璧月大圆盘。

九狮桥,位于教驽台南,本名岁丰桥,亦名小狮桥,因桥的石栏间刻有九只小狮,故得此通称,今已不存

一道长虹飞彩凤;

半轮明月照游龙。

古楼桥,镇淮楼西侧、四牌楼西北隅凤凰桥巷原有凤凰桥,巷内有北宋名臣包拯故宅。南宋时金兵南侵,桥与宅均毁于战火。明初桥得以重建,改名“古楼桥”。今已不存

今日身心全解放;

此间天地足逍遥。

徐味题逍遥津公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东北隅,是一座有文化历史特色,设施比较完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综合性公园;同时又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古战场,是合肥十景之一

豆隐池环成旧迹;

花香柳色换新容。

吕选忠题逍遥津公园

吊古访名津,威震雄风如宛在;

游园添雅兴,心随美景快逍遥。

闻楚卿题逍遥津公园

战地变名园,扣舷遥想张文远;

津桥逢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周磊题逍遥津公园张辽衣冠冢

威显曹公将勇;

名传吴主骑飞。

飞骑桥,位于逍遥津,原名西津桥,又称逍遥桥。三国时吴主孙权被魏将张辽追袭,至此桥已被拆断,遂策马飞渡而脱险,其名乃显,今已不存

豆隐大千界;

池环小五洲。

陆润庠题蘧庄,位于逍遥津。园主人龚心钊,字怀希,一作淮西,别号“豆隐”;其父龚照瑗曾为外交官,园内水绕五块陆地,状如五大洲

沧桑历历,喜看斯河,今成皖省新城新景点;

往事悠悠,当知此水,曾是庐阳古邑古金汤。

银河公园,原为合肥城濠自包河以西之一段,名“银河”。近年新建成公园

沃壤欲包淮甸尽;

坚城犹抱蜀山回。

摘宋朱服《过庐州》诗题银河公园庐阳亭,1985年建成

水晕圆纹鱼极乐;

天铺彩绮鹜齐飞。

徐味、刘夜烽题银河公园鱼乐轩,1985年建成

花径春风人载酒;

银河秋月夜谈诗。

刘夜烽题银河茶社

地久天长,岂在朝朝暮暮;

花明柳岸,引来燕燕莺莺。

徐味、刘夜烽题银河叠亭

漫步翠微,顿觉须眉皆绿;

闲行幽径,欣闻野鸟时喧。

舒同题银河叠亭

一曲清溪花照影;

千重翠幕树藏楼。

刘夜烽题银河公园藕香榭,在鱼花塘下,1985年建成

合则留,不合则去;

肥吾民,勿肥吾身。

清末合肥知县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大堂,位于安庆路西段北侧,已废。原址现为安徽省博物馆西侧门内部分

为百姓省事省钱,须尽过父母恩情,方可保民为赤子;

愿一心赖烦赖苦,才学得循良政绩,休教名士误苍生。

孙荷田题合肥县衙大堂

欠房债八元,靴尖何利,马棒何凶,睹人命若鸿毛,李孟仙倚官压势;

出大签三次,差役亦威,吏胥亦壮,视道台如狗蛋,孙县令除暴安良。

合肥民众赠知县孙葆田。 欠房债八元:合肥大兴集李家圩子李经楞(号孟仙)是李鸿章胞侄,云贵总督李经羲长兄,声威赫赫,官吏侧目。李家在合肥城内房屋很多,有一房客积欠租金八元,无法交付。李家粗丁如狼似虎,棒打脚踢,威逼凌辱,房客只得上吊自杀。苦主之妻及邻里不平,上告到庐州府,知府不敢受理。孙县令闻讯后,置自己安危于不顾,亲带马快班到李家圩子捉人。李孟仙初尚不信一个七品县令敢如此大胆,继而只得越墙逃避,合肥全县哄传了个“孙青天”。事情闹了数月,弄得全国皆知。后由安徽巡抚出面,将孙县令调走,又用重金贿买死者家属,方才了结。李鸿章后来对人说,此事已闹开闹大,使孙已得浮名,倘若报复,会更增加孙的声名,舆论上也不好收拾,所以孙葆田才幸免于难。前面两副堂联,也是孙葆田为此事撰联抒怀

斯是陋室;

臣本布衣。

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内室

浮生常为虚名累;

垂老不知寡过难。

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内室

世事何常,天理有常,绝大经纶争把握;

连囷不错,粒米必惜,此中轻重要权衡。

孙葆田题合肥县衙客厅

画舫退焦湖,计过八百里洞庭,忽生乡思;

锦衣辞魏阙,叨窃二千石禀饩,岂为官情。

清末庐州知府陈仲英题庐州府衙,位于后大街(今淮河路)西段,西南与与合肥县衙毗邻,即今合肥市人民政府附近,亦称“郡署”,民国后废,原建筑已无存

我本燕赵布衣,感慨发狂歌,当日思高阳酒徒,荆卿剑侠;

老作江淮守吏,流连寻胜迹,犹得问忠宣故宅,孝肃名祠。

庐州府衙

辨善在读书,披信史,考春秋,览古观今,试问谁人能掩盖;

植私如助火,始焰燃,继攸灼,焚身丧耻,此间几个不糊涂。

庐州府衙

法堂下无非士,无非农,无非商贾,敢任性纵情,漫道我惟行我法;

庐州境也有山,也有水,也有田园,试采风问俗,斯来吾亦爱吾庐。

清庐州知府孙豫元题庐州府衙

地方有百废待举,愧保障未能,但相期玉洁金坚,学吏勉为强项令;

天道无十年不变,坐堂皇判事,须想到松寒菊瘦,离官同是比肓民。

清庐州知府李諴题庐州府衙

名扬似奕无同局;

吏道如诗有别裁。

顾奎光题合肥省署厅。 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万卷虽多当读破;

一言惟恕期实行。

合肥省署厅。 万卷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诗句

作者: 原载: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相关内容

  • 导游考试的准备工作
  • 报名须知 1. 报名地点 安徽省旅游局 省旅游局驻省政务服务中心窗口 地址: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省政务服务中心C1楼3楼5号厅52号窗口 电话:0551-2999805 合肥市旅游局 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市旅游局窗口.合肥市旅游局行业管理处 地址:合肥市东流路100号政务中心三区A 楼 电话: ...

  • 五一自驾游去哪好?五一合肥自驾游线路推荐
  • http://www.haoqiao.cn/ 五一自驾游去哪好?五一合肥自驾游线路推荐 自驾游去哪好?五一自驾游哪里好玩?在此给广大车友们盘点了最全的合肥自驾游攻略和自驾游路线,再也不用担心自驾游不知道去哪了!五一自驾游去哪好?五一合肥自驾游线路推荐 五一合肥自驾游线路推荐:三国遗址公园 一.三国遗 ...

  • 合肥市导游词
  • 合肥市,历史悠久,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总面积7266(市区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区127.94)万.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为 ...

  • 合肥景点介绍
  • 三河古镇简介: 三河位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离市区40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诱人,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素 ...

  •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 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1)市 ...

  • 安徽的名产或景物的资料
  • 安徽的名产或景物的资料 安徽的名产或景物的资料5分 ..........!急呀... 桐城小花茶,五河沱湖螃蟹,休宁的孔雀,利辛尼龙, 萧县的贡葡萄, 霍邱的柳编,颍州的红樱桃,巢湖虾米虾,安庆五香牛肉,英坑的竹蜜枣,休宁县的松萝,砀山的酥梨,颍上的泥人,黄山绿牡丹茶, 横山镇的长枣, 六安的瓜片好 ...

  • 安徽各地地名的由来
  • 安徽各地地名的由来,作为安徽人你知道么?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人有名字,咱们的家乡也有名字,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快和星报君一起涨姿势! 安徽 安徽简称皖.在我国东南,长江下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 ...

  • [合肥一日游]活动设计方案
  • 合肥一日游 ----旅游线路设计指导课 一.活动背景: "学会旅游"孩子们对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然而,怎么去旅游?如何设计旅游线路?„„孩子心中充满了疑惑.经过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计划的制订已有了初步的掌握,学生能在主题生成阶段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了 ...

  • 美哭了 中国最美高铁7月1日开通
  • 7月1日零时起,有着中国"最美高铁"之称的合福高铁将正式开通.泰州的小伙伴可以从南京出发,经由合肥一路向南,黄山.婺源.武夷山.上饶三清山,轻松玩转这些热门旅游景点. 合福高铁是京福高铁的重要一段,全长 852 公里.全线设有福州.闽清北.古田北.南平北.武夷山东.武夷山北.五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