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欣赏及练习1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四面碰壁是,道路不通,令人沮丧。7、8两句,精神又昂扬起来: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后甜终成大业么?9句写面对现实,不由得痛苦而消沉。不过,诗人最后并没丧失信心。最后两句,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

练习:①、文中哪两句具体写出行路难:

哪两句运用了典故:

那个句子最能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②、谈谈你对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

③、诗中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④、“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是实写吗?谈谈你的看法。(否,象征世道险阻和前途渺茫)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题意为:观看农民收割麦子。诗歌描写民生疾苦、替老百姓疾呼痛苦之声,表现赋税的繁重,对弱者、受压迫者的同情、怜悯、关心,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抨击。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描绘了萧瑟肃杀的边塞秋景,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而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豪放苍凉。

练习:①、上阙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统领上阙,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

②、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是:(  )

A、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和“霜”等词可以看出

B、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  这首词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也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明了鲜明的反战和厌战情绪。

④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⑤、范的笔下的边塞风光是悲壮的,王维笔下的边塞是雄浑壮美的,写出王维的写边塞风光的名句。

⑥、列举写长江的名句:

列举写黄河的名句:

列举写西北的名句:

列举写江南的名句:

列举写东部海域的名句:

★汉江临眺·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赏析:首联总写汉江地理形势:横贯楚地,连接三湘,直通长江,雄浑壮阔。颔联(名句)意境开阔,空灵缥缈,以夸张语气写长江江水之大,江流之远,并以两岸模糊迷蒙山色作衬托。颈联景色:放眼看去,似乎见到浩浩荡荡的洪水远处,襄阳城好像给洪水漂浮起来了,而高远的天空倒映在水中,让波涛晃动得摇荡不定。连天地城邑都纳入洪水的怀抱了,气势何等宏大壮阔!

练习:①、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的主要特点,请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作点赏析。(这两句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画面上,汉江水流汹涌,向远方流去,远山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②、本诗和他的《使至塞上》风格上有何不同?(本诗是作者到岭南等地选拔官吏路经汉江,此诗的感情基调开朗明快。而后者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庭后单车慰边,感情基调孤寂悲凉)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练习①、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怀才不遇、抑郁难平___的苦闷,也流露出了_消极避世___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     直抒胸臆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___豪迈奔放___的浪漫主义特色。

②、"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练习:①、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 ,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文融)的表现手法。

②、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 (婉约) 词。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④、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⑤、从哪可以看出次词是怀人之作?(至少写两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练习:①、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上片写出猎的场面;下片写酒酣后的豪情)

②、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狂;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③、“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什么意思?(都用典;“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力功的决心)

④、试举例说明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区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风格豪放,悲壮。(从其诗句及气氛可看出)如:沙场战后,醉中舞剑,号角震天,铁骑冲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可怜白发生”点题。因受投降派排挤,空怀斗志,事业不成,只赢得两鬓苍苍,满头银发。

练习:①、请结合全词,解释“壮词”的含义,并从中找出体现壮词的语句。

(壮词:激昂奋发、豪迈壮烈的言词语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②、此词借酒后梦境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悲愤。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③、读了此词,你心目中的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豪放词代表人物;南宋爱国词人;兼具文采和武略;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等)

④、从下列诗歌中选择风格不同的一项:( )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⑤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破阵子”是题目,表达了作者抗金的壮志。

B、这首词是写给陈同甫的,表达杀敌报国的决心。

C、“塞外声”是指塞外粗犷的战歌。

D、末句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⑥、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描述一下意境。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四面碰壁是,道路不通,令人沮丧。7、8两句,精神又昂扬起来: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后甜终成大业么?9句写面对现实,不由得痛苦而消沉。不过,诗人最后并没丧失信心。最后两句,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

练习:①、文中哪两句具体写出行路难:

哪两句运用了典故:

那个句子最能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②、谈谈你对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

③、诗中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④、“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是实写吗?谈谈你的看法。(否,象征世道险阻和前途渺茫)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题意为:观看农民收割麦子。诗歌描写民生疾苦、替老百姓疾呼痛苦之声,表现赋税的繁重,对弱者、受压迫者的同情、怜悯、关心,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抨击。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描绘了萧瑟肃杀的边塞秋景,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而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豪放苍凉。

练习:①、上阙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统领上阙,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

②、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是:(  )

A、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和“霜”等词可以看出

B、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  这首词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也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明了鲜明的反战和厌战情绪。

④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⑤、范的笔下的边塞风光是悲壮的,王维笔下的边塞是雄浑壮美的,写出王维的写边塞风光的名句。

⑥、列举写长江的名句:

列举写黄河的名句:

列举写西北的名句:

列举写江南的名句:

列举写东部海域的名句:

★汉江临眺·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赏析:首联总写汉江地理形势:横贯楚地,连接三湘,直通长江,雄浑壮阔。颔联(名句)意境开阔,空灵缥缈,以夸张语气写长江江水之大,江流之远,并以两岸模糊迷蒙山色作衬托。颈联景色:放眼看去,似乎见到浩浩荡荡的洪水远处,襄阳城好像给洪水漂浮起来了,而高远的天空倒映在水中,让波涛晃动得摇荡不定。连天地城邑都纳入洪水的怀抱了,气势何等宏大壮阔!

练习:①、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的主要特点,请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作点赏析。(这两句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画面上,汉江水流汹涌,向远方流去,远山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②、本诗和他的《使至塞上》风格上有何不同?(本诗是作者到岭南等地选拔官吏路经汉江,此诗的感情基调开朗明快。而后者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庭后单车慰边,感情基调孤寂悲凉)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练习①、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怀才不遇、抑郁难平___的苦闷,也流露出了_消极避世___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     直抒胸臆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___豪迈奔放___的浪漫主义特色。

②、"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练习:①、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 ,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文融)的表现手法。

②、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 (婉约) 词。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④、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⑤、从哪可以看出次词是怀人之作?(至少写两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练习:①、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上片写出猎的场面;下片写酒酣后的豪情)

②、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狂;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③、“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什么意思?(都用典;“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力功的决心)

④、试举例说明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区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风格豪放,悲壮。(从其诗句及气氛可看出)如:沙场战后,醉中舞剑,号角震天,铁骑冲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可怜白发生”点题。因受投降派排挤,空怀斗志,事业不成,只赢得两鬓苍苍,满头银发。

练习:①、请结合全词,解释“壮词”的含义,并从中找出体现壮词的语句。

(壮词:激昂奋发、豪迈壮烈的言词语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②、此词借酒后梦境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悲愤。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③、读了此词,你心目中的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豪放词代表人物;南宋爱国词人;兼具文采和武略;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等)

④、从下列诗歌中选择风格不同的一项:( )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⑤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破阵子”是题目,表达了作者抗金的壮志。

B、这首词是写给陈同甫的,表达杀敌报国的决心。

C、“塞外声”是指塞外粗犷的战歌。

D、末句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⑥、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描述一下意境。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相关内容

  •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历年试卷2005-2014(答案)
  • C .教学效果 D .教学过程 B .民间竹刻 D .地方戏剧脸谱 B .学生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学美术教学法试题 课程代码:0074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育目的主要体 ...

  • 初中音乐教案[小草]-教学教案
  • -------------------------------------------------------------------------------- 初中音乐教案<小草> 邗江实验学校:左兴荣 课题:小草 年级:初三年级 教具准备:磁带,电源板,电子琴,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内 ...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摘要: 对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诗词教学将以其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而点燃其生命能量,激励其追求超越现实之上的不朽的精神价值,同时也提升学生驾驭母语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古诗词声律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 ...

  • 初中课外活动计划
  • 篇一:初中课外活动计划 一.活动宗旨 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遵循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 二.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的 ...

  • 初中美术说课稿
  • 初中美术说课稿: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方寸之间>说课稿范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方寸之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 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三单元 ...

  • 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1
  • 活动主题:网络基础与分类 活动过程: ①认识网络的各种分类. ②了解网络上主机的识别:主机名.IP.域名. ③学习文件夹共享的操作(只读共享.完全共享.根据密码访问). ④练习通过网上邻居.IP地址访问计算机的相关操作. ⑤练习用Windows的拨号程序通过电话拨号入网. ⑥认识通过ISDN.ADS ...

  • 初中教学随笔
  • 初中美术教学随笔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 ...

  •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人物速写 初中美术 古交中学 薛双杰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 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 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 ...

  •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课外书籍: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51―01 阅读是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强化阅读意在于激发学生多种多样的思想和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课堂上结合所读的东西展 ...